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顿一顿:“而错失了坦白的最佳机会,以后我就更开不了口了。”
“当时把话说不出口,倒是还能对我动手动脚、把我折腾得死去活来?”慕皎皎冷笑。
崔蒲干笑。“我说了我很想你嘛!那时候都已经一个多月没碰你了,再看到你,我哪里还忍得住?”
慕皎皎忽的笑意一收,又要转身走人。崔蒲干脆将她给拽到榻上去。这榻本来就窄,仅供一人躺卧。现在一下子躺了两个人,位置就不够了,两个人紧紧挨在一起还有些下坠的危险。
慕皎皎顿时不敢乱动了。她只能用眼神威胁他:“你给我放手。”
“不要!”崔蒲坚决摇头,“你骂了骂了,罚也罚了,现在也该消气了吧?今天可是小年呢,大好的日子,咱们至于闹成这样吗?”
“这话你问我?这明明应该是我来问你才对吧!”慕皎皎没好气的道。
崔蒲立马就把头一摆:“当然不至于!”
这是在回答之前那句话。
慕皎皎一怔,突然就气不起来了。
崔蒲眼见她不那么生气了,自然又是一番软磨硬泡。求情扮可怜,反正什么法子管用就怎么来。慕皎皎被他缠磨得没办法,只能在他太阳穴上戳了一记:“真应该让天长县的百姓们都来好好看看,看看他们的县太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才舍不得呢!我这般模样是你专属的,他们谁都没资格看!”崔蒲嘴角一翘,便将脑袋又钻进了她的颈窝里。
不过,慕皎皎还是没打算这么轻易就放过他。
“这件事虽然已经了了,但你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
“娘子我错了。虽然你信任我。但是我也应该给你绝对的信任。以后不管什么事,我都不会再隐瞒你!宁愿让你生气一时,也不能再被你气成这样!”崔蒲赶紧表态。
“但愿你说到做到。”慕皎皎低出口气。
“那是必须的!”
直到这个时候,两个人才算是彻底和好了。慕皎皎心里头的怜惜这才冒出头来,便连忙掀起他的裤管:“让我看看你的腿。”
“真的好疼呢!”崔蒲赶紧嘴巴一撅,好生可怜的控诉。
小年过后没几天,蒋家就传来蒋小娘子的了恶疾的消息,直接被人送到乡下庄子里去了,从此就没有再回县城里来。半年后,据说她就在乡下找了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嫁了。而因为现在衙门休衙,江妈妈母子就一直被关在牢里,等候年后开衙之后再将这二人提出来审。
不过,却就在大年二十九的这一天晚上,牢里却传来消息——江妈妈的儿子因为受不了牢里压抑的环境,上吊自尽了!
“这可真是个悲剧啊!”崔蒲得知消息后,还在慕皎皎跟前摇头叹息了许久,“你说,这也是不是蒋老爷在对我之前干的那件事表示抗议?”
“你都收了人家一千贯,难道还不准许别人抗议一下?”慕皎皎笑道。
“也是。不过选在二十九这一天,这挑衅的味道也未免太浓了点。”崔蒲轻笑一声。
节节高升 第238章 大事业的开端
“选在二十九这一天弄死他,你是故意打县太爷的脸吗?我不是跟你说等过了十五再说吗?”蒋府内,蒋老爷也一样在说着这样的话。
蒋二郎却一脸愤然的道:“我就是今天做了,那又怎样?他拿了咱们家两千贯,难道就连这点气都受不得?我反正已经这么做了,现在我倒要看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你真是……”蒋老爷气得直发抖,“我口口声声的吩咐,你全当耳旁风了是不是?这位县太爷咱们家惹不起惹不起,我都已经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你偏不听,非要去挑衅他,你是非得眼睁睁看着他把咱们家都给灭了才肯罢休是不是?”
“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区区一个县令罢了,他出身博陵崔氏又如何,还不是一个庶子?以前来这里做县令的,哪个不是敬着咱们家,只有他,三番两次的和咱们作对。阿妹愿意嫁给他。那是给他面子,他却还不领情,我现在只是给他一个提醒罢了,告诉他咱们蒋家也不是好欺负的!”蒋二郎依然大声叫道。
“我打死你这个逆子!”蒋老爷气得不行。扬手就要打下去。
“老爷,不要啊!”蒋夫人见状赶紧跑过来拦住他。
蒋老爷一把将她推开。“你给我走开!这些孩子都是被你给惯坏了!”
