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曹家村的人都说李家的人有情有义。
等曹太太的丧事办完后,李家兄弟要在曹家村落脚时,曹家村的村民们也没为难他们,还将老光棍留下的这栋土坯房子的地基,白白送给了李家兄弟盖房子,全村人也热心,一起齐心协力帮着李家兄弟盖了一栋五间正房,六间厢房的大宅子。
五间正房,兄弟二人各住两间,李婆子住一间,东西两边,兄弟二人还各有三间厢房,前后院子也是一人一边,各盖了几间猪圈鸡舍柴间等小房,一共也就花了五十多两银子。
李家兄弟每人手里头还余下四十多两银子,名下又各有三十亩地,从此以后,李家就成了曹家村头一富,李婆子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儿子孝顺,儿媳妇乖巧,孙子孙女都捧着她过日子。
而曹太太,本想用一个空口承诺,哄骗李家人对她死心塌地做牛做马一辈子,结果,反而被李家人给算计,落得一个病死的下场。
当然,这一切都是夏梓晗离开了宜丰镇以后发生的事情。
都是后话。
……
第914章 赠银
第二日,夏梓晗一大早就派楚斐,领着几个婆子去了市集上买肉。
想到曹家村的村民们日子都过的苦,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一块肉,也穿不到一件新衣裳,夏梓晗念着前辈子曹家村的人帮过她不少忙,就拿出一千两银子,吩咐楚斐领着几个婆子去买了两千斤猪肉,又买了一批棉布,一批棉花,用马车送去了曹家村。
楚枂则带着昨日堂叔堂婶盖了手印的协议,和曹老婆子曾签给夏梓晗的抵债文书,去了官衙,将曹老婆子的宅子,记在了堂叔的名下,重新办了房契地契。
楚斐楚枂领着一群丫鬟婆子去曹家村送猪肉和布匹棉花时,也顺便把办好的房契地契,送去给了堂婶。
夏梓晗则带着楚琳来到一家绣坊。
看到绣坊上面牌匾上‘玉绣阁’三个大字,夏梓晗的眼眶都红了,她努力忍下,才没有落下泪来。
她双脚似千金重,走近了玉绣阁。
一位小丫鬟微笑着迎上来,“欢迎夫人,夫人要买什么绣品,我们玉绣阁的绣品都十分齐全,绣工也都是一等一的好。”
说着,将夏梓晗主仆二人领到摆放屏风处,指着一排屏风道,“夫人看这副六扇屏风,就是这整个宜丰镇,都找不出这么精致巧夺天工的绣工来,这是我家绣艺大师傅齐娘子绣的唯一的一组六扇屏风。”
丫鬟努力向夏梓晗推销那六扇屏风,夏梓晗却有些心不在焉的打量四周,见玉绣阁和前世有些不一样了,但仔细一看,又好像差不多。
等丫鬟介绍的差不多时,夏梓晗就问起了玉绣阁管事李妈妈。
她笑着道,“听说李妈妈待客随和,人又热情,我们是慕名而来,请问李妈妈今日在铺子里么?”
“在,李妈妈在后院绣坊里。”听说是来找管事的,丫鬟的态度更加热情了几分,夫人稍坐会儿,奴婢这就去后院请李妈妈过来。”
丫鬟奔去了后院。
片刻后,李妈妈就急匆匆来了。
进铺子里一看,是不认识的人。
不过,见夏梓晗主仆二人穿着不凡,穿戴精贵,脸上就堆上了笑容,“可是夫人找我,夫人想要买什么绣品,老婆子手里头正好收上来一批床帐,绝对是一等货,夫人可要看一看?”
到夏天了,玉绣阁也该挂出床帐卖了,前辈子,她就给玉绣阁绣了不少床帐。
夏梓晗愣愣的看着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李妈妈,心情有些激动,不过,这一辈子的李妈妈不认识她,她克制了自己想要问她好的冲动,道,“不用了,我今日来,就是想见见你,听说你孙子从小心脏不好,我这里有个方子,你要不要看看?”
李妈妈闻言,一脸激动,“真的?夫人,你……你那方子?”
