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后(久岚)-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身影渐渐就融合在一起,一道明黄,一道艳红,纠缠着,移到旁边的花丛中。
  看他龙袍铺在地上,姜蕙脸一红,娇声道:“皇上……”
  头上顶着光亮的天,以地为被,她真有些害羞,二人还是第一次在外面呢。
  穆戎已经压上来:“他们都走远了,怕什么。”
  他呼吸急促,想着在这儿征服她,就满心的刺激。
  姜蕙根本也没法反抗,只觉身子被填满了。
  眼前的东西模糊起来,在这大大的天幕下,好像自己飞上了天一样。
  也不知多久,他才不动,两个人浑身湿透,穆戎先把她抱起来,给她穿上衣服。
  姜蕙头发散开来,披在身后,拿手捶他胸口:“都不好出去了。”
  穆戎挑眉:“有什么不好的,就是叫旁人知道朕碰了你,只有羡慕的份。”
  姜蕙轻声呸了一下,仍不肯出来。
  瞧她这脸上红色还未褪去,嘴唇又肿肿的,穆戎只好叫人把龙辇抬到这儿,吩咐宫人们走远了,把她抱到龙辇上,这才前往坤宁宫。
  结果一到宫里,姜蕙就叫人去熬避子汤。
  穆戎眉头一皱,怎么着,居然不想与他生孩子了?
  ?

☆、第113章

?  若说刚生了阿元也便罢了,如今都过去一年了,他此前倒未注意,没想到她现在还在避孕,故而等到宫人端来汤药,他一把就抢了过去,不给她喝。
  姜蕙将将洗完澡,套了件宽松裙衫歪在榻上,看穆戎这番动作,她由不得坐起来:“皇上……”
  “朕现在就一个孩子,你不给我朕多生几个?”穆戎把药汤顿在案上。
  姜蕙看他阴沉着脸,扑哧一笑:“皇上,不是妾身不肯,可这不阿元不是还小吗,皇上急什么,难道是嫌妾身年纪大了,怕妾身生不出来?”她摇摇他的胳膊,“再说,您明年还要带我出去玩呢,挺着肚子不方便。”
  居然是为这个,穆戎哭笑不得。
  “所以等过了明年可好?我也定心了,不想着要去江南。”
  看她跟小姑娘一样撒娇,穆戎心一软,同意了。
  姜蕙暗地里松口气,其实她也不是全为这个,只见到那兄弟两个你死我活的,想着要再生个儿子可怎么办,突然就有些担忧,不知道要怎么教好他们。
  最好就专生女儿,这样安全。
  她拿过汤药喝了下去,吃完了,又拿了糖放在嘴里去些苦味。
  穆戎今日休息,难得也留在坤宁宫,两个人躺在一个榻上,榻前有一座十二扇美人图的玉屏风,姜蕙就在那绣花,他拿了书看,只她不太老实,总是动不动就撩拨他两下,刚才竟然胆子大到去挠他脚心,被穆戎捉住了一顿打。
  姜蕙揉着臀部,不服道:“皇上没少抓我,怎得轮到我就不准了。”
  她被挠痒的时候,笑得眼泪都出来,不见他松手的。
  她才几下,他就不干了。
  穆戎嘴角一抽,暗道他一个皇帝还要不要脸了,被人挠得忍不住笑,差点滚下来,他道:“就是不准,你再胡来,小心朕在这儿把你办了。”
  这都能威胁人,要说累也是他,她享受的怕什么。
  姜蕙好笑。
  两人正说着,金桂领着个小黄门来,说是姜家送了周岁礼,那是穆戎一早准许的,姜蕙忙叫他拿过来,只见竟是个小木箱,打开来,除了个精工打造的金锁外,还有小孩儿的衣物,玩具,从头到脚都很齐全。
  “娘娘,听说全是二夫人,还有几位少夫人,姑娘亲手做得。”这少夫人定是说贺家的姜瑜,姜家的沈寄柔,还有早几个月嫁出去的胡如兰,姑娘嘛,就是姜琼和宝儿了。
  姜蕙一样样拿出来看,想到家人,眼睛就红了。
  回想起来,她已经一年多不曾见到他们,还是在生阿元前,才见过一次。
  看她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穆戎颇是内疚。
  他一早哄她说,到得宫里还跟在王府时一样,可事实上岂会一样呢。这宫里的女人,几乎是不能出去的,要不是他疼她,这去江南也是个奢想。
  可他就她一个女人,不疼她又疼谁?
  话到嘴边不假思索就溜了出来:“马上便是中秋了,朕准你回娘家省亲。”
  姜蕙听到了,惊喜的回头:“皇上不骗我?”
