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农女之首辅夫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天黑快黑透了,顾婆子才和顾苒娘回来。

    布袋子里装着一碗高粱面,三碗糠面,几个杂面窝窝馒头,还有三四个白面馒头,都是些半块的,沾着灰土。

    顾十郎这才小心的点了油灯。

    顾婆子和顾苒娘搓着手进屋,看了顾楚寒的腿,听她好好喝药吃了粥,顾婆子疲惫的笑道,“你大姑家吃完饭,又给几个馒头,我去热一热!还有好些高粱面呢!”

    顾十郎想把那些吃的都留着,不然明儿个后儿个,他们就没吃的了。不过也知道,九哥的腿要想好得快,必须得吃点好的,没吭声去帮着烧锅。

    馒头热好,顾婆子说白面要分着吃,扣干净了一块大的,和一块干净的杂面窝窝给顾楚寒,“白面馒头不好得,另一半就给十郎和青娘吃了!这个省着点吃,明儿个还有!”

    顾楚寒看着塞进手里的那块被抠干净的白面馒头,和杂面窝窝,心里猛地抽紧,沉声道,“不要再去要饭了!”

第003章 不要再去讨饭了

    除了没有妈,顾楚寒从来没有为吃和钱发过愁。现在让她躺在床上,等着一个老妪和小女孩跑几十里路要饭回来给她吃,她吃不下!

    “九郎……”顾婆子顿时一震。

    顾苒娘一下子红了眼,“九郎!这不是……不是讨来的!”还想再遮掩着。

    “如果不是谁家办事的馒头,谁家蒸的白面馒头上面会点花儿!?”顾楚寒直接拆穿。

    顾婆子和顾苒娘走了几十里的路,听有家得了双胞胎孙子办喜事,就早早赶过去等着,才要了这几个馍馍头。被点了红花儿的皮已经抠掉了,顾婆子不舍得浪费,油灯不舍得挑太亮,看不清也没抠干净。

    “九郎!奶奶没有本事啊!总不能我们几个老小,就真的饿死在这了呀!”顾婆子叫一声九郎,就压抑不住呜呜哭起来。

    顾苒娘也低着头,眼泪不停。

    顾十郎和顾若娘也抹着眼泪。

    看几个人都哭起来,顾楚寒握紧拳头,沉声道,“我顾楚寒,就算真的残废了,也不会真的叫我们老小饿死!我一定会让你们吃上饱饭!吃上白面大肉!”

    顾婆子听这话就算再欣慰,也知道她没有办法,“九郎啊……”

    顾苒娘凄凄道,“明儿个还是把我卖了吧!我去给人当丫鬟,先卖个几两银子,咱们家就有饭吃了!我也能去大户人家吃香喝辣的!”

    卖身为奴,就毫无出路了。

    “谁也不卖!”顾楚寒拧着眉沉声道。

    顾苒娘看着她,眼泪忍不住。她要不卖身,他们几个以后该咋办?家里还欠着债,大伯二伯他们现在只怕因为奶奶卖田卖房救爹,也恨死他们了!连奶奶都不愿意管!好歹她去卖身做活,每个月还能拿回来一点钱,给家里买点粮食啊!

    “我们还有多少钱?”顾楚寒问。

    顾婆子神色有些绝望。

    “一文钱都没有了?”顾楚寒追问。

    顾婆子羞愧的低下头。如果还有一文钱,就给他买个鸡蛋补补了。儿子流放了,儿媳死了,他的腿还没好,儿媳妇吊死就是为了能救活他,要是落个病根成了坡脚……

    竟然一文钱都没有!顾楚寒微张着嘴,半晌,“你们明天去砍柴,能卖几文是几文,卖了钱都买上线绳!我还有一双棉靴,我躺在床上也穿不着,你们拿去问问看有人要不,给两文是两文!”

    听他把棉靴也拿出去换钱,顾苒娘就忍不住哭大了声,“那棉靴是娘做的,去年都没舍得穿的啊!”

    顾楚寒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先打柴吧!”

    顾婆子问她要干啥,“我再去找你四叔借点!”

    顾家老四顾俊山是兄弟中过的最富裕的,可老四媳妇儿也是最尖酸刻薄的。

    “今儿个花婶儿过来,问了她说是县城里香粉和络子卖的好,我想了两个新花样,我们先试试!”顾楚寒说着,把她用稻草编的拿出来。

    她对外是个小子,自然是不会做这些女孩子家的活计,她自己本来也不会,还是上学时跟着前后桌学了一手,隐约记得个样子。

    络子就卖个新鲜花样,精致精巧的就能多卖点。顾苒娘也是会绣活儿的,只是手里一文钱没有,哪还买得起针线和绢布。一看她编的歪歪扭扭不太成样子,但样式新颖的络子,立马眼神就亮了,“要是能打出这样的络子,打的精巧些,能卖到五文钱一个!”

