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后(久岚)-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着看吧,胡氏肯定是要把铺子写在姜照名下的。
  因姜济显是官员,朝廷明令禁止官员私自不得经商,原本还连带着家属,不过后来逐渐放宽,对家眷经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姜蕙突然皱了皱眉。
  胡氏从此后就有了自己的钱,买什么都不用向老太太伸手,那他们大房呢?
  比起二房,他们大房前途堪忧。
  姜济显总是知府,若躲过将来一劫,指不定青云直上,步步高升,而她父亲指望不上,哥哥的话,也难说。
  乡试不是那么好考的,如几千几万人过独木桥,能顺利走过去的有几人?
  她一时想得入神,动也不动。
  金桂道:“姑娘,三姑娘来了。”
  刚说完,姜琼就走了进来,叫道:“阿蕙,你快去看看姐姐,她成天闷闷不乐的,话也不爱说,别是病了罢?”
  “是心病,你让她静静。”姜蕙道,“出了这事儿,她现难过着呢。”
  自打马大夫去过金家后,姜瑜得知真相,大哭一场,后来便一直不太开怀,也无法理解金荷的意图。
  姜琼不以为然:“阿荷那么坏,不理她便是了,不知姐姐为何不高兴。要我说,早些发现是好事呢,不然常来家里,想想都渗人!”
  “可不是?”姜蕙笑。
  看来姜琼不止性子直,在感情上也干脆。
  “要不咱们带姐姐出去玩玩?她在家里也不太好,总是想到金荷,越发不舒服,阿蕙你看如何?”
  “也是个法子。”就当散心好了。
  “那我与阿娘说一声,咱们过几日就出去!”
  姜蕙从姜琼这儿打听消息:“是了,我听说二婶要开铺子,阿琼,你可知开什么铺子呀?”
  姜琼摇摇头:“好像没定下来呢,我来的时候,娘正在厅堂跟祖父,祖母说这事儿。”
  姜蕙一听,连忙往外走。
  姜琼跟上去,问道:“阿蕙,你去哪里啊?”
  “我去听听。”
  “这有什么意思呀,还不如咱们说说话呢。”姜琼没兴趣。
  做小姑娘就是好,什么都不用心烦,姜蕙道:“有得闲功夫,好好练会儿琴罢你,省得下回又被女夫子说。”
  她们学八天休息两天,也不是日日学的。
  姜琼假装没听见,快快得逃走了。
  ?

☆、第13章

  上房客堂,果然三人都在。
  姜蕙进去的时候,正听胡氏在说:“既然有十合香,熏香铺子就不开了,我想着,要不开个馆子。”
  “开馆子好啊,有吃有喝的,谁也离不了。”老爷子头一个赞同。
  老太太却不同意:“哎哟,这宋州多少个馆子啊,你打算卖什么菜那?”
  “卖什么菜还不得看请了什么厨子。”
  老太太道:“算了,这不好。”
  胡氏道:“那开粮油铺,总是稳稳当当的。”
  姜蕙听得会儿,插口道:“二婶,不如开个药铺罢,再请个坐堂大夫,多好,咱们生病也不用再去请别家大夫了。”
  二老一听,觉得不错。
  可胡氏记得上回那一茬呢,哪里肯听她的,说道:“城里一家回春堂,坐堂的好几个名医?我开了,谁人来看?”
  姜蕙被她问住。
  可她不是胡说的。
  她虽然上辈子没有来宋州常住,但姜瑜成亲时,她随同父母过来,也在这儿住了半个月。
  当时姜琼正在生病,她还听见阿娘问胡氏,为何不请回春堂的大夫,胡氏说早就出事,被查封了,故而她觉得是个机会。
  再者,便是抛开这个不提,开药铺也挺好的,因只要是人就会生病,这是逃不了的事情。
  只胡氏问出这话,叫人不好反驳。
  二老觉得也是,那家药铺是老字号,新铺子根本难以竞争。
  见姜蕙不说话了,胡氏又道:“要么就卖干果。”
  三人说得会儿,差不多定了下来,打算开两家铺子,一家卖干果,一家卖漆器,老爷子叮嘱胡氏再问问姜济显的意见。
  毕竟儿子见多识广。
  胡氏答应。
  在一旁的姜蕙不甘心,又道:“祖父,祖母,开药铺真的很好的。”
  见她那么执拗,老爷子忍不住笑起来:“哎呀,阿蕙,你就那么喜欢药铺?要不给你开一家?”
  这自然是玩笑话。
  谁料姜蕙的眼睛一亮,叫道:“祖父,我开!”
