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成欢-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崔颖佳?”晋王刚要惊呼出声,又连忙抬手掩住了嘴。

    白成欢点点头:“不错,就是她。”

    晋王觉得成欢姐一定是糊涂了。

    “成欢姐,我与她,只见过两面而已……我还不想这么早就成亲……”

    纵然他也知道作为大齐的藩王,他的亲事怕是由不得自己,可要去娶一个才见两面的人,晋王心里还是翻不过这个坎儿。

    白成欢抬头看了一眼行人稀落的官道,不禁惆怅。

    上次晋王离京之时,场面何等浩大,官道上的车马纷纷,长亭短亭都是为他践行的人,只因为皇帝亲自出城相送,未来的皇后依依不舍,晋王圣眷正浓。

    可这一次,除了她与崔颖佳,还有何人来送?

    当日那些人尊敬他,对他好,只因为他是皇帝最宠爱的弟弟,如今,他却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落魄藩王,那些趋利避害的人他日就敢为了自己的利益,践踏他,利用他若是能有一个得力的妻子,与她的母族一同站在晋王的身后,她便能放心许多。

    可惜小十真是个心性简单至极的人,他想事情,永远都是从本心出发,而非为名为利。

    这样的小十,让她把原本想要说的话都收了起来,微微笑道:“我只是觉得她能来送你,看起来对你也十分在意,待人诚恳大方,长得又好看,这样的女子,你觉得不好吗?”

    晋王循着白成欢的目光回头望了一眼,白净的脸皮偷偷的红了一红,很快恢复了没心没肺的样子,似乎毫不在意:

    “我前日顺手帮过她一回,她或许只是对我有些感激罢了,再说也有别人去悄悄向我道别,今日不来,只是怕给家中招祸罢了。”

    “可是真心待你的人中,只有她一个女子啊!”

    晋王自小就拥有尊贵的身份,俊秀的容貌,京城不知道有多少贵女想要往他身边凑,有些急功近利的女子,甚至手段百出。

    所以晋王虽然没有如同萧绍昀那般对女子抗拒厌恶,却是也没有同哪个女子过于亲近。

    不然,又怎么轮得到她来为他操心这个事情。

    白成欢心里也是有些遗憾的。

    若是她没有死,稳稳当当的坐上了皇后之位,自然能有时间慢慢精挑细选,为晋王挑一个品行,家族,名声俱佳的女子为妻。

    而如今,能有崔颖佳这个人选,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更何况,在她的直觉中,崔颖佳的脾气性情,也与晋王十分相称。

    晋王看着白成欢似乎是很认真的样子,不说话了,低下头认真地想了一想,才抬头道:

    “纵然崔颖佳再好,可如今的我,又哪里能娶得到崔家的女儿?皇兄不会允准的。”

    白成欢察觉到了晋王陡然间的郁闷不乐,心思转过,觉得欢喜不已:

    “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你到了河东,只认真地想一想,你到底想不想娶她,若是想娶,告诉我就是,我再想办法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她也有意,我们再来慢慢谋划。”

    晋王顿时觉得不发愁了,高高兴兴地应了一声:“那等我以后想好了再告诉成欢姐。”

    到了河东,他可以慢慢的想,想好了再跟成欢姐说。

    娶谁或者不娶谁,从前对他来说,都不是十分要紧的事情,如今也并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

    “不过你也别太慢了,你已经这个年纪了,若是哪天他再想起来,胡乱塞给你一门亲事,你才是哭都来不及呢!”

    这才是白成欢真正担心的事情。

    晋王心中一凛成欢姐这话,并非玩笑,以皇兄如今的性子,真是做的出来的!

