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闺战-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唯昭亦忍不住叹:“只可惜如今晋地消息渠道已经被恭王切断,我们不能得知晋地情况。现如今别的倒是不怕,就是怕宏发借锦衣卫的名头对崔家发难。”
  宋楚宜面上带出一丝冷笑:“就怕他当缩头乌龟,他要是敢动,崔家也不是一味吃素的。”
  恭王不能在幕后躲多久了,他要是不举起反旗自证身份,他在天下人心里始终就是个死人,可是他若是现在举起反旗,那他就是个不忠不义不孝不悌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根本不得民心,现在他正是处境难堪的时候,此刻想对崔家下手,也只能暗地里出手,或是寻崔家的不是,可崔家在晋地也经营多年,哪里就能这么轻易的被捉到不是?如果没有猜错,恭王的确会叫锦衣卫暗中做些手段,譬如说栽赃崔家窝藏余党,欲行不轨。
  可既然是暗中做手段,以崔家的实力,倒也不怕这些,何况之前发现宏发有问题,马永福马旺琨递消息回来之后,宋楚宜就已经着青莺派了马三快马加鞭赶去晋中报信了,崔应允和崔应堂经过崔绍英和崔宇的事之后,再也不是当年那等只知光风霁月,不晓得世事险恶的儒生了。
  恭王要是指望宏发来对付崔家得到镇南王,恐怕是要扑个空。
  远在晋中的崔家的崔应允和崔应堂先接待了宏发……………这个人自称是来搜捕劫杀了恭王的、马圆通的余党的,还义正言辞的说是这些余党如今都改名换姓投到了崔家名下的镖局里当镖师来掩饰身份,要求崔家配合锦衣卫查案。
  崔家没有傻子,何况马旺琨和马永福也在,他们二人上下一合计,就知道宏发来者不善…………恭王被截杀的消息只能骗鬼,他们俩却最清楚这里头的猫腻。现在宏发居然还拿这个糊弄天下人的由头来当借口,分明是不安好心。
  ☆、十七章·千钧
  崔应堂和崔应允再蠢也不可能叫锦衣卫真的查镖局,这么一查,没事恐怕也要有事了,何况马永福和马旺琨都说了,镇南王来晋地,就是为了接管晋地六万藩王护卫的,眼下这个时候,宏发越过镇南王行事,分明就蹊跷非常。
  马永福长得忠厚可是最不忠厚,略一思忖就知道肯定是出事了:“镇南王先前就下落不明,现在锦衣卫越过镇南王来对崔家发难,恐怕。。。。。。恐怕不是在搜什么余党,而是奉了恭王命令来搜镇南王的,由此可见镇南王应当会投奔我们。”
  他的分析有理有据,崔应堂也忍不住跟着点头:“现如今整个晋地,若说镇南王敢放心投奔的,也只有我们晋中了。只是锦衣卫怎么打发?”
  马旺琨就更不客气了,直言不讳:“便是锦衣卫指挥使又怎么样,咱们一没接到朝廷命令,二他拿不出圣旨,凭什么在晋中横行?”
