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重华今年十五岁,差不多到了可以生育的年龄。

    韩辰能忍到如今,也算得上不错了……回去之后长公主若是知道,心中定会欢喜……

    玉簪越想越是欣慰,脸上的笑容不由更深了,“要不要给长公主写封信啊?”

    风重华连连点头,“是要写的,就是一时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玉簪的归期是几天前就定好的,给舅舅和舅母还有柳氏的信早就写好了,可给长公主的信却是写了撕,撕了再写。

    许是因为近乡情恸的原因,越是与长公主亲近越觉得有些胆怯。

    玉簪又坐了一会,就回去收拾行李去了。

    风重华就坐在临窗大炕上给长公主写信。

    韩辰从衙门里回来时,就看到风重华趴在临窗大炕上不知在写着什么。

    阳光从窗外照耀进来,在她发间闪动着乌亮的光芒。一身浅绿色的夏衫,更衬得她身段袅娜柔美。

    韩辰站在门边看了一会,顺手从桌子上拿了把扇子,替风重华轻轻地扇起来。

    阳光正好,微风不噪,美得令人陶醉。

    韩辰唇角含笑,望着伏案的妻子。

    直到将信写完,风重华才察觉身边有人,她一把夺过韩辰手中的扇子,嗔道:“怎好让你为我打扇?”房间里有冰山,本来就不热。

    “看你写的专心,连鬓角出汗了都不知道。”韩辰轻柔地笑,抽出帕子替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天气热,不要再捂着了,尽出痱子。在自己屋里,能少穿就少穿些。”眼角的余光看到了风重华写的东西,“在给姑母写信?”

    “是啊,一时间不知要写些什么才好,结果耽误了好几天才写。”风重华将信摊到韩辰面前,笑着道,“帮我看看,可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没有?”

    韩辰只是略略地看了一眼,就将信推了回去,“你写的,能有不周到的吗?对了,可给姑母和舅舅准备了什么礼物?”

    一听到礼物,风重华顿时兴致勃来,“你觉得我们送什么才好?”

    俩人就坐在一处商量起了礼物的事情。

    过了一会,方思义的妻子方太太求见。

    韩辰不便见方太太,就把屋子让了出来。

    方太太与方思义住在奇芳阁,离颍川堂距离并不太远,旁边就是袁承泽所住的云林斋,风明怡住在内宅中的妙香斋。

    自从风重华上次看到方太太让洪哥儿与风明怡伏案同桌之后,就不太让风明怡去奇芳阁了。这些日子,风明怡跟着卢嬷嬷在学行礼和读书,整日不出屋子。

    方太太许是知道了什么,有一段时间没在风重华面前出现。

    进了屋,方太太先是行了礼,而后才道:“听说府里的贵人就要回京?”

    听到方太太打听玉簪的归期,风重华怔了一下。

    方太太忙道:“我们想给五叔和五婶带些东西,想托府里的贵人一起捎回去。”她说的五叔就是方渐,也就是方婉的父亲。

    风重华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起来,“些许小事还值得太太跑一趟?派个丫鬟来告知一声不就好?”她本来就有给‘方婉’准备礼物,若是方太太给东川候府送东西,正好可以顺道将她的礼物一起塞进去。

    方太太微垂螓首,声如蚊蚋,“礼不可废,还是我亲自来一趟的较好。”她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天,方思义与她说了不少的话,她也知道前段时间的举动有些唐突。亦有些埋怨自己,到底是小门小户的没经历过什么事情,结果却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也幸好风重华只是不让风明怡过去,却并没有说什么难听话。

    今天,她也是厚着脸皮来求见的。

    风重华不以为意地笑笑,“太太恁是多礼。”

    方思义的这个妻子还是不错的,性格柔顺,心也善。就是经历的事情较少,再加上她姐姐出了那样的事情令她自卑。

    所以行为举止之间,不免就带上一份要强。

    其实人无完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就连她自己也做了不少的错事,只要知道错了而且愿意改正就好。

    方思义是韩辰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不管怎么说,她也得给方太太脸面。

    “明日太太与我一起送姑姑吧!”风重华笑吟吟地道。

    方太太快速地抬起头,表情一怔。她没想到风重华竟然邀请她送人,脸上的表情不由复杂了起来。

    “这如何使得?不敢当,不敢当。”嗫嚅了半天,方太太终是说了一句。

    “有什么不敢当的?方先生在府里多年,是自己人。”

