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死对头爱上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越说越气,真是被这个男人给气死了。
  “我知道的,汤是专门给你喝的,不送人参乌鸡汤送什么?”他清冷的脸上竟然带着一丝无辜,把她看得哭笑不得。
  什么高冷男人,怎么如此天真。
  “我都说了我不用你负责,你以后不要送什么汤给我喝。如果有一天我被人拆穿身份,那一定是被你害的。”
  “好,我知道了。”
  他垂着眼眸,像一座无声孤寂的冰山。
  她叹了一口气,“也不是让你别送,你不知道背着人送吗?”
  他抬起头,眉宇间云霁初开,“如此,我知道了。”
  “你知道就好。”
  她声音闷闷,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冷酷无情,特别像别人口中的渣女。玩弄了人家的身体就把人一脚踢开,还一副死活不想牵扯的嘴脸。
  原以为白嫖一夜,不想如此多的麻烦。
  姬桑见她脸色来去变幻,眼神慢慢黯淡,“以后我会注意,会悄悄送东西给你。这次是我思虑不周,你莫要再气。”
  我的天。
  她的心“咚咚”狂跳,自己最受不了别人示弱。他这么低声下气,她越发觉得自己太过残忍。毕竟是她先招惹的他,现在又想摆脱他,算是怎么回事。
  这该死的愧疚感。
  “好,你以后注意些。”
  “嗯。”
  他站着不动。
  她看着他,有些莫名,“国公爷还有什么事吗?”
  “我字鹤之。”
  什么?她当然知道他字鹤之,为何要特意讲出来。半晌之后,她反应过来,他是在暗示她叫他鹤之。
  “不太好吧,要是被别人听到还以为我们关系有多亲密。”
  他们的关系难道还不够亲密吗?都已行了夫妻之事,相互袒裎相见,还有何人能及?他知道她的顾忌,知道她的担忧,所求并不过分。
  “无妨,我字鹤之,许多人可以叫。你我同僚,相互称字也是正常。”
  “好吧,鹤之。不过只在私下叫,有外人在场我还是唤你国公爷。”
  “好。”
  他的眼神定在她的身上,慢慢下移,似乎想透过官服看透底下纤细的腿。犹记得是何等的笔直修长,令人血脉贲张。
  “还酸吗?”
  她脸一红,能不能别再纠结这件事情。她真是嘴欠,干嘛在他面前说腿酸。他必是得意万分吧?好歹说明他的某方面实力。
  “不怎么酸。”
  他的手握成拳,紧了松,松了紧。最终没有把那句我帮你揉揉的话说出去,光是想都已是口干舌燥。
  晏实在外面故意一晃而过,被她叫住。
  “国公爷,时辰不早,我要下值了。”
  “如此,一起走吧。”
  两人并排出宫门,像是照顾她一般,他走得极慢。后面的晏实和阿朴相看一眼,各自腹诽。都以为是对方的主子耍花招,生怕自家主子吃亏。
  出了宫门,姬桑落在晏玉楼的后面,等晏玉楼上了马车,他对车夫道:“慢些行,莫要颠到你家侯爷。”
  车夫:“??”
  晏实:“……”
  晏玉楼在马车里翻一个白眼。
  这厮真是够了!


第28章 暗示
  此时皇榜之下,早已围聚了许多人,里外多层一个个争先恐后伸长脖子寻找。忽而有人大笑起来,高呼中榜了。忽而有人痛哭失声,失魂落魄。
  十年寒窗磨一剑,有人甚至花费数十年。科举出仕这条路道长且险,能杀出来的都是人中翘楚。每到开榜时,自是有人欢喜有人痛哭。
  嘈杂声中,有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举子大喊起来,“想我十二岁能成诗,二十一岁中秀才。寒窗数十载,自问文采笔力不输他人,为何名落深山?偏生黄口小儿,弱质如女者竟然榜上有名位列百名之内。佞臣当道,天理不公啊!”
  众人皆惊,看向那痛哭流涕的男子。
  “这位兄台说得不错,此次贡试必有内情!考完后我默下自己的文章,找许多名士看过。他们都说我就算不能名列前茅,金榜提名却是十拿九稳,然而我竟然名落深山。听兄台一席话方才醒悟,不是我等才情不如人,而是我等长相不如人哪!”
