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不咳嗽-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如你杀死了一个部落的人,尤其是贝都因人,那你可就麻烦了。整个部落都会将你、你的家人、族人视为死敌,然后两个部落就开始仇杀,不死不休。有些部落之间的纷争可以持续上百年,直到有一方被杀光或者支付了让对方满意的赔款才能结束。

    赛义德讲到这里时,洪涛突然明白了一个事情。后世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地区为啥很难培植代理人,主要原因应该就是这个。在这些主要由部落组成的国家里,外人来了根本搞不清楚谁和谁是世仇、谁和谁是死敌。如果你安排不好,让两个或多个世仇部落在一起执政,用大脚趾头想,也能想出他们会不会互相配合,能不当面打起来已经是很给美军面子了,只要美军一离开,立马就是部落战争。什么国家、民族、宗教,对这些部落来讲都是扯淡,先把仇报了再说吧。因为对方杀了我爹、我兄弟,我也杀了对方的母亲和二叔,一杀就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这玩意还能说得清楚吗?

    千万不要以为阿拉伯人都是宗教狂,在部落和宗教之间,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会选择部落,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相比起这些东西,宗教来的比较晚,而且很多游牧部落是不太虔诚的,宗教对他们来讲,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部落是,一个没有部落的人,在这片土地上就活不下去,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杀死你,你受不到任何保护,包括法律和宗教。

    说起阿拉伯人,就必须说说宗教,谁让他们是的传统呢。对十三世纪的来讲,《古兰经》不仅是经书,还是法律,又是人生哲学。

    的基本纲领有五个,也就是说你遵守了这五个信条,基本上你就可以是一个了。

    第一个纲领是向真主表白,每一位从出生到死亡,说得最多的就是两句话:“除真主外,别无神灵”、“默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如果你去麦加或者耶路撒冷,每天你都会看到一个人登上高高的塔顶,然后向下面礼拜的人宣讲,这个人叫做穆艾津,翻译过来就是宣礼员。他宣讲的头两句话,也是这两句。按照教的规则,只要一个人当众宣读这两句话,那这个人就已经是一位了。

    第二个纲领是礼拜,每一个每天都要向着克尔白礼拜五次(克尔白就是麦加圣城禁寺中间的一个大方屋子),不管你在世界何处,都要面对麦加圣城的方向做礼拜。每个周五中午的礼拜,是公众礼拜,凡是成年的,都要去礼拜寺集中。

    第三个纲领是宰卡,意思就是法定的施舍。虽然说是施舍,但加上法定就不一样了,每个必须缴纳,大概比例是个人收入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和基督教的什一税差不多意思。

    第四个纲领是斋戒,在这一天里从日出到日落,不能饮食和啪啪啪,这个月则叫做斋月。

    第五个纲领是哈只,也叫朝觐。它要求每一个不分性别,只要身体能扛得住、道路通畅、自己出得起路费、家里也不会因为路费而揭不开锅。那你就得在一生之中、在指定的时间最少去麦加一次,穿着不用缝制的衣服受戒,这叫做大朝。

    如果你乐意,也可以随时随地去麦加圣地朝觐,不用非等指定时间,这就叫做欧木赖,也叫小朝。大朝的最后一天会在米那宰一只骆驼,这一天就是全世界的节日,中国叫做古尔班节。

    那教的是如何体现的呢?首先就税收,在阿拉伯国家里一共有三种税,土地税、人丁税和法定施舍。这些钱进入国库,用于政府开支和军费,每年剩余的国库会再分给国家的每位。这三种税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交纳,妇女、儿童、乞丐、僧侣、老人、病人全免。强健的男人还分成三个档次,富裕、中等、贫穷,然后按照你的等级交不同数量的税,越富交的越多,越穷交的越少。

    当对外战争获得胜利之后,占领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其它战利品则归全体国民分配。在史书上确实有记载,很多阿拉伯国家都向所有国民发放过国库内剩余的钱和战利品分成,只要每年国库有结余,都会按照档次不同,分给全体国民。按照赛义德的叫法,这种社会叫做军事共产!

