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说话,那帮子勋贵更不是不敢在韩辰面前多嘴,一时之间,韩辰这桌在喧闹的婚礼中间显得极为安静。

    不一会,文安学将新娘子李沛白接了过来。

    他红光满面地牵着新娘子,眼角眉梢都是遏止不住的笑意。

    韩辰没去观礼。

    他不去,这桌没一个敢动的。

    不一会,拜过天地,将新娘子送入新房,安床坐帐。

    文谦父子出来敬酒。

    第一个就先来到韩辰所在的这一桌。

    “汉王世子拔冗莅临,真是蓬荜生辉。”文谦先干为敬。

    韩辰怎么可能在文谦面前坐着,在他敬酒时就先站了起来,眼见文谦喝了一杯酒,便也爽快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文府一门三进士,爷孙父子同登科,乃是千古佳话。今日又逢幼安兄大喜之日,我敬幼安兄一杯。”韩辰口里说着漂亮话,敬了文安学一杯。

    文谦被这句话恭维的满脸都是笑。

    袁承泽看了看文谦父子,再看了看陪着笑的韩辰。

    觉得怪异极了。

    他的阿辰哥,几时会这么讨好人了?

    就连面对永安帝也没见他这么刻意讨好过。

    难道,这个文谦真的这么得阿辰哥眼缘。

    想到这里,他不由也站了起来,郑重地敬了文谦父子一杯酒。

    一时间,酒宴上杯觥交错,酒香四溢。

    文谦父子不一会就喝得脸色通红。

    韩辰不动声色地笑了笑,道:“承哥儿,你们先在这里喝着,我出去透透气。”

    仲夏天,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

    虽然喜棚里放了两座冰山,可还是觉得有些燥热。

    袁承泽这会身上也是透了背,闻言就点了点头,道:“阿辰哥,你刚喝了酒,吹不得风,若是觉得头晕了,可千万不敢乱跑。”

    韩辰就指了指八斤和赵义恭,“有他们跟着呢。”

    ……

    ……

    在内宅院的喜棚中,风重华也喝得有些多了。

    因官员们大多随圣驾去了避暑行宫,所以内宅的妇人和姑娘们来的不少。

    有几个认识的,就过灌了风重华和周琦馥几杯酒。

    俩人脸上都是红扑扑的。

    “我出去喝点醒酒汤去,一会她们再来灌酒,你就说我去官房了。”风重华实在受不住了,酒意有些上涌,低声与周琦馥说话。

    周琦馥酒量略比她大些,闻言就颌首,“去吧,一会我替你挡挡。”

    风重华就低着头,由悯月和良玉一左一右扶着,出了喜棚。

    出了喜棚,被夜风一激,有些头轻脚重起来。

    抬起头,看着檐廊下贴着大红喜字的灯笼随风轻摆,眼前有些轻晃。

    “扶我回西跨院吧!”她觉得自己有些撑不下去了。

    两个丫鬟应了一声,扶着她往西跨院走去。

    回到西跨院,丫鬟们服侍着风重华刚睡下,就听到院子里响起了石子敲击的声音。

    悯月就往良玉那里看去。

    良玉窘得满脸通红,道:“我出去看下。”

    悯月横了良玉一眼,这么晚了,还能有谁?

    无非就是良玉的主子。

    韩辰站在一处僻静无人的角落里,身边跟着八斤和赵义恭。

    “见过世子爷。”良玉曲了曲膝。

    “怎么这么早就回西跨院了?可是身体不好?”韩辰不等良玉行完礼,就关切地发问。

    良玉抿了嘴笑,答道:“并非是身体不好,而是多吃了两杯酒,有些醉了,奴婢们就扶着县君回来休息了。”

    韩辰“哦”了一声,却放下心来。

    他负手伫立半晌,有些意兴索然。

    兴冲冲地跑到西跨院,还以为能与佳人说几句话,结果佳人却睡了。

    月色顺着游廊流泻而下,落在墙角的几株白姜花上,皎洁的花朵,如玉般晶莹。

    “回吧。”眼见良玉已经回西跨院了,赵义恭低声劝道。

    韩辰摇头叹息,心中无限的惆怅。

    月华如水,院落中虫鸣阵阵。

    唯有伊人不见。

    隐隐约约,院中细语声传出。

    却影影绰绰的听不真切。

    …

    …

    第二日一早,风重华轻轻爽爽的醒来,汇合了周琦馥与风明殊,前往上房院认亲。

    上房院里,文谦与周夫人穿戴一新。

    看着佳儿佳妇,笑得合不拢嘴。鲁氏坐在他们身边,四周嬷嬷、仆妇、丫鬟侍候着。

    李沛白上前拜见翁姑,又送了亲手做好的鞋袜。

    然后羞涩的唤了一声,“爹,娘!”

