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娇_斑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的位置越高,什么事就不再是小事了。
  刘彻不一定是多怜惜下人,更多的是不想因为这些小事让王皇后过问责骂太子宫中的下人,非要闹到鸡飞狗跳才收场。
  每到这个时候,刘彻总要感叹,到底是成婚了,鞋袜合脚与否都有人管,这种舒适叫他很开心。
  大帝都这么说了,从此阿娇就算接过大帝内衣鞋袜的事了。
  缝这个衫实在是很简单,阿娇窃以为以自己的女红做点高级的绣个花啊描个鸟啊还是可以的。但是,不知道刘彻喜欢什么,她就还是原样做。
  她双眼放空神游四海地正在缝袖子,海棠悄没声地进来给她倒了杯蜜饮然后告诉她隆虑公主求见。
  隆虑?
  她醒过神一点,隆虑既是她大嫂又是她大姑子,再加上小时候常在一处玩耍。隆虑嫁到她家,她们来往的就更密切了,说是姑嫂其实更像朋友像姐妹。她入宫后,隆虑很关心她,常跟馆陶一起来看她。
  她来阿娇还是挺开心的,放下针线,吩咐海棠去请公主进来。
  海棠踌躇了一下,看了眼左右,上前小声道:“婢子看公主红着眼,似是哭过呢。”
  哭过?
  谁敢给隆虑公主气受?隆虑虽然恬静温柔,但天家公主谁还没有一个气性了呢?能叫隆虑气哭?
  她沉下眉,叫海棠去请人进来。
  隆虑真的哭过,不过痕迹不是很明显了。仔细看,她脸上有冰敷过的样子,说话情绪也有些问题。
  阿娇笑吟吟地迎她进来,看她不想说,就跟她说一些家长里短。问问家里,聊聊首饰衣服。很明显,隆虑有些不在状态,说话心不在焉的。
  阿娇看她这样,有些心疼。她要是不问,隆虑大概也不会说,就这么回去了吧。
  她挥退了左右,连海棠都没有留下,叫隆虑奇怪地看着她。阿娇起身坐到隆虑身边,拉住她的手轻声问她:“嫂子,你不开心吗?谁给你气受了?”
  她后一句话带着调笑的意味,想宽慰一下隆虑。
  但隆虑却绷不住了,一下扑到她怀里哭了起来,在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中阿娇知道了缘故。
  因为孩子的事。
  隆虑成婚有六年多快七年了,她又是长媳,却一直无所出。
  就是旁人不说,自己也是有点压力的。
  馆陶一直劝她子息看福分,劝她多拜神不必心焦。婆婆这样,既叫她感动又叫她的压力更大了。
  直到昨天,陈融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说看上家里一个侍女,叫隆虑给她一间屋子抬她做妾,然后就不以为然地接着用膳,好像刚刚说的只是明天你进宫去看看妹妹。隆虑却觉得好似一道雷打在她身上,叫她半天缓不过神来。
  她没有脸好跟馆陶说什么,今天一早就进了宫去母后那哭诉。然而,母后告诉她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好好安顿那个侍女,不要哭更不要闹。
  隆虑虽说生性温柔,但泥人尚有三分气性呢,她冷着脸不肯说话。
  王皇后看她这样,也是止不住的心酸。她搂过隆虑的肩,细细地说给她听。
  倘若是嫁在一般的勋贵家,那还好办了。但是馆陶是大长公主,在窦太后和景帝面前都是比王皇后还说的进去话的。
  王皇后话音一转,语带怜惜地说:“你嫁过去这么多年,没有个一儿半女,就是本宫也时常为你心忧。万幸,你婆婆也不在这上面挑你的刺,但你到底是长媳,你婆婆寄着希望呢。”她摸着女儿光滑如缎的长发,轻声告诉她道:“回去吧,把那个侍女接到你身边,不过是一个侍妾,又能翻起什么浪花来呢?”
  隆虑在王皇后劝她时一直无声地流泪,她知道母后说的都对。她又心里何尝不知道呢?她这么做了,丈夫婆婆都高兴,那个侍女那个孩子也永远威胁不到她的地位。她愿意,将来侍女就是有了孩子,那个孩子就可以养在她的身边,永远不见生母。
  但是,这些都不是她要的。
  她要的是那个,身心都是她的表哥啊,她不想跟别人分享。
  从未央宫出来就望的见太子宫,身边服侍的人问要不要去看看太子妃。她知道太子妃也帮不了她,她也不预备说,进宫了,总要去看看妹妹吧。
  结果,现在全说出来了。她心知阿娇夹在中间不好说话,她只是想阿娇同为人妻,能更理解她一点,话说出来就好受多了。她说完不待阿娇再留就告辞出宫了,说叫阿娇笑话了。
  阿娇在隆虑走后,越想越气。血往上涌,她在殿内走了走,一个拂袖扫翻了案上的茶具。
  听得室内乒乓的声音,满宫上下讶然,太子妃入宫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发火。木笔问海棠平日里太子妃生气她都是怎么办?