    。

四百二十章 下马威(封推加更)() 
“我靠,都有**啦!”听到赛义德说出来的这个词儿,洪涛连雪茄烟都忘了抽,瞪着一双小眼睛盯着赛义德看了好久。脑子里一直在琢磨要不要把这个老头儿扔进大海,他很像个穿越者啊,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嘛。

    “其实陛下的国家也是共产,但陛下比阿拉伯的国王们做得更好。”赛义德接下来的话救了他自己,能把金河国说成**,洪涛决定先饶过他。

    “当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也组建了一个欧拉,意思就是协商。在他死后,规定自己的儿子不能继任,继任者由欧拉推举。陛下的帝国里也有欧拉,而且比欧麦尔的欧拉更大、权利更强,这是件好事儿。欧麦尔虽然是真主使者的继任者,但他一生也犯过``不少错误,他自己也公开承认过,组建欧拉的初衷就是要减少继任哈里发犯错误的机会。我在大宋学到了一个词儿,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词非常有道理,可惜发明这个词的大宋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赛义德下面的话又让洪涛开始咬牙切齿了。自己在政治上就这么点先见之明,全让这个老家伙给看透了,这要是传到欧洲去,保不齐就会有人效仿啊!

    “金河帝国人口少,工业和商业发达,又握有海洋的便利,这样搞可以。但是大宋不成、您的故乡也不成,假如凡事儿都是大家商量着来,难免会降低办事儿效率,很多事情就会耽误。要是有了议会反倒比没有议会生活得更艰辛。这个国家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一个国家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是由某个人一拍脑袋决定的。就拿大宋来举例吧,大宋有几千万人口,商业还算发达,但远远达不到金河国的水平。如果大宋也搞这一套,老百姓会饿死的,因为去年遭灾的地方讨论到了今年还没得出结果来呢。”最终洪涛还是决定放赛义德一马,金河国的体制可以学。但现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复制,模仿都不成。他们没有那么高的生产力,因为科技水平跟不上。

    “陛下认为大宋应该是怎么一个管理方式?假如陛下是大宋皇帝的话!”赛义德是个比洪涛还碎嘴子的人,尤其在社会学和哲学问题上,他有着问不完的问题,比洪涛还能抬杠,一张嘴就引经据典,公元前的史料他都知道。

    “这个问题太复杂,不如这样吧,您先给我讲讲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结构。然后我再慢慢和您聊大宋的问题……”洪涛才不会上这个当,对于一切没把握的事情他都不干。和赛义德抬杠洪涛就没把握赢,这个老头太能搅合了。

    “陛下和我聊完大宋,我再和陛下说阿拉伯,这很公平,也符合陛下的公平交换原则。”学坏永远比学好快,赛义德从欧洲上了洪涛的船,到这次跟着洪涛去大食国,总共待了没二个月,就把洪涛那种斤斤计较的商人风格和二皮脸的绝招学会了。

    “我认为大宋还是保留目前的状态为好,只需要稍加改动改动一下,可以由每个路、每个州里选出来几名其它阶级的代表,组成参政议会。用这个议会来制衡皇权和相权,并具备考核、弹劾本州本府官员的权利,当然了,军权也得分开来。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有时候改造一座房子可能比拆了盖一座新的还费劲儿,不过为了房子里人的利益,我认为还是改造更好一点。好了,我说完了,该你了!”和洪涛玩赖皮赖脸这一套是没用的,对付不要脸的人,你只能比他更不要脸,可惜赛义德还做不到这点。

    “哈里发是先知默罕默德的继任者,也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就像是威廉皇帝。同时他也是所有穆斯林的保护者,这点又有点像教皇,他必须保护基督徒,哈里发则必须保护穆斯林。什叶派稍微有些区别,他们用伊玛目来称呼教派内的最高权威者,但是逊尼派的伊玛目只是指清真寺的主持者,和波斯人的阿訇是一个意思。”

    “这些最高领袖必须保卫的信仰和土地,必要时可以发起圣战、任免国家官员、收取赋税和管理宗教捐赠。他们可以在聚礼日上提及自己的姓名,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印在钱币上,还能穿先知的斗篷、看守先知的遗物。”赛义德虽然对洪涛的敷衍很不满,但也只能遵守刚才的约定,谁让对方是皇帝呢,皇帝总有特权嘛。