  他思前想后,知道事情有不对,锦衣卫应当是来奉命追杀恭王的,何苦以赖成龙跟宋楚宜的关系,锦衣卫决计不可能对崔家不利,唯一的可能就是宏发是叛徒。
  想到为何恭王能顺顺利利的到晋地且行踪不明,镇南王又消息全无,马旺琨和马永福对视一眼,更加相信宏发没安好心。
  只是虽然猜测是如此,试却还是要试他一试。
  只是没等他们试,宏发先发难了,崔应堂崔应允商量商量的功夫,宏发已经凭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使唤了山西卫所的锦衣卫,带着大批人马冲进东西二府,要阖府搜查。
  他已经等不得了,不管镇南王到底在不在崔家,都得先把崔家拿下,断了镇南王的后路,也把晋中这块难啃的骨头握在手里才是。
  可崔家自来就养了大批护卫,更兼他们手底下有镖局,会武的镖师就能拉出来一大把,何况崔家还有个绝大的优势……………他们是晋中的土霸王。
  宏发前脚围了府,后脚知府胡应明就闻讯领着大批人手赶到了。
  胡应明是个奸猾的,他并不跟宏发硬着来,先让他请圣旨:“恭王殿下殒身的邸报我等都收到了,深以为憾,可并不曾接到陛下说我晋中仍有马圆通余党的消息。何况不是说,杀恭王的马圆通余党在前往晋地的路途上就已经被尽数诛灭了吗?怎么好端端又说晋中有余党?恕我不曾听闻。”
  宏发背着手看他半响,嘴角噙着一抹淡笑:“胡知府很快就会听闻了。”
  胡应明不置可否,只是决然反对宏发搜崔府:“崔氏一族乃是名门望族,备受圣上宠信,且工部侍郎崔应书、三边总制崔绍庭皆出自崔家,事关朝廷重臣,如何能没有圣旨,说搜便搜?”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明着是决计讨不着便宜了,宏发知道此刻恭王早已拿捏住晋地命脉,把晋地牢牢握在了手里,因此当机立断下了决定,硬闯。
  可他没讨到便宜,崔家的人不说,都是会武且还造诣不低的,胡应明手里的人更是要命,竟都不是普通的衙役,也是直到此刻宏发才发觉,胡应明带的人,未免也太多了。
  可惜他知道的太晚了。
  事后胡应明笑的颇有些后怕:“多亏王爷身边的亲卫提前来知会了一声,说是派下来晋地追杀恭王的锦衣卫如今已有不对,否则晋中危矣。”
  崔应堂和崔应允也忍不住松口气,又很是悬心:“咱们晋中离太原也就是几天脚程的距离,恭王要是要对付我们,岂不是易如反掌?”
  还是马永福先问胡应明:“不知王爷现下在何处?”
  胡应明知道马永福是太孙妃的心腹,倒也不觉得他僭越,压低了声音:“已经着了我心腹手下去接了。”
  只是接回来之后,要怎么办又是个难题,恭王那里现在是还乱着,林冲白鹳先后身死,他自己在明面上也已经是个死人,纵然有太原知府和吴千离吴峰帮忙,要彻底把晋地兵权收拢和恢复身份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可是问题是,这段时间过去了,等恭王把这一切都处理妥当了,腾出手来收拾晋中了,晋中怎么办?
  崔应堂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知府大人应该先往朝中递份折子。”
  胡应明摸着胡子苦笑:“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恭王没有彻底收拢兵权,咱们要往外通消息,也是难上加难的事儿。”
  何况他们既然会派宏发前来,就说明已经认定镇南王唯有此处可去,或许根本不必等到恭王寻个名正言顺的由头,接下来就该先朝晋中崔家和胡应明发难了。
  “不如先派人去同三边总制大人联系上。”胡应明叹口气:“这也是王爷的意思。”
  马永福和马旺琨对视一眼,正觉棘手,想着是不是要亲自回京城去通报消息,就听管事的说马三来了。
  这一趟乱哄哄的,京城居然来了人,众人都觉精神一震。
  马三擦了把脸就进了屋,问明了镇南王无事之后,先松一口气,说了自己手段用尽方才活着来的晋中之后,才道:“圣上已经下旨,急召镇守大同的锦乡侯回京听宣,并以恭王已经身死为由,着水师提督黄一清大人协同镇南王收整晋地藩王护卫,只要王爷没事,这一切就好办了。”
  镇南王大可光明正大的杀了恭王……………反正恭王明面上已经是个死人了,而他现在根本不敢直接宣扬身份,他要是敢宣扬敢造反,那黄一清和镇南王收拾他的理由就更是现成的了。
  胡应明皱了眉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锦乡侯恐怕未必肯听旨。”
  马三冷笑了一声,此刻脸上重新又出现那股在福建摸爬滚打之时的嗜杀之气:“他不听旨,圣上就会以抗命为由下旨由三边总制崔大人治他的抗命之罪。”
  而违抗皇命,自然是该杀头的,监察御史尚且可以先斩后奏,光明正大接了圣旨的崔绍庭更有理由。
  ☆、十八章·狠绝
  建章帝的确颁布了圣旨急召韩正清回京听宣,可纵使圣旨八百里加急的送去西北,也要大半个月时间,圣旨还在路上,恭王已经收拾了几个镇南王安排下的刺头,重新换上了自己的人,并且开始命令吴峰全城搜捕镇南王。
  不仅全城搜捕,晋中那里更是重中之重……………整个晋地,镇南王能去的地方,其实也唯有一个晋中而已,这想都不用想就知道。
  可是一面派人暗地里死死的压住了晋中,一面恭王却知道如今着实已经到了火烧屁股的时候了……………他没有多少时间了。
  京城那边这么久没收到镇南王的消息,必定会知道晋地这里出了乱子……………就是派来刺杀他的宏发一直有按时寄假消息回去,恐怕也瞒不过多久。
  恭王忧心忡忡,刚收拢了兵权虽野心勃勃,虽兴奋不已,可是也同样食不下咽,看着被韩正清遣来的邹言征,言简意赅的问:“现在怎么办?”
