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彧为什么闹上卫家门?”
  “外面的人说是上门去问卫侍读要说法,听他话里的意思仿佛被坑了。”
  “丢官的事?”
  本来觉得十拿九稳的事情突然生了变数,一时失控倒也可以理解……才怪!!!
  听说这事以后,乾元帝想象了一下严彧和卫成他娘叉腰吵架的场面,除了尴尬,就是后悔。严彧啊!那是他亲政之后点的第一个状元,就算不很符合心意,乾元帝也想不到他还能干出这种事来。想到头年他设套坑害卫成,当时乾元帝就觉得这状元郎行事不够光明磊落,使那些手段跟内宅妇人似的。这话真不是瞎批的,它又一次应验了,从来没听说过有状元郎当街同老太婆吵架的!他是第一个!他做到了!他彻底开了乾元帝的眼!也开了满京城百姓的眼!
  皇帝对吴婆子没有任何期待,她哪怕当上诰命也还是乡下作风。
  她乡下生乡下养的,像这样无可厚非。
  严彧不一样。
  也不知道是邪了什么门,每当皇帝嫌他丢人的时候,他都还能更丢人一些。因为他,皇帝看那届榜眼和探花都宽容了许多,先前觉得那届一甲三人全不中用,这会儿想想,人榜眼探花是不够上进,心思也没用对地方,好歹没搞出这种尴尬事。
  说起来,哪怕他乌纱没掉的时候,修撰作为六品官见着五品宜人也要行礼,别说他官帽已经被摘了。老太太心狠一些拿这点就能收拾他,也幸好她没拿这做文章,不然轰轰烈烈闹一场,严彧还能更出名。
  皇帝觉得卫成他娘还是善良……吴婆子倒不是善良,她是顶着诰命头衔却对诰命缺乏了解,压根不知道这样就能上衙门告他。
  不过告不告也没所谓,这事儿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同届榜眼听说之后笑了半天,差点笑断气。
  之前总觉得自己混得不好,他通过殿试之后直接以七品编修的身份进了翰林院,现在还不如馆选出来的。跟卫成比他很不如意,可要是跟同届的状元相比,也不错了。
  严彧在冷静下来之后其实就后悔了,出事之后他就只想到卫成,觉得除了他不会有别人,当时真是气疯了没仔细琢磨,要仔细一想,卫成就算有心也不一定办得成,他在皇上跟前得脸没错,毕竟只是个从五品官。想想他说的,真是国丈误会了?国丈忙着中风哪里有空插手这种事?又不是傻子能误会他和卫成关系好?严彧思来想去,神奇的怀疑到了同届的榜眼身上,他俩在翰林院时就很不对付,争斗了三年。
  事情走到这里,后续和卫成就没什么相干,他心思主要还是放在国丈这边,最近都在小心防备。
  国丈中风这个事达官贵人们都知道了,他们私下里不断的在揣摩分析,出门之后不敢多说,生怕哪一句没说好就成了别人泻火的工具。也因此,京城百姓其实都还不知情,卫家人本来也是,结果卫成说了,说这段时间京中有些波澜。
  他一张嘴,屋里几个人全看过来。
  “又咋了?”
  “前段时间国丈病倒了,皇上把太医院左右院判全指过去给他诊脉,结果说是过分操劳亏损太多,太医开了方子,让静养。这么养着还养出大问题,我在御前行走的时候听太医说,不知道哪个写了封信给国丈,国丈看完气到中风。”
  只听见一声脆响,是茶碗摔碎的声音,吴婆子站起来快步走出厅外,接着就是叫骂声:“让你泡碗热茶你把茶碗打了,这还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有哪一件事是你做得好的???杵这儿干啥?你还看我,看我干啥?赶紧的给我收拾干净,没清干净伤着家里的人我赶明就卖你到八大胡同去。”
  “跟你说话没听见?”
  金环赶紧蹲下收拾,吴婆子还在心疼茶碗,看她犯了错还哭哭啼啼好像受了天大委屈又忍不住要骂,被姜蜜劝住:“茶碗已经摔了,动怒也回不来,娘消消火。”
  “真是看了她就来气!”
  “别气,娘回屋吧……”姜蜜先把吴婆子劝进屋去,又提醒了一遍,让金环别只顾着捡大块的,细小的碎片全都要收拾干净,砚台就爱在院子里玩,加上宣宝也在学走路,摔一下磕碎片上不是开玩笑的。
  金环点了点头,没应声。
  姜蜜本来都要回屋,看她这样又问了一句:“你犯错在先,挨两句说觉得委屈?”
