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驾到之世子倾城-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味药方在,凤珩压根不用担心瘟疫会继续蔓延。
    短短几日,这一片的百姓就安定下来,每日有活干有饭吃,就是那些之前得了病的人,还是无人能救,一一死去。
    随着消息渐渐流传出去,这一片地方有位大人在赈灾的消息便不胫而走,灾民们纷纷涌入。
    开始的时候,人一多难免有些不同的声音,不愿做事的,想直接伸手讨食的,还有人打算直接强抢的。
    被凤珩手底下的人一连杀了上百个,这些灾民终于怕了,战战兢兢按照规矩办事,有了他们带头,后续的所有人都知道了这里的无形规矩。
    想要有饭吃有水喝,就得做事。
    用同样的劳动,换来自己一天的口粮。
    就这样,这片区域暂时稳定下来,之后一年多,都是整个林东最稳定的区域。
    远在华安县的凤霄最初听闻消息的时候,完全不当回事。
    凤珩的做法虽好,可他也想的太简单了。
    那么多灾民,除去得瘟疫死去的,就算每日给他们找事做,哪来的那么多粮食给他们用?
    以为粮食不要钱?
    按他来说,还是杀了好了,反正也不知道得没得瘟疫,要是传染给他怎么办?
    不止凤霄这么想,京城里得到消息的皇帝,几位皇子,包括跟随凤霄来到华安县的几位大臣,大家都觉得凤珩的行为不长久。
    可是他们等啊等啊等,从刚来华安,等到了一年后,也没见凤珩那边出现什么变故。
    每每粮食用完,他总能弄来新的粮食。
    开始凤霄还不清楚他粮食哪来的,可后来自己派出去办事的一些人回来了,说是华安各地的无良富绅,都被人抢了。
    有些是拿圣旨压人,明抢,还有些干脆就是提刀上门,对这些毒瘤,凤珩丝毫没有手下留情。
    听闻这个消息,凤霄脸都气绿了。
    “你们怎么办事的?我不是让你们先收集粮食么!”
    他也不是真的草包,草包能在太子和二皇子的争斗间,一直混到现在?
    来华安还刻意跟凤珩走散,来到这么一个好地方?
    他早便清楚,自己这一次来,不一样要有多少功劳,只要不犯错,再加上有苦劳,回京就能封赏了。
    功劳不功劳的先不说,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做的,想要赈灾,最首要的就是粮食问题。
    而从京城带来的粮食并不多,父皇早就有命,其他的会后续从其他地方调来,华安本地的粮草也可以征用,如有违抗,格杀勿论。
    所以他来华安不久,便派了人出去征集粮食,用的也是跟凤珩一样的借口。
    只不过他不是想着全派送给百姓,而是想着,万一用不完,留些买了换钱财回京也是好的。
    谁知人派出去了这么久,手底下的人却十分没用,压根就没征集到多少粮食,反而让凤珩抢了先。
    “殿下喜怒……我等……”
    为凤霄办事的那些大人冷汗直冒,“我等按照殿下的吩咐照办了,不过那些地方官和富绅十分抗拒,所以便想着婉转行事。”
    其实就是,那些地方官和富绅也会办事,一看见人上门,首先就是好吃好喝好美人的招待着。
    现在的华安是什么地方?
    受灾地区,连饭都吃不饱,连水都没得喝,即便华安县没怎么受影响,可他们是来赈灾的,日后还得靠百姓口口相传殿下的好名声,做戏还是要的。
    以至于,一行人来华安县待着之后,基本没吃过什么太好的东西,即便吃了,也得藏着掖着。
    所以官员出门办事,被人这么招待,那自然是满意的,再加上那些人会做人,还不待开口,就乖乖把好处奉上了。
    “听闻大人为三皇子办事,来华安赈灾,着实辛苦,这些是小小心意,也算是我为百姓尽一份心意。”
    钱送了,粮食也送了些,足够交差,他们自然也不会太计较。
    所以便拿着东西给凤霄复命了,之前凤霄看到这些东西,分明是满意的。
    凤霄听出了婉转行事四个字的意思,反手就是一个杯子砸了下去。
    “废物!你被人耍了还不知道!”
