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捕本色-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他深吸一口气,双眼隐约泛起潮红。
  “为何?”皇帝冷声问道,“你明知此举大逆死罪,却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禹王是臣的兄长!”南澈毫不避讳,“他与臣的感情何止是手足?他的母亲与臣的母亲是亲姐妹!臣怎么愿意看见兄长冤死,又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兄长的骨肉流放,甚至羞辱而死?”他隐忍沉气,厉声道:“兄长有五子三女,其中一子两女,在先皇查抄禹王府时,就与其母一同自尽了,其余一子一女,都在流放途中遭人暗杀!若非臣早一步派人将成青岚抢夺回来,只怕兄长仅剩的儿子,也命丧黄泉了!”
  他言辞悲愤沉冷,却没有敢接话,无人敢致辞!
  有关禹王的案子,只怕当朝之中的人,没几个敢随意评论。
  “如此说来,成青岚果真是禹王的儿子?”皇帝眯了眯眼。
  回应他的,是满堂的沉寂。
  “皇上,”片刻之后,萧衡执笏而出,带着几分急切,说道:“若成青岚是禹王之子,的确就是逆贼之后,此人只怕留不得!”他凌然看着皇帝,说道:“成青云属逆贼残党之后,本不该在朝为官,如今却敢女扮男装,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朝堂之上,果真是有所图谋!请皇上三思,此二人居心叵测,只怕会后患无穷!”
  沉静中,几人的声音显得很是锋利。南行止冷淡地笑声忽而传来,众人不由得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皇帝蹙眉,沉冷地问道:“世子,为何而笑?”
  南行止敛色,不紧不迫地站出来,目不斜视,说道:“萧都尉所言,臣不以为然。就算成氏兄妹当真居心叵测,难道平王叔也居心叵测吗?就算王叔包庇成氏兄妹,也理当弄清楚原由。”
  皇帝默然,殿宇之内再次扬起纷杂起伏的议论声。片刻之后,有人附议,皇帝才微微颔首,看向南澈,问道:“王叔,朕相信你所作所为必有原因,就算要定罪,朕也需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南澈微微蹙着的眉头淡淡的舒展开来,说道:“谢陛下!”他沉了沉气,朗声说道:“臣之所以协助禹王残党离开,之所以要收留成青岚,之所以要协助他重查当年的真相,只是因为,当年禹王一案,乃是一桩冤案!”
  他气沛声洪,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足以让所有的人听见。但此言一出,满堂悄寂,众人骇然,无言面面相觑。
  萧衡正欲说话,被前方的萧承建一记厉眼扫了回去。
  这寂静仿佛让时间也停滞了,而后,有人暗暗说道:“禹王一案,是先皇亲自审判,如今想要推翻重审……只怕是对先帝大不敬……”
  “是,自古皇帝定案,根本就没有推翻重审的先例……”
  “这于理于法都说不通,何况,事关先皇圣明……这世间谁敢指认皇帝的错误……”
  “禹王一案,罪证确凿,如今才说有冤情,只怕……”
  “就是,”有老臣符合,“禹王毒害先太子,又于西北拥兵自重,勾结西北节度使意图谋反,罪证确凿,怎么可能是冤情?”
  ……
  众说纷纭,一时间,犹如冰水溅入油锅中,嗡然炸开,一发不可收拾!
  南澈沉声道:“禹王有两大罪,其一杀害先太子,其二意图谋反。无论是哪一条,都足以诛灭九族。但当年与禹王案件有关的人,大多都已然去世。此案由先皇主审,罪证也是先皇保管着。”他停了停,似要留给满堂的人以思索的时间。
  虽说他话未说明,但话中隐含的意思令人不难揣度。
  皇帝目光沉沉地扫过下面神色各异的人,说道:“王叔此言,难道是怀疑先皇所审的案子有误,而先皇所提供的证据有问题?”
  “是!”南澈直言不讳,依旧凌然,“按照当时为先太子验看的太医所说,先太子是由于中了鹤顶红之毒,所以才毒发身亡。而当时皇上命人彻查鹤顶红的来源,最终查出鹤顶红是由禹王带入皇宫的。可是,先太子入殓后,在即将下葬时,臣曾经暗中查看过先太子的尸体。先太子尸体发黑,毛发指甲微微松动,根本就不是鹤顶红中毒之象!”
  就算他言之凿凿,也无人敢接话。
  “先太子的尸体到底是什么模样,也不过是凭王爷一人之词而已。”萧衡冷声说道。
  南澈眯了眯眼,轻笑道:“单凭我一人所言,或许不足为信,可除了我之外,还有人能够证明先太子之死有异呢?”
