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命-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70章 
  日子过起来真的很快,感觉没做个什么事,一旬就过去了。到和陆学士约定这天,姜蜜很早就起来收拾自己,她仔仔细细挽了个发髻,描过眉,正要抹胭脂,胭脂盒中间那块儿因为最常被使用,越来越磨,今儿个伸食指一抹竟然见了底。姜蜜才发现,盒底也有花样。
  只露那么一点看不出绘的什么,姜蜜好奇,拿手指稍稍抹开。跟着她脸一红,把胭脂盒扔了。
  巴掌大的彩瓷盒子就扔在梳妆台上,还传来一声响,姜蜜顾不上它,她看着自己指腹上沾那一抹红,那本来要摸到嘴唇上的,这会儿只感觉指头烧得慌。想起刚拿到的时候还给娘说城里卖的东西就是稀罕,连盒子都这么雅趣……
  这哪是雅趣?是情趣啊。
  姜蜜挪开坐墩,就要从东厢房出去,又想起胭脂盒还散在梳妆台上,她又倒回去盖好,这才出东厢穿过院子往对面西厢走。还在院子里就看到那边亮着灯,推门进去男人果然在读书。
  开门这么大声响卫成能听不见?
  他放下书本,抬头朝姜蜜看去:“蜜娘……”
  才张嘴人已经走到他跟前了,姜蜜伸手往他脸上抹,抹一下还不解气,又来一下给他右脸上划出两道红。
  卫成愣了,想问怎么的?就看到她指腹上沾的胭脂,看到胭脂,又看到她连羞带恼的表情,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在解释和装傻之间犹豫,却被姜蜜看穿了。
  “你知道吧,你果然知道。”
  “知道什么?”
  姜蜜又要往他脸上划拉,还没挨上去手就被男人握住了。
  “现在知道是什么了?知道你还买?不害臊的?”姜蜜恼他,卫成都顾不得拧帕子来擦脸,把人抱在自己腿上坐着,解释说买的时候真不知道,后来才听说的。
  “你们在学堂还聊这些?!”
  “是林兄,林兄你记得吧?当初同我们结伴上省城应乡试那位,他带我去买的,之后想起来问我你喜不喜欢,我才知道……”
  姜蜜抬手就要掐他脸,哼说:“心思都放这上面了,难怪没考上举人。慢点,照你这么说你那些同窗还都知道你给我买了这个?”
  “没有都知道。”
  “那是一部分知道??”
  卫成:……
  姜蜜狠掐了他一把,掐完还不解气,看他脸都红了又舍不得再下一回手。“你拿这个回来的时候我怀着砚台,怀着就不敢用,生下来也怕蹭他身上,一直没用,差点觉得用不着就转出去了,想着是你送我的估摸也不便宜才没舍得。当初要是真转出去,又或者在娘面前用得见了底,那我可以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卫成让媳妇儿凶了一脸,按说这种时候,他就该深刻的承认错误,都说大老爷们不该跟自家婆娘争是非,卫成的确准备反省,没来得及就忍不住笑出来了。
  姜蜜捧着他脸:“你还笑!”
  “蜜娘你跟我生气的样子真像胖娃。”都是纸老虎,奶凶奶凶的。
  姜蜜不想理他了,从他腿上下去,就准备出西厢房。被卫成搂着腰肢抱回来。
  “是我没脸没皮,我的错,别气。蜜娘你给我打盆水来,让我把脸洗洗,这样没法出去。”姜蜜又瞅了一眼他脸上那两道红,才出去给他打水。平常男人说要洗脸,她都得烧锅热水,兑成正方便洗的温度给他端去。这会儿才懒得呢,姜蜜端了盆冰冰凉的凉水过来,就坐旁边看他洗,看他把脸皮子搓掉一层。
  大冬天洗了个冷水脸,那滋味儿真别提。
  好在姜蜜没再折腾他,胭脂盒这出成功翻页。
  收拾完男人,姜蜜没立刻去补妆,她刚才急着梳妆打扮忘了还没用早食,用过之后,把儿子哄好交到婆婆吴氏手里之后,她才回房整理了一番。全都收拾好,时辰就差不多了。
  夫妻两个出了院门,卫成朝她伸出手,姜蜜问咋的?