  老爷子一下子怔住。
  另外二人却笑起来。
  “小姑娘怎么开铺子呢。”胡氏道,“你懂什么?”
  姜蕙道:“不试试怎么行,祖父,您刚才说了给我开的!”
  机会稍纵即逝,她必须要抓住,不然靠自家父母,他们都不是伸手要钱的人,定是不能指望的。
  老爷子既然说出口,她岂有不要的道理?
  胡氏看她如此厚脸皮,忍不住斥责道:“阿蕙,你别胡闹,叫你祖父难做。”
  “怎么难做了?”姜蕙侧过头看着胡氏,“二婶开了铺子,照例说,我娘也能开一个,既然我娘不曾要开,那我开一个,难道不行?”
  一碗水要端平,既然胡氏插嘴,她可有得是话说呢。
  胡氏眉头一皱,竟无言以对。
  老爷子想起姜济达,是了,他不能只顾着二儿子,虽然他辜负自己期望,那也还是他的亲生儿子。
  不等老爷子说话,老太太道:“那不如把老大,老大媳妇也一起叫来。”
  姜蕙大喜。
  不过又有些担忧,那两个人该不会不肯要罢?
  真是愁死人了!
  她先行走到路口等他们,见到二人来了,与他们说:“那铺子我定要开的,阿爹阿娘,你们不想着自己,也得想着哥哥!”
  幸好这话起了作用,梁氏不曾推辞。
  当然,姜济达还是那么老实,一开口就不要,说是怕做不好生意赔钱,但梁氏是母亲,如何能不为两个孩子考虑?
  她想到姜蕙着急,恨不得求她的表情,笑道:“便给阿蕙好了。”
  姜蕙松了口气,偷偷拉着梁氏的手摇了摇。
  一家三口出来,梁氏认真道:“阿蕙,这铺子为娘给你拿了,你可真有把握?银子也不能白白糟蹋的。”
  这女儿打小聪明乖巧,不过这两年长大了,却有些叫人摸不清,总有好些想法,她其实是有点担心她的。
  姜蕙用力点点头:“娘放心,我会好好考虑的。”
  “不过行商常抛头露面……”梁氏又道。
  “尽量少露面!”姜蕙保证,“实在不行,我会叫阿爹与哥哥去。”
  梁氏摇头:“你这孩子,其实做生意又哪里这么容易呢。”
  姜蕙笑:“便是挣钱难,所以咱们才要自己挣钱。”
  花着别人辛苦挣的钱,总是不自在的,哪怕是父母。最好的法子,就是自己挣到钱,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想买什么便是什么。
  将来哥哥要娶妻,他们自己也能添置聘礼。
  想得真远,姜蕙拍一拍脑袋,还得先把铺子开起来呢。
  她回到屋里,就把开铺的事宜一条条罗列起来,一整天就在写这个,姜辞从书院回来,得知这事儿,疾步跑来。
  “阿蕙,你真要经商?”他急道,“哪有姑娘家经商的,小心嫁不出去!”
  “这算什么经商啊。”姜蕙慢条斯理,“一个小铺子,都不好意思说经商,要说,也只能是帮家里打理一下。”
  姜辞嘴角抽了抽:“那也不行,我来还差不多。”
  “哥哥有空吗?”
  “你也无空,你不是要跟女夫子学习?”
  “我一天只学两个时辰,空得很。”姜蕙搁下笔。
  
  姜辞上来握住她的手:“阿蕙,你得嫁个好人家啊,你这样,将来怎么办?”
  比起母亲,好似姜辞更看重她的终身大事。
  姜蕙微微一笑:“哥哥,我嫁不嫁得了好人家,本是由你,由姜家来决定的,我做什么不要紧。可嫁个好人,那就不一定了。”
  姜辞一怔,细细一想她说的话,不由吃惊。
  正是这个道理。
  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半响道:“阿蕙,我会好好念书的,明年一定考个举人回来。”
  姜蕙笑道:“也莫要太看重,患得患失,反而不好。”
  “你总是那么多道理。”姜辞揉揉她的脑袋,“也不知哪儿学来的。”
  “女夫子教的。”姜蕙给他看她写的,“第一条,要知道去哪儿买药材,哥哥你知道吗?”
  姜辞眼睛都瞪大了:“你这都不知道,还开药铺?”
