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明传播异世界-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下如此兢兢业业,时玉也找上了财富神殿大主教,谈起了新出的罐头生意。
  有了橡胶,罐头密封不再是问题,长安镇已经建立起了两座罐头厂,三个月的试营和磨合,长安镇内的罐头达到了饱和,可以考虑向外发展了。
  这个发展不仅是外销,还有收购水果。
  长安镇就这么大,除了金手指自带可以无限量供应的梨,其它水果想要扩大培育,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也不是所有水果都能做成罐头,大部分还是新鲜的更好吃。
  所以必须对外收购。
  这两年长安镇不断将新式种植理念和农具散播出去,有教廷和蜜金大帝背书,六位大公都同意对领地的农业进行了改良,毕竟对他们有利的事,没有必要拒绝。
  从去年开始,每个领地都不再只单一种植一样,充分将土地运用了起来。
  一旦领主发话,下面的行动力也是非常快的。
  粮食越来越多,除了那些本性吝啬暴虐宁愿将粮食积攒起来发霉的,大部分领主都给了农奴们应有的报酬,至少农奴们不再挨饿,毕竟比起从前,用新方式种植收获的粮食翻了好几倍,即使领主收走了九成,剩下来的,也够他们吃的饱。
  不过也仅仅只是吃饱,想做到粮仓富余还早得很,还有一些领地的农奴依旧在挨饿。
  战争并没有因为他们到来就停止,曾经香葵镇的饥荒事件依旧在各地发生。
  时玉和霍辞也没有办法,他们可以宣扬和平,却无法强迫别人信仰。
  所以只能尽可能提高粮食产量,散播长期储存食物的办法。
  罐头就是。
  除了给贵族特供的高端罐头,普通款价格压得很低,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尽可能让平民能吃到。
  而收购水果,又可以给农奴们增添一项食物类别——商人们去收购,领主必然会让农奴们去栽种。
  就像用来做糖葫芦的山楂,白山附近领地的山楂基本上都被商人们包圆了。
  除了水果罐头,还有肉罐头,也需要向周边收购。
  “既然无法长时间保存,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合作,在其它领地办厂?”财富神殿大主教听完罐头制作流程,心里计算了一下说。
  时玉微笑:“如果能做到价格统一,那自然可以。”
  起初他们也有这个意思,打算等长安镇发展上了轨道后将一些利民的方法传播出去,但完全了解了各领地的情况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旦各个领地自己办厂,领主们肯定会把持到自己手里,到时候可能同样的一张纸,这个领地买一铜币,那个领地就能买五铜币。
  人流不同,地里局限,大部分领民一辈子都守在领地内,很少走出去,而商人们进出必须由领主同意,更不会做亏本买卖。
  某种程度上,一个领地就相当于一个被框起来的岛。
  别想指望教廷,教廷大本营在王城,强龙不压地头蛇,分派到各领地的神殿说白了还是占着领主的土地,话语权没有那么强。
  财富神殿大主教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遗憾的叹了口气,对他来说有钱不能赚,简直比让他说财富之神脏话还难受。
  如果一切能统一制定就好了。
  心里不免冒出一个念头来。


第78章 七十八、离开
  和区内赛一样,决赛颁奖完也举行了庆祝晚会。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 即使这一回涌进来的平民增多也进行的很顺利。
  一年的磨合; 各部门干事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十分熟练; 完全可以带新人了,之前时玉就计划着给各部扩招;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在区内赛后便进行了第二次选官。
  这一次名额是上次的三倍,每个部门招收三十个; 还有十个实习生名额; 给了四个学院里适龄的学生; 等他们来年毕业,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 新干事们已经十分像模像样。
  至少晚会没有人闹出错来。
  有了这两次接待经验; 时玉和霍辞便将长安镇正式开放提上了流程。
  不过在这之前; 得先把报纸的名气打出去。
  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下午; 投稿截止,宣传部当晚便挑选出了最佳的五篇刊印出来; 连夜交给商队带出了长安镇。
  “得专门设立一个传信使。”
  时玉思索着。
  报纸要传播的广; 不能光靠商队去跑; 商队还有自己的活要忙。
  报纸最重要的一个卖点就是时间; 让大家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 如果不能做到即时即刻,新闻还叫什么新闻,改叫旧闻才对。
  以目前的情况日报做不了; 只能做周报和月报。
  蜜金国幅员辽阔,即使修了路,也做不到一周时间内将报纸散发全国,到时候周报出来,能第一时间拿到手的也只有周围几个领地,等其它领地的人拿到手,已经成了旧闻。
  “还有站点。”
  蜜金国没有驿站,贵族有自己的信使,平民要想写信捎东西只能托付给熟人或者行商。
  要将报纸送到各地,还得需要当地有联络点配合。
  信使、站点……
  时玉忽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快递吗?