    什么好处,什么钱财粮食,只怕那些地方官和富绅拿出来的,也就是九牛一毛。
    当然,要是换成之前,他也不会在计较这些事,毕竟这种现象在哪里都是一样。
    可有了凤珩的事,他就做不到不计较了。
    这些地方官和富绅在给了他钱财和粮食交差之后,剩下的更多都被凤珩弄走了,别管是明抢还是征集,反正粮食到了凤珩手里,让他这边处于弱势,便是那些官员不会做人。
    “去,砍几个杀鸡儆猴,真以为凤珩那种身份能跟本皇子相提并论!”
    见凤霄是真的怒了,办事的大人不敢犹豫,连忙带了一队护卫离开了华安县,这一走,铁定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
    一年半后的林东,大旱早已过去,整个林东都变得平静不少。
    再也没有绵绵不绝的逃荒队伍,也没有动辄动乱的百姓,凡是还没离开林东的人都知道,林东东面有一座城,那里有一位来赈灾的王爷,给了他们平静安稳的生活。
    百姓们按照凤珩的要求,早就重建了家园村落,而大半年前,大旱便结束。
    只是瘟疫和大旱带来的后果,还没有消除。
    比如大部分地方还是干旱的厉害,偶尔下的一点雨完全不起作用,也种不出粮食,他们还得靠凤珩那边接济度日。
    “听说了么?凤王爷派人来咱们村了!”
    “凤王爷?是那个凤王么?”
    “废话,除了那个凤王还有那个凤王!”
    “天啊,是凤王,凤王派来的人肯定有他的意义,咱们快去看看。”
    如今的林东,一听到凤珩的名字,百姓们无不尊敬爱戴,一群人刚听说凤珩派人来了,连忙围了过去。
    来的是凤珩手下的护卫,是步杀他们操练出来的,叫林晨。
    “诸位乡亲,今日我是奉王爷的命令,前来帮你们挖水井的。”
    众人一阵激动,现在生活已经好了,唯一不足的就是没有水源,去年林东大旱,死人无数,凤王爷来了之后,却派出了十几支队伍,在林东各地四处寻找水源。
    还别提,真找到了几处,这几处之后都打出了水井,附近的百姓,全靠这几口水井维持着生活。
    他们这村落附近,也有一口井,准确来说,是围绕着这口井,他们后来才建造的村落,附近如他们一般的村落,足足是四五个,四五个村落公用一口井水,每天还得走上十里山路,实在不方便。
    当然,能活着已经很好了,经历过灾难,他们越发懂得珍惜。
    “挖水井?在哪挖?”
    “就是啊,远不远?我们可以帮忙的。”
    “对对对,我们愿意帮忙。”
    他们早就明白,付出才能有所得,况且这水井打好,也是给他们用,大家自然分外积极。
    这么多百姓毛遂自荐,林晨心中还是高兴的,感觉王爷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
    “自然有大家帮忙的地方,我先看好位置再说。”
    “这个自然。”
    一众人让开地方,让林晨四处查探。
    林晨一行人只有三人,三人围着村落附近转了遍,按照经验观察了土壤,植被,地势走向,终于寻了一处。
    “王爷说的没对,一年前不出水源的地方,现在已经恢复了。”
    林晨低低跟同伴说道,心里敬佩的无以复加。
    这个村落去年大旱时,他们四处寻找水源,也曾经来勘查过,可惜结果却是没有水源。
    可现在,找到了,也就代表这一片的地下水恢复了,大旱的影响彻底过去了。

  ☆、304、回京

林东与华安交界小城。
    城中某座府邸。
    林晨众人一连忙碌了近两个月,将林东大部分有村落的地方跑遍,找到水源点,之后才交给村民们自己打井。
    他们也功成身退,回到了城中。
    “王爷,事情办妥了。”
    一身青衣的少年,正坐在桌前写信,浓黑的墨点在纯白的纸张上,落笔有力,窗外几缕阳光从窗台撒下,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也给姿容卓绝的少年,增添了几分暖意。
    “地下水都恢复了?”
    “是,都恢复的差不多了,只有个别地方还需要时间。”
    “都恢复了啊……”
    凤珩抬头,十八岁的少年,眉眼越发温润了,像是在这一年多间,抹去了所有锋芒。
    他放下笔,“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林晨毫不意外,王爷来此,本就是来赈灾的,现在旱灾已经过去,瘟疫也早在半年前解决,自然该回去了。
    京城,才是王爷施展抱负的地方。
    “华安县那边是什么情况?”
