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桂花听着很是尴尬,干笑着说:“是太高兴,我就给忘了,多亏嫂子反应快。”
  说着她又道:“说来我也没蛋,鸡都没了。”
  姜大嫂懒得理她,也没让钱桂花把鸡蛋补给她,心想这二十个蛋就当是和秀才家联络感情,要是他发达了想起姜老大家至少不会记仇,咋说都有二十个鸡蛋的情分在。这二十个蛋不算啥,看的是娘家态度,送过去就说明娘家还关心她,要是丁点表示没有,蜜娘脸面挂不住的。
  卫父拿着鸡蛋回去,姜蜜听说这是她大伯娘给的,果然很高兴,说大伯娘人其实还好,心地什么都挺不错的。
  “我看也是,要不是心好哪能收留兄弟一家这么久?这都两个半月了。”
  吴氏也同意男人的说法,又补充道,姜老大一家没法子,兄弟落难大哥不能将人拒之门外。当初收留了他们,在房子盖起来之前就不可能把人赶出去,要赶出去就白收留这么久。
  姜蜜没参这个言,她怀孕之前有时还东想西想,怀上孩子之后就很少想不愉快的事情,曾听人说过,怀胎这几个月不能受气,最好也不要哭,总之每天要高高兴兴的好吃好睡生下来的娃才壮实。
  虽然都是别家婆娘闲聊的时候说的,姜蜜全记得。
  她现在一点儿糟心事也不愿意去想,每天都笑眯眯的,之前那些活计婆婆不让她干了,姜蜜现在就只负责帮忙切一切猪草,煮个饭,外加喂鸡。
  像洗衣服这些已经换成吴氏去了。
  吴氏还挺乐意,蹲在池塘边洗衣服的大姑子小嫂子从来不少,那是个吹牛的好去处。


第28章 
  卫成是过了中元节出的门,回到学堂立刻修书一封给家里报了平安,这封信八月上旬就收到了,家里照例请人代笔回了一封,除嘘寒问暖闲话家常之外,这封信里还提到大郎媳妇怀孕的事。
  人丁兴旺好,卫成得知此事,很替他大哥高兴,又不禁去想什么时候蜜娘也能给他生个,不拘男女都好。
  要是男孩,以后也让他读书考科举做文化人。
  是女孩就娇养着,让她无忧无虑长大,再给相个如意郎君。
  心里面这么想,在后来第二封家书里,他却只字未曾提及,只是让家里代他向大哥道喜。家书的绝大多数篇幅还是在说学堂里的事,比如最近两次旬考学官出的什么题,他答得如何。还有月考,他再次拿到一甲,又得了银两。说府城有片桂花林,前阵子花都开了香飘很远,他与同窗前去赏花,吃了酒做了诗。还有他沾同窗的光在府城吃了碗桂花酒酿圆子,滋味很好,材料也不是多金贵,让家里可以做来尝尝……
  这封信是八月二十左右写的,中间各种耽搁,卫家人看到都是两旬之后,这时周边的桂花已经谢了。桂花酒酿圆子到底是没吃成,吴氏还是去镇上买了些糯米回来,姜蜜做的甜酒酿,家里吃了两顿没加桂花的酒酿圆子。
  秋天这会儿,收成好不愁吃的人家就闲下来了,地里活不多,那点儿干完就三三两两凑一块儿闲磕牙,比起春夏以及初秋的忙碌,乡下正要进入一年之中最悠闲的日子。
  这会儿家里有粮,地里没活,天气不冷也不热,日子别提多舒坦。
  也有舒坦不起来的。
  那些地里收成不够好或者佃别人田地耕种的,因着仓房里囤的粮食不够吃,农闲时节就要结伴出去卖力气。以卫家如今的条件,不用让男人出去受这个苦,陈氏心里倒有些痒,她和卫大郎提过,卫大郎没同意。不是怕吃苦,他怕自己出去打短工了婆娘在家又刮妖风,再有,陈氏还怀着身孕,离不得人。
  就从前段时间卫大郎发作之后,隔壁消停不少。
  九月间,姜蜜吃着鸡蛋喝着汤安心在家养胎,伙食改善之后,她气色看起来好了很多,身形还是纤细,却总是红光满面的,连头发丝都乌黑油亮,瞧着再不似头年苍白弱气。
  村里人看她这样都奇了怪,不是说吴婆子为人刻薄?咋的还能把媳妇养这么精细?
  有人趁洗衣服的时候问她怎么给姜氏安排的生活?
  “还用安排?吃好睡好不就得了?”