  正是高兴,眼泪却落下来。
  穆戎认真道:“不骗你。”
  她扑到他怀里,伸手紧紧抱着他:“皇上真好。”
  心里乐开了花。
  这事儿答应了就不能反悔,毕竟上头还有个皇太后,穆戎这日亲自去说,皇太后听了,笑着点点头:“也好,咱们女人命苦,一辈子困在家里,不似男儿能走四方,皇上既然愿意,就让阿蕙回一趟罢,想必她爹娘也想念的紧。”
  穆戎看皇太后面上有几分落寞,想到她也是常年在宫中,便道:“母后若是想回去……”
  皇太后摆摆手,喟叹一声:“我回去又有何用,父母早不在人世了。”
  如今二房当家,她也不太喜欢那夫妻两个,还不如留在宫里。
  故而,这回家是回的父母的家,有父母,才能感受到在人手里是个宝的滋味。
  穆戎默然。
  皇后省亲,乃是宫中大事,故而这消息一传出来,两处都在忙碌,不止宫里要准备出行物什,这姜家得了消息,生怕怠慢皇后,老太太一天的命人打扫,有些地方老旧了又叫着重新修葺,倒是弄得整个家都不安生。
  胡氏看不过去了:“母亲,咱们院子统共就那么大,就是再修,也比不得皇宫啊。”
  老太太道:“你知道什么,这是一片心意。”
  梁氏也劝:“阿蕙不看重这些,母亲也不要太费心了。”
  老太太眼睛一瞪:“咱们家受了多少皇恩,老大被封了侯爵,老二都做二品官了,便是阿辞也升了官,如何能敷衍?阿蕙啊,现在对咱们来说,就是天上的菩萨。”
  梁氏哭笑不得。
  胡氏也没话说了,他们家蒸蒸日上,如今京城不管哪家哪户都不敢得罪,要说实话,那是可以横着走,不过他们家人为人低调,胡氏虽然想嚣张一把,头上有姜济显盯着,也不敢,大房二房也仍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平日里不曾有矛盾。
  老太太看两个儿媳都闭嘴了,又叫人去买些盆花,要把家里装得跟个大园子一样。
  胡氏暗地里摇头,忽见有个婆子在门外探头探脑的,正是看守姜琼的下人,她这心里咯噔一声,连忙过去,只听得婆子说了一句,脸色大变,叫道:“还不去找啊,把家里翻个遍儿也得找出来。”
  老太太听见:“怎么回事儿?”
  胡氏已经哭起来:“这死丫头片子,逃了。”
  梁氏吃了一惊,可回神一想,又不觉得突然,说起来,还是一个月前的事儿了,胡氏相中一个女婿,不止家世好,这人也有才气,不比姜辞差,也是翰林,胡氏就想着要把姜琼嫁过去,结果姜琼一见着人就不喜欢,抵死不从。胡氏也不肯退让,到底是千挑万选的才看上的,过了这村没这店儿,母女两个就闹起来了。
  后来胡氏便使人看着,这姜琼已经被关了好几日,许是趁着老太太修葺宅院,觅得良机逃了出去。
  老太太哎呦一声,头一个先骂胡氏:“她不肯就不肯了,你非要关着,如今可好?她一个姑娘家,万一出门落到什么人手里,还得了?”
  胡氏又急又气。
  真是忙上添乱。
  姜蕙这边还不知,正吩咐人打点,她这趟回去,赏家人的东西不少,穆戎来,她也还没闲着,可忙归忙,这脸上是少有的欢喜,她定然高兴坏了。
  穆戎笑道:“多带些东西去,朕瞧着银库太满。”
  姜蕙道:“已经带好些了,皇上大方,妾身却没这脸儿再拿。”说着坐到他腿上,拿手搂着他脖子,“就是这去一趟,一来一回的,光在路上了,恐怕连话也说不了几句。”
  穆戎眉头挑了挑:“这话你倒是又有脸说了?”
  姜蕙扭捏道:“也是没脸,您瞧我这脸都红了。可要让我多住两日,我宁愿什么都不带。”
  她想求这个恩典。
  也知道自己贪心,可难得回一趟,就要走,又好像真不甘愿。
  穆戎盯着她脸看,果然是红了,忍不住一笑:“总算还知道丢人,这天下谁像你这样不知足的?”