  海棠苦着脸看着凑过来的大家:“我真不知道,太子妃娘娘在家这么多年从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木笔。”
  大家还要再问,殿内阿娇开始叫人了。
  木笔提着心进去,太子妃没有对她发火。她拿出一块令牌,叫木笔去隆虑候府宣陈融,就说太子妃要问话,立刻进宫。
  问话,而不是召见。
  这其中的区别可大着呢,木笔行了个礼接下令牌。知道了为什么不叫与隆虑候关系好的海棠去,看来是娘娘的大哥惹了娘娘生气。娘娘不想跟他说东说西,不想讲客气。
  她心领神会,接了令牌出宫去。

  ☆、第二十二章 纳妾

  隆虑刚到隆虑候府,家人服侍着她下车,她问侯爷呢?家人说一刻钟前宫中快马来传她进宫了。
  是父皇吗?
  隆虑摸不着头脑就不想了,知道是太子妃宣的陈融更摸不着头脑。妹妹今天叫一个他说不出名字的女官来宣他,而且是马上就走,还说是问话。
  他问的急了,女官只垂首不应。男女有别,又是太子妃的侍女,众目睽睽下,他也就只得揣着好奇进宫了。
  到了宫中,处处透着不一样。
  妹妹内殿内没有一个伺候的人,他一进去妹妹就站在窗前,他行礼,妹妹也没有出声。
  他刚想起来,妹妹说话了。
  “是隆虑候吗?”
  他有心笑一下妹妹,不是他又是谁?还是你叫去宣的?
  但是妹妹严肃的口气像极了外祖母,她又叫的这么生分。听听,隆虑候?倒像君臣之间了。
  他紧了一下心,可不是君臣?妹妹如今贵为太子妃,日后就是皇后。他只是列候,就是如今也该对妹妹行礼参加了。他想到女官传话说的问话,妹妹这是要干嘛?
  她站在窗前,风吹起她的衣袖,下午的阳光照在她身上显得她那么单薄。
  陈融有些心疼,顾不得许多,起身上前一边关窗一边说:“妹妹,你怎么还是这样喜欢吹风?现在还冷着呢,再吹风寒了。”
  阿娇的目光闪了闪,敛眉没有答他。她好像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她看着陈融说:“回去把那个侍女放出去配人。”她语气严肃,没有一点商量的地方。
  侍女?他的侍女?
  他心念一闪,问阿娇:“今天隆虑进宫跟你告状了?”他的话音中已经有了些不满。他小声地说:“不知道她这么善妒呢。”
  阿娇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现在回去,她一定把那个侍女安置好了,就等你贤妻美妾了。”不笑的她,实在有些像外祖母,叫陈融也不敢跟她犟。
  他有些不服,但是他知道妹妹以太子妃的身份宣他进来,说要处置一个侍女就是杀了她,他也说不出什么。
  他有些不情愿地应了,但是还是忍不住为自己辩解:“隆虑要是能生,我也不会想到纳妾啊,妹妹你也不知道心疼你哥哥。”
  他不说还好,一说阿娇漆黑的眸光沉沉,声音冷冽:“隆虑才二十三,你就说她不能生?照你这么说,我要是也这样,你是不是该上奏舅舅叫废了我这个太子妃?”
  他有心辩解,但是阿娇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母亲是公主,一辈子过的自由顺心,隆虑不是公主吗?还是哪点做的对不起你?”
  她顿了顿,因为说到往事温柔了许多:“你娶隆虑的时候那么满意她,你说她真是公主中少见的又温柔又贤淑的,你要好好爱她才一辈子。”想到这里,阿娇不无讽刺地问他:“才几年,话叫狗吃了啊?”
