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服补阳还五汤十余剂却并无什么显著效果,白大夫也给她针灸了,依然没有什么效果。白大夫无能为力,便荐了崔夫人您过来,说现在只有您能治好她的病了。”
“嗯。我的确能治好她。”慕皎皎便点头了。
这么爽快的答复,真是叫元夫人乃至元二郎君、元二少夫人都惊喜不已。
他们也在心里想着——谁说慕皎皎牙尖嘴利,最会气人的?她明明最会安慰人好吧!才刚给病人把过脉,就一口断定能将人给治好。单是冲着她这句话,他们的心就已经定下来了!
慕皎皎便又道:“元二少夫人虽然左侧肢体软瘫,但口眼不歪,言语自如。只是身体消瘦,营养欠佳,面色淡黄无华,精神疲倦,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左脉尤细,证属肝血亏虚,筋脉失养,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只需滋补肝血,充养筋脉,佐以安胎即可。”
便写了一副方子:“拿下去煎药,服药四剂她就能扶杖行走,七剂之后便能弃杖而行。饮食自理。再加三剂巩固效果,必然恢复如初,母子平安。”
这么斩钉截铁的一席话,便如给人吃了一剂定心丸,让人觉得病瞬间就好了大半!
元二郎君和元二少夫人感激不尽,几个小娃娃也双眼亮晶晶的,连忙似模似样的对慕皎皎行礼不提。
慕皎皎只是微一颔首。将药方递给他们,便转而往元三郎君房里去了。
元三少夫人患的乃是妊娠晕厥症。怀孕三个月左右,她一日就突然晕倒,两目上翻,口吐白沫,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才悠悠转醒。后来便逐渐出现头晕目眩,下肢浮肿,饮食不佳的毛病,还时不时的伴以晕厥的症状。
慕皎皎把了脉,便道:“她这个病属脾虚肝旺,现在只需健脾清肝即可。”
便开了一副白术散加味,又道:“先服三剂,头晕及下肢浮肿的症状就能减轻了。再服三剂,余症皆除也能清楚得差不多。”
再写了一张一模一样的方子。只在方子里头加了十二钱的白茅根:“然后再按照这个方子服下四剂,她就能痊愈了。”
还是这么斩钉截铁的说辞,一点折扣都不打。清清楚楚的数字摆在眼前,瞬间就燃起了人对于光明的希望之火。
元三郎君夫妻俩也对慕皎皎的本事钦佩不已。
这些日子把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毛病,就连白大夫也束手无策的问题,到了慕皎皎手上却仿佛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病症一般,不过把个脉、看个气色。她就能将病因和治疗方略娓娓道来,就连病好的时机也掐得又稳又准。
听她一席话,简直比吃再多的药都让人觉得熨帖放心。
有个这样的大夫在身边,可不就叫人心安得很?
他们总算是明白慕皎皎为什么能名扬天下了。有如此高深的医术傍身,为人又如此谦和平静,她不出名谁还能出名?
就在元三郎君夫妇俩千恩万谢之际,又一个小丫鬟蹬蹬蹬的跑了进来。
“夫人。我家娘子又喘上了!”
“快,崔夫人,劳烦你快走上两步,赶紧去帮我孙媳妇看看吧!”元夫人当即脸色一变,焦急的对慕皎皎道。
看样子,情况似乎很严重?
慕皎皎面色微沉,便爽快的应了。
一行人再度转战到一个院落。那里便是元家第三代长孙的住处了。
这一次,他们步伐极快,直接冲进院子就进了东边的厢房。慕皎皎初一进去,就听到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入耳中,还伴随着竭力压制的咳嗽。
再往前几步,她就见到一个须发全白的老者正站在床前,正小心劝着床上的小妇人什么。可是小妇人拼命摇头。一脸的坚决。
“她还是不肯吃药?”元夫人连忙走上前去。
老者也回头道:“是老夫无能,除了开药无法解除大奶奶的病痛。对了,老夫听说神医娘子已经来了?那就快快请她来给大娘子看看吧!”