    一句自己人,直说得方太太眼圈发红,差点落下泪来。

    等回了奇芳阁,还半天没缓过劲来。方思义回来后,又是好一通叨唠。

    看着妻子兴奋成这个样子,方思义心中升起一股怪异之感。他轻轻咳嗽下,将视线转向炕上的插瓶。

    “王妃抬举你,也是你的福气,以后与王妃交往,须得实心实意,万不敢再卖弄小心思。好了,晚膳好了没有?我也有些饿了。”方思义说着话,又往规规矩矩站在一旁的洪哥儿身上瞅了瞅,“今儿洪哥儿都学得什么?写了多少字?”

    一副居家过日子闲聊的模样。

    方太太欢喜得不得了,忙将洪哥拉到方思义面前,“快,快把今日学的东西背一背……”

    洪哥先是有些畏惧地看了眼方思义,而后在方太太的鼓励下,背起今日先生教的东西来。

    耳听得洪哥稚嫩的童声,方思义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黯淡下去。

    如果这个孩子真是他的,那该多好?

    可是,这个孩子从辈份上来算,和他父亲是一辈。要不然他的父亲为何要给孩子起了一个带水字旁的乳名?

    一想到污了他原配清白的那个族人,方思义的目中就露出几份狠戾。

    许是感觉到了方思义的情绪,洪哥儿忍不住往方太太身边靠了靠。

    方太太眨了眨眼,黯然垂下螓首。

    却将洪哥儿搂得又紧了些。

    过了一会,方思义似觉得失态,连忙朝着洪哥儿笑了笑,“背得不错!”

    得到方思义的夸奖,洪哥儿咧着嘴笑了起来。

    昨天感冒了,睡了一天,忘了把章节放上来。

 第281章绍元求见
 

    宣府的粮价在几个大仓已快无粮的传言下终于突破了八两银子每石。

    眼看着粮价节节高价,要往十两银子升去,先前早卖粮食的粮商纷纷叫苦不迭。

    有魄力的粮商已经开始往家里去信,让家里尽快送粮食过来。

    眼看宣府和九边的粮价越升越高,百姓们终是坐不住了。他们纷纷举着米面袋子,拥挤在粮铺前,期望着能尽早抢到一点救命粮。

    与此同时,宣大总督府依旧在组织着开仓放粮,只不过放粮的数目是以前的十分之一。粮价也未涨,依旧二两每石,算下来不过是十几文一斤。只不过要求越来越严格,来买粮的人,必须有里正或甲长的保举才可以。

    哪怕如此,来买粮的人依旧挤不动。人人都害怕粮仓的粮食卖完,以后就再也买不到如此便宜的粮。

    毕竟,瓦剌的大军已经快要集结完毕了。夏收之时,就是瓦刺进攻的时机。

    百姓们也知道谁对他们好,每当买完粮之后,都要绕到总督府大门前跪拜一下。

    以感谢宣大总督韩辰的活命之恩!

    时间每往前走一分,九边的百姓越是焦急。尤其是总督府旁边放粮的摊子越来越早收摊,更是令百姓们心生惶恐。

    一边是官府坚持往外卖低价粮,一边是粮商的粮价越卖越高。

    百姓们的愤怒之火越燃越高。

    终于,在一个粮商往宣府运粮的时候,被几百名百姓袭击了……

    风重华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颍川堂听风明怡弹琴。她今日梳了个圆髻,簪了根点翠镶珍珠的步摇,耳朵上坠着绿宝石耳垂。身披广袖纱罗单衣,微微低眉,凝神听着。

    “可有人受伤?”风重华站了起来,一脸的焦急。

    良玉走上前,将一碟酿梅放到炕桌上,然后轻声道:“据外面来的消息,倒没死人,不过有几个受了伤。那粮商的车队一进城,就有百姓围上去请他卖粮。粮商说少十两不卖,百姓们不愿意,就两下争执起来。幸好守城门的军士机灵,将他们及时拉开了。百姓与粮商各有受伤,几个守城的军士也受了些轻伤。”