  当即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个忘了!”
  “什么忘了?”霍辞从文件堆里抬起头,今天轮到他主笔。
  时玉兴致勃勃:“快递啊,差点忘了,我们可以把快递搞起来,咱们居然把这个给漏了!”
  一边懊恼扶额一边语气兴奋道:“快递搞起来,送信送货,加快信息交流,而且快递点连起来就是一个天然的信息联络网,和派出去的记者还能互相监督……”
  他们办报除了传播安利,还有重要的一点——收集信息!
  消息不通是他们的弱势,即使这两年派出去不少“商队”,但阶层难以跨越,商队只能活跃在平民中,对于贵族的许多信息知之甚少。
  教廷皇室,甚至邪教都能轻易在长安镇安插探子,他们却没有办法将自己的耳目送进对方身边。
  既然暗着不行,那干脆用阳谋。
  报纸总得要新闻吧,新闻怎么来,记者去采访啊,记者帮你扬名,贵族总不会拒接吧。
  等报纸的影响力显现出来,想必许多贵族会非常乐意被采访。
  只要他们愿意开口,信息网自然就搭建了起来。
  不过光有记者也不行,记者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害人害己,还得有一个部门相互监督。
  原本他们打算扶持起两个记者派别,让他们互相竞争制约,再由宣传部设下监督所。
  现在有了快递,又是一层保障。
  而且——
  “锦衣卫?”霍辞几乎立刻从他话里提炼出了重点。
  “没错!”时玉敲击掌心,给他一个聪明的眼神,“我打算把快递小哥打造成类似锦衣卫的存在,军营里的新兵快饱和了,等过几年,护卫队里的老兵也该退下来……”
  既然他们向教廷贵族表明了不沾染权势的态度,便不好将军队人数扩张的太多——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长安镇不大,需要多少兵力那些人心中有数,再多难免和他们说的和平理念相悖,眼下护卫队警局已经达到饱和,短期内不会招人,偏偏军营还在一直招兵。
  虽然名义上打着义务服役锻炼年轻人体魄的说法,但这样持续不间断训练,未来俨然有全民皆兵的架势。
  与其让人怀疑,不如再找一个理由将新兵分流出去。
  再者长远来说,目前在伍的护卫警察退下后,也得有一个安排,警察还好些,退休年龄宽泛些,有些可以转文职,护卫看重的就是年轻力壮,一旦失去这个优势,立刻就会被换下。
  不论忠诚还是能力,这些人恰好是做“锦衣卫”的好苗子。
  霍辞略一琢磨,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搁下手里的羽毛笔,一边从抽屉里拿出记事本,一边说:“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让镇里的年轻人去外面看一看……”
  长安镇百姓的日子和外面对比起来,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已经成年的还好,从苦日子里过来的,懂得珍惜,年轻一代就不一样了,过个三五年,享福久了,未必知足,甚至滋生堕性。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不能将人圈在长安镇,桃花源是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待,总得让他们去外面看看,看看普通平民过得什么样的日子,有对比才有动力。
  想到军营,他摇了摇头:“新招的这帮兵蛋子有不少偏激的……”
  后面招收的这帮新兵,有好些是从一路逃亡过来的逃奴里选入的,这些人和之前被送来的奴隶相比有很大不同。
  虽然有知识有脑子会独立思考,但相对的,难洗脑难教育,大部分来长安镇都有很强的目的性,脱离奴隶身份学会本事回去报仇都是轻的,卧薪尝胆想重回贵族阶层的不在少数。
  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这帮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