  蹲她旁边的是栓子娘,本来拿着棒槌在捶打衣服,一听这话,她停了动作朝吴氏看来,笑道:“谁家还能刻薄大肚婆?我们栓子那婆娘怀孕的时候我也是好吃好喝供着她,哪有你家这个气色好?”
  吴氏问她是怎么个好吃好喝法?栓子娘就说全家都吃红薯饭,只她吃白米饭,管饱,时不时还有个蛋。
  “就这样你还拿来吹嘘?你知道我媳妇吃啥?”
  “啥?”
  “糖水蛋!”
  吴氏说得可响亮了,又补充道:“每天早上一碗,打两个蛋,加红豆、黑豆、芝麻、花生……三媳妇怀孕之后我特地跑了趟镇上,问寿安堂的坐堂大夫孕妇吃什么好,他说了好多豆我都去粮铺买了,搭好每天给媳妇煮一碗,这么一碗糖水蛋吃下去比啥都补人,隔段时间再炖个筒骨汤或者说炖个鸡,她气色能不好?”
  乡下媳妇怀孕没这么讲究的,遇上缺劳力的人家挺着肚子照样要下地,没听说哪家给吃这些。
  “这、这开销多大啊?”
  “没多大,三郎会赚钱,姜氏的开销是他出,我不操心。”吴氏也拿着个棒槌敲敲敲,说她跟着准备买点新棉,给媳妇做两件宽大一点的棉袄。这才两三个月看不出,等后面冷起来就该显怀,到那时旧衣裳穿不了,得制新衣。
  栓子娘光听都感觉头皮发麻,这哪里是伺候孕妇?这是在伺候老祖宗吧!
  她干笑一声:“你就不怕她生个丫头片子?”
  吴氏一挑眉梢,回说:“管她生个什么,是三郎的种我都喜欢。”
  “那也得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
  吴氏撇一下嘴:“又不只生这一胎!”
  “说是这么说,她吃这么好要是真生个丫头片子你不心疼?每天两个蛋,还配上这样那样,我生了四胎没享过这种福。”
  吴氏笑了:“不然咋说姜氏命好?她可不就是命好?原先我儿子有些不顺,当时村里头这些姑娘家一个个都瞧不上他,姜氏愿意嫁,嫁过来就当了秀才娘子,这是命!命里该她享福!”
  看吴氏这样得意,栓子娘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没再说什么,把衣服洗干净端回去晾上转身就看见儿子蹲在外边跟人闲聊天。栓子娘发作起来,逮着他一通好骂,说你有时间闲磕牙不会找点事做?别人家都是儿子挣了钱拿回来,看看我们家,靠你早喝西北风了!像你那么做事情能养活谁?
  栓子蹲在地上边聊天边抠脚,突然挨一通骂,他一脸懵。
  “谁又惹你了娘?”
  “出去洗个衣服咋就洗出这么大火气?谁跟你说了什么?”
  栓子娘:……
  还不就是卫成他娘吴婆子!
  早先全村看她笑话,现在她可得意了,出来洗衣裳还特地挽起袖子,挽起袖子露出右手腕上那个银圈子,生怕别人眼瞎看不见。
  看看卫成他媳妇还有他娘。
  人家吃糖水蛋,自家吃红薯饭……这么一比,日子真没滋味。
  和栓子娘一个想法的还有不少,原先是姜蜜在洗衣裳,她话没那么多,也不爱在嘴上争个输赢,这些大姑子小嫂子日子还算好过。现在吴氏接了洗衣服的活,她把池塘边竹林底下那片地方当成吹牛的好去处,就爱挑人多的时候过去,大家蹲成一排热热闹闹的,边洗边说话,说的就是媳妇多孝顺,儿子多能干,家里生活多好,非得让全村人都知道你们当初瞎了眼还看我笑话,现在你看看,谁笑话谁?
  吴氏这么搞,各家婆娘火气都大了不少。
  有羡慕姜蜜的好日子,明示暗示自家男人,让他向卫成学习的。
  也有赶着家里男丁上进,力求早日争回一口气的。
  反应最大还是陈家和李家,其实就是大郎以及二郎媳妇娘家,听说后进门的姜氏过的是这样的好日子,他们寻着机会就把女儿拦下来,问你呢?你不是也给卫家生过儿子,咋的就没过上这种好日子?
