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她梳洗完毕后,又有小丫鬟来报,“世子爷请世子妃下棋。”
书房院的小亭中,韩辰不知在哪里也换了一身衣裳,见到风重华走近,笑着指了指棋秤,“来,让我看看你的棋艺有没有长进?”
风重华将黑子抢在手中,抬手走了第一步。
韩辰微微一笑,也拿起黑子挨着那枚黑子下了起来。
“哪有都执黑的?”风重华一呆,顿时不依了。
“夫人执黑,我当然要随着夫人的脚步走喽。”韩辰低言浅笑,又落下一枚黑子,“你瞧,这两枚棋子紧紧挨着一起,像不像我们?”
盛夏光年,岁月静好。两个身影相对浅笑,窃窃低语。
美得如同一张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第240章 三日回门
到了晚上,风重华早早地就上了床,然后将自己藏到锦被中。
她还以为,韩辰会像昨夜一样。
谁想到,韩辰上得床后,将手一捞,就将她连被带人一同捞在怀中。
然后拍了拍她的手臂,“早些睡,明早要回门。”
就这样沉沉的睡了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风重华却又睡不着了。
她在韩辰的怀里一动也不敢动,因为只要她一动,韩辰就会轻轻拍着哄她。
好像在拍一个婴儿似的。
就这样,她苦苦撑了有快一个时辰。也不知是何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夜里,她睡出了一身的汗。
似乎有双手,执着毛巾,为她擦拭身上的汗水。
一觉醒来,身边的人却不知去向。
风重华摸了摸身上,又是不着寸缕。
还来不及羞涩,床边的帷账已被丫鬟们掀起。
悯月笑盈盈地道:“姑娘醒了?世子爷已经起床有快半个时辰了,世子爷吩咐奴婢们不要叫醒姑娘,说是让姑娘多睡会儿。”
悯月一边说,一边过来替风重华穿衣。
惜花整理床铺。
射月和良玉俩人则是领着手端盥漱物品的小丫鬟等在床边。
四个宗人府的嬷嬷,却是不见踪影。
良玉心思灵巧,看到风重华的表情,忙解释道:“世子爷说,姑娘贴身的事情不喜欢用旁人,让四位嬷嬷以后就在外间服侍。”
风重华敛眉一想,便知这是韩辰在警告四个宗人府的嬷嬷。
一般来讲,贴身的事情自然有贴身的丫鬟们去做。
像是铺床叠被一向是有惜花负责。
成亲第一日,风重华与丫鬟们初换新地方,自然会有些遗漏。
趁着风重华的手下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四个宗人府的嬷嬷抢先去整理床铺。这种行为若是默认了,以后就会成为常例。
到那时,她们就以打着整理床铺的旗号,行监视主人之举。
甚至还可以干涉到主人床第之间的事情。
想明白这一点,风重华吁了一口气。
自己没有在深宅大院生活过的经历,还是想得不周到啊。
四个宗人府的嬷嬷莫看平时老实,可她们到底与韩辰和她不一心。
以后还是尽量少用为好。
梳洗完毕后,韩辰掀帘进来。
今日他换了一身赤色纻丝圆领衮龙袍,领部缀白色护领,腰间系玉带銙,足登皂靴。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束在翼善冠内,剑眉下是一双多情的桃花眼。
此时唇间噙着淡淡的笑意,看着已经梳洗完毕的风重华。
风重华与他一样,穿的同样是常服。身穿红大衫、鸾凤纹霞帔、金坠子,大衫内穿着鞠衣。头上戴着山松特髻,上罩花钗凤冠。
令她稚嫩的少女面庞上多了几分威严。
“走吧,”韩辰迎了上去,极其自然地牵起风重华的手,“大舅兄与二舅兄已在堂上候着了。”
风重华成亲前几日,文安学与李沛白还有荣山海一家人自通州赶回为她送嫁。
风重华忍住笑,揶揄道:“他们都比你小。”
韩辰摇了摇头,做出一脸严肃,“礼不可废。”
而后,夫妻俩相视而笑。
正堂中,文安学与文安然兄弟俩有些手足无措地坐着品茶。
天还未亮,他们就被文谦与周夫人给轰了出来。
哪有不让人吃早膳就接回娘家的道理?
