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思闲_琴瑟花-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都是求圣上,将自己娘家女儿赐婚杨昭武的。圣上佯怒,将他赶出宫。
  将军府和郡主府不能回,前锋营又暴露了,去皇宫又被赶出来了,杨昭武最后躲在郑阳王府,外公家。
  可外公也不是个好的,居然还邀请淳王府、平阳侯府、广严侯府和神箭侯府的女儿来王府赏花。杨昭武最后翻墙而出,骑着疾风出城去了。
  待离京越来越远,杨昭武才发现,自己一个随从没带,也没告诉家人,就跑出京来了。而且,疾风居然是往金陵城而去,可能是这条路太熟,疾风就直直跑上了这条道。
  晚上,住在驿站里,杨昭武犹豫不决。到底是打马回京,还是将错就错去金陵?
  回京又要被烦,还不如回金陵老宅躲躲,反正后日就是,心妹妹九月十九的生辰,去年没陪她,今年有空,就还她个生辰快乐吧!
  想好后,杨昭武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上路,不到傍晚,就回了金陵城。
  杨昭武觉得,一别不过四月,就好像街道都有点陌生。
  回到杨府,敲门半天,才出来一个老仆根伯,一见到少爷,还以为眼花了。哆嗦着说:“少爷,您怎么回来了?”
  杨昭武没有多说,吩咐他打水洗漱,一路风尘仆仆,还是要沐浴一番。可没有带换洗衣物,还好卧室箱笼里,还有一些旧衣,杨昭武翻出来,沐浴后换上。
  家里久不住人,到处是灰,杨昭武吩咐根伯将饭菜摆在花园里。隔壁谢府传来下人们,张灯结彩的喧闹声,杨昭武望望树梢那轮弯月,低头看自己一身旧裳,突然觉得好似回到了从前。
  心底无比宁静、安详,好像什么烦恼都随风而散,感觉到神清气爽无比愉悦。
  杨昭武愉快的用过饭,本想吹奏一曲,让心妹妹知道他回来了。他可以想象出,心妹妹欣喜若狂的样子,马上就会冲到围墙下跳脚。
  可是翻遍卧房、书房,都没找到一支笛子,也就只好做罢,夜已晚,还是明日再上门恭贺吧!

  ☆、第八十八章生辰礼物

  此时,隔壁谢府里的谢怡心,对杨昭武的突然回来,一无所知。
  她正看着信笺,还在黯然神伤,昭武哥哥,你真忘了我吗?
  明日就是自己,十四岁的生辰了,可昭武哥哥,连封信都没有。
  君大哥临时有急事,需要去潮州处理,那么匆忙,都先来金陵,送上生辰礼物。
  而昭武哥哥一定是忘记了,才会不要说礼物,连信都没一封!
  可恶的昭武哥哥!
  往年自己生辰,他即便赶不回来,也会有礼物,今年什么都没有!
  还过什么生辰嘛!气死人了!
  昭武哥哥在秋狩时,大出风头,她早就从每日的书信里面得知。他一定是被平阳侯家的小姐,或是淳王府的郡主,要不然就是镇国公家大小姐迷住了!
  谁不知道,京城都开出盘口了,赌杨昭武会娶谁家贵女。
  气死了!气死了!
  谢怡心扑在床榻上,使劲捶着苏绣的帛枕,明天要再收不到,昭武哥哥的信,自己一定要与他绝交!
  九月十九,是个好天气。
  云淡风轻,碧空如洗,不冷不热凉爽舒适。刚到寅时三刻,杨昭武就自动从睡梦中醒过来。
  出去练了一趟拳,再沐浴洗漱,换了件较新的白色锦袍,在腰上束根白玉带,吃过早饭,就出门准备去谢府。
  要出大门时,突然想起,礼物呢?
  自己在京城买的,簪子和玉镯等首饰,都没带出来,总不可能空手去吧?
  那真会被心妹妹打出来。
  杨昭武只好转身,往锦绣阁而去。
  锦绣阁里,柳娘迎出来,见是杨大少爷杨昭武,愣了一下。
  随即堆起笑,招呼:“杨少爷不是进京城了吗?今儿怎么会在金陵,还来锦绣阁?是想选点什么吗?”
  杨昭武还没回话,又见柳娘自打了下嘴巴,说道:“今儿可是谢小姐芳辰,杨少爷一定是,来给谢小姐选礼物的吧?”
  “嗯!”以前,杨昭武也经常陪心妹妹,来这锦绣阁选东西,所以对柳娘也不陌生。
  柳娘满脸堆笑的,把杨昭武迎进内堂,高声喊:“快把京城和江南、还有沿海的新货都拿出来!要最精致最好的!”