元夫人便连忙转向慕皎皎,眼中满是希冀。“我这个孙媳妇,也不知从哪听说的,坚持是药三分毒,死活不肯吃药,唯恐伤到腹中的孩子。现在我们是劝也劝了,说也说了,她就是不听。劳烦崔夫人你给帮忙看看吧!若是不行的话,我们自也不会怪你。”
“不吃药,那针灸就是了。”慕皎皎却道。
大家一怔,便见慕皎皎已经对身后的绿豆伸出手去。不用她说要什么,绿豆就眼疾手快的从药箱里取出一根金针送入慕皎皎手中。
慕皎皎上前一步。拉过床上小妇人的手,便直接往鱼际穴上扎去。捻上一会针,才过了不过一百来息的时间,孕妇的喘息声便是锐减。再过小半个时辰,便是喘止咳停。
“原来针灸果真这么有效!”
白须老者见状不禁拊掌高呼。“崔知府夫人针灸术果真出神入化,某佩服之至!”
慕皎皎这才回头看他。只见这位老者年岁依然过了甲子,却依然是一副谦逊的姿态。现在看着慕皎皎的眼神也没有半分鄙夷或者挑衅。反而满满都是发现新世界的激动。
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在元府常驻的大夫,也都和这家里人一个脾气。
慕皎皎便冲他颔首:“也不是什么高明的医术,说给你听,你也就会了。”
老者便是一惊。“崔夫人您这是要将这门技艺传授给老夫么?”
“有何不可?”慕皎皎淡然道,果然就眼前的小妇人以为例,现场给他解说起来。
元大奶奶本就患有气喘,只是怀孕之后这个毛病就突然加重了。从怀孕两个月起就开始咳嗽气急,胸闷如压,尤其从亥时至子时为甚。这种先天疾病本就难治,现在患者身怀有孕,就更不能乱来,只能徐徐图之。
“从今天开始,每晚戌时给她行针,再于次日卯时起身。连针两个月,喘息就会彻底消失了。”讲完行针要领后,慕皎皎又吩咐道。
大晚上的下针,大清早的起针,而且要持续接连两个月,她可没这么多时间耗在这里。所以,将法子告知白大夫是她最好的选择。
但白大夫从她这里学到这门技艺后。当即肃容,毕恭毕敬的对慕皎皎躬身行礼:“徒儿多谢师傅传道之恩!”
呃……
稀里糊涂的,她又收了个徒弟。
节节高升 第400章 莫欺少年穷
不过医家本就崇尚四处拜师学艺,并无一辈子只跟一位师傅的说法。现在自己在这方面教会了他一点新的本事,这个师傅之名当之无愧。
慕皎皎便只是颔首,安然受了他这一礼。
将元大奶奶的病看完,等慕皎皎走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将近两个时辰之后了。
两个儿媳妇、一个孙媳妇的病都在慕皎皎的调理下有了明显的好转,元夫人立时对慕皎皎更亲热了许多。再引着她去元节度使那里,她还禁不住的夸赞慕皎皎的神医风范。
元节度使听说了她的举动,也满含笑意的夸赞不停,便推了今天的所有事情,专门陪慕皎皎夫妻赏花、用饭。
这番举动震惊了节度使府上所有人——须知,节度使最不耐烦做这等迎来送往的事情,往常招待客人的事情,他向来是能推就推的!可是这一次,他却主动出面招待了崔蒲夫妻。由此可见他对这两个人的喜欢。
因此,整个节度使府上的人也都对崔蒲夫妇礼遇有加。
当然,这一整天,大家只谈风月和家中琐事。崔蒲略提两句官场上的事情,元节度使就给岔开了。崔蒲会意,便没有再提过一句。
至于崔蒲这次带来的那名小厮,元节度使也笑纳了。
只这一点就足够了。
逗留一日,用完晚膳后,夫妻俩蹬车准备返回。掀开车帘,他们便见马车里多出来几匹锦缎。
“我家夫人说,崔知府夫人年轻貌美,配这几匹印牡丹的锦缎最好了。所以夫人便做主回赠了这份礼物,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崔知府、崔知府夫人不要嫌弃。”元夫人的贴身丫鬟也是个爽利人,立马就解释道。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份回礼是节度使夫人的心意,我们领了。”慕皎皎便道。
元夫人和丫鬟便都释然一笑。
大家目光在半空交汇,便都释出心照不宣的浅笑。
好容易等马车开出去节度使府,崔蒲终于按捺不住,发出一声欢快的大叫,便一把抱住了慕皎皎。
“娘子,成了!这件事咱们办成了!”
“是啊,元节度使已经决定给咱们锦上添花了,这绝对是件大好事。”慕皎皎微笑着拍拍他的后背。
“的确,锦上添花……其实说直白点,雪中送炭也不为过。”崔蒲低声道。现在,他们正是缺乏助力的时候呢!