  陈氏一听这话转身就走,她最近让自家男人气得惨,听到心里都冒火,根本不想多谈。
  李氏说了几句:
  “我嫁的是卫二郎,咋和她比?就不说公公婆婆偏疼老三,只说老三本事就比我家这个大多了,他现在是还在学堂读书,可月月都能往家里送钱,娘拿了钱还能刻薄姜氏?每天一碗糖水蛋值什么?蛋是现成的,娘也就是买了点花生红豆土糖块……”
  李家人不明白啊,二郎跟三郎是一家兄弟,往前数几年还在同一张床上睡,差距咋就那么大了?
  最让他们难受的也不是这个,还是分家那一出。
  “我头年劝过你,吴婆子那德行,你们死活闹着要分,就算真分了她也能寻着机会收拾你让你知道做媳妇的本分!谁家婆婆乐意被媳妇骑在头上屙屎屙尿?”
  李氏看她一眼:“你别说了。”
  “你不乐意听这些,可你不想想,要是去年没闹那出如今你不是跟着享福?”
  李氏脸色难看了一些,说:“都这样也回不去,再说有什么用?天底下难道还能有后悔药卖?”
  “我就说你那个大嫂是个麻烦精,头年就是她说要给儿子挣出路,她提的分家,不然你咋会跟着闹?她真害死人了!”
  李氏心就不痛吗?
  她痛啊!
  娘家人说的这些她早就想过了,最近一年经常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她恨不得睡一觉起来就能回到分家之前,要是能回去,李氏乐得捧着老三,肯定和他搞好关系,绝对不闹!
  想再多都是白日做梦,分都分了,回不去了。
  说起来也是天意弄人,假如老三不是那么倒霉,她也不会和大嫂达成一致逼着男人闹那一场。当时的的确确看不到出路,谁能想到他还能转运?
  李氏看得比大嫂陈氏明白一些,知道婆婆不会任由他们扒着老三,上赶着闹反而讨嫌。
  她一直在琢磨该如何是好,思来想去大抵只能学吴氏,走她老路。先跟二郎把家里那几亩地种好,多存钱,送儿子去读书……李氏想着,她男人就这样了,儿子还能指望一下。
  起初是后山村这些婆娘在说,说着说着相邻几个村也都知道了,包括前山村那边也听说从他们村嫁出去的姜蜜在卫家过的是怎样的神仙日子。
  有人特地去跟姜父道喜,说他给女儿放了个好人家,享福了。
  姜父正在他新买的宅基地那边忙得热火朝天,姜家起新房呢。不止他听到这话,来帮忙的全听到了,听说姜蜜在隔壁村卫家每天吃两个蛋就没有不羡慕的。
  姜家连凑带借终于把新房盖起来了,是里外两间的泥瓦房,屋前平了个院坝,旁边带个灶屋,别的就没有了。他们钱不够,眼下只能盖成这样,原先住老房子那边的时候狗子单独有个屋,现在只得一间卧房,里面放两张床,狗子又跟他爹娘住到一起。
  他在那屋住着,姜父想跟婆娘亲热一下都不行,四十出头的爷们差点给憋坏了。
  钱桂花也想再起一间早点让狗子搬出去,就是凑不出钱,为这两间新屋,姜家还欠了外债,虽然不多。
  ……
  九月份,吴氏是吹牛吹过去的。
  十月份,后山村又有其他人去参加院考。
  十一月,县衙放榜,村里没一个考上秀才的,全失望而归。
  也是这个月,卫成在家书里提到学堂很快就要放假了,他准备回来过年。他在这封信里诉说了对家人的思念,表示已经等不及想见爹娘以及媳妇姜蜜。
  虽然时常都有书信往来,一别小半年,心里难免牵挂,不知道家里是不是一切都好,家人身体如何,是胖了还是瘦了。
  帮着念信的读完瞅了一眼姜蜜,想到她如今这个情况,能瘦才怪。
  这胎是六月底怀的,已经四个多月大,姜蜜那肚子凸起来了一些,但因为冬天穿得厚实,看不明显。只觉得她脸蛋圆润了点,红光满面气色极好,别的感觉就没有了。
  卫成的家书从来都是让他那个姓万的同窗送来,这人老早就知道姜蜜怀孕了,早先还问过要不要在送回去的信上提一笔,卫家人说了他们的考量,让暂时瞒着,不要告诉。万同窗就没说,他每回过来都要瞅姜蜜一眼。
  气色好了!
  比上回更好了!
  看不出她有哪里需要卫兄担心!
  算算卫兄再有个把月就要回来,真不知道他回来看到媳妇这样敢不敢认?