  方娘和两个伙计,一人拿了一匣子各式首饰,再摆上几个红绒托盘,供杨少爷挑选。
  杨昭武仔细一一看去,挑了一会,选出几件首饰。
  一件是玳瑁镶金的喜鹊迎春簪,一件是白玉蝴蝶点翠的对钗,一件是翡翠如意的兰花流苏步摇,还有一个包金兽首白玉镯。
  单一看去,都还不错,平日里买来玩还可以,可今日是心妹妹生辰,买这些,都不怎么合意。
  柳娘察颜观色一流,见杨昭武犹豫,知一定是不甚满意。
  她马上讨好的说:“店里还有套镇店之宝,是欧阳大师的精品之作,杨少爷稍等,我马上去给您拿。”
  当这套欧阳大师的心血之作,摆上大红绒盘,霎时间,珠光璀璨宝气四射,晃花了杨昭武的眼。
  这套白玉珍珠头面,共十四样,用羊脂白玉、珍珠、为主材料,以碧玺、玳瑁、珊瑚等珠宝为点缀,采用镶嵌、累丝、镂空、点翠等工艺,饰出动物、花卉、宝瓶、如意等纹饰。
  整套头面做工精湛,造型生动,堪称精品。
  其中有,福禄寿喜四字金簪,字面累丝,顶部各有一拇指大小粉色珍珠;有金镶珍珠镯一对,镯尾为两对如意形;有白玉镶珊瑚玉兔长耳珰一对;有金流苏珍珠耳珰一对;有孔雀开屏点翠碧玺金挑心一件;有白玉镶玳瑁金摞丝长簪一对;还有一支蝶恋花珍珠步摇。
  最漂亮的是,步摇上那只蝴蝶,它是由上百粒各色小珍珠组成,连蝶须也是,下面是长长的七条流苏,坠有七朵白玉莲,内镶珍珠芯,美轮美奂。
  杨昭武一眼相中,这套头面精致独特,可遇不可求。他吩咐拿锦盒包起来,临走时,又让把包金兽首白玉镯也一起包上。
  那兽首是心妹妹的属相兔子,不大不小,估计刚合心妹妹的手,买给她玩玩。
  折腾一番,再来到谢府,已经巳时初。杨昭武不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扣开谢府的大门。
  守门的刚好是谢贵,打开门一看,居然是杨昭武,几疑眼花,再揉了揉眼睛,果真是杨少爷!当下高声传报:“杨少爷来了!杨少爷来了!”
  原本还在屋里,为没接到昭武哥哥书信,而沮丧的谢怡心,突然听到小丫头传报,说杨少爷来了,也怀疑耳朵出问题了。愣在那里,疑是幻听。
  旁边的安青也是一愣,小心翼翼的说:“要不小姐去看看?说不定,真是杨少爷回来,为小姐贺生辰了。”
  浑身血一热,这下谢怡心坐不住了,豁然起身,拎着裙角就往正厅奔去。一路上钗环乱响,谢怡心也跑得气喘吁吁,刚过月华门,就看见魂牵梦萦的昭武哥哥,正往自己走来。
  谢怡心怔怔地看着,越发丰神俊朗的昭武哥哥,万般委屈涌上心头。突然捂住脸,蹲下去,“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唬得杨昭武上前几步,将她拎了起来,正欲细看。谢怡心一头扎进了他的怀抱,双手环住他腰身,埋首在他胸前,嚎啕大哭起来。
  杨昭武又觉得好笑,又有点怜惜,心妹妹一定是想他了,这么久没见,才会这样情绪外露,如此委屈。
  半响,杨昭武轻拍她肩膀:“昭武哥哥不是回来了吗?怎么还是那么爱哭?”
  谢怡心在他怀里拱了拱头,不吱声。
  杨昭武暗想:几月不见,心妹妹又长高了不少,现在已经长到自己的肩膀,在女子当中,身量已经是颇高。
  只是这爱哭的坏毛病,还是没改,当下柔声说:“好了,快起来。你不想看看昭武哥哥要送你,什么礼物吗?”
  谢怡心这才又拱了拱头,抬起头,露出一双红红的眼睛,和红红的鼻头,还好她手里握着一方锦帕,这才保住了,杨昭武白色锦袍的前襟。
  谢怡心看着昭武哥哥目不转睛,仿佛一眨眼,昭武哥哥就消失不见。
  杨昭武轻叹,握住她的手,如小时一般说:“来,昭武哥哥带你去洗脸,看你那脏样,如小花猫似的。”
  谢怡心不自觉,也如小时候一般,“喵”的叫了一声,紧紧拉住昭武哥哥的手,往心院而去。几个月的思念,生疏,都在这瞬间远去。
  长廊转角处,谢老爷看见这一幕,长叹一声,也许这就是命!非凡几个月的来回奔波,抵不上昭武的一个微笑牵手。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心心以后的归宿,还要看月老的红绳!