    听到没人死,风重华放下了心,“说起来,这本不是守城军士的职责。你给卫阳传个话,让他拿些银子过去看看那几个受伤的军士。若是家里有困难就尽量帮一把,若是受得伤重就送到医馆救治。”略顿了顿,又说起了百姓与粮商,“虽然粮商无义,到底也是父母所生,让卫管事过去瞧瞧伤得重不重。至于百姓那里,就派农大管家过去,他老成持重,办理起这样的事情最是放心不过。”又嘱咐良玉,“不要稀罕银子,百姓们穷苦渡日,本来生活就不易,现在粮价上涨他们的日子就更难了。我们这些食民禄民膏的若是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还会有谁关心他们?”

    这一席话,说得良玉连连点头,却又满脸愤怒,“去看军士和百姓便罢,那些粮商为什么还要派卫管事去看?他们吸民脂民血的时候,可曾想过咱们小王爷就是宣大总督,出了乱子可都得小王爷兜着。”

    “还要从他们手中买粮呢,此时关系弄僵不好。”风重华淡然一笑。

    有些计策只有她和韩辰知道,家里的人除了方思义和八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人知道。

    不是风重华不信任这四个大丫鬟,而是怕言多有失。

    听到还要买粮,正在做绣活的悯月瞪大眼睛,“还要买?现在粮价都涨到快十两银子了。就是灾年时,一斤粮食也没超过六两的。现在都赶上灾年的价格了。”

    听了悯月的话,惜花和射月也跟着点了点头。

    她们也不理解。

    韩辰拿自家的钱买高价粮,然后低价卖给百姓,这图的是什么呀?这一出一进,钱都给那些粮商赚去了。

    而且有些百姓们还不说韩辰的好,甚至还有人谣传说,就是因为韩辰无能这才造成粮价上涨的谣言。

    面对几个大丫鬟不解的目光,风重华笑的和煦轻柔,“若是不买,那些百姓谁管?百姓天性淳朴,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怨天尤人。这么好的百姓,为什么要让他们挨饿受苦?你们也都是贫苦人家出来的,怎能忘了根本?咱们高价买粮低卖出,不过是损失些银子罢了。可若是几天没粮吃,百姓们怎么活?你们说说,是银子重要还是命重要?”

    风重华前世就是一名普通百姓,不过就是比别人多些银子罢了。她最是能理解百姓的疾苦,也最能看到百姓们的可爱之处。

    在灾年,多少豪强趁机巧取农民的土地,农民却还对他们感恩戴德。

    为什么?就因为这些豪强给了他们一条活路。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给口吃的,你就是个大善人。

    如此淳朴的百姓,怎会有人舍得伤他们?

    这一席话,说得几个大丫鬟都垂下了头。

    风重华趁机道:“将来你们都是要自立门户掌家立事的,不如趁此机会多了解一下民间的疾苦,这对你们都是有好处的。”

    这四个大丫鬟,她都准备培养成管家娘子,就像汉王妃身边的四大嬷嬷那般。

    将来这四个大丫鬟,都是她的助臂。

    见到风重华说起她们以后的生活,四个大丫鬟皆肃容站立。

    风明怡坐在风重华身边,一颗一颗地吃着酿梅,间或抬眼看向风重华。

    心中满是敬佩。

    风重华的目光并不锐利,像一汪泛着微光的湖水,可偏偏给人以压迫感,令屋里所有的人都不敢抬头。

    对亲近的人和蔼,对仇人不假辞色。当断时则断,该狠时则狠。

    将来,她也能成为二姐姐这样的人吗?风明怡的目光中满是神往。

    韩辰回来后,和风重华说了外面的情况。

    与良玉所说的并没有多少出入。

    “这些粮商,各个该杀!若不是怕激起民变,今日在城门前就该处死几个。”韩辰气得如同一头困兽般,在屋里走来走去。原本俊朗的面容上多了几分狼戾之感。

    “为这些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得,早晚有他们哭的一天。”风重华端了一碗冰镇梅子羹,递给了韩辰。

