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祸国·式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长晏提醒他:“不是说不说话了吗?”
  “你!”如意气结,鼓起了腮帮子真的不说话了。
  他长得实在太可爱,如此生气,反而显得格外灵动。因此,谢长晏对他也讨厌不起来,当即笑着打开车门准备上车。
  结果却吓了一跳——车内竟然有人!
  如意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吧?我就说你会吃惊的!”
  “贱妾不利于行,故而未能下车见礼,还望谢姑娘勿怪。”车内人坐着行了一个拜礼,然后抬起头,对着谢长晏微微一笑。
  此人约莫二十出头年纪,梳着高髻,容貌端正,虽不甚美,但气度高华。
  如意挤眉弄眼道:“快叫师嫂呀。”
  “唉?”
  “她是鹤公的第三个妾室,姓商,名青雀,乃前朝商太傅之女。”
  谢长晏于此刻回想起风小雅昨日的那个笑容,终于明白诡异感由何而来了。原来,他说的那个能带她去贵胄圈玩的人,是他的妾啊!
  商家乃燕国世家。太上皇时,商青雀之父商廉更是位居太傅。随着太上皇退隐,商廉告老致仕。但商氏一族中还有许多旁支留在朝中为官,不容小觑。
  商青雀身为嫡女,本是风光无限的,可惜,她的命运跟郑氏一样多舛,甚至更差。她嫁给了庞家的二子,婚后不久丈夫因一场意外去世,襁褓中的儿子也不幸夭折。夫家更是随着燕王登基而被打压流放。商青雀只好回到娘家,从此闭门不出。谁料某个冬日在屋前摔了一跤,把左脚给摔跛了。运气差成这样,也真真让人感慨。
  但兴许是否极泰来,商青雀去庙中进香时偶遇了风小雅。三日后,风小雅派人上门提亲,几番周折,她就嫁给他做了第三个妾。
  谢怀庸在对谢长晏讲述这段逸事时自然是不讲风小雅的,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商家嫡女跛足后再嫁为妾”。
  如今,谢长晏注视着车中美妇,只觉人生玄妙,当年听说的名字,如今一个个地出现在了眼前。
  商青雀亲昵地伸手,将她拉上马车:“外头热,快上车来。时候不早,咱们出发吧。”
  如意从怀中取出一盒香膏抹在白白软软的小手上,又重新戴上了金丝手套,这才拿起马鞭开始驱车。
  谢长晏从车帘看到这一幕,唇角不禁上扬。师兄到底在想什么,竟派如意为她驱车,又让妾室陪她游玩。
  她忍不住偷偷看向商青雀,商青雀捕捉到她的目光,一笑道:“玉京干热,你来了可还习惯?”
  “挺好的,早上起来打开窗户没有雾,一眼看过去那么透亮,真令人心情舒畅。而且知止居里那么多树,并不觉得热。”
  “知止居是陛下做太子时的外府,自是用心布置的。”
  谢长晏微惊——也就是说,她现在住在彰华住过的地方?陛下看过的书、用过的笔、睡过的榻……啊呀打住!别想了!
  商青雀见她脸颊微红,笑得越发深意起来:“陛下对姑娘很是用心,姑娘慢慢就都知道了。”
  “啊,我们来说说师兄吧!”不知为何,谢长晏一点都不想谈论彰华的事情,连忙转移话题,“师兄真的那么忙吗?”
  商青雀的表情微变,有些不自然起来。
  “他一介白衣,又不当官又不办差的,忙什么呢?”
  商青雀沉吟了一会儿,才道:“夫君近日娶了个新妹妹。”
  谢长晏一噎,瞬间尴尬了起来。
  马车前行“吱呀吱呀”,车帘上的流苏摇摇摆摆。


第15章 凡音之起(4)
  谢长晏在心里直骂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只因这几次相处觉得风小雅不似传闻,就忘却了他的那些“丰功伟绩”。看来,她之所以觉得他正直威仪,不过是因为身份特殊。对于别的女子而言,他还是那个“姑娘勿多望”的祸害公子。
  “我……”
  “我……”
  谢长晏和商青雀同时开了口,又同时停下。
  商青雀一笑:“夫君行事偶尔荒诞,姑娘勿怪就好。而且他虽人不来,却已将姑娘的事都安排妥当了,绝不会耽误你的课程。”
  “哪里。夫人不要嫌我冒昧失言就好。至于师兄……”谢长晏愧疚过后,却是好奇上涌,“新娘子是什么人?”
