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王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格外关心,便就先一步过来问问她的话,看看可有什么可疑之处。
她母亲心慈良善,又因只得他一子,二房又远在外地任职,家中人口清冷,自来就极喜爱温柔雅致的小姑娘,尤其是所救的这位小姑娘名唤“安槿”,正合了陈家这一辈的取字,她便觉得这实在是难得的缘分,所以陈峖柏也不能不格外慎重些。
那日安槿晕倒在马车前,他母亲便要将其安置到自己马车上,陈峖柏不放心,便命侍女收了安槿的身,拿了安槿贴身的一把匕首。
陈峖柏见匕首虽然外表朴实,那手柄上暗嵌的却是极品红宝石,抽开看竟是寒铁所制,便知是一把价值不菲的利器,且应该说是有钱也未必能购到的极品武器,心中便越发怀疑安槿的身份。
只是那匕首上的确刻有“安槿”二字,知道她并未骗人,才勉强同意了母亲将她安放到另一辆马车上带回了陈府。
陈峖柏本是反对将这小姑娘带回陈家,觉得她行迹可疑,不若就放在庄子上,派了大夫帮她治了伤,然后养好伤后送走,也就算尽了善心了。
可是陈大夫人却是摇头反对,她手抚过安槿脖子上露出的一块玉佩,上面也正是刻了一个槿字,柔声道:“柏儿,我们陈家虽然是积年的世家,却并不富贵,你看这姑娘身上所穿的衣料,佩带的玉石佩饰,哪样不是看起来朴实低调实际却是价值不菲?这样人家的女儿,有什么好算计我们陈家的呢?我看她怕是因为地动,和家人走散的。”
陈峖柏不过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并非怕事,见这小姑娘应该出身富贵,而非有所图谋,母亲又是坚持,便也就罢了。
安槿看着沉默打量自己的陈峖柏,心里很有点无奈,但对方的救命之恩是实打实的,她又出现的奇怪,对方对自己有所怀疑和防备是再正常不过的。
安槿欲起身行礼,陈峖柏就淡淡道:“你身上有伤,虚礼就不必了。”
安槿便弯腰给他行了个简礼,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他日必当厚礼相还。只是不知公子能否告知此处是何处?”
放心,我是不会说什么“救命之恩定当以身相许的”,所以你不必那么紧张。
陈峖柏看着安槿的眼睛,不得不说,安槿的眼睛长得实在太好,黑如点漆仿佛深不见底却又偏偏清如晨溪,饶是陈峖柏心志坚稳,看着这样大大的眼睛,心里也有些微微异样。
他微微转开了眼,撇开心头那丝异样,略摇头道:“是家母救了安姑娘,并非在下。此地是岭南王城越州城,姑娘是在越州陈家。”
越州陈家,安槿来岭南之前,是背过岭南大大小小世家的家谱的,自然也知道这个陈家。
安槿心里不禁松了口气,越州陈家是积年的书香世家,至少在表面上并未参与岭南王府的权势之争,这样自己就不会太过危险。
陈峖柏看到安槿的眼神先是闪过一抹若有所思然后便是放松了些,便知她必是知道陈家的,并且还因知道这是陈家而放下了些戒心。
看见安槿不再那么紧绷,陈峖柏竟也意外的放松了些,原来他其实也在意她的态度的。
他道:“安姑娘,不知姑娘家在何处,好让在下把姑娘在此的消息送过去,或者待姑娘养好伤,也好送姑娘回家。”
安槿听了他的话,脸上闪过一丝惆怅,片刻后才道:“小女祖籍交州,但父亲在京中锦华书院教书,小女便自幼跟随父母住在京都,此次是家中出了些变故,家父便让小女随了商队来交州寻亲的,不想却在半路遇到水匪,又遭地动……”
她摇了摇头,看向陈峖柏继续道,“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手书一封信,麻烦公子转交给交州的霍家大公子。”
交州城近海,有岭南最重要的交州港,乃是岭南第一大商贸城镇。安槿的外祖家顺国公赵家和交州最大的行商世家霍家有旧,临行前,其外祖母顺国公老夫人曾修书霍家,请其看顾安槿,又帮安槿在交州和王城越州都置办了不少产业,现时都由霍家的大公子霍珩帮忙照看。
此时安槿不便说出自己的身份,只好先托陈家联络霍家,虽然她并不认识霍家大公子霍珩,但既然外祖母那么信任霍家,应该是可信之人。她此时和侍卫失联,又身受重伤,不便把自己在陈家的消息传出去,只希望能联络到霍家再作打算。
陈峖柏看到安槿身上一闪而过的惆怅和伤感,猜测她的家中必是出了大变故,让自己女儿孤身千里迢迢从京都到岭南来寻亲,而且她还是生得如此模样,不是万不得已一般人家必不会行此冒险之举。
他再听安槿说要联系霍家,心里又有些诧异,不想这个姑娘竟是霍家的故旧,霍家大公子霍珩,他其实算得上是熟悉的,却不知这姑娘和霍家大公子是什么关系?
