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天骄-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四大世家中,他们萧家从来就不是第一,一向都是排在末尾,他们萧家人有自知之明,他们没那个本事,他们争不到第一,也不会自不量力的去争第一。
他们萧家的继承人,可以不如北王,不如王二,不如谢三,但绝对不能没有自知之明,眼高手低……
第758章 认罪,心太软的黎将军
黎将军那个小弟弟虽然年纪小,却是一个硬骨头,不管审讯的人怎么用刑,都不肯松口,只喊着要见王爷,说王爷是他们少主,只要王爷见了他,就明白了……
审讯的人自是不会搭理他,但审了他半个月,什么手段都往他身上招呼过,把他折磨的只剩下一口气,每天都靠药吊着命,却仍旧什么也不肯说,负责审讯的人也烦了。
而且,马上就要到冬季,他们现在正是缺衣少药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好药供给一个犯人。
审了大半个月仍旧没有结果,在黎英黎将军又一次过来寻问那小子的情况时,负责审讯黎小弟的人,犹豫半晌,把黎小弟的诉求说给了黎将军听。
“黎将军,那小子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们是气他害了兄弟们,但也不想为难他。只要他说就行,偏偏他什么也不肯说,就嚷着要见王爷。王爷是什么身份,哪是他能见的,您说是不是?”
以前,他们审问过的奸细,也不是没有提出,要见了王爷才肯开口。他们曾报上过一回,王爷拖了两天来见了,不想……
那就是一个陷阱!
那人嚷着要见王爷,就是为了在见王爷的时候,暗杀王爷。
要不是王爷本事高,能力强,指不定就出事了。
虽然,那次事后,王爷并没有怪罪他们,但他们自己心虚呀。之后,再有遇到要见王爷的犯人,他们直接打到他们连爹娘都不认识。
黎小弟嚷着要见王爷,简直是撞到了铁板,他们没有玩命的折腾黎小弟,还是看在他年纪小,又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分上。
不然,就凭他们的本事,能把黎小弟身上的肉全刮干净,还能让他继续活着。
“他虽不是我弟弟,但我与他一起生活多年,他并不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人,也许他真的有事要求见王爷。”黎英对黎小弟的感情极为复杂。
那个少年,是他疼了十几年的弟弟。在父母去逝后,他们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好不容易,他拼了命爬到大将军的位置,可以给自家弟弟更好的生活,却不想……
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那个乖巧懂事,在他受伤跪着为他求药的少年是奸细,一直都是别有目的的潜藏在他身边。
甚至,这一次军中那么多兄弟倒下,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甚至,他父母的死也与那少年的父母脱离不了干系。
理智告诉他,他应该恨,恨那个占了他弟弟身份的少年,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们相依为命十多年,哪里能说恨就能恨得起来。
他恨不起来,却也无法原谅……他现在只希望那个少年,早点交待。如此一来,他心里也会好受些。
“黎将军,这事……你真的为难我们了。”审讯的人搓着手,一脸无奈的看着黎英,“黎将军,先前发生的事你也知道,要是那小子心存不轨,伤了王爷,我们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他们不能,黎英也不能。
他们承认,黎英很出色,甚至称得上一句少年天才,但黎英跟王爷还是没有办法比。
北域没有黎英,还能继续转下去,但北域没了王爷,必然分崩离析,他们这些人也将无家可归。
王爷是他们主心骨,他们冒不起一丝的风险。
“我……去见他。”黎英挣扎了半晌,咬咬牙道。
他隔三差五就会过来寻问审讯的结果,但从来没有提过,要去见黎小弟。
他不想见,也不敢见。
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恨,更怕自己会忍不住心软。
与其让自己为难,不如此生不相见。
“王爷交待了,不能让您去见他。”审讯的看着黎英,面色有那么一点小阴沉,也没有了先前的客气与恭敬,而是疏离的道:“黎将军,王爷说了,如果你开口说了要见他,以后你就不能再来这里,我们也不会再告诉你,那小子的任何事。”
王爷猜得一点也没有错,黎将军果然心软了。
对一个奸细心软,对一个害了他们那么多兄弟的奸细心软,黎将军他对得起,死在战场上的兄弟吗?