    “我知道了,我会早日作出决断的。”

    树林外面,严明山已经等了这半天,等得有些不耐烦了,频频询问张德禄,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也不便再多说,摇蕙在一边奉上了践行的酒水,晋王一饮而尽,又深深的看了白成欢一眼,欲言又止,最终一转身,大步走出树林远去了。

    当初到底是谁派出的刺客,成欢姐怕是也并不知道。

    他何必再提起她的伤心事?以后用心查访,总有一日,能够真相大白的。

    树林外的官道上,传来晋王呵斥严明山的声音,和马匹嘶鸣声,不多时,马蹄声纷杂踏响。

    待到白成欢和摇蕙走出树林的时候,官道上只能看得到飞扬的尘土,渐渐追逐着马蹄远去。

    “咱们回吧。”

    伫立凝望了一时,等到那烟尘彻底消散,白成欢带着摇蕙回返了。

    但愿此后,晋王能在河东立足,无论这天下如何动荡,都能保得他自己,安然无忧。

    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酷热的夏天,还是没有要落雨的迹象。

    京郊已经渐渐出现了流民的踪迹,而随着各地的折子雪片一般的飞向萧绍昀的案头,这场大旱导致的恶果终于显露出端倪。

    中原乃至西北之地,因着这场大旱,很多庄稼已经干枯干死,这时节本应收割的小麦,比往年欠了几乎五六成的收成,而需要到秋季才能收割的作物,此时已经枯死了十之七八,眼见着就是颗粒无收的下场。

    这还不能算那些,因为修建招魂台征调民夫而荒芜的田地。

    历朝历代,皆重农桑,正是因为天下社稷,以农为本,一旦年成不好欠收,极易发生灾荒,饥荒,瘟疫,如影随形,最易引起民乱。

    户部尚书朱思明,此时已经不仅仅是焦头烂额了,他觉得自己简直像是被架在火上来烤!

    眼见着秋季的赋税是没有指望了,而到了冬季,不用说,照着如今的情形,饥荒是避无可避了,万一要是再有个雪灾什么的,那简直是要命!

    要在往年,遇到这样的天灾,大齐国库中的钱粮,尽可以拿出来赈灾,即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可以缓解一下形势,可如今,西北还在打仗,招魂台还未建成,因为干旱,各地还要再兴修水利,林林总总,哪一样不是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

    别说是这半年来已经被折腾的不甚丰盈的国库,就算是国库充盈,也支撑不住这样的花销!

    朱思明这个户部尚书,就算再精于算计,再殚精竭虑,也招架不住了。

    在拦着丞相宋温如痛哭了几场之后,终于联合了大半的朝臣,于七月底的早朝上苦苦进谏,请求皇帝,停止招魂台的建造!

    萧绍昀对于大臣们的齐齐上书,皆是怒斥驳回。

    招魂台离建造完工就差一步之遥了,他绝不可能在此时放弃!

    即使兵部尚书赵诗真平日里对朱思明很不以为然,此时也真的是急了,没有银子,西北的军饷怎么办?

    若是没有军饷,将士们又拿什么来守卫边关?

    而礼部和工部自然是与皇帝站在同一边,一力反对。

    若是招魂台停止修建,待选的秀女怎么办?皇上可是已经说了,要等着招魂台修建成功之后再行选秀。

    招魂台一旦停建,也就意味着礼部和工部无事可做,无财可捞。

    大臣们在太极殿争来争去,最终也没能让皇帝改变主意。

    “还请皇上,三思!江山社稷为重!”

    一向不喜欢拆皇帝台的宋温如,也被逼无奈,下跪再三叩首向皇帝进言。

    “众位爱卿所言之事,朕心中有数,至于西北之战,不日即可止戈,众位爱卿无需多言。”

    众位大臣齐齐看向赵诗真,赵诗真看着皇帝这怎么可能?

    胡人此战代价极大,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偃旗息鼓,而不是趁着此时大齐各地动荡,趁火打劫呢?

    满朝文武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宫中两位几乎被人遗忘的长公主,封号定了下来,才从中琢磨出几分味道来。

    先帝所出的两位少年长公主,三公主得了安国长公主的封号,四公主得了定国长公主的封号。

    消息随同皇帝的圣旨一同传到后宫,两位长公主身边的人顿时觉得像是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了一样从来除了嫡公主,哪有庶出的公主封号中能带有国字的?

    就连惠郡长公主都没有这般的殊荣!

    定国长公主萧惠歆自然是欣喜不已,可是安国长公主萧惠雅却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皇上虽说是以嫡公主的位份来为我们赐封,可是,却没有明确的封地,况且,这名字……安定皇姐已经是个故去之人,沿袭她的封号,并不是祥兆。”

    萧惠歆怔了怔,觉得姐姐说的十分有道理,却也想不出来哪里不对:

    “姐姐,会不会是你想多了?”