不是他脑补过度,实在是此事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
第3章 住陈家
“夫人。”
安槿和陈峖柏正说着话,就听到了小丫鬟小满给夫人请安的声音。安槿转头看过去,便看到了那日自己晕倒前见到的那位慈和的夫人。
陈大夫人免了丫鬟的礼,便坐到了安槿的床前,按着安槿不让她起身行礼,然后温和地道:“你晕了好几天才刚刚醒来,怎么就说这么多话,仔细伤神又累着了嗓子。”
说完还有些怨怪的看了一眼问安槿话的儿子。
安槿忙道:“不碍事的,夫人。是小女心急,才问了大公子些事。”
陈大夫人柔和的拍拍她,便召了她身后的丫鬟上前,却是她过来时便已让人备了些清淡的莲子燕窝粥,好让安槿醒后用了恢复些元气。
陈大夫人不再让安槿说话,只吩咐丫鬟上前服侍了安槿用了燕窝粥,又用了大夫开的比较温和些的药,便让她安心歇着晚些时候才说话。
安槿虽然想了解清楚现在的状况,却也知道这位夫人是为了自己好,此时伤了嗓子以后再怎么调养也会伤些元气的,便只得应了。
陈大夫人刚刚已经听到了安槿和自己儿子的对话,知道安槿的父亲竟然是京都锦华书院的先生,很是高兴。
却是大齐王朝有三大书院,分别就是京都的锦华书院,江南的庐林书院和岭南的南华书院。
锦华书院是大齐朝开国老丞相致仕后邀众前朝遗老遗少隐居饱学之士所建,名人大家众多,能在锦华书院教书,必也是有过人之识的。
不说陈家是积年的书香世家,就是陈大夫人自己,也是出身书香之家崔家,父亲还是岭南有名的书法大家,也偶在南华书院授课的。所以对同样出身的安槿自然又添了几分亲近喜爱。
陈大夫人安抚了安槿一阵,让安槿好些歇下,又吩咐了丫鬟待安槿再醒来时再喂她些清粥云云,然后才唤了儿子去自己院里说话。
翌日安槿便手书了一封书信给霍大公子霍珩,只道是自己来岭南途中遭遇水匪,幸被陈家所救,盼霍珩能帮忙接她去越州城安家的别院。
只是不巧的是陈峖柏派人送信去交州霍家,几日后就得到消息说霍珩却是刚好外出了,道是少则一个月多则数月后才会回来。
安槿得知这个消息很是无奈,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她入了岭南真是没一事是顺顺利利的,当然遇到陈家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她来岭南之前,虽然外祖母托人帮她私下置了不少产业,但多数是托了霍大公子管理,此时她孤身一人贸贸然断不敢自己找去那些置下的庄子别院去的。
陈大夫人见安槿得了霍珩不在的消息后便愁眉不展,就劝道:“槿儿,其实之前听你说,你们家和霍家也只是故旧,其实若你不嫌弃,以后可以安心就在我家住下,我让柏儿再慢慢帮你寻访你的姨母。”
自这些时日熟悉之后,陈大夫人便让安槿唤她伯母,而她则是直接唤她槿儿的。
安槿曾跟陈大夫人说过她在岭南有一姨母,此次回来便是寻这姨母投亲的,只是和这姨母也是多年未见,早已失联,反是霍大公子经商常去京都,和父亲很是熟悉,父亲便拜托了霍大公子帮忙寻找姨母。
其实陈大夫人此时已经有心想将安槿留在陈府,这几日相处,她很是喜欢安槿乖巧知礼的性子,两人喜好兴致也颇为相投。她觉得一个长相太过出色的姑娘家,投靠多年未见又失联的姨母,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安槿也心知留在陈家是最稳妥的法子,且陈家家主陈老太爷是南华书院的院长,萧烨曾经也在南华书院陈老太爷门下就读过一段时间,陈峖柏又是身在朝堂,她无论是想联系到萧烨还是想了解多些岭南,住在陈家都是极好的选择。
反是霍家,就算再信任外祖母的眼光,她也没真的见过,相较来说已经相处过一些时日的陈家之人倒是更让她安心。
只是陈大夫人待自己真诚,隐瞒身份住在陈家到底有些愧疚。
陈大夫人看她脸色犹豫,便笑着道:“槿儿,我看你的画技十分出色,再过一个月就是我们陈家老太爷的六十寿辰,我还一直愁着送些什么礼物给老太爷,槿儿你若是有时间,不若帮我画一幅老太爷的画像,我再题了字,一起送给老太爷?”