  “……不委屈。”
  “怎么还哭上了?说到底也不过打了个杯子,有什么好哭?”
  金环低着头不说话,看她这样姜蜜也纳闷,回厅里还念了一句,怎么大户人家的体面丫鬟就这样?为这点儿事也能掉眼泪。
  吴婆子抱着宣宝,撇嘴说:“可不是?看她那样我就来气。”
  婆媳两个想不明白,卫成心里倒是门清,心想她不是因为挨这两声骂委屈得掉眼泪,怕是吓的。听说国丈看了封不知道什么信然后气到中风,她会吓到也正常。
  “说到信……蜜娘你这两天进我书房去收拾过吗?”
  “我擦了擦灰,怎么了?”
  卫成说他夹在书本里的信找不到了。
  “别处找过吗?是不是记错了地方?”
  “找过,都没见着。”
  吴婆子听着插了句嘴,问:“啥信?怎么没听你说过?”
  “郭兄托人送来的,说他谋到官了。因为是给我的信,就没拿出来读。我看过顺手夹在书册里,昨天想起来准备把它和其他往来信件放去一处,结果不见了。”
  “你再找找,信还能长脚跑了?”
  卫成说他已经仔细找过,“也是提到这事才想起来问一问,都没看到就算了,左右已经拆开看过,不必留存,顶多回信的时候给郭兄赔个不是。”
  他说完就听到一声闷响,是什么倒下来的声音。
  吴婆子率先冲出去,一看……好家伙!金环刚才蹲着收拾碎瓷片,不知怎么的就晕过去了。她手压在瓷片上,都划伤了在滴血,半边脸贴着地,至于说那底下有没有碎片谁也不清楚。
  吴婆子先出来的,其他人紧随其后,姜蜜问了一句:“要不要请大夫来?”
  她问的是卫成,却让吴婆子抢了话:“请个屁的大夫,我这就去找两个人,送她回季家。干粗活不行,干细活还是不行,留着只会气我,这丫鬟是不能要了!”
  说完吴婆子当真找人去了,姜蜜拽了拽卫成的衣袖子,问他这样好吗?
  卫成竟然眼含笑意:“由娘去吧。”


第115章 
  吴婆子就在胡同里找了两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妇人,一人塞了几枚铜板,让她们过来帮忙。俩妇人一进院子就看见晕倒在地的金环,问:“咋回事?”
  “可别问了,想起她来我家干那些事我这火气蹭蹭直往上窜,要不是老太太我身子骨硬朗,能给她气中风了。伺候人的丫鬟那派头跟大小姐似的,让她干点粗活嫌苦嫌累,你说说……粗活干不好细活总得做好了,三郎回家来我让她去泡碗茶,她把茶碗给我摔了,我说别磕着俩孙子让她赶紧收拾干净,她就晕这儿摆着,我要她干啥?你俩把人架起来,跟我走,给她送回老东家那头。”
  俩妇人听完,感同身受,觉得这丫鬟真不像话!
  看看摔在地上这茶碗,上好的东西!
  “架着不方便走,不然这样,我俩换着背,背起来赶路快。”
  吴婆子摆手让她们怎么方便怎么来,其中一个就弯下腰,另一个伸手将金环拎起来放她背上。金环那身段本就不错,看着纤长窈窕,加上这段时间在卫家干的活多,比原先又瘦了些,背着都感觉轻飘飘的。那妇人心里还乐呵,想着这钱好赚,吴婆子已经在前方开路了。卫成问了一句:“娘亲自过去?”
  吴婆子一脸的理所当然:“我得上门去问问那家太太,问她咋教的丫鬟?教成这幅德行就算了,都这样咋还有脸拿来送人?多大仇这是?”
  卫成:……
  “娘认路吗?不然我一道儿去?”
  卫成正要跟上,被拦住了:“找不到路我还不能跟人打听?这事你男人家别出面,媳妇儿也别跟,把那碎片收拾收拾,弄干净了。”
  听姜蜜答应下来,吴婆子带着人就走,这时候都有些晚了,等她们到季家门口天色已然暗了下来。金环最近压力也大,身体也虚,给人背着颠簸一路都没醒过来,吴婆子没去管她,她三两步上了台阶拉着门环一阵猛叩。
  不多会儿,大门开了。
  门房一看站外头的是个穿着朴素的干瘦妇人,瞧着就不像有身份的,他脸色垮下来,问找谁?
