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初苒-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帝见她并未感伤哀恸,忙释然笑道:「是啊,这次大将军比朕都要杀伐果断,不愧是战神,有远见更有胆气。」
「既然如此,那皇上还烦恼什么?」初苒抬眼相询。
元帝一愣,伸手抚了初苒的玉颊,无奈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初苒笑得清浅:「阿苒也不过是想与皇上说话解闷罢了。」
元帝不再遮掩,揽了她温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朕有些担心荻叔父,他老人家年纪大了,万一有个闪失…」
初苒不料他不谈战况倒惦记荻泓,心中顿时一暖。哪个帝王没有开疆扩土的野心,如今吞并偌大一个齐姜国,大晟的版图又再向西延伸数千里,放在任何一朝帝王身上来看,都是一生之中少有的丰功伟绩。
有倒是成王败寇,元帝对荻泓现下还能有这样的关切之情已属难得。
「皇上不必忧心,以阿苒看,大师只怕早已勘破了,不会因此就有向死之心。」
元帝闻言侧目:「此话怎讲。」
「荻大师本就在洮城,战略调整大师知道的比皇上还早呢,却未见大师有只字词组呈给皇上。可见他纵然不赞成,也并不反对大将军那么做。况且,山河破碎哪里比得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教人哀恸,穆世子离世的时候,荻大师才是伤痛欲绝的吧。」听初苒徐徐道来,元帝虽不觉得痛失爱子比国破家亡更教人难过,可对初苒的话也无从反驳。
初苒面色平静,悠然道:「齐姜有座西什雪峰,听说是齐姜先民生活过的地方。若皇上想要安抚齐姜百姓,不如待战事结束后,赐封西什雪峰为神山,替荻大师在雪峰上建筑庙宇和宫殿,用来保留、传承齐姜文明。」
「一个国家可以消亡,但是他们的历史和传承应该保留给后人。有了神山,齐姜的子民可以去朝圣、祭拜祖先,可以知道自己是从何而来,也可以仍然按照他们原有的方式去生活,至于是谁在做王,对他们又有什么要紧。且如此一来,皇上也不必再担心统一之后两国子民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剧烈碰撞,和平与尊严对于渺小的百姓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
元帝眼中神采隐现,心中更是翻涌震荡,豁然开朗。只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举措,就不知要消弭多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流血战争。
元帝抚向初苒黑玉般的乌发,喟叹道:「朕终于知道为何荻叔父什么都不瞒你,因为你永远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灼见。阿苒,你当真是天赐的圣女,这次是你福泽了齐姜与大晟。」
初苒歪头道:「既然如此,皇上心里的烦恼可以说出来了吧。皇上如此心神不宁,定然不会只是因为担心荻大师。」
元帝略略展眉,坦言自己是在忧虑饕餮幼蛊泛滥成灾之事。依聂焱的意思,似是要将齐姜焚为赤地,以清除隐患。
看元帝一副头痛不已的摸样,初苒抿唇笑得嫣然。元帝见状不仅不恼,反倒面露喜色问道:「阿苒可是又有善谏!」
初苒叹道:「善谏自不敢当,不过旁观者清罢了。大约大将军与荻大师都被这些虫子、傀人什么的搅昏了头,不过是些饕餮幼蛊,何至于如此。」
元帝见她说的这样轻松,故意恼道:「看来朕也是昏了头的当中一个。」
初苒噗嗤一笑道:「阿苒只是想到饕餮蛊最喜便是吃,而蛊类又是它们的最爱,若是那些虫蛊喂饱它们,它们不就不袭击人了么。」
元帝凝神一想,也有些哑然失笑,看来人有时陷入惯性思维后,果真是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初苒思索着道:「不妨让齐姜的百姓们在居住的镇子周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瓦缸、瓦罐,在里头养些寻常虫蛊,派人看守着。一旦附近的饕餮幼蛊被吸引过来,进了罐内,就以石灰或火油灭杀即可。这样一来,用不了多少日子饕餮幼蛊就会灭除干净,百姓们也不用焚毁家园,四处躲避了。」
