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娇宠-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不能管理家务,父亲居然让三姨娘开始管理家务,这可是让整个京城的勋贵圈子都笑话死了。

    就是如同礼国公秦家,这样连续几代都是宠妾灭妻的,也没有说让小妾管理家务的。自己这曾家是出名了。

    这也就罢了。父亲居然还让三姨娘开始接触外面的事务。京城里都知道,三姨娘居然还在外面找野男人,她看上的野男人,就带上香车走了。后来,这些男人都被三姨娘弄死了。凡是不从她的,她居然拿着父亲的名帖,找了京城周边县衙的官员,把这样的男子弄到官府里面,冤屈致死。

    这样的事情,满京城都暗暗传播,使得他在勋贵圈子里面都不敢出面。到处都有嘲笑他的。他忍不住跟父亲说了一嘴子,结果呢,父亲不但把他毒打了一顿,还要生奏折给皇上,要夺了他的世子之位。

    他心寒之下,没有法子,只能请妻子的娘家和母亲的娘家出面,找父亲谈判,让妻子得到了管家的权利。可是,三姨娘还是继续在外面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确切的说,那个叫海棠的女人,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内宅的权势。她要的外面的权势。

    而他,作为一个府邸的世子,被父亲严加控制在府邸里面,甚至行动都要带上父亲配来的小厮,一点自由都没有。

    不但他心寒了,就是他的妻子,也害怕了。照着这么下去,只要那个三姨娘生下男孩,只怕这府邸就要变天了,曾玉昆的世子之位岌岌可危。

    曾玉昆没有了法子。这种事情,可不是他的娘舅和妻子娘家能帮得上忙的。毕竟,这是曾家的家事。

    作为一个世家子,曾玉昆很清楚,将来,等到他没有了世子位,等到那个三姨娘势力越发大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了地位,没有了爵位,甚至还会没有性命。甚至连妻子的性命都保不全。

    一想到这些,曾玉昆没有少和妻子悄悄的在屋子里抱头痛哭。为了这个,曾玉昆越发的痛恨妾室了,甚至把自己的几个宠妾都给打发出去了,只守着妻子一个。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该来的命运,还是会来的。作为儿子,曾玉昆绝对反抗不了父亲。

    就在这个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自己的妹妹居然被秦家相中了,两家定亲了,妹妹成为了礼国公世子的未婚妻。自己家里和秦家结为了姻亲。

    要是在以前,曾玉昆可是连眼睛都不带夹秦家一下的。自己的家族虽然是侯爵,秦家虽然是公爵,可是,秦家早就没落了,怎么能跟富春侯这样的有权势的勋贵想比?

    秦家的破落在整个勋贵圈子都是出了名的。不但没有权势,还贫穷无比,家族产业全部都吃干弄净,只有一些祭田用来混嘴。就是连礼国公府的大宅,都被抵押出去一大半。家里的子弟都早早的分家出去,连世代积攒下来的仆从都发卖的差不多了。这样又没有规矩,又没有权势,更加贫困的彻底的家庭,要想求娶他富春侯曾家的嫡女,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要是前几年,估计曾玉昆能把媒人打出去。

    可是,现在不同了,秦家出了一个秦明月,作为了沈国师的弟子,将来还是要接管国师大位的。这可是真真正正的位极人臣。这可是权倾天下的位置。秦家发达起来,那是指日可待的。

    整个京城的权贵们都争相巴结秦家起来。秦家又抖了起来。

    当然了,曾家也开始巴结秦家了。他府里开花会,给秦明月送了请帖,并没有想到秦明月能上门做客。可是,秦明月居然给了面子去了。这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了。

    后来,竟然自己妹妹入了秦明月和沈星移的眼,给秦国松做媒,两家最后还定了亲。这可真的是梦想不到的。

    曾家立刻在京城的勋贵府邸中,炙手可热起来。

    就是一贯看自己不顺眼的父亲,也为了妹妹,不但把他放出来,还放手让自己的妻子全权管理家族事务,不但管理内务,还要管理外面的田庄和生意,就是为了好及早整理出来一些嫁妆,给妹妹带去秦家。

    这一门姻亲,父亲还是很重视的。甚至为了稳住这一门姻亲,父亲还鼓励自己多出门和秦国松交好。这让已经坐以待毙的曾玉昆看到了一线生机。

 第十一章 妻妾和睦

    这还不说,曾玉昆和秦国松接触几次之后,发现,秦国松真的是一个人才,人品儒雅,外表英俊,气度非凡,与之接触,让人如沐春风。

    曾玉昆很快和秦国松关系好起来,一次酒后,曾玉昆忍不住把自己的困境说了一下。当时,秦国松就表示,这个问题,他会想法子解决。

    虽然很感谢秦国松,可是,曾玉昆还是不怎么相信,自己这困境,就是自己的亲娘舅都没有法子解决,他秦国松虽然和曾家结亲了,可也还是父亲的女婿,怎么能改变父亲的想法呢?