“是我从一位神医手上讨来的,李妈妈若不信,可以先拿去给药房的大夫看看,看好了,再给你孙子用。”
夏梓晗知道,一个陌生人突然间来找她,要给她药方子,就算是出于谨慎,李妈妈也不会轻易就这样照着药方子抓药给自个儿的孙子用。
不过,她倒是不担心。
李妈妈的孙子今年才两岁,就那一个亲孙子,看的跟她的眼珠子一样宝贝,只可惜,那孩子从出生后心脏就不好,这一年来,汤药就一直没断过,可以说,那孩子就是用汤药一直吊着命。
她这次就算不从宜丰镇路过,也打算派人送药方来给李妈妈,只是,她在五指峰待了一段时间,耽误了些日子。
按照李妈妈的谨慎来,她肯定会先把药方给药房里的大夫看,只要是个大夫,一看到她的药方子,就能看出来,那是专门针对李妈妈孙子的病而开的药方。
夏梓晗从荷包里掏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药方子给李妈妈,另外,里面还夹了一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
李妈妈见到那张银票时,眼睛瞪的老大,还以为是夏梓晗无意中夹里面了,正要拿出来还给夏梓晗,夏梓晗就道,“药方里有几味药材很珍贵,这一千两银子算是我借你的,以后有机会,我来找你还。”
夏梓晗知道,这银子,是她赠送给李妈妈的。
她永远也不会来找李妈妈要回去。
前辈子,她把颖儿托付给李妈妈,就那样走了,并且一去不复还,就连人都死在了外面,依李妈妈面冷心热的性子,她是万万不会把孩子乱扔掉,很有可能她自己留下来抚养。
这一千两银子,是她补偿给她前辈子抚养了颖儿的那份恩情。
虽然,那么大一份恩情,不能用银子来计算,可是,她目前能帮到李妈妈的,也只有银子和一张药方子,其实,她可以赠送李妈妈更多银子,可是,她怕吓着了李妈妈,吓得她不敢要,李妈妈不是一个见财就要的人。
李妈妈却无比震惊的看着夏梓晗,似乎不敢相信夏梓晗所说的一切。
谁傻啊,会白白拿一千两银子给一个陌生人?
虽然,这银票是真的,眼前发生的一切也是真的,可是李妈妈却有一种在做梦的感觉。
等她意识到夏梓晗不是在开玩笑,她不是在做梦时,夏梓晗已经告辞,离开了玉绣阁。
李妈妈追出去,可是……夏梓晗主仆早就上了马,一眨眼功夫,人就消失了。
李妈妈一手捏着药方子,一手捏着银票,久久没有回神。
等回神后,脸上已布满了泪水,嘴里还念叨,“好人哪,真是好人哪,这药方子若是真的,我孙子真好了的话,我一定会给你立一块长生牌,早晚给你烧香磕头,为你祈福。”
……
在宜丰镇停留了一个晚上,办完了所有的事情后,在第二天下午,夏梓晗的车队就启程回京城。
宜丰镇到京城,有将近一个月的路程,途中还要经过江宁城,到江宁城时,已经是下午。
早已得到夏梓晗今日会到江宁城消息的廖静堂,早早的就带着曾静几母子在城郊外翘首以盼,一家人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中午饿了,就在城门口附近的饭馆吃了饭,又继续去城门外等,一直等到下午,才总算看到了夏梓晗的车队。
第915章 提醒
曾静母子在廖静堂的细心呵护下,都生活的很幸福,两年不见,曾静比之在大西北时,脸色更加红润了几分,人也更稳重,成熟,魅力不凡。
