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多娇纵[重生]-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炎被这么折腾了几次,倒是明白了,暗自压下来,只是每每晚上,不得劲儿,总在心里暗自吃醋,觉得自个在秦筝的地位远远不如两个孩子了,在床笫上,越发胡闹了。
  好在他也是有分寸的,秦筝也就任由他了。
  终于,等到秦筝要给哥儿姐儿断奶了,哥儿姐儿有时候也会往秦筝的怀里钻,加之宫嬷嬷也怕秦筝见了心疼得很,因而便跟着叶炎一起劝她多出门走走。
  秦筝画了眉,点了唇脂,满面香甜,与叶炎一起出了府门,坐上马车,往郊外农庄里头一坡地上去放风筝。
  农庄里头,刚刚种上不久的翠绿的小秧苗,一茬一茬,倒是嫩得跟韭菜叶子似的,看得秦筝眼花缭乱。
  更别提鸟儿飞,鸣叫的声音如清泉般涓涓细流,令人神往,闻着外头那股子新鲜空气,心更为活泼了。
  秦筝都来不及到了地儿,就说要下马车行走。宫嬷嬷却难办了,这田野边上的小路,泥泞得很,绣花鞋若是踩上去,沾染上了泥,多糟蹋不说,若是脚底也染上了,岂不是扫兴?
  她也没有想到,秦筝竟然想下去走走。
  见宫嬷嬷眼中那为难的神情,秦筝虽然略微有些许遗憾,但也只是淡淡地说:“嬷嬷,没事儿,也是我一时兴起。”
  “你看,这是什么?”只见叶炎从座椅下头搬出了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里头正是一双木屐,泥泞的道路和山路甚至是下雨天,更适合穿那些个木屐子。
  秦筝喜得双手搂着叶炎,不顾宫嬷嬷在,啄了叶炎一小口,拎着木屐,穿上了。她自是被叶炎扶着下了马车,两人走在小道上,也不避讳旁人,叶炎主动牵起了秦筝的手,小道长且远,两人就这样走着,走着,慢慢看着一路的风景。
  放过风筝后,便是在边上吃了些许东西,叶炎还露了一手烤鱼,鱼是庄子上送过来的,叶炎亲自烤的。
  两人难得待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又回京到酒楼里头,听了一出戏,吃了几盏茶,才趁兴而归。
  叶炎和秦筝倒是松快地过着日子,可从外地押解过来的藩王们却不好过了,宗人府里头关押了,女眷要么被送进宫中伺候,要么就被发卖了。
  藩王们更是每日受尽苦头,一些身子骨弱些,从小养尊处优的,不过一旬日,就在里头殁了。
  更别提是先帝时候,壮得能跟老虎厮杀的先五皇子,也是病得奄奄一息,只剩那一口气撑着,也不知何时就这么过去了。
  皇帝的亲兄弟和亲姐妹,死的死,疯的疯,病的病,连带着那些旁支势弱的藩王们,也灭了一大片。
  看似皇帝的皇位坐得越发牢固了,可实际政务早已经斑驳了,更别提老百姓们怨声载道,前些时日的那个石碑洪福,也不过是说了几日,也就消散了,老百姓心里头念着的,还是如何能够过下去日子。
  宫中孙妃生下了小公主,虽不过是个公主,可据说生下来孩子格外健康,声音哭得也响亮,原本有些许不喜的皇帝,倒是觉得有个公主也好,甚至于想着,公主孙妃都能生得康健,那么以后调养好了身子,生个皇子,也是有希望的。
  毕竟他压根都不信,自己这一生,就再也没有子嗣了。
  宫中终于有点喜事了,倒是又办了宫宴,热闹了一番,孙妃又再次有了盛宠了。
  而秦家也有一桩喜事。原是秦家大房中,大伯故去之后,秦筝的堂妹比之秦筝不过小一岁,若是再等上三年,年纪大了,只怕许不到好人家。
  秦大夫人跪着求了秦老爷子,故而,秦老爷子以祖父之命,在秦家大伯热孝的时候,由秦家大夫人做主,将秦筝的堂妹嫁了出去,嫁给了当地一个举人家当正头娘子。