    “在哈里发之下就是马赫迪,他是先知默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后裔。在这一点上什叶派也不同,他们认为十二伊玛目就是马赫迪的转世。陛下,如果两个教派纷争不断,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统一起来吗?”刚说了一个开头,赛义德就开始跑题。

    “我对宗教不熟悉、也不感兴趣,还是继续谈刚才的话题吧。”洪涛这句话是实话,他真想不出如何统一逊尼派和什叶派,就算有办法他也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又不是救世主,凭啥费心费力的去改造别人?统一的伊斯兰教对自己有啥好处?基本全是害处,它分裂成八个派别自己才高兴呢。

    船队从卡兰巴港出发,向西行驶了十天,海水变得越来越浑浊,不光海水浑浊,远处的天空也是黄乎乎的,连吹过来的风都有点浓稠。没等阿尔因和赛义德提醒,洪涛就知道这是为啥,沙尘暴来了呗!生于北方的他,小时候见过类似的天气,只是这次更纯粹,更壮观。

    洪涛能应付沙尘暴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玩意一来,瞭望手都得从桅杆顶上下来,能见度直接变成了零,还瞭望个屁。好在洪涛先知先觉,看到情况不对就下令降帆停船了,否则这场沙尘暴过去之后,船队指不定会被吹到什么地方去呢,重新集结又得费好几天时间。

    至于说洪涛从来没来过这片地区,他怎么会看看海水颜色和天空颜色就确定沙尘暴要来,这个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部分船员和海商都习惯性的认为洪涛又和天上的神灵沟通过了,凡人不知道的事情他必须知道,所以大家尽管没见过这种自然现象,却都不怎么慌乱,只要洪涛还在舰队里,他们就认为自己是安全的。

    还有少数人,比如各舰舰长,他们和洪涛接触比较多,对洪涛是神的说法认同度就比较低了,因为洪涛平时的表现离神太远了,如果神都是这样的,那天上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一群不要脸的搅屎棍子凑到一起,能好吗?他们更倾向于洪涛在原来的祖国看过这方面的书籍,不是他神,而是他见多识广。

    最后一部分人,就是阿尔因和赛义德则把洪涛视为了大乌理玛,也就是阿拉伯世界里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那种,算是知识性的半仙吧。

    其实洪涛不光知道这是沙尘暴,还知道船队到海边了,都不用拿六分仪和月距表算,前面不远就应该是阿拉伯半岛,否则沙尘暴也不可能吹到离海岸太远的地方。这时候洪涛突然有点喜欢这艘海上君王号了,不光是船舱大,它还有明亮的平板玻璃做窗户,在坏天气里不用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这种构造不光是舒服,对船只的安全也有很大提升,当别人的双眼被风雨浪花打得睁不开时,自己却能躲在玻璃后面把他们看得真真切切。

    沙尘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两天,太阳又钻出来,一座大岛隐隐约约的出现在左舷。按照海图上的标示和经纬度数据,这个岛就应该是亚丁湾东出口的索科特拉岛,再往西行驶就该进入亚丁湾了。这里是皇家海军的盲点,既没有海图也没有水文资料,只有一些来自大食商人口中的道听途说和洪涛脑子里大概的记忆。

    “慈悲,先派两艘海狼级,挂上麦提尼家部落的旗号,边探索边前进,不求快,一定要探索全面,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出于谨慎,洪涛让船队就停靠在了索科特拉岛北侧,只落一只锚,然后派出了两艘探索舰。

    “如果那些船对我们有敌意,是否先开火?”慈悲本来跟着洪涛来大食国以为是旅游一般的轻松就立功了呢,可是还没到地方就遇到了沙尘暴,也算是个小小的下马威吧。这场沙尘暴不光让他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威力,还把他那颗悸动的心给吹凉了,终于算是意识到了这趟航程不是旅行,而是很危险的探索之旅。

    “这个度你自己把握,我的原则就是保命保船第一位,其它都可以忽略不计。你是舰队司令,有权利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洪涛老拿慈悲当小孩儿,可是这个小孩也真不小了,明年就周岁二十五,在十五岁就成年、平均寿命三十多岁的年代里,二十五岁已经算是中年人了,不能再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

