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及这句,不忙开启柜门寻出一件,卢临渊才刚京时太太唤人与他新裁的外袍来:“原是有些顾虑,自是不曾让外面的婆子在他们院里帮村。寻来的婆子便是佃户家的老娘,前几年咱们不在庄上,就是由这两个婆子每隔五六日,去洒扫收拾一回的。”
这旁已是顺手接过叶氏递来的外袍,仔细看了两眼,知道当初这身外袍便是价格不菲,太太是专程为了自己上任应酬时置办的。
交还了衣袍,不禁也是若有所思道:“这般看来,当初我们还是略有低估了,这位焦姓大夫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家出身。即便不如京中太医世家,也必是富贵过的!”
“只怕还是近些年间才出变故,相公可知他们家的行囊里,书简之物也足占了半数余!”接着便将今日蔺竹的所见,转而告知了详尽。
听完妻子的转述后,越发引得卢临渊是啧啧称奇:“想来家中破落至此,不好生另寻法子多多添补家用,却是死抱着那许多书简不放的,虽是爱书至极所致,却也是位痴人!”
忽闻这般的情形,饶是卢临渊对那位焦郎中的医德、医术颇为看重,到底也有些不赞同之处!家中老幼的衣食一桩已是堪忧,他却还只顾藏书万卷,又有何用?
不如押些金银来,先让家人温饱才是当务之急!至于珍爱书卷一桩,且待日后家资丰厚之时,再多多添置也是不迟。
只看这旁夫君是暗叹摇头,便知其心思也与自己初闻此桩之时别无二致,不免已接着言道:“白日里听得这事,我也于相公是一般作想,哪里有不顾家人度日艰难,执意固守这许多藏书之理。再后来倒是想起了我们家老爷的先前之举。”
说着已是比了比与自己山头,遥遥相望的那座卢家所有的荒芜山头来:“想那会儿在毅州之时,府内各项支度虽比不得京中一半,却也并非绰绰有余一说。即便如此,还在这乡间重修了祠堂、别院,又将那旁的山头置办下来,想必就是为了今后退隐之时备下的。”
“一来,可有个安度晚年的所在;二来,那山头虽是种不得多少米粮,却是可供采伐不短的时日。想必等年内得了客栈的进项,便会遣人前来,好好整治一番的。”
闻言不觉也顺着妻子所指,抬头望了一眼:“大约还想着,我这身体羸弱的次子本就仕途无望,又别无所长,定是无力生计一事。所以早早备下此处,或许尚能安度余生,才是!”
反使得那旁不明就里的叶氏,略显吃惊道:“相公又何处此言?”
只见这旁之人轻笑摆手道:“早在接信去到京中之初,老爷曾在书房内与我略提过一提,那对面山头之事,只是当初一心念着户部任职一事该如何是好,却哪里想及这许多?若非今日娘子提醒,只怕更是无从记起,当日不过是一语带过之事。”
夫妻俩不免对视了一眼,片刻沉默后,才听得那旁二奶奶清了清嗓子,转了话题道:“既然已断定这焦家……如今该习惯,称之为乔大夫家必有难言之隐,我们也不便多作过问,只是原先学堂一事教授医理之事,也该另寻一位适合之人了,毕竟苏叶、苏木两个也不再是先前的小丫鬟了!”
此句一出,倒是提醒了这旁的卢临渊,略点了点头后,不觉又是微笑接言道:“娘子的意思,可是要将乔大夫家的次子引了往学堂之中接手此桩?”
“想那位本就是学有所成,又得乔大夫那般的医术高超者一旁看顾,与我们家渌水堂而言更是千载难逢!当初不让其抛头露面,必有不得以的苦衷,但换了在庄内学堂授课,从此再无忧虑之事,又为家中多添一份进项,岂不是哪两全其美之事?”
余下之言,无需妻子多作解释,卢临渊也是明了非常。别看此时这焦家遭了变故,才落难到此,但父子俩的秉性都不是贪小之人,何况原本也并非贫瘠之家出身,骨子里生就的傲气定还尚存。
对于这般之人而言,若是一味的变相施舍,反倒触动了最深处残存的羞愧之心,反倒使了自家的本意。倒不如就依娘子之言,引了他家次子往学堂中去,方为上上之选!
却不知,此事并非夫妻俩想象中,那般耗时颇多。想必此刻已是整日跟随乔大夫身边的梁家幼女,功不可没!