“老爷,求求您就网开一面吧!”蒋夫人扑通一声跪在他脚边,“九娘已经被送到乡下去了。难道现在您连二郎也要赶走吗?我一共就生养了这么几个孩子,您再赶走他,那就是连自己的根都断了啊!大过年的,别人家团团圆圆张灯结彩。咱们家却支离破碎的,您说这个年还怎么过得下去?不然您干脆连我也杀了算了!”
“阿娘,您别求他!他为了巴结新来的知县,连阿妹都给舍弃了。当初他那么疼爱阿妹,不一样说赶她走就赶她走?如今我的忤逆是坐实了的,他若真要赶我走,我也无所谓。正好我也去乡下陪着阿妹,也省得她孤单!”蒋二郎连忙过来拉扯她。
“二郎!”蒋夫人顿时抱住他大哭起来。
“你们……哎!”蒋老爷无力长叹口气,“我真是要被你们给气死了!这一次的事情,我可以当做不知道,只是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下次要是再让我知道你故意和县太爷对着干,我一定不饶你!”
说罢,他便一甩袖子离开了。
第二天大年三十,整个天长县上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三十过后,各家开始互相请吃春酒,身为天长县最大的官,崔蒲自然是最忙的。慕皎皎身为县太爷夫人,自然也要跟着忙碌起来。
自己忙得团团转之际。在大年初四那日,他们还得往扬州府去,给崔蒲的上官拜年。
应当是去年在慕皎皎跟前吃过大亏了,这次的左知府夫妇俩对他们都客气得很。就连武立新这个一向和崔蒲不对付的人竟也难得的没有主动挑衅。大家相处得十分愉快。
在知府府上用完午膳,崔蒲和慕皎皎告辞,顺便再去魏府拜年。
才刚下马车,慕皎皎就看到慕敀敀满面笑容的迎了出来。
“阿妹,你可算是来了!我都等你好半天了!”赶紧拉上她的手,姐妹俩有说有笑的往里走。
慕皎皎看她满面红光,不由问道:“事情都解决了?”
慕敀敀顿时笑得好不得意:“我照你说的,小年那日回来后也一直托病没有管事。只管把一切都托付给十弟妹。她便真当我怕了她,越发的得意洋洋。结果小年那日家人小聚,那菜就上得歪七扭八,只是都是自家人,又有阿姑帮衬着,事情勉强圆过去了。不过当时你姐夫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到了三十的晚上,全族人一起祭祖,她可是闹了个大笑话。竟是连祭祀祖先的三牲都偷工减料用了便宜货。族中长老年年祭祀,都用的我给准备的上好的东西,一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怒了,当时就把我叫过去骂。此时你姐夫站了出来,跟他们说明此事和我无关,是十弟妹的问题。阿姑还想为她遮掩,只是怎么还遮掩得过去?等长老们将她骂了个狗血淋头后我才主动站出来接棒,把早准备好的东西给搬出来。才让事情顺顺利利的过去了。”
“然后到了吃团年饭时,你姐夫直接在饭桌上就让十弟妹把账本钥匙什么的全都还给我,说这个家还是给我管的好,她管不了。阿姑那个时候连个屁都不敢放。大年初一那天。她倒是还想耍赖给十弟妹留点东西,只是你姐夫哪里肯?母子俩据理力争,最终还是你姐夫占了上风。所以现在,他们虽然还在说些酸话,但只要我提一嘴祭祖的事情,他们就谁都不敢再指手画脚了!”
慕皎皎听了,便也含笑点头:“你这么做就对了!不过这件事姐夫能选择站在你这边,他也是顶住了极大的压力。回头你对他好些。也别让他夹在中间难做人。”
“这个还用你说么?我心里自有分寸。”慕敀敀笑道。
在魏家过了一夜,第二天用过早膳,崔蒲和慕皎皎才一起启程回到天长县。
这春酒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事情才算是了结了。
十五过后。衙门开印,便又是一番新的忙碌。
在这期间,蒋家所有人都吊着一口气,却发现崔蒲根本什么都没对他们做。吃春酒时碰上了,他也只是冲他们微微一笑,和气得很,仿佛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蒋二郎听说后便冷笑道:“我早说了,这个人根本没那么可怕!而且咱们家前前后后一共捐了两千贯,这钱可不是打水漂的。咱们蒋家在天长县的实力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偶尔动一动咱们家可以,但这么接二连三的下手,他也得掂量掂量!”