「这方法极好。」元帝不禁拊掌,不仅不用大动干戈,还省时省力,节省物资。
「当然好啦,说不定大将军他们也都已想到了呢,就是皇上还在此干著急。」初苒见元帝眉宇舒展,心情甚好,不禁取笑。转念又一想,忙正色道:「不过眼下有一条却要赶早知会大将军——灭除饕餮蛊的方法也要透给王庭所在的北郡,一样都是百姓。如今傀人已除,饕餮蛊也再没有存在的意义。耿默失道寡助,此时,大将军再行征伐定如摧枯拉朽一般。」
闻言,元帝愈发点头笑道:「此乃善谏,该当如此。」
第153章封妃
当下,元帝哄了初苒去歇息,自己则连夜写了密旨,让鸿翎急使送去齐姜。
聂焱接到密旨,神思通达顿觉释怀。萧鸢更听说元帝从善如流,不仅没有责怪聂焱擅作主张,还颁下多道旨意安抚、善后,令局面顿时豁然开朗。最震动地莫过于荻泓,听了聂焱传达圣意,荻泓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头有初苒的功劳。
聂焱本是文韬武略之人,对元帝处理齐姜问题的高段,敬佩的无以复加。现在却听荻大师说这可能是齐姜圣药女的建议,不禁半信半疑。那位璃贵人的事迹他是听说过的,云中侯王左干也深受其恩惠,但是他无法相信一个女子能在如此复杂的问题上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聂焱并不知晓,其实,那晚在倚红楼,与他把酒畅言,帮他重塑信念,释他心结的正是这位璃贵人。
有了元帝的旨意,战局变得简单明朗了。
确实,荻泓在随聂焱大军回到齐姜后,便想出了诱蛊的办法,与初苒想的如出一辙,现在东、西两郡的饕餮幼蛊几乎绝迹。而萧鸢事先用石灰布置下的封锁带,也蜿蜒绵长,白烟袅袅,横亘在齐姜和大晟之间——石灰浇过水后灼热难当,是蛊虫无法逾越的屏障。是以,琼州全然没有受到饕餮幼蛊的反噬。
只有北郡王庭,最是蛊虫泛滥,因为耿默虽然手持《上古残篇》,可他并不知道这些形似傀儡蛊的幼蛊其实是饕餮蛊的后代,一时竟没相处解决之法。如今聂焱既然得了旨意,自然第一时间将诱蛊的方法透露给了北郡。很快,北郡的灾情就得到了控制。
聂焱一鼓作气,与王左干两向夹击,只三五日功夫便结束了战斗,完美收官。耿默自知罪责难逃已然自缢,但是对于苦苦哀求的暗族余部,元帝密旨中却有交待,要求聂焱除恶务尽。聂焱从来都是铁腕,不会拖泥带水,不用几日,便将暗族余孽肃清。耿默建立的新朝连一月都不满,就这样彻底覆灭了!
元帝言出必行,双管齐下。就在耿默刚刚被剿灭之时,恭王萧悦之就提前接到旨意,让他负责监造西什雪山的齐姜神殿。
听说了这样的消息,失去家园或是惧怕大晟的齐姜百姓都聚集到雪山下。瑰丽的神殿果真已然动工,规模庞大,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北郡王庭里数不清的珍宝、文献都被运送到这里,说是将来都会储存在神殿内。随后而来的荻泓,更是令齐姜百姓们安了心,许多人都去做了建造神殿的工匠,更多人在雪山下的城镇里重新安了家,从前的冷寒之地,齐姜先民的发源,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源源不断地齐姜百姓相继涌来这里。
但是相比较整个齐姜国的万里赤地来说,西什雪山的盛况实在只是萤火之光。
齐姜四郡,包括北郡王庭都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唯一最不必担心的,就是内乱和民变,因为幸存的百姓实在太少了,除了收到消息迁去西什雪山的居民,整个齐姜大地上,就只剩偏远荒僻的地方还有些零星原住民散居。聂焱甚至没有花多少工夫,就完成了四郡的驻军布防。
所有的地名仍然沿袭用从前人们习惯的叫法,只是齐姜国已不复存在。大晟至高无上的皇帝一纸圣旨,取而代之的就成了青州——青州四郡。
大行令聂鹏举奉旨返回青州暂理政务,兄弟二人把酒言欢,壮怀激情。半月后,聂焱凯旋回京。
萧鸢大军也回归了建州,但萧鸢自己却带着一队亲卫,始终盘桓在青州不肯离去。朝中又有些蜚短流长,说什么懿王得了东海郡尤不知足,现在又开始觊觎青州了。元帝却不以为然,萧鸢所部已在齐姜之战中折损近十之六七,只要萧鸢不再次扩军,随他在青州流连些日子也无妨,那十年禁制,委实有些委屈了他。
当然,这些皆是后话。
早在十日前,初苒的病刚刚略有起色之际,宫中便迎来了一件大事——惠嫔回宫了!