  “是谁?”皇帝问道。
  “嘉仪公主,”南澈说道,他直视皇帝,“皇上,若是不信,可以现在就传嘉仪公主上前来询问,真相到底是何,就可见分晓。”
  皇帝见南澈依旧笔直地跪在地上,眉头蹙了蹙,说道:“王叔请起,且传嘉仪公主入殿来吧。”
  南澈起身,忽而有人执笏上前,恳切地说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禹王一案,乃是先皇所审,若是就此推翻,皇室颜面何存?朝堂威信何存?就算当年禹王的案情有些许小误会,可禹王谋逆却是大罪,若此等罪名都可推翻,那将来皇上与朝堂的威严必将受到动摇!”
  “皇上,请三思!”有人立刻附议!
  “皇上,就算案情需要重新审查,也必须缓缓图之,切不可一蹴而就,否则必成大患!”御史大夫也执笏上前,跪地磕头。
  “老臣附议!”
  “老臣也附议!”
  ……
  反对之声重重传来,皇帝顿时蹙眉,沉思着,似氤氲着恼怒。
  南行止上前,朗声道:“臣不以为然!”他挺身而立,傲然清卓,“重查此案的原因,并非要折损皇家威严,更非折损先皇威信名声,而是为了查出真凶!”他挑眉,“皇上,诸位大人,试想一下,若是当年杀害太子的人,并非禹王,而是另有他人,但禹王替真凶做了替罪羊,那真凶岂非至今还逍遥法外?更甚至,真凶还在这朝堂之上与众人为伍,岂非可怕?
  真凶能设计堂堂皇家亲王为其顶罪,岂非可恨,甚至可憎,更甚……可厌可恶!这才是真正的居心叵测图谋不轨,若不查明真相,揭穿真凶,只怕禹王殿下冤魂不瞑,南氏列祖列宗难以安息,更只怕,凶手危害朝堂江山,而我们至今却不知,反而纵容真凶,这岂不是助纣为虐吗?”
  
  第315章 重头说起
  
  南行止口吻轻描淡写,姿态闲适端然,一番举重若轻的言论,却让满朝文武哑口无言。
  方才附议反对的几个老臣面面相觑,就算想要反驳,一时也说不出更加有力的话来。
  “世子所言极是!”南澈等人立即附和,“皇上,还请立即传嘉仪公主入殿,协助查明当年真相!”
  不等太人再出言,皇帝当即便道:“传嘉仪公主!”
  立即有人快速将圣意传达出去,不过小片刻光景,嘉仪公主便入了含元殿。
  嘉仪公主华服加身,盛装款款逶迤,她一步步走入殿堂,步履庄重沉稳,笃定坚毅。
  她脊梁笔挺,优美的下颌微微上扬,眼神刚毅沉定,凤仪华贵雍容,自持皇家威仪。
  众人瞩目,却不敢直视。
  片刻后,嘉仪公主站定,敛衽下拜。
  “平身,”皇帝说道。
  嘉仪公主沉静地起身,目光微微环顾殿宇,暗暗与南行止相视一眼,便快速移开。
  去请她前来的人,已经为她讲述了原由。
  “皇姐,”皇帝目光轻垂,审慎地睇着她,说道:“想来你也得知了原委,可愿为王叔作证?”
  “皇上,”嘉仪公主隐忍着,轻咬着牙根,一字一顿说道:“我曾也在皇帝入葬之前看过皇弟的遗容……王叔所言非假,若皇弟真的是中了鹤顶红之毒而死,那么遗容应当是红润平静,可皇弟的面色发黑,赤裸在外的肌肤甚至有些溃烂,毛发和指甲也有些松动。这根本就不是鹤顶红中毒之象!故而,禹王下毒谋害皇弟,根本就无法成立。”
  众人左顾右盼,六神无主。
  萧衡冷笑,“就算毒物判断有误,又如何能证明那毒不是禹王所下?”
  “但是谁又亲眼看见过禹王下毒?”嘉仪公主厉声反问,她向来性情刚烈直接,面对萧衡毫无惧色,并不像南行止那般喜怒不形于色,而是直接怒目相对,气势凌人,生生压过萧衡。“难道萧都尉亲眼看见了吗?最终的结果,还不是父皇的人查出来的,最终是如何将那些鹤顶红与禹王联系起来的,世人不得而知,仅仅凭这些似是而非的说辞,就要将罪行加之于禹王吗?”