陈大夫人的父亲是书法大家,她自己也是写的一手好字,不过她给陈老太爷的寿礼其实本早已准备好,此时提这建议也不过是想让安槿安心住下而已,当然她私心里也是有心想让安槿得到陈老太爷认可的意思。
其实这些时日的相处,陈大夫人已经起了心思想收安槿做义女留了她在陈家,只是被儿子陈峖柏劝下了,陈峖柏较为谨慎,已经派人去京都锦华书院查安槿父亲的事情,劝母亲过些时日待安槿的身份确认又查明安家情况之后,再多了解一段时间再作决定也不迟。
安槿听了陈大夫人的提议倒是眼睛一亮,她的画技前世的痕迹很重,技法偏写实,而萧烨最是熟悉自己的画技,若是陈老太爷那日寿辰他也会过来,看到那副画,自然就能查到自己的消息。
安槿忙点头应下,不过想到这帮陈老太爷画像,她又华丽丽的囧了一下,陈老太爷住在南华书院,她见都没见过,怎么画?她有这疑问,自是问了出来,不然回头难道要对着墙自己画个老人家?
陈大夫人就笑道:“傻孩子,过两日休沐时间老太爷就会回来一趟,届时你就过来见见太爷便可。”
安槿忙点头谢过陈大夫人道:“多谢伯母,这段时日多亏伯母照料了,若是伯母不嫌弃,阿槿也画一副送给伯母可好?”
陈大夫人温和雅致,待安槿处处照顾周到,就是安槿她亲娘因着阮家姐妹众多又多家务事操持,对她也未及这般细致周到的。而后来她养在宫中,赵皇贵太妃虽然对她甚好,性子却是冷淡,又有意锻炼她,多是放养着的。因此安槿是实实在在的喜欢陈大夫人,两人相处融洽并无丝毫假意。
陈大夫人就拉了安槿的手笑着道:“自然不会嫌弃,你是知道我是有多喜欢你的画的,只是你现在伤还未痊愈,可别太劳累了,待老太爷寿辰过了,不若我们一起画个游园图也是不错。”
安槿便笑着应了不提。
她想,意外被陈家所救,认识陈大夫人,真的是因祸得福,岭南的生活从这里慢慢掀开让她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安槿虽有心利用陈老太爷的寿辰将自己的消息传给萧烨,但是陈老太爷的寿辰还是在一个月之后,而萧烨此时必是已经得知自己失踪的消息了。
现在岭南王妃昌华长公主病重,王府形势不明,她很不愿意萧烨再为自己担心又分心,为寻找自己耗费精力人力,所以想着该用什么法子尽快让他知道自己安好才行。
最后安槿仔细斟酌了下,还是用炭笔勾了一张写真画,正是她幼时家里的院子,院墙的刻纹,庭院里的桂花,树下的秋千,寥寥几笔却是栩栩如生。
画完后她便找了陈峖柏,请他帮忙将画送到一个来前她外祖母顺国公老夫人给她置办的小别院。
其实得知霍家大公子那边联系不上,她就一直考虑要不要送些信物至别院,因为那别院的地址她的侍女兼暗卫采枝以及贴身大丫鬟雪芽都是知道的,她们找不到自己,必会找去别院。
只是不到万不得已,她本不愿留下太多线索给陈峖柏,怕落在有心人的眼里,顺藤摸瓜,暴露了自己身份。
她对陈峖柏道:“家父身体不好,早些年就有了把我送回岭南的打算,所以在这边也置了一个小院子,只是那里的人手都是家父拜托霍家帮忙安排的,我也不知根底。但这院子护送我来的家仆和护卫却是知道的,我想着,您能否帮我把这幅画送过去,若我的家仆和护卫侥幸生还,也好知道我还在生的消息,免得他们心焦。”
陈峖柏接过画,看着画纸上简单的线条却勾勒出的别致院景,细腻中满满溢着的都是怀念情绪,让人观之都忍不住心里为之柔软而思念。
他抬眼静静看了安槿两眼,心道,这到底是一个小姑娘,逢此大难,能如此表现,足可见其心性坚稳又不失柔善,他对她一直防备冷淡,她明明感觉出来了,也还是有礼有度不卑不亢,而他,对她真的是苛刻了些。
