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如锦无论如何都不肯再说了。
此时宫宴也快开席了; 两人一起朝大殿走去。
半路遇见了昌平公主。
隔了这么久再遇见昌平公主; 徐牧之仍然有些警惕,不动声色地站到宋如锦的前面; 给昌平公主行了一礼,客客气气地问了句:“长公主也要去宫宴吗?”
昌平点了点头。
其实她并不是很想去宫宴。如今她过久了清静的日子; 也不像以往那样贪爱热闹喧嚣了。但太后听说今日殷景行也会来; 便握着她的手谆谆叮嘱道:“你且去一趟宴席; 看看合不合心意,若不喜欢,母后也不逼着你嫁。”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昌平啊……你过得快活才是最重要的。”
昌平公主遵从母命,无可无不可地来了。
三人一同进了大殿。
殿内已经坐满了人; 见他们三人一块儿进来,都静了一静——昌平公主生得美艳,本就是夺目的长相; 身后的宋如锦倒也没有被比下去,眉眼如画一般,娇美动人,尽态极妍。徐牧之身姿颀长; 剑眉星目,亦是难得的好模样。这三人站在一起,就像翠玉满堂,明珠一般熠熠耀眼。
众人侧首看了半晌,才继续谈笑风生。
殷念上回来宫宴被赶了出去,这回说什么都不肯再来了。晋国公夫人却在场,她凝神望着徐牧之和宋如锦两个人,隐约觉得他们二人之间有一股默契在涌动,心下不禁感慨——这当真是一对璧人,自己那个继女却是不能插足的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同徐牧之比肩而行,宋如锦还是有些羞赧的。见端平公主坐在一旁,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在端平公主旁边坐下。
没过多久,帝后联袂而来,宴席便正式开始了。
去年冬天,圣上下旨今后宫中“以红为贵”,所以今日宫宴上的杯盘碗勺都是清一色的鲜红釉。这批鲜红釉瓷器烧得极好,色泽鲜艳而纯正,华丽凝重得如同红宝石。昌平公主拿着一个小瓷杯,对着灯火赏玩了一会儿,身后的宫女缓步上前,替她倒了一盏茶。
昌平公主顺口问道:“你可知在座哪一位是晋国公府的殷景行?”
宫女愣了一下,摇摇头说“不知道”。
但她一直跟在昌平公主身边服侍,见公主有心想问,便特意去打听了一番,片刻之后回来,恭顺道:“左边第三列第九个便是殷七爷。”
昌平公主抿着茶水,闲闲地朝殷景行的方向看了一眼。确实和传闻中说的一样,一副俊逸倜傥的贵公子模样。
昌平公主懒懒散散地看了一会儿,正打算移开眼,殷景行便朝她看了过来,对上她的视线,勾唇笑了笑,举杯遥遥向她敬了一杯酒。
昌平公主不禁一愣。心下也明白,殷景行八成听到了什么风声,知道太后想让他当女婿。
这事轮到旁人,定然避之不及,他倒一点都不介意。
昌平公主茫然若失,终究还是移开了眼。
端平公主一向不喜欢吃宫宴上的东西,便命人去取了一筒花签,和宋如锦一起悄悄占花签玩。
上首的宋如慧见了,便把面前盛着甜杏仁饼的盘子递给了兰佩,道:“送去给端平公主和妹妹尝尝。”
兰佩应了声“是”,笑道:“婢子记得二姑娘向来喜欢吃这些甜食。”
她端着盘子正打算走,便听天子道:“慢着。”
兰佩低头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把盘子放下……朕也喜欢吃。”
兰佩有些无措,宋如慧轻声道:“放下吧。”
端平公主和宋如锦没玩多久,便见靖西王领着一个青色直襟长袍的年轻男子走到御前,道:“陛下,此人在战场英勇无畏,威武杀敌无数,臣想替他讨个恩赏。”
梁宣现在心情不错,闻言便饶有兴致地扬着声调“哦”了一声。
靖西王又道:“请陛下免了他的流放之罪!”
众人停下了说笑,不约而同地朝青袍男子望了过去。昌平公主正在慢悠悠地喝茶,也跟着漫不经心地抬眼一看。
手中的茶杯便滑出了手。
鲜红釉的瓷杯滚落下来,幸而金砖地上铺着绒毯,没有弄出太大的声响。但茶水都泼了出去,沾湿了昌平公主秋香色的下裙。
宫女上前,低声问询道:“公主?”