  “可不是嘛,董家那个小儿都能上榜,这事还真没法说…”
  “你是不知道,董家那小子生得好,荣昌侯亲自上门看过几回。他入了侯爷的眼,当然榜上有名。说不得,说不得啊…”
  中年举子见有人议论起来,更是激愤不已,高声呼吁,“各位,你们且听我说。在下梁洲许轩文,自幼家境贫寒启蒙略晚。可我一直勤奋刻苦,十二岁能成诗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七岁中举,在我的家乡颇有才名。圣人云,学问无遗力,工夫老始成。我自为天赋不如许多人,一直勤勉有加,曾参加两次贡试,虽名落深山却颇有收获。此次贡试之时我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如有神助。本以为必能金榜提名,谁知皇榜一张贴,竟然又是一场空欢喜。”
  “大家听我一言,考场之中若有神助,定会笔下生风做出惊世好文章,我等读书人大多深有体会。依这位许兄所言,不应该落榜,其中或许真有什么内情。”
  说话是之前那位最先响应的举子,看年轻不到三十,长相极为普通。他从怀中拿出一些稿纸,“许兄,你我同病相怜。在下浒洲王澋,这是我默写出来的贡试文章。你看一下。”
  许轩文抹着眼角,接过王澋的文章,一览之下惊叹不已。“这…这是王兄你做的文章,如此文采为何会落榜?”
  王澋讽刺一笑,“许兄如何落的榜,我就是如何落的榜,怪只怪我们貌不如人,不能入贵人的眼。”
  众人议论纷纷,许多人都不关心何人上榜,反倒关注起落榜的人。科举出仕,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榜者到底是少数,更多的是落榜人。
  有心人想搅浑水,不由得火上浇油。
  明明是几位落榜举子的牢骚之言,被有心人一哄抬,倒成了官场黑暗主考官选材不看文才,只看长相的荒谬行为。
  一时之间,举子们义愤填膺,大有要联名问君之意。
  晏玉楼远远听到喧闹的人声,晏实隔着车帘请示。因为今日张贴皇榜前面的路定是水泄不通,寸步难行,询问是否转道。
  听到人群议论之声,她皱起眉头。
  “车上可是无归?”一道儒雅的声音响起,一位中年学子打扮的男子含笑立于车前,身后跟着同样做寻常打扮的王府管家。
  她连忙掀帘下车,恭敬见礼,“王爷。”
  淮南王笑意不减,“本王出来凑个热闹,不想惊动他人。”
  “王爷好雅兴。”
  “王府闷得慌,以前湖阳在的时候本王嫌她闹腾。这人一走,又觉冷清。想着今日放榜,出来沾沾举子们的喜气,感受一下世人的悲喜之情。”
  “王爷,公主她…”
  淮南王一摆手,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大度道:“你不用解释,湖阳那孩子被本王惯得不像话。她母妃早逝,本王膝下唯有她一女。莫说是本王,便是先帝对她亦是疼爱有加,也正是如此纵得她性子越发的娇横。让她出京修身养性,也算是本王的交待。”
  他话说到这个份上,晏玉楼反倒不好接话。真不知湖阳是不是基因突变,不仅相貌没有遗传到父母,性格更是错得离谱。
  “王爷大义,是我等臣子之福。”
  “哈哈,你这是抬举本王。本王一个闲散王爷,可当不得大启的福气。今日本王看到榜上举子不泛青年才俊,真是后生可畏。”
  说着,他眉头一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明明才不如人,却妄想闹事,简直是不知所谓。”
  晏玉楼闻音知意,也看向那些鸣不平的举子们,淡然一笑,“不患寡而患不均,万事不可能遂所有人的愿。不过是一时失落无处宣泄,揪着别人不放寻求自己心里平衡。”
  “无归看得明白,一些跳梁小丑而已,有庞威在,他们掀不起大浪。”
  守护皇榜的京畿卫,是不会允许有人闹事的。那些人发发牢骚还罢了,若真想生事,自有人收拾他们。
  晏玉楼倒是不担心,京中治安严谨,她还是较为放心的。
  “王爷说得是,有庞统领在,谁也别想生事。”
  庞威此时就站在皇榜旁边,像一尊门神般虎目如炬。他是猎户之子,武状元出身。凭借一身的本事做到统领一职,为人极为严肃。
  淮南王眼中带着欣赏,赞叹道:“江山辈有人才出,每每看到你和鹤之还有庞威这样的青年才俊,本王总觉得十分欣慰。咦,人真不经说,那可是鹤之?”
