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命-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头。
  卫彦听说小祖宗又哭了,他一阵头皮发麻,赶紧同爹娘告辞,回去过问儿子。
  得说崔令仪是挺坚强,可还是消化了好些天,她不住安慰自己说卫煊看着除了懒一点好像也没其他毛病,人不错,好说话,也肯听别人说,还很尊重夫人的样子……别说他没其他毛病,哪怕有,亲事都议定了还能踹了他咋的?崔令仪回想起自己当初,择婿标准极低,和她早几个月的心理预期相比卫煊这已经很好,好上天了。
  这么想着,哪怕还觉得刺激她也坚强的挺了过来。
  并且在挺过来之后第一时间收拾了崔一舟。
  可怜崔小弟又挨了打,还是用竹条子抽的左手心,当姐姐的问他是不是失了智?竟然没一点儿防备随便找个角落就跟表哥拉家常。在自个儿府上说私密话都得当心着点,别说那是国子监里头,瞎唠之前没担心过?
  崔小弟边把左手往回缩边解释:“早没有了,那是刚进国子监的时候,前后就一两回……姐你怎么知道的?”
  “听卫煊说的,他说会知道我是躲着晒太阳时撞上你俩说私密话。你怎么敢?”
  “我听得多,没咋说,是表哥他关心咱。”
  “打也打了你,这回就算了。你好生反省自个儿,好在上次是让卫煊听见,要是给其他人听见指不定就惹出祸事来。你如今在国子监求学,以后还要进官场,做事别这么马虎,顾虑周全。”
  崔令仪说完拉开旁边小抽屉取出一盒药膏,让他别藏着了把手伸出来。
  “就是红了而已又没破皮,不用擦药。”
  “你伸出来,擦点儿好得快些。”
  “擦也行,姐你别碰了,我自己来。”
  崔令仪将药膏搁他手边,看他挑着往左手心里抹,抹上去了不住打圈儿。“其实不想打你,又怕没把你打疼你记不住。舟儿你真得快点成长起来,姐姐最迟明后年总要嫁出去,到时候就没人天天提醒你做这做那,你得自个儿记着。”
  “前头无人问津时总是担心,巴不得赶紧来个样样都好的把姐姐娶回去。现在姐夫定了,又不想你那么早嫁人,我舍不得。”
  “不过做人还是不能太贪心,现在这样就是以前在梦里都不敢想的,姐姐你嫁过去之后可得对姐夫好些。别拘着他,别跟训我似的训他,你温柔点。我们在国子监住的不是通铺吗?一个屋里一排躺好多个,他们睡下去之后有时候还会聊聊,我听了一点,都说十个爷们里头至少七八个喜欢温柔贤惠柔情似水的女人,我问过他们最不能接受什么?有说不喜欢女人手伸太长管得太多,有说不喜欢出门不给留面子的,还有说不喜欢天天讲那些家长里短告诉你进账几两开支几两想买把扇子都要哭穷说没钱拦着不让的,对了对了,最不喜欢自家夫人跟老娘打擂台,夹在中间烦死人了……这些都是我搜集来的宝贵信息,姐你随便听听。”
  说是随便听听,他明摆着是在规劝阿姐别跟逼死侍郎府上下一样把卫煊往绝路上赶,咋说都是亲相公呢!
  崔令仪摸着良心讲,她是想温柔贤惠来着,经过前几天之后她觉得现实和理想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偏差。她觉得在娘家作够了,到了婆家该收起尖刺好好做个人。
  结果卫煊说啥?
  说我就喜欢你不做作的样子。
  喜欢你强势霸道。
  喜欢你把一房所有事全部包圆。
  问他能干啥?
