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不咳嗽-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的树林都被砍光、烧光,马场挪到更北边的河谷里去了。

    “他才蒙不了我,这是最好的地,离水边还近。浇水都是头遍!”拜香一说起种地,胸脯又挺高了几分。说起来她比泊珠、塞尼娅岁数都小,嫁给洪涛的时候才十六岁,现在也刚刚二十出头,整天窝在院子里织布玩,日子过得确实很枯燥。有了这块地,她就能跑出来打理打理,也算是有个事情做了,闲人的生活并不那么美好。

    “地里种的啥?”河边这块地到底成色如何,洪涛也不清楚。就种地来讲,他是个纯棒槌,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远矣。

    “棉花!这一大片。都是我种的!”拜香这次不光挺胸脯,连脑袋都仰了起来。

    “厉害!我媳妇是金河城最能干的,也是最好的,让我看看手磨糙了没!”看着眼前这一大片小苗,洪涛的两只手直痒痒,这得种多久啊!

    “嘻嘻嘻……不给你看!我戴着手套干的,没糙……”一听说要检查手掌,拜香嗖的一下把两只手全藏身后去了。

    “慈器,你们五个脸朝北边。不许回头啊……嗯……真香!”看着拜香鼓鼓的小胸脯,洪涛觉得该表扬表扬这位勤劳的小媳妇。抱着她的腰在马上来个吻就很合适嘛。

    “哎呀……让人看到了!”拜香不太习惯洪涛这种随时随地秀恩爱的毛病,在马背上连踢腾带划拉的挣扎了起来。好不容易喘过口气来,一脸通红。

    “嘿嘿嘿……娘娘放心,谁也没看见。”慈器背着脸也知道洪涛在干嘛,这这情况在金河湾里经常发生。这位皇帝在码头上当着一城的人就敢抱着媳妇使劲儿亲,到了荒郊野外更不会顾忌了。

    “慈器,让你的人帮我去找些木桶来不算违法吧?”洪涛抱着拜香下了马,开始往田地里溜达,左看看右看看,好像在计算着什么。

    “不违法、不违法!陛下您是要种地?要不我来干吧,这种小活儿您肯定比我干得好,正好可以指导指导我的动作标准不标准。”慈器转着眼珠跟在洪涛和拜香后面,始终没琢磨出来洪涛要干嘛。农活这个东西洪涛基本就没操心过,当初种甘蔗的时候都没见他亲自下过地,怎么突然要来种地了呢?

    “也对啊!我教你一个谁都不会的手艺如何?这不算我乱用政府工作人员,是你和我学技术,对吧?”慈器这个建议正中洪涛下怀,种地真不是他的长项,抡几下锄头活动活动身体可以,但真要种东西还是别捣乱了吧。

    “对对!是我主动要学的!”一听说洪涛要教新技术,慈器眼珠子都瞪圆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能被这位半仙称作新手艺的,肯定不是糊弄小孩子的把戏。

    “那好,你去给我多找几个木桶来,再找人在地边上给我盖个小棚子,钱我出,但是要快,下午我就用。”洪涛觉得拉上慈器和自己一起干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家里除了女人就是孩子,缺乏劳动力。

    洪涛要干嘛呢?他要在自己家的地里试种烟草。玉米、西红柿、辣椒都交给帝国政府来统一安排,但皇家也得落下点产业啊,否则以后真的私有化了,皇家总不能全靠政府拨款生活,那么多孩子也得给他们留下点钱花。烟草这个东西不像玉米、西红柿和辣椒,只要自己不说干嘛用别人真猜不到。就说是一种药材,由自己播种,任何人也说不出来什么,他们应该更关心那些能吃的作物。

    烟草怎么种呢?洪涛大概知道一点儿,上辈子抽雪茄、参加雪茄俱乐部也没白交钱,只要长着耳朵就能听到这些信息。烟草的种子外面有一层物质,必须把它洗掉之后才能发芽,而且这玩意小时候比较娇气,最好别种在大田里,先在苗圃中培育出来小苗,再移栽到大田里成活率比较高。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别说实际操作,就连看别人种植也没看见过。但是没关系,可以先试验嘛,拿出一点烟草种子来试试就知道理论到底对不对了。

