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年-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见段旻轩端起自己眼前的那碗,又一饮而尽,豪爽之意,丝毫不亚于卫同瑞。
  看得孟云卿既惊愕,又心惊肉跳。
  卫同瑞笑了笑,问道,“宣平侯在军中待过?”
  段旻轩就道,“嗯,自幼跟着老爷子,领过兵,打过仗,不过不如少将军身经百战。”
  他应得低调简练。
  但宣平侯府在苍月是赫赫有名的军侯府,老侯爷名声在外,段旻轩是他教出来的,怎么会差到哪里去?
  卫同瑞就心知肚明。
  一旁的韩翕就给卫同瑞夹菜,“喂!先吃菜再喝酒呀,着什么急呢,是不是孟妹妹!”
  他们是早前从宫中溜出来的,并没有用过午膳,而后直接去了定安侯府,又径直往玉兰轩这里来,怎么会想到这一出,胃里都是空的。
  韩翕就拼命给他夹菜。
  还特意叫上孟云卿,孟云卿便会意。
  只是筷煮刚伸出去,就后悔了。
  韩翕在给卫同瑞夹菜不假。
  她夹了往哪里放?
  于是筷子就楞在八宝鸭子上,慢吞吞夹了一片。
  卫同瑞碗里已经满满堆不下了。
  段旻轩一直在吃,她给段旻轩夹也说不过去。
  犹疑之际,余光又瞥见两人都在看她,不知她要把东西夹到何处。
  孟云卿垂眸,径直夹到韩翕碗中。
  三人都楞楞看她。
  她便莞尔,“你别光顾着给卫公子夹菜。”
  意思是你自己都没有吃。
  韩翕下巴都要掉落下来。
  卫同瑞轻笑。
  段旻轩也莫名笑起来,她倒懂如何全身而退。
  许是觉察到这道目光,孟云卿也转眸看他,一瞬间,就似默契对望,两人都楞住。
  段旻轩就莞尔瞥开,唇畔含笑。
  卫同瑞尽收眼底。
  “这杯,我敬少将军。”轮到段旻轩,便礼尚往来。
  卫同瑞端起,仰头饮尽。
  段旻轩也不相让。
  两人前后落碗,酣畅淋漓。
  分明都在较劲,谁都不退让。
  孟云卿暗自腹诽。
  明明一个没吃饭,一个没酒量,愣是一碗接着一碗。
  从晌午开始,一直喝到临近走了一桌又一桌。
  也有人认出卫同瑞来,“这不是将军府的卫公子吗?”
  便都远远看着。
  卫同瑞是认识的,但对面的人却不认识,似是从前在京中并未见过。
  酒过几轮,两人都有几分醉意了。
  段岩才回了堂中,段旻轩见到他,眼中遂又安稳了几分。
  只是□□,忽然呛了一口酒,连“咳”了几声,孟云卿想伸手拦他,又转眸看向卫同瑞。
  卫同瑞也在看她。
  孟云卿才来京中时间其实不久,性子又偏冷些,不会轻易同旁人接近。
  卫同瑞想起驿馆时,孟云卿坐在石凳上缝补衣裳,他就站在她身侧看。那是他第一次细下打量她,个头很小,脸还没有长开,有些胖胖的婴儿肥,看上去算不上清秀,样貌也不出众,眉间认真的模样多了几分平静沉稳,心无旁骛。
  再是凤凰寺时,他的两段红绸都挂得极高,孟云卿回眸一笑,“是个好兆头啊。”他心底的豁然开朗,于是便真的应验了好兆头,今年西北战事结束,他和父亲才可以班师回朝。
  “宣平侯同云卿熟络?”他忽然开口。
  段旻轩也看他,“我同云卿是在珙县认识的。”
  珙县就认识,卫同瑞怔住。
  孟云卿在珙县之事,他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段旻轩所谓的珙县认识是认识了多久。
  “宣平侯去过珙县?”他又问。
  “有些要使处理,一直在珙县逗留。”段旻轩也不避讳。
  然后孟云卿来了京中,他便也跟来了京中。
  卫同瑞心知肚明,就不再问。
  往后,酒便喝得更快。
  喝到周遭看热闹的人都散去了。
  足足个半时辰之久,喝得两人的动作都近乎晃晃悠悠。
  再一碗下去,卫同瑞迷迷糊糊趴了下来,段旻轩也勉强用手撑了撑头。
  “卫同瑞。”韩翕伸手怼了怼他的头,卫同瑞“嗯”了一声,就再无反应了。
  是全然醉了。
  但醉便醉了,也不乱说话,就安静趴着。
  “韩公子,先送卫公子回去吧。”冬日里,孟云卿担心他会着凉。
  “好。”韩翕点头,想伸手拎他,似乎太沉了些,他有些拎不动。
  好容易起身,便也跌跌撞撞的。
  段岩见状上前帮忙,韩翕长舒一口气,“多谢!”