  他可以听领导安排,接受领导批评,看领导干累了给端个茶,等领导忙完递个手帕说夫人你真棒棒……
  崔令仪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人,这种把我很懒以及我不要脸明晃晃写在脸上的人。
  这人很快还要升任她相公。


第221章 番外 
  大喜的日子定下了; 就在次年开春之后; 三月间里; 算来还有半年多时间。
  崔侍郎府已经在为大姑娘准备嫁妆。前头六公主留下来的东西分做两份,由亲生子女继承,头面首饰这些让崔令仪带走; 摆件之类留给崔小弟多。除此之外; 崔家还得拟出一份像样的嫁妆单子; 太寒掺不行,怕抬出去丢人现眼。
  经过前面几回; 崔老太太已经厌了崔令仪,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敢拿大孙女的陪嫁开玩笑。心里想着最好别放血太多; 同时又要看得过眼; 为此她还打听了前头康郡王府准备的嫁妆台数,听完心里苦。
  康郡王府是真宠芳妤; 要比照那个去准备,多嫁几个就能掏空他们家底。
  幸好芳妤是做长媳的,崔令仪这边比她稍稍差点也说得过去。
  崔老太太斟酌过后; 草拟了一份嫁妆单子,瞧着不太够还将几房近亲请来; 意思哪怕不是一支; 也都姓崔; 本家姑娘要出阁亲戚们不添个心意?她亲自开的口,加上崔令仪要嫁的是一品权臣爱子; 崔家亲戚才肯配合,各家添了两样。再一看,这份陪嫁就好看多了。
  福寿堂里老太太松了口气,白氏借嫁妆单子来看过之后却憋坏了,她差点没忍住要开口,好在让填房太太赶了先——
  “这是不是多了一点?咱们家是三品侍郎府,却是不沾什么油水的礼部,府上看着花团锦簇的,账面上哪有那么多钱?大姑娘手里还捏着六公主留下来的东西,让她把那抬走,咱再稍稍补几样不就得了?”
  “你当卫家是什么门第能由你糊弄?趁早收起那蠢念头,公主留下来的东西该由他们姐弟两个商量着继承,哪个多拿看他们自个儿,甭管大姑娘分到多少,没得直接用当娘的二十年前的陪嫁充作女儿嫁妆的,真那么抬出去咱崔家还抬得起头?这姑娘嫁得也太容易了!”
  要皇室没想起六公主这个人,他们是能在嫁妆上稍稍做点文章,偏偏人家想起来了!皇后娘娘还派了两个嬷嬷过来,崔老太太即便有万般想法也不敢乱来,她儿子有今天实在不易,先前已经很拖累他,岂能再犯错误?
  总之,老太太是心里在滴血,脸上还得挂着笑给蠢儿媳讲道理。
  即便她这么说,填房太太还是难以接受。
  “给她拿走这么多东西咱不伤筋动骨?我们崔家又不光一个大姑娘,跟着继宗不也十五了要准备说亲,后面排着的还有……全照这个来,家里不给搬空?”
  “那卫家过大礼时捧来一双双一对对的哪样不贵重?”
  填房太太抿了抿唇,过会儿才说:“男方下聘和女方陪嫁不同啊。他们下聘抬的大多是些吉瑞之物,说是贵重,拿来有什么用?还能变卖了不成?可咱们呢?其他那些东西就不说了,光打一全套家具摆件就要花去不少,还要请江南最好的绣娘来赶制嫁衣喜被这些,春夏秋冬各季衣裳要备至少四套,还有头面首饰……”
  她每说一句老太太心里也抽疼一下,终于,老太太忍不住一巴掌拍炕桌上。
  填房太太缩了缩脖子,把没说完的憋了回去。
  白氏也在心痛,可她更了解老太太,知道多说无益,只得挤出一抹干笑,说老太太心慈,对大姑娘实在是好。
  虽然过程磕巴了些,崔令仪的嫁妆好歹一件件添置起来。等府上将该安排的全安排好,一晃秋天早过去,冬天都过了一半,又到一年中最冷的两个月,各家赶着备上年礼年货,同时国子监也在准备岁末考核。
  卫煊跟唐怀瑾不用担心,他俩纵使没卫彦当初的统治力,也是能给国子监争脸面荣光的杰出人才。
  再看崔家这头,崔一舟刚进去读了一年,程度还不太够,好在有唐怀瑾帮他,偶尔还能得未来姐夫几句指点,他在新进这些人里面排名算不错的。崔家另一位就没这么乐观了,早先说了崔继宗本来就是中游水平,跟凭本事进来的比不得,比其他那些蒙荫庇的又好些……他要是刻苦用功多读个几年,下场去好好考,还是很有机会拿个进士出身,结果就在今年,因为皇后娘娘的关注崔家让外界揭了皮,闹出笑话,也直接影响到他在国子监的人际往来。
  读书人是最讲规矩最要脸面也最在乎名声的。
  他名声不好,其他人轻易不敢与之为伍,生怕被视作同类。
  崔继宗早几个月就因为这事崩溃大吵过,还说不想在国子监待了,白氏好不容易将他稳住。那一页看似翻过去了,实际影响深远,至少对他来说别人的排斥使得他不停去纠结过去的事,想这想那没法子专心读书。
  有没有用功是能看出来的,他这一年小考的表现都不理想,岁末排名大跌,崔侍郎听说他寄予厚望的长子拿了那么丢人的名次都不敢相信,还问了一句是不是碰巧有同名的?