“是我……错了。”黎英见对方态度变了,就知自己又办了糊涂事。
他可不是糊涂,要不是糊涂,又怎么会连自己的亲身父母都分不清。
此时,黎英忘了他那时尚年幼,只一味的责怪自己。
审讯的那人没有搭理黎英,转身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黎英苦涩的闭了闭眼,道:“我去向王爷谢罪。”
说完,就快步往外走……
黎英大病还未痊愈,步子轻浮凌乱,负责审讯的人,在黎英出去的时候,扭头看了一眼,讥笑了一声……
黎英说他去请罪,就真去请罪了,拖着病体跪在北王的营帐外。北王的亲兵上前寻问,他只道:“我犯了错,来向王爷请罪。”
亲兵再问他犯了什么错,他就不再说了,木然的跪在那里,像是雕塑一样。
亲兵没有办法把他劝走,也不能任由他跪在那里,只能进去向北王禀报。
“让他跪。”北王听完,头也不抬的道。
黎英这是跟他犟上了?
他倒要看看,黎英能犟到什么时候。
“是,王爷。”亲兵不知发生了什么,也不敢多问,老老实实的退了出去,任由黎英跪在那里,再不多问一句。
白天,有不少将领过来,向北王请示军中事务。进进出出的人,都看到了跪在外面的黎英,大多数都目不斜视,只当没有看到,直接从黎英身边走过。
黎英跪在这里,必然是犯了错。
有与黎英交情好的,或者好奇心重的,便去找亲卫的打听消息,问黎英到底犯了什么错?
然,亲卫自己也不知,他们能说什么?
他们只能告诉那打听消息的人,是黎英自己要跪的,王爷任由他跪着……
黎英这一跪,就从上午跪到了傍晚,又跪到了午夜,跪到楚九歌踩着子时的线,从伤兵营回来,他还跪在北王的营帐前……
第759章 对错,没有道理可讲
黎英本就病着还未好,北域的气候又恶劣,此时虽是秋末,但晚上已有了寒意……
楚九歌穿着厚厚的披风都觉得冷,黎英就穿着一件单衣跪在外面,整个人早就冷透了,脸白如纸,唇色乌黑,眉毛也被一层白霜覆盖。
直挺挺的跪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是一个死人。
楚九歌走近,看到黎英的惨状,吓了一大跳:“黎将军这是怎么了?”
楚九歌也不想多管闲事,但作为一个大夫,看到病人这么糟蹋身体,楚九歌又无法漠视不理。
黎英要把自己折腾的病情加重,最后倒霉的还不是她?
黎英是王爷得用的大将军,人病倒了,她能放着不管吗?
