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朕的前夫是太尉-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依朕看来,铭之似乎并不知晓这胎记是假的。”谢凝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也皱了眉。“而且方才朕见到一个青楼女子,她背上也有龙形胎记。那女子名叫言寸心,自称是乐平郡主之女、越王谢樘的外孙女,还要跟朕争夺皇位呢。”

    “怎会如此?”段昀吃惊,“陛下,此事绝不可能!郡主身上必定有胎记,当年谋逆案可是裕安帝亲自下令的,裕安帝那样缜密的心思,怎么可能让郡主逃走?不可能!”

    “朕也是这样想的。”谢凝点头,道:“表哥,朕打算将开春的事情弄完之后便去一趟江南,这京城恐怕要暂时交给表哥你、宋先生还有孙墨释,朕会取两个忠心武将坐镇监门卫与金吾卫。表哥,在朕去江南之前,你与宋先生、孙墨释之间多多来往,最好让宋先生多提点一下孙墨释,朕实在不放心他。”

    “是,臣明白了。”段昀听说她要去江南也未曾阻止,只是点头。

    谢凝便站起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表哥,你歇息吧。”

    “臣恭送陛下。”段昀喃喃道,看着那女子在陆离的陪伴下缓缓离去,心中不知为何一阵怅惘。

    谢凝却没留意,她与陆离走在空冷寂静的宫廷甬道上,青瓷与夏侯淳远远地护卫着。直到紫宸殿前宽大又漫长的台阶前,谢凝才问道:“那个胎记……你怎么说?”

    若问世上谁最清楚她背上的胎记,陆离绝对是第一,即便是谢凝,在出嫁之前都根本不知道自己背上还有个胎记被藏了起来。掩藏的假皮是陆离亲手取下,图形也是陆离亲手画下来给谢凝看的,最后也是陆离取了同样的材质做成假皮将她的胎记隐藏起来,直到那天被太后取下。

    所以这世上若论真的看过谢凝背上胎记的,只有她已故去的母亲薛明岫、太后还有一个陆离。

    所以现在陆离与谢凝一样,都清楚那个言寸心是个什么东西。

    言寸心背上的胎记与钟铭之的一模一样,钟铭之背上是个角龙,谢凝背上是条螭龙。

    “这可真是个不错的新年礼物。”半晌,谢凝在寒风中笑了起来,加快了步伐,背对着陆离挥手道:“太尉回去吧,记得答应朕的话。”

    “等等!”陆离忽然拉住她的手,不由分说将一物塞进她手里,道:“青霜并不保险,这个你千万收好。”

    谢凝将东西接过了,点头道:“嗯。”

    随即抽手要回紫宸殿,陆离却握住了不放。

    “我今天去将作监塔上等着,就是想送这个东西给你的。九儿,你又长一岁了,来年也要开开心心的。”

    “太尉不给朕添堵,多听朕的吩咐,朕也就开开心心了。”谢凝话语带笑,将手从他手里抽走,回到了那灯火依旧辉煌的大殿里,只留一个陆离在漆黑与寒风里站着,半晌才离去。

    “陛下!”谢凝一回到紫宸殿琼叶与兰桡便应了上来,着急道:“您终于回来了,可担心死婢子了!”

    谢凝微微点头,依旧是漫不经心的,手里还捏着陆离塞给她的东西。她的生辰其实是冬至,但掖庭宫里没到除夕才会有好吃的,薛明岫便每年都在除夕夜为女儿过生辰。后来嫁到永定侯府,陆离也是在除夕为她庆生,两人过的第一个除夕夜,陆离便将那个玉镯送给她,还说要她“开开心心”。可惜,那玉镯最后断在他的玄甲上,再怎么金镶玉嵌,也补不回裂痕。

    叹了口气,谢凝将手里的东西取了出来,竟然还是个镯子。镯子做成金龙形状,精致非常,栩栩如生。龙尾上卷着一颗拇指大小的浑圆珍珠,镯子上边还镶嵌着一红一绿两色红宝石。

    “咦?镯子?好精致呀,金龙戏珠,与陛下的身份正匹配呢!”琼叶夸道,“陛下,谁进贡的呀?”

    谢凝却想到的却是陆离说的话,他说青霜剑并不保险,也就是说……这东西是个武器?她略一思索,道:“你们退开。”

    琼叶与兰桡不解地退开半丈,谢凝将镯子戴在左手上,右手伸出,拇指与中指捏住红绿两色宝石之后,龙首恰好对着对面。谢凝将红宝石按下,瞬间一声轻响,珍珠滚到金龙颔下,龙头抬起,一蓬细如春雨的针从龙□□出,霎时间对面的锦榻、茶几上边多了许多兀自摇摆的细针。

    “嗬!”琼叶瞬间变色,“谁竟敢将这等危险的东西送给陛下?不想活了么?”