两女人在屋子里说悄悄话时,夏梓晗就盯着她,开玩笑的戏谑道,“人家女人生孩子,都是越生越老,静表妹生孩子,则是越生越有漂亮了,怪不得廖静堂这几年都围着静表妹一个人打转,看也不看别的女人一眼。”
“楚玉表姐,你竟然打趣人家。”曾静脸红红的一脸娇羞,但眉眼间,却满满都是幸福。
前世,旱灾发生后,就有一批流民往京城涌去。
那批流民就跟疯了一样,一路上烧杀抢掠,毁了好几个城镇,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都害怕了,二皇子陆国公都担心这批流民会窜到京城去,就派了三万兵马前来制住流民的疯狂。
江宁城处于南方和京城之间的交界处,离江南遭受旱灾地方近,也就十几二十天的路程。
在朝廷官兵还未到达时,流民就涌进了江宁城,江宁城受到旱灾波及,不少城里的大户人家,都被疯狂凶残的流民砸了大门,抢了钱财,严重一些的,还被凶残至极的流民杀了全家,烧了房子,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江宁城一夜之间,就成了人间炼狱。
很多百姓都吓得躲进了菜窖,不敢出来。
好在朝廷派的兵马也来得及时,只比流民晚到半个小时,朝廷官兵一进城,就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把流民都赶出了城,这才保住了江宁城那些完好还没被流民袭击的家户。
也因为如此,江宁城才保住了大半个城市的老百姓和财产,没有全部被流民毁了。
而前世的这时候,夏家早就出事了,被流放去了外地,夏家宅子也被朝廷给收走,赏给了别的官员。
而这一世,将近六月份了,已好几个月没下雨,地里的庄稼早就干的枯萎成了稻草,老百姓们这时候也开始慌乱了,不过,这一路上行来,夏梓晗倒是没有听说有流民出现的消息。
如今,褚景琪正带着数十万百姓们在江南一带,热火朝天的挖水道,还有二十万将士们也赶去了江南一带,帮着一起挖水道,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在无意中安抚了老百姓们的心,才没有跟前世一样,出现流民。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夏梓晗还是找了廖静堂,谈了这次旱灾的事情。
“楚玉,你放心,你上次写信给我提醒我旱灾的事情后,我就在江宁城囤积了一批粮食,如果有流民来,我们官府会搭棚施粥,不会让流民饿肚子,继续颠沛流离。”廖静堂镇定的说道。
夏梓晗就提醒他,“那年京城的事,你也别忘记了,不是所有流民只要喝一碗粥就会满足的,不少人都想要趁国难当头时发国难财,这城里,你还是多准备一些官差,有备无患。”
“还有,那些个大户人家,通知他们,一旦有流民窜进城里来,一定要看顾好他们的大门,流民可都是一批不怕死的土匪,到时候,吃了亏,遭了难,他们可是找都找不回来的。”
闻言,廖静堂也想起了京城那一年的流民事件。
那一年,裴家,石家,褚二爷家等,十几户大户人家都被流民袭击,死了很多人,而二王爷因为流民袭击,还差点死在了粥棚里。
一想到京城那年凄惨的景象,廖静堂的表情就严肃了几分,他对楚玉点头道谢,“谢谢提醒,我会做好守城准备。”
只是……
万一乱了起来,静儿和孩子们怎么办?
廖静堂满心担忧,他看着夏梓晗,欲言又止。
夏梓晗一看他那表情,就猜出了他心中所思,她笑道,“你是不是担心静表妹?”