    没有想到,事情解决的十分快速,很快,自己家里就接到朝廷的旨意,年后,秦王萧瑞要作为钦差去视察巴省。自己这个富春侯的世子,要作为副使陪同。

    当时,他的父亲就傻在当地。虽然,富春侯被海棠迷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可是,敬畏皇权,还是根深蒂固的。富春侯在曾家是天,可是,面对皇上,那就是一个虫。只能乖乖的听命。

    自己作为富春侯世子,按照道理说,那也是朝廷官员体系中的一个,享受俸禄,那朝廷征召,未朝廷做事,多么正常,也多么应该。

    自己曾家只能听从旨意,好好办差。

    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家来祝贺的不少。

    曾玉昆也很快明白了,这一次说是给秦王当副使,其实,是给秦明月办事去了。这一趟巴省之行,秦明月也跟着去了。自己作为秦明月的人手,跟着钦差队伍出去。

    曾玉昆更加感谢秦国松和秦明月了。秦国松没有骗他,他的困境,秦国松和秦明月轻松就给他解决了。

    将来,完成了这一趟任务之后,曾玉昆就能正式进入朝廷官员的序列,朝廷一定会继续给他安排官职的。到时候,无论是去六部的哪一部,都不是父亲能随便费立的了。他这个世子之位,算是彻底的坐稳了。

    曾玉昆和妻子胡氏喜极而泣,更加感谢秦家,感谢秦国松和秦明月了。

    曾玉昆发誓,一定要效忠秦明月,将来他就是秦明月最忠诚的属下了。胡氏也十分感谢妹妹曾雨桐。对曾雨桐这个夫君唯一的嫡亲妹妹,更加好了。

    这一次,曾玉昆出来办差。家里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能干的胡氏打理。胡氏不但要打理整个家务,还在尽心尽力的准备妹妹曾雨桐的嫁妆。

    昏迷的母亲,在某一次醒来,知道了这些消息,十分高兴,当场就做主,把她的嫁妆,一分为二,给曾雨桐一份未陪嫁,另外一份给了自己。

    当时,曾玉昆是没有吭声,可是,胡氏表示,为了感谢曾雨桐救了他们一家子。婆婆的嫁妆都给曾雨桐陪嫁过去吧。不但这些都要给曾雨桐,就是胡氏自己的嫁妆,都要拿出来一些送给曾雨桐。

    看着这婆媳两个在那里推来推去,曾雨桐也推迟不要。

    最后还是曾玉昆拍板,把母亲的嫁妆分成两份,一份给了曾雨桐,一份给母亲留下。将来,母亲要是过去了,再两兄妹分嫁妆。

    另外,曾玉昆把他私库里面的一些好东西还有胡氏的一部分好的嫁妆,首饰什么的,都给曾雨桐作为嫁妆。

    曾雨桐的嫁妆丰富起来。

    一向都很糊涂的富春侯,也突然好起来,吩咐外院的账房,拿出来十万两银子给曾雨桐作为嫁妆,还从私库里面选了一些好的字画,古董作为陪嫁。

    曾玉昆和曾雨桐虽然惊讶,也没有敢反对。最难得的是,一向都和曾玉昆,曾雨桐两兄妹不对付的三姨娘海棠,居然也没有吭声,默认了。甚至还破天荒的拿出来一些首饰送给曾雨桐作为陪嫁。