  举人家是寡母带着儿子,不过看秦大夫人那样儿,听说举人很是努力有出息,文章也做得好。
  倒是秦筝先后接到了秦家大房和秦老爷子两封信,前头秦大夫人写到了长公主府,长公主拿过来给秦筝看一眼的,秦筝看了,倒没有说什么,想当初秦家,那是嫁给侯爵人家都觉得可行,可如今,却嫁个举人,就心满意足了,说到底还是当长辈的作孽,带累了自个的儿女。
  至于秦老爷子来信里头,说了些许在老家里头过活的事儿,大致就是同乡之人淳朴老实,对他也好,他闲来无事还去村里头的私塾上课,还指点了些许举人的学业,里头倒是提到了秦家大房的女婿,只是淡淡地说还算可以。
  就不知是秦老爷子对其过于严格,还是真可行,秦筝倒是一时半会看不出来。
  只是看秦老爷子说起这门亲事,似乎一点兴致都没有,反倒是信中里头流露出太多对他们担忧的言语,甚至于差点挑明了,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让秦筝帮堂妹一把。
  秦筝看过后,将信给了叶炎看过,叶炎只说这事既是她家母族的事,自是要出头的,不过也别那么往坏处想。
  不过秦筝倒是听得长公主说了几句,还是秦老爷子给秦驸马的信,里头倒是没有一丝一毫掩饰自己的情绪,在信中对着秦家大夫人破口大骂,恨不得当初没有给老大娶这样的儿媳妇,庸俗无知,还自以为是,一点点小利就能扑上去争抢。
  还披露了这桩亲事,秦老爷子本就不同意,可秦大夫人却在秦老爷子的院门口闹腾,还哭着说要上吊自尽,各种法子作了一遍,秦老爷子一个做公爹的,又是男子,如何能够跟秦大夫人撕破脸,至于秦家二夫人,如今还在床上躺着,病怏怏的,也主持不了大事,听得秦大夫人替自个女儿筹谋婚事,想起秦篱惨死,自是又哭了好几场。
  秦驸马只与长公主嘟囔了几句,长公主倒是全都倒出来了。
  不过,秦家堂妹一出嫁,据说秦家大夫人就被送到附近庵堂里头,说是替秦家大老爷念佛去了。
  至于秦家大房的堂兄和秦家二房的堂弟,跟着秦老爷子读书劳作。
  叶炎这日晚上回来,给秦筝带了些吃食,换洗了衣物,抱了几下孩子,逗弄了一番,见他们都打瞌睡了,才送到了嬷嬷手中,见秦筝正在收拾箱笼里头的东西,才起意说:“我库房里头的东西,你有空让嬷嬷带着人去整理一番,过几日就是皇上的千秋节了,定然要上贺礼的。”
  “如今这年景,听说两湖那边倒是旱起了,我听了厨娘的婆母一嘴说,这是几十年都不曾见上一回,怎么皇上又要办寿宴?”
  “嗯,据说得了公主,要大办。”叶炎坐在躺椅上,看着秦筝来来去去的身形,想抓她坐怀里,却被她躲开了。
  “宫中得了公主那日,就下了诏令,说是喜得公主以及千秋节,上供的礼要比往年多翻一倍。”
  “那。。。。。。那还得了。。。。。。”秦筝吃惊地压低了嗓音,惊叹道。
  都说那地儿都快有人吃观音土了,怎皇上的心还那么大?
  叶炎想着皇帝越发胡闹了,皇帝在皇子时,也是饱读诗书,能不懂那些个治国良策?不过是心凉了,反正就是个傀儡,倒不如搞事让别人收拾烂摊子去了。
  只是百姓们最后,还是把这事算他头上。

  ☆、139章 139寿宴后

  皇帝寿诞之日; 普天同庆。京城里头张灯结彩; 大街小巷; 京兆尹府中的衙役全都拿着灯笼到街道上挂起。
  人来人往; 商铺林立且热闹; 一点都不失为京城中繁荣与气派; 一点都看不出江山基业中已经满目疮痍。
  秦筝一大早就起来了,今天傍晚,她得跟着去晚宴贺寿,她实在不放心孩子们,可是带进宫中,更是麻烦,一不留神; 就容易出了差错。
  宫宴的品级服装都是有等级制定的; 从一册封; 就由礼部送来; 在千秋寿宴之前; 孟嬷嬷命了小丫鬟们早早就打扫起来了。