昌平公主摆了摆手。她那样胆大招摇的人,此刻却微微颤着手指。
梁宣也愣了一下,透过天子冕旒看了一会儿,终于认了出来,“你是卫辙?”
青袍男子拱手行礼,道:“正是罪臣。”
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如宋如锦这般年轻的兴许没听过这个名头,但稍年长些的都对卫辙其人记忆犹新——他出身定国公府,十五岁那年弃明经考进士,金銮殿奏对,侃侃而谈出口成章,先帝当场点为状元,除翰林院学士。
那是永平十一年——五年前的事了。
世家子弟大多安于祖宗荫庇,鲜少能像卫辙那样靠自己挣一个官身,一时人人赞不绝口。加之卫辙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状元及第之后,走马观花绕城一游,名动盛京。不知有多少主母看中了他,想让他到自家来当东床快婿。
可惜卫辙其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也没有春风得意多久,定国公府便牵连了一桩贪军饷的旧案,阖府均被抄没,这个新近的状元郎也遭了无妄之灾,跟随老父长兄一起流放西北,充为末等兵士。
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能想到卫辙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
在座的勋贵夫人们不由感慨万千。
虽说如今她们已经嫁为人妇,但她们当年待字闺中的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卫辙。闺秀们聚在一起玩乐,也常常把他的诗词拿出来品读。谁若能去定国公府做客,定能惹来一片羡嫉。
卫辙曾是多少春闺少女的梦里人啊。
如今看着倒也不差。卫辙生于富贵,虽在边关苦寒之地锤炼了这么多年,但身上的贵气仍然半分未减。带着战场厮杀归来特有的冷冽,倒比当年更加沉稳坚忍了。
梁宣道:“既是为国效忠,自然可以除却罪籍。”卫辙文采武功样样不差,梁宣当太子时,先帝便常常夸赞他。梁宣也曾慕名读过他的文章,心下很是欣赏,后来得知他举家获罪,还替他惋惜了一阵子。如今见他立功沙场平安归来,还是挺高兴的。
于是又说:“你还要什么赏赐?不妨趁此时机提出来,朕都允了。”
天子给了脸面,但赏赐也不能乱讨。若狮子大开口,想恢复国公府的爵位,天子不仅不会答应,还会重重罚他——毕竟罚没定国公府是先帝亲自下的旨意,今上总不能违逆先帝的意思。但若只要金银珠宝,又未免落了下乘。
众人都好整以暇地等着卫辙的答复。
卫辙上前几步,跪下说道:“臣确有一个不情之请……臣,卫辙,愿求娶昌平长公主,请陛下赐婚!”
于是众人的视线就从卫辙转到了昌平公主身上。
昌平公主只觉得耳边轰隆隆的一片,已经什么都听不清了。脑海深处倒有一道声音不期然地响起:“此番栉风沐雨奔赴边关,也不知今生还有没有机缘回来。若有朝一日得以建功立业……”
他没有说下去。毕竟他要去戍守边关,若能建功立业,定是有敌军来犯。
他是光风霁月般的君子,终究还是希望盛世太平,百姓不用遭逢战乱之苦。终生荣辱,倒不是那么要紧。
他便转了话头,接着说道:“愿公主早日得逢良人。”
那会儿昌平公主刚去准驸马府上闹了一场,他说这话便也适宜,不至于让人多想。
但昌平公主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斩金截铁地说了一句:“我等你。”
那时候她堪堪及笄之年,这句话却说得极为郑重,像一个牢不可破的誓约。
当时的卫辙当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再回盛京了,唯恐误了昌平公主的终生,便轻笑着说道:“那公主至多等我三年——三年之后,便是公主不曾另嫁,卫某也是要另娶的。”
五载光阴匆匆而逝。卫辙随着凯旋的大军回到盛京。繁华帝都的碧天一如既往的澄澈清明,桃李之年的昌平公主也仍旧未嫁。
她真的等他了。
昌平公主一直不肯嫁出去,梁宣也头疼很久了,现在见卫辙愿意娶她,立马笑眯眯地允了,然后才后知后觉地问了句:“昌平,你看呢?”