  ☆、第八十九章快乐生辰

  杨昭武牵着心妹妹,回到了吾心院。
  安红打水来给她净面,谢怡心坐在梳妆台前,一直从镜中看着昭武哥哥,生怕一眨眼,人就消失不见了。
  杨昭武拿出锦盒,放在圆桌上,自己坐在桌前,也端详这间阔别几月的闺房。一切如旧,只是,好像床头多了一个大木盒。
  洗好脸的谢怡心,迫不及待的走过来,坐在桌前,盯着锦盒。杨昭武轻轻将锦盒推过去,柔声说:“看看,喜不喜欢?”
  谢怡心摒住呼吸,轻轻打开锦盒,那瞬间的光华,也闪了一下谢怡心的眼。
  好漂亮的头面,又精致,又豪华,又独特,还是欧阳大师的作品,一共十四件,刚好是自己的年岁。
  “昭武哥哥,谢谢!我很喜欢。”
  说着谢怡心,马上把那副,白玉镶珊瑚玉兔长耳珰戴上。
  杨昭武看心妹妹那张,激动得有点绯红的脸,也很开心,心妹妹喜欢就好。
  随后的时间,杨昭武一直陪伴在谢怡心身边。一整天,谢怡心都像在云上飘,嘴角一直都往上翘,开心得合不拢嘴。
  杨昭武看着心妹妹,她原本青涩的容颜,也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渐渐长开。
  如芙蓉一般的面容,墨眼大而亮,微翘的琼鼻,菱角一样丰满红艳的唇。让人惊艳又总觉得,她眉眼里藏着丝高贵,让人不敢亵渎。
  甚至,有些时候,杨昭武还觉得,心妹妹的眉眼与子岚有二分相似,与端敬公主,则有三分像。
  时间很快就到了傍晚,谢老爷和谢怡心与杨昭武,坐在花园里品茶。四周花树上,下人们挂了些彩灯和绸花,三人边喝茶边笑谈。
  谢老爷轻轻吹了吹茶盅,不经意的问:“昭武,在京还习惯吗?听说京城发生了一些变故,你和杨老将军,没什么危险吧?”
  不知是不是,杨昭武的错觉,他总觉得这次回来,谢伯父看他的眼神,有些挑剔。
  他恭敬的回答:“祖父在京一切都好,宫变时,圣上运筹帷幄,我等只须听命便可,没什么危险。”
  谢老爷抚摸着长须,“看来你在京的确很忙,要不然,心心一直盼着你的只言片语,却一直杳无音讯。”
  “爹!昭武哥哥那么忙,又要参加秋闱,又要去秋狩,还在宫里挂了参领的职,忙得很!”
  谢怡心听出,爹爹对昭武哥哥有所不满,连忙解围道。
  杨昭武也有些汗颜,自己既然把心妹妹,当成亲妹妹,行得正,又为何要忌讳音讯联系呢?
  不过,他在京城的事,谢妹妹怎么会知道得一清二楚,毕竟他任禁卫军参领虚职,可不是公开的差事。
  于是杨昭武举茶,敬谢伯父,笑着说:“是昭武疏忽了,回京后定常来书信,还请谢伯父不要怪罪。毕竟,我是当心心为亲妹妹,还望以后能背她出阁。”
  谢怡心闻言,嘟着嘴一言不发。
  谢老爷倒有些惊喜,意思是他此次回来是为妹妹过生辰,别无他意哦!
  当即笑着说:“不介意,不介意,心心有你这个哥哥,我那怕先走了,也放心。”
  “爹!您说什么呢!您一定会长命百岁!”谢怡心不依道。
  谢老师抚须大笑,“好!爹爹长命百岁,护心心一生,好不好?”
  一阵欢声笑语,待月上柳梢,杨昭武再三保证,明日吃过早饭才走,才将谢怡心送回吾心院。
  杨昭武这才和谢伯父,去到书房说话。
  “谢伯父,您在京城消息还真灵通,什么都瞒不过您眼睛。”
  “我可没那么大的能耐,是非凡知道,心心关心你的消息,所以才派人把京城的消息,每天送来。”谢老爷挑明了说。
  杨昭武想起,心妹妹床头的大盒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岂不是,自己在京的那些闲言碎语,心妹妹也知道?