他们在王府外徘徊良久,直到王府看门的人发现了他们,将他们请入府。
幸好,汉王与汉王妃没有怪罪他们。
还请他们到正堂就坐。
正忐忑间,却听到外面有人禀告,说是世子爷与世子妃来了。
眼见着盛装打扮的俩人手牵着手自外面走了进来。
文安然不由得咳嗽一声。
他看得分明,风重华面上带着甜蜜的笑意。
这是他从来没在她面上瞧见过的。
这么说,风重华很幸福?
想到这里,他释然了。既然幸福,不就好了吗?
他重又抬起头,正面迎向走来的俩人。
“大舅兄,二舅兄。”韩辰拱手为礼,抢先行礼。
“叨扰了。”文安学深揖一礼,“本不该这么早登门,实在是家父家母思女心切啊……”
“应该的,应该的。”韩辰呵呵地笑,“两位舅兄还未用早膳吧?一起去花厅用膳如何?”
韩辰说着话,目光却往文安然身上落去。
见到文安然的目光清澈明亮,只有祝福与亲情,不禁暗自松了口气。
当下,几人先去拜见了汉王与汉王妃。
又在一起用过早膳。
便在汉王妃的催促下,坐上了回百花井巷的马车。
时光荏苒,光阴易过。
不过是短短两天,百花井巷似乎就有了些不同。
这里,不再是她的家。
她居住的西跨院,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翻新整理,变成文安然与陆青芜的新居。
她的痕迹,在文府正在慢慢淡化。
一想到这里,她就觉得心中多了伤感。
所以,在她见到倚门翘望的周夫人和柳氏时,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这孩子,哭什么?”周夫人吓了一跳,连忙将风重华揽入怀中,然后用责备的目光瞪向韩辰。
韩辰也被风重华的哭声吓了一跳,见到周夫人瞪他,忙摊了摊手。
表示这是无妄之灾。
“可是有谁欺负你了?”柳氏忧心忡忡地挺着快要生的肚子,“不管是谁,你说出来。我去帮你砸了他家的锅,摔了他家的碗,捣了他家的灶……咱旁的本事没有,就是娘家兄弟多!”
周夫人搂着风重华无奈地摇了摇头,“哪有你这样说话的?动不动就要砸别人的锅?你是有几条命啊?”周夫人一边说,一边拿眼睛看向韩辰。
似乎是在等着韩辰如何回答。
还不等韩辰作答,风重华已是破涕为笑,从周夫人的怀里挣脱出来,“舅母和二娘说的是什么话?我哪有受委屈?我就是一看到舅母和二娘,这泪水……”说着说着,风重华又哭了起来。
周夫人连忙搂紧风重华,又是哄又是劝,却放下一颗心来。
口里却道:“我呀,就怕你受了委屈在心里憋着怕我们担心不敢说出来。既然没人欺负你,我就放下了一百个心。咱们家,不比旁人。你与旁人也不尽相同……”说到这里周夫人特意看了一眼韩辰,“以后有什么事,千万要记得和舅母说,不敢藏在心里。”
韩辰不由讪笑。
文谦连忙在旁边打圆场:“哎呀,孩子回门说这些做甚啊?快进花厅,瞧这天热的……连点风都没有……”
韩辰就随着文谦去花厅说话,风重华则是随着周夫人与柳氏去了暖阁。
一进暖阁,周夫人就挥手令下人们退下,“你先去洗一洗吧,我与柳氏在这里等你一等。”说着话,周夫人往内室使了个眼色。
风重华便知内室有人正在等着她。
向周夫人与柳氏告了个罪,去内室‘梳洗’了。
一进内室,就见到里面坐着一个蒙面的少女。
风重华又喜又惊,连忙走上前,一把拉住那少女的手,“弄影!你来了。”
弄影的脸藏在面纱下,一双眸子却是明亮异常,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风重华的神色,轻轻地道:“弄影给姑娘见礼了。”她后退两步,如同插蜡也似的福了下去。
风重华连忙将她扶住,急声问道:“我娘好吗?弟弟好吗?”
