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置我?我真是怕死了!我听说定国公是以残害妇孺起的家,我今日说了定国公的坏话,他会不会也派人来我杀了我啊?”万秀娥掩袖轻笑,丝毫不将徐飞霜放在眼中。
听到万秀娥将十几年前的事情给揭了出来,院中一时陷入了沉默中。
许多人都知道当年的事情,知道周王与定国公誓不两立。
有人突然想起,风明贞是风重华的亲堂姐,这么算起来的话,好像风重华与周王也是姻亲的关系。
怪不得徐飞霜要针对她呢!
有人心中恍悟,似是找到了徐飞霜针对风重华的由头。
“我听说,这个徐县君喜欢周王!所以才不许别人说周王半句不是。”人群里突然有人说了这样一句。
万秀娥扑哧一下笑了。
“谁?谁在胡说?我怎么可能喜欢周王?”徐飞霜脸色涨红,快要气哭了。
“没想到徐县君居然喜欢上了周王?这可真的是天作良缘啊。周王虽是年纪大了些,可是座。
这其中,自然有人获利,有人欢喜……
她明眸微转,嘴角掠过一抹了然的微笑。
有个明眸皓齿的小丫鬟走了过来,躬身行礼,“明德县君,我家郡主请县君去抱厦内坐坐。”
风重华挑挑眉头,有些好奇。
淳安郡主让她过去,难道是有话要与她说?
她往抱厦内望去,却正好与淳安郡主的目光落在一处。
淳安郡主微笑着点一点头。
然而,下一秒,淳安郡主的脸色却变了起来。
原来是徐飞霜抓起了小几上的茶盏朝着风重华所在的方向扔了过去,可她的准头不行,却扔到了孔府嫡长女孔嘉言的身上。
结果大半的茶水都溅在了孔嘉言的脸上和裙袂上,就连紧挨着的孔嘉善也遭了殃,一条崭新的轻容纱襦裙挂满了茶叶。
“徐飞霜,你胡闹什么?”孔嘉善皱紧了眉头,面色不悦。她很喜欢这条裙子,这是请了江南的织工费了两个月才织成的轻容纱,而且上面的绣花更是名满天下的张绣娘所绣。
今天是第一次穿……
可当她回头看到狼狈无比的姐姐时,心中更是怒火上涌。
今天母亲本来是想和蔡夫人谈论姐姐的婚事,如果被蔡夫人看到姐姐这样子,会不会心生不满不喜姐姐?姐姐如果得不到婆婆的喜爱,以后在蔡府的日子就难过了。
“我孔府容不下这尊大佛,把她给我请出去。”说完这句话,她急忙扑向姐姐。
孔嘉言身边的几位姑娘将她围住,这个帮她擦脸上的茶叶,那个帮她整理衣物。风重华叫过了孔嘉言身边的嬷嬷,令她赶紧去取备用的衣裳首饰。
一会,备用的衣裳首饰就取了过来。
孔嘉言终是喘了口气,看了看一身茶叶的妹妹,还有裙上湿了一小片的风重华,叹了口气。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她急急忙忙地站了起来,由丫鬟婆子们领着去了退步。
风重华就跟着孔府两位姐妹的步伐,三人一同更衣。
周琦馥原本想与风重华同去,却被李沛白给拦了下来。
“真没想到徐县君脾气居然这般暴躁。”李沛白笑盈盈地揽着周琦馥,眸子却往徐飞霜那里望去,“现在三位姑娘身上都被泼了一身的茶叶,也不知道阿锳有没有可更换的衣裳。两位孔姑娘我倒是不担心,我担心的是阿锳。”
徐飞霜泼了三人一身水,孔家二姑娘出口要赶徐飞霜走。这就已经不是姑娘们的事情了,这件事情必须告知给各位长辈。
不管将来是吵架也好,开撕也好,都得由长辈们决定。
周琦馥瞬间明白了李沛白的意思,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现在是谁先回去告状谁就占了先机。
徐飞霜却是如坠冰窟,她觉得自己闯祸了。衍圣公府的姑娘与别家不同,不是她能随意打骂的。她一想到泼了两位孔姑娘一身水,就后悔的要死。
都怪这个风重华,要不是她……
不过一会的工夫梅夫人身边的丫鬟就走了过来,冲着徐飞霜福了一福:“徐县君,我们夫人听说县君与两位姑娘有些误会,想请县君过去问问清楚。”
徐飞霜顿时脸色煞白。
她把梅夫人两个女儿泼了一身的水,梅夫人叫人来喊她,岂不是要寻她的不是。
有心不去,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她总不能原地消失吧。
等到她磨磨蹭蹭跟着丫鬟来到上房院时,看到了坐在梅夫人身边的蔡夫人,立时眼前一亮。