    曾玉昆和曾雨桐虽然不喜欢海棠送的东西,但是,当着父亲的面,他们两个也没有敢推迟。

    富春侯看到能和秦家结为姻亲,又看到家里和睦,自然是高兴不已。

    只有,曾玉昆兄妹两个摸不清头脑。

    不过,这个事情,倒是让曾玉昆和曾雨桐的前途都好了起来。

    如今,曾玉昆出来办差,曾雨桐在家里待嫁,母亲虽然还卧床不起,但是,也没有恶化,妻子胡氏把整个侯府打理的妥妥的。

    曾玉昆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现在心里满满的都是对秦明月和秦国松的感激之情。

    本来,曾玉昆以为这一次出来,说是副使,他的身份和秦王这样的天潢贵胄相比,差的太远,和秦明月这样的未来国师比,也差的太远。所以,他打算安分度日,看看能不能给秦明月跑跑腿,干点小活儿算了。也算报答一些秦明月对他的恩情。

    可是,没有想到,这才开始,秦王和秦明月就把自己和周祥礼叫了过去,吩咐了一番,让他们两个去打前站。

    这可是一个非常光荣的差使。秦王毕竟是钦差,代天巡查,本身又是皇子的天潢贵胄身份。作为他的前站,副使,曾玉昆一行人,所到之处,各地官员争相交接,争相巴结。

    曾玉昆作为副使,虽然职位比周祥礼高一些。可是,他作为一个混迹京城多年的衙内,自然是对圆滑世故的很。明白,这一次,明面上是自己的身份高一些,职位高一些,但是,真正主事的人是周祥礼。

    所以,曾玉昆处处与周祥礼商议。周祥礼还真的是一个人才,他办事周到圆滑,所到之处,都处处以曾玉昆为先,和各地官员交接,不卑不亢。

    应酬也没有说全部都去,也没有说一个不去,都是捡紧要的去那几个,让大家又有面子,又和沿途官员混了一个脸熟。得空,还让手下出去打探了一下消息,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就是各地官员送的程仪,礼物,他也让曾玉昆照单收下。

    曾玉昆想到刚刚宴会上,各个地方大员,各级官吏都争相巴结他的情景,不由得熏熏然。这样的权势,这样的势力,哪里是他以前敢想的?

    估计,京城的衙内圈子里,都羡慕他羡慕死了。

    正在曾玉昆想着事情的时候,随从突然报,周祥礼来了。

    曾玉昆忙整理一下冠带,命人把周祥礼请进来。

 第十二章 都收下

    曾玉昆和周祥礼简单的见了一个礼。就分别坐下。

    曾玉昆说:“周兄,太守大人和他的几个属官们都送走了吧?”

    周祥礼说:“是啊,他们都走了,我们休息片刻,就要准备启程了。这里是进入巴省的最后一站下处,已经让人都准备好,王爷要住的地方,明珠小姐休息的地方,船队的补给,一切都已经吩咐好了。这里的太守还是很能干的,应该不会出问题。”

    曾玉昆点头说:“就算是不能干的,这有巴结钦差,还是当朝秦王的事情,他们也会变得能干的。不过,我们这还没有进入巴省,坐船就已经满了,这算是怎么回事呢?我给明珠小姐信了。明珠小姐只告诉我说,一切都听从你的安排。周兄,你说,怎么办?”

    周祥礼笑了,曾玉昆这个世子和京城中的绝大部分纨绔世子们还是不同的。他虽然也贪图享受,也讲究虚礼,但是,他坦诚,实干,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不擅权,不专权,谦虚,肯学习。所以,周祥礼更加愿意教导曾玉昆了,说:“曾世子,我哪里敢吩咐你啊。你可是正经的副使。不过,既然明月小姐这样说了。我也请教了秦王。殿下说,让我们把沿途官员送我们的礼物,都登记造册,注明是谁,何时何地送的东西,送的是什么样的东西,要记录详细,一式两份。一份自己留着,一份隔一段时间就上报给殿下和明月小姐知道。”

    “这里面普通的物品,就交给我们处置了。正好,我们沿途还给明月小姐采购了一些东西,有船回京城,搭乘那样的船送回去就好了。那些特别贵重的,到时候,秦王殿下会圈起来,要我们也送到船上,直接送到京城秦王的府邸里面,秦王自然有用。”

    曾玉昆听了还不放心,知道周祥礼递给他秦王手书的信件,他才相信,松了一口气。

    曾玉昆笑着跟周祥礼说:“周兄,都说了几遍了。私底下,你可是我的兄长,沿途教导我很多官场上的东西,玉昆感激不尽。你直接称呼我玉昆就行了。哪里还要叫什么世子,副使的?”

    周祥礼呵呵笑着:“这不是忘记了吗?”