廖静堂老脸有些微微泛红,“楚玉,我知道,我和静儿已经欠你很多,这辈子可能都还不清,可是,我还是想厚着脸皮求你一次,你能不能把静儿和孩子带回京城去,不过……别让廖家人知道,给静儿安排个庄子住下就行,我知道,以你的势力,你一定办的到。”
廖静堂眼里,满满都是祈求。
其实,就算他不求她,夏梓晗也打算把曾静几母子带走,将她们放在江宁城,太危险了,她不放心。
虽说褚景琪正带着数十万大军在挖水道,只要水道挖通了,百姓们就不会渴死,而今世也不一定会跟前世一样死那么多人,那么混乱,可是,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将水道延伸过去的。
江南地域,很多地方山峰峻岭,地势崎岖,很多村子都处在各式各样的犄角旮旯里,地广人少,离湖泊又太遥远,就算挖水道,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只怕也挖不通。
到时候,还是会有不少百姓们渴死。
到时候,还是会乱起来。
只不过,褚景琪和数十万百姓官兵们的努力,会将这混乱减到最少而已。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夏梓晗在廖家里住了一夜,次日上午,就带着曾静几母子,一起启程回京了。
至于夏家,夏梓晗想也没想过要去。
不过,等她走了后,夏三太太不知从何处得知她来过江宁城,却未进夏家探望夏家几位长辈一眼,心里十分不高兴。
夏三太太不高兴,就把这事念叨给了夏老太太听。
夏老太太那叫一个气呀,嗷的一声,拄着拐杖站在院子中央,仰长脖子,对着京城的方向,把夏梓晗骂了个狗血淋头,无地自容。
她整整骂了一上午,直到夏三老爷回家,实在听不下去了,怕被人听见丢脸,就好说歹说,才把她哄回了屋子。
而夏老太太骂夏梓晗的事,不到一日,夏梓晗就接到了信鸽传来的信,有人禀报给了她知道。
夏梓晗从来没把夏老太太当一回事,夏老太太生气也好,愤怒也好,她从不在意。
只要夏老太太别来算计她,她也不会主动对她出手,但夏老太太要是自己作死,有事没事来撩她一下,那也怪不得她心狠手辣,对她不留情。
第916章 回京
十日后,车队日夜兼程,总算是赶到了京城。
卓氏早就接到信,这一日,早早的带着双胞胎孙子,在城门外迎接她。
当夏梓晗下车,见到两个都已一岁多,会跌跌撞撞走路的儿子时,她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冲上去,蹲下身子,一手搂一个,把两个儿子紧紧抱进怀里,泪流满面。
“看你,回来就好,哭什么,你该高兴才是。”卓氏在一旁抹着眼泪道。
“是,娘,我就是太高兴了。”夏梓晗眨了眨被泪水迷蒙的眼,看看大儿子,又看看小儿子,脑袋在两个儿子白嫩的脸上蹭了又蹭,好像永远也蹭不够似得。
两个孩子长的一模一样,一点儿差别也没有,就连挑眉掀唇的表情都一模一样,要不是他们手腕上戴的手镯颜色不一样,夏梓晗还真的分不清楚哪一个是老大,哪一个是老二。
“儿子,好久没见到娘,都不认识娘了吧?”夏梓晗喜极而泣,揉揉大儿子的手,又摸摸小儿子的脑袋。
或许是血缘相近,早已忘记了这的两个小包子,此时此刻,一点儿也不讨厌被夏梓晗柔躏。
平日里不喜欢被陌生人碰触的他们,今日特别乖巧,乖乖的依偎在夏梓晗的怀里,睁着亮晶晶的目光,软萌的看着她,把夏梓晗稀罕的一颗心都化成了水。
在两个儿子的脸蛋上,各亲了一口,就喜歪歪的问他们,“会喊娘了吗,儿子,你们快喊声娘给娘听一听。”
两只小包子眼睛晶亮,可爱又乖萌,稚稚的喊了一声,“娘。”
夏梓晗高兴的眼泪就没停过。
上了马车,夏梓晗一手一个,抱着两个儿子坐在卓氏的对面,卓氏伸手要帮她抱一个,两只包子瞧瞧祖母的手,结果,一扭头,双双搂着夏梓晗的手臂不放。
夏梓晗笑道,“娘,这两孩子,还记得我的味道呢。”
是血缘相吸吧,两个小包子很喜欢夏梓晗,特别是夏梓晗的身上有一股好好闻的味道,孩子的鼻子最灵敏,最爱闻那股味道。
那是娘的味道。
卓氏缩回手,瞪了两个孙子一眼,笑骂道,“两只白眼狼,白照顾你们这么久,跟你们爹一样,见到你们的娘,都不要祖母了。”然后,还一脸委屈,“哎呀,祖母好可怜啊,都不要祖母了。”
“不可怜,祖母,祖父疼。”煊儿嫩嫩的道。
“哎哟喂,我的大孙子,竟然能说出这么多个字了呀。”卓氏稀罕的扑上去,揪住褚屹煊,在他白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