  当然,霍辞对他们并没有意见,只是出于对长安镇的保护,这些人不适合长期留下来,干脆便送他们一个前程,至于能成与否,那就看他们个人了。
  时玉想到那些衣衫褴褛的逃奴,不由叹了口气。
  何止新兵,这帮逃奴里有一半多都有心理问题,用现代化说叫创伤后遗症,好在能坚持走来的,都是性格比较坚毅的,等安稳下来,时间会帮他们治愈。
  饭都吃不饱的时代,哪还有功夫在意什么心理不心理,吃饱穿暖,慢慢便会好起来。
  快递的事还得从长计议。
  时玉和霍辞花了两个多小时,先写了一份计划书出来。
  他们想做的快递和现代的快递并不完全相同,有很多地方需要衡量。
  比如怎么在不侵犯各领地行商的利益下实现共赢,怎么确保领主不会插手快递点,怎么培训员工等等。
  定好大体框架,两人叫来金移,让他先尝试着在香葵城和对岸两座城里做试点,等试出模板,再比照着扩大。
  与此同时,关于自行车赛的报纸随着商队飘散到了全国各地。
  “大新闻,大消息,我们绿针公国在第一届环公国自行车赛拿到了冠军!”
  绿针国是最先铺满大街小巷的,绿针国王子在得知商队要去散播报纸后,主动接了这个活,让自己的属官带着报纸连夜奔回国。
  官方主动散播,自然很快传遍了整个绿针国。
  因为之前的区内赛,绿针国自上到下都被科普了自行车赛的情况,许多平民和奴隶还亲身参与了比赛。
  绿针国的区内赛比了整整三天,横穿了绿针国直道,领主们修路简单粗暴,一直筒,遇到障碍,除非人力奈何不了,一律推平,反正自己的领地,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处在赛道两边的领民基本都围观了当时的比赛,也知道还有决赛。
  “我们得了第一名?真的吗?”
  “真的,报纸上写了,代表我们绿针国的六号得了第一名,神使大人亲自给他们递了奖杯!”
  “报纸是什么?”
  “就是一张双页的神国纸,上面印了文字,发放的人这么叫。”
  “在哪发放?我怎么没见到?”
  “哈哈,你早上没在街上错过了,来报信的大人一路让人免费发呢,再说了,你又不识字,在也没用,人家只发给识字的。”
  “那你怎么知道?”
  “听人念的啊,我听了好几遍都会背了,走走走,你要想听咱们去酒馆,我刚刚路过,看到酒馆有人在念呢。”
  ……
  “……两位神使大人亲自从城楼走下来,亲手为冠军颁发了奖杯……围观的人群为绿针国王子和冠军鼓掌欢呼……”
  酒馆里众人屏息,五篇文章翻来覆去听着,丝毫不觉得厌烦。
  每每听到重要的地方,都激动起来。
  “我们是冠军!”
  “我们得了第一名!”
  大家碰杯欢呼。
  这个世界的百姓并没有多么深刻的民族意识和国家归属感,除非领主真的爱民如子,让领民记住他,发自内心爱戴他,这种情况太少,大多数领主们并没有兴趣搞什么仁爱天下,也不屑屈尊降贵刷声望,下等人不需要他们费心。
  这是第一次,领民们为自己的领地感到自豪。
  虽然大部分只是随波逐流,并不懂为什么得了冠军他们要高兴,但气氛会感染人,民智未开的时代,影响尤其显著。
  在城堡庄园里的贵族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绿针国神殿主教接到下面的汇报走上街头,看着欢呼雀跃的人群若有所思,随后写了封信命人送去了王城。
  信纸很快呈上了光明神殿大主教的案头,头发越发花白的大主教对着信件沉吟起来。
  相比绿针国的沸腾,其它几个公国就比较泛泛,注意力大多放在了报纸这个新鲜事物上。
  不过,很快,下一份报纸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第一届全国杯足球赛将在明年三月拉开帷幕,比赛门票将于本月售出,总共五万张,不限身份,凡是想来观看比赛的都能购买,长安镇商队统一售票……”
  轰然。
  全国上下炸开了锅。
  先是一个足球赛,再是不限身份,两厢叠加,全城轰动。
  对普通人而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也能去长安镇了!
