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花朵朵开-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佯装不满的道:“你昨儿别是哄我?这说了就不算数了?要知道我昨儿就该留下,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呸,还是读书人呢,怎么说话这么粗俗。
  姜知甜一巴掌拍过去,瞪他道:“胡说什么。”
  顾知慕不觉得疼,反倒挺美,他头一次体会到了打情骂俏的滋味。
  他理直气壮的道:“怎么是胡说呢?你我三媒六聘,可是正儿八经的夫妻。”
  姜知甜敷衍道:“再过几天。”
  顾知慕不干了:“为什么?”
  姜知甜摩挲着书的封皮,慢条斯理的道:“搬家不是那么好搬的,虽说我在这儿住的时间不长,可零打碎小,东西可不少。”
  顾知慕咳了一声道:“那算什么,东西慢慢儿搬,你人先过去。”
  他看了一下,又看姜知甜,道:“我看你这衣裳还是去年做的,想必也没添新的,能有多少?先把箱笼搬过去,回头我就给你置办衣裳料子首饰之类的。”
  姜知甜还是摇头。
  顾知慕嘟着两颊,满脸怨气的瞅着她。这女人恁的矫情,到底还哪儿不满足?
  姜知甜垂头,低声道:“二爷还是再等等。”
  哼,凭什么?他就不等。顾知慕耍赖道:“你不搬也成,我搬过来,等你几时收拾好了,再一块搬过去。”
  姜知甜一脸无奈的瞅着他,道:“二爷何必苦苦相逼?你我成亲已经两年,说句不好听的,大好时光不磋砣也已经磋砣了,两年二爷都等得,还等不了这三五天?”
  三,三五天?为什么要等三五天?
  顾知慕脸上的表情整个呆掉,他心里无知,脑子里却有什么东西轰隆一声。
  也算吃一堑长一智,这回他没跳起来大吵大闹,而是在脑子里把过去所有关于女人的经验回顾了一番。
  啊……他懂了。
  顾知慕一下子蹦起来,与姜知甜拉开距离:“你,你,你……”
  小日子来了?
  姜知甜扭头没理他。
  她不说话便是默认啊。
  顾知慕一拍脑门:“那,那什么,我知道了,好好好,就依你,我再等三,三五天。”
  他跟来时一样如风,转头就没了踪影。
  姜知甜果然跟苏嬷嬷请教如何画花样子,苏嬷嬷花样子是有,不过画的东西没有。
  她主动请缨,替姜知甜去街上买些颜料和画笔。
  苏嬷嬷带上了二丫。
  二丫不如三丫活络、淘气,在这院里就跟隐身人一样,她不会主动出头往姜知甜跟前凑,只会默默的帮着梁氏洗衣、做饭、择菜。
  要不怎么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雪茶是姜知甜身边的大丫鬟,只要姜知甜地位不倒,她势必会有个好前程。
  三丫又因为聪明可爱,深得姜知甜的喜欢,梁氏这个做娘亲的便极力的对这两个闺女好。
  尤其三丫,总打扮的干干净净,衣裳虽不是新的,可也清清爽爽。
  二丫可没这待遇,就像她拣来的,成天做事,还要挨梁氏的骂。
  苏嬷嬷有双历经世情的眼,小院里的所有人,几乎都落在她的眼里。
  她不会刻意去帮谁,可是对着沉默寡言又可怜的二丫,她还是忍不住拉拔了一把。
  在路上,苏嬷嬷问二丫:“你今年多大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二丫低头,喏喏的答:“十三了,我娘说,等将来,让我给奶奶做个末等丫鬟。”
  苏嬷嬷对“她娘的理想”不置可否,只问二丫:“那你都会什么?”
  二丫道:“我会做饭。”
  苏嬷嬷笑道:“这世上会做饭的女人可成千上万,多的是,更不要说各酒楼里的名厨大厨。这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状元,可也只有成为各行状元的人,才能让世人侧目。说白了就是既得人尊敬,又能让自己过上好生活。”
  二丫虽寡言少语,却并不蠢,她略一想就明白了苏嬷嬷的意思。
  若二奶奶就如今现在这般,她也未必需要那么多丫鬟,就算将来姐姐雪茶嫁了出去,她若才力不及,也难以顶了姐姐的窠。
  再说还有外头可采买的人呢?