  “找你家太太。”
  “我们太太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你谁啊?”
  “老婆子不够格是吧?那也行,你去给你府上大管事传个话,让他麻溜的滚出来把金环领走,这倒霉丫鬟我要不起了。”
  天黑之后还在街面上行走的人虽然不多,可是住附近的多啊,吴婆子刚才把门叩得哐哐响就引来好几家奴才开门查看情况。门一开,正好听到吴婆子的话,这是有热闹看啊。
  本来看一眼就准备把门关上的,一个好奇,全把门留了个缝,都蹲那儿了。
  他们刚才蹲稳,不多会儿季府大管事就小跑着出来,听底下传话让他把金环领走他心里就一咯噔,心想外头那老太太该不是卫成他娘?大管事多嘴问了一句,问底下的那人什么模样?底下回他说人不高,看着干瘦干瘦的,长着个寡妇脸刻薄得很,穿了件半旧衣裳瞧着不像大户出身,偏偏人胆子还不小,上门来哐哐一阵猛敲,张嘴就要太太出来。
  底下人说一句,大管事心就沉一下,听到最后基本沉入谷底。
  照这个描述,是卫家那个五品宜人错不了。
  “你咋说的?”
  “我说太太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你啥玩意儿?”
  底下人刚说完,就挨了大管事一脚踹,他抱着小腿嗷嗷叫唤,大管事顾不上收拾他,一路跑着出去了。他一见着吴婆子就堆了满脸的笑,跟哈巴狗似的一阵弯腰:“底下人不懂事,我教训过了,宜人站着累不累?进来吧,进来说话。”
  吴婆子瞅他一眼:“算了吧,季家这门槛有多高老太太今天领教了,我过来是给你送人来的,这丫鬟我消受不了,再让她搁我家伺候几天,我就要驾鹤西去了。”
  大管事:……
  “这、金环她……”
  大管事想问,又不知道该怎么措辞,他想想就要伸手来扶吴婆子无论如何都想请人进门去慢慢说,站门口说这些,给人听见不丢人吗?
  看他急成这样,吴婆子心里还痛快起来,就挨着把金环过去之后发生的种种说给他听。
  听说金环在卫家生火做饭扫地洗衣搓屎尿布涮夜壶,他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同情的泪水往心里流:“宜人早说啊,早说我给您补个粗使婆子,金环她是贴身伺候的丫鬟,没学过这些,您多担待。”
  “咋没说?我让老三找过你家老爷,你们老爷说送出去的丫鬟断没有退回来的道理,说这人聪明学什么都快,她细活能做得妥帖粗活练一练没问题。”
  “我这人实在!别人说什么就容易相信!你们老爷这么说,我想着调教一番凑合着也能用,结果呢?我让她搓个屎尿布她搓不干净就算了,我让她泡碗茶来,她连茶带碗给我摔门口。我家俩孙子,天天在院里跑来跑去的,磕那上头得了?不得头破血流?我让她赶紧收拾干净,她还委屈,一阵哭,哭完白眼一翻就那么晕了。”
  “这人我是不能要了,你倒贴钱我也不要,我奉劝你们家做做好事,以后送礼少送人,非要送也调教好了,别捡着这种歪瓜裂枣往别人家扔,扔来的时候说得好好的,说人踏实稳重能干,收下来只管享清福……老婆子给她伺候一段时间人都要折寿了,我就想问问你们家太太,到底多大仇?”
  “你说送出去的人断没有退回来的,我也告诉你,我家往上数八代贫农,以前穷得叮当响,现在不穷了老太太我抠门的本性改不了,我家不养吃闲饭的,你赶紧把人接过去,以后再别造这种孽,做个好人,积点德吧。”
  吴婆子没给大管事插嘴的机会,说完一个眼神给到背着金环过来的妇人。
  妇人心领神会,把人往季家门口一扔,跟着老太太走了。
  挨着几乎看热闹的都惊呆了,下巴掉地上捡都捡不起来。
  娘诶!
  这是哪家的老太太?
  看那边对她客气的态度,来头恐怕还不小,这难不成是哪位官老爷的娘?
  京城里的大官老爷能有这种娘?
  不行了!
  看个热闹差点厥过去,得缓缓!
  蹲着从门缝里看热闹的都是这样,大管事还能好得了?他起先懵了一会儿,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之后,腿一软差点坐门槛上,跟着他出来的奴才也吓傻了,抖着声音问:“那、那老太婆是谁啊?”