四百二十一章 这个名字有点熟() 
“陛下、将军,能不能送我去三兰上岸,我认识这里的埃米尔,在大马士革的时候,我是他几个儿子的老师。穆斯林对外族进入他们的领地很抵触,如果能得到也门埃米尔的帮助,陛下可能会避免很多麻烦。”听到了洪涛和慈悲的对话,一旁的赛义德马上站了出来,忠实的执行着他对洪涛的承诺,做洪涛的阿拉伯顾问,不光问,还真顾。

    “埃米尔是什么意思?国王还是部落首领?”洪涛倒是没怀疑赛义德的能力,有弗雷德里希二世做背书,这些阿拉伯学者个顶个都是货真价实的。别看卡尔那个表哥是个穷鬼,但是在学问上绝不凑合,能到他的那不勒斯大学里讲课的阿拉伯学者,没一个是无名之辈。

    “不{ 3w。是国王,也不是首领……是哈里发的将军。不不不,也不是将军,和大宋的将军不同,应该是……”洪涛这个问题可把赛义德给难住了,不是不知道,而是解释不清楚,毕竟他只学了一年多汉语,很多词汇还掌握的不够熟练。

    “就像泊蛟总督一样,统领一个地方,手里有军队,还管着当地的政务!”赛义德正在玩了命的从脑子里掏词儿,一旁的阿尔因插话了,他解释得更明白、更好理解。

    “对,是总督!这个词很好,总督!汉语很美妙,就是太复杂,我想我还得多待上几年,才能学会这种精美的语言!”赛义德听了阿尔因的解释,立刻拍掌叫绝,同时还抒发了一下自己的情感。这一点他和麦提尼一样,总爱在对话中夹带着很多废话。

    “哦,总督。这里叫也门?这位总督的领地是不是在这一片?”洪涛也听明白了,他从赛义德嘴里还听到一个熟悉的词儿,就是也门。后世亚丁湾的北岸确实是也门共和国,盛产海盗!没想到这个国家还是个古国,十三世纪就有了。原本洪涛以为这里的很多小国家都是英国那个大搅屎棍子撤走之后才诞生的新国家呢。

    “陛下的地图真是太精美了,线条如此清晰……不过本。拉丹埃米尔的领地应该从这里向北。从哈达拉毛向东这一片是贝都因部落的领地,而这里才是阿曼苏丹王国。”赛义德看到洪涛拿出来的每一样东西几乎都很好奇,看到海图之后又开始往绘画方面拽了,抒发完了感情才翻开他夹着的一本羊皮纸书,对照上面的阿拉伯地图给洪涛纠正了一下错误。这个时代的也门和阿曼不挨着,而后世属于沙特王国的靠近红海一片地区则成了也门埃米尔的领地。

    “谁?这里的埃米尔叫什么?”洪涛并没仔细看地图上的变化,赛义德说出了的一个人名更让他感兴趣。

    “默罕默德。埃米尔。加迈尔。哈达拉毛。本。拉丹,你可以叫他本拉丹,也可以叫他哈达拉毛埃米尔。他本人更喜欢别人称呼家族的姓氏,也就是本。拉丹。千万别省略本这个音,也不要单独称呼本这个音,这和宋人的名字不同,更不要称呼他老拉之类的……”

    一听洪涛着重问起了名字,赛义德以为洪涛又要给别人起外号。这个皇帝在他眼里有很多怪癖,其中给别人起外号就是其中之一。比如他经常管自己叫老赛,把阿尔因称为小阿。而且是你和他越熟悉,他就越不称呼你的全名。这个习惯在大宋、在金河国甚至神圣罗马帝国都没太大问题。可是到了阿拉伯国家里,不称呼别人姓氏或者本名,就是一种侮辱,光这个习惯就能让俩个国家打起来。

    “这个本拉丹家族是不是当地的大部落?”但是洪涛想的并不是如何给人家起外号,他接着追问了下去。

    “陛下还知道他的家族……哈达拉毛就是本拉丹埃米尔的故乡,他就出生在这里。他的部族世代居住在哈达拉毛,所以他的名字里才有家乡的地名……”赛义德被问糊涂了,老头现在恐怕已经有点相信洪涛是半神的传说了。一个从来没到过阿拉伯半岛的人,知道沙尘暴还能解释为知识渊博,反正这个玩意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