    被风重华一阵安抚,韩辰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

    这时,外面有小丫鬟回报,说是风绍元求见。

    对于这个大堂兄,风重华实在是有些不想见。

    见此情景,韩辰便说他去见。

    风绍元被下人安置在花厅中,听到有人来回报让他去后院见韩辰时,又惊又喜。

    他来了几次,都是风重华接待的,还一次都没见过韩辰。

    怀着忐忑的心情随着下人去了后院,见到果真是韩辰在内院书房的明间等着他。

    拼命压抑住了面上的狂喜之色。

    “见过小王爷!”风绍元深施一礼。

    “原来是堂兄啊。”韩辰莞尔一笑,声音如同清晨花木,爽朗出尘。

    被韩辰称为堂见,风绍元心中一喜,“来的不是时候,不知有没有打扰小王爷用餐?”他左右看了看,奇道,“怎不见二妹妹?”

    听到他称呼风重华为二妹妹,韩辰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因天热,小王妃有些不适,此时正在休息。我就想着还是不要吵她了,就过来看看你可有事情。”

    一副很冷淡并下逐客令的态度。

    令刚刚心中狂喜的风绍元,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遂小心翼翼地道:“今日来也不为别事,是我听到了有些不好的话,特意来提醒小王爷一声。”他接到了郭老夫人好几封信,信上都是让他尽量和风重华与韩辰搞好关系的。

    可是风重华是个闺阁妇人,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纵是堂兄,也不好经常求见。

    而韩辰呢,却是他想见也见不着。

    他又上哪里搞好关系?

    好不容易这次见着了,也不知道哪里惹着韩辰了,明明刚刚还唤他堂兄,一转眼就变了脸。

    “哦,什么话?”韩辰接过八斤奉上来的毛尖,轻轻吹着上面的浮沫。

    自从与风重华婚后,他也渐渐开始喝起毛尖来。有时,风重华会在茶叶中加一点茉莉或是玫瑰,喝起来时别有一种芳香,沁人心脾。

    风绍元思忖一番,组织了一下语言,“小王爷也知道我在军中负责的就是粮草督办,这些日子很是听了番军士的言论。”他看了眼不动如松的韩辰,“那些军士都说小王爷把他们的军粮拿去救济了百姓,以后他们打起仗来可吃什么?还说……”说到这里,风绍元露出为难之色。

    韩辰瞟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还说了什么?”

    风绍元咬了咬牙,道:“他们还说,这次陛下派固安伯来做宣府总兵,就是因为军粮被挪之事。当然了,我对他们说的话是绝对不相信的。小王爷您拿仓里的粮食救百姓,这是任谁也说不出二话的举动。再说了,您是陛下的亲侄子,陛下怎么可能信不过,让别人来查亲侄子的帐?我为了您,和这些军士狠狠地吵了几架。”

    “可是,一人词穷,我又怎能吵得过那些军士们?因为这件事情,我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这才鼓起勇气求见您,您看看是不是把天天卖粮改为一三五卖粮,其余的日子不卖……”风绍元直接提出了建议。

    韩辰嘴角微翘,“哦?”

    见到韩辰并不反对自己的建议,风绍元面上的表情更加丰富了。

    “我听军士们说,说几大粮仓内的粮食都快派光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风绍元仔细地打量着韩辰的表情。

    韩辰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若是我有计可使粮仓装满呢?”风绍元压低了声音。

    韩辰挑了挑眉,看向了风绍元。

    热感冒很难好,越开空调感冒越重,可是不开空调又热的受不了。现在只能开着窗户开空调,然后盖着被子捂汗。真是服气了!我接着去睡觉了

 第282章想要什么
 

    韩辰去见风绍元,风重华闲坐无事,就看今日接到的帖子。

    她虽是不常出门,可是身份放在那里。只要各家各户有事或是宴请都会给她下一道帖子,大部分她都派农大管家或是卫管事过去送份礼,人却是很少出门。

    “王妃,这是万全右卫何参将的夫人送来的帖子,说是想请您一起去城外礼佛,为城中受难的百姓做个水陆道场。”射月举着一张帖子递到风重华面前。

    风重华看了两眼,就将帖子放到一旁,“你替我写个回执,就说我身体不适,就不去了。”做个水陆道场最少也得五十两银子,拿这五十两银子好歹也能救济几个百姓。

    这个何夫人是信佛信得魔怔了。

    现在城外乞讨的百姓越聚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