  宫嬷嬷则是置办了各种首饰,各色物件; 马车等零零总总的东西,全都要一应备齐全了。秦筝看着早就已经收拾好; 放在一边的物件,不由得抱怨:“嬷嬷; 进宫可累了; 你瞅瞅头上戴着的冠; 累得脖子难受。也不知是谁办的礼。”
  “您这样点分量都嫌弃重,长公主的分量更重,以前皇后那凤冠,更是有分量。”宫嬷嬷就事论事地说着。
  “您呀,就是想偷懒,不想进宫去呗。”
  “哈哈,嬷嬷看出来了。宫里有什么好的?每每进去,都是各种事儿缠上我,麻烦得很,我就不喜欢进宫。你盘算下,我每次进宫,能有啥好事?皇帝舅舅在时还好,皇帝舅舅不在了,你算算,我都进宫次数减少了多少了,可每次都没有好事,心累。”
  “多少人想进去,还进不去呢。”
  “别,我可不稀罕。”秦筝转头,两个龙凤胎,叶炎特意托了退伍的士兵给坐的一张木栏杆的床,这个退伍的士兵家中本来就是做木匠活的,以前是村里头服兵役,抓了他过去,没办法,他家中兄弟姐妹多,地处偏僻,又穷乡僻壤,做个木匠活的手艺,也不是那种什么打家具之类的,都是些碗啊,盆啊的,卖不了多少钱。
  家中没有银钱,自是不能逃了兵役,只能自己顶上。好在他运道好,在战场上这种刀枪无眼的地儿,也能顺顺利利安然无恙,毕竟可是身先士卒的小兵。
  之后很快成了分小队,得了叶炎的提拔和照顾,就是没那些个文化,不是文化人,大字不识一个,在运兵谋略上,自是少了些,因而也提不上了,加之他本来就不喜欢当兵,直接就退了。
  叶炎一直都很关心老士兵退伍的情况,让人做了册子,能够照顾上的,都会照顾上,能够拉拔的,都会拉拔上。算是给他们一些出路,也不枉费他们在战场上拼搏厮杀一场。
  也是因着叶家这样怀柔之情,不管是不是叶家军的士兵,都十分佩服叶家人。
  这张木床,是那退伍士兵回家用那些年攒下来的钱,买了宅子和田地之后,又开了一家木匠活计的店铺子,因着出外走南闯北,见过的东西多了,战场上缴收的东西也多了,琢磨了一些,有了银钱,买了些工具,又跟着一些老战友,到其他地儿看看,拜了师傅,学了一年半载,出了师,这学成了,正好叶炎知晓了,便给了足够的银钱,定了这木床。
  此时哥儿和姐儿开始学着站了,他们二人一人扶着一侧的木栏杆,眼巴巴地望着秦筝,滴溜溜的大眼珠子打着转呀,目不转睛地瞅着。
  秦筝转过身,见他们傻愣愣的模样,不由得噗嗤一声笑开了,逗弄他们,“怎么了?看傻了?是认不出你们娘我了?还是被我的美貌给看晕了。”
  她心里却想着,难道是我脸上有什么不成?他们不是早就看惯了?头饰都还没戴上,伸手一摸,哦,原来宫嬷嬷已经给她梳上了进宫用的发髻了,怪不得他们全都傻眼了。
  秦筝不由得走过去,蹲下,伸手去摸哥儿姐儿们的小嫩手,白嫩嫩,胖乎乎的,可喜人了。
  哥儿定睛瞅了秦筝许久,露出了无齿的笑容,对着秦筝笑,抓着木栏杆,还蹦跶了两下,至于姐儿,则发挥了其爱美的天性,伸手就去抓她的发髻,想要摸一摸,揪一把。
  秦筝赶紧避开,姐儿最近就喜欢揪东西,有时候还调皮地偷偷跑出去,祸害那些个小花小草,简直就算得上是叶家的花中一霸,辣手摧花了,手劲儿还不小,一揪就一大把。偏偏宫嬷嬷和朝露等人见她长得可爱,舍不得骂她,连带着叶炎得知,也不过是淡淡地说:“不过是花草罢了,让她揪吧。”
  气得秦筝差点吃不下饭。这可不是揪不揪花草的事儿,也不是花草值不值钱的事,是若是这样纵容下去,岂不是京中一霸,到时候可好了,这叶家的小世子没得那些个糟蹋名声,倒是叶家的姑娘得了。
  宫嬷嬷听她抱怨又气恼,恨不得揪着叶炎的耳朵好好说说自己为人母,为人妻的辛苦处。宫嬷嬷满脸不在乎,在秦筝盯着她,硬是要她说出个所以然来,她才闷闷地说:“这。。。。。。当初。。。。。。当初您那些个名声也不太好听,长公主也着急过,劝过,不还是这样么?您瞅瞅,叶王爷多好,还不是把您捧在手心中,京城中多少人气恨?”