“黎将军犯了错,王爷说让他跪着。”旁人问,亲卫还能含糊的回答,楚九歌问起来,亲卫就得好好回答了。
“跪了……有六七个时辰了吧?”楚九歌借着昏暗的烛光,看了一眼黎英的样子,才下断言。
亲卫顿了一下,算了一下时间,才道:“快七个时辰了。”
“先把人扶起来,给他找件衣服,帮他揉一揉僵硬的四肢,再把人送回去好好睡一觉,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别耽误你们家王爷睡觉。对了,别忘了让人给他熬副驱寒的药。”这个天气,跪上一天虽不至于把腿跪坏,但多少会留下一些后遗症。
黎英不是普通人,他是要上战场打仗的大将军,他的腿很值钱。
“是,楚姑娘。”亲卫天天跟着北王,自然知道楚九歌的话,有多重的份量,不需要请示北王,他们就按楚九歌的吩咐去做了。
反倒是黎英不肯同意,执意要等北王发话,楚九歌也没有搭理他,直接从他身边走过……
黎英本就虚弱,今天又跪了一天,身子早就虚得不行,根本不是亲卫的对手。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被亲卫拖了起来……
“你的大将军,我让人送他回去休息了。”楚九歌一进来,就看到在书桌前,看似认真看书的北王。
之所以说看似认真,那是因为……
楚九歌发现,她进来了,北王都没有发现。她进来这么久,北王都没有翻一页。
可见,北王并没有在看书。
“本王对他……很失望。”北王将手合拢,放在桌上,看着楚九歌,冷眸渐渐有了一丝暖意。
他的九歌,果然懂他。知道他虽然想要给黎英一个教训,却从来没有想过废掉他,也知道他不好开口,便代她开口了。
良将难求。黎英是个人才,又年轻,他还真不舍得放弃。
北域不缺良将,但北域的人才断层的太厉害,年老的将领终于老去的一天,年轻人要是跟不上来,北域就没有未来。
“重情是好事。他要是薄情寡义,转身就把相处了十几年的弟弟往死里整,你不得更失望。”楚九歌走近,看到北王眉眼间淡淡的疲累,便走到他身后,替他按揉头部:“放松,我帮你按一按。”
“你也累了。”北王没有同意,而是握住楚九歌的手:“陪本王说说话就好了。”
“是出什么事了吗?我看你情绪不太高,不仅仅是黎英的事吧?”楚九歌没有坚持,任由北王握着她的手。
“京城出了一些事,皇上……要召你回京。”他半个时辰前收到消息,王梓钰的病情加重了。
楚九歌这一次,就是不回京城都不行。
“召我回京?什么理由?”楚九歌将最近发生的事,仔细想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事能让皇上拿住,让她非回去不可的。
“江南水灾。”这是皇上明面上召楚九歌回去的理由,也是拿来逼他的理由。
“江南水灾?”楚九歌不由得皱眉:“江南的水灾不是控制住了吗?汛期时,我一直盯着,并没有听说江南今天发水灾了。”
当时,江河还在为北王办事,江南的事他也做得很漂亮。
“有几个村庄……是袁家的地,被淹了。”江南那么大,势力错综复杂,有人私下动点手脚,再简单不过。
事情发生在袁家的地盘,袁家要瞒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楚九歌怔了一下,顿时就明白了:“袁家原是想要算计我,现在却成了皇上,拿我问罪的理由,是吗?”
幸亏她从来没有想过,与袁家化干戈为玉帛,看袁家这做法就知道了,就算她没有想过报复袁家,袁家也不会放过她。
“嗯。那些受灾的人百姓上书,说江南有官员与你勾结,不许他们爆出灾情。”皇上拿江南灾情问罪楚九歌,除了借楚九歌逼他外,也是为了动一动江南的官场。
“所以,皇上这是……拿我当由头,对付你和江南的官员?”楚九歌顿时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她出了五百万两银子,治理江南水灾也有成效,她为江南做了那么多,却还是比不上个人的利益重要。
哪怕,她做了为国为民的好事,只要她挡了某些人的利益,她做得再对也是错的。
“皇上早晚要对江南的官场下手,与你无关。”没有楚九歌也有别人。
江南官场,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员,与老丞相关系不错。在老丞相摆明车马站到他这边后,那几个人对他也多有支持。
皇上怕江南这个钱袋子落到他手上,就想着一石二鸟,借水灾一事,清一清江南官场。
如若是前几年,皇上不会这么大动作,依皇上的谨慎,他必会慢慢图谋,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轻易不会出手,现在……
皇上明显急了。
他怕是知道自己没有几年可活,哪怕有巫族不断为他续命,他也活不了几年。所以,皇上他急了……