昌平公主站起来,目光落在卫辙身上,经年的光阴在二人之间流淌。她忽然觉得上天待她不薄,她都打算随便找个人嫁了,却又与他重逢。
于是嫣然一笑,道:“但凭陛下做主。”
☆、未来可期
昌平公主的终生大事就这么定下了。
在座的命妇们还是挺羡慕昌平公主的。毕竟从边关归来的卫辙仍旧是个少年英豪; 没有半点“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悲凉沧桑。
宫宴结束的时候; 天色已晚; 空中又飘起了小雪,白丝绒一般覆在檐角窗棂上。宋如锦撑了把竹骨绸伞; 正打算回府; 徐牧之大步走过来,道:“妹妹; 年节就要到了……等上元节那天,我带你去护城河边看烟火; 好不好?”
他没有撑伞; 漫天的飞雪便沾在了他的身上; 缓慢无声地融成水滴。宋如锦站近了一些,举着伞越过他的头顶,替他遮住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她道:“我还在孝中; 出门游乐多有不妥。”瞧见徐牧之骤然黯淡下来的眼眸,便又解释道:“我这一年确实很少出门; 先前华平姐姐大婚,我也没有去吃席……至多也就趁着入宫上宗学,来几趟宫宴而已。”
徐牧之凝望着她; 一双眼睛温柔漆黑,说:“没关系,将来……总是有机会的。”
这个“将来”,便是宋如锦过了孝期; 凤冠霞帔嫁给他之后的事。徐牧之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他们俩还有那么久才能美好圆满地生活在一起。但他又想,在他日复一日等待婚期的时候,宋如锦也在深闺静静地待嫁……这样彼此等待的时光便蓦地缱绻起来,竟也不觉得漫长了。
这时一个宫侍小跑到二人面前,递过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狐狸毛厚披风,道:“今儿落了雪,皇后娘娘担心姑娘冻着,特意赏了这件披风,姑娘路上披着也能暖和些。”
宋如锦双手接过来,宫侍又拖长了声音道:“陛下口谕——”
天子口谕是要跪听的。徐牧之立马解下外罩的大氅,眼疾手快地放到宋如锦的面前,地上厚厚的积雪便被大氅盖住了。
两人一起跪在大氅上,听宫侍接着道:“陛下口谕,寒冬腊月,雪天地滑,宋二姑娘这几日就不用入宫上宗学了,等开了春再来也不迟。”
宋如锦不禁喜上眉梢——她一向不爱读书进学,平日总想寻个由头向宗学告假,这下好了,圣上金口玉言免了她每日来回奔波。
于是欢欢喜喜地行礼谢恩。
系统说:“如果你不去宗学,你就见不到皇后了。”
宋如锦这才反应过来。她之所以能隔三差五见一面慧姐姐,都是因为她在宫里读书啊!倘若不上宗学,便要像刘氏一样,逢上大节庆才能进宫一趟。
当下又有些失落。
徐牧之把宋如锦送到忠勤侯府,才回了自己家。
老王妃把他叫过去,一边喝参茶一边问他:“在宴席上见到宋二姑娘了?”
徐牧之不自觉地笑了一下,点了点头:“锦妹妹变得更好看了。”他想让老王妃对宋如锦多一些好印象,便把各种各样褒义的辞藻往宋如锦身上堆砌,“妹妹很是知书达礼,大方得体,又善良贤柔……”
老王妃却不喜欢徐牧之这种“千好万好妹妹最好”的模样。但她也答应了不逼他退亲另娶,便没有多说,只道:“这还没有嫁过来呢,就像珍宝一样放在心头了。”
徐牧之心里觉得,珍宝都是死物,不论如何都不能与宋如锦相比,但他不想同祖母争执这些,就笑了笑没再说话。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很快又是一年新岁。
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才刚刚过了年节,池塘边的柳树便挨个儿抽出了新芽,嫩草破土而出,遥看青青近却无。猎猎北风也忽然转了方向,变成了柔柔东风。
二夫人也终于收到了晋国公夫人递来的消息——殷景行志在山水之间,暂时无意娶亲。
这其中还有一段缘故,晋国公夫人没好意思同二夫人细说——殷景行问她:“宋三姑娘与长公主孰美?”
