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娇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明月想到了这里,把这两本小册子仔细的收好了。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管理人之前,这两本小册子可轻易不能拿出来用。

    秦明月收起来小册子,继续对着银票发呆。既然不能投资,那这一万多两银子干嘛呢?秦明月突然看到了自己面前喝的茶水,那粗大的茶叶片子,粗粝的味道,她实在是喝不惯啊。有钱了,自然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还有就是要继续改善礼国公府,争取让礼国公府早日改变省的日后拖她的后腿。

    除了这些,前世,她的很多帮助百姓的想法,都因为没有钱而搁置,今生,也要想法子好好的用赚取来的钱实施,好真正让这些技术帮到大周的百姓们。前世,大周百姓们被昏君,奸妃祸害的不轻,这一世,她不能再让百姓受到那样的苦楚了。大周的百姓信任国师一脉,国师们也应该庇护他们才对。

    想到了这里,秦明月扬声让秋歌去请了麻嬷嬷和廖嬷嬷过来。

 第六十章 买人

    看到麻嬷嬷和廖嬷嬷精神抖擞的站在那里,秦明月微微一笑,叫人搬来了小杌子给两个嬷嬷坐下,这才慢斯条理的说:“两位嬷嬷,我前一段时间**音去做了一项生意,赚了不少的银钱。有一万一千两左右。其中,一千两我让人拿到账房,放在公账上,用来开销。剩下的一万两,想和嬷嬷们商议一下,怎么花费。”

    秦明月赚钱的事情,麻嬷嬷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并不怎么意外,可是,廖嬷嬷整日就忙着宅子里面的事情,对外界的事情关注的不多,所以并不知道,此刻咋的一听,吓了一跳:“小姐,你才做生意几天啊?这还不到一个月吧?怎么就赚取了那么多的银子?一万两啊?天啊,我们礼国公府多久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了?”

    秦明月说:“这些可不是礼国公府的银子,这些是我的银子。按照大周律法,像我这样没有出嫁的女孩儿,不能有自己的私产的。可是,我不同。我之前拜师的时候,皇上已经按照惯例,把我的户籍从礼国公府划出来了,单独成立一户,并且配备官身。成为了一个官员。所以,我是可以置办私产的。”

    “这个钱,是我自己赚取回来的。并没有动用礼国公府的一分一毫。当然了,我赚取的钱财,孝敬给我的父母亲人使用,这是孝道,所以,我打算把这一万两银子送给父母府邸使用。至于怎么使用,自然是我说了算。所以,我想找两位嬷嬷商议一下,看看,当务之急,我们府邸里面要先添置什么?”

    廖嬷嬷这才镇定下来。是啊,礼国公府这么困窘了,怎么可能出的起本钱给小姐做生意。这些都是小姐的私产来着。看起来,这个事情,她要在府邸里面好好的宣传一下,省的那些不开眼的东西,看到有钱了,就想上来吸血。先看清楚钱是谁弄来的再说。

    麻嬷嬷点头说到:“这个府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其实,最主要的是府里没有固定的收入,自然人心惶惶,没有规矩。要是想要固定收入,那无非是几种法子,一种是做生意,如同锦阳侯华家一样,他家虽然也没有权势,但是有生意,所以还是有几门得力的姻亲,保住了富贵的生活。要是家里没有会经营生意的人,那就买一些固定的收益那是最稳妥的。固定收益就是两种了,一种是田产,一种是铺子。”

    廖嬷嬷也回过神来:“我们秦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困窘的,当年我们礼国公秦家可是田产遍地,京城中最繁华的西大街上有三分之一的谱子都是我们家的。可惜,都给变卖干净了。”

    秦明月不由得皱起来眉头:“这个我也听说过,可惜,那些产业都给变卖干净了。而且,还都是卖的死契。要只是典当也容易一些,现在可以拿钱去赎回来。卖了死契,还已经卖了几十年了,怎么再要回来?”