  想到姓崔的少之又少,他又改口,问是不是写错了名字?把继宗跟谁对调了吗?
  国子监祭酒亲自同他说的,说没错,崔继宗就这个排名,他今年像是混过去的,很不用心。“崔侍郎也别只是忙衙门的事,儿子要多关心啊。想你也是国子监出来的,那年还高中了状元,亲笔题的匾额这还挂在国子监里,咱们这头是怎么回事你该非常了解,夫子们精力有限很难顾到每个人,顶多只能从纪律上约束,到上课时人没来我们罚他,他来了不用心听你有什么法子?”
  本来崔继宗就是荫生,夫子对他们这些拿名额进来的要求很低,只要保持安静,不吵吵,别影响有本事那些,课你爱听不听。
  听过这一席话,崔侍郎脸面都快挂不住了,国子监祭酒还安慰他来着,说崔继宗的表现是差了一些,幸而崔一舟不错,天资也还可以,又肯用功。
  这不像是安慰,更像是笑话。
  他们把希望寄托给长子继宗,将资源给他名额给他,什么都给他,每回放旬假崔侍郎教他这啊那的,结果长子排名垮了,反倒没从家里得到什么支持的舟儿有起来的迹象。
  这不是大耳刮子往他脸上扇?
  崔侍郎哪怕是个偏心人,他也不会蠢到埋怨崔一舟太努力了,那错在谁?肯定在大儿子崔继宗。
  他写的什么狗屁文章?
  这排名对得起谁?
  崔侍郎回府,听说长子在老太太的福寿堂里,他径直就过去了,然后是一场混乱。崔侍郎拿戒尺抽人,边抽边斥骂他,问他一天天都在瞎忙什么?回来说得好听书读到哪儿去了?岁考这排名还想下场应科举?乡试都过不去!
  一个打,两个争。
  白氏直接扑过来挡,嘴里不住叫唤让别打,当心打坏了。
  老太太手在炕桌上重重拍了几下:“崔守志你眼里有没有我这个娘?我说的话你是不是就不听了?继宗他哪怕一次表现不好,你打他做什么?你以前也有发挥欠佳的时候我像这样打过你吗?是,你是状元,可你不也二十六七才考上,继宗才十五,他有的是时间慢慢读,你急什么?”
  老太太指着亲儿子的鼻子骂,崔侍郎还能怎样?他哪敢在年关把老母亲气病?就只能停手。
  他坐到一旁去,灌了一大口热茶,才说:“娘不知道我今日有多丢脸,我以为他排名写错了还去问了国子监祭酒,人家告诉我说没错,又找出他写的文章来给我看,说就是有那么差,只配得上这排名。我当初是状元,我儿子却是这个表现,我脸往哪儿搁?他拿了家里的名额,占了全部的资源,读成这样可对得起几个兄弟?”
  崔继宗低着头站那儿,一声不吭。
  白氏还在说只是这回考得不好,下次会好的,明年一定能排在很前面。白氏还让崔继宗保证,让他对天发誓。崔继宗张了张嘴,说:“我想回家学来读,不想在国子监。”
  这话一说出来,满堂惊愕。
  “你胡说什么?!”
  崔继宗委屈得很:“国子监是出了很多进士,三鼎甲都一箩筐,可我还是不想在那头待。我们拿名额进去的在那里头没人喜欢也没人看得起,他们那些考进去的还有贡生根本不同我往来,夫子也不重视我们。那还不如在家里学,父亲您请个进士来教我不是一样?”
  一样吗?