  在他看来,就算名不正言不顺,也该立刻举起反旗了。虽然名不正言不顺,可是毕竟手里有兵不是?拼一拼,未必就拼不出来。
  邹言征着实没料到他们会走到谋反这一步,原先还当真以为韩正清设计东宫和太孙的计谋万无一失的,现在看来,根本狗屁嘛!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步,自古以来儿子造老子的反成功的,他就没听过,是以他比恭王还要忧心,早在来之前就已经磨着韩正清问了不知多久的计,此刻看着恭王一脸急切,就把韩正清的意思说了:“还不到时候。”
  说的竟然跟令长史的说辞是一模一样,恭王拍了一下桌子,饶是他无比信任韩正清,也不由得忍着一口气骂了一声:“放屁!”
  还说不到时候不到时候,那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横竖建章帝是没那么快死的,难不成真的要等到建章帝死了才是时候?到那时候,建章帝有一千一百种法子折腾死他。
  他冷笑了一声看着邹言征:“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还不到时候?等到了时候了,他恐怕就完了。”
  虽然他跟韩正清的来往也算隐秘,可是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一路能畅通无阻有惊无险的回到太原,要说没人帮忙,朝廷那帮老狐狸没一个会信的,何况有杜阁老那个老货在。
  邹言征是跟韩正清撕掳清楚了才来的,因此面对恭王的勃然大怒和不信任,倒也没有慌张,还带着几分镇定劝恭王:“王爷不必着急,侯爷所虑的,无非是没有个正大光明叫您揭竿起义的由头罢了。毕竟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么,如今圣上又身体康健。。。。。。”
  就是因为建章帝身体康健,恭王才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寻个合适的由头兴兵。他烦躁的又想拍桌子。
  令长史已经出言劝说了:“王爷先别动怒,侯爷不是个没有分寸的人,他既然是派了邹大人过来,必定就是有了应对的法子。”
  邹言征也不敢再卖关子,细细的掰开了揉碎了跟恭王说道理:“侯爷的意思是,圣上若是活着,您不管寻什么理由挥师北上,都免不了被人唾弃一声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说来说去,还是绕回了原点,恭王面色铁青,刚要发怒,就听见邹言征道:“因此,自然是叫圣上不在的好。”
  恭王心猛地跳了一跳,这一跳险些叫他把心都给从胸腔里跳出来,他觉得比在逃难的时候还要紧张些,跟令长史对视了一眼,盯住了邹言征问::“他有法子?”
  如果有法子弄死了建章帝,那么,自然是再好不过,建章帝之前宣布他死了,他就大可以推到周唯昭身上去,说他这个侄子挑拨生事,暗中陷害,假借马圆通余党之名想置他于死地,却被他侥幸逃脱云云。
  邹言征想起韩正清的大胆也忍不住手抖,可纵然手抖的厉害,该说的还是得说:“侯爷的意思,是内外皆来,这朝野一乱,自然而然的人心也就乱了。”
  令长史眉头微动:“邹大人说的具体些!”
  邹言征急急忙忙的吞下一口茶润润喉,看着恭王和令长史,深吸了一口气才敢把韩正清大胆的想法说出来:“侯爷的意思,天下大乱,则朝廷也乱。而朝廷一乱,手脚就好做了。”
  这回他不等恭王和令长史着急发问,先就说了韩正清打算怎么让天下和朝廷乱起来:“天下乱。。。。。。侯爷的意思,是他打开大同城门。。。。。。”
  饶是恭王自诩要造反已经是胆大包天,也不由得被邹言征这话惊得一个趔趄,险些没从凳子上翻下去,他捂着一阵嗡嗡嗡闹的厉害的头,瞪着两只眼睛看向邹言征,咬牙:“你接着说!”