    “我也知道应该给家里添置进项。总不能老是我月月贴补银子。可是,我手里钱财现在还并不多。这一万两银子,买东西倒是能买不少,可是,买田地和铺子,以京城田地和铺子的价格,只怕是买不到多少。再说了,京城权贵太多,田地一旦卖出去,很少能买回来。就是有钱,也不一定碰到合适的。”

    这个倒是实话。麻嬷嬷点点头说:“这一万两银子要是在京城确实是买不着什么田产铺面,不过,要是让人拿去到了距离京城所在的直隶省最近的齐省倒是可以买下来不少。我听说,那里的土地产量并不比京城少,甚至因为气候稍微还要温暖一些,庄稼更加高产一些。土地也很便宜,大概一亩良田十来两左右。京城可是要二十多两银子啊。不如拿五千两银子去买地,运气好了,还能买下来几百亩连在一起的小庄子。”

    秦明月想了一下说:“这倒是一个好主意,齐地确实很适合种庄稼,建立田庄。”

    麻嬷嬷说:“只是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一些懂得农事,又忠心的奴仆给我们管理田庄了。说起来,小姐管理府邸之后,会做生意,赚钱也快,以后一定能慢慢的恢复礼国公府的荣光。那一个真正的国公府邸,怎么能只是二十几个仆从呢?最起码也要有四五百个仆从才能支撑一个府邸,管理府邸的各项产业。”

    秦明月点点头说:“廖嬷嬷,之前,让你打听有哪些奴仆念着我们国公府,想要回来的,品性又好的,能干的,打听了没有?”

    廖嬷嬷倒是利索,忙从袖子里面拿出来一张纸来,里面密密麻麻的一些名字说:“这个都已经打听了。毕竟,这些都是府里的老人,和现在府里的仆从们都是几代连着亲呢。所以,很多还有联系。我只是挑一些能干,忠诚的名字记下来。大概有七八十人。其实,当年,被发卖出去的奴婢前后加起来只怕有上千之人,不过,时间长了,这些人好多已经死了,散了。留在京城,又忠心,想回来的,也没有多少。这些人里面能干的,品行好的,也不过是这几个人了。”

    秦明月说:“廖嬷嬷,你是府里的老人了,自然是对府里的情况更加熟悉一些。你和麻嬷嬷商量一下,把这个名单交给洗星堂的冯唐堂主。让他仔细调查一些这些人是否可靠。要是没有问题,就想法子买回来吧。这些人要是想买回来,估计也要花费千把两银子。这么说来,剩下还能有四千两银子左右。”

    “麻嬷嬷,你跟冯堂主打声招呼,去人市上买一些仆从,男女都要,清白就好了。大概买百人左右。也不用一次性的买,可以分批买。保证质量和清白忠诚就行。这些买来的人和赎回来的老人一起接受训练。将来好分派到各个房中当差,还有一些要训练好了,去当庄头,管理田庄还有以后我要添置的庄子,铺面之类的。”

    “这么算起来,大概又要用掉一千两左右的银子。还能剩下两千两银子。”

    麻嬷嬷忙答应下来,她说:“府里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只怕是住不下啊。”

 第六十一章 赎回宅子

    廖嬷嬷说:“这府里的仆从们一向都是住在府后面的小街上的。那整个一条街都是我们府邸给仆从们居住的地方。可是,当年不但把仆从卖了,还把那一条小街都给卖出去了。不但这样,我们府邸本来是东西中三路六进的大宅子,后面还有一个巨大的花园。花园里面还有亭台楼阁湖泊。可是,当年都给卖了。”

    “不过,我们这本来是初代国公得到的御赐的宅子,并不能买卖,只能典当抵押出去。所以,小姐要是有法子,不妨找找票据,看看能不能想法子赎回来。”

    至于这些仆从,宅子,田产铺面都是谁卖出去的,不用说,都是明月祖父让她祖母卖出去的。这卖出去的银子,自然都是挥霍了。秦明月的父亲虽然也是一个纨绔,但是,他运气不好,家业给他父亲都已经败的差不多了,到了他的时候,虽然他也想挥霍,也想纨绔,可是,已经没有东西给他买卖了。

    想到祖父和祖母的不善于经营,纨绔浪费,秦明月作为晚辈的也没有话说。

    秦明月说:“之前,我检查账目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些当铺的契约。都是典给奉西商人的。这个倒是好办,可以一点点的赎回来。我好像记得后面的小街典出去了五千两银子。倒是不多,可是,这么多年来的利息只怕也是不少。奉西商人们这些年都是把那个小街整理好了租出去的。”

    “如今我只剩下两千两银子,自然不能全部都赎回来。不过,跟奉西商人们商议一下,赎回来一部分还是可以的。将来有钱了再慢慢的全部赎回来。”

