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了一顿,才又比了比桌上的文案,提醒一句道:“倒是基于那位即将新辟茶园这桩,大人只当是做个顺水人情与他家,又能顺势将功抵过,且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此话说的倒是贴切,想本官也是初到任上,尚未得整理停当手中一切,此番突然而至的赈济之事,确实力有所不及!”连连颔首赞同一句后,忙又转向卓上的文案,轻叩两下低声感叹道:“想必知府大人那旁也是灾民众多,正苦于无处妥善安置,才出此下策。”
  提到此句,已是径直起身对着门外静候的长随朗声道:“你且去将那新到的书启师爷唤了来见。”
  闻听此言,那旁的沈书办已是暗暗颔首,面上更是微不可察的勾了勾嘴角,忙又恢复了常态,束手立定一旁暂候。好歹自己冥思苦想了两晚的解决之道,确实深得这位知县大人的赏识。如此一来,不但那日梁掌柜偶然与自己提及的一桩,有了确实的回音,且知府大人那头的困局也得暂解一二。
  想必无论是正为短缺茶农一事,而苦恼不已的卢爷这头,定是少不得自己的一份额外的好处。再观正舒展眉头的知县大人那旁,自此桩之后,也必会视之为心腹之人。到时候自家那间正在筹划之中的米铺,便得以在西街顺利开张了。
  只求这位能任满三年之期,自家也定能将店铺稳固下来,即便这位移往他方为官,这单生意也已能长久的经营下去。原本就因自己科举无望,才不得已入了衙门领了书办的差事,经这些年的辛苦积累之下,其手头也算是小有资产了。
  只是不敢显于人前,才与自家娘子商量着不再置地,而是另作旁的打算。当时家中娘子还不以为然,虽说他沈书办不曾得中举人,可好歹还有秀才功名在身,能减免赋税的田亩也是以三百之数。但此后衙门中发生的一桩惨案,正是因酷吏人前露财所致,才使得家中娘子再没敢提及有关田产置办一项。
  而随着数月前的那桩购置山林之事,却让四合镇上的梁掌柜与他沈书办,走的颇为亲近。一来二去,又前后谈妥了良田购置一桩,直到此番的茶园开辟一项,更使得两人没少为促成此事,频繁碰面。
  言谈之间,愈发是对坐商的买卖,生出了一丝兴趣来。依那梁掌柜之言,就算自家经营,在城中置办了铺面后租借与人,也是一份不错的进项。何况他沈书办本就在衙门领着差事,又有哪个不长眼的敢轻易来饶,比起普通商户而言,更为有利许多!
  转回家中,细细盘算再三后,便与自家娘子提及此事来。一听若是自家经营,定是比起佃田与人收益更丰后,已是连连点头就此应了下来。不但如此,隔天一早,就寻了相熟之人往牙行打听,有关铺面一事去了,反倒比起自家相公来,更为上心的很!
  事情的始末,虽不是全然因卢爷之事而起,但其中太多的转折之处,都与他家置办山林、田产有着莫大的联系,又怎么不叫人啧啧称奇,颔首连连。
  果不其然,自家最终得以顺利在西街这头,购置下一处单门脸儿的小铺,皆是基于此桩之功。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自家小铺,不免感慨良久,但此刻一脸的喜色,任谁都是一望便知。
  既然其初衷就是为了隐富于人,自是不敢多张扬,也唯有当班巡视西街的差役几人,获悉此事罢了。然而四合镇上梁掌柜的到来,却令其颇感意外。
  “梁掌柜又怎知我家铺面,今日开张?”
  步入店面后,见沈书办一脸的吃惊神情,这旁的梁掌柜已是含笑点头道:“沈官人是贵人多忘事,开张之日可是你亲口所提!”
  面露茫然地反手指了指自己,不免极力回想起来,究竟是何时说漏的嘴……?低头一阵思量,好半响后才猛然醒悟了过来。
  没错,应当就是那日,卢二爷请了自家酒楼饮宴时,好似推杯换盏间,一时兴起多吃了两杯……随后之事已是记不太清了,就连自己是如何一路摸回家中的,也是半点不晓!定然就是那回,自己无意间自己在酒后吐露而出的。
  不觉摇头讪讪道:“看来这杯中之物,往后还是浅饮为好!”
