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医图之贵女当嫁-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看的病人,她自己都记不住到底有多少人。那些病人完全是将她当成了救命神仙看了。
她累,御医们也累。
不过温太医等人没有霍七七的命好,他们即便累得半死,晚上也不能睡。排夜班的郎中依旧在凉棚之中坚守,剩下的太医们则围在温太医院子里,一起将霍七七开出的药单拿出来研究。
大家研究后才发现,霍七七开出的药方,用到的药材,大多也是清凉解毒,不过霍七七的药方中,随着药材配置的不同,药量的不同,药效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敢问这位七公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她师承哪位名师?”一位南平的名医好奇地问。
“七公子乃是护国公府的公子,她的师父是隐居的高人,七公子一向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师父,据说当初七公子也是被迫才跟着那位高人学习了医术。”一个太医苦笑着解释。
众位郎中顿时一阵哗然。
他们没想到霍七七的身份如此之高,可以说,抛下六皇子的身份不说,剩下的官员之中,就属到霍七七的身份最精贵。其次,古代能拜到名师学艺,其实很难。众位郎中同样没有想到,霍七七居然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学到了一身好医术。
人比人果然能气死人!
霍七七不知道太医们和郎中正在研究她开出的药方,她累得浑身骨头痛。下了马车,她连眼睛都不想睁开。
李元白看到她摇摇欲坠地走进驿站,微微叹口气,神差鬼使一般,他慢慢地走近霍七七身边,伸出手扶住了她。
霍七七一下被惊醒了。“呵呵,六皇子如此热情,我会误会的。”
说完,她故意对李元白丢了一个媚眼过去。
跟在他们身后的章伍、吴庆亮和江景石见状,脚下一软,差点儿一下摔倒在地上。他们是不是看到了不该看的场面?
三个人犹豫起来,恨不得立刻消失。
李元白的脚步一顿,然后冷冷地说,“还有力气开玩笑,看样子七公子还不算太累。”
“累,怎么不累。”霍七七懒洋洋地回答。
李元白却已经丢下她,直接进了驿站。
晚上大家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李元白的脸色依旧很臭,连个正眼都没有再给霍七七一个。
哼,小气鬼!开个玩笑都不成吗?她累得半死,开了一个玩笑怎么呢?一个大男人还如此矫情,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霍七七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漫不经心地吃饭。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憋屈,章伍几个人越发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低着头一个劲吃,都想尽快离开屋子。
“我吃好了,大家慢用。”不过他们动作再快,也没有快过霍七七。
倒不是霍七七吃的速度快,而是因为她吃得少。
一天忙下来,中午的时候,她饿得半死,却没有机会吃饭。到了晚上,她直接饿过头,胃口也就变差了许多。
这一夜,霍七七睡得特别踏实。
但南平很多人家也在这一晚上遭殃。
第二日早上,霍七七的伙食又得到了改善,不仅有了两个鸡蛋,米饭见多,而且还有两荤两素的菜,甚至还有一块点心。
人情是有,但霍七七决心做一个白眼狼,哼,她是被谁坑得这么累?