  顺着他的眼神,晏玉楼看到朝他们走过来的姬桑。修长挺拔的身材,身高鹤立鸡群,长相更是出类拔萃。若不是他们离人群较远,恐怕会引起骚乱。
  信国公府的路并不经过此处,不知他怎么会来这里?心里隐隐觉得是和自己有关,面上尽力保持平静。
  “王爷,晏侯爷。”
  “鹤之啊,本王刚还和无归说到你,不想才说到你,你就出现。怎么瞧着你脸色不太好,可是最近太过操劳身子有些不适?”
  “谢王爷关心,许是近日事多夜里失觉所至,臣并无什么不适。”
  姬桑回着话,站在淮南王的另一边。
  淮南王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两人都生得十分出众,一个集天地精华,一个如清辉冷月。当真是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
  “难怪坊间会有那样的传闻,无归这长相便是本王常常见着,都觉得惊为天人。听说鹤之瞧中一位姑娘,那姑娘还是无归相看的姑娘,可有此事?”
  “王爷,您消息真灵通。”
  内阁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这么快就传到王爷的耳中,可见那些人是有多么的八卦。晏玉楼想着,作出无奈的样子。
  淮南王似乎很感兴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你们的事情。鹤之一向冷清从不与女色沾边,突然听到他中意一位姑娘,本王岂能不关心?不知是哪个府上的姑娘,竟然让你们为之相争,定然品貌出众非同一般。无论是嫁进国公府还是侯府,本王都以为是她的福气。”
  “王爷,这事您可问不着臣,臣还一头雾水,不知国公爷说的是谁。近日臣的母亲确实有意替臣相看,相看的姑娘多,国公爷不言明是哪家姑娘,臣真不知道是谁。”
  姬桑闻言,道:“王爷,事关姑娘家的清誉,臣不便透露。若有朝一日能得偿所愿,必公诸天下。”
  淮南王一愣,敢情还真有这回事。
  哪家的姑娘,真是有造化。
  晏玉楼心头一跳,突然有些涩涩。她的身份不可能公开,日后能与他喜结连理的人,一定不会是她。
  哼,该死的男人,还想和别人共结连理。
  “那我们便等着喝国公爷的喜酒。”
  “同喜。”他答着,唯有她能听中其中深意。
  不远处那些举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人在喊着不公之类的话,还有人一边起哄。他眉头轻皱,看向她。
  “晏侯爷为何容着那些人胡言乱语?”
  “他们发发不满而已,总不能去堵他们的嘴。”
  晏玉楼一向认为言论自由,说几句死不了人。她就当是体谅他们数载寒窗,一朝落榜又要重新来过的苦楚。不过她的宽容是有期限的,且看他们识不识趣。
  淮南王依旧笑眯眯,“还是无归大气,陛下有你们两位忠臣辅佐,是大启之幸。先帝眼光独到,挑选你们二人,定能保佑大启龟鹤延年长盛不衰。不过鹤之啊,你得多多学着些,莫要落在无归的后面。你们齐头并进,才能护住国运。”
  姬桑恭敬应下,看晏玉楼一眼。
  晏玉楼若有所思,等淮南王离开后,低声道:“你不觉得王爷话里有话?”
  “他一向话里有话,你是今日才听出来吗?”
  姬桑看着她,她也看着他。
  好嘛,不久前才千叮万嘱让车夫不要颠到她。现在就恢复公事公办的同僚,与她针锋相对。男人的心,真是猜都猜不透。
  “原来你早就感觉到,那你说说他是什么意思?”
