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收入上有超出或不到各等级划分标准的情况时,应根据职业性质和职务地位作出相应的界定。
  根据国民政府工商部对工人生活的统计调查,1928~1929年上海产业工人中的男工月工资最高为50元,最低为8元,一般为158元;女工月工资最高为24元,最低为7元,一般为125元;此外加上奖金、津贴等附加收入。4~5人的工人家庭,通常有两人同时做工,一般每月工资收入为28~32元。同上引书,第75页。30年代国内学者以月薪34元为低收入档次的标准,可见,中产阶层下层中的普通店职员、练习生、私小教员的收入与一般工人家庭工资收入水平相似,而且要维持四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支出,非得有一人以上家庭成员就业不可,张仲礼,同前引书,第747页。因而处于较清贫的境地,其余部分则基本属于平均生活水准上下。如果仅就工资而言,中产阶层的部分下层人士并无多少经济上的优势,其区别主要在于职业本身劳动性质的差别以及所受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此外,由于新兴职业实行的多等级、小级差的工资制度及科层制特点,新中产阶层的下层较工人有着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可能,而逐年晋升事实的存在,使得下层中产阶层能在一定程度上忍受低薪的待遇并且不失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总体来说,与广大产业工人相比,只要是能够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生活水准的中产阶层,不满和怨言就相对要少许多,也更能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公务员、大中学教师、中级职员、工程师、编辑等月收入达到100元以上者,可以住两三间房子,还能雇佣女佣,其职业和收入往往优于一般大众,并因此确立了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喜欢穿西装、吃西餐、进咖啡馆、看电影、举办新式婚礼,追求生活的时尚与品位。当时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成为银行职员、大百货公司店员、教师、文化人等各行各业人的常用着装,据称“海上人士穿西装的,约占十分之四五”。据郑逸梅《西装商榷》记载,见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8页。由于服饰是上海社会的重要名片,即使在一些行业的工人中,如邮工,“穿西装的也一天一天地多起来了”,甚至信差苦力“穿西装的也未始没有”。朱邦兴、胡林阁、徐声合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466~467页。正如鲁迅所说:“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鲁迅:《上海的少女》,《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563页。 吃西餐、进咖啡馆等餐饮习惯,从早期沪上的西人、买办、有钱的上层人士,到后来为中产阶层所接受,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由西方引入的时尚生活而逐渐流行开来的。据1946年统计,上海登记注册的咖啡馆为186家,如加上餐馆、旅社、娱乐场所、宵夜店等处设立的咖啡间,估计不下500间。薛理勇:《旧上海租界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283页。价格在2角至7角5分之间,租界里的娱乐场所更贵。徐迟等:《上海众生相》,上海:新中国报社出版1941年7月1日,第79页。而被称为“大餐”的西餐,以英式、美式为主,还有法式、德式、意大利式、俄罗斯式等,高福进,同前引书,第42页。其中又有档次之分。高档的西餐馆最低消费30元,物美价廉的俄式西餐(又称“罗宋大餐”)1元2角,质量已相当好了。蒋为民主编《时髦外婆——追寻老上海的时尚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97~98页。吃西餐、喝咖啡相较穿西装而言,更具有文化符号消费的特点以及阶级区隔的作用。一方面西餐和咖啡的价格限制了大部分劳工阶级的消费,另一方面,吃西餐、喝咖啡的复杂讲究以及西餐馆里的西文菜单,也自然地将消费者作了分层。到西餐馆和咖啡馆里来的除了西方人、买办、企业家和有钱人外,以公司企业职员、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要消费力量。但这并不表明西式餐饮已成为中产阶层的主要饮食方式,而只是作为一种引领时尚、界定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消费符号和印记,使原本普通不过的西人餐饮方式在中国被改造成了一种具有休闲意味和生活情调的中产阶层生活方式。于是,“许多大学生们,他们是不进小馆子的,就是口袋里只剩得几毛车费了,也必要送到西餐馆才放得下心。”忻平,同前引书,第366页。同样,对在外商公司、洋行做事的职员以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来说,看美国影片往往是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表现,作为赶时髦的谈资;而放映美国影片的电影院也较为讲究,如规定职员必须穿着整齐,容貌整洁,忠于职守,会用英文,甚至不能吃带味的东西,不能喝酒等等。汪朝光:《早期上海的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上海:《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第34页。至于婚礼,更是成为推陈出新引领时尚的具有符号意义的仪式。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上海的一批新式知识青年就提倡西式婚俗,包括用证婚人的新式婚礼,由牧师主持的教堂婚礼也在知识阶层中流行。唐振常,同前引书,第736页。到30年代,集团婚礼作为一种新式婚礼出现。据1936年上海市年鉴记载,1935年4月3日,由市政府主持在市府大礼堂举行了首届集团婚礼,共有57对新人参加。男性中商人21人,白领职员、公务员、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有36人,工人与农民则无一人。当日美国派拉蒙、米高梅、福斯等电影公司均派人拍摄新闻片,有万余人在现场观看了婚礼,盛况空前。同年共举办了五届集团婚礼,参加者达399对。《上海市年鉴》1936年(上),B,第139、136~137页。及至40年代和抗战胜利之后,集团婚礼仍在进行。忻平,同前引书,第491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职业结构(3)