    兰桡却按住她道:“别急。”

    谢凝恍若未闻,将绿宝石按下,珍珠便如褪色般褪去了表面的银白,变成乌黑的一团镂空球。那些细如牛毛的针瞬间又飞回镂空球内,珍珠唰的一下将银白合上,回归龙尾之处,龙首伏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好一件暗器。”兰桡欢喜道,“有了此物,陛下便不必担心有人近身刺杀了!”

    谢凝却握着龙镯沉思着。

    陆离为何要送她龙镯?难道他早就知道她打算离开皇宫?甚至,他早就知道她想下一趟江南?还有,今天陆离与景渊之间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夜之间,无数变故,谢凝想得头疼,干脆不理了,沐浴更衣睡觉,次日还有个元日大朝,不知要多累呢!

 第81章 比试

      元日大朝与常朝、早朝比起来,无非就是郑重一点、流程多一点,礼服更重,叫人更累。谢凝先是去祭了天,接着又在含元殿里接受群臣朝拜,听丞相代表群臣将那又长又催眠的贺表给读完了,才终于松了口气。

    回了紫宸殿,谢凝将冕服换成常服,还要去长乐宫拜见太后,按照习惯,这天晚上谢凝也要和太后一同用膳的。为了表示一家亲,谢凝还命人准备了个圆桌,她和太后一起吃饭。

    “女帝,这是屠苏酒。”太后亲自斟了酒,慈爱道:“新春伊始,幼者得岁,女帝先将这屠苏酒喝了吧。”

    这是大梁朝的习俗,新春喝屠苏酒驱邪,年幼者先喝,随后才是年长者。谢凝便告了谢,将杯子里的屠苏酒喝下了,才将杯子放下,便听太后道:“女帝,今日命妇们入宫朝拜哀家,说了些有趣的事。”

    谢凝一听就知道昨晚去珠语楼的事给太后知道了,便解释道:“太后,朕并非胡闹之人,只是昨晚长宁候世子与汝阳王都要去青楼,朕好奇什么人竟能让钟铭之与景渊两人去探望,便跟着去了,还请太后千万不要误会朕的品行。”

    “哀家并无责怪女帝之意。”太后温和道,“女帝如今富有天下,青楼女子自当别论,但若是朝中子弟,哪怕是清白人家的孩子,纳入后宫也并无不可。”

    谢凝闻言不禁一怔,太后却不再多说,只劝谢凝多吃些东西。一直到谢凝准备离去,太后才有意无意地问道:“女帝,不知武举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太后放心。”谢凝笑道,“朕已经交代下去了,武举是大事,诸位大臣不敢有所懈怠的,元宵节那天承天门外会摆擂台,届时太后与朕一同见证武举三甲的诞生。”

    太后闻言,才含笑送谢凝离开。

    离了长乐宫,连兰桡也皱眉道:“太后为何如此关心武举之事?”

    “不知道,不过太后有懿旨,朕也只好狐假虎威了。”谢凝笑了,初四一上朝就追问武举之事,还吓唬朝臣道:“此事由太后提起,如今太后一日三遍地问起这武举,你们若是让朕在太后面前受气,朕可要生气的。”

    吓得兵部赶紧将奏折呈上,道:“陛下,一切已准备就绪,这是参加武举的人员名单,请陛下过目。”

    禄升接了名单奉上,谢凝一边看一边听兵部的禀告。

    “此次武举虽准备仓促,但报名不下千人,都是京城人士。因陛下宽宏仁厚,不少百姓也报名了,实在是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大喜事,臣等必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保管叫太后欢欢喜喜。”

    一番话实在没甚可取之处,还不如手里单调的名单有趣,谢凝左耳听了右耳出,没一会儿便叫退朝了。

    “陛下、陛下。”回到紫宸殿琼叶便追问,“那位宁绾云姑娘可在名单之中?”