  姬桑目光柔和,对于她语气中的骄横,似乎很是受用,“先帝为何选中你我二人为辅佐大臣,一来自是因为你我的地位才能,二来是你我两家的立场。帝王心术贵在平衡二字,先帝高瞻远瞩当然不喜欢臣子们一团和气同心同德。眼下陛下年幼,还不会权衡之术,所以我猜淮南王就是先帝所托之人。”
  晏玉楼眯起眼,看着已经走远的淮南王,“你是说淮南王见不得我们俩好,只要我们俩有和好的迹象,他就会出来挑拨。”
  “应是如此。”
  “哼,好生没意思。想要马儿跑又怕马儿吃得饱,当皇帝的都不是个东西。亏得我们替他们卖命,誓死效忠。”
  她的声音很低,低到只有姬桑一人能听见。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她当然不敢轻易对别人讲。不过自昨夜过后,她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不敢在他面前讲的。
  最大的把柄都在他的手上,多几条亦无妨。
  对于先帝,她其实特别讨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男人,为了延绵子嗣,非要祸害妙龄少女。子嗣是有了,可是他两腿一蹬归西,只把五姐困在那深宫中,一生不能逃离。
  她之所以认真为官,都是因为陛下。
  陛下是她的亲外甥,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五姐虽贵为太后,也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这个时代若无男人可以仰仗,女子何其艰难。
  正是如此,她的身份不能泄露。她不只是她自己,她身后还有整个侯府,还有老娘和五个出嫁的姐姐以及族人。
  她一瞬间的伤神看在姬桑的眼中,以为她是对先帝失望。先帝在世时,对她一身器重。她猛然得知对方竟是处处防她,难免有些失落。
  “自古以来,为帝者有几个是心思单纯的。先帝若不是体弱,也落不下一个仁君的名声。当今陛下年幼,暂时看不出来什么。眼下他还是你的外甥,日后他就只能是大启的皇帝。你身份特殊,纵是亲人亦不可全信,太后那里你不能露端倪,免得横生枝节。”
  这个还用他教,她不以为然的同时,心头泛起被异性关心的复杂。以前不觉得他是个善于言辞的人,没想到今天他说的话,比以往一年加起来的还多。
  当真是关系大突破,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无话不谈。
  “我自是知道的,你既然看出淮南王的意图,以后还是与我走得远些。免得他心生猜忌,想法子算计你我。”
  姬桑不语,算是应下。
  那些举子们已被京畿卫驱散,看着他们不甘心的走远,晏玉楼低叹一声,“世人仰望你我如隔着山海遥不可及,他们向往我们拥有的权势地位,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你我一般富贵滔天。却不知越是站在高处越是看得清楚,无论权势也好富贵也好,其实从未真正属于我们。待把人心看透,只觉得一切没什么意思。”
  “人性逐利,利益无边,如你这般通透之人能有几个。”
  晏玉楼淡笑,看向他,“你呢?你觉得有意思吗?”
  他目光晦涩,极其难懂。明明他们身在闹市之中,他却觉得天地间唯有他们二人。她的眼中有他,他能清楚看到她故作漫不经心的神情之下,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在未曾确认自己的心意之前,他没有小看过她。至始至终,他都将她当成一个强劲的对手。如今他们关系非同一般,她在他面前卸下伪装,他更容易窥见她的内心。
  当真是一个灵透的女子,以不恭闲散的心态立于官场,却又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何其有幸,能遇见她,能与她同朝为官并肩而立。
  “之前或许觉得日日争权谋利甚是无味,如今倒是看山是山见水是水。能寄情山水,顿觉人生颇有趣味。”
  她心一动,装作没听懂的样子,低头看一眼地,又抬头看向远处的人群。“国公爷说话一向深奥,我等俗人听不太懂。”
  “鹤之。”
  “人太多,叫什么鹤之。”
  才说他深沉,他又轻浮起来。
  “走了,免得有人看到我们在一起说话报到淮南王那里。他要是起心挑拨我们,岂不更是糟心。”
  她说完,转身上马车。
  待坐稳后捂住胸口,那里跳得厉害,泛起丝丝的甜。她能明显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破土萌芽,从心里滋生出来。
  姬桑目送她的马车离开,才缓缓踱到自己的马车边。看一眼渐渐散去的人群,低声吩咐阿朴几句。
  阿朴应诺,安排下去。
  那边晏玉楼回到侯府,瞄到侧门处停着的一辆马车,瞧着那马车的车幔颜色冷冷一笑。她没有去伯府兴师问罪,他们倒是送上门来。
  杜氏的院子里,胡氏一脸的怒其不争,跪着的杜策垂着头,麻木灰败。看到她进来,所有人都望过来。
  杜策的衣衫有些乱,想来在伯府被人撕扯过。头发也不齐整,整个人十分的狼狈可怜。他听到声音,只敢快速一眼,慌忙低下头去。
  胡氏看到晏玉楼冰冷的面色有些发怵,很快打起精神来,“侯爷,策哥儿这孩子真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