    “这是药材?你得什么病了?”拜香看着木桶里泡着的那些小芝麻一般的烟草种子,听着洪涛的胡说八道,有点担心。

    “我就悄悄告诉你一个人,这东西不是药材,而是赚钱的大买卖,以后咱家的老老少少吃喝穿用就都靠它了。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要是大家都知道了,都去种,这东西就不值钱了,那你们以后就只能靠我这点工资凑合活着,新衣服、新首饰全别想。”洪涛肯定没功夫盯着种地,以后这些烟草就得找个人来管理,包括收割以后的烘干、制作都要有人

    负责。慈器是帝国官员,他只能辅助帮忙,不能当主力,所以拜香就是最合适的人选。种烟草和种棉花没什么本质不同,而且她又是个非常顾家的女人,还有黎人族群当后盾,以后的烟草大王就是她了。

    “那慈器会不会告诉别人?你把他轰走,我找族里的姐妹来干!”拜香一听说是大买卖,关系到以后的生活,立马就不淡定了,本能的排斥外人。

    “别,我不是和你说了嘛,谁也不能知道……但不包括慈器,他不会和外人说的,而且还能帮你干很多事儿。以后这些烟草还得雇人制作、卖到外面去,光你和你的族人没用,必须拉着他一起干。就按照我说的做,有人来了,记住我说的啊。”洪涛可没打算吃独食,烟草的利益现在还看不出来,一旦流传出去就会引来关注。自己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操心这些小事儿,而且这是皇家的私事,还不能动用帝国政府的力量,所以必须找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慈禧和慈器兄弟就是最好的合作方,他们的家里也需要额外收入,而且他们也非常非常乐意和皇家绑在一起发展,这是他们的愿望。

    皇帝亲自去种地了,金河湾人也和大宋人有同样的嗜好,就是喜欢看热闹。中午下班之后那些喜欢八卦的人就三三两两的跑到皇家庄园旁边来看皇帝到底在搞什么,看着洪涛轮锄头在地里刨地他们很高兴,不仅不帮忙,还对洪涛不太专业的姿势指手画脚,拿皇帝当西洋景看。对于他们来说,洪涛虽然当了皇帝,但和以前带着大家一起捕鲸、开荒、造船、炼铁的那个董事长也没啥区别。

    为了维护皇家的威严,洪涛只干了一下午就收工了,烟草种子经过浸泡和清洗已经种到了十几个木桶中,能不能发芽得看老天爷的意愿和拜香的本事,他还有很多政事需要处理,不能整天玩。除了皇帝之外他还是帝国总理、国防部长和监察部长,只要不出海,就有听不完的汇报、开不完的会议。

    (。)

二百八十八章 战争状态() 
大宋和蒙古水师在长江口打起来了!就在今年四月份,驻守在甬江口的金河帝国舰队例行巡逻时发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正经过山东半岛尖部沿着海岸线南下,数量最少也有六十艘。这个消息马上就送到了沿海制置使吴潜的案头上,然后南宋水师也开始从、温州、明州、临安集结北上,双方在长江口以北的海域撞在了一起,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海战。

    “假如大宋军队都像水师一样,不用我们帮忙蒙古军队也过不了淮水和汉水!”这是孔沛亲临战场看完了整场海战之后做出的评价。

    这场海战打了三天两夜,船只数量上占优、个体劣势的南宋水师损失虽然比较大,但却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没让蒙古水师的一艘船突破防线南下,差不多有五十艘南宋战船和二十多艘蒙古战船被焚毁,人员伤亡双方差不多。蒙古水师的船大人多,南宋水师的船普遍小一号,两艘船也没对方一艘船装的士兵数量多。但南宋水师的战术非常灵活,不愧是正正经经的水师,大船有大船的用法、小船有小船的作用,配合得非常好。如果不是蒙古水师的臼炮在近距离时威力比较大,南宋水师应该是完胜。

    金河帝国的舰队并没有参战,因为南宋朝廷并没提出这个要求,孔沛等了两天,连从温州北上的南宋水师都走了,依旧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于是他就带着两艘战舰跟在后面当了看客。

    “大宋战船上没有火炮?”洪涛并不担心南宋水师是胜是败,要论战船数量。南宋完胜蒙古帝国,损失几十艘船就是九牛一毛。真正守卫临安的水师主力根本就没出动,从这点上看南宋朝廷里的这些人真是该死透了,打仗还留一半,白白吃了亏。