  哦对了,他还不知道自己快要当爹,回来别吓懵过去。


第29章 
  说很快就回来,还是等了些时候。学堂那边腊月头上才放,卫成也不是立刻动身返乡,他请本地同窗帮忙带路,买了些东西,又找了个往县城拉货的车队,交钱蹭了个车。
  这时候吴氏一面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盼他回家,一面同男人商量看什么时候杀年猪。
  家里养着两头肥猪,准备卖一头杀一头,今年刨猪汤照样吃,要吃个痛快!
  这两头猪吴氏早就看好了,其中有一头格外会抢食,长得肥溜一些,吴氏准备拉这头卖整。事实上,王屠户早两天走村道上撞见她就问过,问猪卖不卖,又跟她说年前是猪肉价钱最紧俏的时候,哪怕再穷的人家也要割几两肉,现在卖掉是最划算。
  他说这话就是惦记着吴氏喂的肥猪,吴氏也给了说法,让他有空来收,今年卖一头,剩那头晚点要麻烦他帮忙杀了。
  王屠户问哪天杀猪?还是腊月二十前后?
  “总要等我儿子回来,等他回来再说。”
  是哦,吃刨猪汤咋能不等秀才公?王屠户又想起头年替卫家杀猪,也在他家吃了一顿,那顿张罗得很是不错,自从儿子考上秀才吴婆子真阔气了。
  过年前后这些屠户都忙,哪怕跟吴氏说好了,等他抽出空上卫家来收猪已经是几天之后。
  就说王屠户那边,正常来说一斤猪肉卖给熟人他收十八文,生人收二十文。迫近年关肉价飞涨,眼下已经卖到二十五文一斤。算下来一两银子能买四五十斤猪肉,收生猪便宜些,吴氏一头猪养到二百多斤,也就能挣四两。乡下地头就这样,有田有地要糊口不难,要存钱真不容易。
  想如今卫成人在府学,月月都能得几两银子,这么看辛苦一年才挣四两是有点少。
  但吴氏还是卖了,一来多少都是钱,二来自家留一头足够,留多了也吃不完。
  眼看着王屠户把猪绑走,吴氏还喃喃自语说了一句:“都说考功名才能改换门庭,真没错,我辛辛苦苦一年养大的肥猪就卖了这点钱,你看三郎他,写篇文章就能得三五两。”
  姜蜜就在旁边,附和道:“不然咋说读书人金贵?”
  “没错!他们都觉得我是傻子,说我把辛苦钱全搭在老三身上,现在你看我傻不?三郎年初上衙门领了四两银子,那就等于一头猪,跟着还得了那么多奖励,他一年挣回来的比我们辛苦五年都多,咱凭啥把日子过这么红火?凭啥让人羡慕?不就凭他?”
  吴氏一边说,姜蜜一边点头。
  对,没错,相公的确本事大。
  看她俩一唱一和,卫父端着茶碗咕咚喝了一口,说:“老婆子你可收着点吧,别得意过头乐极生悲。”
  他说完就挨了吴氏一眼瞪:“我受那么多年气,还不能高兴高兴?老头子你闭嘴,这都腊月间了也不注意点,啥不吉利的你都说!”
  吴氏喷完拿着银子回了她那屋,又把积蓄清点一遍,包好,藏起来。
  王屠户来收猪已经是半下午,做完交易就该生火做晚饭,腊月间天黑得早农家宵夜也早。基本上天全黑那会儿,姜蜜已经上床准备睡觉了,她怀着孩子不太能受累,每天用来睡觉的时间比以前要多。平时吧,姜蜜也就是刚躺上床的时候会想想卫成,想着想着困意就来了,她睡着是很少做梦的,也不能说不做梦,反正梦见啥醒来也记不住。
  这一晚,久违的她又做了预示梦,梦见王屠户带着从卫家收到的生猪回去,路上给人看见,人家问他,他说是跟吴婆子收的,这头值四两。
  说者无心,听者起了歹意。
  又要说到地方上有个传统,每到年关欠租和欠债的都得把账结清,债务不翻年。所以说一到腊月,那些欠债的,尤其是借了倍债的,谁不急上火?卖田卖地想办法也得还,还不上讨债的上门你能躲出去,还能带着家里人一起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像这种欠债还不起的哪里都有,品性好一点的老老实实想办法,品行不行的就难免会动歪心思。
  因为这头生猪,吴氏让人惦记上了,她也说卫成现如今本事大,那她还能没钱?可要直接冲上门去抢也没几个人有那胆量,就算分了家,吴婆子那两个儿子就在旁边住着,有任何动静他们说来就来。
  既然不能抢,就只能偷。
  前几次做梦姜蜜都很紧张,这回却跟看闹剧一样,她看着这个干瘦的矮个子男人找了个公公不在的时间,正好她和婆婆都在灶屋里,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