自从搬来渌水山庄后,焦家的饭食便是提高了不少,每隔十天半月更有庄上的婆子帮着,仅有一对老家人的焦家浆洗些衣裳。惟有庄内卢二爷家小院中的精美点心,他家自是不能尝到。
不知何时起,暂住卢家院中的梁家小丫头,已养成了每逢丫鬟送与她干点心之际,便寻了干净的帕子包上全部,带往药堂奉在乔大夫面前,名为孝敬师祖的习惯。
☆、第二百零九章 山庄年节(上)
如此一来,倒是让卢先生院中的干点心,在乔大夫这儿得了赞赏之声,就是小丫头的尊师重道,也颇令代子收徒的乔大夫是倍感欣慰!
“不曾想,这般地界还能尝到如此可口的点心;更未料到看似普通人家出身的小丫头,还有这般心思,却是不易!”转而又问向一旁的次子道:“前日一时好奇,随了那小丫头往山庄的学堂去,还真是特意为庄管事、佃户家的孩子们所设。”
点了手边的医书,不觉是微微含笑:“旁的不论,单是那两个女管事口中所授的医理,就可得知并非那等胡乱拼凑之作,必是有懂行之人悉心指点过的!”显然那旁之人,也已是不由自主的抬首怔怔。
“之前虽说多少有些听闻,确实未及思量太多,毕竟这般小地界上,主家想着教授些堪当一用的学识,已实属难得。更别提,竟然还如此用心教习,却是前所未见的。”
乔大夫话音刚落,那旁已是接着应道:“儿子那日往山中茶园散心,也听得茶农们提及,学堂内教习识字一桩的老先生原本也是秀才出身,当年虽无钱打点行装赴得乡试,却是颇为文采。自三年前被蔺管事寻了来此后,便不再每逢年节往家中赶回,反倒是都接了山庄常住,可见这渌水山庄的东家必是善待与他,才令其这般行事。”
由他口中也得了一般的讯息,愈发是安心三分,有这位老秀才的先例在,想来儿子去了学堂教习医理之事,的确是再合宜不过的。虽说逃离府城已有两年余,两房媳妇此刻也必是收到了信笺,正领着几个孙儿。悄悄前来一家团聚。
若是次子能在山庄另添一份差事,也可算得好事一件,毕竟如今家中的情形也是有目共睹。即便有山庄供给的小院暂居,可一家六口单靠自己坐堂的诊金,只怕也是略有短缺的。何况,年内再有家人来到此处,无疑更是……。
再则,正如药堂掌柜而言,能在庄内学堂教授学生,不但每日来回家中便利非常。更有一条愈发令乔大夫是动心不已。
庄中自设的学堂顾名思义,就是不招庄外的孩童入学,这般一来便是再无后顾之忧。当日不敢让儿子与自己一并坐堂看诊。就是担心叫那些不知隐情的病患无意传扬出去。
如今得几方衡量之下,自是不再犹豫,清了清嗓子,已是开口问道:“若是让你接手那学堂中教习医理一事,可是愿意?”
不觉一怔。原本在自家药堂好歹也是坐堂数载,只是此番外逃之际叔祖就曾有明示,切不可父子同时在外行医。倒不是父子同坐堂的人家鲜少之故,而是年纪相仿且又医术高明者,却是不好寻。
真若传入那人的耳中,才是麻烦颇多。即便为了家中老少也是万万使不得!自从后,这父子俩也是你轮番在外行医,以谋生计。而赶到此境后多留了半载。刚巧又与来到山庄的卢先生相遇,才打算就此常住一段,眼下父子俩若都能得了差事,便不失为好事一桩。
连声只称愿意,面上的激动之情更是显露无遗:“儿子正想着是否自荐了卢先生面前。接手山间药田一事,如今得了爹爹的提点更是信心百倍!”
先前在家中本是坐堂看诊之人。若论有关医理一事必是最为拿手的行当,但想着即将回到家中的妻儿一行,又不免苦思冥想如何添加进项一桩,才是这当务之急。
自那日听了大侄儿口中之言,获悉这渌水庄中自有药田数十亩之多,当即便愣了愣神。要知道,能在山间开辟茶园一事,原是为了谋取钱财使然,但这家的主人却不惜空出地界,只为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草药,已是并不多见。更何况,还是这般半卖半赊的摆在自家药堂里售卖,让焦梦濨这外来之人都禁不住有些动容!