  陈融有些羞愧,他对隆虑自然是真心的。要不然也不能这么多年还是好的两个人跟一个人一样,他认真地跟阿娇说回去就叫那个侍女去别庄。
  阿娇发了一通火,心情也平复了许多。她慢条斯理地说:“倘若现在是大嫂已经三十多了,我也不会劝你。嫡庶有别,你现在纳妾生了庶长子,等以后大嫂再生了,大的那个必不能心服。嫡庶混乱,家宅不宁。这个道理,你也不是才知道。”
  她走到案前,给陈融斟了杯茶:“回去吧,好好对大嫂,别伤了她的心。子嗣的事,急也急不来,你跟大嫂都放轻松一点。”
  夜空似藏青色的帷幕,伴着初春稍凉的夜风。
  华灯初上,陈融骑着马回了隆虑候府,隆虑正在门口等他。
  看到隆虑,他有些意外,隆虑却自然而然地上前迎了他来:“怎么去这么久?是我父皇宣你吗?”
  妹妹宣他,、她果然是不知道的。
  他心头一动,问她:“那个侍女呢?”
  她满脸笑容:“我已经把她安置在侧院了,过两天我去跟母亲说,给她开脸过明路,再摆几桌酒热闹一下。”她还是那样恬静地笑,如果说妹妹笑的像桃花那样明艳,那她就像早春迎春花一样全是温柔。
  他想到妹妹说的,她果然安置好了。
  他有些心疼,再想到妹妹说她哭了。但是现在若无其事地说要给他纳妾摆宴,多少夫妻就是这样渐行渐远的呢?
  他握住她的手,有些凉。她有些害羞,想挣开就听见他似无意却又分外认真地说:“给那个侍女解了奴籍,放出府去吧。”她睁大了眼去看他,忘了挣扎。她想说什么,陈融握紧她轻轻地说:“妹妹说的对,我们还年纪。”
  妹妹?
  说的是太子妃。
  她很有些感动,阿娇对她的心叫她又心酸又温暖。
  当下却什么都不再说,她无法贤惠地说出为了子嗣计夫君你还是纳妾吧。她心中坚信,她还年轻,上苍不会这么狠心对她。
  阿娇传话陈融的事王皇后当晚就知道了,她有些黯然。如果陈家跟馆陶公主想纳个身份高点的进来,那才是对隆虑不好。但是看在阿娇看在馆陶看在皇帝面上,她也不能说不。只能劝着隆虑答应,她也是女人,看着皇帝如今仍一个个纳新美人,心里又何尝好受呢?
  等到第二天隆虑进宫谢过太子妃再到她宫里时,神采飞扬地告诉她隆虑候不纳妾了。她不免吃了一惊:“这是怎么说?”
  隆虑心情很好:“太子妃昨天叫了侯爷去骂了一顿,说嫡庶不分家宅不宁。侯爷回来也说,我们还年轻,实在不必急的。”
  阿娇为隆虑说话?
  她一向知道隆虑和阿娇要好,但也知道阿娇能不偏不倚,不像以前馆陶给皇帝献美人就算好了。没想到,她把她哥哥叫进来骂了一顿。
  这个事情,如果说能这么说话的,也就陈家人了。馆陶是婆婆,再疼儿媳妇,也是想早抱长孙的。
  阿娇传话没有避人耳目,加上宫中也没有秘密可言。没有几天,上下都知道了。馆陶没有说她什么,倒是窦太后借着开玩笑说她偏心护短。
  阿娇清脆一笑:“祖母说的很是呢,阿娇现在是陈家妇,您忘了吗?”
  倒叫窦太后一点心疼女儿的心也没了,她点点头很是感慨地说:“你说的很对,嫡庶很该有别,尊卑更该分清。”
  她思绪有些飘远,想到有年上林之行。那时自己患眼疾,早已失宠,文帝的宠妃慎夫人,在宫中常与她平起平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中郎将袁盎见了,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不肯入下席就坐。汉文帝也怒气冲天,拉着慎夫人乘辇回宫。
  袁盎刚正不阿,拒不肯认错,他说尊卑有别,皇后就是皇后,怎么能和夫人没有区别?犯错的是觊觎与皇后一般尊贵的慎夫人。
  《文帝本纪》说:“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
  终于,叫景帝认了错。
  从此,慎夫人对窦太后恭顺有加。
  刘彻的大姐二姐知道了,也不免在王皇后面前感慨说阿娇不肖其母。要知道姑姑送美人给父皇,一直送到叫栗姬打了脸才不送。
  没有想到,阿娇倒护着隆虑。
  她们出嫁时阿娇还小,跟阿娇关系就淡的许多,但经过这一事,也跟阿娇走动的多些了。
  就是刘彻都知道了,他一向不爱打听后宫八卦。他还开玩笑说没想到太子妃威风这么足,他还一直担心叫别人欺负她。
  她笑了笑,没有说话。
  晚上却久久睡不着,她想到自己。
  历史上的阿娇盛宠十年无子,会不会是她的身体有问题?