  “不知道才要学啊,大惊小怪。”姜蕙叹口气,“我去问问二叔,二叔是知府,便是他不知,也能问到人。”
  她这就去了。
  姜辞暗想,怎么看,这药铺都得亏钱。
  姜济显刚从衙门回来,正要去上房用饭,路上遇到姜蕙,姜蕙笑眯眯过来行礼,叫了声二叔。
  “阿蕙是来找我?”他笑道,“听说你要开药铺?”
  看来这事儿已经传遍姜家了。
  姜蕙道:“是的,二叔,正是要向二叔请教呢。我不知该去何处进药材,又怕买来的药材不好,都说货比三家,咱们新开铺,药材定是不能差的。”
  说话很有条理,姜济显抚一抚短须:“阿蕙还是仔细想过的。”
  “当然,好大一笔银子呢。”姜蕙眨眨眼睛,“祖父说要给我一千两!”
  姜济显看她调皮的样子,哈哈笑了:“那是要小心些,进药材的事儿,包在二叔身上,我会找人去问问的。”
  “谢谢二叔,我就知道二叔定是能帮忙的!”她弯腰行了个大礼。
  叔侄女两个一路说着就去厅堂了。
  听到她要开药铺,姜瑜心情都好了一些,满是新奇的过来问道:“阿蕙,你怎么想到的呀?我可不敢。”
  “跟二婶学的,看二婶要开,我眼红。”姜蕙实话实说。
  姜瑜噗嗤笑起来:“你啊!这都眼红,我觉着开铺子太麻烦了,再说,咱们姑娘家……”
  “姑娘家不能抛头露面,姑娘家开铺子不好嫁人。”姜琼给她补充。
  姜瑜气得拿手挠姜琼。
  姐妹两个闹了会儿,姜瑜连日来的伤感倒是消了好些。
  姜蕙道:“我明儿打算去回春堂看一看,也好了解下这些大药铺都是什么样儿的,你们去不去?”
  说起来,她真是一次都没去过药铺,不过此乃人之常情。
  若不是病了,谁会去呢。
  而作为姑娘家,就是病了,也有家人帮着去买药,寻常不会亲自去。
  姜琼又没兴趣:“一屋子药味,我可不喜欢。”
  不等姜瑜说话,胡氏过来道:“去什么,姑娘家成天往外跑像什么样子?你们莫去,阿蕙,你最好也不要去,这药材铺,不如我帮你开。”
  姜蕙哪儿肯,自是不理。
  等到第二日,她一个人带上两个丫环就去回春堂了。
  回春堂很热闹,宋州大半的人不舒服都会来此看病,一来这是老字号,叫人放心,众人也习惯了,二来这儿名医多,钟大夫,马大夫,还有李大夫都是经验老道的大夫,旁人自然比不得。
  姜蕙走入铺内,只见专坐名医的地方现只有钟大夫,另外二人恐是出去了,再看旁的地方,坐了其他两位大夫,她也没细看,不用说,这二人都是辅助名医的,做些打下手的活儿。
  她在铺内慢慢走着,虽然戴了帷帽,谁也瞧不清样子,仍吸引了不少目光,伙计笑眯眯上来问:“姑娘可是要买药材?”
  “这些都是什么价?”她一排点过去。
  伙计殷勤的说了价钱,一边解释:“咱们药材虽然贵一些,可都是好药材,不会滥竽充数,也不会……”
  正当说着,耳边传来一声咆哮:“你怎么看病的,开这些药?叫你来试试,可不是让你害人,你重开一个方子!”
  姜蕙回头一看,原是其中一个年轻大夫被人骂了。
  但他好似并不生气,低头重写了方子,姜蕙目光落在他手上,见他赫然是个六指。
  ?

☆、第14章

  天生六指很是少见。
  姜蕙两辈子加起来,也只见过一人。
  她目露欣喜,又仔细瞧了一眼那年轻大夫,只见他生得一对好眉,斜飞入鬓,好似利剑脱鞘,下方一双眼睛细长,哪怕才被人骂过,却是带着微微笑意。
  这是个好脾气的人,或者说,是不易发火的人。
  姜蕙差点叫起来,想问他是不是姓宁。
  上辈子,她在路上晕倒,被一位姓宁的大夫所救,只她病着,迷迷糊糊,一点儿不记得他的容貌,唯独六指深刻脑中,还有他那一双眼睛,满是和善的笑意。
  后来她去了衡阳府,有回跟穆戎回京,听到六指神医的名号,当初就在想是不是他,谁想到,这次竟在宋州遇见。
  她上前一步,坐在那人面前。
  “请大夫给我看看。”
  她伸出皓白的手腕。
  宁温一怔,过得会儿轻声道:“姑娘非是来看病罢?”