    周夫人眼中的泪水立时涌了出来。

    …

    …

    认完亲后,文安学领着李沛白在祖宗牌位前拜了高堂。

    一家人又在一起用了午膳,周夫人就让小夫妻回去休息了。

    良玉觑了个空,把昨夜韩辰来寻的事情说了一遍。

    风重华听得目瞪口呆。

    他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居然敢闯到西跨院去。

    幸好自己睡着了,万一被人瞧见,这可怎么得了?

    她忙对良玉讲:“以后不许他再擅闯内宅院。”

    良玉笑嘻嘻地应了,转回头就告诉给了韩辰。

    韩辰听到风重华用不许两个字,不由得笑了。

    从乐道堂出来,往浩然堂走去。

    刺眼的阳光从高翘的青瓦屋檐上落下来,令韩辰微微眯了眼。

    汉王妃此时正坐在浩然堂的葡萄架下,手里拿着莫嫣和绣儿的绣品,正在比评着。

    不知她说了什么,绣儿举着针线,咯咯的轻笑。

    见到韩辰进来了,汉王妃连忙让他过来。

    “怎么这时过来了?”

    因莫嫣和绣儿自小就在汉王府长大,与韩辰也是极熟了。俩人并未避开,而是方方地站了起来,

    行了一礼。

    “见过世子爷。”莫嫣语调柔柔的,抬起眼皮往韩辰看了一眼。

    绣儿看起来则是咧咧的,干净利落地行了一个福礼。

 第154章和睦

    冲着两女点了点头,韩辰向汉王妃行了一礼。

    “过几天就要走了,儿子特地来问娘有没有什么需要儿子办的事。”韩辰与汉王妃感情极好,行了一礼后就站到了王妃身后,替她轻柔地捏起肩来。

    王妃抿了嘴,面上露出欣慰的微笑,以手抚住落在她肩上儿子的手,“且坐下吧,今日肩膀不疼。”早年间,汉王妃随着汉王南征北战,肩膀落下了病根,经常酸痛。

    阳光透过葳蕤葱郁的葡萄架落在汉王妃的脸上,韩辰看到,母亲那头原本乌黑亮泽的长发上生了几根银丝。

    见到儿子的视线一直自己发间,汉王妃不禁笑了,“一转眼,你都快成亲了,娘也老了。”她拉过儿子的手,轻轻拍了几下。

    “娘?”韩辰心头酸楚。

    听到母子俩人议论起韩辰的婚事来,莫嫣不由侧起耳朵。

    风吹过葡萄架,发出沙沙的声响,青翠欲滴的葡萄串在阳光下如同一串串晶莹的绿宝石。

    “我已见过雪曼了。”韩辰缓声轻语,却没说和袁雪曼都说了些。

    然而汉王妃却像是什么都明了,微微颌首,“陈氏前些日子递了牌子,昨日进了宫,听说被皇后斥责了一顿。”汉王妃有些可惜,袁雪曼其实为人不错,如果她不姓袁,倒真是个好儿媳的人选。

    只可惜————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袁雪曼只要姓了袁,那她就不可能是韩辰的良配。

    汉王妃再喜欢她,也不可能拿着丈夫和儿子的性命冒险。

    那边,莫嫣却笑了起来,“原来世子爷真要娶袁县主了?袁县主为人和蔼可亲,温柔体贴,倒真可称得上一个良配呢。”

    听了莫嫣的话,汉王妃意味深长地笑了。

    韩辰看了莫嫣一眼,而后垂下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处投下一层阴影。

    莫嫣看着这张神采昳丽如芝兰玉树的脸,只觉得心头狂跳不已。

    …

    …

    文安学成亲第三日,李府派人来接李沛白回门。

    文府再摆宴席,邀请亲朋故旧,京阳伯夫人携儿媳盛装赴宴。

    这一次宴请,可把齐太太坑苦了。

    今日正好是齐太太寿宴,她一大早就起床做起了准备。可没曾想,有很多人都没来参加她的寿宴。

    一两个不来还不明显,等到约有快一半人不来时齐太太才惊觉不对。

    于是就问了交好的一位太太,那位太太先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眼,却笑着说家里孩子在,不方便在外久留。