  “昨天不是下了场薄雪,地滑我牵你走。”
  男人牵着她穿过好些个胡同,走了很久才来到陆家门前。她在梦里就见识过,气派的广梁大门里并三座五进院,府上奴才瞧着都比普通人体面,这就是皇城根下传承数代的大户人家。要说不羡慕是假话,姜蜜有羡慕一小会儿,就把心态放平了。人家上辈子积的福,这辈子投好胎,生来就享滔天富贵,寻常人家比不得。姜蜜想着自己已经活得很好,现在的日子是数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她跟在卫成身边,由管家领着往陆家三房的院子去。
  上回过来,陆学士开始是在正厅见的卫成,正厅就是个很正式并且客气的地方。这次为表亲近,他和陆家三太太候在花厅,管家将人带过去,外面那么冷,一进去屋里暖和极了,走这一路姜蜜感觉脚指头都要冻僵,这会儿舒服了。
  花厅里面,除了陆学士和他夫人就是两个丫鬟,乍一见到那么富贵体面的大户人家太太,姜蜜有点不好意思,就像当初卫父进集古轩,不敢随便伸手,接个茶碗都是万般小心生怕打翻了赔不起……这种感觉姜蜜明白了,别人家身上穿着滑溜的缎子,坐的椅子上铺着柔软的垫子,用来做垫子的布料都比他们穿上身的不知好了多少。
  乍一进去,姜蜜连脚步都迈不开,怕踩脏别人家贵地。
  像他们这等出身,换做是平时三太太是看不上的。也是卫成救了她儿两回,哪怕心里觉得这个卫庶常和夫人太寒酸,她没表现出来,还是笑眯眯在说话,夸卫成是青年俊才,没后台没靠山也能在皇上跟前露脸。她拉着姜蜜也是看了又看,直夸她生得俏。
  午膳是在陆家用的,姜蜜没吃饱,见识过这些她越发明白三郎出身贫贱要往上爬有多不易,她怕拖后腿,宁可饿着都不愿意给他丢人。
  吃好之后,两个男人说想进书房谈谈,三太太主动领姜蜜去园子里逛逛,过去撞见府上几个姑娘。那几个不是三房的,还有人问三太太这是谁家的亲戚?
  这半天是熬过来的,后来出陆府的时候她身心都轻松了,陆家还是安排了管家送他们,卫成扶着让姜蜜先上马车,他跟上去,坐好之后,马车滚动着走起来,姜蜜舒了口气。
  卫成将手搭过来,担忧的看她。
  姜蜜摇头说没事。
  坐在别人家马车上这一路两人都没多说什么,等回到自家院子,闩上门,姜蜜才露了些疲态。
  “是不是累了?回屋歇会儿?”
  姜蜜没强撑,她今儿个啥都没做,心里就挺累的。原先在乡下小地方,妯娌乡亲之间有矛盾都会喊着说。大户人家不这样,她都看出互相之间面和心不和,可谁也不说,说也不挑明,就明里捧人暗里嘲讽奚落,听她们说话真是浑身难受。她跟着三太太进园子的时候,府上姑娘以为她是三太太娘家哪个穷亲戚,上门来打秋风的,还酸来着,听说是恩人才收了声。
  有些话姜蜜听得似是而非,她也见识到大户人家女眷之间的争斗。
  表面看着平静,底下暗流涌动,斗得狠呢。
  姜蜜径直回了东厢房,吴氏纳罕,心道怪了,平常媳妇儿进出都会跟她打招呼,这趟回来竟没顾得上。她拉着三儿子问咋回事?是不是中间不顺利?
  卫成还真不太清楚,去做客的外男哪会盯着别人府上女眷看?他主要还是和陆学士说话,用过午膳之后更是直接进了书房。
  看儿子这样,吴氏瞪了他一眼:“你带媳妇儿出的门,咋还一问三不知?媳妇儿平常是怎么对你?你对她不能上点心?”
  “不是这样,娘……大户人家不是一块儿招待男客和女客,蜜娘那边什么情况我真不清楚。”
  “你就没问问?”
  卫成说他是准备问,坐别人家马车上不方便,刚回来看她太累想着歇会儿不着急,缓缓再说。
  吴氏这才接受了他的说法,让他亲自上灶屋去给媳妇儿烧个水,端去顺便问问是咋回事。卫成去了,她不仅端了水让姜蜜喝,还拧了帕子让她把脸上胭脂抹了,洗干净舒服些。姜蜜擦脸的时候,卫成坐她旁边,问:“真有那么累?”