    “所以明儿个先打柴,弄几文钱来买线绳。”顾楚寒应声。

    几个人一下子有了点希望。

    顾婆子却翻来翻去睡不着,次一天起来,就直接到四儿子家来。

    顾老头和顾婆子很是开明,怕儿子多了都娶了媳妇儿,还挤在一块住矛盾太多,就给五个儿子都分了家。

    养了半辈子猪,顾老头也攒下了些家业,一个儿子一份,他和顾婆子留一份,等他们去了,这一份再说。

    但潜意识里,长子长孙继承家业。平均分配家产,已经让老大心中不满,多次说定了,他给二老送终,顾老头和顾婆子的这一份家产归他这个长子。

    顾老头去世,也的确是老大顾成山操持的,不管花没花到他的钱,其他几个兄弟虽然不满,却也知道,顾婆子一去,老头老太太这一份家产就是老大家的了。

    结果谢氏病重,顾凌山又打死了人,下了大狱,顾婆子为救儿子,把房屋田产全部都卖了,连同顾凌山的房屋一块,卖的钱才千恩万求,换了顾凌山流放三千里。

    顾老大希望全落空,心里又恨顾凌山谢氏,又怨恨顾婆子。看到她从那两间茅草房出来朝他们这边过来,直接阴沉了脸,娘也不叫,“又来干啥?想要粮食,还是要钱!?”

    看他满脸阴沉嘲弄鄙夷,顾婆子心里别提多难受,缩了缩身子,小声说了句,“没有!”

    顾老大却不相信,先把话给她堵上,“欠我的还没给我,想要粮食,要钱,死了这条心吧!”

    顾婆子没有多停留,继续往前走。

    到了顾老二家门外,顾婆子慢下步子,却不敢再去敲门。

    顾老二的小儿子拿着个鸡腿在门里啃着,看到顾婆子赶紧藏在身后,大声朝里面喊话,“爹!娘!奶奶又来要粮食了!”

    一听这话,顾老二和连氏立马让大闺女和大儿子收拾好吃的,一边从屋里出来,“哎呀!娘又来了!我们这家里刚吃完饭,不知道娘今儿个又过来,不过五郎刚才吃的粥还有些,我不让他吃了,匀出来给娘吃吧!”

    顾婆子虽然有些难堪,但想着一碗粥,总能省下一顿,就没有吭声进门来。

    连氏不让她进堂屋,直接让她到厨屋里,半碗剩粥,加了半碗刷锅水,泡进去两块吃剩的杂面馒头,端出来,叹道,“娘也知道我们家不容易,几家就数我们家过的穷,前头老三从我家借了几回钱,现在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上!我们家这都是扎着裤腰带过,天天吃咸菜,连一点油水都没有了!”

    顾婆子看了看顾七郎背在身后的手,连氏嘴上没擦干净的油,又看看碗里兑水的剩粥,没有说话,微抖着手接了过来。

第004章 如此儿子

    看顾婆子连剩饭兑刷锅水都喝,连氏心里鄙夷又嘲笑,嘴上说着,“婆婆要是在老三家过的不好啊!明儿个还过来,我们就算不吃,也省下婆婆这一口!”

    顾婆子咬了咬牙,“老二!能不能……”

    一听这话,顾老二顿时瞪了眼,“娘你别说借钱的话!我们家省吃俭用攒的钱都让老三借走了,你把田产房屋也都贴给他,现在我们家自身难保,你吃了饭,还想让我连他们几个也养活了,那不是要逼死我们一家!?”

    顾婆子眼眶忍不住发红,噙着泪走了。

    “总算打发走了!”连氏撇撇嘴,“有好处的时候想不着我们,借钱要粮的时候就专瞅着我们呢!借我们家的钱可还没还呢!”

    “借那个钱,不论早晚,必须得还!”顾依山怒哼一声。

    连氏哼了一声,现在指望她们几个老弱病残,要还钱可得想别的法子了!打开门看看,见顾婆子朝老五家去了,她转弯就在外面说,婆婆又到他们家吃饭了,把家产都贴给老三,对他们家啥都没有,却天天跑他们家吃饭,她又不能不管,一副总在吃亏的样子。

    顾老五是小儿子,也是顾老头和顾婆子最疼的,只是再疼,分家产的时候,也是照着平均来分的。

    本以为自己最得宠,都说要多分一份,或者私底下给他些,结果啥都没有。顾老五丈母娘又一直念没分家前帮大房二房和三房都养了孩子,到他们这分家了,没有给他们养过孩子,家产也没有多分。顾老五就心中时常怨怼。尤其是顾婆子把房屋和田产都卖了贴给顾凌山,更让他心里怨恨。

    看到顾婆子过来,立马就说,“我们家都快喝西北风了,娘还是放过我们吧!家里几个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还没个人照看一眼!自己亲生的都快养不活了,更何况是养别人家的孩子了!”