    而后飘然而去。

    齐太太懵了。

    吴老太太轻轻叹了口气。

    京阳伯得蒙圣恩起复,此次再次修永定河,听说就是文谦保举。

    文谦连参与逼死他妹妹的京阳伯都可以不计前嫌,那他们这个与文府并没有什么仇怨的吴家自然也可以交好。所以吴老太太打定主意,想让齐太太与周夫人交好。

    可是谁成想,儿媳妇居然错着连出,想为吴鹤同求娶褚小宛。

    当初京阳伯被罢官时,怎么没见吴府如此热忱?礼部的官员刚走,齐太太后脚就来求娶?若是京阳伯府答应还好,可是偏偏人家京阳伯府连理都不理。

    这一下子,吴府成了京城的笑话。

    吴老太太看了一眼儿媳,表情平静地道:“这些日子你家老爷身子骨不好,我看你先在道堂里念念经,府里的中馈就先让敏哥儿媳妇管着。我的身子骨也一日不如一日,总想身边有个人陪着,以后就让芙蓉跟着我。”

    敏哥儿是指齐太太所生的长子吴敏同,齐太太共生了两子两女,长子吴敏同,次子吴鹤同,长女吴含笑,次女吴芙蓉。

    说起来儿女双全,丈夫又疼爱她,没有什么小妾通房乱七八糟的事情,偏偏齐太太自己立不起来。府里的中馈管不好就不说了,连女儿也教不好。幸好两个儿子都是跟着吴老太太长大,也没偏到哪里。

    齐太太大惊,这是让她以后念经度日了吗?可她并不曾做错什么呀。

    吴老太太不想理她,也不想与她解释,让嬷嬷把她请了出去。

    “去把敏哥儿媳妇叫过来。”齐太太出去后,吴老太太的脸色阴沉下来。

    等到孙媳妇一到,吴老太太直接开门见山:“你可知道你母亲替鹤同求娶京阳伯女儿的事情?”

    见到孙媳妇颌首,吴老太太发怒了:“她这是在搞什么?以前京阳伯落魄时怎么不见她出头?京阳伯刚被陛下任命为永定河总监,她就巴巴的凑上去提什么亲。是不是京阳伯再落魄了,她还会像退风家的亲事那样,把亲事再给退了?我虽没读过什么书,可也知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前次退风家的婚事时要不是因为风家的女儿确实不成样,我肯定不会同意退亲。”她越说越生气,“想我一辈子好名声,竟然毁在了儿媳妇手中。以后我还怎么有脸出去应酬?我这脸还往哪放?”

    “以后你母亲会在道堂念经,府里的中馈你还得多费些心……”说到这里,吴老太太微微闭了眼,“你出去吧。”吴老太太的语调非常平静,可是跟了她一辈子的嬷嬷却听出了悲凉之意。

    两年前,吴含笑瞧中了谢文郁,非他不嫁。可是齐太太却一心想让吴含笑嫁给自己的娘家侄子齐树友。为了这门亲事,母女俩人翻了脸,最后闹到了她这里。吴老太太以为吴含笑与谢文郁私定了终身,表面上虽是罚了吴含笑,心底却是暗喜。

    结果去提亲时,人家谢文郁根本就不知道吴含笑是何人。

    媒人从谢府回来后,面带不屑。

    吴老太太觉得这张老脸被自家孙女狠狠地打了一巴掌,一怒之下,将母女俩人拘在府内不许出门。

    儿媳妇寿诞,陆太太人不来也不送礼物,周夫人倒是送了礼物过来,来送礼的却是外院管事。

    京阳伯倒好,直接将事情捅到了儿子那里。

    吴老太太担心的是后宅之事会影响到儿子……

    “你去告诉齐氏,就说我同意含笑与齐树友的亲事了。让她娘家的人尽早前来提亲!”吴老太太冷声道。

    娶妻不贤毁三代!

    既然齐太太这么想毁自己的娘家,她何苦拦着?

