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致酒辞-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如皱起鼻子。
晏溪看她那一副受了欺骗极为不满的模样,笑了笑,道:“玲珑,就是你那个婢女,好歹侍奉了你几年,总不会连这区区糕点都不会做。”
“玲珑?”听见这个名字,酒如怔了怔,“是啊,她会做的,我都没想到……说起来,你将她藏在哪儿了?我这段时间在宫里,一点都没听人说过她。”
眼下快要到中秋,酒如在赵王宫中已经待了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身边所有的人都对于玲珑的事情绝口不提,仿佛这个人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似的,除去紫竹轩的下人,就连平日里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碰见的其他宫人,酒如几番试探之下,都未曾找出他们关于玲珑的半点印象。不得不说,晏溪这桩事办得委实相当妥帖。
“她假扮你嫁过来的时候,戴了红喜帕,蒙住了脸,当晚我发现事情不对,便将她软禁,派可信之人看守,然后便启程去了姜国。对外的说辞是世子和夫人外出游玩,所以根本没有人见过她。”
酒如唔了一唔:“那她现在在哪儿?”
晏溪道:“眼下她嘴巴里还有一些东西没吐出来,我留着她还有用。式微他们在处理这件事,反正不在宫里。”说着合上折子,搁在一边,将酒如手中的瓷碗接过来,舀了一勺送到她的嘴边,“玲珑对尹千寻已经没有半点可用之处,他不会再花精力来保全一个弃子,只能随我们处置。”
“嗯。”酒如咬着一颗莲子,应了一声,然后挪了挪身子,探身去拿话本子,眼角余光无意中扫到被合上了一半的奏章,那露出来的半页纸上,小字规整地排列,隐约可见“姜王”、“屯军”、“可战”几个词,手微微一顿,旋即很快掩去眸中的惊讶,将话本子拿过来,接着方才看过的地方继续看。
晏溪见她安静下来,目光随意地在桌案上扫了一圈,落在那露出的半页奏章上微微一顿,眸色深了深。
“阿酒。”
“嗯?”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所有的事情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晏溪看着酒如的眼睛,道,“比如生死,比如聚散,比如……”
“战争。”酒如道。
晏溪静静地看着她。
“我猜到了。”酒如道,“外面风声不大,但你这段时间忙成这样,奏章一堆一堆的,再想一想之前尹千寻那些事,我也能猜到局势不太明朗。”
晏溪看了她一会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事情还没到不能解决的地步,只是关系比较紧张。”
“能跟我说说么?”
晏溪颔首,道:“尹千寻的计划成功了。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姜国撕毁那一纸兵器合同,并在姜国朝中安插了人手,将此事推到我赵国身上。先前你五哥并不知晓你的失踪是尹千寻所为,因此便将两笔账都算在了我们的头上。现在虽然知道了,但关系已经很紧张。而尹千寻与我大哥联手设计刺杀我的事情,也被一些有心人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另外,在姜国之中,有人提起当年赵姜两国之战,称姜国近年来发展极快,已经有与赵齐二国争锋之势,应当趁热打铁,必雪前耻。”
酒如心中沉了一沉。
三国争锋,原本便已是摇摇欲坠的形势,此前能够一直维持平衡已是极为不易。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便极有可能打破平衡,进而引发战争。
而晏溪口中的每一条,都足以成为一个国家出兵的理由。
“尹千寻为何要这么做?”酒如皱眉,“他如此设局,倘若想要独善其身,就必须建立在计划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但他如此作为,实在算不得周密,且杂乱无章,最终未必每一笔账都能被算清楚,但势必会将齐国也拖入泥潭。他那么聪明,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想要看赵姜两国鹬蚌相争,他自己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说的不错,他确实是异想天开。”晏溪道,“但是,阿酒,你还是低估了尹千寻的胆量和野心。一个正常的君王,在这三国争锋的局面之下,一般不会愿意去做这个出头鸟,其选择的必然是一条较为稳妥的道路。但尹千寻,他不是正常人。他有惊世的才华,能经天纬地,这不仅仅是世人对他的看法,更是他自己的自知之明。他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所以,在如此庞大有力的自信之下,他可能会选择兵行险招。眼下局势并不明朗,只要点燃一根导火索,三国之中必然会爆发战争。这与事情的大小无关,不论如何,战争是迟早都会发生的。”