  “我也未曾得见。听说是个沽酒的女郎,姓秋。”
  谢长晏心想:噢,沽酒女啊……这位师兄还真是不挑。
  说话间,马车停了下来,如意在车外道:“到啦,下车吧。”
  谢长晏掀开帘子,就看见了“求鲁馆”三个字。
  与寻常挂在门顶上的匾额不同,这三个字,是直接嵌在门上的,而且造型极为独特——
  “求”字的一点,是一把斧子。
  “鲁”字,则是一条鱼从器皿中跳出了半个身子。
  “馆”字左边的“舍”绘制成一个漂亮的屋子,右边“官”上的两个口,则是两个小门。
  谢长晏正在疑惑大门上再开两个小门是做什么的,就见如意跳下车,走去敲了敲小门,朗声道:“奉陛下命视察馆舍。开门。”
  伴随着这句话,“求”字上的斧头旋转了起来,掉了个头正好切在跳出皿的鱼上,鱼身一分为二,旋转着落入了“馆”字的两个小门内。
  紧跟着,“咔咔”声响,巨大的大门自动开启。
  光这一扇门上的机关,便已令人目瞪口呆。
  谢长晏还在啧啧惊叹,商青雀已牵她手道:“求鲁馆内不便行车,咱们下车吧。”
  谢长晏连忙扶她一同下车。
  商青雀行走间果然一跛一跛的,但她神态自然大方,丝毫不以此为耻。如此谢长晏也放心了,可以专心打量馆内的一切,而她也终于明白为何馆内不便行车。因为,实在是——太乱了!
  馆内西北东三面全是房子,中间是个巨大开阔的庭院,用沙泥堆成了高低起伏的地势,上面顺势架了个巨大的水车,结构之复杂,模样之新奇,与以往所见的龙骨水车截然不同。
  一群穿着青色短卦扎着白头巾的人在车上爬上爬下敲敲打打,忙碌着手中的活计,对于三人的到来,没有一个人分心。
  谢长晏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只听正北的屋子里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地面都震动了起来,那些堆起来的沙泥也四下垮塌,一群人连忙抢救。
  如意“啊呀”一声捂着头蹲了下去,并冲谢商二人喊道:“快蹲下蹲下!”
  谢长晏拉着商青雀蹲下。
  如此地面震动了大概半盏茶后,才堪堪停歇。
  一男子从北屋灰头土脸地走出来。众人纷纷侧头问道:“如何如何?”
  那人摇了摇头,一脸沮丧:“没成。”
  “唉——”众人摇头叹息着,又各自忙碌去了。
  如意示意谢长晏可以起来后,走到那人面前:“蛙老呢?奉陛下之命,带……嗯,带谢姑娘来拜会蛙老。”
  “在屋里。不过这会儿还是别进去了,老师又失败了,正急得跳脚呢。”那人抖去身上尘土,朝谢长晏行了一礼,“晚生木间离,是求鲁馆的大弟子。若不嫌弃,就由我领您参观此地吧。”
  谢长晏好奇道:“蛙老在做什么?”
  “老师在研究璧国的蓝焰,想将它用于凿山开道上。”
  蓝焰,是璧国独产的一种焰火,以射程远、焰火绚丽而著称,却不知还能有另外用法。
  “怎么凿?”
  “陛下下旨开凿玉滨运河,但沿途多山,若按以往那样,先在山岩上凿一道沟槽,放柴焚烧,再浇冷水,令岩石开裂,着实太慢,怕三年不能竣工。故而老师正带着我们一起想办法。这边请——”木间离边说边带路。
  沿途围墙上画着连绵数丈的画,仔细一看,竟是玉滨运河图,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渭河与黄河沿途的一条条支流是如何被运河连接起来的。
  谢长晏转向院中那架巨大的水车,问道:“那么这水车也是为了运河?”