    “华安比林东恢复的早,不过三皇子无心赈灾,有些百姓如今还在漂泊……”
    说到凤霄时,林晨并无尊敬之意。
    只有经历过旱灾之事的百姓才知道,同样是赈灾,且华安情况比林东好的多,那位三皇子还弄成这个样子,简直可笑。
    可怜了华安的百姓,遭受这种苦难。
    “倒是他的作风。”
    凤珩没想着贬低凤霄,因为这是林晨想茬了,华安并不比林东好到哪去。
    他还记得,刚进京不久,遇上了华安增加赋税,官员贪污一事,经过那一闹,华安的底子也就跟林东差不多。
    “你下去吧,告诉大家,做些准备,不日就回京。”
    “是,王爷。”
    林晨离去,他重新拿起了笔,想到远在京城的苏曼卿,眉眼不禁柔和了下来。
    一刻钟后,他放下笔,唤来了步离。
    “将这封信寄回京城。”
    步离接过,想到刚刚林晨出去传的话,问道。
    “王爷,是否要告诉苏姑娘,你将要回京的消息?”
    “不了,先瞒着吧。”
    凤珩眯着眼,想到昨日收到步依传来的消息,宫里头那位已经忍耐到极限了,回京这一路,只怕不平静,现在告诉她,万一路上耽搁了,也只是让她担心罢了。
    步离动动嘴,想要说些什么,又想到什么,闭了嘴,“是。”
    *
    同一时刻,华安县。
    “你是说,林东那边旱灾之事已经彻底解决了?”
    “是的殿下。”
    此人是被皇上亲自点名,派来赈灾的官员之一,在这一年多间,已经成为了凤霄的心腹。
    凤霄脸色难看,“那个小子他有这种能耐?”
    “殿下不必着急。”
    刘兴摸着胡子,一派淡然。
    “赈灾之事是父皇的命令,华安归我负责,林东归他,如今他比我先完成,听说林东那边百姓灾后生活过得也比华安这边好,这岂不是在说我不如他?”
    凤霄是怎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堂堂一个皇子,还比不上一个不受宠的王爷的。
    “殿下,你过虑了。”
    刘兴依旧笑眯眯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会凤霄听明白了,“你有什么想法?”
    “想法说不上,只是说个事实而已。”
    刘兴侃侃而谈,“赈灾之事,是皇上的命令不错,可前来赈灾的队伍中,以殿下的身份为尊,其次,虽然来此之后,殿下与凤王就已经分开,各自负责一域,可其他人却不知,回京之后,要如何说还不是看殿下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将凤珩的功劳,并到我名下?”
    “如何能说是并到殿下名下呢,赈灾之事是殿下负责的,本就是殿下的功劳。”
    刘兴意有所指,凤霄的面容也渐渐转笑,“说的有理。”
    也对,凤珩也就是个王爷,身份比他低,又不受宠,谁敢说东林那边,不是凤珩受他的吩咐前去赈的灾?
    至于知道的那些人,嘿,有本事你们去京城跟人说,去其他地方跟人说。
    东林的百姓再认同凤珩,也做不到告诉整个大凤的百姓吧。
    如此一来,是黑是白还不是凭他说了算。
    “所以,此次回京之前,殿下可要好好慰劳凤王一番,不能让有功之臣寒心。”
    凤霄点头,“嗯,刘大人说的有理,就照你说的办。”
    *
    华安和林东交界小城,凤霄亲自带人前来慰问。
    一路上,遇见百姓行人,凤霄手下的护卫便会上前询问。
    “这位小兄弟,你们现在过得如何?”
    他们口中的小兄弟,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穿的麻衣,面容还有些肌瘦。
    “啊?”