  萧衡蹙眉,几乎与嘉仪公主针锋相对,却不敢太过造次。只好说道:“那是先皇所断的案子,谁敢质疑?”
  嘉仪公主对他不屑一顾,更不屑于与他多置口舌,直接忽略他,面向皇帝,正色道:“皇上,我能证明皇弟所中之毒,并非出自禹王只手!我有物证!”
  话音一落,众人顿时惊疑不定。
  皇帝连忙问道:“有何物证?”
  嘉仪公主立即让人前去准备,很快便将一个木匣子带了上来。她早就有所准备,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就将物证准备完整。
  而南行止与南澈,何尝不是早就有所筹划,否则又怎么会上演今日这一出自陈其罪?
  无数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嘉仪公主手里的木匣子,只见她从匣子内拿出几副精美的白瓷器皿,一一摆放在身前。
  “皇上,这是皇弟生前一直使用的器皿,包括餐具,包括茶具以及药碗等。”嘉仪公主说道。
  “这就是你所说的物证?”皇弟问。
  “是!”嘉仪公主笃定,她看向南行止,问道:“这器皿之中的问题,还是世子发现的。”
  南行止适时上前,说道:“皇上可还记得,嘉仪公主生辰时,贵妃娘娘的宫女,不慎打翻了您的药碗。”
  “记得,”皇弟颔首,“那药碗,后来被你带走了。”
  “正是,”南行止勾唇,说道:“那副碗,臣今日也带来了,不妨给大家看看。”
  他话音一落,殿外就有人进来,将那副皇帝用过的药碗呈了上来。南行止将药碗碎片托在手中,说道:“这是汝窑白瓷,想来诸位大人并不陌生。”
  众人闻言,纷纷探身过来,恨不得将南行止手里的碎片拿到眼前好好查看。
  “汝窑白瓷,是瓷器之中白色纯度最高的一种,要比任何一种白瓷都要白。”他将微微翻动瓷片,“但是,这瓷片表面看起来虽是白色的,但是内里却泛黑。”
  众人惶然,心头了然。这是皇帝所用的器皿,连皇帝用的器物都有问题,简直令人骇然。
  “这是为何?”皇帝追问。
  “因为,这瓷片在烧制之前,就被混入了一种慢性剧毒。”南行止一字一顿地说道,“所以,瓷片内里,才会泛黑。”
  一石激起千层浪,满堂哗然惊恐,如一群受惊的野兽,一时间杂乱无章。
  此事非同小可,方才那些个反对重查案件的人也受惊不小。此事一出,无人再敢置言。
  嘉仪公主趁机说道:“我当时发觉不对,便将皇弟生前用过的器皿拿出来查看,果然发现也有问题,所以,便将那些器皿给了世子,让他帮助查看,这器皿之中,到底被混入了什么东西。”
  有的人倒抽一口凉气,颤声问道:“到底是什么?”
  南行止看向南澈,说道:“我委托王叔帮忙查看,王叔测出,这瓷片之中,含有剧毒牵机。”
  “牵机?”有人不解,“这是什么毒?”
  南澈淡淡地说道:“此药物不难得,主要是从乌头之中提取而出。若是控制好分量,不足以立刻置人于死地。但若是长期少量服用,则会令人心脏衰竭,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耳鸣。但牵机之中,还混了其他药物,类似砒霜,人中毒死亡之后,尸体会呈现出中毒之象,也就是肌肤发黑,毛发松动。若是毒性巨大,则会让人如断肠刀绞,让尸体呈弓形,犹如牵机弯曲,故而名为牵机。”
  “就算有这样的物证又如何?”萧衡说道,“不过只能证明,禹王或许不是杀害先太子的真凶而已,但是禹王拥兵自重,勾结西北节度使意图谋反,又如何说?这样大逆不道之罪,难道还需要为他平反吗?”
  众人寂然。
  南澈蹙眉,又听萧衡说道:“平王殿下,你如此费尽心机,不过也就是想为自己脱罪,想为成青云与成青岚脱罪而已。难道妄想以三两个所谓的人证物证,就想推翻先皇的论断吗?”
  南澈朗朗而笑,笑声沉稳,却意味不明。他面向皇帝,说道:“皇上,臣若是有罪,请皇上按律降罪便是。但是诚如行之所说,若是让真凶逍遥法外,于朝堂有何利?只怕是后患无穷吧?”