    曾玉昆感叹的说:“哎,我家的情况,想来你在京城也有耳闻。我这个世子啊,前几年还好一些,这几年早就是岌岌可危了。要不是明珠小姐解救了我,让我给秦王殿下作为副使,我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呢。还称呼我什么世子?”

    周祥礼这就不便说话了,涉及到别人的家事,确实是不好说的。不过,曾家的事情,他是早有耳闻。曾家宠妾灭妻,在京城像样一点的人家都是知道的。这是门风家风不好的问题。当然了,这还是小问题,大不了,家里有女儿不嫁到他们家了。可是,他们家还有一个稀奇的事情。

    那个富春侯当做宝一样宠爱的三姨娘,居然在京城四处找野男人。还看中了直接用香车带走。听说活生生的汉子都能给弄死。这可是让京城爱嚼舌头的人说了一个仔细。还有更加稀奇的是,如果有那样不从那个三姨娘的,富春侯居然还出面,让官府拘禁这些男人,让这些人落得一个冤死的下场。

    这男人甘愿戴绿帽子的,还真的是不多见。戴绿帽子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动用手里的权势,欺压良善去戴绿帽子的,还真的是独一份儿。

    这样的丑事,尽管周祥礼听的多了,可是也不好当着曾玉昆的面评论。只能嘿嘿两声了。

    曾玉昆叹息一声说:“其实,哪怕是我世子之位稳当的时候,又哪里有今天这样的荣光?地方大员,封疆大吏们争相宴请,太守,县令个个都尊我未座上宾。不但山珍海味的招待。各种奉承话不要钱的涌来,还送上礼物。最穷困的县令也送了二百两过来,其余的送的珍奇玉宝,更是千奇百怪,价值不凡。哪怕我这种从小长在京城富贵乡里的人见了,也啧啧称奇。”

    “这样的盛情,我反而不敢,反而有些心惊胆战了。要是没有明月小姐和秦王的令,我可是不敢收下的。”

    周祥礼叹息一声说:“你收礼收到手软,我何尝不是啊?这还没有到巴省呢,我们只是沿途路过,就是这样,要是到了巴省呢?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沿途经过的这些地方,无论是直隶,鲁省,江南诸省份,这些年都有灾难发生。尤其是去年夏天,江南洪涝灾害,死了多少百姓,朝廷救济都忙过不来。可是你看看这沿途看到的。百姓衣不蔽体,官员富得流油。”

    “再看看我们这几天接触的官员们,耿直的少,巴结奉承阿谀的多。几番往来之下,玉昆你也能看到真正是为了百姓着想,一心扑在政务上面的官吏少,刮地皮,混日子,阿谀奉承的官员多啊。”

    曾玉昆叹息一声:“京城中何尝不是这样的情形?大周立国已经有二百多年,勋贵日渐增多,可是,保持着体面的,有权势的,哪里还有几家。如同明月小姐他家那样的情况的,又何止是一家?外面还是花团锦簇,内里早就空了,坏了。”

    “我虽然只是在勋贵圈子,衙内圈子里混着,没有进入过朝堂,可是,我也听说过几位大佬的一些事情。虽然也是勤政本分,可是到底缺乏锐气,朝廷早就应该变革了,可是,尸餐素位的多,干事情的少啊。”

    周祥礼眼睛精光一闪,这个公子哥儿,能有这样一番言论,也是难得的。调教一番,磨炼一番说不定真的能当大用。

    周祥礼说:“玉昆,当今圣上虽然年事高了,但是,雄心壮志,实在是一代明主。他老人家正想变革,只是还没有遇到机遇,也没有处理好一些事情。要是,储位定了。想来,变革就要到来了。那个时候,正是我辈出身的时机啊。”

    曾玉昆一惊。

 第十三章 稳定的位置

    曾玉昆听到这样的话,一个激灵打出来。作为勋贵子弟,别的不懂。历朝历代里面夺嫡的凶险还是听的多了。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从小就被教导,可以吃喝玩乐,甚至可以成为纨绔子弟,千万不能有能为了,去参与夺嫡。

    因为夺嫡路上太多的凶险,动不动就是抄家灭族之祸啊。作为世家子弟,家里有世代承袭的爵位,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管是哪个皇子上位,都少不了他们的爵位和富贵,何苦去冒这个险呢?

    此刻,听到周祥礼提到储位的事情,能不害怕?

    曾玉昆小心的说:“当今天下,皇上春秋正盛,太子地位稳固,何来的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