  不一样。
  从国子监出来的,进官场有许多同窗相互扶助,同窗之谊不是说说而已。自己闷头读书的难免势单力薄,像卫成这样独来独往还能几年一跳飞快往上升的,本朝就这一例,也没别人,不值得当作参考。
  再说,名额给你用了,没读出个名堂你要回来,国子监那头却不会允许换个人顶上。
  要走容易,走了要是后悔再想回去不可能。
  崔侍郎哪能由他任性,不要说崔侍郎,这事就连老太太和白姨娘也没法同意。
  过年这些天,因为崔继宗的事侍郎府吵翻了天。有人劝,有人骂,有人偷偷看笑话。崔令仪跟小弟崔一舟没顾得上他们,两人一则要去姨母那头做客,二则还受邀进了宫里。
  这次进宫让崔一舟好好看了他娘从前生活的地方。
  同时也让兴盛见着这对倒霉姐弟。说倒霉已是过去的事,就从这一年起,他俩已然转运。崔令仪就不用说,崔一舟将来也是不错的。
  见着他俩之后兴盛再次感叹了卫夫人择选儿媳的眼光。
  是神仙眼光吧……
  甭管长媳芳妤或者次媳崔令仪,刚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都是不被看好的,总觉得方方面面都是问题,在贵女之中排不上号。等到卫家兄弟把人娶进门,过了几年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哪怕住的宅院宽敞了府上人多了,卫家依然和睦,为什么?因为家里人齐心,能相互理解关心包容体谅。
  长媳宽容大度,次媳精明能干,两人配合起来将偌大一个宅院治得井井有条。又有经过无数风浪的卫夫人掌舵,时常提点聪明有余经验不足的儿媳妇,他们家爷们真一点儿不需要为内宅操心,基本上除了公务之外的其他所有事情女眷们都能给办得妥帖。
  想到京中盛传两个媳妇都是卫夫人亲自挑的,别人泼凉水也没动摇得了她,这魄力也没谁了。
  ……
  年前总嫌日子过得慢,过完年就感觉一天天跟飞似的,眨眼之间竟然已经春回大地。农户们又要准备为新一季的收成忙活,他们磨锄头借耕牛准备翻地。这时候卫、崔两府也忙起来,无他,吉日要到了。


第222章 番外 
  崔令仪的陪嫁称不上极其丰厚; 还算拿得出手; 至少没招来非议。反正填房太太看着那一抬一抬的东西从自家大门出去排成长龙送上卫府; 她就感觉憋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堵得胸闷。
  贴身伺候的安慰她说:“就当送瘟神,痛这一回。太太您想; 大姑娘是嫡出; 是皇上的外甥女; 嫁的还是一品大员府上,才会有这排场。后头那些从妾室肚皮里爬出来的; 千两银子就能打发出门,费不了什么。”
  “你说得容易,不怕老太太又拿府上颜面说事?她不管事不知道府上开销多大; 我提醒她还斥骂我说小户人家出来的上不得台面的; 我好心全给人当了驴肝肺,也不知道图什么!”
  “您消消火……”
  贴身奴婢凑到填房太太耳边; 让她想想福寿堂那位是什么岁数,都年近古稀还有几年好活?
  是,卫家有个高寿老人; 前些年满九十的时候皇上还给画了祝寿图。这两年没听说,没消息总归是好消息; 肯定人还健在的。世人常把长命百岁挂在嘴边; 真能满上的有几个呢?府上老太太眼下瞧着还凑合; 可这又说不好的,经常有前段时间看还好好的人; 一转身说没就没。
  排在大姑娘之后还有几个哥儿的婚事,都办妥了才轮到庶姑娘,到那时老太太哪怕人还在能顶什么事?
  就算她还有那精神头,就算庶女里头有她偏疼的,连续娶了好几个媳妇之后府上又能拿出多少东西给那些个丫头片子?
  填房太太听着感觉在理,心里才通泰些,摆出来的笑脸都实在一点。
  崔令仪却顾不上去看这府上的人是什么神态表情,她提前好几天忙得团团转,将崔氏门宗的女性长辈见得差不多了,一个个说的都是那些话,或者教她怎么在夫家立足,或者催她进门之后赶紧怀一个,或者让她别忘了祖宗,嫁出去之后有机会一定要多提拔娘家兄弟。娘家是外嫁女的靠山,娘家日子过得红火兄弟个个都有出息在外头才不会叫人欺负,哪怕给人欺负了也有同辈弟兄找上门去讨说法……
  提前一日都还有人来找她,到吉日当天才没了。
  照规矩,拜堂往往都在日近黄昏,拜完就好送入洞房。可酒席通常从清晨就备上,宾客们上午来,从中午吃起,连吃两顿,热闹整天。
  娶媳妇的嫁女儿的两头都在摆酒,崔令仪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嬷嬷替她打扮,这整个过程中耳边喧闹声没停过。一般女儿出嫁这天当娘的还要拉着叮嘱几句,崔令仪跟前来的是她姨母,也就是齐赟亲娘。老太太以及太太都在外面招待女宾。
  齐赟的婚约还先定下,也过了大礼,只不过择出来的吉日靠后,还得等两个月。齐赟本人无所谓早晚,他还没从求而不得当中走出来,一方面配合娶妻的各项事宜,同时又在心里惦记着表妹。
  卫、崔两府的喜事对他来说没有喜,只有难受。
  他母亲五公主却挺高兴,早先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