按照先前的约定,惠嫔理应进封为妃。当然,那圣旨是张廉假意投靠舜纯时,经宋恒道授意,舜纯伪造的,做不得数。但这次宫变,宋恒道居功至伟,也不肯受赏,推脱时,只是提起女儿宋雪芙落发守陵,吃了不少苦云云,个中意思,不言而喻。
而惠嫔出生高贵,乃先帝赐婚,性情温和端贤,入宫以后少有差错。这次宫变她更是立了大功,若仍不晋封,还要去给天下人解释那道伪造的圣旨,无论如何,都好似有些说不过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藉此机会封妃,皆大欢喜,对宋氏也算有个交待。
可惜一件令惠嫔期待了数月,甚至可以说是期待了十年的封妃大典,却因为初苒卧病,办得极为寒碜。
如今宫中既没有太后、皇后,也没有与她位份相当之人出面操持,丽嫔被打入冷宫,婉嫔下落不明,除非皇上肯亲自出面来安排,但前提是,元帝愿意花这个心思。可是,初苒尚在病中,元帝一颗心都落在凝华殿,生怕初苒再有半点闪失,除了必要的朝务,元帝几乎都守在初苒身边。
算来算去,阖宫只有一个郑宜华算是个有位份、有些出身见识的。是以,一场隆重的封妃大典,就由一位六品充媛领了内务处的奴才勉勉强强的凑合着操办了。郑宜华本就不会费尽心力的来巴结惠嫔,更何况后宫事务她确实生疏,于是她只取了几个要紧的步骤,繁复的场面尽皆一带而过,教惠嫔如何不又气又恨。
更令她难堪的是,元帝仅赐下玺绶、金册后就匆匆回了寝宫。如今阖宫上下,谁不晓得元帝其实是回了璃贵人的凝华殿。伶俐如惠嫔,又焉能不知。
「璃贵人!」惠嫔听到这个名字,指甲便会生生嵌进肉里,为何?为何她这般命硬,中刀都能不死,真的是妖孽么。
宁嬷嬷更是心惊,长久以来,她真真是感觉到此女的与众不同。皇上居然肯让自己宠爱的妃嫔与一位尚未婚配的王爷一同出宫,而那位王爷居然肯为她挡刀而死。且不管是自家娘娘还是从前的长公主,轮番出手也没能将她拿下,反而还眼见着她圣宠愈盛。
看着惠嫔愤怒却又略显颓败的神情,宁嬷嬷想劝慰也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惠嫔正努力隐忍。前些日子,宋恒道亲自去帝陵接她回宫,自然不是为了叙父女离情,更不是闲来无事。
据宋恒道猜测,既然那位璃贵人在老山并没有香消玉殒,那么宫变之时她一定是在大晟宫里的,那封元帝走后从宫内传出的密信,让宋恒道始终觉得许多事里都有这位璃贵人的影子,她可不是一般的聪慧。但是如今齐姜与大晟对敌,这个丫头已失去了依靠和倚仗,在大晟势单力孤。
宋恒道想要告诫惠嫔的就是,莫要与这丫头为敌。这丫头现在所能倚仗的只有圣宠,但是圣宠不能长盛不衰,只要她不为皇上诞下子嗣,就没有大碍。相反,如果惠嫔现在与之交恶,则必然失爱于元帝。
惠嫔哪里肯听得进去,她知道父亲所谋划的从来都是宋氏家族的事。至于她,她的前程,她对元帝的感情,都要靠她自己去谋划获取。谁说那丫头没有威胁,圣宠就是威胁!哪日皇上一高兴,随时都可以封那丫头为妃、为后。如今的皇上龙骧虎步,俾睨天下,他想要做的事,谁还能阻拦的了。
见惠嫔平静无言,不可置否。宋恒道知道,这次惠嫔回宫定然再不肯相让。无奈之下,宋恒道只得徐徐说了实话,将张廉的状况和敏夫人日渐强势的事一件件讲与惠嫔听,惠嫔见宋恒道果然还是为了宋家的前程,更面露倦色懒得听下去。宋恒道摸清了女儿真正的心思,当下便与惠嫔做了交换约定——只要惠嫔顾念宋家的前程,他便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计代价的让惠嫔成为皇后。
惠嫔怦然心动,在她看来,只要父亲肯不计任何代价的争取,再加上自己的谋划,皇后之位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而宋恒道的心思则是想着待自己百年归山之后,只要有惠嫔为后,那么敏夫人就会忌惮,张廉也不敢过分嚣张。而惠嫔为了自身利益,会把宋家当成自己的助力来扶植,又怎会让张廉、敏夫人之流轻易染指。