三日过后,封锁村落传来好消息,瘟疫得到了控制。村落之中,已经有两日没有出现病人死亡。
经过三天的观察鸡肋,霍七七和几位太医一起摸索了经验,感染上瘟疫的人,根本感染的时间和病情,他们将病人分为初始阶段,高发阶段和收尾阶段,然后再改善出三张方剂对症下药。
这样下来,大家看病的效率就快多了。
病区这边收获的是好消息,可城中又开始出现新的疫情,得病的人家大多还是大户人家。
第一卷 第240章 束手无策
大户人家,少说也有几十口人。
这么多人感染上瘟疫,大家全都慌了。
越有有钱的人,越是怕死,各家赶紧派人去找郎中上门来看诊。可这会儿,城中的瘟疫正闹得厉害,各个医馆中的郎中根本走不开。
各府主子气得要命,但也没有办法。
他们浑身发热,热的时候,他们恨不得直接跳进冰水中去。可是一会儿,他们又发冷,冷得他们又恨不得裹上三层被子。
这种症状有些像疟疾,就是民间俗称的打摆子。
但是他们的症状好似又比打摆子要重,因为每隔一个时辰,只要是感染上病症的人,就会出现腹痛。这种腹疼折腾得让人想去死。
“找郎中,赶紧找郎中过来。”黄家,黄夫人抱着肚子叫起来。
她叫得厉害,可屋子里根本就没有几个人可以使唤,因为满屋的丫头、婆子也感染上了病症。
“哎哟,我不想活了。这是比生孩子还要痛呀。”黄夫人哭喊起来。
黄耀祖正忍着痛呵斥病情轻一些的小厮,“去,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要将郎中给请过来。”
“是,老爷。”小厮冷得直打晃,咬着牙答应了。
“老爷,不好了。大公子和二公子痛得昏厥过去。”
“老爷,小姐痛得忍不住,闹着要上吊。”
“好好看着你们的主子,要是他们出了任何事情,你们就等着陪葬吧。”黄耀祖跺脚骂。
下人不敢出声,只好忍着不适出去了。
“老爷,不好了。傅家、左家、晏家等都感染上了瘟疫。郎中根本走不开呀。”小厮跑回来禀报。
“你们。”黄耀祖刚开口,一阵腹痛就来袭了。他顿时抱着肚子叫唤起来,再也没有力气骂人。
几十家的大户出现这样大规模的瘟疫,郑知府和守备大人不可能不知道。
很快,这么多人就被分散送到了各家医馆。
一个大户连上带下,最少得几十口人,有的光是主子就得几十口,如此庞大的人数,可让各家医馆吃足了苦头。
一开始的时候,许多郎中都是按照疟疾去治,但成效甚微。
往往是止住了发热和发寒后,病人的腹痛就更重。
如此反复之下,娇生惯养的主子们首先就受不住了。
郑知府和守备大人不敢怠慢,生怕这种新的瘟疫再在城中蔓延开,于是干脆将他们各自赶回家中,只管让郎中上门去给他们医治。
可惜,接连两日,郎中折腾了半天,也找不到对症的方子。
“大人,我等医术不精,根本找不出病因,更谈不上对症下药,还是将他们送到重症那边吧。”实在没有办法之下,几家医馆的郎中只得上报给郑大人和守备大人。
“这?”郑知府有些为难。
重症区那边收留的都是要出人命的重病号,可这些大户人家的人,虽然病得厉害,却根本没有出现任何伤亡。要是他贸然将这么多人送过去,六皇子殿下能高兴吗?
别说六皇子,估计就是那些太医也不会愿意。
太医都是从太医院出来,他们身上都带有官职,属于京官的范畴。别说这些大户人家得罪不起他们,就是他这个知府,在他们面前也要软上三分。
“大人,能不能请病区中的名医过来?”晏城额头上冒着冷汗,他忍着痛说,“再这样痛下去,府里年纪大一些或者是孩子,都会受不住的。”
“对对,请不动太医,可以先调出几位名医过来。”有人附和。
接着又是一阵痛苦的呻吟声。
郑知府和守备大人对视一眼后,相互叹口气。还能怎么办,也只能这么办了。
下午的时候,郑知府亲自去重并且找李元白,并向他说明情况,“所有的人,一时冷,一时热,发冷发热的时辰不固定,热的时候,脸色潮红,浑身想要冒火一般。发冷的时候,却是冻得脸色发白,牙齿咬得咯咯响。”
“这是典型的疟疾症状呀。”有郎中惊呼。
其他的郎中也跟着点头。
郑知府苦笑着解释,“不是疟疾,染上病的人冷热交替,过后不用片刻,病人就会感觉到腹中如刀绞一般,然后又是一阵下坠了一般痛,有人竟然是痛得昏厥过去。”
众人一听,顿时发出惊呼声。
根据郑知府的描述,可以确定,那些人感染的还真不是疟疾。
“人数众多,可曾封锁?”李元白问。
“封锁了,各府全都被封了。”郑知府小心地回答,“就是他们所有的吃喝用度,也是让人送了进去,不曾有人外出。”
“调出十名郎中过去看看。”李元白发话。
郑知府闻言,顿时如释其重。他还以为李元白必然会为宴席上的事情,而让那些名门大户和豪绅们吃一些苦头。
他万万没想到六皇子的胸襟如此宽广,居然毫不犹豫就派了郎中过去看诊。
既然李元白答应下来,而城中的情况的确严重,郑知府不敢耽搁,他急急忙忙点了十名郎中,带回到了城中。