文氏与宁朗生了一个儿子。
生产时,文谦与周夫人没敢去看,只是偷偷送过去一个长命锁。
“都好。”弄影娴淑一笑,看起来多了几分妇人的妖娆和妩媚,“候爷给小世子起了个名,唤尘峰。”
尘峰?
是取自尘封往事的意思吗?
这样也好!
风重华低声叹息。
“那你好吗?”风重华看了看弄影这一身的妇人打扮,接着问道。
“好,候爷待我极好。”弄影的声音,带着一丝甜蜜和矜持,“候爷让我问候姑娘,说有机会再与姑娘相见。”
“对了,”弄影又道,“方家来人了。”
一听到方家来人,风重华的心立时揪了起来,“那他们?”
“方老爷在接到陛下的旨意时就立时准备动身,可是动身前却又因思女过甚生了一场病,等到病好后已是过完年了。方老爷与方太太先去了避暑行宫,而后才由罗提点领着来到候府。”弄影说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方老爷与方太太一见到我们夫人就痛哭不已,可是我们夫人却是谁都不记得了……”
“方太太说了许多我们夫人小时的事情,后来又取出我们夫人早年间所绣的绣品和一些字画。”弄影垂下头,声音萧索,“虽是绣功一样,字画笔迹一样,然而我们夫人却是不一样了……”
“罗提点站在一旁,也数次红了眼睛。”
风重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
从里间出时,她的眼眶微红。
周夫人心知肚明,柳氏虽是不知道,却也并未多问。
周夫人拉着风重华的手,细细地问她与韩辰相处的情景。
见到风重华微红着脸,满是羞涩时,心中高兴起来。
三人说了许久的话,周夫人又叮嘱了风重华许多闺房之事。
等到用过晚膳后,才恋恋不舍地送风重华上了马车。
“好孩子,去吧!”周夫人拍了拍风重华的手,“以后孝敬公婆,侍奉丈夫,做好为人妻的本份,我与你舅舅不用你挂念太多。”
风重华忍着泪,冲着文谦与周夫人行了一礼,又向柳氏也行了一礼。
等到马车出了百花井巷,泪水终于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傻子,哭什么?以后想舅舅与舅母了就回来,不用管什么节气?”韩辰轻柔地替风重华擦了擦泪水,低声哄她。
“你说得可是真的?”风重华抽噎一下,从韩辰手里接过帕子。
韩辰莞尔一笑,吻了一下风重华满是泪水的脸颊,“我说的话,几时不做数了?”
过了一会,眼见风重华的泪水快止住了,又道:“好了,让我看看眼睛有没有肿起来?”
就在风重华仰起脸时,他飞快地在风重华唇间啄了一下。
风重华的脸,瞬间红了,“你胡闹什么,这是在马车里!”
“马车里怎么了?”韩辰嘻嘻地笑,展臂将风重华圈在怀中,一双手又开始不老实了起来。
马车内春光微乍,笑语旖旎。
风重华的唇与韩辰的唇紧紧连在一起,谁都不愿意松开。
第241章 短暂分别
妙峰山一到夏季极为清凉,是京城难得的避暑之地。五月时,漫山遍野的月季和山茶花开得如火如荼,映着初升的朝阳,满山芳香馥郁,美轮美奂。
成亲第四天,韩辰与风重华拜别了汉王与汉王妃,奉命前去玉真观拜祭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乃是永安帝与汉王和周王的祖母。
异常疼爱他们三兄弟和福康这个孙女。
因为永安帝成亲后一直无有嫡子出生,所以韩辰算得上韩家的嫡重长孙。
在韩辰出生后,病入膏肓的太皇太后深表欣慰,拖着病体隔着窗户看了这个重长孙一眼才阖然而逝。
福康长公主对于他们夫妇二人的来访深感意外。
自从她褫了长公主称号出家做女冠之后,京城中还无人来探访过她。
别人来不来,她根本就不在意。
她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女儿。
可越是在意,她越不想风重华出现在她的面前。
所以,当韩辰扶着风重华踏着一阶一阶的台阶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忍不住飞泪如雨。
却又强行忍住,不敢让任何人瞧见。