    王氏看着顾婆子有些不敢说话,就问一句,“娘吃饭了没有?”

    顾老五立马就叱道,“娘把棺材都贴给三房了,还能会没饭吃!?”

    王氏就不敢再多说。

    顾婆子红着眼看了半天,顾老五嫌恶厌烦的赶她,只得含泪离开。

    王氏看她挪着步子离开,忍不住追上前来偷偷塞了她个鸡蛋,“四哥家宽裕些,婆婆不如去四哥家,肯定能借点粮!”

    顾婆子低头擦擦眼泪,赶紧把鸡蛋藏了起来。

    王氏回到家,顾老五就盯着她质问,“你又给那老不死的塞东西了?”

    “没有!哪能呢!我让她去找四房了!四房家开着杂货铺,去了还能吃顿肉呢!”王氏笑着道。

    知道去四房也讨不到好,顾老五哼了声,又咒骂了两句,这才作罢。

    顾婆子看看不远的青山镇,拿着鸡蛋先回了家。

    家里顾苒娘做了杂面糊糊,热了剩馒头和窝窝,还等着她吃饭。

    “我在你二叔家吃过了,你们快吃吧!这还有个鸡蛋,煮煮给九郎!他的腿能好的快点!”顾婆子笑着道。

    看她发红的眼圈,顾苒娘忍不住问,“奶奶!你都去了哪?”

    “这鸡蛋是你小婶悄悄给我的,别往处说,快吃饭吧!”顾婆子叮嘱。

    顾苒娘就不说话了,拿着鸡蛋去煮成荷包蛋,舀到顾楚寒的碗里。二房啥样,她也多少知道,又给她舀了一碗杂面糊糊。

    顾婆子看有多的,这才倒给顾十郎些,自己喝了大半碗。

    吃完饭,若娘在家看着顾楚寒,顾婆子和顾苒娘,顾十郎就齐齐上了山打柴。

    忙了一天,连同顾十郎昨儿个砍的,攒了四大捆柴,连忙挑到镇上,卖了四文钱,可四文钱又够干啥的?买线绳也才只有几根。

    顾婆子看看顾老四家的杂货铺,还是咬咬牙忍不住过去。

    “哎呀!赶的可真正好啊!这边该吃饭了,那边领着人过来了!婆婆是不是以后就准备这样领着人赶饭食了!?”顾老四媳妇儿曹氏笑呵呵道。

    顾婆子闻着内堂里传出来的煮肉味儿,忍不住吸了两口气,“我不是来蹭饭吃的!”

    “那婆婆是来干啥?还带着苒娘她们几个,这是想通了,让我们家帮着找人家?”曹氏笑问。

    “不是!”顾婆子忙道,“老四……不在家里吗?”

    曹氏见她还不跟她说,嘲笑一声,朝里喊一声顾老四。

    顾老四闻声出来,看到顾婆子祖孙三人,脸色顿时难看,咧嘴笑道,“娘来有啥事?”说着又问她们要不要进来。

    顾婆子闻着肉味儿,没见其他人出来,就说不进去了,“能不能……借点钱给我们!我们过些天挣了就还上!”

    一听又借钱,顾老四满脸难色,“娘!你也知道,我们家守着个小杂货铺,看着光鲜些,却是入不敷出。要是有个啥变故,这日子也是没法过了!这不前两天芸娘风寒病倒,如今还在床上躺着起不来。吃了几天药不见好,我这进货的钱都没有,借了点钱给芸娘买了点骨头熬汤!”说着又喊曹氏,“骨头有三四根呢!你去给娘和十郎他们一人捞一根!”

    “那芸娘不是不剩下了?”曹氏撇着嘴道。

    “你还不快去!”顾老四怒道。

    曹氏翻了一眼,进了里屋,过了一会就拿了三根骨头出来,却是把肉剃的干干净净的,“给!刚刚煮好,芸娘一口没吃呢!”

    从谢氏病倒,家里越来越潦倒,他们是常年不吃一顿肉,难见一点荤腥儿。

    顾十郎闻着骨头上传来的肉味儿,喉咙里不住的咽口水,忍不住就伸了手。

    顾老四拿起来,就塞进他手里。

    曹氏也给顾婆子和顾苒娘一人塞了一根,“快吃吧!”