徐飞霜快步走到梅夫人身前,恭谨地行了一礼,“都是我的不对,我不该与两位孔姑娘争执。其实我也是一时气不过,这才泼了两位孔姑娘一身水。”
她决定祸水东引。
听说梅夫人的长女就要与兵部尚书之子蔡信之定亲了,想必她很不愿意听到自己女儿与不好的言论。
果然,听到她的话后,梅夫人脸色微微变了变,转头往蔡夫人那里望了一眼,眉梢微挑,却是不发一言。
夏季炎热的阳光在巳末(早11点)时高高挂在树梢,将庭院的廊檐和墙壁照出一个短短的影子。
正厅里虽是放了冰山,可是徐飞霜依旧有种汗流夹背的感觉。
茶香袅袅,梅夫人坐在太师椅上,微微沉吟。
坐在她旁边的蔡夫人慢慢喝着茶。
诺大的正厅,竟是安静如厮,只闻众人的呼吸声。
徐飞霜有些后悔将孔家姐妹牵进来了。
可是这会话已经说出口了,再想更改已是万难。
为今之计,只有死咬住孔家姐妹与她争执,她这才泼了她们一身水。
夫人们不说话,并不代表正厅里就无人说话了。
王澜忍不住站出来大声指责,“一派胡言,你几时与嘉言嘉善起了争执?明明是你在抱厦外被众人群起而攻之,你慌不择路之下将茶水泼到了嘉言嘉善身上!梅夫人气量大度,叫你过来询问,你居然敢将一盆污水扣到嘉言和嘉善身上。简直是其心可诛!”
“抱厦里里外外几十号人,随便叫过来人一问便知,嘉言和嘉善可曾与你说过半句话不曾?”王澜哼了一声,极尽鄙视之情,“我还以为随着年纪涨长,徐县君会聪明些。没想到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尽是干些翻嘴挑唆之事。”
被周琦馥这么一说,徐飞霜顿时怒了。
一个山东布政司的女儿都敢当堂斥责她,这让她怎么下得了台?
她红着脸,怒目而视。
王澜却直接给了她一个白眼。
“胡说什么?”王夫人瞪了王澜一眼,“梅夫人叫徐县君过来,不过是想问问院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就偏生你这么多话?”她虽然是在骂王澜,语气却半点都不严厉。
“娘。”王澜嘟着嘴,冲着母亲撒娇,“女儿也没说什么嘛,女儿说得可都是事实,许多人皆可为证。”
她这么一撒娇,正厅里的就都笑了起来。
蔡夫人更是满面笑容地拍了拍梅夫人的手。
梅夫人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加更第五更,包括今天下午更的那一章正常更新,一共两万字。谢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
第134章辽东
抱厦外,风重华与两位孔府姑娘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回到院中。
有丫鬟上前,把正厅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风重华与嘉言嘉善听得直摇头。
愚蠢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愚蠢还自作聪明的。
梅夫人不过是把她叫去问院中发生的事,徐飞霜居然就敢把污水扣到嘉言和嘉善身上。
以后谁再想邀请她,都要惦量一下,会不会被她报复。
这时,有丫鬟走了上前,轻声与风重华说话。
是长公主要见风重华。
眼看着风重华跟随那丫鬟走了,院里的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孔嘉言看着风重华的背影,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长公主要见风重华的地方并不在正房,而是在后院的一处明轩中。
明轩掩映在石笋新竹之中,透过墙上的漏窗可以隐约看到园中山池风景。暖风徐来,竹枝摇动间可以窥见远处紫薇摇曳。
长公主穿着杏色交领长袄,下身着海棠色香云纱长裙,头戴翟冠,耳朵上坠着红宝石鎏金耳环,容貌精致完美。懒懒地倚坐在明轩的栏杆上,身体划出柔和优美的曲线。