  若二奶奶比现今这般还要荣华富贵,她需要更多的丫鬟,那也得是各方面都拔尖的人物,像她这样一无是处,并无一技之长的丫鬟,不是二奶奶所需要的。
  凡事都怕掰扯,二丫一想明白,浑身冷汗都下来了,她有些恐惧的望着苏嬷嬷:“嬷嬷,我,我不会说话、讨巧,人又蠢笨、无能,那我以后,以后……”
  苏嬷嬷道:“这天生万物,各有各的归处,也不是说平庸普通的人就没有活路,只不过你也瞧见了,这世上总有过得好与过得不好的。当然了,怎么不是一辈子?要看你怎么想了。”
  二丫当然不甘心,她且不知道富贵人家过的日子有多舒坦,最起码她从亲姐妹中就得出了教训,但凡她没本事,连亲娘都嫌弃。
  侥幸她稀里糊涂的长到十六七岁,娘看她不堪大用,会不会胡乱的把她许人啊?
  二丫咬着唇,可怜兮兮的问苏嬷嬷:“嬷嬷,我,我想学本事。”
  苏嬷嬷点头:“这想法好。”
  二丫一把扯住苏嬷嬷的袖子:“嬷嬷你教我。”
  苏嬷嬷道:“哟,你怎么倒求上我了?”
  二丫鼓起勇气,把这一辈子的话都攒到今天说了:“我知道嬷嬷是好人,要不然也不会提点我。而且嬷嬷是个有本事的厉害人,但凡嬷嬷肯指教我两三句,我就,就能比旁人强上许多。”
  苏嬷嬷自嘲的笑道:“看,我若不教你,我就不是个好人,好像从前都是沽名钓誉,名不副实一般。”
  二丫摇头:“嬷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想,想跟您学个一星半点儿的。”
  苏嬷嬷明白她的意思,道:“那你想学什么?”
  二丫低头想了一会儿,抬起头看向苏嬷嬷。
  苏嬷嬷一直眼中含笑的望着她,对她毫无轻视,也没有让她难堪的怜悯和同情,甚至似乎在鼓励她心里想什么就只管说什么。
  二丫犹豫了半天才问:“不,不知道,紫菀姐姐她们,和三丫,嬷嬷都教了什么?”
  苏嬷嬷道:“紫菀要帮着二奶奶管家,所以我教奶奶学算帐时,她便在旁跟着学。你雪茶姐姐要管二奶奶的衣裳首饰,我教二奶奶颜色搭配时,她便在一旁学。三丫喜欢漂亮发髻,我便教她怎么给奶奶梳头。”
  三丫张大嘴,半天不能合拢,她问:“梳,梳头,也算,本事吗?”
  苏嬷嬷道:“那当然,许多权贵家的夫人、太太、奶奶们都有专门的梳头娘子,有那请不起专门梳头娘子的,会专门请梳头娘子上门,这职业虽然低微,可工钱却不低。”
  三丫也算开了眼界,只觉得苏嬷嬷真是个神人,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可她自己应该学点儿什么呢?
  她正低头犹犹豫豫的走路,忽听苏嬷嬷站住,和人打招呼:“这不是四爷吗?您好闲心。”
  作者有话要说:
  喏,下章四爷终于可以冒个头了。


第74章 第三朵(53)
  遇见苏嬷嬷,顾知远也有些吃惊:“嬷嬷?”
  苏嬷嬷上前与顾知远见礼。
  顾知远看看她和二丫,问:“嬷嬷这是……要买什么?”
  苏嬷嬷笑眯眯的道:“是啊,二奶奶打算给二爷做个香囊,我来买些颜料、纸笔和彩线,帮着二奶奶画些花样子。”
  顾知远点点头,问苏嬷嬷:“嬷嬷可要帮忙?”
  苏嬷嬷摇头:“不用,四爷是做大事的人,这些针头线脑的小事,还是我们女人自己来做吧。”
  顾知远哈哈大笑,道:“嬷嬷打趣我不是?我就是人寻常布衣,能有什么大事儿可做?”
  他把身边的元胡叫过来,道:“嬷嬷把元胡带上,别的他做不了,帮着嬷嬷跑腿送信,拎个东西总行的。”
  苏嬷嬷笑着点点头,问顾知远:“有些日子没见着四爷了,四爷在忙什么?”
  顾知远道:“东奔西跑,揽点儿小伙。嬷嬷在二嫂身边可还如意?”
  他看看周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嬷嬷要是不忙,我请嬷嬷喝盏凉茶?”
  这大暑天,人在日头底下略站一站,就跟身上着火了一样,实在不是个攀谈、叙旧的好地方。
  苏嬷嬷点头,拉着二丫过来嘱咐了几句。
  二丫拼命点头,唇一张一合,在心里默默记下苏嬷嬷交待下来要买的东西。
  苏嬷嬷问她:“你可都记清楚了?”