  “还不是皇上惯得嘛。”她拉拉他袖子,“您要一开始不这样,我也不敢啊。”
  “那朕以后得对你差一些。”他一拂袖子,“别哪日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怎会不知。”她放开手,认真看着他,“我是皇上的女人啊,一早梦里就预示了,天定的,一辈子都是。”
  这么样说出来,为住两日也挺愿意使力,穆戎道:“光说没用,咱们进去。”
  他打横就把她抱了。
  两人一番云雨,都错过了晚膳的时辰,穆戎抱着她好一会儿才停下来,忽然吃惊得发现,她好像与刚嫁给他,没多少区别,即便生了孩子,仍是叫他畅快的很。
  天生尤物。
  难怪他也着实想不到别的女人。
  “皇上,妾身能住在家中吗?”她还不忘这事儿,趴在他胸口问,明眸中满是期待。
  好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在祈求,叫人不忍拒绝。
  变得越来越小了一般,穆戎把她拉上来,把她脑袋搁在自己胳膊上才道:“就两日,多一日都不行。”
  还是得逞了,姜蕙笑,扑上去啃他脸,弄得他一脸口水。
  等到出来,金嬷嬷抱着阿元笑道:“皇上,娘娘,请听着。”她指一指穆戎,“阿元,这是谁呀?”
  阿元愣了会儿,说道:“爹,爹……”
  “啊,会叫人了!”姜蕙惊喜万分,连忙把阿元抱过来:“阿元,你好聪明,会叫人了。”
  穆戎也笑起来,伸手摸摸阿元的脑袋:“阿元真乖。”
  阿元咯咯的笑。
  “叫娘。”姜蕙趁着他叫人,也喜欢能听到一声娘。
  可惜阿元还不会说,只喊爹,姜蕙又有些不高兴了,小没良心的,她天天抱着他,结果只会喊爹,不过转念一想,她希望儿子得穆戎喜欢,多数都教着他喊爹,也是人之常情罢。
  等过段时间,他定是会喊娘的。
  她凑过去,在儿子脸上亲一口。
  到得第二日,穆戎就昭告天下,封了穆仲元为太子,举国欢庆。
  ?

☆、第114章

?  姜蕙是在中秋前几日回去的,不提那一路上声势浩大,便是到得家门口,也是一阵阵的炮仗声,从门前到上房,跪满了人,等到见了家人,他们又是一番叩拜。
  姜蕙忙叫他们起来。
  “还跟以前一样,别拘束,不然我这都不肯待了。”
  众人陆续站直了。
  宝儿头一个跑过来,亲热的拉她的手,也不叫娘娘,只叫姐姐。
  姜蕙惊喜道:“宝儿也是个姑娘了。”她搂着她脑袋,“长得真快,那么高了。”
  宝儿道:“那是因为姐姐不常见我,才觉得快!”
  她有些抱怨。
  梁氏忙道:“宝儿,娘娘平常哪里有空,这回也是得了恩典。”
  宝儿撅撅嘴,她十岁了,长得跟窦妙有七八分的像,不过眼睛略圆,瞳孔漆黑,更是可爱些。
  姜蕙笑着摸摸她的头:“我今次回来能住两日呢,咱们好好说说话。”
  众人都很吃惊,毕竟像这种省亲,寻常也就见一见便回去了,哪里还能住。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双手合十:“真得谢谢皇上隆恩那!”
  姜蕙看她与老爷子一眼:“祖父祖母身体可好?”
  “好的不得了,你祖父每天都出去转一圈,这身子骨啊比年轻人还硬朗。”老太太问姜蕙,“上回阿元被封了太子,你祖父出去与人喝酒,啧啧,连吃了半坛子,不知道多高兴。”
  这确实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不过穆戎妃嫔也没有,姜蕙生得又是嫡长子,做太子是理所当然的。
  见家人都看着自己,有些询问的意思,姜蕙笑道:“原本想带着阿元一起来的,可他太小了,还是有些不放心。”
  “那是不能带来。”
  “阿元已经会叫爹了,皇祖母很喜欢,经常留他在身边呢。”姜蕙道。
  众人都笑了,孩子健康就好。
  姜蕙问起小侄女阿容。
  沈寄柔比她晚生孩子,阿容才六个月大。
  “正在睡呢,怕现在抱来,哭哭啼啼的,反倒打搅,一会儿再抱给娘娘看。”沈寄柔的声音还是娇娇俏俏的,与姜辞并肩立在一起,两个人握着手,亲密的好像才成亲一样。
  姜蕙心里高兴,可说得会儿,却发现不对头,奇怪道:“阿琼呢?”