由于新兴职业所具有的现代性、知识性、专门性以及可能获得的优厚待遇,使中产阶层既成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又成为社会大众羡慕的职业群体,其生活方式也自然引领着社会风尚与习俗的流变。确切地说,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的建构,是以现代化或者说某种程度上的西方化为其发展导向的,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新与旧、中与西的拼接,在文化类型上兼跨中西的一种过渡形态。唐振常,同前引书,第728~729页。作为市民生活的实际参与者和社会舆论的主体力量,中产阶层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对上海社会产生的影响相当深远,并在形塑近代上海人的社会心理和群体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上海中产阶层的群体特征分析(1)
上海新中产阶层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职业构成的层次多、分布广的异质性群体,其内在的职业结构和地位分层显示,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应从整体性和异质性两方面作完整的把握。新中产阶层内在的分殊和异质性,直接影响着群体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及政治倾向、政治态度的一致,妨碍了它作为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发挥和作为社会再生产源泉的作用。就20世纪前期上海的中产阶层而言,他们对社会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由职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群体特征、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而成的 “现代人”特性的影响。鉴于职员阶层与知识分子阶层在职业构成与职业特征上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两个阶层的群体特征分别进行论述。
    职员阶层
  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劳动分工,促成了各种新兴职业的出现,新式职业的兴起刺激了职员队伍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个正在转型中的群体,内部既有相当一批旧式职业从业人员,又有成批接受近代学校教育的青年。到20年代以后,在一些新式领域,职员的专业技能一般都需要训练和教育,通过考核才能被证明,并按其学历被纳入不同的职业和职别。一般说来,学历高低与职业地位和经济收入大致成正比。其中金融业职员的文化水平为最高,其高级职员多为大学毕业生及留学生,一般职员大多为中等学校毕业生。外企职员则要掌握所在机构的母国语言,民族经济机关职员则以初中毕业为普通,初中以上也不少。大型商场职员也要求受过现代教育,只有旧式店员所受学校教育特别少,如衣料零售业的职员中,初中毕业仅占1%~2%。忻平,同前引书,第127~128页;朱邦兴等,同前引书,第716、713、705页。 以“服务社会”为行训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选才时,要经过笔试、口试、体格检查等三个环节。因应考者为大学或中学毕业生,程度参差不齐,故考试科目以基本之学课为限。但银行事业包罗万象,与各业均发生关系,故各种人才均有需要,考题亦不限于一隅。考试主旨是对人才设法深求其思想是否纯正,见解是否准确,并设法测量其理解能力和基本智识程度。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795~796页。 民国18年(1929年)银行将实习学校改为银行传习所,以培养专门银行人才为宗旨,在教材选择、教员聘任、录取学生上都极其严格,取精重质。是年8月举行第一次考试,资格以高中毕业、大学预科毕业或高等专门学校肄业二年以上者为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同上引书,第806页。 一些大的民族企业,新职员的录用,也用招考的制度。投考的资格,练习生须为初中毕业。朱邦兴等,同前引书,第714页。而二三十年代各华资银行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要职几乎都由归国留学生担任,如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徐新六、浙江实业银行董事长李铭、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钱兴之、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等,均为留日、留美或留英的归国留学生,他们构成了华资银行界的中坚力量。何益中:《归国留学生与上海华资银行业的进步》,上海:《史林》2000年第3期,第93页。 安克强通过对29位上海市政府主要领导官员资料的分析,发现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学历高,均在高等学府或军事院校接受过高等教育。1929~1930年,市政府24%的职员为大学毕业生,25%是中学毕业生,11%是小学学历,7%来自教师进修学院,还有4%是国外归来的留学生。安克强,同前引书,第88~89页。