    被一群威严魁梧的护卫拦住,少年还有些慌,口中的话也结结巴巴起来。
    “我……我……很好……”
    “嗯,很好就好。”
    护卫回头招手,“来人,给这小兄弟送上十两银子。”
    沉甸甸的银子被塞到少年手中,少年如同烫手一般,急忙往后退去。
    “不不不,我不能收。”
    “能收,我们殿下一向体恤百姓,之前派凤王前来林东赈灾,现在也是想来看看,凤王可有阴奉阳违,这是你应得的,拿着吧。”
    少年还是不收,不过眼神却明亮了很多。
    “王爷可是好人呢!都是他救了我们,原来王爷是这位殿下派来拯救我们的,多谢殿下了。”
    说着,他就有磕头谢恩,被护卫好说歹说的劝下了。
    之后又拦了几个百姓,言语之中大同小异。
    对凤王都是十分尊敬推崇,经过护卫宣传,凤王是三皇子派来赈灾的理念之后,这些百姓的感恩之心,也成功转移了一大半到凤霄身上。
    凤霄坐在马车里,听的直乐,笑意止都止不住。
    “刘大人,你这法子真不错。”
    凤珩做的再多,费了再多心思又如何,还不是为他做了嫁衣?
    “都是殿下的功劳,臣只是提了个意见罢了。”
    等一行人到了凤府,见到环境简单,衣着普通的凤珩,凤霄又是一阵感慨的慰问。
    “阿珩,辛苦你了。”
    凤珩面色恭敬,“奉命行事,谈不上辛苦。”
    凤霄依旧一副愧对他的样子,“本来我早就该来看你了,可惜华安事多,绊住了脚走不开,林东这边着实辛苦你了,你放心,等回京之后,我一定会为你向父皇请功。”
    “如此,就多谢三皇子了。”
    “咱们好歹也是兄弟,说什么谢不谢的。”
    凤霄来此没待多久,也不愿意待。
    凤珩为了赈灾,所有的钱财都花在了粮食上面,穿的是普通布衣,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凤霄享受惯了,哪里受的了这个,扯七扯八说了一通,就带人回程了。
    倒是步离这些人,听说凤霄来了,出去一打听,听到外面那些传言,气的想杀人。
    “真不要脸,竟然说什么,王爷是奉他的命令来林东赈灾的,还说王爷对百姓这么好,也是他要求的!”
    “自己在华安过的什么生活,心里没点数?天天大鱼大肉,歌舞升平,就他还好意思揽功?”
    “享受完了,知道来慰问王爷了,我看他压根就没安好心。”
    众人都是愤愤不平,对凤霄的影响跌至谷底。
    相比众人,凤珩最为平静。
    “无须在乎,不过是阳谋罢了,他想揽功就让他揽去。”
    “怎么能不在乎,这分明就是王爷的功劳!”
    林晨不平,“不行,我得出去告诉百姓们,那个三皇子就是个不要脸的混蛋。”
    众人说走就走,一个个跑了出去,大有不说清楚就不回来的架势。
    唯有步杀,没有附和,也没有冲动。
    “王爷,接下来怎么办?”
    “准备回京。”
    “是。”
    *
    离京一年十个月,凤珩一行人,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同一时间,华安县的凤霄,也踏上了回京之旅。
    而这些,京城很多人早就收到了消息。
    或者说,那些关心华安和林东之事的人,早在看到两地百姓恢复普通生活的时候,就猜到他们快要回京了。
    一时间,京城也渐渐不平静起来。
    在这种不平静中,苏曼卿过的依旧平淡。
    她没有得到消息,像赈灾这种事,苏江庭等人的身份也不够,知道的那些人,也不会随意外传。
    这几日,宫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太子妃入宫作陪,在御花园遇见了二皇子妃,两人发生了争吵,太子妃被推了一下,差点伤了肚子里的孩子。
    此事让太子和二皇子一党,越发剑拔弩张,京城氛围紧绷。
    以至于苏曼卿再一次进宫的时候,格外的小心。
    如今已经寒冬,天气格外的寒冷。
    苏曼卿刚到凤仪宫,就被嬷嬷请了进去。
    脱去斗篷,拂去发间的飞雪,苏曼卿给皇后见了礼。
    “卿卿,快来坐。”
    皇后对她越发亲近,苏曼卿也渐渐适应了。
    “娘娘,太子妃可无碍?”
    太子妃和二皇子妃的事,传的人尽皆知,她都不慰问一下,也说不过去。
    一提起太子妃,皇后的脸色难看了些,显然对这位太子妃不太满意。
    “无事,她也快临盆了,本宫让她在府中好生休养着呢。”
    听出了皇后话中的不耐,苏曼卿不再多问,只是递上了一个盒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