她旁边站着一位夫人,那夫人身穿罗衫纱袍,头上戴着绚丽夺目的金冠,此时正看着轩外开得姹紫嫣红的海棠花。
风重华进来时,俩人正低声说着什么,长公主似是极为欢愉,轻轻地笑着。
笑声如同美玉相击,动人心魄。
“来了,坐。”见到风重华来了,长公主停止与那夫人说话,吩咐童舒看茶赐座。
风重华不敢多说话,顺从地坐下,手里接过童舒递来的茶杯,轻轻垂着头。
长公主笑望着她,柔声问她的近况。
风重华一一地答了,可后面长公主问得就有些超出她的预料了。长公主问她近来睡的好不好,平时吃的怎么样,周夫人待她可好,下人们可还听话。
甚至就连风慎娶亲的事情她也问了问……
当听到风慎现在极听柳氏的话时,长公主脸上浮起淡淡的微笑。
“重华,你过来。”长公主的笑容淡然和煦,声音柔软。与别人不同的是,在别人都唤汉王妃为风重华起的小字时,她依旧唤重华的旧名。
风重华微怔,走到她身边。
长公主抬头看了看她,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然后揽过风重华的身子,抱在怀中。
“真好。”长公主的声音很低,眼眸里润出一点湿意。
风重华却吓得一动也不敢动,后背僵直。
而后,长公主将她轻轻放开,望着她脸上那惶恐之色,笑容温软:“不要怕!”她捏着风重华的手,贴紧了自己的面颊,轻阖双目,泪水如泉。
“不要怕,重华。”豆大的泪珠滚落,滴落在风重华手背上,有些烫人。
风重华眼睫轻抖,心头如波涛汹涌。呆呆地站在长公主面前,脑中一片空白。
童舒见状,就将风重华请了出去。
明轩中,就剩下了长公主与那位夫人。
“又不能相认,你何苦?”那夫人将脸转过,赫然是一张与韩辰有七八分相似的脸。
“二嫂。”长公主倒在汉王妃怀中,眸中的泪水如珍珠般滚落,“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可是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我还活着,还活在世上……她却替别人守了三年的孝……将来我去了,也不知她会不会为我守一天的孝……我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心疼……”
汉王妃拿帕子帮长公主拭泪,眸中印出了几分心疼。
她轻拍着长公主的背,如同母亲般哄着。
被长公主这一抱,风重华整个脑子都空白了。她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回到抱厦,更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上了马车。
直到回到文府,整个人还处于迷离状态。
“重华,不要怕。”长公主的声音言犹在耳,手背上的泪水还在隐隐灼烧她。
她觉得这一切都乱了。
以往的猜想不停地浮现在脑海中。
风重华坐在玫瑰椅上,阳光透过糊了松绿色软烟罗的窗屉照进来,将她的面孔在幽暗的光线里染成一片迷漓。
……
金仙楼上,风绍元正在向方思义敬酒。
酒过三巡,风绍元终是吐露了心事。
“你说什么?你要去辽东宿边?”方思义被他所说的话给震住了,不由放下手中的酒杯,皱起眉头,认真地劝他,“你可想清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是你真决定了,此生便无更改的机会。”
汉王世子本许了风绍元杭州县学教谕的美差,可是万没想到,临到终了,风绍元却要求去辽东宿边。
“在军中冲杀疆场,抵御外敌,凶险之处不足为外人道也,你一个读书人,岂能去那虎狼之地?”方思义摇了摇头,觉得有些看不透面前这个人了。去辽东就需要改成军户,一旦改成军户子孙后代们都是,生生世世没有了科举入朝的机会。
当初风有声助永安帝打开皇城,唯一的要求就是改户籍。由军户改成农户,可是没想到他的孙子,居然又要改民入军。
风绍元苦笑,方思义所说的这些话,他难道会不知道?在杭州做个教谕是不错,可他也彻底的没了出头之日。