    “但愿是我想多了,可我总觉得心里不安……”

    若说是因为晋王兄的提醒,皇上觉得这么多年冷待了她们,给予补偿,才给了她们这样的封号,可是封地呢?

    对她们如今的处境来说,封号如何,其实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封地,她们才有依仗,作为无父无母的皇家长公主,她们才有了这一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今的这一切,根本就不合情理!

    礼部也同时受到了宋温如的责难:

    “方大人,即使你要讨好皇上,也不能这样罔顾法度,选出这样的封号给两位长公主!更何况,你也不看看如今这是什么时候,朝廷多事之秋,却还”

    方含东简直委屈到家了:“丞相大人明察,两位长公主封号之事,皇上之前根本没有跟属下商议,我也是今日早朝第一次听到皇上说起!”

    就在文武百官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之际,萧绍昀又一次没有和任何人商量,颁了一道圣旨下来。

    这一道圣旨总体说来只有一个意思:着礼部挑选使者,前往宁州议和,并且送安国与定国两位长公主前往宁州,与胡人颉利可汗和亲!

    这道圣旨立刻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秦王在宁州已经与胡人鏖战了这么久,眼看着胜利在望,只要再支撑一段时间,就能彻底将胡人赶出西北,这个时候,却要大齐主动求和,并且送上公主去和亲,这简直是大齐的耻辱!

    这一次,不仅仅是满朝文武反对,就连席泽岩也坐不住了,硬撑着进了宫去找皇帝。

    “大齐传承百年,从来就没有过送公主和亲的先例,难道我堂堂大齐,还要委屈皇家的公主,牺牲自己的一辈子去换取边境的和平吗?何至于此?若真行此事,皇上可对得起萧家的列祖列宗?”

    萧绍昀却是铁了心的要将两位长公主送到西北去,被席泽岩这样当面直谏,也丝毫不打算改变主意:

    “安国与定国两位皇妹,生于皇家,居与富贵,享万民之供奉,当此万民有难之时,本该为君分忧,为民解难!这本是他们身为皇家公主的本分!”

    席泽岩气得心口发痛,堂堂大齐,要去跟区区胡人求和大齐到了这个地步,有这样的皇帝,还能如何呢?

    萧绍昀的话传到后宫,定国长公主萧惠歆一下子就瘫软在了地上,难以置信:

    “为什么要让我们去和亲?为什么好端端的要让我们去和亲啊!宁州,不是有秦王叔在吗?秦王叔可是大齐的战神啊,为什么还要我们两个弱女子去和亲?!”

    身为公主,再无知,也知道和亲代表着什么。

    远离故土,跋涉千里,从此身处敌手,彻底成为敌人手中的人质,生死再不由己身!

    更何况,听说那颉利可汗已经五十有余,怎么能为她们的驸马?

    萧惠雅没有妹妹那般崩溃,但也觉得如同万箭穿心。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只不过是生在皇家……享万民供奉?我们何曾享过什么万民供奉?皇兄到底是有多恨我们,这样逼着我们去死……”

    在妹妹的哭声中,萧惠雅走出了狭窄的宫室,望着头顶的一方碧空。

    父皇,您若是在天有灵,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这个世上,还有谁能救救我们?!

    在妹妹的哭声中,萧惠雅走出了狭窄的宫室,望着头顶的一方碧空。

    父皇,您若是在天有灵,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这个世上,还有谁能救救我们?!

 第三百八十七章 拼死

    “一箭双雕?”

    不过片刻,萧绍棠就明白了袁先生的意思。

    皇帝这“神来之笔”的确是让天下臣民都觉得莫名其妙,可若是真送了两位长公主去和亲……

    “何止是一箭双雕!”

    萧绍棠目露冷光,这才算是真正领教了一把皇帝的阴狠!

    袁先生点点头:“世子说说看。”

    “其一,西北的战争很快就能平息下来,毕竟打了这么久,胡人那边也是损失惨重,如今大齐主动求和,并且送上公主和亲,胡人岂能不答应?其二,战争一旦止息,户部情势缓解,至少不会再逼着他,让招魂台停工,至于这第三,最为恶毒!”