  姜蜜擦脸的动作停顿了下,她搁下帕子,回头说:“是心里不舒服,陆学士是什么人我不清楚,我感觉陆夫人心里是瞧不上咱们的。”
  男人心大,经常看不到细微处,卫成摇头说他没感觉。
  姜蜜让他坐近点,靠他肩上说:“我想着,假如是我们砚台调皮差点出事幸好给人救下来,我至少让他自个儿跟人道声谢,咱们在陆府待了半日,他家小少爷露过面吗?并没有。估摸今儿个请咱们过去也是陆夫人一时兴起,当时听说心里或许有些感激,谈不上多深,他们门第高,我们不过是贫门矮户,估摸觉得这样盛情款待我们,我们就该满心欢喜感恩戴德……人家会这么想,不就是瞧不上咱们?换做是其他大户人家的男人救了他家小少爷,他们不得亲自登门去拜谢?”
  卫成顺着一想,也有道理,他又觉得陆学士不像那种人,他要是心里看不起,压根没必要请,他什么身份?官阶那么高何必同个没品没阶的庶吉士虚与委蛇?
  姜蜜看出他在纠结,拿脸在他颈边蹭了蹭,说:“可能陆学士是陆学士,陆夫人是陆夫人吧。我不了解陆学士,不能草率断言,只是想提醒相公,陆家毕竟是世家大族,你和陆学士相处时别太随意,只怕有些事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介怀,咱们谨慎些好。”
  说出来之后感觉舒服一些,姜蜜握着男人的手,说还是在家自在,别人家再好她都不想多待。
  “再有类似的事,能推我就推了。”
  “也别勉强,以后你总要升官的,像这样的走动只会越来越多,我得慢慢习惯。”
  “是我出身低职位也低,才让人家慢待你。”卫成难得这么有斗志,想往上面爬,爬高一些,不仅仅是因为官阶上去才能做更多事,也希望他领着夫人出去的时候能得人家尊重。爹娘和妻儿被人看不起,是他没本事。


第71章 
  卫成起了波斗志,回头还是得脚踏实地慢慢来。
  一般来说馆选取上庶常之后,可以跟着老翰林学三年,三年之后考评好有机会被提拔成编修,要考评不行大概就是外调。卫成进翰林院时间尚短,现在半年都没,升职还有得熬。
  之后这段时间他还是照着上面安排的勤勉学习,没想着借之前两回走动同陆学士攀交情。他好似忘了自己同陆学士几次相谈甚欢,每回见面都很客气,该有的礼数丁点也不敢少。
  陆学士嘴上说不必这么客套,心里满意他这样。他请卫成上门做客也是想试他一试,想看看在自己表达出赏识之后,这后生能否沉得住气。
  现在看来他是真踏实,没想着挟恩图报,事后都没主动上来套近乎。
  早先陆学士照顾卫成纯粹因为乾元帝,他看出这届选进翰林院的众人之中,皇上对卫成最高兴趣,虽然至今没有任何要提拔他的意思,关注却从没少过。是皇上看中的人前程都不会很差,陆学士还是好奇他到底能走多远,故有此一试,结果挺触动的。之前真是顺着皇上的心意在做事,从这回他才真正高看卫成一眼,待他也更慎重一些。
  陆学士抽空也跟他太太聊过,问她卫成那位夫人如何?
  “我不明白老爷您的意思。”
  “意思是那天你同卫夫人相处半日,可看出什么来?”
  “我看她眼力劲儿还行,说话也中听,模样更是不错,就是出身太低了。光那双手就是劳碌手,在我面前也拘谨,到底是小户人家出身,不像世家贵女遇事从容镇定。”
  陆学士又问:“你看她可像是会拖男人后腿的?”
  陆家三太太摆手说不至于,只是小家子气罢了。
  “这样啊……”
  “老爷对个庶吉士关注这么多?当真欣赏他想提拔他不成?”
  “并非是我,想提拔他的另有其人。”
  “谁啊?”
  “这你别管,你只要知道他不会永远都是区区一个庶吉士就行了,见她夫人你客气点。”
  “我也没有不客气啊,就没说过一句难听的话……不过那人真有这么大本事?他不是没后台没靠山?谁放着自家子侄不管去提拔他?”
  乾元帝没挑明,陆学士哪敢乱说?他可不敢赌自家夫人的嘴,万一夫人跟娘家姐妹或者妯娌闲谈时不慎宣扬出去,也是麻烦事。是以,哪怕陆夫人好奇心起来,陆学士也没多说,只道以后就会知道,让她沉住气慢慢看。
  说是这么说,这年没看出什么,至年关,卫成也还是翰林院庶常。
  除夕当日,皇帝在宫中设宴,与朝臣共迎新年。陆学士携夫人去了,至于说广大不够格的官员则在自家守岁,之后他们将迎来除旬假外全年唯一的假期,本朝的规矩是新年休五日,初六复工。
  年三十下午,卫成做完最后一点事,收拾好出了翰林院,回去路上见糕饼铺开着,他去包了几样点心,提上之后踩着雪慢悠悠往回走。走到自家所在的胡同口,就看见院门难得开着,他爹在门前扫雪。
  “爹。”
  卫父听见抬起头来,看三儿子回来了,咧嘴笑了笑,这一笑,嘴里就呼出一串白气:“杵这儿干啥?你进去。”
  “我来扫吧,爹你进去。”说着他就把提在手里的纸包朝老父递去,跟着要去拿扫把,父子两个竟在门前争上了。
  吴氏人在灶上,听到门口有动静出来一看:“你们父子俩搞啥?人回来了咋不进院?”