    “有,和咱们的80炮差不多。里面装的都是碎石头。发射药不对,烟雾非常大,射程也不够远,威力也小,只能近距离杀伤甲板上的水手,对船体没有太大作用。倒是他们的硬弩上绑了火药筒,可以射到二百多米远,很多蒙古水师的帆具都是被它们点燃的。”孔沛仔细的把他看到的双方海战详情说了一遍,重点放在双方使用的武器类型和威力上。至于什么阵型、战法他都看不上眼,那些东西遇到装备了舰炮的战舰之后,基本没用。

    “老文,还是你跑一趟吧。以金河帝国外交部长的身份去见见郑清之,让他明确答复到底准备和帝国如何交往,顺便把我的意见带给他。我不希望朝廷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海战上,守住陆地防线才是正经事儿,海上的威胁帝国会帮大宋解决,彻底解决。如果大宋朝廷承认我们两国之间还是盟友,那我们就签订条约。最晚在明年夏天左右,蒙古水师就不存在了,而且以后也不会有,那样陆上防线就会重新成为蒙古帝国的进攻重点,到时候帝国海军依旧可以在淮水和汉水一线辅助大宋军队作战。不过既然是两个国家了,舰队的指挥权肯定要在帝国手中,如何与大宋军队沟通是个问题,这点也得谈清楚,不能再像上一次那样稀里糊涂了。”洪涛听完了孔沛的讲述,觉得这场军备竞赛已经搞得差不多了。蒙古水师这次南下肯定不是全部,而是一种试探。这说明他们已经等不了了,为啥等不了呢?钱花得差不多了呗,该见到回报了。

    如果自己再等下去,一旦蒙古水师大举南下,南宋朝廷肯定会慌神。一旦把南宋也卷进大规模爆船的境地,那它失血的速度就会更快,无形中等于加重了自己的负担。这种局面最复杂,假如是金河湾独自和蒙古帝国开战,可以不管不顾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但是中间夹着一个南宋朝廷,既要让它活下去,还不能让它受伤太深。这就好像是两个人打架,其中一个人还得拉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还不太听话,碍手碍脚的,难度成倍增加。

    “那好,我这就去准备,正好我也想回一趟临安,那里还有我的几个故旧交好,如果有可能,我想劝说他们也加入帝国。现在的帝国政府里懂管理的人太少了,昨天我去议会里听了听,就像是菜市场。”文南进入状态很快,虽然他的任命还没通过议会审核,但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金河帝国的正式官员,开始为帝国建设操心了。

    “这件事你去广州找慈禧,他知道该怎办。假如真有合适的人选加入,我当然欢迎,职位就由你自己安排,把结果报给我就可以。议会的事情你先别插手,什么事儿都要有个过程,我倒是觉得多吵吵好,现在吵总比将来吵合算。”洪涛不担心文南会被人算计,带回来一些心怀鬼胎的家伙,这方面自然有慈禧来帮自己把关。移民的事情目前还没正式开启,先来几个试水的对以后正式启动移民政策只有好处没坏处。

    “齐部长,六个月之内全力建造鲑鱼级,可以完成几艘?”文南走了,洪涛开始安排下一步工作。要想打仗就得加强舰队实力,这一年多来帝国造船厂又下水一艘蛟鲨级和四艘鲑鱼级新船,加上走之前已经快完工的那艘蛟鲨级,主力舰队就有了八艘蛟鲨级和七艘鲑鱼级。为了稳妥起见,洪涛觉得再增加几艘鲑鱼级也不算浪费,这些武装货船打仗的时候是战船,战争完毕就能当货船跑远航,比建造太多纯战舰合算。

    “……如果算上普吉岛的船厂一起赶工,到明年五月底,最多还可以建造四艘,但是更换火炮的进度就要减慢了,咱们手里没有那么多80毫米甲板炮的库存,需要加紧铸造。另外炮弹和火药的储备也太够,这半年多来光忙着改制了,很多生产都耽误了一些。”齐祖和温小七交换了一下意见,给出了一个准确的答复。

    “没关系,就定在明五月初交工,我这就去向议会提出议案,准备进入战争状态法,这玩意弄出来了不能光放着不用,先试试好用不好用。”这次洪涛没再瞻前顾后的瞎琢磨,直接拍板把帝国造船厂和金属工业集团未来几个月的生产方向定了下来。现在他不光要行使帝国总理的权利、议会议长的权利、国防部长的权利,还要把帝国皇帝的宣战权也一起用了,让刚成立一年多的帝国进入第一次战争状态,算是一次实战演习吧。

    大字报!由皇帝亲笔签署的大字报很快就贴满了金河城每条街上的报刊栏,泊珠这位宣传部长百分百的执行了皇帝丈夫的命令,议会刚刚通过洪涛的提案,就把提前写好的东西张贴了上去,让金河帝国的居民们都知道,帝国要打仗了!