而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元节度使也和元夫人带着三个儿子关起门来说话。这次谈话围绕的主题自然就是崔蒲和慕皎皎夫妻。
“这对夫妻,绝对非池中物,你们记住了,以后就算不交好他们,也绝对不能得罪了他们!”元节度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几个儿子闻言立马点头。
不过三儿子还是忍不住道:“可是,他们似乎和李中书有几分冲突。”
“那又如何?李林甫都多大年纪了,现在就算在朝中呼风唤雨又能如何?他再看崔六不顺眼,不也只能暗地里使动作?就冲着他们这几年在扬州的作为,他就不能做得太过!而且他自己的儿子又不中用,反而是崔六……”元节度使严肃的目光在几个儿子脸上一一扫过,才掷地有声的吐出一句话——
“莫欺少年穷!”
几个儿子一凛,当即纷纷点头应是。
元节度使见儿子们是真听话了,这才松了口气。“这对夫妻。看似荒诞不经,但实则心里早有一把尺子,将自己人和外人之间的关系丈量得一清二楚。所有对他们好的,他们都会竭尽全力的帮扶。但只要欺负过他们的,他们就毫不客气的打压回去。这性子太过爱憎分明,所以喜欢他们的人会喜欢他们进骨子里去,但讨厌的却也会讨厌到底。但是直到现在,你们数数,和他们对着干的人现在都是什么下场?”
“似乎都遭殃了。”元大郎君一想,霎时心惊不已。
元节度使颔首。“所以说,这对夫妻不简单啊!寻常人能守住自己的官位就不容易了,可是他们却就爱玩以小博大的游戏,而且次次都胜利了!一次两次的话,还可以说是运气使然。但要是一直如此,你们觉得谁能一直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几个儿子一齐摇头。
所以说,他们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只是那本事被他们刻意放出去的不着调的表象所掩盖了,便也叫不少人疏忽了本质,只当他们只是仗着崔家这个靠山,以及慕皎皎的那一身医术拉来不少帮助。但撇去这些外在的因素不提,他坚持认为这小两口那狡猾的性子和出众的手段才是他们出奇制胜的关键所在!
其实这两口子都是骄傲的人。
便如今天,他们请慕皎皎来给家中的媳妇治病。三个人,病况各异,他们这些日子也请来了不少大夫,这些人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稍稍缓解他们的病痛而已。只有慕皎皎,才见了她们的状况,就直接放出能治好她们的话。然后,她就直接上手治疗了!
须知崔蒲最近的日子并不算太平顺。身边有戴子昂和陈君弼两个人上下夹击,长安那边又失去了崔阁老这个最大的助力,反而还多出李林甫这个大对头来。他现在的处境十分微妙,正是需要寻觅助力的时候。而扬州府这边,他这个节度使赫然便是崔蒲所需要争取到手的最好的帮手。
崔蒲这次过来,也的确争取了。
但是他争取的手段光明正大,一点都不藏私。如果换做别人,今天一口气给他府上三个媳妇看病时,肯定就要将话说一半。好方便拿捏他们了吧?这大好的机会,不用来换点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岂不是太亏了?
可是他们就是没有。
慕皎皎大大方方的将方子给放了出来。而且明言她没空,便将照看三个孕妇的任务都托付给了这些日子一直在他们府上活动的白大夫。
这是何等的骄傲,又是何等的自尊自重、以及对别人的敬重,才能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
通过这一番举动。他们明明白白的告知他们——没错,我们是需要助力。但我们需要的是别人心甘情愿的帮助,而不是这种强迫来的协助。
那种来路不正的东西,我们宁愿不要!
他都不禁要为这对小夫妻的傲气道一声好!
这样的骨气,他喜欢极了!他们的脾气太对他的胃口了,他一定会帮他们到底!
真可惜啊,这样霸道的性子,没有和他们一样领兵作战实在是太浪费了。区区一个文官,做得难怪他做得那么憋屈。要是换做战场上,他们早已经放肆厮杀几百个来回了!
元节度使心里想着。又对儿子们教训道:“人活一世,最忌朝三暮四。咱们既然选定了站立的角度,那就要坚持到底。不管最终成果如何,也不能为了保全自身而改投门庭。不然,即便换来一时的荣华富贵。那对身后之名却是极大的伤害。我元氏子孙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断然做不出这等变节之事!”
“是,儿记住了!”