  “此乃风转翻车,利用风带动水车旋转,可用于渭湖排水。不过目前的风帆还是做得不够好。此外,我们还造出了浑水淤灌用的输沙车……”
  谢长晏一边看一边心中震撼难言。不得不说,至玉京后所见所闻,都远超于前十三年所学。在谢家,学的是诗文礼法,求的是自然无为之道。好比这开玉滨运河一事,谢怀庸的评价是“虽夺天地之势,然造福万民,善也”。至于为何开、如何开是完全不谈的。但到了风小雅这儿,他就让她亲眼看,看看其中的来龙去脉,其中的奇思妙想,其中的雄心壮志。
  “此运河一通,渭湖平原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而且运送物资北上,省时省力。能为这造福千秋之举贡献力量,是吾辈之幸啊!”木间离说到兴起脸都红了。
  如意在一旁泼冷水:“你们是幸了,陛下却头疼了。工部的大人们天天管他要钱,蛙老也天天写折哭穷。”
  木间离哈哈一笑道:“农务乃国之大本,水利一兴,多少钱都能回来。”
  如意白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谢长晏遐想了一下燕王被大臣追着要钱的情形,不由得乐了乐。
  这时,木间离在一个房间前停下道:“对了,老师听说姑娘要来,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说罢,推门进去,从屋里搬出一个大箱子来。
  谢长晏见他搬得有些吃力,便帮衬了一把。木间离吃惊地看了她一眼,大概是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力气比他还大。
  “是什么?”
  “东西凌乱复杂,姑娘还是回去再开启吧。”
  谢长晏见四下众人都那么忙,木间离虽在陪她,但眉宇间也是一派急躁之色,便告辞道:“也好。今日时候不早,我先回去了。他日蛙老有暇了,我再来细细请教。”
  “好好好。”木间离果然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
  如此谢长晏便搬着那口大箱子回到了馆外的马车上。如意在她身后啧啧有声:“女壮士啊。”
  “那你来?”
  “不行不行,我可搬不动。”如意爱惜地抚摸着自己的手道。
  谢长晏笑了笑,放好箱子后,又去扶商青雀上车。
  商青雀道:“我刚才见你那般感兴趣,还以为你会逗留许久。”
  “我是想留,奈何人家嫌弃我,巴不得我快走呀。”谢长晏朝她眨了眨眼睛,“而且,你不是还要带我去跟那些千金小姐玩吗?”
  “你可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什么日子?五月……唔……”谢长晏掰着手指一算,“今天是端午节?!”
  若在隐洲,早半个月前就能听到龙舟的鼓声了。每年端午的龙舟大赛,是隐洲的一大盛景。那一天,隐宵河上锣鼓震天,数十支队伍划桨较量,男男女女都去为自己心仪的舟队助威,场面热闹非凡。
  商青雀点头道:“正是。玉京无河,故而不比龙舟。但也要兰草汤沐浴后,系着五色丝去过女儿节。”
  “女儿节?都做些什么?”
  “不外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曲水流觞,射射覆打打马……”
  谢长晏一听就头大如斗:“作诗下棋?”
  “投投壶。”
  “这个还行。”
  “还有斗斗草听听曲……”
  谢长晏哀叹道:“早知道还是留在求鲁馆了。”
  商青雀抿唇一笑:“夫君说,姑娘来到玉京,这些玩乐的东西都是少不了要学的。总不能一直关在知止居里,你也需要朋友啊。”
  “好吧。这个聚会什么时候开始?”
  “华灯初上。”


第16章 由人心生(1)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谢长晏站在镜子前,注视着灯光中的自己,有些怔忪。
  十三岁的少女,豆蔻待放。娉娉袅袅,红花曼理。
  这一年,她的变化好生明显。尤其此刻,穿上宫里所赐的新衣,一身朱红,配着郑氏巧手描绘的飞燕花钿,灼灼生姿。
  从小到大,无人夸赞过她美丽,她也自知不是个漂亮姑娘,可是,这一刻,镜中的这个红衣少女,是如此抢眼。
  因为喜爱骑马射箭的缘故,她的身体发育得极好,腰细腿长,不同于寻常少女的纤弱,充满了力量。
  郑氏将五色丝系到她腰间,轻叹道:“吾儿很适合穿红衣。”
  谢长晏勾起唇角,也自觉相当不错。
  这时屋外传来商青雀的声音:“姑娘可收拾好了?”
  郑氏连忙开门请她进来。商青雀手中捧着一个匣子,在看到镜前的谢长晏时,眼睛亮了亮:“姑娘此身妆容真真好看。不过,还缺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商青雀将匣子打开,递到她面前。“斗草。”
  所谓的斗草,分文武两种斗法。文斗就是女子们聚在一起,比谁的花草新奇,大多是插戴在头上展示的。而武斗则是各取一根草交叉成十字状后用劲拉扯,不断者为胜。因此玉京仕女,皆用千金市名花种植于庭院中,以备斗用。
  而此刻商青雀给谢长晏的匣子里,就有一朵花,一根草。
  花是白色的,叶序互生,叶片长狭,瓣如蝴蝶,幽雅脱俗。
  谢长晏奇道:“这是什么花?我从未见过!”