    “这个你可不必担心了,兵部的虽然是些粗人,但揣摩上心这件事还有个陆离坐镇呢,能有什么闪失?”谢凝看着名单笑了,“朕可期待得很呢。”

    大梁朝的武举制度是太宗时设立的,旨在吸收各地的有用之才,强国之边防。同科举一样,武举按照惯例也是三年一次,每次自县中童试成童生、道中乡试成举人、京城会试成贡士,最后再殿试成为进士。科举自每年秋天乡试、春天会试,武举却刚好相反,是夏初乡试,初冬会试。只是这武举制度自创立以来,除太宗、文帝、武帝三朝,少有举行的,原因是许多帝王觉得数千人在京城里舞刀弄枪,甚是危险。

    谢凝这一次的武举开得仓促,也没能一层层地选拔,只好在报名时只规定三代有犯人之后、贬官者、贱籍者不得参与,其他的随便参加,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将士,只要官职低于中郎将都可以。只因这一规定,京城中倒也有近千人参加,将兵部忙了个人仰马翻。

    武举的内容分为体、武、骑、射、策五科,每科又有不同的小项目。因此次武举情况特殊,兵部不比策论,只看其他四科,更采用了淘汰制,自正月初五开始,每一轮便要筛掉一部分的人。

    “青瓷!青瓷快来!”琼叶站在殿前引颈期盼,见了那抹黑色的身影便使劲招手,问道:“快说快说,宁姑娘怎样了?”

    青瓷面无表情道:“要先禀告陛下的。”

    “我知道,哎呀,那你快进来!”琼叶拉着她往暖阁里走,叫道:“陛下,青瓷回来了!”

    “早听到你的声音了。”谢凝放下奏折,“兰桡,上茶水点心瓜子。”

    兰桡抿嘴一笑,将茶点排开,女帝坐在锦榻上,三个宫女围着炭火与小矮几,桌上茶水点心瓜子,宛如闺阁中闲闹的聚会。青瓷看着不禁不自在,琼叶与兰桡却已经坐下了,兰桡给三人倒茶,琼叶已开始嗑瓜子,问道:“今天情况如何?考什么?宁姑娘过关了么?”

    青瓷跪坐在地毯,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道:“今日是武举第一场,比的是‘体’,就是观察体格,有身患残疾、体质孱弱者,都被淘汰了。应试者需脱衣给考官检查,一一记录。”

    “啊!”琼叶惊呼,“那宁姑娘岂不是……岂不是被人看光了?”

    “你慌什么?”谢凝笑道,“朕难道真的派青瓷去看热闹么?”

    青瓷常年白无血色的脸上露出红晕,低头道:“属下谨遵陛下教导,以紫宸卫之身份为宁姑娘做检查,宁姑娘虽是女子,但看得出从小练武,体质极好,不输男子。”

    “也就是说……青瓷你将宁姑娘看光啦?”琼叶笑嘻嘻地问道,“宁姑娘可知道你是女的?”

    青瓷的脸更红了,又不能不回答,只好说:“知……知道,我已亮出紫宸卫腰牌,这朝中只有我一人是紫宸卫,宁姑娘没有遭到羞1辱。”

    只是这样子看来,不仅是没有遭到羞1辱,恐怕还是遇到了心中极为佩服之人呢。谢凝想到宁绾云口中曾提到“女帝身边那极厉害的女护卫”,不禁笑了,吩咐道:“继续再探,一定要注意宁绾云与孔惟道两人。哦,对了,孔惟道呢?”

    “孔校尉出身行伍,自然一切顺利。”青瓷答道,“陛下不必担心。”

    武举便如此进行着,由青瓷每天上报,谢凝还忙着和宋明璋、孙墨释对付新一年各部署要钱的折子,这个要修那个要买,忙得焦头烂额。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已是正月十四,若非早朝上兵部尚书万翰泽提醒,谢凝几乎忘了这事。

    “陛下,经过十天的比试,已决出三十人进入武举会试,恭请陛下与太后驾临。”

    谢凝点头,叮嘱道:“金吾卫与骁卫、羽林卫一定要做好保护的措施,决不能叫太后受惊,明白了?”

    “是,臣等自当谨慎,不容有任何闪失。”

    次日,武举会试。

    会试分为两个部分,上午下午分别举行。十四日一早,禁苑之中搭起了高台,巨大的校场由骑兵骁卫、重甲兵与步兵羽林卫一同护卫着,随着禄升尖细高亢的通报声,谢凝与太后自銮驾登上高台入座,太尉、兵部尚书一身甲胄与丞相、御史身穿官袍各自一边在下首坐下,高台再下一层才是文武百官。

    谢凝道了声:“开始吧。”

    万翰泽便抱拳而出,先对女帝、太后行礼,再一手按着腰间宝剑,声音洪亮地喝道:“武举开始——举人入场拜见吾皇、太后!”