“你少废话!好好给我读书去。以后这种事情不许再插手!”蒋老爷厉声呵斥道。
蒋二郎撇撇嘴,很不高兴的走了。
等时间进到二月,扬州早暖和了起来。柳枝抽绿,花朵竞相绽放。暖棚里也不用再烧东西供暖了。
经过两个月的生长,地面上的甘薯茎叶已然是郁郁葱葱,十分的可喜。在正月招待客人时,慕皎皎还曾叫红豆摘了上头细嫩的茎叶炒了一盘菜送给客人吃,深获客人喜欢。
而现在,茎叶渐渐老了,便说明下头的甘薯开始长成了。
到了二月上旬,吴先生小心的挖开一角,便果然挖出来两根有大拇指粗细的甘薯。慕皎皎命人将其中一根削了皮切成小丁,另一根则放进火堆里烤熟了剥了皮,一样切成小丁,分给大家食用。
明明眼前一人就只有一小口、几乎都不够塞牙缝的量,但大家的神情却异样的肃穆,拿着筷子的手也不禁微微发抖。仿佛摆在眼前的不是什么食物,而是世上最珍贵的珠宝一般。
崔蒲率先夹了一块生的入口,咬一口脆生生的,立时便有一股甘甜的味道钻入喉咙深处,令他连连点头:“好吃!和莲藕一样,又脆又香!”
再夹起烤熟的那一块,小心的放入口中。他立马双眼圆睁:“好香好香,好甜好甜!这烤熟的比生的吃起来还香甜了十倍不止!大家赶紧试试看!”
有他领头,庄先生、吴先生、许先生,乃至魏庄王十七郎也便都将跟前的吃食送入口中。
这香甜却又带着几分异样的口感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赞许。
尤其是吴先生,他一向精于水利,对于稼穑方面也有所涉猎。这一生一熟两口食物入口,他立马双眼放光,赶紧放下筷子站了起来:“这东西是真好!味道香甜。而且里头的东西也和咱们现在食用的小麦稻谷差不多。若是确如夫人所言可以长到两个拳头那么大的话,的确可以用来果腹!而且一株苗就能结出四五个这么大的,这产量可是比稻谷高多了!县尊,咱们这个东西真的种对了!”
崔蒲这些日子何尝不是心中忐忑不安?
直到听到吴先生这话,他才算是放下心来。连忙便点头道:“这样说的话,那么等再过些时日,等暖棚里的甘薯长成了,咱们就可以再重新育种,然后找真正的田地种下去了!”
“没错!”吴先生赶紧点头,“对了县尊,属下有一个挚友,对稼穑之事十分着迷,在种植各种作物上的经验也比属下丰富多了。年前属下给他去信说了关于县尊您决心培育甘薯一事,他对此很感兴趣,已经来过十多封信询问进展了。属下以为,不如咱们干脆也将他请来,让他也帮咱们出出主意,您觉得可好?”
“好啊!本县手下本就缺这类人才,吴先生身边若是有人推荐,本县自是求之不得!”崔蒲想也不想就点头。
“那属下这就去给他写信!若是有他在,这事必定事半功倍!”吴先生忙道。
“既然是给本县搜罗人才,那岂有本县不出面的道理?为表对他的敬重,本县也给他修书一封,亲自请他一回吧!”崔蒲想想道。
“县尊您要是肯出面,那么此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了!”吴先生激动的道。
“是吗?照你这么说,那本县这封信还是写定了!”崔蒲笑道。
吴先生所言不差。
崔蒲一封信过去,那人果然立马回信答应了邀请,并表示接到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快马加鞭的往天长县赶来。
崔蒲立时也开始着手开始寻找适合种植甘薯的地方。
而在这件事情上,他碰了许多钉子。
节节高升 第239章 流言蜚语满天飞
把下头各个镇的负责人召集道跟前,崔蒲便道:“年前本县就已经给你们都放过话了,年后要从你们下头的镇里找一个村子来种新东西。要是这个东西真种成了,那可是大功劳一件,以后不止那个村、甚至连整个镇子都会跟着名扬天下。若是种不成,本县也会给与一定的补偿。现在你们可有主动请缨的?”