    ……

    ……

    文安学婚事后,京阳伯求见文谦。

    文谦在中堂里见了他。

    京阳伯先是对文谦举荐他任职河工总监表示感谢,而后又对以前京阳伯夫人所做的事情表达了愧疚之情,“……每每思及此事,玉清羞愧难安。本来早就来赔罪,然而这张脸皮太薄,不敢登门。”京阳伯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脸,连声长叹。

    心中悔意如潮。

    当年京阳伯夫人为次子与风重华定下亲事,他不是不知道,却因爱子心切并未阻拦。等到后来因为这件事情造成了文氏的死亡,他就后悔了。然而那时他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

    后来,永安帝罢了他的官职,令他闭府思过。

    他心中满是怨怼。

    直到文谦在永安帝面前公然举荐他,他这才惊觉,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几乎可称得上一个笑话。

    文谦表情淡泊,“为国举才,乃为人臣子之本份。”

    …

    …

    上房院里,周夫人叫了鲁氏打默和牌,风重华和周琦馥作陪,李沛白坐在周夫人的后面,帮她看牌。

    默和牌是一种新型的玩法,纸牌共有一百二十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

    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

    因为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然后自己家里打,当然不可能默不作声。

    所以几个人打牌时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昨夜里东跨院是怎么了?大半夜兵荒马乱的?”周夫人问李沛白。

    李沛白抿嘴笑:“说是有个同科在宜水阁与人斗了一夜诗斗输了,大半夜的过来请幼安去救场,幼安怕您担心没敢去,好言好语地把同科劝走了。”

    “他敢去,打断他的腿。”周夫人哼了一声。

    鲁氏抽出一张索子扔了出去,噗的一下笑了,“媳妇娶进门,儿子扔墙头。你是有了媳妇,就不要儿子了!”

    李沛白连忙道:“索子,要碰。”然后从周夫人的牌里抽出两张索子丢在牌桌上。

    “那当然!有了儿媳妇,还要儿子做什么?”周夫人得意洋洋。

    坐在鲁氏下首的风重华大叹倒霉,“明明该我吃的,偏偏被碰了。”

    话音还未落,周琦馥就扔出一张三色来。李沛白立刻道:“和了!”

    周琦馥看着手里的清一色目瞪口呆,道:“什么嘛,大嫂!从你帮姑母看牌始,我就没赢过一局。”回过头,她又说鲁氏,“娘,你赶紧替我弟娶个媳妇过来,以后媳妇帮您看牌,管保您赢得心花怒放。”

    鲁氏重重地点头。

    周夫人则是哈哈大笑。

    到用膳的时候,李沛白帮周夫人赢了将近十两银子。

    周琦馥与风重华输得最狠。

    用完了膳,文谦说起要回避暑行宫。

    周夫人与他商量文安学与李沛白一起前往通州赴任的事情。

    “新婚夫妻,不忍别离。哪有为了我,就折散小夫妻的道理?”周夫人是想到鲁氏,有感而发。

    她弟弟周克是个孝顺儿子,为了照顾母亲把妻女留在老家,只带了儿子上任。母亲照顾到了,妻子却要忍受与丈夫两地分居之苦。

    所以她打定主意,要让李沛白随着文安学去通州任上。

    文谦点了点头,显然很同意周夫人的决定,“新婚燕尔,花好月圆之际,怎忍得劳燕分飞,一起赴任也好。”

    周夫人看了一眼文谦,到底还是把想问问他为什么要替京阳伯说好话的话给咽了回去。

    文谦却主动解释起来,“京阳伯虽是为人略有欠缺,然而治河却极有功绩。我既然官居拾遗,有荐举人才之职,就不能因为与其有私怨而妄顾了他的才能。陛下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我明知京阳伯有才,岂可弃之不荐?”

    周夫人看着丈夫,不知道是该赞他公正无私,还是埋怨他举荐害过文氏与风重华的人。

    半晌后,她方道:“朝廷上的事情我也不懂,总之只要你觉得没错就好。”

 第155章姑嫂

    然而,文谦举荐京阳伯的事情到底还是传开了。

    除了有一两个说他迂腐的,大部分都是夸奖文谦国器公用,不拘一格举贤荐才。

    这却与文谦量才唯举的初衷相反。

    当别人问到他时,他更加谦虚了。

    结果,这样的无心的举动,反而让他的声望,一下子到达顶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