念及此,陈峖柏的面色也软了些,他点了点头,道:“姑娘且放心,我今日便派人送过去,并跟他们打声招呼,若姑娘的家仆和护卫寻到了这院子,就让他们过来见姑娘。”声音中难得的带了些温和。
他又看了一眼安槿,继续道,“我已派人去京都,若是见到你父亲,也会将你安好的消息传给他。”
安槿听了一怔,随即眼神黯了黯,苦笑了一下,却并没说什么。
陈峖柏去京都查也是查不出什么情况的,锦华书院的确有一位姓安的先生,不过却已过世。而她真正的父亲,也真是锦华书院的先生,她的事情,书院院长再清楚不过。安槿既然用了这个身份随商队来岭南,自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
安槿送画至别院不过是权当一试,不想收到的反馈竟是意外的快,画送出去几日后,她的贴身侍女兼暗卫采枝以及大丫鬟雪芽便寻到了陈府。
陈峖柏问过这两个丫鬟话,句句和安槿所言相符,便将她们送到了安槿身边。安槿见到她们两,心才算彻底放了下来,也来不及叙话,就先和陈大夫人禀告了,得了陈大夫人许可,才留了两人在自己身边服侍。
待无人时,采枝跪下道:“奴婢无能,让郡主遇险,还请郡主责罚。”
安槿摇头,拉了她起身,细细问了她们那日她们失散后的情况,又问了其他侍卫和侍女可还安好,最后才问道:“世子可已知我的下落?还有雪青现在如何?”
雪青便是扮了她,充作顺宁郡主嫁来岭南的她的贴身大丫鬟。
算算时间,雪青这些日子就该到岭南了,可是她在陈府养伤,怕露了行迹,也不敢太过打探这些消息,并不知外面的情形如何。
采枝起身站定禀道:“世子得知郡主失踪,很是担心,一直派人在暗中搜寻,因此奴婢寻到别院看到郡主的画,便立即传讯给了世子,是世子吩咐奴婢和雪芽过来服侍郡主的。世子爷吩咐了,陈家家风清正,郡主可暂时留在陈家。”
安槿点头,却并没有出声说什么。
果然采枝就接着道,“雪青前些日子已经到了王城,但是她在进入王城之前中毒,现在还是昏迷不醒,所以世子和郡主的婚礼也是延期了。”
安槿的脸色一变,道:“傅姑姑怎么说?”
傅姑姑是世子萧烨身边一位医毒都很精湛的医师,五年前萧烨在京中的时候,曾让傅姑姑跟着安槿一段时间给她调理身子。
采枝摇头道:“姑姑已经帮她解毒,道是好好疗养一番身子应是无碍。只是此毒霸道,即使解了毒,也有不少毒素染了肌肤,雪青的面上和身上会留下很多毒痕。”
采枝是暗卫,自小经过特殊训练的,对容貌并不是特别在意,但她也知道容貌对普通姑娘的重要性,说到这里,也是有些许不忍。
安槿更是脸色不好看,雪青是自幼就陪她长大的丫鬟,情分自是不比寻常,因着自己,让她涉险,她心里不可能好受。
一旁的雪芽和雪青一样,都是自小服侍安槿的贴身丫鬟,自是知道安槿的性子,知她必会因为雪青受到伤害而难受。
就出声劝道:“郡主不必担心,世子对外说雪青昏迷不醒需要休养,也是为了保护郡主和雪青,如此各本地世家必然放下戒心,不会再对雪青不利。世子那边也派了多人保护雪青,想来再不会有事的。就是那些毒痕,其实傅姑姑说了,假以时日调养,也会慢慢淡下来的。其实,要奴婢说,雪青现在有这些毒痕,反要更安全些。”
安槿点头,心里略定了些,只要安全无虞,只是毒痕傅姑姑这样说了,必是有几分把握的。
如此,安槿才安心的在陈家住了下来。
陈家人口简单,陈老太爷和陈大老爷平日里都住在城外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