十名郎中,都算是南平一带的名医,病人太多,他们只能分散开去各家看诊。
到了晚上,大家回来一碰头,郎中们顿时苦闷不已。按照病人脉象上看,所有的人的确是感染上了疟疾,但病人的表现却并非如此。
他们十来人合起来,也没有找出病人腹痛的原因。
找不到源头固然头疼,他们却不能不去看诊。于是折腾了两天以后,感染上的人,身上病情并无任何减轻的迹象,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理缘故,他们反而觉得病情越来越加重了。
接下里,昏厥的人数越来越多。
“我不想死,不能死。赶紧禀报知府大人,让知府大人找御医过来。”黄夫人疯了一般捶打着床铺。
在屋子里伺候的人,病情都算是轻的人,听了她的话,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去找人的。开玩笑,御医是他们这样的商贾之家能请来的吗?
“知府大人,我们医术不精,你还是另请高明吧。”第三天,所有的名医主动过来请辞。
郑知府顿时傻眼了,连名医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难道新的疫情真的这么严重?
无奈之下,他只能又去找李元白。
这一次,李元白的脸色顿时沉下来,“已经派去了十名名医,还不知足。难道要将这儿所有的郎中太医全都派出去给他们,他们才能安心?”
第一卷 第241章 黑心肝的霍七
“殿下,城中大户,各家人数众多,和他们来往的人也众多,如果传染给其他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呀。”郑知府恳切地禀报。
李元白略微沉思,淡淡地发话,“病区重症的人更多,绝不能再多安排人出去。你和张大人一起,立刻将所有患上重病的人带过来。”
郑知府一愣,患病的大多是大户人家,让那些人集中到封锁区,可能吗?
李元白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郑知府浑身一颤,立刻低头回答,“是,下官这就去准备。”
郑知府在南平多年,即便他没有完全堕落为贪官之列,但这些年来他手上也未必干净。
不过好在他的胆子比较小,又安于现状,所以贪墨的也不算多。
他为人很圆滑,知道遇上六皇子,绝不能糊弄办事。因此,他要面临的就是要得罪那些豪绅。
民不与官斗,这句话同样也很适合官场。像他这样的官职,在六皇子面前,连为六皇子提鞋的资格都不够,他哪能为一帮豪绅去得罪六皇子。
当天下午,郑知府就将李元白的话带到了各家。
“欺人太甚。”黄耀祖拍着桌子怒吼。
“老爷,怎么办?要是到重病区再染上瘟疫可怎么办?”黄夫人此刻正浑身打颤,好在腹部不痛,还能和他商议事情。
“六皇子肯定是借机打压我等。”黄耀祖咬着牙说。
“人已经得罪,就算我们拿出银子和粮食,也无济于事,反而被他看轻,认定我们是故意和他对着干。”黄夫人眼珠子一转,说出自己的打算,“既然他狠,我们更狠些才行。好,他让我们去病区,那就去。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得先让家里的下人过去试试。”
“也好。”黄耀祖点点头赞同。
他们是主人,身体自然十分娇贵。先让下人过去试试,如果那些御医真的能治好下人的怪病,那么他们再过去也不迟。
夫妻商量好以后,先将府中一批下人全都送了过去。
这批下人一听是要去重病区,顿时都吓傻了。有人哭闹着,宁愿病死,也不想去那儿。省得到时候死了,会被扔到外面直接放一把火烧了。
郑知府态度却很强硬,衙役们口上戴着口罩,硬生生将他们押上车拖到了重病区。
奴婢小厮们看到全副武装的兵士守在外围,哭得更加厉害了。
但押送他们的人却不管,直接将他们送进去了。
跟随过来的小厮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只好打道回府去。
黄家等世家顿时坐立不安起来,他们盼望着御医能找出病因,尽快将小厮丫头治好,然后他们也好过去了。
但病区里,别人进不去,这些人又被病折腾得厉害,两天的时间,很多人都感觉撑不下去了。
黄家嫡系的两个公子和庶出的两个,一天要晕过去好几次,凡是染上病的人,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得消瘦下去了。
第三天,有下人回来。
“你们都好呢?”黄耀祖撑住了问。
“回禀老爷,好了。小的们身体都好了。”管家是第一批送去看诊的人。
“什么毛病?”黄耀祖问,“是不是瘟疫?”