    “为了帝国的未来,把一切对帝国有威胁的敌人消灭,从兹日起,帝国皇帝按照宪法和议会所赋予的权利,宣布金河帝国进入战时状态法。望所有帝国居民努力生产

    、所有帝**人英勇战斗、所有帝国官员廉洁奉公,团结一致打赢这场战争。”

    大字报的内容很简单,连战争的前因后果都没写,但这对金河城的居民来讲已经足够了,具体的信息可以去问那些议员,他们除了在议会里吵架之外,还有一个责任就是向他们的选民讲清楚他们所批准的每一项议案的缘由。怎么说、用什么形式说,那是议会的职责,洪涛就不干预了,他现在正流窜在帝国政府的各个部门,对内阁政府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虽然说宣战不宣战对金河湾基本没什么影响,怎么都是舰队出航然后得胜回朝,这种戏码金河人早就习惯了,但这次在执行环节上还是有所不同。以前是洪涛一声令下,大家二话不说就出发,现在不能再那样粗放型操作了,每个部门都要尽到每个部门的责任,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做不好也没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可以,洪涛是第一次当皇帝、这些政府官员也是第一次当,谁都是尝试,就从现在开始加速磨合吧。

    “我觉得光用大炮不足以彻底消弱蒙古帝国,北人好酒,然北地少粮,也不会酿造高度酒。如果可以由商务部组织专门的运输船队,通过徐量植的关系把朗姆酒大量输入北方,售卖给蒙古贵族,必将能为帝国获取极大的利润,同时也将造成蒙古帝国的财富大量外流,加速他们的财政恶化。卖酒和打仗不矛盾,它可以不动声色的暗中进行,前方一边打仗,后方一边卖酒,我们的炮弹钱应该也让蒙古人出。”

    帝国国税海关部和商务部的双料部长栗娘是个标准的金河湾二代人物,她和翁丫不同,翁丫喜欢真刀真枪的驾驶战舰游弋在大海上,栗娘则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一大堆商业资料琢磨着如何损人利己。只要是对金河帝国有利的事情,不管对别的国家多残忍,她都不认为是错的。

    (。)

二百八十九章 回国参战() 
“玉米的事情暂时指望不上了,至少要经过两年的繁育,它才能成规模。朗姆酒倒是可以向蒙古帝国输入,但我抽调不出船只来给你用。你去和徐量植商量商量,先用他的船队去运输如何?”洪涛觉得栗娘这个主意挺好,能不能对蒙古帝国的经济造成损伤很难讲,但金河帝国至少不会吃亏。现在锡兰岛、开普敦都在大量种植甘蔗,榨糖、酿酒的数量逐年上涨,南宋境内又对酒类有专卖政策,无法大规模销售,就只能往大食国倾销,价格越来越便宜。如果能在北方打开一个市场,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这些事儿洪涛一直都没顾得上考虑,现在终于有人帮自己拾遗补漏了。

    “徐量植的船队不合适!他的船大多是振州造船厂建造的简化版鲑鱼级,很容易让蒙古人认出来。”洪涛的建议被栗娘毫不留情的否定了,听上去确实有点道理。

    “那让罗老板在广州帮你租几条广船吧。”洪涛眨巴眨巴眼,居然没找到反驳的理由,只好又想了一个办法。

    “也不妥,广船、福船蒙古人也不会很放心,它们根本不能靠近北边的港口。”要是换了别人,洪涛都连着出了两个主意了,见好就收吧,可惜栗娘并不买账,又一次否决了。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合适?”洪涛很烦这种自以为是的年轻人,光会挑别人毛病自己没啥本事。他以前没看出来栗娘是这种人,否则压根就不会同意她来当部长。

    “可以用日本和高丽的商船……”没想到栗娘并不是光挑毛病的人。她已经更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哦?说来听听!”洪涛有点感兴趣了,从航海学校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