  “再说了,您小时候您是不记得了,可是你嬷嬷我还有孟嬷嬷可记得清清楚楚的,您啊,当时也喜欢祸害那些个花花草草的,每次在长公主院子里头,还有公主府上,只要过了您的手的花草,都要撸下片叶子和毛毛下来。”
  得了,不过是想要说下姐儿的不是,反倒是把自个黑历史给挖出来了,以前的事太久远了,她毕竟是忘记了,不过,既然宫嬷嬷敢这么说,定然是真的。行了,她当母亲的,为身不正,还能怎么办?只能慢慢引导了。
  等到了傍晚时分,装扮上了,秦筝先上了马车,到了宫城门口,等叶炎过来,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宫。
  宫中似乎一改往日阴郁的气氛,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一次千秋寿宴,倒是办得团团圆圆,也不知到底是孙妃的手笔,还是道姑的手笔。
  进了宫殿,落了坐,两人都不说话,在宫殿中,少说少错,多说多错。皇帝穿了一身新衮服,进来时略带喜气,跪拜后,便是看舞女跳舞,听曲,众多大臣上去敬寿酒,献上寿礼后才罢。
  热热闹闹了一个多时辰,才散了席面。秦筝才上的马车,身板子都坐僵硬了,扯出一丝笑容,对着叶炎道:“今儿倒是奇了怪了,没什么大事,平平安安儿的,你说我这心里头,怎么就有点那么不踏实呢?”
  叶炎一听,哈哈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额头,“你呀,想太多。”
  “才不是呢,我说的,可都是句句属实啊,真的是觉得太蹊跷了,你真的不觉得太顺么?”秦筝如此问。
  叶炎静默了许久,才开口说:“你别看京城里头歌舞升平,就秉笔压下来的关于各地百姓造反起义的事儿,多如牛毛,如今是还没有形成割地为王的势态罢了。不过好在皇帝将藩王都搞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有些实力的。阕城有父亲把守着,定然不会有事。”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京城出了乱子,我也有法子送你和孩子们出去。你只管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睡觉就是了。”
  秦筝与叶炎一点都没有把今晚的千秋节都放在心上。
  此时的皇帝看着宴会散了,越发冷落的宫殿,不知为何,如今他总觉得,整座宫殿里头,就他一个人活着。
  他走到了宫城里头最为高大的钟楼,看着宫殿下头,一片漆黑,可宫城外头却还灯火通明,他突然觉得有点累了,便对秉笔说:“朕突然有点累了。以往啊,朕还是皇子的时候,总想着登上龙椅,可当朕成为天子之后,朕真的很累。”
  “朕许久未曾跟你说过话了,走吧,陪朕去寝殿,朕在睡前跟你说说话。”
  到了寝殿,皇帝换上了明黄色的寝衣,这是今日刚新做的,呈上来献给千秋寿宴的。皇帝摸了一下寝衣,连连颔首,“针线房的手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多谢陛下赞赏。”秉笔连忙跪下。
  小太监端来了洗脚水,秉笔接过来,端到了皇帝脚边,替皇帝脱靴脱袜,将皇帝的双脚浸湿在盆里,伸手按摩了许久,才从边上拿起洁净的布,替皇帝擦拭干净了。
  皇帝盖躺下后,秉笔盖替他盖上了龙被,皇帝才开口幽幽地说:“你说,朕这龙被,还能盖到什么时候?”
  秉笔愣住了,跪下道:“皇上,自是千秋万代。”
  “呵呵,这样的话,早在朕知晓身世时,就不信了。”皇帝轻轻地说:“每日的药、丹药、汤药还有泡脚的汤水,你费心了。”
  “哪一样不是你费心尽力,替朕妥妥安排好,想送朕早点归天的?!”皇帝声音很轻,可落在秉笔耳朵里,却振聋发聩。
  “你以为朕瞎么?孙妃与道姑,也与你们勾结了吧?孙妃。。。。。。是为了孙家,道姑和你,又是为了什么?”
  秉笔已经站了起来,阴恻恻地笑着:“皇上竟然知道了,为何不出手杀了奴才?”
  “朕本就活不久了,不管是朕的病,还是我那个好皇叔,都不会让朕活太久的。”
  秉笔冷漠着,上前,从袖子里头掏出一条绳子,双手卷起绳子,快速地上前,直接绕住了皇帝的脖颈,用劲时,却发觉皇帝没有任何挣扎,他不由得松了劲,低头一看,皇帝的嘴角边流着乌血。

  ☆、140章 140识破绽

  叶王府半夜三更时; 后院二门被敲得砰砰响; 二门上头睡着的婆子打着哈欠; 从边上的小角屋子里头出来; 披着件外套; 嘟囔着:“什么人呀?这才半夜; 你敲什么门?急什么?赶着去投胎不成?”
  “我可跟你说了,若是惹恼了里头的主子们和管事嬷嬷。。。。。。”婆子一开门,被推开了,只见一人影闪了过去,飞快奔跑着,婆子一见,更是心急如焚; 这来人到底是谁?她把门关上; 就跑着大声嚷嚷着:“来人啊; 来人啊; 有刺客!!!”
  宫嬷嬷睡得不熟; 听到外头乱七八糟的喊声,立马爬起来; 开门走到抄手游廊,却见一黑影快速奔来; 宫嬷嬷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