  段岩从她肩膀上接过卫同瑞,他伸手抗着卫同瑞肩膀,就要比韩翕轻松得多,韩翕就在身后跟着。
  刚走出几步,段岩就回头,朝孟云卿道,“孟姑娘,劳烦照看下侯爷。”
  孟云卿点头。
  孟云卿就也起身,望着他们三人往玉兰轩外走去。
  今日却是再尴尬不过了。
  她微微出神,就听身后音歌惊呼,“宣平侯!”
  孟云卿转身,就见他晃晃悠悠站了起来,险些跌倒。
  幸而她和音歌眼疾手快,一左一右扶住了他,否则这般摔下去还不知会摔成什么模样。
  “姑娘!”音歌是担心她。
  “没事。”孟云卿还好,有人还是半清醒的,只是刚才起身急没有站稳而已,她并不吃力。
  “先上马车。”段旻轩言简意赅。
  该是意识到快要不清醒了,段岩又不在,才让孟云卿先扶他上马车。
  孟云卿应好。
  段旻轩是半醒着的,只是走不了直线而已,她稍稍搀着他,他自顾着走,孟云卿并不非费力。
  音歌就唤了小二付账,稍稍落在他二人身后。
  “孟云卿。”他忽然开口同她说话。
  “嗯?”她惶恐得很,生怕他一个不留神,她一人拉不住他,摔得人仰马翻。
  “你这几月都做什么了,胖了这么多?”许是喝了酒,问题就也问得直接。
  孟云卿愣了愣,还没想好如何回答。
  他竟然伸手,在她脸上捏了捏。
  竟还捏出了一小团肉球来!
  孟云卿简直惊呆了!!
  忽得就松手,他脚下踉跄,险些摔倒,孟云卿才将他扯住。
  待他回身,却是在笑,“胖些,手感好。”
  孟云卿脸都绿了,若非段旻轩是侯府的客人,她领他出来也应领他回去,她真想放手得了。
  “孟云卿。”他又开口,“你长好看了。”
  孟云卿恼火得很,好在见着马车就在不远处。
  “孟云卿……”
  他怎么就不能像卫同瑞那样安安静静的呢?
  到了马车附近,安东见状上前来搭手,孟云卿才松了口气,跟在他二人身后上了马车。
  马车里很宽敞,安东把段旻轩放下,他就靠在一处眯了眼,“段岩呢?”
  迷迷糊糊开始寻段岩了,孟云卿叹口气。
  恰好段岩和音歌也先后上了马车。
  段岩就道,“孟姑娘,要麻烦马车先去趟平阳王府。”
  平阳王府?孟云卿迟疑了片刻,便心底澄澈了,他是不想醉晕晕到定安侯府。
  也难怪,商船上拿着银票念好诗的情形似是还历历在目。
  孟云卿就吩咐安东往平阳王府去。
  等到平阳王府,段岩扶了段旻轩下马车。孟云卿在马车上远远望去,心中唏嘘不已,想起他刚才捏她的脸,简直又疼又闹心,遂才放下帘栊的,道,“安东,回侯府吧。”


第092章 联姻
  从平阳王府折回侯府,都近傍晚了。
  还在初几头,音歌塞了红包给守门的小厮。红包都是早前包好的,钱不多,节庆里图个吉利罢了。
  守门的小厮谢过,说起侯爷和老夫人从宫中回来了。
  二房一门也回来了,各个都面露喜色,似是有大喜的事情。
  这些事情,守门的小厮自然是不清楚的。
  只是二夫人那头向来阔绰,今日的红包又成倍成倍的发,小厮们便知道怕是有好事了,这好事还当是同二房有关的。
  音歌回来便同孟云卿道起。
  初一入宫拜谒都是几品以上的朝中大员,梅贵妃哪里会无缘无故邀请侯府的二房一门?
  还赶在初一入宫这样的时候?
  孟云卿就心底澄澈。
  “姑娘,奴婢去打听?”音歌问。
  孟云卿摇头,“既是好事,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来听雪苑的。”
  二夫人又是个喜怒挂在脸上的人,没有必要特意去打听。
  音歌点头,随了她的意思。
  回到听雪苑的时候,娉婷来迎,只是没见到宣平侯有些意外。
  听她提起段旻轩,孟云卿就觉得右脸颊有些疼。
  还是音歌道,“饮了些酒,刚才送去平阳王府了。”
  饮酒?