酒如微微垂下眼睫,轻声道:“因为……野心。”
“是,因为野心。”晏溪注视着她,道,“乱世往往造就英雄,名垂千古之人不计其数。三国争锋,其皆在于一个‘争’字。每一个乱世之中的君主,倘若只想着自保,是绝对不可能使国家长久的。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君主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方臣民,这样的人,心很大,会不甘于固守尺寸之地,想要掀起这乱世风云。”
酒如抬起头看向晏溪的眼睛,那双眸深邃漆黑如夜空。
“所以,尹千寻并不想要隔岸观火,他需要的是一个机会。”晏溪道,“一个能够让他名垂千古,让齐国彻底走向争霸之路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到了学校,打扫完寝室发现宽带彻底罢工了……学校还没来人,只能到宿管阿姨那里去借网QAQ
有么有觉得尹千寻简直是个变态,相比之下还是晏溪稳妥多了……
☆、万事之端
自从那一晚听了晏溪所说的话,酒如一直都不是特别的开心。
瑾娘发现了她的不对劲,问她出了什么事,酒如只是摇摇头,沉默了半晌,然后问她对战争怎么看。瑾娘目光闪动了片刻,摆出一贯的笑容,说那是一群有野心的家伙用人命玩的一场游戏,老百姓只能听天由命,要么拿起刀枪去随将军抛头颅洒热血,要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有其他的选择。
酒如觉得瑾娘说得很对,心情就更低落了。瑾娘看她心情一直不好,便拖着她和肖沛去和一群姐妹们疯玩了几日,结果惹得晏溪脸色极不好看,被勒令五日之内不能再入紫竹轩。
然而,就在这几日之中,整个赵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事皆起于一封奏疏。
那一日,赵国朝堂之上,一位大臣对赵王上书,言其查出废世子晏渊与齐国世子尹千寻勾结,暗杀世子溪之事实,并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大公子之罪。奏疏中言废世子晏渊其罪滔天,其行残忍,罪不可恕,而那齐国世子则是暗害赵国栋梁之才,下此黑手乃天理不容,请求赵王对此事严加彻查。
这一封奏疏上表之后,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得不说,这位大臣颇有一些本事,如此消息竟然能够被他找到,虽然细节不明,但已是十分不易。并且,这不仅是一位有本事的大臣,更是一位衷心为主、直言进谏的大臣。废世子晏渊的罪名之中,那一项“勾结外贼”一直不甚明朗,除却赵王和晏溪以及一干相关办事之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此事与尹千寻有关,之前有过一些疑惑的声音,但都被赵王压下来了,毕竟尹千寻不比旁人,他是齐国的世子,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一国之意,若是没有万全的把我,绝不能轻易得罪。
但这位大臣的一封奏疏,却将所有的事情捅了出来。
对此,就连晏溪都有些错愕。他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竟然来得真么快。
奏疏之中,明明白白地指控,意图谋害世子溪之人并非旁人,而是齐国世子尹千寻,白纸黑字,字字珠玑。这不仅让赵国的臣民感到不可思议,消息传到齐国之后,自然也是免不了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
这样一顶高帽子扣下来,身为当事人的尹千寻竟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齐国朝中有大臣斩钉截铁地说绝无此事,赵国言辞全属一派胡言。于是齐国民间的大多数百姓也都站在自家世子那边,言赵国毫无证据便胡乱诬陷,简直是藐视大齐国威。
两国关系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迅速紧张了起来,那位上疏的大臣几乎沦为众矢之的,但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却拿出了证据。
这一条证据,来自于废世子晏渊党羽,前中南提督——钟明君。
酒如忽然明白了,此事乃晏溪授意。
钟明君此人在晏溪的手上,他吐出来的所有证据,最先知道的都是晏溪。