福康长公主是个难得的美人,一颦一笑自有与众不同的。站在高大的银杏树下,一身女冠素服,映着满树浓翠,显得有些萧条和死寂。
风重华看着愣了一愣。
她极少见长公主,可每次见长公主都觉得长公主身上有一股说不出来的神采。
然而今日再见长公主,却觉得长公主身上仿佛褪去了那股灼灼逼人的华贵与傲然,多了一些忧愁和平凡。
阳光有些刺眼,风重华觉得眼睛被晃得有些生痛,忍不住别过了头。
掩饰住了两行清泪。
童舒急忙布茶,请韩辰与风重华入座。
风重华暗中打量长公主的居住。
这庭院颇为宽敞,院中古木参天。厢房两边是抄手游廊,游廊的尽头处掩映在翠竹假山之后。院子正中植了葡萄架,葡萄架旁立了两个的水缸,水缸里小荷才露尖尖角。
然而,这里的风景再好,却也不复长公主府的繁华与雅致。
只能勉强算得上一处较好的居所罢了。
风重华的鼻头有些酸,
韩辰笑着与长公主说话,“早就想来看姑母,只是一直忙着不能成行。正好今日成亲第四日,特地来拜祭一下太皇太后,也顺便来看看姑母。”韩辰侧头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风重华,轻声问道,“姑母身体可好?”
长公主的唇角微微翘起,虽是穿了一身素服,却笑得雍容华贵,“极好,极好!难得你们有如此孝心……太皇太后若是知道,定是欢喜。”她看着韩辰对风重华紧张的那副模样,喜欢得紧。
人这一生活着,幼年时懵懂无知只知玩耍,到少年时初识愁滋味,活到中年大彻大悟,方知活着的真谛。
不就是为了后代能有一个好生活吗?
她的女儿有了一个好归宿,纵是清苦些又算得什么?
想到此,长公主的声音愈发轻柔,“我虽已出家做了女冠,然而眼见你们如此恩爱,心中着实也欢喜。姑母此生没什么盼头,只盼着你们相亲相爱,永伴白首。”
韩辰与风重华同时抬头望着她。
神情复杂。
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说得大概就是如此吧!
到了晚上,韩辰安慰风重华,“姑母求仁得仁,此时心中应只有平静。我们做小辈的,就不要说些不该说的话刺激她了。只要我们好好的,还怕以后没有孝敬她的时候?”
风重华知道,韩辰这是在告诉她,与长公主说话时只需要捡好听的话就说好。至于她现在都没有拜见过帝后的事情,就不要与长公主提了。
“我知道了。”风重华倚在他的怀中,低低地应了一声。而后用力眨着眼睛,掩饰着眸中的泪光。
她知道,嫁给韩辰后将来所面临的事情还有更多。
就光韩辰一家与永安帝之间的关系,就尽够让她小心应对了。
不过还好,她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姑娘,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该烂在心底。
见她如此聪慧,韩辰不由放心。
遂低低地与她说起家常话来。
可是俩人的闲话并没有持续太久,韩辰被从京城勿勿而来的农管家给请了出去。
半盏茶工夫后,韩辰一脸怒容地走了进来,“你替我收拾一下,我要马上回京。”
风重华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忙站了起来,吩咐悯月与良玉为韩辰整理行装。
韩辰身边没有侍女,平时也只有八斤服侍着。
风重华嫁过来后,就为四个大丫鬟重新分了工。
由悯月与良玉分担一些韩辰那边的事情。
见风重华没有反对他回京,韩辰原本绷着的面容稍稍松缓了一些,“农管家来送信,说承哥儿被陈氏被关起来了。说要杀了承哥儿……”
“陈氏?”风重华不由惊讶,陈氏是袁承泽的继母,很少过问袁承泽的事情。而且袁承泽一向受汉王与王妃的庇护,陈氏怎么这么大的胆子要打杀他?
“具体的情况我现在也不太清楚,”韩辰眸中流动着冰冷的光芒,“农管家说,好像是承哥儿与武定候的一个小妾私通,令那小妾怀了身孕。今日事发,陈氏知道后就将承哥儿抓了起来。我必须快些回京,否则承哥儿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