  自家铺面开张,中午便饭再由这旁梁掌柜做东,不免难堪。这回他只进不出的沈书办,也一改往日的习惯,大方领着特意赶来的梁掌柜酒楼共饮。
  却不料,这一顿看似意外的便饭后,自家的钱匣内有添了整整十两现银!看着自家娘子的一脸惊愕之情,不禁也是缓缓摇头,之前那位爷的银两不足一事,还言犹在耳。此番借着自己铺面开张,特意遣了这梁掌柜送上贺礼,难免叫人琢磨不定。
  “相公,你说这卢二爷是真向人借渡了银子置地,还是此刻又得了意外之财,才会出手如此阔绰?”边将色泽崭新的银锭子放回钱匣内,不免还低声念叨起一句心中之惑来。
  沉吟片刻,又吃了半碗酽茶后,才稍稍醒过神来,摇着头连声浅笑道:“看来那位卢爷是特来谢我的荐人之事!”
  “荐人……你是说灾民安置一事吧?这位卢二爷若是知道事情后,恐怕就不会如此大方咯!”说着更是加快了手中的动作,转眼功夫便已锁好钱匣,归入了原处。
  此般手脚麻利异常之举,不免引得这旁的沈书办,是好一阵哭笑不得!连连摇头道:“既已送出的贺礼,哪里再讨要回去的道理,娘子你且安心收着便罢!”
  转而才记得放下手中的茶碗,轻笑起来:“此桩本就不是什么隐秘之事,除了送人去向他家的车马外,我衙门随行的一杆差役,也都是最好的见证。再则,他卢二爷也并非愚钝之人,只一眼灾民们身上的装束已是一目了然,又何来瞒骗一说?”
  “倒也是,应该他家急需人手,哪里还有挑三拣四的份!”
  与她是多说无益,摆了摆手只当认同,便自顾自的歪在了一旁的长塌之上,没一会儿功夫便已睡了过去。
  正当这边厢,沈家娘子为这意外添头暗喜不已之际,那边厢卢家在镇上的临时小院中,也是热闹非常!
  一来是,明日此刻由最远之地,赶来主持祭祖仪式的大长老,一家十余口人便要到来了。即便是身为堂侄的卢家老爷,按理也得亲迎祖中长辈入院。今年虽是特例,但早已在书信中告知了期间种种,想必那位来到后,也定是不会再及多言。
  二来便是,连着办了三日的高僧法事,也已准备就绪,只等大长老一到达别院,便能即刻开始。所以,此时小院之中是人头攒动,忙碌不停!
  轻轻收起轩窗,不禁低笑一声:“不知这沈书办,接了我那份意外谢礼后,又会是怎样的神情?当日是人多眼杂,不便谢过与他的那份意外添头,此番刚好借由这事,谢过一谢!”
  “茶农虽是占不满二成之数,但比起我们四处苦寻,却是省力太多,谢他那十两也是合宜。”这旁亲手给续了杯热茶的二奶奶,亦是微笑应道一句。


☆、第六十五章毅州来人

  “岂止于此,就算董知县那头就此得了照拂不提。也需得谢他帮着将河滩那片,也一并与三座山下的十来亩闲置之地,划归了我家开垦之用。这般一来,就算不是上等的良田,却少不得给咱们庄子上多添一份粮米,也是不错。”
  端起茶盅来,轻啜了一口,忙又接着道:“送来的灾民中,专懂栽种的茶树的虽是不足数,但都是无乡可归之人,比起那些一时暂停的而言,更为稳妥!”
  “我也是冲着这项,才将他们一并接纳了下来。别看如今的世道尚算平稳,过境各处又无战事频发,官吏未必皆都清廉,可好歹赈济一事上还算太过贪婪,流落各地的灾民们才得以勉强存活下来。”
  说道此处不禁顿了顿,深深看了一眼自家山头的方向:“想来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这些灾民们也会倍加珍惜眼前所有,自然也会对管事之言牢记在心。毕竟往后一家老少,能好生活过与他们而言才是最为要紧之事。”
  早在当初,遣了蔺管事往邻近的镇子,寻找合宜的人手之时,他们夫妻二人,便是为了防止多人眼杂走漏了风声,不得已而为之。亦是担心佃户一再增加,逢年过节之际原是难免会有走亲访友,嘴上一个不留神,便直接将此处的情形,全都一股脑说将出去的。
  也惟有那等签下死契的,才能安心长留本地。却不想,刚巧又逢再往南方两处地界,接连下了半月的大雨。因此才有众多灾民没了生存的根本,无奈流落他乡。
  来到渌水山庄之前,已是辗转了数个城镇,一路上也不知受了多少罪。朝廷虽有可供灾民暂避一时的所在,但终究不是长久之机。何况随着灾情的扩展,人满为患也是常有发生,这时能得以来到地处偏远的山庄,就此定居下来于他们而言,才得以真正的安下心来。
  就在夫妻俩谈及那批灾民之时,山脚下大家伙也正忙成一片。眼下才收拾了家伙什准备过冬的工匠们,听说是山庄的主家为安置,逃洪灾出来的灾民修屋子,不免都无不为之动容!