三个儿子异口同声的应道,心里却是暗暗诧异——阿爹这是打定主意要站在崔蒲这边了!那个小子好大的福气,居然被阿爹如此看重,他们都忍不住要嫉妒他了。
而被元节度使看重的崔蒲现在还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别人捧到了这么高的地步。
他和慕皎皎回去后,便又见到陈君弼过来讨好卖乖。
经过这两件事的打压,陈君弼看似老实多了,在崔蒲跟前就不停的摇尾巴,别提多乖顺了。崔蒲看在他态度不错的份上。便又拨给了他五万贯的重建费。这些钱也不算提多,但至少比一开始的一万贯多多了!自己再咬牙节省一点,也就差不多了。
陈君弼稍稍松了口气,连忙千恩万谢的走了。
但等出了府衙大门,他的眉心却又紧紧皱了起来——这次他旁敲侧击了半天。崔蒲一直对他说的话无动于衷,对于妙莲姐妹俩的所作所为更是只字不提,这却更叫他心惊不已。
不提,那就是默认了么?
也就是说,他是正式对他们下战书了?
不行。他还是得把这个消息告知戴观察使才行!
其实崔蒲根本没他想的那般想得那么深入。他只是懒得理会这条狗,懒到连和他多说一句话都嫌恶心!至于妙莲姐妹的事情,他也只是因为不能把人直接送到李林甫跟前去,便退而求其次,拿来羞辱陈君弼罢了。
不过看来。他这个决定还蛮正确的。看看陈君弼这小心翼翼的表现,看来他被吓得不轻啊!那他就满意了。过去的事情,自己放在心里回味就行了,他才没心情和这个人一起交流感想呢!
陈君弼走后,崔蒲就一头扑入了扬州府内的后续重建里头。
而慕皎皎也开始有计划的招纳扬州府内其他医馆里的好大夫来给徒孙们上课。若说之前这些人还将自家祖传的医术当个宝捂在手心里不舍得拿出来给外人学习的话。但在见识了慕皎皎的落落大方、以及他们这一群人在对抗瘟疫一事中得到的好处后,一个个也都不由的心动了。
对抗瘟疫那件事,是慕皎皎主导,常太医胁从,慕皎皎的徒弟徒孙们追随他们的脚步,再进而带领扬州府内的医者们一起采取的行动。这件事有组织、有规划,进退有度,不仅将扬州府内的百姓伤亡量降到了最低,也让所有人看到了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事后,圣人不仅厚赏了慕皎皎和常太医。那些学徒们、各地出过力的大夫们也都各有赏赐。一时间,扬州府内的大夫们也都风头无两。
乡绅和百姓们跟着崔蒲走,已经收获了无数的好处了。而他们做大夫的在慕皎皎的带领下,地位也在迅速崛起。
便是再迟钝的人,经过这几年的旁观也摸出了一个规律——跟着知府和知府夫人走。有肉吃!
因而,慕皎皎这个消息一放出来,便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前来毛遂自荐,可谓是一呼百应。
他们夫妻在扬州府内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到得年底,重建工作的大框架可算是完成了,慕皎皎也将毛遂自荐来的大夫们进行筛选给分类,再一一安排了来给徒弟们上课。
一切都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然后,回长安去请父母的邱山终于带着邱神医回来了,父子俩还带来了媒人,他们说到做到。这就来迎娶曹姝了!
曹姝激动得大哭了一场,慕皎皎叫慕皊皊去安抚她,自己则派人去庄子上将曹老太太接回来,顺便让她回来过个年。
却不曾想,去接人的人很快回来了。
“娘子。不好了,曹老太太她不见了!”
节节高升 第401章 坦然应对
“不见了?”慕皎皎一惊。
小九儿连忙点头:“我们去的时候,发现庄子上空荡荡的,竟是一个人都没有。找周围村子里的人一问,才知道就在两天前,有一队人过去庄子那边走一趟,他们似乎听到了一点响动。只是因为平常庄子上的响动就不少,他们便以为又是曹老太太发疯了,便没有多想。后来说起来,才觉察到庄子上这两日太安静了些。几乎都没有看到有人出入过!”
两天前……那些人把时间可掐得够准的。
慕皎皎看向崔蒲,崔蒲也沉着脸。“你们检查过庄子没有?可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查过了。庄子上的痕迹都被抹去了,没有查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我们还问了见到车队的村民,他们也说当时外头驾车的人长得都是一张大众脸,他们见了也没有任何记忆。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