  二丫又在心里默背了一遍,道:“嬷嬷放心,我都记住了。”
  苏嬷嬷微笑着夸奖她:“不错,不成想二丫倒有个好记性,这件事你若办得好,等将来你好了要学什么,嬷嬷保证好好的教你。”
  二丫瞪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落到头上,她不会说什么感激的话,只狠狠点头。
  苏嬷嬷让她去了,并没让元胡跟着。二丫年纪虽小,这城里也没京城规矩大,但该忌讳还是忌讳些。
  顾知远却吩咐元胡:“你远远跟着,要是没事就算了,有事就帮一把。”
  元胡点头应下,转身走了。
  顾知远请苏嬷嬷去了附近的茶楼,两人要了个靠窗的位置,苏嬷嬷笑着道:“四爷还是一如既往的细心和体贴。”
  顾知远笑笑,要了两盏茶。
  一盏是红色的玫瑰饮,一盏是金黄的金桔茶,难得的是里头还放了碎冰,一口喝下去,冰意沁脾,多少暑热都煞透了。
  苏嬷嬷向顾知远道谢:“还没谢过四爷给嬷嬷我一个容身之地呢。”
  顾知远摆手:“嬷嬷客气,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苏嬷嬷笑笑,道:“二奶奶脾气温和,性情柔顺,不是个难相处的人,她待嬷嬷又如师如友,且又聪慧伶俐,倒是这些年我教过的唯一令嬷嬷得意的学生。”
  顾知远笑道:“那是嬷嬷和二嫂有缘,若他日二嫂学成,倒是一段佳话。”
  苏嬷嬷捧着碗盏,微微收了笑,道:“倒是有件难事,我不知该如何同四爷说。”
  顾知远正了正脸色,道:“嬷嬷若有什么难处,不好同二嫂说的,只管同我说。”
  苏嬷嬷瞥了他一眼,道:“怕是同四爷也不好开口。”
  顾知远便明白了,这怕是她和姜知甜的私事。
  他笑笑道:“嬷嬷阅尽红尘,勘透人心,要说有什么事能难得住嬷嬷,我不信。”
  苏嬷嬷忍不住笑出声,骂顾知远道:“让你说得,我成老妖精了,什么阅尽红尘,勘透人心,不过是白比人活了一把年纪罢了。”
  她轻叹一口气道:“要说这世上什么事最难勘破?唯一情字而已。”
  顾知远故意挑眉道:“敢是嬷嬷遇着了合意的人选?这事倒好办了,大不了我替嬷嬷操办一场,必定让嬷嬷心满意足的……”
  ……出嫁。
  他最后两个字虽没说出来,苏嬷嬷却也明白了他的戏谑之意。
  真是的,自己这个年纪了,倒让他这么个小辈给戏弄了。
  苏嬷嬷气得呸了顾知远一声,自嘲的道:“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不说心如死水也相差无几,还能遇着什么合意的人?就是玉皇大帝站到我跟前,我都不屑多瞧他一眼。”
  顾知远低声笑笑,没往下接。
  苏嬷嬷使劲瞅了他两眼。
  他还真能装糊涂,也真能沉得住气。
  她叹了口气,道:“我说的不是我的事……虽说我和姜氏相识日短,可我是真心喜欢她。”
  顾知远含糊的嗯了一声。
  苏嬷嬷见他不接这个茬,索性挑明了把姜知甜和顾知慕的事一说。
  她边说边觑着顾知远的神色,他对于顾知慕和姜知甜空有夫妻之名,却隔院而居这事,一点儿都不惊讶。
  甚至对于顾知慕转了性,要和姜知甜做名正言顺的夫妻也没什么态度,反倒是听说姜知甜要托苏嬷嬷帮忙,他这才抬头,正儿八经的瞅了苏嬷嬷一眼。
  苏嬷嬷是在御前服侍过的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经过?
  对于顾知远的这一眼只装没看见,微叹气道:“二奶奶心下摇摆不定,我能理解,只是这俗话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让我去坏了二爷的一腔热忱,我这心里怪不落忍的。”
  顾知远问苏嬷嬷:“听嬷嬷这话,您是胸有成竹啊。”
  苏嬷嬷假意道:“不敢当,不过是一点儿小小的算计。”
  “那么嬷嬷打算怎么做?”
  苏嬷嬷犹豫的看着顾知远:“我也不知合适不合适……”
  顾知远保证:“我又不会去向二哥告密,嬷嬷但说无妨。”
  苏嬷嬷不是不信,但她就是咬紧牙关,无论如何也不肯开金口。
  顾知远只得猜,道:“我明白嬷嬷的心思,是觉得受人之托,不好推辞,可嬷嬷又不愿意沾手,可否?”