    萧绍棠几乎是咬牙切齿:“为保西北安宁,父亲出生入死,大齐将士伤亡惨重,结果却要用两个公主去和亲,那父亲和大齐将士所有的付出和牺牲,岂不是白白浪费?”

    “他是要天下百姓都只记得,他这个天子牺牲了自己的亲妹妹去护佑万民,而父亲和那些死伤将士的功绩,就会被一笔抹去!”

    袁先生赞许地看向萧绍棠,世子初时也就是一个心性单纯的少年,如今却能想到这么多,已经是颇为不容易了。

    “不过,属下倒是觉得,皇上此举,可能与两位长公主也有些干系,只是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对待他自己的同胞亲妹,这样的人,也真是让人齿冷,无愧他薄情寡义之名!”

    “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表面看起来和秦王府没有什么关系,但注定了这件事秦王府绝不会袖手旁观。

    袁先生很快说出了两个字:“拼死!”

    “如何拼?”到底不是谋士,萧绍棠不解。

    袁先生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不是咱们,而是那两位长公主,毕竟,这是事关她们性命的事情,敢不敢拼,还要看他们了。”

    皇帝这道和亲的圣旨一下,朝堂之上,初始只是一片反对之声,但是两天过去,反对的浪潮却渐渐弱了下去。

    如同从前每一次遇到大事一样,朝堂上很快分出了两个阵营。

    文武百官各自站在各自的阵营,斗得不亦乐乎。

    主战派的官员,仍旧觉得送长公主和亲乃是奇耻大辱,万万不可,而主和派的官员却觉得此时大齐内忧外患,若是两名长公主能够,换来边疆和平,实在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事情。

    而主战派多为武将,主和派多为文官。

    武将大多和那些在西北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是同仇敌忾的,明明大齐的好儿郎能够保家卫国,此时却送两个弱女子去和亲,那之前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将士们都算什么?

    而有些自诩温文尔雅,饱读圣贤书的文官,却是嚷嚷着“以和为贵”,只要能不打仗,别说送两个弱女子,就是送两个州郡过去也无妨!

    以方含东为首,主和派的官员虽然少,却是迎合了皇帝的心思,让龙椅上的萧绍昀感到非常满意。

    秦王想要在宁州再现当年战神之声威,也要看看他答不答应!

    定国长公主萧惠歆,哭的眼睛都肿了,可是从前朝传过来的消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安国长公主萧惠雅倒是没有哭,只是眉头紧锁地安慰着妹妹,脑子里一直在回响着,今日在宫中听到那两个宫女的低声议论。

    “两位长公主着实也可怜了些……从小又没享过什么福,如今却要去和亲……”

    “这有什么办法,皇上圣旨下来,谁敢不从?要怨,也只能怨这两位长公主自小性子懦弱,任人搓扁揉圆也不敢吭个声的,若是换了惠郡长公主,你试试!”

    “也是,那位主子可是个脾气刚烈的,皇上要是想让她去和亲,怕就能一头撞死在太极殿前,朝文武大臣看着,哪个还敢让她去?”

    “就是,要不怎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胆子小的长公主呀,也就是如此命运两不济,但凡敢豁出去,拼死一闹的,怎么也不至于落得去和亲的下场,可惜我看这两位长公主怕是没有这个胆子……”

    那两个宫女自始至终似乎都没有发现她的存在,热热闹闹的议论了一场就走了,她的心却被完全搅乱了,瞬间如同醍醐灌顶

    她与皇妹自小跟着地位低微的生母小心翼翼地活在这深宫中,虽是公主之尊,却从来没有像惠郡长姐那样肆意妄为过。

    甚至连她们宫中的宫女,也能这般肆无忌惮的议论她们!

    而如今残酷的事实却让她似乎逐渐明白起来。

    父皇驾崩之后,生母也很快离世。她们也一直听从生母临死时的叮嘱,努力的把自己隐藏起来,让自己在这个皇宫里过得像隐形人一般,以为这样就可以躲开宫中的种种是非,最后能得一个善终,却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