宋家如今的现状,由不得宋恒道不承认,他这个女儿确实比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加起来都更顶事儿。尤其是经历这次宫变,惠嫔不仅机敏过人,谋略胆识也不输男子。宋恒道自觉垂垂老矣,后继无人,而元帝则春秋鼎盛,锋芒毕露,再想要从前宋氏一族大权独揽的风光已是不能。
为今之计,独有先捧了这个女儿为皇后,保住宋家现在的权势地位。而后再等孙辈中的翘楚长起来,到那时,宋家自然又是生机勃发。
第154章梦醒时分
惠嫔忽然想通了其中关窍,难得父亲也会有有求于自己的时候。若能得父亲助力,谋皇后之位则如探囊取物。正如宋恒道所说,璃贵人现在孤掌难鸣,怎比得过她有整个宋家,和宋家手中的人脉支持。
当下,父女两人就达成了共识,惠嫔承担起了庇护宋家的责任,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宋恒道的所有助力。
想到这里,惠嫔的脸色才略略好些,抬头吩咐道:「宁嬷嬷,准备一份厚礼,明日你亲自给璃贵人送过去。就说本宫怕扰了她养病,待日后她精神头儿好些了,本宫就去看她。」
宁嬷嬷会意点头应下。
「还有!多替本宫准备些赏银、首饰玩意儿,明日各宫必然要送来贺礼。每个来恭贺本宫晋封的人,本宫都有回礼。」惠嫔端了茶盏轻啜,脸上喜忧不辨:「如今这宫里太冷清,本宫要好好捧几个人上来,天底下可不是只有一个璃贵人千娇百媚。」
宁嬷嬷见惠嫔言语间全然没了先前的颓败之气,顿时也意气风发,高兴道:「是!惠妃娘娘。」
翌日一早,宁嬷嬷就带了一干奴才,抬着一只三尺见方的红漆小心翼翼地抬着送往凝华殿。
进了长春宫,宁嬷嬷垂眉敛衽,屏声静气。搁下礼物就要告辞,说是惠妃娘娘特意交待下来,切勿扰了璃贵人歇息。这礼物留待贵人醒来后,再赏玩解闷。
颐珠如今也老成圆滑,不似从前的耿直冷颜。福身谢了赏,恭谨地送宁嬷嬷出去。
初苒本就在内殿闲坐,如今她已大好,不过每日被元帝、颐珠盯着休养罢了。她自己也吃过寒症的亏,知道大意不得,是以虽然烦闷,可还是尽可能的听太医的话,闭门不出。
颐珠送了宁嬷嬷回来,就扶着初苒到外殿去看。原来那木匣里罩着的是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光华璀璨、鲜红欲滴,置于房中含瑞吐霞,观之忘忧。连颐珠都感叹惠妃的心机,送此物来比灵芝参茸这样的补品要容易避嫌,又比钗环珠玉这样的对象儿不俗,最要紧价值连城,既可让皇上知道她有多贤慧和大方,又逼得娘娘不得不把这样的宝贝摆在凝华殿里日日看着,日日警醒。
果然,初苒冷眼瞧了一会儿,就有些神情寥落。心里就像是压着一块巨石,搬不走,挪不动。
她原本就已决定割舍了心里那份牵挂,离开晟京去天高海阔的。哪知会被魅鹤捉了去,用来要挟元帝。初苒觉得命运就象一根无形的绳子,任凭她努力挣扎,也一直拖拽着她朝着预料之外的方向走去。
前些日子,与元帝的相濡以沫,初苒已经无力的陷落在两人缠绵交织的情愫里,她根本不敢检视自己的内心,只觉得自己在元帝密不通风的爱恋里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一度,她也想就此沉沦,只要能与他相伴就好。可今日看到惠妃送来的珊瑚树,领会着其中敲山震虎的意思,才让她如梦初醒,顿觉无力。
犹记得一月前,在城东客栈里她与乐熠的谈话。
「…阿苒,你不过孤身一人,纵有皇上宠爱,又如何能争得过一个宋家。」
「师傅,阿苒不想入宫,争得过争不过,阿苒都不想与人去争夫君。阿苒想要的和从前一样,从未改变过…」
如今,言犹在耳,却已时过境迁。
一个「争」字曾深深地刺痛了她,可现在,这就要开始争了么?
夜阑,初苒侧卧被中,背身朝里,清澈的眸瞅了鹅黄的羽帐,眼前一片迷茫。元帝暖热的怀靠过来,修长的手指一路循到初苒的柔荑,轻轻握住:「阿苒,待你身子大好,朕就晋封你为璃妃可好,或者,贵妃?」
初苒身子微微一颤,回过身来。她眸光清澈如泉,有些莫名的看着元帝,元帝顿觉尴尬。今日他在外殿瞧见了惠妃送来的那株珊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