  苏嬷嬷为难的点头,道:“我倒并非是想推辞,只是这事吧,毕竟二爷和二奶奶小夫妻之间的事,我一个老婆子,一辈子孤家寡人一个,纵然不懂这夫妻间的各种道道儿,但也明白这事不宜外人插手。”
  顾知远赞同道:“嬷嬷言之有理。”
  苏嬷嬷:“……”他还真不上道儿啊。
  见顾知远果然没有兜搭此事的意思,苏嬷嬷试探他道:“这些日子,我也听说了些流言蜚语,据说当初迎娶二奶奶的是四爷?”
  顾知远断然道:“是我替二哥迎娶的二嫂。”
  苏嬷嬷假装明白了,刺顾知远道:“呵呵,我还以为是四爷……果然这谣言听不得。”
  顾知远眯了眯眼,道:“当初我和嬷嬷所说,句句皆是肺腑之言,请嬷嬷教导姜氏,不过是悯她被金银所囿,揣着报恩的执念,趟了这浑水罢了。”
  苏嬷嬷点头,道:“这水浑不浑,我不清楚,不过这二位确实不似寻常夫妻。”
  她摇了摇头,感慨的道:“二奶奶的心思既简单明了,可又不好猜。”
  顾知远不接这话碴。
  包括苏嬷嬷说的,包括姜知甜怎么想的,他都明白。就如当初他反对这婚事,可这嫁娶照旧完成了一样,他有诸多不得已,姜知甜的不得已只会比他还多。
  不说有顾歧的钱财所诱,更有救治方正之恩,就说姜知甜自己,倘若不嫁顾知慕,怕是只能是张愉之流。
  两相比较,傻瓜也知道该选顾知慕。
  姜知甜并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巾帼英雄,这话并无贬义,只是顾知远明白姜知甜就是个寻常的女子,既已嫁进顾家,但凡顾知慕肯善待于她,她必百倍偿之。
  从前的顾知慕犯糊涂,姜知甜虽伤心,可因为善良却能理解,如今顾知慕翻然悔悟,她不接这梁鸿案才怪。
  至于说她此时的犹豫和摇摆,也是人之本性。
  人生于世,先要自己活着,才能以己推人。
  连先贤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有私心一点儿都不奇怪。
  姜知甜也一样,假如她是个没脑子的女人,昏昏噩噩嫁了,甭管顾知慕如何,她都一辈子把自己当成顾家人,死了也是顾家鬼,除了有些愤怨,照样能过一辈子。
  可假如姜知甜是个有想法的人,她必定要担忧顾知慕发达之后会如何待她。
  旁人,顾知远或许不知道,但姜知甜,他多少还是有点儿了解的,因出身所限,她对于感情一事十分吝啬和凉薄。
  不是她不善良,而是她习惯了计较和权衡。
  就比如她和继母张氏,一方面恨她苛待,可另一方面又念着她替姜若生下幼女姜知慧,且又把姜知甜养到这么大。
  她和张氏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感情。
  既不会弃她们于不顾,但也从不肯管她叫一声“娘”。
  所以顾知慕此时的态度不重要,姜知甜首先要权衡的是她这段感情付出的值不值得。
  顾知慕对苏嬷嬷道:“嬷嬷也不必彷徨犹疑,只同二嫂带句话吧,就说世易时移,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她要是担心顾知慕始乱终弃,那就一辈子别越自己的界限。现在虽说看似日子清淡,不知何时是个尽头,但总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她要是不担心,那就珍惜当下。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作者专栏求收藏,接档文《泼辣小娘子》、《废帝宠后录》求下预收。


第75章 第三朵(54)
  顾知远当着苏嬷嬷的面,一副不管顾知慕和姜知甜之事的态度,甚至还劝阻苏嬷嬷别多管闲事,可背了苏嬷嬷,他还是动了心思。
  正自沉吟,元胡回来了。
  他并不是顾家的婢仆,而是顾知远从京城带来的。
  看年纪不过二十出头,面貌清秀,沉默寡言,只有抬头的时候,深邃的眼睛里能瞧出灼人的光芒来。
  他站在顾知远跟前,一副完成任务的模样,却并不说话。
  顾知远吩咐他:“你去给我找个人……”
  元胡点点头,低头躬身退下,他脚步轻盈,身形极快,很快混迹于人群。
  午后无事,姜知甜和苏嬷嬷一起画花样子。
  姜知甜打发紫菀和雪茶去午睡,屋里就她和苏嬷嬷二人。
  苏嬷嬷细声慢语的说着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