    “我们府邸里面,我们住的这个宅子是前院的宅子,是之前当的三千两银子,我已经赎回来了。还有就是中路后面一部分还有后花园连在一起,当了一万两银子,就是不知道利息多少了。那是给了奉西商人,他们租给别人做了一个酒楼,听说生意前几年还不错,近几年也不好了,要退租呢。”

    “东路和西路各自当了两万两银子,奉西商人拿来分隔出去租给上京的学子们了。想要收回来只怕也有些不容易。”

    “哎,这也是后话了,麻嬷嬷,你先派人跟奉西商人们打了招呼,我要准备准备银子,先赎回来后面仆从们住的小街,明年或者是后年,钱趁手了,要从中路,再到东路,西路赎回来。连本带利都给他们。”

    麻嬷嬷忙应下来。廖嬷嬷则是咋把了一下嘴巴说:“小姐,这可是好几万两银子呢?你先前就拿帖子当了一万两银子,我们还没有还呢。怎么能再有这银子赎呢?”

    秦明月知道奶妈是怕她辛苦,笑着说:“廖嬷嬷,你不要担心,我现在已经有了两处生意,一个是入股了何锦芳家的丝绸业,一个是祁阳家的织染作坊,别的不说,光是织染作坊今年年底大概就能拿回来分红万把两银子,足够我还账了。”

    廖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很为自己家小姐。小姐真的是有本事,这个家交给老夫人安氏那么多年,倒是把家业都弄凋零了,交给小姐这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给仆从们发放月钱。还要赎回以前的老仆从,还要逐步的添置产业,赎回老国公府邸。真的是太好了。想来礼国公秦家的列祖列宗们会很为小姐骄傲的。

    麻嬷嬷说:“这样也好,能把府邸的宅子都收回来,各处都添置了仆从,这才有国公府邸的气象。唉,败家容易,要兴起来家业可就难了。小姐,你这日后需要做的还很多。不但要把宅子收回来,买仆从,训练仆从,添置产业,还要培养秦家子弟经营仕途才是正理。”

    秦明月点点头,对廖嬷嬷说:“我大哥一向聪明,读书也很好。不过是因为我们家现在情况窘迫,不能给他延请名师,只能让他在别人家里家学读书。这样可是不行,虽然将来,大哥不用科举,照样有国公世袭,但是读书明理还是必要的。看起来,我还要留心找名儒来教导大哥才好。”

    两个嬷嬷忙点头,廖嬷嬷最是高兴,因为她不但是秦明月的奶妈,也是秦明月大哥秦国松的奶妈。对于这个自己奶大的孩子,自然是感情深厚。

    秦明月说到这里:“好了,大概就这样办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银子先交给两位嬷嬷管理。以后,我会慢慢的把礼国公府立起来的。”

    两位嬷嬷看到秦明月有些累了,就应下来,拿了银票,准备出去。这个时候,冬曲进来禀告:“小姐,国师沈家送来了帖子。”

    秦明月微微皱了眉头:“我师父家里?”

    冬曲已经把帖子呈上。秦明月看了一遍说:“这是我师父的大儿媳妇送来的帖子。请我后日去沈家吃个饭。”

    这种事情廖嬷嬷可是不懂得。但是麻嬷嬷本来就是沈国师培养的人,对沈家的事情倒是清楚,她微微一沉吟就说:“沈国师的正妻已经过世多年。家里的事情都是沈国师的大儿媳妇明理公夫人打理。这位明理公夫人是平西侯家的嫡女出身。管理家宅,处理生意是一把好手。这些年,把沈家打理的妥妥的。”

    “她这个时候请小姐上门,估计和沈国师闭关有关系。现在已经是暮春时节,正是海船扬帆的时候。沈家豪富,正是因为沈家经营的是海运生意。这可是暴利的行业。沈家之所以能做好这门生意,除了明理公夫人善于经营之外,还有,就是沈国师占卜之功。每次家里的海船出海,沈国师都要占卜好吉时吉方,避开了海上的风险。这才使得几十年来沈家的船队一次都没有出现翻船事件。自然累计了巨富。”

    “今年又到了出海的时候,可是,国师却闭关了,怎么能还给他们的船队占卜呢?他们又不敢打扰国师,只能请小姐您去找国师了。”