  二话没说,便又赶了过来相助,也正是因此才使得,这旁山脚下一溜的木头屋舍,得以顺利在建。若是换了佃户们帮忙,到底也都是外行之人,远不及工匠们技艺娴熟。
  此刻看着初具规模的一排,整齐划一的新屋,怎叫原本衣食无着的灾民们,不喜极而泣哦!
  “东家早就是有言在先的。眼下与大家伙住的,虽是这临时搭建的木头屋子。等往后咱们茶园有了收益,头一桩便是与你们翻修成真正的瓦房小院!”
  随着这旁向管事的一声,洪亮异常的话语响起,底下那些正忙着摆抬物资的新来之人,无不惊愕的合不拢嘴!
  “什么……我说当家的,我这是不是听岔了,这世上还有给佃户盖瓦房的东家?”
  另一旁才放下海碗起身的这个,更是忍不住脱口而出:“万不能够哦!听说过地主给佃户茅草屋住的,已经算是大善人咯!天下的乌鸦是一般……估摸着,也就这管事随口一说罢了,当不得真。”
  被这汉子如此一提醒,两旁的新佃户们,也都纷纷摇头轻叹了口气,继续自己手中的活计。方才停在众人脸上的惊愕之色,也随之消散无踪了。
  也惟有那旁,一直手中未曾停歇的工匠们,不免低笑起来:“从来都常见盘剥佃户的地主,他们自然是不敢信以为真,也就只等到那会儿瞧见了新瓦房后,才敢相信这庄子的主家,是何等的人品咯!”
  “可不就是这么个说道。”说着,更是用力摇头讪笑道:“别说他们这些本就是逃难出来的人。就是当初张工头领了最后一笔工钱,给大家伙分银子那天,我们也都没几个相信,这渌水山庄的主家真是个言而有信的。”
  “可不就是。回家后整整把我家婆娘美了一晌午,翻来覆去点了不下四遍,才笑呵呵的归置了起来。那回,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位卢东家才是真正说话算话的主!”
  那旁工匠们伴着笑意的低声议论,已是隐隐传来,引得这边的有心之人,不由的静心聆听了起来。
  “我说不会真事吧?”
  “听着也不像是作假的。”不免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之人,缓缓摇了摇头,略带迟疑的又接了一句道:“要不咱们问上一句,也就都清楚了,不是?”见那人忙是一个劲的直点头。
  便麻利的放下手中家伙,掸了掸身上的浮土,壮了壮胆子便已是大步流星的往那旁去。面露笑意的凑近三分,才张口客气一声,顺手递上盛满了清水了大海碗,向那个最先起头言语的工匠问道:“大哥你们刚才说的那些,都是什么时候的事?”
  “什么时候的事……。”抬头看了一眼,这旁憨笑着递来海碗的中年汉子,不禁一顿。见其身后还有一众,亦是满怀期待眼神望向自己的灾民们,不觉已是回了个笑脸,诚恳颔首道:“当初咱们给这卢东家院子的时候,咱们也都与你们如今一般,是半信半疑!”
  抬手又调转了方向,指着远处几乎被桑园掩了结实的大粮仓,接着告诉起来:“你们大家伙也都瞧见过,卢东家的那座大粮仓吧?就是那会儿,听卢东家提了一句,若是能赶工早一日改建完,便多与我们工钱一两银子!”
  “快一日,就多给整整一两银子,那可是一贯钱啊?”
  听后面一黑脸妇人,已是禁不住瞪圆了眼睛,惊呼出声,那工匠也是讪讪一笑道:“可不就是,那会儿咱们哥几个也都与你们一样,哪里敢信这般的说道。只当是东家为了早几日完工,哄大家伙玩的。不过却都憋着口气,非得叫卢东家瞧瞧咱们张工头领出来的,可都是远近百里内手艺最好的匠人。”
  接着他的话头,另一旁的胖工匠也忙是凑了一句道:“但等咱们张工头领回最后那笔银子,回来分给大家伙时,才晓得这卢东家与旁人家就是不一样。不单是给了添了咱们快了四日的银子,还另外给了赏银不少,所以你们大家伙也都好生安心住下就是了。这庄子的主家本就是心善大好人,说了头一桩便是与你们修瓦房,定是不会错!”