  姜琼还没有嫁人,不可能不来的,除非是生病。
  她面上有些担忧。
  胡氏的脸色黯然下来。
  那死丫头不知躲去哪儿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还带走了她身边所有的银子首饰,他们又不敢报官,万一弄得人人皆知,这孩子的名声就没有了,只得托人暗地里找。
  可连个人影儿都没有,却有一封信,托人送来的,说她已经离开京都,过得很好。
  老太太叹口气:“说来话长。”
  她一五一十说了,姜蕙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忙道:“怎么没来告诉我一声?”
  她也可以请穆戎帮帮忙嘛。
  老爷子道:“这等小事哪里好麻烦你呢,再说,老二也托了好些人了,便是江湖中人,也使了银子。”
  老太太怕姜蕙担心,笑道:“恐是小丫头贪玩,偷偷跑去哪处玩了,等玩够了总会回来,她人机灵,想来不会有事儿。”又知道姜蕙与梁氏他们定然有体己话,多余的也便不说了。
  姜蕙告辞后,与梁氏他们去二房住的地方。
  “先去看看阿容。”她笑。
  他们便拐弯去姜辞那儿了。
  姜蕙一看到阿容差点笑出声,轻声道:“难怪说出生是有八斤呢,果然胖,这孩子是不是很能吃?”
  小小的姑娘,面如满月,肉嘟嘟的,恨不得眼睛都要陷进去。
  “就是能吃。”沈寄柔叹口气,“可把我急的,万一以后长大了还这么胖,怎么嫁人呢。”
  姜蕙笑道:“小孩儿胖些才好,大了长个子,尽往瘦里去呢。”
  为怕惊扰孩子,他们看得眼就走了。
  八月的天气不冷不热,几人就坐在屋前的庭院中,设了案几,摆上瓜果点心。
  阳光落在身上,与宫里的感觉不一样。
  虽然宫里也不差,可在家中,总有一种让人留恋的温暖,因这儿都是从小陪伴她长大的人。
  梁氏也没问姜蕙宫里的事情,虽然一年不见,可女儿得了这恩典,便知她过得好不好,再说,好气色都摆着呢,要是成天受委屈,可不是这个样子。
  倒是宝儿拉着姜蕙叽叽喳喳的,把她知道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告诉她,比如姜瑜的孩子长什么样了,胡如兰的相公好不好,还有姜秀也有喜了,等等等等,姜蕙只笑着听。
  姜辞会问一问穆戎的事情,男儿都关注政事。
  姜济达只看着她笑,见到她就安心了。
  这样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要到午时了。
  梁氏笑道:“你今儿想吃什么,我叫厨房去做。”
  “你们寻常吃什么就做什么,我在宫里啊,什么吃不到?”姜蕙笑道,“吃点儿家常的才好呢。”
  宝儿扑哧一笑:“祖母不知道叫厨房买了多少山珍海味呢。”
  “也无事,你们留着慢慢吃。”姜蕙道,“吃不掉,就赏给下人,可别浪费了。”
  这天气,吃食放不住。
  梁氏应一声走了。
  后来只留下宝儿,沈寄柔,姜蕙问沈寄柔:“阿琼就为个成亲,这就逃跑了?我看还有隐情,祖母不曾详说。”
  沈寄柔叹口气:“阿琼不喜欢那公子,可二婶非得要她嫁,便把她给禁足了,说等到成亲那日再放出来,阿琼这性子,也是不服输的,这不就逃了。”
  原来胡氏使出了雷霆手段。
  只姜琼也不是吃素的。
  宝儿道:“逃了也好,我一早说嫁人没意思,咱们就这样可不是好?二婶也是,如今咱们家里这般富贵,何必要攀着名门呢。”
  她这妹妹的想法仍是没有变。
  不过才十岁,女大当嫁,等她有了意中人,早晚会变,只姜瑜与她嫁出去后,就属宝儿与姜琼最好了,姜蕙盯着宝儿道:“你可知她到底去哪里了?”
  宝儿道:“不知。”
  眼睛却不由自主的垂了下来。
  对妹妹,她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姜蕙道:“阿琼前段时间听说迷上了医书,可是躲去我药铺了?”
  宝儿不答,身子微微动了动。
  姜蕙便使人去药铺。
  结果没找到人,却有一封宁温的信,他称在京都待久了,想出去走走,药铺暂时留给徒弟照看,这几年挣到的银子他都摆在箱子里封好了,姜蕙随时可去取。
  他一早就是四海漂泊的人,骨子里有着风一样的潇洒。
  姜蕙想起早年结识,微微一笑。
  宁温这日出了城门,他如今不像当初,一无所有,可说是赚得钵满盘满,却仍是简单的装束,一个随从也无,骑得马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