难怪那个人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将尹千寻做的事情翻出来。晏溪此前必然提点过他,只是未曾明示,导致此人过早地将事情说出来。而既然覆水难收,晏溪便决定趁热打铁,将钟明君提供的证据和证词拿出来,让尹千寻坐实罪名。
与此同时,晏溪去见了晏渊。
他们之间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第二日,废世子晏渊的供词便送到了刑部,承认其曾多次暗杀世子溪,而几乎每一次都有尹千寻插手。式微活捉了之前在山脉之中伏击晏溪的死士,没让他们轻易死了,硬生生把他们的嘴巴撬开,得到了证词。
于是,铁证如山。
尹千寻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自己不曾参与过此事,当真相昭然若揭之时,他也没有做任何解释。
齐国朝中原本不平的声音也渐渐地偃旗息鼓,只有百姓沉浸在混乱的惊愕和浓浓的担忧之中。
这便是默认。
既然事实真相已经明朗,那么,赵国是不可能咽得下着一口气的。晏溪是赵国的储君,是赵国未来的王,敢对他动杀机,就必须做好承担整个赵国臣民的怒火的准备。
赵国并非一般小国,大宇王朝覆灭之后,在这个乱世之中,能够与其比肩的也就只有老牌强国齐国和后来居上的姜国。百年来,赵国不知打了多少胜仗,其的国威就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中积累起来的,那都是将士们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无数白骨堆积才铸就这么多年来不灭的威严,哪能任人欺凌。
这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两国之间相互派遣使者进行交涉,但齐国的认错态度并不好,直接侵犯了赵国国威。同时,齐国大将周潼率军十万,在赵齐两国边境练兵,虽然未曾踏足赵国国境,但这显然是一种示威。
太嚣张了。
这是赵国臣民的一致心声。
凡事一旦牵扯上军队,就会变得复杂沉重起来。虽然赵国尚未发兵,但齐国明目张胆的挑衅已经是对着世人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赵齐两国关系越来越僵化的同时,齐国放出消息,姜齐两国之间,那一纸价值五千万金的兵器合同被姜国撕毁,且一名驻在郢都的齐国使臣被杀,严重损害了两国邦交与齐国的利益。而姜国对此的回答则是,那一纸合同的撕毁并非他们所为,其中有赵齐两国插手,才至于今日。一方严厉谴责,一方则坚决否认,直接导致姜齐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这桩事始终纠缠不清,将三国都卷入其中。浓浓的阴云笼罩在三国上空,三方都这样僵持着,没有人愿意后退一步,仿佛所有人都在放任剧毒的藤蔓生长蔓延,在等待最终灾厄的爆发。
三国的臣民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度过了一个满月中秋。
酷暑之后的秋夜显得格外的凉爽,酒如、晏溪和肖沛就在紫竹轩的亭子里,围着一张石桌,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安安静静地度过了酒如嫁过来之后的第一个中秋。
那一夜,三人皆喝了酒。晏溪常年在外应酬很多,喝酒就像喝白水一样,而肖沛在深山之中这么多年,从师父那儿学来一套酿酒的好手艺,以往常常自己酿酒排遣寂寞,酒量亦是不俗。但酒如从小就被夏婴管束得很严,不太能喝,两盏下去就晕晕乎乎,眼中的月亮飘飘忽忽地,从一个变成两个,从两个变成无数个,然后又变成一个。
原本由于近来局势变动而变得有些低落的心情,在美酒的刺激下暂时从脑袋里消失了。抬头望向亭子外面的夜空,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极其的明亮,连周围的星星都不敢掠其锋芒,纷纷隐去了光点。肖沛只是一个劲地喝酒,亭子外面的湖水中,倒映着圆圆的月亮,随手将一颗石子扔过去,水面上的月亮被击得粉碎,涟漪一圈一圈散开,石子沉下去,月亮又慢慢地成形。
酒如趁着酒劲无理取闹,喝得脸上通红,连月饼都不愿意吃,又不愿意自己走回去睡觉,赖在晏溪身上不肯下来。
“你说,明年中秋的时候,我们还能看见这样的月亮么?”酒如趴在晏溪肩膀上,含含糊糊地问。
晏溪望向夜空,道:“也许能。”
“说得这么中肯做什么啊?”酒如觉得晏溪实在是忒不上道,“你这个时候就应该说‘一定能’,才可以哄姑娘开心啊。”
晏溪笑了一声,道:“嗯,一定能。”
酒如从他身上撑起来,捧着晏溪的脸,看着他的眼睛,点点头:“嗯,一定能的。”看了他一会儿,眼眶忽然泛红,酒如声音带着点压抑的哭腔,“我心里好难受,你明年一定要陪我看月亮。”
晏溪瞧着她那副模样,目光有些复杂:“阿酒,我会一直陪着你看月亮。”
酒如眼眶更红,隐约有泪光闪现,也不顾肖沛就在旁边,抱住晏溪,将脸埋进他的胸膛,低低地哭。
“再过半个月,我带你回姜国去见你父王和五哥,好不好?”