  “大夫这也知?”
  “看病之人不会那样闲适。”
  刚才姜蕙进铺子,他是看到的,绕着铺子走了一圈,像是很好奇的样子,哪里像是看病的人?
  姜蕙轻声一笑:“大夫果真厉害,不知如何称呼?”
  宁温道:“在下姓宁,”
  “哦,宁大夫。”姜蕙心想果真是他,六指少见,还是个大夫更是少见,上辈子宁大夫多半就是那神医了,可为何刚才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莫非他现在医术很是不行?
  宁温见她不语,询问道:“姑娘还有何事?”
  姜蕙眼睛一转,用极其轻的声音道:“宁大夫,假使哪日你被赶出去了,可以来找我,我以后也要开药铺的,绝不嫌弃你。”
  宁温听得这话,先是惊讶,忽地哈哈大笑起来,惹得药铺的人纷纷看来。
  姜蕙不知他为何发笑,皱眉道:“我可是认真的。”
  宁温忍住笑,轻声道:“我这等医术,姑娘竟还要,不怕铺子关门?”
  姜蕙摇摇头,有鼓励之意:“你总会进步的!”
  宁温这下更是想笑了,问道:“那好,请问姑娘芳名?药铺又何时开呢?”
  “我叫姜蕙,姜知府的侄女儿,至于药铺,你等段时间,自会开的。”她又加了一句,“你莫去旁的铺子。”
  宁温看她急切,眉头一挑:“姑娘莫非是看上在下了?”
  这话声音有些高,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姜蕙脸也红了,心道此人竟有几分轻佻,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唐突,非得让他来自己的铺子,忙道:“你实在要去,便罢了。”
  她站起来,快步走了。
  宁温听得出她话里有几分遗憾,不由疑惑。
  这姑娘倒是看中他哪里了,第一次遇到这样盛意邀请自己的,当然,他医术是不错,可还不曾表现出来。
  她如何看得出的?
  宁温不由自主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姜字。
  过得一阵子,姜济显问到了药材的事,这日与姜蕙说:“宋州辖下有个陵县,便是专做药材的,寻常都去那儿进货,你记得,必得要西大街张计的药材。”
  姜蕙连声道谢。
  对这个侄女儿开药材铺,姜济显仍有些担心,叮嘱道:“不急着开,多看看。”
  姜蕙嗯了一声:“我会学些药材的知识,看些书。”
  姜济显笑:“孺子可教也。”
  他在小辈面前很是亲和,便是姜辞有事请教,他也是很有耐心的。
  故而,姜蕙觉得,便是当年何夫人在母亲面前不曾说出实情,她也不相信自己的二叔会参与谋反。
  她去书房找了些关于医药的书,经过园子见姜瑜,姜琼,还有姜秀都在,三个人不知道说什么,姜瑜很是羞恼。
  看到姜蕙来了,姜琼笑道:“阿蕙,你又得叫大忙人了,看完铺子又是看书。”
  姜蕙心想,她忙的事情可多呢,为了保命,太不容易了!
  她叹口气,坐下来,正好歇息会儿,问她们:“在说什么呢,看把堂姐羞的,难不成又有人来提亲了?”
  这两日提亲的人好像撞在一起,来了一个又一个,大概姜瑜也是年纪到了,父亲是宋州的父母官,她为人又不错,长得大方端庄,自是贤妻良母首选的。
  姜琼笑道:“可不是,母亲挑的眼睛都花了,我问姐姐喜欢哪一个,她偏不说。”
  姜瑜懒得理她们,转头去看花。
  姜秀上下打量姜蕙一眼,奇怪道:“阿蕙,你长得这样好看,怎得没人来提亲?”
  她是羡慕死这个侄女儿的脸了。
  要她长成这样,寻个什么样的夫婿没有?
  二人只相差两岁,一个挑的眼睛花,一个没人提亲,说起来,真是有些叫人伤感,姜蕙道:“怎么办呢,姑姑,要不你给我寻一个?”
  姜琼噗嗤笑起来。
  姜瑜也忍不住笑,本是叫人难堪的话,结果姜蕙偏能拿来开玩笑。
  她忍不住看了一眼这个堂妹,心道阿蕙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似的。
  姜秀嘴角一抽:“我自己还没着落呢,给你找什么?”
  “那就算了,以后嫁不出去,与姑姑为伴好了。”姜蕙很有自知之明,虽然她能引得男人注意,可自己这家世,想要嫁与名门世家的公子,那是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