  ……
  ……
  “从五品侍读学士卫成他娘,皇上亲自赠封的五品宜人。”
  底下的立刻想起头年闹上顺天府衙那出,他喉结滚了滚,张嘴却说不出话,半晌才道:“您看现在该怎么办啊?”
  大管事扫了悠悠转醒的金环一眼:“带上她,找老爷去。”
  ……
  送走瘟神之后,回去这一路吴婆子心情都很不错,她乐颠颠往家里赶的时候,姜蜜已经把茶碗碎片收拾干净。才刚坐下,就发现男人心情竟然不错。
  这就怪了。
  他刚才说京里起了波澜,又说郭进士送来的书信丢了,这么多糟心事堆着怎么还乐得起来?
  姜蜜想了想,让砚台看着点儿弟弟,自己拉着卫成的手腕把人带出来,看边上没别人了才道:“你有事瞒着没说?”
  卫成眼神鼓励她接着说。
  姜蜜又问:“和金环有关吗?我刚才就感觉她反应太大,打碎个茶碗用得着哭?相公你知道她在哭什么?又怎么会晕过去?”
  卫成说,她在害怕。
  姜蜜正想问她怕什么呢?就听见男人说:“她怕国丈怪罪。金环是国丈借季大人之手送来的,来给我找麻烦,顺便打探情报。上次大哥二哥送来的信我拿到之后就读了,后来郭进士那封我没读,私下拆开看的,她以为是密信,偷到手送了出去交给国丈,有些细节就不说了,总之国丈被那封信气到中风。金环听说之后能不害怕?加上她又从我这里听说那封信只是普通的往来信件,会吓晕也在意料之中。”
  “等等,我脑子快转不过来了,你让我想想。”姜蜜左右踱了两步,猛地想起那一天男人说最近可能会做梦,让她注意一下,应该就是那时候下的套吧?“你刚才是故意说给她听的?料到她会失态?并且娘会借此把人送回季家?是这样吗?”
  卫成冲她笑了笑:“差不多吧,蜜娘你想想看国丈现在得憋着多大火?不送金环回去,咱就得当他的出气筒,人气疯了什么干不出来?”


第116章 
  吴婆子一进家门就听见姜蜜问她:“娘这么快?”
  “天都黑了我还跟他磨磨叽叽?我过去把门拍开,喊了那家管事的出来,两句话说完把人扔给他转身就走。”三月里白天有太阳,是不冷,入了夜还是有些凉意,吴婆子一去一来灌了不少冷风,在季家门口又说了许多话,这会儿嘴里发干,看了一眼院子里头,问,“地上都收拾干净了?”
  “我做事娘还不放心?”
  “砚台跟宣宝呢?”
  “大的在书房里闹他爹,小的睡了。”
  吴婆子准备往屋里去,走了两步,冲姜蜜说:“媳妇儿你给我端碗水来,我口干。”
  姜蜜点点头去了,把水送到婆婆跟前,想起来提了一句卖身契,问还回去没有?吴婆子一拍脑门:“我给她气得!都忘了!没事儿,明儿一早我再过去一趟,走过一回那地方我都认熟了,费不了啥事儿。”
  吴婆子还在说,她可算把人退回去了,明天还了卖身契再去跟翠姑说说,让翠姑回来干活:“我当初真是让猪油蒙了心才信了那家的鬼话,说她是伺候更衣叠被梳头上妆端茶倒水捏肩捶背的,端个茶走平地上也能摔,这样的丫鬟咋没气死季家太太?”
  早先听到这话姜蜜没准还挺认同,现在她知道金环是让相公吓着了,就没好意思符合婆婆的话。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给透个风声,想想算了,人都退回去了也不是非得要知道那么多,过日子得向前看。
  婆媳两个说了会儿话,姜蜜又去了趟灶屋,回头端着兑好的热水来,她上西厢房那边牵了砚台,盯着他洗干净睡下。等砚台睡了,二老收拾一番也去睡了。姜蜜才借着油灯的亮光收拾了一下屋里,把圆桌擦了一遍,将坐墩摆好,这才把油灯端回东厢房去。
  等卫成的时候姜蜜想了想最近发生的事情,季翰林送人来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事情会这样收尾。她自己最先也是心惊肉跳的,心下总不安宁,现在知道了,京城这边的行事作风和老家那头不同。
  在老家那头,天高皇帝远朝廷管不着地方官只手通天,本地富商只要和官老爷勾结起来就没有不敢做的事情,惹着他甚至敢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