  随着那胖工匠的话音落下,底下原本四散忙碌的新佃户们,此刻已是无不显露惊喜之色的!是真的,都是真事!难怪起初两天见这些工匠们到来之际,就不曾在他们脸上瞧见一丝倦怠,手脚麻利更是比起他们一众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来一切都是有前因的,想来对待修建屋舍的工匠们,也能如此守信,更何况本就是自家茶园的茶农们?余下几日里,修建木屋的进度已是明显快了几分,看在本就老实巴交的向管事眼中,也是欣喜满怀!只是碍于性子使然,并未再佃户们面前朗声言及过一二,转回自家后却没少被自家娘子,提了又提。
  反倒是隔上两日,亲眼过目一切的蔺管事,只是笑着颔首连连。
  “他本就是木讷的性子,老实有余而口才欠佳,此番一下子做了那么些个人家的管事,自是还需历练上一段时日,方能摸出点门道来。”听着那旁蔺管事的回禀,卢二爷不自觉也是轻笑摇头。
  “二爷说的在理。依小人看他家娘子倒是个能说会道的,以后有她在一旁帮村着,想必向管事他也无需太久时日,便可独当一面了。”
  就在主仆俩谈及庄子诸事之际,却听得外面是一阵大力拍门之声响起。此刻已近亥时,正是为了避人耳目,每每蔺管事往郊外庄子探访之日,必会特意稍晚些启程回镇上来。
  但此刻有人打门,不免让院内众人皆是一怔!想来这个时辰,不该是就在离此不远的客栈内,暂歇的族中长辈们;按理说也不会是明日才会赶到镇上的大长老;莫不是杂货铺的梁掌柜有要事相商?
  那旁已是会意重新点了灯笼,上前应门的蔺管事,也是赶在开门前特意拉歪了身上的衣衫。使人一眼便知这位定是方才匆忙起身,不及好生穿戴齐整便出来应门的。
  然而待蔺管事开启院门时,也不禁一脸的愕然!不及多想,忙不迭已是朝院内高呼一句:“蔺兰还不快出来,开了大门好让大爷、大奶奶正屋歇息!”
  一句高呼已是给了院内众人,太多的讯息。这般时辰,竟然是远在毅州城中的大房两位,摸黑寻了上门而来,不免暗道一声‘莫不是卢府之中,又出了何等大事不成?’
  即便是刚才三步并作两步,方在床头坐定的卢二爷,亦是心中一凛与身边的妻子对视了一眼:“不会因为咱们庄子上,近来动静大了些,叫旁人听到了些什么吧?”


☆、第六十六章喧宾夺主

  “不应该啊!即便是工匠们也都晓得,这渌水山庄的规矩。对外人三缄其口,才能有这高出旁人家一成的工钱,更别提那张工头本就是实诚人一个,断不会是由他们那头漏出风声。”刚想再提一句,不禁一顿,轻声讪笑道:“我们这是关心则乱!”
  这后一句才出口,身边的卢临渊已是颔首附和道:“娘子说的在理,我们还是静观其变为妙。虽不知究竟是老爷的意思,还是他们大房擅自前来四合,终需小心应对才好。”
  待等门外有丫鬟回禀声起后,两人才佯装是起身穿戴后,出门相迎远道而来的兄嫂二人。
  西边厨房里已然是灯火通明,两个丫鬟个更是一刻未停,没等片刻功夫,茶点便随后奉了上来,待一样四色干点均匀布于桌面后。那旁的蔺兰更是由食盒中,取出热气腾腾的酒酿元宵,又分别在众位主子跟前,各是轻轻放下一略显精致的小瓷碗。
  “傍晚时分,雇来帮村的厨娘也都已转回各自家中了,一时间却是没能送上可口的,还望大伯、大嫂莫要嫌弃这等粗鄙之食,才是。”
  听得妯娌这般一言语,本欲张口回应两句的大奶奶,却猛得被身旁的相公轻咳一声,打断了下来。再想起,自己夫妻二人为何有此突然之举,不远兼程赶在祭祀开始之前到达。不免已是顺着丈夫那声提醒之意,半字未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