想着为家中多添进项,又与医药有关,除了山下的渌水堂,便惟有这山间的草药田了。却不曾想过还有比打理草药一桩,更为擅长的所在,那便是在学堂之中教授医理之事。
解了心中忧虑,果然是一夜好眠!转过天来,父子俩便亲自直奔卢先生家小院所在的,对面那座山头而去。待等三人坐定后,倒是省略了平日的客套之言,开门见山将自家所想一并说了清楚,反倒听得那旁立定的蔺管事,不禁也是微微一怔。
当日虽应了二爷之命,不曾明示对面这位,却也已是隐隐有暗示之意,不料尚不出三日之久,已是得了他父子二人的明确回应,倒叫自己也是松了口气。
想到来年初春后,即将随了二爷上路向南,寻访昔日的主家一门确实时间紧迫。却不料这父亲俩倒是爽利之人,不过细细寻思了几日便已给出了应答,此事定下必可安了二爷之心,学堂又多一位在行之人方是那班小学徒们的幸事。
原本转生而来之事,就是卢临渊夫妇俩的秘密,漫说是一路跟随的蔺管事了,即便是亲生骨肉也是不打算告知一二的。对于此等匪夷所思之事,还是三缄其口的好。比起前世那般,网上各类玄幻小说无数,又在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今世之人又如何能比?
万不敢冒险一试,只当前世种种,不过是场不足为外人道的梦境罢了,深藏两人心底便是。再则,知道这么个去处又不得而往,索性还是不知为妙。若是心思过重,误入歧途又该如何是好?
将一切利弊思量再三后,便毅然决定封存心底,才是上上之策!
今日得了乔家父子这番应答,更是欢喜在心。无论是学堂那头还是山下的药堂而言,都是卢临渊的心血所在,毕竟前世的记忆又哪里能忘却一清,对于医术一项也是从未曾放下过。
即便当日身在京中,户部任上也是一般,始终还是留恋往日的田间慢步,后堂制药,再到内堂看病问诊,比起那每日伏案查阅文档的枯燥活计来,却是强得太多!
余下的几日安排妥了接手之人,自是将心思都转移到了山庄的年节一桩上。说来,这个年节也是自山庄建成以来,夫妻俩头回在自家山庄过节。
翻看了旧年的账目,不免低声提醒道:“相公可是另有他想,还是按蔺管事提议的那般,只在往日之例上略添加些,也就是了。”
“原说年成不如去年好,自当减了些去才是,可到底是我们头回在庄上过节,自当另外添加些一分才是道理,只是乔家那头却是略有不便,倒不如直接按往年之例分了下去,也使得。”
闻其口中之意,二奶奶也是欣然赞同,略加思量之后已是唤了麦冬前来领了各处的分例账目:“虽说年成略有不如,但二爷与我回了山庄自当另行添加一分,只是碍于如今庄内又多添了人口,不便过分张扬,一切照旧年之例分了各家,也就是了。”
那旁连声应道:“奴婢省得。”手脚麻利地收了桌上的账目,又接过主子给与的库房钥匙,自是退出了内室,领着一旁的丫鬟小娟就直奔外院而去。
“眼下苏叶、苏木两人脱了学堂的差事,倒可回来内院帮手,只是外院独有蔺管事祖孙俩,怕是略有不足。若是庄内佃户家的孩子们中有看着敦实可靠的,再添两个也是必要。”
得了妻子那旁出声提及,卢临渊也是缓缓点头道:“比起外头另买的小童来,还是自家山庄的孩子更合用,只是粗实的门房、小厮之流还是另外由外头选几个来,才使得。”后一句无需他多作解释,那旁的二奶奶也明白其中之理。
别看都只是佃户家的孩子,却是自小在山庄学堂里长大,不比外头的孩子大字不识两个,此间的孩子早已是能写会算,若是真许了他们二爷院中的差事,定是满心欢喜。
只是命这般教养出来的孩子,做那粗使之事不免有些可惜了。随着山庄日益壮大起来,这一班忠心可靠之人,才是当用之时,又岂能如此大材小用!