    秦明月明白过来了。

 第六十二章 偏心劲儿

    大周的制度,和宰相平级,能左右朝政的最大官员就是国师一脉了。宰相是通过科举选上来的。可是,国师一脉则是通过玄龟玉盘选出来的。所以,每一任国师都是不同的姓氏。大周为了酬谢国师们,就定下来每任国师都能加恩给他所在的家族,封一个国公,一般都是明理公或者是明德公。

    这个并不是像礼国公这样开国世袭罔替的爵位,是一个每代递减的爵位。第一代明理公是国公,第二代就是侯爷了,第三代就是伯爷,第四代就是子爵将军爵位,第五代就是男爵都统爵位。第六代就是平民百姓了。

    现在沈国师的爵位,他是给了大儿子沈裕兴。皇帝就封了沈裕兴明理公。沈国师前面那一代国师的爵位是明德公,不过,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已经传为明德伯了。虽然还是富贵无忧,但是已经淡出权势圈子了。至于再前一代的国师后人,已经传到第七八代了,成了富贵闲人,连爵位都没有了。

    这也是国师一脉常有的事情,每任国师也都习以为常了。前世,秦明月当国师的时候,因为她是比较少见的女国师,所以,应该封为明德公的。可是,这个公侯的爵位给谁,就成了一个问题。礼国公府,她父亲秦平想把这个爵位给了她嫡出的小弟弟。可是,锦阳侯华家,想要把这个爵位留在华家。为了这个,华家和秦家关系也变得不好了。

    秦明月夹在中间难受,干脆两边都没有给,先放着。其实,以前也有过女国师,一般都是把爵位给女国师生下来的儿子。可是,秦明月前世并虽然嫁人了,但是和夫君并不恩爱,也没有生下来孩子,自然没有法子封爵位了,才造成这样的局面。

    现在秦明月根本就不愿意想前世这个狗屁倒灶的事情了,现在她想得是关于现任明理公的事情。

    前世,秦明月拜了师之后,就和沈家走的很近。后来,秦明月嫁人之后,沈国师也仙去了。师傅的大儿媳妇也就是明理公夫人杨氏很是关心秦明月。后来,秦明月和夫君关系不好,锦阳侯华逸轩不停的纳妾,杨夫人还在公开场合讽刺了秦明月当时的婆婆老锦阳侯夫人安氏。杨夫人还曾经跟秦明月私下里说,要她防备阴染秋。可惜,那个时候秦明月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才有后来的事情。

    现在秦明月想起来,暗暗唾骂自己真的是不识好人心。要是当年肯听从杨夫人的劝告,只怕也不会落得身死的下场。哎,当初自己在华家那个情况,她的亲生母亲礼国公府人阴夫人倒是一点都不关注,见了面只是一个劲儿的要权,要钱,要各种东西,从来都没有关系,她和夫君的感情怎么样?后院的姬妾们欺压她没有。反而是毫无血缘关系的杨夫人对她关怀备至。

    想到了这里,秦明月不由得对杨夫人有了慕孺亲近之情。

    秦明月说:“如果是这样一点小事,师傅闭关了,海上的生意又耽误不得,我自然是要代替师傅帮沈家算一下的了。就帮我回一个帖子,说我一定去赴宴。”

    可是,麻嬷嬷倒是一翻那个帖子说:“小姐,你回帖子,是不是要送上一点礼物。明理公杨夫人每次给您下帖子,都会送上一些礼物的。”

    这一点秦明月还真的从来都没有注意过。她顺着麻嬷嬷的手上看去,果然帖子背面是一个简单的礼单,上面罗列着:天青色烟罗纱两匹,品红折枝牡丹纹暗花春绸两匹,织金宫花一盒十二枝,白玉莲池笔洗一方。

    秦明月问:“这礼物在哪里呢?”

    底下的丫鬟们忙把礼物抱了进来。秦明月看了一眼那纱和绸缎。颜色花色都是极其鲜嫩的,很适合她这样的女孩儿使用。至于那一盒子宫花,倒是很别致,各种花色都有,栩栩如生,好像是真花一样,特别是一直带露珠的粉红色玫瑰,更是娇艳欲滴。

    秦明月不由得伸手拿了那朵玫瑰花出来,一旁的秋歌笑着说:“小姐,你每天都只是带着一个白玉发箍,还有一朵珠花就算了。其实,正应该戴上这样娇艳的宫花才好。”

    麻嬷嬷说:“这些宫花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