    这边骨头刚到手里,那边顾老四的二闺女就啃着肉探出头,嘲笑的看着他们祖孙,把自己没啃一半不想吃的肉骨头扔给了一旁的狗。

    顾苒娘顿时无地自容,羞愤万分。

    顾十郎也小脸隐隐发白,看着被塞进手里的光杆骨头,两眼涌出泪花。

    顾婆子浑身轻颤,伸手把顾苒娘和顾十郎手里的骨头拿出来放在一旁,脸色发青道,“你们难,我们就不借了!这骨头你们也留着给芸娘补吧!”

    “哎呀!婆婆!?”曹氏惊喊一声。

    “我们走!”顾婆子拉着顾苒娘和顾十郎就走。

第005章 赚到小钱钱

    看他们祖孙三个走远,曹氏回头看着二闺女,抬起手,佯装要打她。她笑嘻嘻的转身跑回了屋。

    顾老四也有些不满,“让人看到还不说嘴!?”

    “知道了!知道了!”曹氏撇着嘴不在意道。

    顾婆子拿着四文钱去买了线绳,看天色晚了,连忙领着顾苒娘和顾十郎回家。

    小若娘已经做好了饭,杂面糊糊,馏的剩下的几个窝窝头。

    家里最后一顿饭。

    顾楚寒拿到绳子,只喝了碗杂面糊糊,就开始拿着线绳比划。

    顾十郎忙说他刷锅洗碗,让顾苒娘下来去打络子。

    顾苒娘麻利的收拾了锅碗,过来,“咋打的,我先拿稻草练练!”他们明儿个就就只剩下一点糠面,要彻底断粮了。

    今儿个一天都在外打柴卖柴,她还没有时间学。

    顾楚寒拿着稻草先教她一遍。

    顾苒娘心里存着一股气,又到了彻底断粮的地步,只两遍就完全会编了。

    顾婆子也在一旁学会了。

    四文钱的线绳,只打了两个络子。

    “明早拿去卖了,六文钱一个,一文不能少!”顾楚寒定了死价儿。

    顾苒娘咬着被角,流了半夜的眼泪。

    第二天顾楚寒让若娘把她那双棉靴拿来也卖掉。

    顾苒娘没有再阻拦。拿着棉靴,络子,和顾婆子喝了碗糠面糊糊,就出门了。

    顾十郎继续跑山上去砍柴,就算人小力微,能攒一点是一点。

    顾婆子和顾苒娘不到晌午就回来了,脸上都带着喜意,“卖了十二文钱,都买上线绳了!棉靴卖了三文钱,买了半斤糙米。”

    谢氏的针线活儿很不错,那棉靴顾九郎没穿几回,三文钱也是贱卖了。

    不过家里好在能换点粮食吃了。

    祖孙几个煮了粥,又用盐疙瘩揉了点冬野菜,配着一块吃了饭。

    顾婆子和顾苒娘又带着顾十郎上山砍柴,到了傍晚回来,就紧着把络子打出来,次一天挑着柴火和络子一块去卖。

    看她五六十岁,挑着两捆柴,和顾苒娘一块出门,村里的婆子跟老二媳妇儿连氏说嘴,“看你婆婆,一把年纪了,这挑着两捆柴还走路带风呢!可真是心里想着孙子,全身都是劲儿呢!”

    连氏就叹口气,“我这时常管饭,儿子追着叫奶奶,都不见人家稀得啊!”

    能挣到钱,顾婆子觉的有点门儿,自然浑身涌起一股劲儿。和顾苒娘把柴卖了,又卖了络子,一斤糙米三斤糠,其余的钱又全部买上线绳,赶回家。

    半天打柴,傍晚回家就打络子。

    没两天,下雪了。

    家里的柴顾楚寒不让卖了,他们自家也要烧,更要御寒,下雪她也不让顾婆子和顾十郎他们再去打柴,“光卖络子,我们也能挣到钱!回头钱多了,再换成针线和碎布头,做荷包!”她现在动不了,只能指使着顾婆子和顾苒娘做这些小零碎的东西。

    顾苒娘数了下已经打好的十二个络子,剩下的线绳还能再打三个,卖了那就是九十文钱,点了头,“好!”

    顾婆子嫌自己手艺不好,就拿着稻草在一旁练。

    新络子打好,祖孙俩就拿出去卖。

    拿到预算的九十文钱,顾婆子和顾苒娘都忍不住喜上眉梢,照这么下来,起码能慢慢把日子熬过去了。

    “呦!婆婆和苒娘这几天,天天都到镇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