他急着在死之前,交给他宝贝儿子,一个永固的江山。
可惜,皇上不明白,这世间没有什么是永固不变的。这一刻忠于他的人,下一刻为了更大的利益,也许就会背叛他。
且,武王终归不是皇上。假使武王真的登基了,武王也有自己的心腹,他不一定愿意用皇上留下来的臣子。
那些臣子也不见得,会像忠于皇上一样,忠于武王。
皇上与其交给武王一个永固的江山,不如教给武王治理江山的手段。
可惜,皇上不懂……
第760章 心机,本王要不高兴了
说完了江南的事,北王十分有心机的,顺嘴提了一句王梓钰的病。就像是突然想到一样,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但是……
这丝毫影响不了,这句话说出来的效果。
楚九歌震得眼情都瞪大了:“梓钰动不了了?怎么可能?我来之前,给他的药方,是有巩固效果的。他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糟糕”
“太劳累所致。”北王还真知道原因。
也不等楚九歌问,北王就把京中发生的事,说给了楚九歌听……
先前,为了能让楚九歌给王梓钰治病,王家拿出了大半的家产给皇上,只为买楚九歌一回命,让皇上暂时不杀楚九歌。
王家的做法无可厚非,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远比只有价格没有价值的产业重要,但王家二房却极为不满,认为此举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这两年,王家二房一直借这件事,打压王家大房。
王家二房有国师与皇上的暗中支持,一个个自以为本事大如天,待王梓钰回来后,成天与王梓钰争,什么都要争上一争。
王梓钰自是不会把这种跳梁小丑放在眼里,出了几次手,就把人压了下去,但架不住二房背后站的人是皇上。
有皇上的支持,王家二房安静了一阵子又蹦哒出来了。这一次,他们倒是没有跟王梓钰别苗头,而是被人唆使,参与科举猜题。
不知是他倒霉还是被人坑了,二房那位取代萧四,有王四之称的公子,酒醉时按题做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只有小范围的人知晓,没有流传出去,甚至那位王四公子酒醒后,都不记得自己写过文章,但是……
两个月后,科举考试,考题就是王四酒醉时所做的题目。那一场科举,有三位与王四走得近的举子,他们把王四当天酒醉时所做的文章默写了出来,当考卷交了。
三份一模一样的答卷,要说这里面没有问题,谁都不信。
但这事并没有爆出来,科举舞弊要爆了出来,那群考生指不定要闹上一场,闹上一场事小,要因此对朝廷,对科举的公正性失去了信心,那才叫糟糕。
主考官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私下找到皇上请罪。皇上暗中命人查了此事,一查就查到王家头上。
那三个写出相同答卷的举子,一口咬定他们三人事先没有见过。都说考题是王四私下给他们的。文章也是王四交给他们的,并保证他们按着写,一定能考上科举。
王四自是不会认,但其中一人,手中有他亲笔写的文章。文章上落了时间,也落了他的印。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王四就是不认也无用。
王家是世家大族,在读书人心中地位极高。王家不仅出资建书院,为书院提供书籍,还会资助举子科考,各大书院有名望的先生,有大半出自王家。
王家人似天生就会读书,王家出来的人,无论是才识还是学识都远超同龄人,再加上王家手上还握着举荐的名额,王家处事也公正,举荐的名额从不用在自家人身上,王家在读书人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这样的王家,名声好的就是皇上也害怕,但要是……
让人知道,王家参与科考舞弊,甚至左右科考结果,会如何?
读书中心中神圣的王家,会瞬间崩塌。
虽说此事是王四一个人所为,且王四明显是被人在陷害的,但是……
外面的人并不会这么想,他们根本不在乎真相是什么,他们只看自己想看的,只相信自己相信的。
且,王家在学子中名声好,地位高,形象佳,并不表示人人都喜欢他们,都希望他们一直高高在上。有的是嫉妒王家,恨不得王家倒下来的人。
王家的地位有多高,他们的仇人就有多少。
这世间总有一群,看得别人好,看到顶尖世家倒下,哪怕他们得不到一丝好处,他们也乐意。
王家参与科举舞弊这事,只要露出一点口风,王家那些仇人,就会像秃鹫一样扑来,疯狂的攻击王家,把王家拉下神坛……
王家出了这么大的事,王梓钰自然要出面斡旋,按下此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