“我是安陆伯之后,陛下虽是褫了我家的爵位却没有褫了我尽忠报国之心。”风绍元站了起来,面朝皇城方面深揖一礼,“与其在西湖边上不死不活隐忍度日,还不如去辽东与鞑靼拼个酣畅淋漓。”
风府自从遭了抄家的劫难后已大不如前,富贵也如空中楼阁,悬而又悬。
二叔现在是个罪官,他已经失了科举之路。
在国子监纵是再读几年书,又能怎样?还不如挣个军功回来,重现安陆伯府的荣光。
听了风绍元的话,方思义徐徐喝一口酒,心中生了几分赞同。
难为这个风绍元看得透,竟是把利弊全都看到了。他若是真去了西子湖畔,将来也就是他一人过个好日子。若是去了北边,有了军功回来,说不得过几年又是一个新的安陆伯府。
陛下虽是忌惮勋贵,可是却极喜欢能拼杀的勋贵,也不吝啬奖赏。
就好像他家的世子爷一样,陛下明明忌惮他太过优秀,可是正因为这份优秀,令得陛下又想用他又想压制他。
用,是因为世子爷与皇家同出一源,行事必以皇家之利在先。压,亦是因为世子爷与皇家同出一源,怕他太过优秀,宫中的几位皇子不是他的对手……
思忖已毕,方思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郑重道:“此事,我做不得主,你且静心候我消息吧。”
得了这句话,风绍元的一颗心放回肚中,一面笑着一面拱手告辞。
竟有了几分器宇轩昂的模样。
……
风绍元竟然要去辽东宿边。
消息传到文府,风重华不由震惊。
这个风绍元,倒还真是个人物。如果真去了辽东,依他的才学未必不能混出一番天地来。辽东兵丁多,读书人少,他这个读书种去了,那些小旗总旗还不得把他供起来?
等熬过几年,就凭他所学的学问,混个总旗绰绰有余。
看来他也明白了,他在国子监读书是没有什么出路了。国子监学制四年,在低级学堂学时一年半,学业通过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而后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八分为及格,可以待补为官。
他在国子监已超过四年,依旧没有肄业。与文安学这种只在国子监呆了两年就中了状元的天才相比,他好似一颗蒙尘之珠,看不到未来的出路。
再呆下去,也不过就是像方思义所说,去西子湖畔做教谕打发日子。看样子,风慎成亲的事情触动了他,让他觉得不能再这样混日子下去了。
与风重华同样想法的则是远在避暑行宫的韩辰,他看到方思义的信后久久沉思。曲起一根手指轻点桌面,发出有规律的哒哒声。
“既然他想去宿边,那就让他去吧!”韩辰语气轻松,举起酒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吩咐赵义恭,“我要回京城一趟,你去准备一下。”
赵义恭有些愣怔,这不年不节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回京城做什么?
而且现在京中谣言四起,到处都是世子爷与袁县主的谣言。
没看现在袁县主都开始闭府不出,不出外应酬了吗?
世子爷怎么现在要回京?
韩辰却想起今日吏部递得为山东布政司王真请功的折子。
永安帝笑着说了一句“这王拙见倒还真是个人才,短短几年竟在任上治出了新气象。”然后就把折子转给了内阁首辅解江。
这是准备重用王真的意思吗?
自从汉王与周王卸甲去胄后,朝中能打仗的大将没有几个。
在文官中,唯一能称得上懂军事的,就只有王真一个。
如果要重用王真,唯一的职务就只有蓟辽总督。
这个官职,他父亲汉王也曾做过。
一想到辽东,韩辰就觉得心中火辣辣地,如同一把越烧越旺的火。
谢谢订阅的朋友!别的话也不想多说了,只是想诚挚的谢谢你们。
第135章拜帖
订阅还是低啊!求订阅啊,朋友们。晚上八点左右还有一更。
————————————————————————————
知道孙子风绍元要去辽东当兵,郭老夫人顿时急了。
风慎这个儿子她愿意放弃,并不代表她舍得放弃风绍元。风绍元是长子风谨留下的唯一血脉,是风府的未来和骄傲,她怎能允许风绍元去辽东受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