  由此可见,就个体层面所受的教育及组织层面的科层制结构而言,职员阶层是上海社会最具现代性的群体。学校以其社会组织及社会化场所的功能,使教育成为促使一个人具有现代性的、非常强有力的直接和独立的因素。英克尔斯在对发展中六国进行的从传统到现代人的研究中发现,在决定个人现代性的水平上,教育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直接的和独立的因素。教育等级每升高一层,现代人的比例就有实质性的增加。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及社会化场所,学生们在那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学到了新的态度与价值,发展了新的行动倾向。见前引书,第197~201、205页。 而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技术化、理性化、规则化、非人格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这使得职员阶层作为现代城市人群,首先表现出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职业道德。由于大多数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易于接受新事物和现代价值准则,具有现代人的法理、良知与判断是非的标准,因而表现出较高的自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社会品性。忻平,同前引书,第128页。 这既是上海社会在转型中思想信仰和职业选择多元化特征的反映,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对新的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他们遵守行业规范:“仪容整洁、态度和蔼、职业道德、服从上级、遵守规则、不管闲事、办事敏捷、讲究效率。”对待职业有极大的责任心与创造性,能自觉地将职业谋生上升到为社会服务的高度,其职业的宗旨是:为己谋生,为人群服务。职业教育的训练要点是责任心、工作效能、互助、廉洁、乐业兴趣、创造精神。因此,敬业、乐业、创业精神往往成为企业的表率与凝集力,同上引书,第128页;张仲礼,同前引书,第771页。并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员职业效能、道德规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又与外在的制度化环境密切相关。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以提供方便、周到、高效的服务作为立行之本,提高银行的社会信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方面确立了“服务社会,辅助工商实业,发展国际贸易”的行训,要求员工不仅应有银行理论知识及实务培训,还要“有大公无私之精神”、“热烈之服务精神”、“以光大行务为职志”、“重大我,轻小我”;另一方面制定了具体、严格的《服务规则十条》,甚至连员工谈话、行走、仪表、态度等日常举止都要详加规范,以此保证员工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能竭诚、高效、尽责地服务于社会和客户。每年根据考核结果,将行员分为三等若干级,分别进行奖惩、迁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同前引书,第798~802、809~817页;参见陈文彬《社会信用与近代上海银行业的发展——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中心》,上海:《学术月刊》2002年第11期,第55~56页。上海市环球货品商业同业公会关于会员公司职工服务规则系由永安、先施、大新、新新、丽华、中国国货、中华、丽安、泰昌洋货木器及华新等十家共同议定,全业遵守。其中对工作、给假、纪律、奖惩、损害赔偿等都有详细规定。同样,小百货商业同业公会曾颁布《会员商店职员服务规则》,计十章六十一条,作为全行业的“店规”,要求零售商店的店员共同遵守。上海百货公司等编著《上海近代百货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第264~265页。
  

上海中产阶层的群体特征分析(2)
与上述特征相矛盾的是,职员阶层又表现出典型的保守心态和依附人格。由于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渠道的有效性受到了不同资本分配差异的制约,文化资本既与经济资本存在着转化关系,同时又具有自身的再生产机制,因而使得层际之间和层际之内具有了相对封闭的特征。对于资本拥有量较多的人,其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现代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增加了谋取职业的要求和难度,这使得层际之间的流动对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发生,如果有也多是不同资本之间转化的结果,即使在层际内部,因各层次之间的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低到高的宝塔形分布也决定了升迁的难度。虽然职员阶层一般在人际关系中注重规则与契约,有着理性化的处事方式和态度,但由于身处被雇佣的地位,职业地位的获得必须通过刻苦努力、勤勉工作和等待时机,加之职业具有稳定性,薪水高于普通劳动者,因此,他们对此多为看重,求得安定是其普遍的心态,并由此形成了顺从、忍耐、非独立、非进取的依附品格,难以真正实现其追求的独立人格。职员人格的形成既与科层制相关,又受上海后发生型现代化的条件制约。科层制一方面促成了现代组织管理的理性化和效能化,另一方面却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在工具理性所造就的合理“铁笼”里处于被物化的境地。连连,同前引书,第34页。在米尔斯看来,与19世纪的农场主和商人——作为自己主人的一些坚忍不拔的个体相比,20世纪的白领职业者从来就没有过作为农场主那样的独立性,更谈不上商人式的发财机会。他们总属于一些别的什么人,如公司、政府或军队;因此,他们也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提高自身的地位。由于现代理性的出发点已不是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制度化结构,因此,“这些机构通过其科层式的计划和像数学那样精确的预测,不仅夺走了抓在它们手心里的小人物的自由,而且也夺走了他们手中的理性。百货商店、工业公司、合理化的办事机构和政府部门中的等级核算制度所展示出来的是灰色的工作方式和程式化的、有一定许可范围的自主性。而在科层制对自由和理性的侵入当中,自由职业者则是把社会裹束在一起的那些巨大的权威链条上一群可替换的部件。”C赖特·米尔斯,同前引书,第11页。这种情形在当时的上海表现得同样典型。30年代洪深曾谈到,许多大饭店里的职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