  “这是姜花。”
  “姜还会开花?”
  “此花不是咱们吃的姜的花,而是长在天竺的。说来也巧,上个月天竺商人带来一株,夫君机缘巧合之下弄到了手。可以说,目前在唯方,只有草木居中有。”
  “师兄还喜欢侍弄花草呀?”
  商青雀的目光闪了闪,声音低了几分:“夫君新娶的妹妹,名字就叫‘姜’。”
  谢长晏彻底惊了——敢情风小雅还是个情种?
  如此一来,她对那位新妾越发好奇了起来。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令她师兄神魂颠倒。
  不过对商青雀来说,恐怕就是“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了。因此谢长晏立刻换了话题:“那这根草呢?又是什么?”
  草细长,灰皮棕里,触之光滑,看似轻薄,却极为坚韧。
  “夫君说,此物姑娘书房中其实就有,所以,请姑娘猜猜看,究竟是什么。猜中了有奖。”
  谢长晏顿时来了兴致:“好,那我便试试。”
  她当即插上姜花,捧着灰草,和郑氏一起跟着商青雀上了马车。
  出天玑大街后,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尤其拐进天枢大街,更是处处张灯结彩,摩肩接踵。灯光映着一张张笑脸,令车中的她也看得高兴了起来。
  郑氏叹道:“玉京着实热闹啊。”
  商青雀点头道:“天佑大燕,盛世清平方有这般景象。”
  谢长晏拈着那根草,听到这句话,望着车外的街市,眸光微闪,不禁想到燕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知道他是个好皇帝,知人善任,内政修明。如今大燕国力强盛,乃四国之首,虽说太上皇功不可没,但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而且他还这么年轻。虽也有什么性好娈童、迷恋蝴蝶的传言,但无伤大雅。作为帝王,他是无可挑剔的。那么,作为夫君呢?
  谢长晏陷入沉思。
  她还没见过他,不知他的长相、喜好。他安排自己的住所给她住,准备奢美的膳食、华丽的衣衫,还给她聘了风小雅那样的师长。他希望她如何?或者说,他所期待的,是怎样的一个皇后?
  谢长晏一边想着,一边下意识地拉扯灰草,突然,指间一痛,竟是被那草割破了一道口子。
  郑氏连忙替她止血:“怎如此不小心?”
  谢长晏心有余悸地看着手中的草。如此厉害的东西,等会儿斗草岂非所向披靡?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她的书房中就有?可她书房中除了花插里的时令鲜花,并无别的卉木啊……
  而这时马车停了下来,如意在外懒洋洋道:“到了。”
  谢长晏扶着郑氏和商青雀下车,见如意坐在车辕上一脸纠结。“你不进去?”
  如意盯了她几眼:“我既想进去看你出糗,又不耐烦那些小姐。她们总在背后说我。”
  “说你什么?”
  如意嘟起嘴巴。
  谢长晏心中“啊”了一声,想起这位美貌逼人的小公公正是流言蜚语中关于燕王性好娈童的一个铁证。
  如意看见谢长晏的表情变化,当即急了:“你在想什么?啊!你也那么想对不对?哼,我真是看错你了!你果然跟寻常妇人也没什么两样!”说罢,他怒冲冲地挥鞭驾车走了。
  “等、等等……我什么都没说啊!”谢长晏愕然。
  郑氏和商青雀双双莞尔。
  “娘,商姐姐,我真的什么都没说。而且那种流言,我没有相信啊!”
  商青雀道:“小公公气消了自会回来,不用担心。咱们进去吧。”
  一座白玉石雕刻的五间六柱十一楼牌坊耸立在山门之前。抬头望去,玉带一般的台阶往山上蔓延,两侧树旁系满了灯笼,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
  有婉转绵长的歌舞声从山上传来,比起山下街市的喧闹,别有一番风味。
  谢长晏担心商青雀,便始终扶着她。商青雀垂头看着她的手,眸光中异色涌现,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来。
  台阶共计九十九级,上去后是一大片地势较缓的草地。燕国国风开明,男女并无大碍,俱是按亲疏分拨而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