  娉婷恍然想起入江客船上那幕,惊异得捂了捂嘴。
  音歌见她这副模样,就一头雾水,“怎么了?”
  孟云卿瞥了她一眼。
  娉婷支吾道,“没……没什么……只是都没见过宣平侯饮酒,还以为他是滴酒不沾的。”
  可不是,客船上喝得烂醉如泥,还被姑娘吐了一身都记不起来了……
  她都觉得胆颤心惊。
  音歌就似找到了知音,“说的是呢,我也从未见过宣平侯饮酒,卫公子可是将门之后,他们二人拼酒,总觉得都是宣平侯吃亏些。没想到最后两人都喝晕了,也没分出个胜负来,幸好韩公子在,送卫公子回去,否则还不知道怎么办好呢。”
  言谈间,正好入了外阁,屋内的炭暖烧得正好,暖意就扑面而来。
  孟云卿解下披风,娉婷去取。
  披风上都沾染了不少酒气。
  刚坐下不到一刻,老夫人苑中的小丫鬟又来了,说老祖宗问姑娘要不要去养心苑一道用饭,老祖宗让厨房备了。
  外祖母怕是知道她苑里的小厨房还没回来。
  孟云卿就点头,“告诉外祖母一声,我换身衣裳就去。”
  小丫鬟应声跑开。
  已经是傍晚了,她也不多耽误,唤了音歌打盆水来洗洗脸,然后赶着往养心苑那头去。
  音歌才取了水来,西院那头也来人了。
  孟云卿才想起,送段旻轩去了平阳王府还为同世子和世子夫人说一声,西院怕是以为她同段旻轩一处,来问问的,倒是她疏忽了。
  音歌就同西院的丫鬟道,“宣平侯今日去了平阳王府,今晚怕是不回来了。”
  孟云卿记得入江客船上,有人喝醉了,一直躺到黄昏过后才起来,今日喝了那么大一坛子,只怕明日都不会出现了。
  西院的丫鬟就道好。
  由得这串小插曲,孟云卿也穿戴整齐了,便出门往养心苑去。
  听雪苑到养心苑就有些距离,不像西暖阁那般近。
  地上有厚厚的白雪,踩在上面吱吱作响,孟云卿不敢走太快。
  音歌和娉婷跟在她身后看着,看她滑到。
  孟云卿似是想起什么,忽然驻足,吓了音歌和娉婷一跳。
  “娉婷,那日让你取来的锦盒里可还装了什么?”孟云卿严肃问。
  你送的东西,我很喜欢。
  守岁时,段旻轩同她提起的,当时西暖阁的苑里只有他们二人,段旻轩的话不像有假,加上这两日他的举动实在怪异得很,孟云卿想了许久。
  她送他东西?自然没有。
  唯一还过的,还是那枚白玉雕的荷花簪子,还是就着锦盒一起还的。
  她当时并未打开。
  锦盒是娉婷收起来的,莫非锦盒里放了什么东西?
  她能想到的只有这条。
  娉婷懵懵摇头,“没有呀,那日姑娘让取的锦盒,是早前收起来的,当时姑娘还说,一起收起好了。”
  一起收起来?
  孟云卿拢眉。
  娉婷似是也突然想起了漏了什么。
  和什么一起收起来的?孟云卿追问。
  娉婷也急了,只是脑子糊糊的,一时想不起来。
  音歌似是听出了眉目,如履薄冰道,“不是姑娘前些日子做的剑穗子吧?”
  剑穗子?
  娉婷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剑穗子,就是剑穗子。”
  孟云卿只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娉婷也才反应过来,脸色便都绿了。
  姑娘家送人剑穗子是什么意思,还能不知晓?
  可这剑穗子是姑娘做给卫公子的呀!
  音歌也懵住了。
  这么说,那两个剑穗子是到了宣平侯手中?!