  杨昭武试探的说:“那君非凡,消息还真是灵通。”
  “是啊!连平阳侯小姐当街堵你,镇国公大小姐住进威远将军府,淳王府郡主成日在明慧郡主府,心心都知道。”谢老爷睨了杨昭武一眼。
  杨昭武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那君非凡还真是尽责,这些消息他都挖得到。
  正准备找借口落荒而逃时,谢老爷突然正色说:“昭武,我从小看你长大,知道你重情重意,是个好孩子,我也曾盼望,能有你这个半子。但既然你无意于心心,还是好好找门合适的亲事,断了心心的念想吧。”
  杨昭武不知怎么回答,想了一下说:“谢伯父,我的亲事要由祖父,和父母亲做主,昭武不敢忤逆。至于心心,我会永远当她是妹妹,心妹妹年纪还小,有些事还不懂,等她再大些,就好了。回京后,我也不会给她写信,只是等她出阁之时,还请谢伯父一定通知我。”
  “那倒不必,有些事堵不如疏,书信来往还是可以的。何必那么生疏,反倒此地无银三百两了。”谢老爷还是不忍,女儿盼信太苦了。
  杨昭武应诺后,怀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回了杨府。站在与谢府一墙之隔的花园里,他有些不知所措。
  自己对心妹妹,好像不管如何做,都不妥,都是错。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联系她吧,心妹妹对自己的心,好像一直没变,这样会阻拦她的好姻缘。
  不联系她吧,心妹妹万一自暴自弃随便找人嫁了,又不通知自己。那万一受委屈,被欺负了怎么办?
  想来想去,联系还是不能断的。只是书信里注意一点,再把京城的才俊些,介绍心妹妹几个,心妹妹那么聪明,一定会懂的。
  第二天一早,杨昭武一趟拳,还没打完,谢怡心就提着个双层大食盒,过来了。谢怡心笑语吟吟的,将食盒放桌上,将饭菜一一摆上。
  杨昭武拿过毛巾擦擦汗,笑道:“心妹妹如今是越发贤惠了,连早饭都能做那么多花样。安青、安红呢?怎么你自己提?”
  谢怡心摆好碗筷,回头笑道:“我想单独陪昭武哥哥吃早饭,就将她们留在家里了。”
  杨昭武拭过汗,探头往桌子上一看。
  真是丰盛,有蟹黄包、千层糕、四色烧卖,还有一碟凉拌鸡丝,什锦皮蛋,再加一罐香菇鸡茸粥。
  看来,最近几月心妹妹厨艺见长,越发能干了。杨昭武心里有点酸溜溜的,也不知道以后,会便宜哪家臭小子!
  两人安静的吃过早饭,即将离别,谢怡心还故作高兴的问:“昭武哥哥中午想吃什么,心心做给你吃。”
  杨昭武有点不忍,但仍坚定的说:“昭武哥哥要回京了,到时候会每月写书信回来。”

  ☆、第九十章路见不平

  顿了一下,杨昭武又说:“心妹妹也可以每月,送封信给我。”
  看谢怡心低头不语,杨昭武叹了口气,又说:“心妹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你已经十四岁,长大了,明年就该及笄,到时候就可以嫁人,不能还那么任性。”
  谢怡心抬起头,露出泫然若泣的眼睛,呢喃般的说:“我想嫁你,可以么?”
  杨昭武没听清楚,或是当没听见,柔声说:“那君非凡是不错,但京城里才俊众多,不乏人品贵重的。到时候有合适的,我再写信给谢伯父参详。心妹妹,时候不早了,我该起程回京了。”
  说完,他将谢怡心送回谢府,不去看倚在门口的心妹妹,那念念不舍的眼神。狠狠心骑上疾风,扬鞭而去。
  谢老爷看到,失魂落魄的女儿回来,叹口气:“心心,想哭就哭吧。没有杨昭武,你还有爹爹和君大哥。”
  谢怡心痛哭一场后,恢复了正常,每天收着京城的信,继续学习厨艺。
  可当第二天晚,看到京城来信上说:“杨昭武离开郑阳王府,从南门出京,去向不明。”
  谢怡心的心底,又充满了甜蜜。昭武哥哥心中还是有我的,不然也不会专程回来,为自己贺生辰,还送了那么贵重一套首饰。
  那甜蜜的好心情,一直持续了三天,直到谢怡心收到那封信。
  谢怡心将信,翻来覆去的读了十几遍,心底突然涌起了浓浓的不安。
  信上说:“杨昭武于京郊,偶遇几名地痞无赖,围堵调戏一家小姐,后出手相救。再送此位小姐回京,才知道原是太后娘家,承安伯的孙女,叶氏融融。”
  其实,谢怡心不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杨昭武从金陵赶回京城,一路快马加鞭,在离京近三十里的广化寺附近,遇到几名男子骑着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