被推举过来的乡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面上都满是为难之色。
一个人期期艾艾的道:“县尊有心为百姓谋福祉,这是好事。只是某回去后,和镇上的长老们商议了一下此事,然后又将下头的里正叫来转告了县尊您的话,再让他们回去和村子里的人商议。结果他们回来告诉说,村民们都习惯了种稻子小麦,对这新东西不懂,怕种坏了,耽误了国家大事,所以不敢接这样的重任。”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一口一个‘害怕做错了事’。‘担心成为千古罪人’等等,拼命的把责任往外头推。
崔蒲的好心情一下落到了谷底。
“本县似乎同你们说过,这个东西是本县先命人种了一遍,确定可以种出来才会放出去大规模种植的。到时候本县自然也会派人下去指导你们行事。种得好本县有赏,种得不好也没事,这个损失本县承担了!本县都已经把包票打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县尊。话不是这么说的啊!咱们的百姓们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为生,一年到头就靠着地里的这点产出过活,对这地就跟亲人一样,不舍得它受半点委屈。您虽然现在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可是这个东西大家毕竟都不懂,地里最终能长出个什么东西来大家也不知道。要是一年忙到头,最终也没个好成果,大家难免丧气,这可不是银钱的贴补能让人缓过来的!”
说白了,他们就是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宁肯守着过去的老本行过活。
其实崔蒲也料想过这样的画面。只是这是他设想到得最坏的局面了,却没想到现在恰恰就是这最坏的局面摆在了眼前!
他深吸口气:“你们果真都不愿意?”
所有人都低下头。
他便颔首:“好,本县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本县也不得不出绝招了!”说着,他对小四儿一招手,小四儿便转身去端了文房四宝出来。
大家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小四儿在每人跟前都放了一套文房四宝。而后崔蒲才道:“既然你们自己不愿意,那么本县请你们给本县推举一个镇子出来总可以吧?包括你们自己所在的镇子在内,你们从天长县选一个你们觉得适合种甘薯的地方来。等你们写完了,本县就选取推举得最多的那根镇子作为试点。现在,写吧!”
就闭上眼不说话了。
这分明就是赶鸭子上架嘛!逼着他们互相排挤吗不是?
乡绅们顿时心里狂叫不止——这位县太爷怎么这么诡计多端!
只是他都已经发话了,他们也无法拒绝,只能抓紧了笔杆,将心里最不喜欢的那个人所在的县写了上去。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崔蒲将交上来的纸张一一看过了,嘴角终于翘起一抹浅笑:“不错嘛,看来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一共十二个镇,其中是一个都选择了吴兴镇。既然如此。那就吴兴镇了!”
吴兴镇的乡绅代表季士林一脸的笑比哭还难看。
“县尊,您请听某一言。我们吴兴镇——”
“你不用再说了!既然大家一致推举了吴兴镇出来,那就说明吴兴镇里必然有大家都认可的好处。这个好处本县虽然现在不知道,但以后迟早会知道的。现在眼看就要到春耕时分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和下头的里正们再商量商量,推选一个村子出来给本县吧!等村子选定了,本县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到时候也少不了要请季老爷你帮忙的。”崔蒲凉凉打断他。
从前任徐老爷身上,季士林就已经深切体会过这位县尊说一不二的脾气了。而且现在是其他十一个镇子的人联合起来排挤他们一个。他根本连找同盟的机会都没有。现如今,他是毫无退路,只能迎头上前了!
没办法,谁叫他们吴兴镇就是天长县最穷的镇子呢?自己又是新上来的,和他们关系不熟,别人不排挤他排挤谁?
他一昂脖子——干脆拼了!
便点头道:“县尊请放心,某现在就回去和他们商量,一定尽快给您结果。”
“三天。”崔蒲伸出三根手指头。“本县给你三天之间。三天之内,你一定要给本县一个村子的名字。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是,某记住了,就三天!”季士林咬咬牙,应下了。
选定了要进行试点的镇子,其他镇上的人都松了一口,纷纷扬眉吐笑,欢声笑语的回去了。唯有季士林的步伐格外的沉重。
崔蒲的脚步也没比他轻松到哪里去。
回到后院。他便一头扎进慕皎皎怀里:“你说他们为什么就是这么死板?明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都已经事先说明了——事成,我有赏;事败,我也会补偿他们。绝对不让他们吃亏。可他们为什么就是不肯答应?一个个口口声声说会支持我,可等到要采取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