  孟云卿也只能想到五雷轰顶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难怪守岁时候,他会一脸笑意,还会解下大麾,亲上她的额头。
  难怪昨日在玉兰轩见到卫同瑞,明明没有酒量还要非要同对方饮酒。
  原来是……
  孟云卿头疼了。
  “姑娘……这……怎么办呢……”娉婷慌了。
  阖府上下都知晓侯夫人在和将军夫人谈姑娘的婚事,将军府又是好人家,这节骨眼儿上她出了这样的错,若是……
  娉婷不敢想。
  音歌也是急的。
  孟云卿敛了敛眸,低声道,“剑穗子的事情,不要同任何人说起,你们两个记得。”
  娉婷和音歌都点头。
  “先去养心苑,晚些时候再说。”
  这一路,便都各怀心思,缄口不言。
  等到养心苑,听到苑中不时有笑声传来。
  这声音一听便是二夫人的。
  翠竹本是来苑中迎她,就道,“老祖宗让表姑娘过来用饭,结果二夫人那头也来了。”
  还领了沈陶和沈妍一道。
  二房有喜事,这喜事若不是落在二舅舅头上,就是二房的四个兄弟姊妹头上。
  二舅舅没有功名在身,也没有什么值得让宫中注意的。
  二房的喜事,不是沈修明和沈陶兄妹的,就是沈修武和沈妍兄妹的。
  沈修武和沈妍又不是二夫人亲生的,二夫人这头能如此欢喜,应当是同沈修明或沈陶有关。
  孟云卿就问,“那外祖母可是有事要同二舅母谈?我先回听雪苑?”
  翠竹就笑,“要谈也是好事呢,老祖宗特意让奴婢来迎表姑娘。”
  孟云卿就点头。
  迎着笑声入了养心苑内屋,翠竹就替她收下披风,二夫人应当说到高兴时候,见了她进屋,就笑容款款道,“云卿也来了。”
  孟云卿受宠若惊。
  前些时候,听说因为卫家的事情,二夫人和侯夫人闹得有些僵。
  卫家的事又同她有关,二夫人看她也没什么好脸色。
  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孟云卿能避过就避过,好在外祖母和大舅母也是明事理的人,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二夫人偶有的冷嘲热讽,让她有些下不了颜面。
  今日这般热情招呼,她倒有些不习惯了。
  “二舅母。”她福了福身。
  “一家人拘礼做什么,门口风大,快来这边坐着。”二夫人招呼着,想得也体贴周到,像是回到了她初到侯府的时候。
  孟云卿莞尔。
  屋内还有外祖母,沈陶和沈妍在。
  她就坐到沈妍一侧的位置上去。
  她进来之前,二夫人就兴致正好,小小打断,又迅速恢复了先前的情绪,便继续道,“所以呀,我们陶姐儿和妍姐儿都托了老祖宗的福。”
  孟云卿就看了看沈陶和沈妍,二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同她二人都有关的?
  该是讲了许多遍了,沈陶和沈妍脸上都有些不自在了。
  老祖宗却还是笑着的。
  两个孙女儿的婚事定下来,她比谁都高兴。
  看样子,沈陶和沈妍的婚事都还不差。
  孟云卿不便插话,就饮了口茶。
  老祖宗却看了看她,同二夫人道,“你也和云卿说说,云卿今日没进宫。”
  二夫人得了老夫人的话,又来了精神,便同孟云卿道,“今日我同老祖宗,还有你大舅母一道进宫,梅贵妃问起陶姐儿和妍姐儿可有说亲?原来是相中了我们二房的两个姑娘。我也没想到啊,我们陶姐儿和妍姐儿有这样的福分。”
  福分?孟云卿微怔,看来二夫人很看好两门亲事。
  便也不打断,继续听二夫人说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殿上的四皇子,也就是齐王,一直没有娶亲。梅贵妃刚好记得侯府二房还有位嫡出的姑娘,殿上就让领进宫来看看。
  齐王虽是亲王,生母过世得早,也不怎么得宠,封了亲王也是为了制衡太子和三皇子。
  他的婚事不宜太高,又不能够不上皇家的颜面。
  梅贵妃这么一提,殿上就觉得合适,年初一入宫,殿上和梅贵妃见了沈陶都觉得喜欢,正好老夫人和二夫人也在,就将婚事定了下来。
  沈琳的婚事在二月,齐王和沈陶的婚事就安排在四月。
  孟云卿就忽然想起前一世来。
  四皇子取了沈家的小姐,大摆了三日的流水席。
  舅舅和舅母向来低调。
  能大摆三日流水席,恨不得昭告天下的,应当是二舅母!
  她早前为何没想到。
  原来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是沈陶嫁了齐王。
  孟云卿就想起西院的书房时,齐王轻佻的举动,还有那句来日方长……
  齐王日后会权倾天下的,她早前想是免不了定安侯府的助力。
  可她怎么也忘了,二夫人的娘家是江南的巨贾,有一方财力,商人最怕言商之人遭人看不起,钱家和齐王府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