  卫成说他想帮着做点事……
  “想做事?那还不简单。你别跟老头子抢,回书房看看,我今儿个出门买了红纸都裁好了,等你回来写福字对联。多写几幅,给各屋门前都贴上!”
  吴氏这么安排卫成才放弃继续跟他爹抢扫帚,他先把买回来的糕点放好,转身进了书房,研上墨,铺开红纸准备提笔写对联。卫父看他进书房了,又笑了笑,说这才对!都是官老爷了扫什么雪?这是粗人干的活!
  他往手上呼了口气热气,准备继续干活,也挨了吴婆子骂。
  “你也是!媳妇儿不是拿粗布夹棉花给你做了手套子,手套子呢?你出来扫雪咋没带?”
  “干活的时候带着容易磨坏,我忙完回屋上炕就暖和了。”
  吴氏白他一眼:“又不缺你一副手套子钱,磨坏了补,补不起做新的呗。外头多冷,你也不怕冻坏了。”
  卫父说不过婆娘,讨好说下回戴,这都要扫完了懒得回屋拿。看他还经得住,吴氏也不管他,转身回灶上跟媳妇儿一起继续忙活。有钱没钱都得过年,今晚全家要一起守岁,总得张罗出几个大菜来。北边大江大河少,到年前湖上都结冻了,上菜市没买到鱼。他们买了两个猪蹄儿,一块肥瘦相间的好肉,又买了只鸡,婆媳两个商量着拿黄豆炖个猪蹄,做个扣肉,鸡烧着吃,再蒸个蛋,炒个萝卜丝儿……
  家里人少,就没安排太多菜色,姜蜜还记着买了细白面,老家那边年初一吃汤圆,这边吃饺子,北上第一年,他们入乡随俗也包饺子。
  如今卫家也称不上发达,哪怕卫成在翰林院待着,他们也不过是京城里普通人家。日子在婆媳两人的张罗下过得却很红火,人虽然不多,年过得闹热。
  这是砚台来到人世之后过的第二个年,头年这时候他才八个月大,刚断了奶,能吃的东西还不是那么多,虽然会坐会爬但并不会走路,张嘴也是咿咿呀呀。那时候他真的小,虽然胖乎,看着也不过丁点儿大。
  他现在一岁零八个月大,话已经说得很好,走或者跑都很稳当,能帮他娘一些小忙。
  姜蜜指着家里各种东西教过他,告诉他这些都是什么,让他递个东西都没问题。砚台很喜欢帮他娘各种小忙,很黏人,还会抢着做事。
  家里张罗年夜饭的时候,砚台也在灶屋,他非要跟来,把人放在屋里他也能偷跑过来,姜蜜没法,就在旁边不挡事的地方给他安了个小凳子,让乖乖坐好,又往他手里递过去一个从街上买回来蒸热的大肉包子,给他慢慢啃。
  砚台吃东西的时候可乖了,抱着老大个肉包啃得特别专心,一点儿不碍事。
  他啃了小半个,就喊娘。
  姜蜜回头问他咋的?
  “不想吃了。”
  “娘给你放着,想吃的时候再蒸热?”
  胖娃子点点头,他站起来把大肉包朝姜蜜递去,姜蜜取个粗瓷碗,把啃缺的肉包搁里头,又盖上一个大碗,挪到旁边放着。放好回头对儿子说:“砚台还是乖乖坐那儿,就坐那儿看着娘,别乱跑知道吗?”
  “哦。”
  “哦是好还是不好呀?”
  胖娃子坐在小凳子上捧着脸笑开来,说是好呀。
  吴氏刚出去了一下,回灶屋来就撞见这一幕,笑道:“也就是你,换个人来他才不乖。”
  “我是砚台娘嘛,像三郎不是也很听娘的话?”
  “那是懂事后,老三小时候闹腾过,进村学开蒙之后慢慢才把性子改了。”说到村学,吴氏又想起老家那边,说不知道这个年乡下老家热闹不,“老大老二如今田地也多,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