“本来这外院粗使之人,只需挑些勤快老实就好,二爷自是坐定家中放心便是,此等小事哪里还需旁人接手,小的明日就寻了镇上的人牙子来,隔日选定了合宜亲自与二爷你送来便是。”果不其然,就在三日后,特意上山来接了小女儿回家过节的梁掌柜,一听蔺大管事提及这桩,忙不迭摆手拦道。
在与二爷书房商议了来年之事后,便特意改道去了隔壁山头的待客小院一回,正是为了给自家闺女的师祖,送去年节之礼。
待这位略坐片刻,起身离去后,一家四口才怔怔望着,那旁堆成两摞的各色年节礼,感慨万千。曾几何时,自家过年之时还敢有这般的奢望,不过收了个不记名的女弟子罢了,却得了人家这许多谢礼怎不叫人唏嘘万分。
而另一方,屋内众人却还未曾得知,虽比不得庄内一众佃户们所获丰厚,这庄中却单分了一份不错的分例与乔大夫家。
☆、第二百一十章 山庄年节(下)
就在昨日才得了梁掌柜送来的众多年节礼,今晨刚到药堂坐定不久,就听得外面店堂里是脚步声起。这般时辰,不应该来了许多的病患啊,莫不是出了什么紧急之事,还是……。
正在内堂之中,乔大夫着急起身欲向外张望之际,便叫外堂的小伙计挑开了厚棉帘子,扬着笑脸探头向内提醒道:“乔大夫快些让你家小徒儿回家一趟,遣个人来药堂领年节分例咯!”
“啥分例?年俸不是还需三日,才让支取的……况且我才来在这渌水堂中不及月余,哪里还有什么分例可领,怕是小耿子把人名弄混了吧?”不觉摇了摇头,继续自顾自的翻看起手上的医书来。
只听得门帘外的小伙计,咧嘴一乐道:“乔大夫你可真逗,别看咱们山庄地界不算大,可这般地东家却是打着灯笼难找。”索性跨入一步接着告诉起来:“不提我家老爹、老娘在茶庄上,给的那份厚实的年节分例了,就咱们这渌水堂里也是看着外人直眼馋哪!”
不待这旁的老大夫好奇发问,小伙计已是掰着指头,给对面这位新来乍到的坐堂大夫,一一列举了起来:“但凡在茶庄与田间劳作的佃户,每三家分一扇猪,余下的猪头、小水这些个也都一并均分与各家各户;再来便是裁新衣的布料,倒是无需咱们另出谷置办,只选了自家看中的颜色、花样,等腊月十八都由梁掌柜家的车马送来,大家伙在山庄门前各自签收了,便好。”
看了一眼这旁已是吃惊不小的老大夫,才继续道:“咱们本都是庄户人出身,油盐酱醋之类都得往镇上去采买了来使,每逢仲秋、年节之时。东家就会早早许了那梁掌柜家一并采办了送到庄上,可是省了大家伙不少银子……。”
“那会儿,我家小院厨房里的……。”
“自是大家伙先匀出来与小院里添上的。”顺口应了一句,忙不迭又是摆手正色道:“乔大夫且安心,别看咱们都是佃户人家,上不得台面,可这些个吃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保管……。”
却被这旁的乔大夫,抬眼笑骂一声:“哪个又嫌过什么?就咱们庄上这一班佃户们都能住上大瓦房,只怕满镇子……就是整个府城郊外大地主家的。也是不敢想象之事!”
“可不就是!”一句附和出声,又得意万分地挑了个大拇哥,朝着东家所居的山头憨笑了两声。出内堂之前还不忘回头催促老大夫一句:“乔大夫还是快些寻来取了家去才好,这些个鲜活吃食咱们这地界可是入不得门。”
晚间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皆是感慨颇多。此刻就连老爷特意另许了分出小半的老家人夫妇俩,亦是边抹着眼泪,边喃喃上一句:“这回咱们家老爷可算是遇上好心人了。原先听着要在庄子上给旁人家的药堂坐诊。老头我就心里直打鼓,老爷都这把年岁了,又怎么能够低声下气地与旁人家做活计?”
“哪里想到,这庄子的东家却是个实心肠的,咱们这才来了没一个月哪。谁知道,也能分了佃户家的三成回来。可是不容易。”老婆子忍不住抹了把泪,忙又指了指厨房感叹道:“如今单是咱们家小公子的饭量就减了二成多,这可都是饭菜里添了油水。才不会跟先前似地老觉着不顶饿咯!”
老夫妇俩,才吃了一口面前的好饭菜,就听老婆子念叨:“就是比起往日府城外的佃户们,这里的东家也是出手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