酒如在他怀里闷闷地点点头。
“阿酒……”晏溪将她更紧地收进怀里,“一切都会变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这几天很忙,晚上八点之后才能回寝室,更新可能要很晚才能发上来,亲们若是不想等到很晚,可以第二天早上爬起来看哦~
中秋之后应该会恢复正点隔日更,俺要进入学习状态了,么么哒!
☆、秋日杀
随着暗杀和兵器合同的事情纠缠不清,牵扯出一大堆相关的人和事,三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三国之间互相接壤,姜国处于南面,赵国处于姜国之北,齐国与赵姜两国西侧交界,边境一旦开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齐国大将周潼在赵齐两国交界之处练兵,练完之后就干脆驻扎了下来,对着其东北面的赵国虎视眈眈。这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而那已经在家门口连连受到挑衅的赵国决计不可能忍气吞声。赵王派遣大将宁晓与吕湛带兵八万前往边境,并未与齐军正面交锋,却已成对峙之势。
这之后,同样处于风暴中心的姜国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姜国五公子夏婴与太尉葛云英果断调兵,派遣韩宁将军带兵五万前往于雁荡山西北侧丘陵地带,大将宋城留都待命。
入秋之后,一阵秋老虎过去,燥热便逐渐退出这一片土地,秋的萧索与肃杀逐渐地显山露水。一个接一个的消息砸向这一片广袤的土地,在金黄的麦浪之上,凝聚起一阵又一阵锋利沉重的气息,将丰收的喜悦冲淡得所剩无几。
所有人都知道,要打仗了。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百姓愿意看到战争,这在经历过战争劫难之后的国家中尤其的明显。但不论他们愿不愿意,不论他们理不理解,最终的结果,都是要脱下原本的粗布麻衣,换上沉重的甲胄,拿起刀枪箭矢,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和荣耀,甚至是统治者的私心,抛弃家园,抛弃亲人,抛弃一切,冲向血肉横飞的战场——那无数人的埋骨之地。
千百年来,始终如此。
遑论乱世。
赵、姜、齐三国之间的关系已经犹如僵硬的琴弦一般紧紧地绷着,只要出现任何一个外力,都会直接导致此弦崩断,爆发战争。
在如此浓重的阴云笼罩之下,各国朝廷都悄然开始发生变化。
大战在即,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将本国的状态调整到最巅峰,才能在战局中最大程度地获益。
齐王渐渐地将自己手中的实权让渡给世子尹千寻,后者借此机会在朝中各个要职之上安插自己的人手,渐渐地有把持朝政之势。晏溪在上位之前便对赵国朝中大公子余党进行了清洗,加封世子之后,更是对官员进行多番调动,肃清为官之气,使每一个关键的职位上都有得力的人,从最大程度上凝聚了文武百官的力量。
但这些都只是悄无声息地在暗中进行,并未引起外界的极大震动。
真正的大换血,是发生在姜国的朝廷上。
八月二十二,姜王一纸诏书震惊整个姜国——
夏青残害手足,祸乱朝纲,意图谋反,罪不可恕,废为庶人,永流关外,非诏不得回都。五公子夏婴人品贵重,历练有成,能当大任,着立为世子,即日上任。
短短两句话,毫不留情,彻底封死了大公子的退路,而五公子夏婴一时间风头之盛无人可挫。
姜国的朝政与其他各国相比,有一个极大的特殊之处。这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世子的存废。
按照惯例,每一个诸侯国的世子都是嫡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