“不是瘟疫却比瘟疫还要厉害呀。”管家长叹一口气回答,“听说是因为水灾,地下水受到了污染所致。”
黄耀祖听完,微微摇头,“不可能,偌大的城中,怎么就几十家染上这种怪病?”
“那是因为府里熬了药,和井水相冲呀。有的人身强力壮,能扛过去,但大多数是抗不过去的。”管家将病区流传的说法说出来。
黄耀祖听完,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南平常年水灾,每一次水灾过后,多少会有人生病。长久下来,地方的郎中也就总结出一些补药出来,目的就是防止去暑消毒,防止感染上瘟疫。
没想到污染的水居然和补药相冲,这个消息让他哭笑不得。
“那边交待了,所有的井水打上来以后,一定是要放竹炭过滤。而且,小的们回来以后,还得喝三天的汤药才能彻底根除病根。”管家哭丧着脸解释,“咱们府中喝的药,其实也不全是不好,只有其中一味药相冲。”
“快说说,那边哪位太医的医术最为高明?”黄夫人忍着热问。
“医术最好的人不是太医,就是太医对小的们病也束手无策。”管家摇头回答。
“还有医术比太医更好的人?是谁?”黄家大儿子焦急地催问,下人病好了,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去病区看病去。
“是七公子,听说这位七公子是护国公府的嫡系。”管家提到霍七七,两眼放光,“病区那些染上瘟疫的重病人,就是因为喝了她开的药方,身体而好转。最近五六天,那边已经不再出现死亡的人员了。”
“对对,就是病区那边的水源,也是按照她提供的方法过滤。”一个小厮也点着头补充。
“爹,咱们赶紧过去吧。我实在受不了了。”大公子裹着被子还在发抖。
“爹,再不过去,我宁愿不活了。”
……。
黄耀祖正在发愁,他也痛得受不了。可在宴席上,他是实实在在将那位七公子给得罪了。七公子还愿意给他们治病吗?
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七公子的来头还大,居然是护国公府的嫡系。他简直是找死呀!
世上没有后悔药吃,黄耀祖犹豫了一小会儿,就被病痛打倒。
于是,黄家人收拾一番,浩浩荡荡去了病区。
等他们到了病区以后,彻底傻眼。
其他不少豪绅早就拖家带口先到了霍七七那边排队,加上染上瘟疫的病人,排在霍七七面前的队伍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还有,很多凉棚也被人占了,黄家人白天估计根本排不上号,晚上的时候,还得露宿。
“先出银子和粮食,后看病。”忽然,前面发出了小小的骚动声。
黄家人一看,霍七七正和晏家人说话。
“七公子,怎么还要出粮食?”晏家老爷急眼了。
“各人看病各有规矩,爷给人看病,就是这个价。你爱看不看,反正爷也不是真的郎中。”霍七七不高兴地回答。
“行,多少银子和粮食,我们出。”晏家人也打听过了,他们身上的怪病只有霍七七能治,所以他们也不敢和她争辩。
“一个人两千两银子,外加五千斤粮食。”霍七七淡淡地回答。
什么?过来的豪绅和世家全都傻眼了。
霍七七,心肝好黑!
第一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