  她跟隆虑不同,她是储后。今天她为隆虑说话,来日却没有一个人是能为她说话的。
  薄皇后因为无子被废,就算没有卫夫人李夫人,无子她也会被废。
  她才十五岁,就是前世也才十八岁。刘彻是她两辈子如此亲密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就算是心里再在心里划定界限。又怎么可能一边和他言笑嫣然?一边却告诉自己不能喜欢上他呢?
  这实在太难了,比她预想的更难。
  她没有这么坚定的心志,她几乎要动摇了。
  但是隆虑的事警醒着她,薄后尚未远。
  刘彻就是再喜欢她,一个帝国怎么能接受没有孩子的皇后?
  有了孩子,为孩子计。
  就好像景帝为刘彻立王皇后一样,也要立孩子的母亲为后。
  她清醒地睁着眼睛,她心中无比清明。
  她不能像隆虑那样,善妒的太子妃就是景帝都不喜欢。
  也不能像薄后那样,她为景帝照看庶子宠姬,还是被废。
  她不能用现代人的感情观去要求刘彻。
  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她不能沉在刘彻的宠爱中出不来。
  等到有一天,他不再爱她,她就只有寄希望他再爱她,作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她应该有自己的世界,足以支撑自己走过快乐悲伤的世界。
  她滚向刘彻怀里,他有些迷糊地将醒未醒地睁开眼睛,在她额上印下一个吻,手在她腰上像哄小孩一样轻拍两下。
  她不会放弃去经营和刘彻的以后,但也不能为了依附他而活。

  ☆、第二十三章 四福

  如细丝如银毫的秋雨珠帘一般笼罩着天地,秋雨温柔地滴落在春天刚移进来的一片楠竹林上,汇聚成珠。顺着纤长深绿的叶片滑落而下,似断线的珠子一般轻轻地敲打在下片叶上。时断时续,清越如耳。
  阿娇就在回廊里读书,间或看看雨景赏赏竹林。
  这片竹林自移来后长的很好,逢到雨天更显得鲜绿出众。
  刘彻每看它一回,总很高兴,说这竹子不认生,是好竹。
  大帝说是好竹,那它自然就是好竹。
  春陀特意再去要了一个专门伺候花的小黄门来,这竹林是太子爷听说娘娘在堂邑候府常在林中弹琴而移的。
  大帝这样的苦心,阿娇总不能告诉他是因为竹林中凉快吧。
  既然当一天太子妃,就好好当一份职业去干吧。不论刮风下雨,她都去侍奉窦太后和王皇后,窦太后是出于孝心。而对王皇后则是出于干活了,既然是干活,那就干好了。
  想想还是挺划算的,只要每天去坐坐跟她聊天,有什么想着她一份。就有太子妃这么优厚宠渥的生活,哪去找这么好的事呢?
  闲暇时间的她渐渐地充实了起来,弹琴游湖赏花听雨。
  不再像往常,等在宫中为了刘彻胡思乱想。
  她半年间琴艺精进了不少,心境不同了。
  前世时为了考级为了以后有个特长,这辈子虽然没有生活的压力,但也拿它当特长在练。
  现在,则纯粹是为了想知道自己能弹多好。
  抱着这样的心态,琴弹得越来越多。
  弹琴时,也更加能融入进曲子。
  靠着墙根,是一溜莲池荷花图案的波纹底的青瓷花盆。种着的是碗莲,现在正值花期尾声。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淡黄、紫玫红、粉红、桃红、纯白,好不烂漫。花瓣重重叠叠,映着荷叶水灵动人,风姿绰约。
  这也是新来的养竹的小黄门给阿娇养的,她无意间说了句要是能雨天也赏莲就好了。转天,他就去要了二十来盆碗莲,来时尚未开,尚在吐叶。
  等一开花了,叫她惊喜不已。二十多盆,盆盆不重样,小黄门一一讲给她听。
  因为他伺候的好,到如今太液池的莲花都在枯萎,她这里还能看。
  为了这个,阿娇特意赏过他两回了。碗莲喜湿爱光,他天天都要搬出来,看他辛苦,又叫了个小黄门跟着他帮忙。
  阿娇以前对黄门的印象是不大好的,像赵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