  “快快,快派人去城门口盯着,看长安镇的商队什么时候来!”
  王城里颇有身份的自由民们反应迅速,他们的构成复杂,有的是勋爵贵族的附属,类似华夏古代的客卿,有的是较有身份的家庭教师音乐家画家等,还有贵族的亲戚,皇帝也有几门穷亲戚,何况贵族,还有乡绅、富商等等等等。
  从前他们没有资格前往长安镇,现在有了机会,不管是真心想去还是为了面子,必须买到票。
  商队还没有来,新一期的报纸又来了。
  这一次仿佛是一本长安镇介绍指南,将长安镇的大致情况介绍了一遍,而且还有图画。
  报纸一散播出来,大家挤破了头,谁都想拿到一份。
  再也不是听说据说,由神使亲自揭开了长安镇的面纱。
  看过报纸,顿时对去往长安镇更热情了,谁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几次,万一错过就再也去不了了呢?
  千年难遇神使下凡,怎么也得去亲眼见一见。
  而无权无势的平民们则将目光放在了领地即将组建的足球队上。
  绿针国第一个张贴榜单,公开征召踢球踢得好的平民。
  “……入选球队,每月薪资十金币……比赛获得前三每人奖励五百金币,拿到冠军,每人五千,另外还有赛委会奖励:金币三万、神使大人亲自赐予队名……”
  众人对着上面的数字瞪直了眼。
  觉得自己有希望的立刻跑去报名。
  而其它在自行车赛中失利的各公国也迅速组建起了球队,王子们尤其积极。
  上行下效,全国刮起了足球风。
  王城球队组建起雏形的时候,长安镇商队终于到来了。
  “什么?只有一万四千张?不是说五万吗?”
  商队负责人笑呵呵:“五万是所有公国加起来,每个公国六千张,王城有一万四,可是公国的二倍。”
  众人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
  但还是不够。
  王城是贵族的聚集地,虽然门票是公国的二倍,但贵族们一出手就拿了大头,剩给平民的反而不多。
  一时买到的欢天喜地,没拿到的懊恼沮丧。
  然后很快的,私下出现了门票买卖,发现商队对此视而不见,愈演愈烈。
  外界热热闹闹,长安镇上下有条不紊。
  各个部门动起来,开会、划分职责、召集人手、沟通施行……一连串雷厉风行。
  提前为明年即将到来的足球赛做准备。
  而在这之前,蜜金国王准许了黛丽德公主和雷奥尼斯的婚事,两人将于九月举办婚礼。
  时玉和霍辞接到消息相视一眼。
  “国王身体恐怕……”时玉迟疑说道。
  黛丽德公主在去年将弟弟乔伊斯王子送入学院不久,就接到来自王城的消息,国王病重,这一去至今没有回来。
  要么国王身体好转,要么……
  霍辞目光沉了沉,续上他的话:“不乐观。”
  九月婚礼,现在已经七月,太仓促了,雷奥尼斯还在香葵城。
  时玉顿时拧起了眉头:“乔伊斯才刚过十岁。”
  相比十岁的国王,他们更愿意现任国王继续在位。
  霍辞沉吟道:“也不全是坏处,幼主继位,会有一段缓和期。”
  时玉:“时间太紧了,乔伊斯才念了三个学期,如果国王能再撑三年……”忍不住重复,“时间太短了……”
  三个学期的影响远远不够,孩童容易忘事,乔伊斯回去在王位上坐个几年,恐怕培养出来的感情和学到的,很快就会变淡了,何况他还没学会多少。
  “或许这就是天意。”霍辞若有所指。
  时玉抬头看了看窗外,想起他们的三国计划:“……也许吧。”
  不管怎么说,姐姐要结婚,作为弟弟的乔伊斯自然得回去参加,于是乔伊斯王子提前开始了自己的暑假,告别老师和同学,被卫兵和仆从簇拥着赶往王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