他虽然没有明说是哪一位长公主,但晋国公夫人却下意识地明白他说的是昌平长公主。便道:“自然不及昌平公主明艳昳丽,但也是十分温柔可亲的长相。”
殷景行就说:“此生不娶貌不如长公主者。”而后便收拾了行囊,游历名山大川去了。
他是真正风流不羁的性情中人。
二夫人看好的人选就这么溜走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留意起其他人家。
月娘也已经五个月了。
宋如锦牵着宋衍去看月娘。这个小小的婴孩刚刚睡醒,低着脑袋,小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揉着眼皮。曹氏正拿小铁勺刮着苹果,将刮出来的果泥喂给月娘吃。
曹氏的月子没有坐好,休养到现在,脸色仍旧有些泛白,看上去病怏怏的。但她仍是精明的性子,任何事都不肯假手于人,月娘的起居都是她亲力亲为地照应着的。
她忙着照料女儿,便不怎么顾得上宋征。侯府这么多年轻娇俏的丫头看在眼里,纷纷起了富贵心思,一个个的状若不经意地往宋征跟前凑——即便分了家,宋征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嫡公子啊!
曹氏便愈加疲于应付。想到当日春霖说“自己娘家人,总好过外人”,终究还是往登州府去了一封信,让青娘来盛京帮衬自己。
算算日子,再过半个月,青娘就该到了。
月娘嘴挑,舔了几口苹果泥就不肯再吃了,歪着脑袋看了一会儿宋如锦,就冲她甜甜地笑了起来。
宋衍不免失落:“明明我同二姐姐一块儿来的,为什么青娘只对二姐姐笑不对我笑?”
宋如锦得意道:“我一向是有孩子缘的,以前太子殿下也常常冲着我笑。”
细细想来,她也许久不曾见到小君阳了。因天子口谕,让她开了春再去宗学,她就一味地待在家里躲懒,不肯入宫进学。现在春暖花开,也是时候去宗学读书了。
于是次日她便早早起来,穿戴稳妥去上宗学。下学之后,便径直去了凤仪宫。
宋如慧正捧着一碗红枣燕窝,小口小口地喝着。她如今已到了快要生产的月份,精神却不太好,孩子总是踹肚子,她夜里睡不着,早起连翻身起床的力气都没有。心里想着快点把孩子生下来,但想到当初生君阳的时候是那样的险象环生,又着实有些惴惴。
见宋如锦来看自己,她也不肯露出憔悴难受的脸色让妹妹担心,只摆出一副温柔的笑面来,指着不远处的落地青花瓷瓶,道:“那个花瓶前几日刚送来,妹妹去瞧瞧,你一定喜欢。”
宋如锦就走去花瓶旁边细看。等身的花瓶几乎和她一样高,底部是一圈万字纹,瓶身青花釉里红,绘着山间松石杂花,看上去既素雅又艳丽。
宋如锦果然喜欢,绕着花瓶看了许久。
这时小君阳扶着墙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他刚学会走路,还走得不是十分稳当,却不肯让人扶,坚持要自己一个人走,于是常常不经意地摔倒,惹来一众宫婢乳娘挂心。
宋如慧说:“让他多摔几次,就会走路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小君阳是当朝的太子,将来的天子,那群服侍的哪敢大意?只好加倍小心地伺候着。
此时此刻的小君阳显然瞧见了宋如锦,小短腿蹬蹬迈上前,结果又没走稳,直挺挺地朝宋如锦撞了过去。
宋如锦连忙扶了他一把,没想到他一丁点大的个头,重量倒是不小,就这么横冲直撞地摔过来,反倒把宋如锦带累得滑了一跤。宫婢们连忙上前,把一大一小两个人从地上拉起来。
宋如慧取笑道:“妹妹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一样说摔就摔。”
宋如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绕着青花瓷瓶走了一圈,喃喃说着:“幸而是我摔了,不是它摔了……这样好的青花釉里红,碎了多可惜啊……”
“又胡说了。”宋如慧笑道,“再名贵精致的器物也都是死的,哪比得上人重要?”
小君阳如今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了。他爬起来之后,又推开了身边搀扶的人,蹒跚着朝宋如慧走了过去,奶声奶气地说:“要抱抱。”
宋如慧挺着大肚子,实在不方便抱他,便唤宋如锦过去,道:“你这个当姨母的,也来抱一抱君阳。”
于是宋如锦走过来,蹲下身子抱了抱小君阳。
小君阳倒是来者不拒,由着她抱了一会儿。片刻之后,又想学着走路,便自顾自地扶着桌椅墙角走远了。
没过几日,便是宋如锦及笄的日子。因她还在孝中,所以及笄礼并没有大办,只是换了衣裳绾着发髻,到父母面前磕了个头。
当天晚上,宫里传来消息——皇后娘娘生了。
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