    四方的校场的四角、四面的鼓楼上边擂起了战鼓,“咚咚咚——”一队整齐的士兵便牵着马自大门走了进来。鼓声停下,士兵们的脚步也停下了,万翰泽道了声:“跪。”士兵们便齐刷刷地单膝跪下,一手按膝一手撑地,齐声嘹亮道:“叩见吾皇、太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平身。”谢凝抬手道。

    “是。”万翰泽先抱拳,再转身喝道:“起!”

    士兵们便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琼叶站在谢凝旁边,一眼便看到了队伍中的女子,忙低声道:“陛下,您看,宁姑娘在那里呢!”

    谢凝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果然见宁绾云穿着一身皮甲在第一排站着,那甲胄应已是军队中最小的了,但对她而言仍是不合身,看着十分别扭,颇为滑稽可笑。太后见了也笑了,摇头道:“怎么一个女儿家也来胡闹?太不像话了。女帝你看,那队伍最后的一排,自左至右,分别是孟家、卫家、陶家的公子。”

    琼叶一时没想到这什么孟卫陶是什么姓氏,只随着太后的指点去看最后一排的左边三人,瞬间眼睛一亮,赞叹道:“孟家明朗,卫家坚毅,陶家儒雅,陛下,真是好少年呢!”

    谢凝心中却咯噔一下,立刻与陆离对望了一眼,双双明白了太后执意要开设武举的用意。她脸上带着笑,道:“确实是好少年呢,若能为朕所用,当是好事。太后你看,长宁候世子钟铭之也在同列呢,就在第一排。”

    太后看去,果然见第一排有个愁眉苦脸的俊俏少年,她不禁想起除夕夜的传言——长宁候世子在青楼里被女帝扒了个精光,夺路而逃。太后暗自揣度道:“难道女帝竟看上了长宁候世子不成?这却不好了。”

    谢凝悠悠地将钟铭之推出来当靶子,吸引了太后的注意力,再含笑吩咐道:“梧昭,开始吧。”

    万翰泽便高声道:“武举会试开始!”

    话音落下,另有一名高壮武将手持令旗而出,高声道:“开校场!”

    一声令下,士兵立刻将校场布障给去了,原来那宽阔的场地已经被分成了三个部分。东边弄得坑坑洼洼,模拟了各种地形,自起点开始分别是木栏、沼泽、沙坡、乱石坡、树林,最后才是平地。中间一排排兵器,散落在地上,还有空的兵器架子。西边一字排开许多箭靶,高低不同,最后一个甚至摆到了皇城高高的墙头上。三个部分的尽头都有一个令牌墙,上边各挂了三十个木牌。

    传令官道:“众与试者听令,上午考骑、射、体三科,以鸣金声为令,先策马度过第一区,到达第二区后下马绕一区外围跑步半圈,穿过一区回到二区,将地上兵器归入兵器架上,进入第三区。第三区依次进行马射、步射、平射、长垛。最终以骑、体、射三科成绩中令牌数字叠加最大者为胜,取四人进入殿试,都清楚了?”

    底下的与试者齐声答道:“清楚了!”

    传令官便回身看万翰泽,万翰泽便望着女帝准备请示,谁知女帝的视线却是望向太尉的。

    “太尉,为何会有沼泽?”谢凝故意问道:“这泥泞不堪的,叫绾云一个女儿家如何是好?”

    陆离淡淡道:“陛下,那位宁姑娘是来给您当武将的,可不是来给陛下怜香惜玉的,陛下若是舍不得,不如……”

    “太尉!”太后沉下脸,“还请慎言!”

    陆离抬头看去,眼见太后眼中全是不满,再看谢凝却是满眼含笑,心里登时咯噔一下,暗道一声不好,他忽然想到一个颇为可怕的称呼:丈母娘。陆离不敢大意,忙起身行礼告罪:“太后息怒,臣失言。”

    太后轻轻地哼了一声,不理会他,谢凝在旁边笑得几乎肚子疼,吩咐道:“梧昭,开始吧。”

    万翰泽乃是行伍出身,虽官至尚书仍是粗人一个,根本不懂这对话中的暗潮汹涌,只对传令官道:“准备开始。”

    鸣金兵就位,传令官高声道:“与会者集中起点!”

    与会者全都集中在第一区的尽头第一道木栏处,全都严阵以待,伴着传令官一声高喝,鸣金兵敲锣,武举便开始了!

    “当——”的一声,与试者全都翻身上马,一个个勒住缰绳策马越过了木栏。木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