  御史大夫等人急切地执笏上前,对待南澈的态度还算是恭谨审慎。御史大夫迟疑而慎重地问道:“既如王爷所言,真凶如今还未明了。如今先太子与先皇都已逝世,若是真的另有凶手,那凶手岂不是已在朝廷之上蛰伏十余年?”
  “是,”南澈颔首,“所以当务之急,便是抓住凶手!”
  “那么真凶到底是谁?”皇帝凝眉。
  “正是……”众人议论纷呈,“就算要抓住真凶,只怕也会闹得满朝风雨了吧?”
  “何况这凶手蛰伏如此多年,就算是想要查清,也是难上加难了。”
  “难啊……”
  “届时只怕难得安宁。”
  ……
  “想要查出真相又有何难?”南行止朗朗之声从混沌杂乱的声音中传出,似朗月清风般,铮然而温润。
  众人微微一愣,有人却是率先反应过来,连忙上前,询问南行止:“世子可早就有了线索?”
  其余人安静下来。
  南行止颔首,“是,既然平王叔能够为查明真相而筹谋韬光,我又何尝不可?”他沉定,目似俊俏山岚。
  皇帝剑眉紧蹙,广袖之下,十指紧扣着龙椅扶手。无意间,目光与南行止相触,无声之中,两道无形的目光似撞出波澜。
  为了这一天,瑞亲王府与皇帝,等候了无数个沉静却暗潮汹涌的日夜。
  “既然如此,真凶到底是谁?”皇帝目光笔直地看着南行止,一字一顿地问道。
  “皇上,”南行止恭敬肃然地向皇帝行礼,说道:“案件追溯到十余年前,皆因禹王一案而起,要说明真相,只怕要从十余年的事情说起。”他抿唇,恳切而道:“成青云入京之后,无意间发现有人误认为她是禹王之子,故而开始调查真相。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许她的出现,便是当年整个冤情被发现的导火索。所以,还请皇上传成青云与成青岚入殿,案情必须从他们二人说起。”
  皇帝微微迟疑,忽而有人说道:“只怕不妥,成氏兄妹二人身份特殊,只怕……”
  “皇上,当务之急,必须查明真相。”南澈看向那人,却见那人是李元昌,立即打断他说话,厉声道:“成青云虽为女子,可却一直在刑部为官。至今为止,除去她是女子一条之外,她所作所为,可有错处?她有断案之才,曾破获无数悬案。如今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与她有关。何不让她将查明的真相公之于众,是非对错,臣相信,皇上与诸位大人自有公断!”
  李元昌一口气梗在胸口,脸色发白。

  
  第316章 揭开谜底
  
  “臣以为然!”南行止说道,他微微回首,环视人群,“若是诸位认为成青云与成青岚有何错处,只管当堂审问便是。”
  他轻声一笑,不再多言。
  殿宇外,星芒束束,从镂空的窗棂中流泻而下,光点散漫,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淡淡柔光,似立于云端。
  皇帝准,立即派人到大理寺中提成青云与成青岚。
  日华东升,金芒从天幕倾泻而来,将整座皇宫照耀得辉煌壮丽。连殿门外的雕栏玉砌,都如此壮阔绮丽。
  从上朝到此刻,也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的光景,回首间,却让人蓦地感觉恍若隔世。
  半盏茶光景之后,终于看见有人缓缓入了含元殿。
  有两道亭然如玉竹的身影,不紧不慢地走来,视线交转流眄,殿外熠熠的光辉,笼罩得两人的身形模糊而神秘。
  待走进了,众人才看清成青云与成青岚的模样。
  虽说在大理寺之中囹圄几日,但两人气度怡然,闲淡镇定,丝毫看不出被困的落魄与仓皇。
  成青云在殿宇内站定,目光不由得看向南行止,恍惚忐忑的心稍稍安定。
  她已敏锐地察觉到这朝堂之上的气氛紧张而压抑,她与青岚方才入殿,便在无形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稍作迟疑间,成青岚已然下跪行礼,她当即反应过来,与他并列叩首。
  皇帝目光沉沉地看着二人,沉声道:“想来你二人已明白今日为何提审,事关禹王一案,你们到底知道多少?又查清了多少?”他淡淡地看了成青云一眼,目光落在成青岚身上,眼神深沉。
  “皇上,”御史大夫执笏而出,“老臣有几句话,想要问成侍郎。”
  成青岚转头,看向御史大夫。
  “成侍郎,若是老夫没有调查出错的话,你当初入京为官,依仗的是萧氏一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