  令长史已经皱眉,打开大同城门,迎鞑子从大同进门?!那西北门户岂不是朝鞑靼大开?这也太大逆不道了!他不由开口劝阻:“殿下。。。。。。这万万不行,这天下以后也是您的天下啊,您怎么跟自家人斗都是自家事,要是敢跟异族有牵扯来往。。。。。。”就更别提什么民心不民心的事了。
  恭王伸手打断令长史的话,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邹言征:“你接着说。”
  “殿下和令长史都别担心,侯爷当然不会叫殿下您背上这个罪名,他会叫鞑靼人以不满朝廷禁止互市、崔大人屡屡杀他们族人为由发兵,这事儿跟殿下您有什么关系呢?”
  说完了这句,他只觉得胆气也壮起来了,再次深呼吸了一口气,把韩正清余下的打算也一口气说出来:“这是西北大乱,还有福建。。。。。。”
  恭王瞪大了眼睛:“福建又怎么样?”
  “福建有范将军。”邹言征笑了笑:“范氏一族因为范良娣的死和太子的事,早已经跟东宫疏远,他能说服范家。”
  恭王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当然听得出邹言征话中深意,韩正清竟然不止是想打开西北大门,还想着把福建也给搅浑。
  天下大乱。。。。。。果然是天下大乱。。。。。。
  ☆、十九章·筹谋
  照着韩正清这么个做法,天下想要不乱也难,恭王心神大震,觉得头都有些晕,是真的坐不大稳当了,手颤的厉害,用尽了全力方才稳住了心神,问邹言征:“那天下大乱,朝廷也自然有朝廷应对的法子!”
  恭王很快就从震惊和兴奋里稍稍清醒过来,看着邹言征蹙眉却又充满希望的问道:“比如说西北有袁虹和宣府的文远,此二人都是当朝大将,素有军功,不是那等无能之辈。更兼还有崔绍庭这个杀神坐镇。。。。。。”他说着,语气又逐渐低了下去:“福建就更不必说,虽然倭患厉害,可是郭怀英更厉害,他跟邢玉德是两尊门神,有他们在,福建就算有范将军在中间使力,恐怕也乱不了。”
  恭王不在乎当乱臣贼子,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如果他不行非常之法,他爹如今不会手下留情,一定会宰了他。至于在自己死和敌人死之间怎么选,他觉得只要神智清醒的,都知道该怎么选。
  何况他的敌人全都在京城,在那高高在上的位子,他实在是太想要叫这些仇人倒霉了。
  纱灯罩着的烛火噼啪绽出一个火花,令长史被惊得一跳,正要说话,邹言征已经开口了。
  “福建军费年年攀升。”邹言征说起这话,就想到韩正清当时形容,不由得正色,如同韩正清附体了一般,敛容肃穆的道:“西北军费支出也不小,去岁九江大水、前几年扬州弊案,桩桩件件的闹下来,国库还支撑的动吗?”
  恭王眼里迸出精光,催促着邹言征:“接着说!”
  他自来知道韩正清是个狠人,可是叫他说实话,这些狠招他真是做梦都没想过,想过要谋反夺位,可是真没想过以这样的法子。
  虽然不光彩,虽然有卖国的嫌疑,可是就跟韩正清说的那样,西北的事大可以一推三四五,全数推到朝廷和崔绍庭身上去,跟他有什么关系呢?而福建,那更不必说了,年年都有倭患的,这几年闹的尤其的厉害。
  这两地闹起来,内忧外患,天下不大乱也难。
  邹言征目光阴沉的看向恭王,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势头:“还有一说,湖北也可做文章。”
  恭王在京城几个月也不是白去的,他的情报网也不弱,自然知道湖北发大水闹瘟疫,后来又有江田平罔顾百姓死活放火屠城,导致流民大增,朝廷不得不派钦差下去的事。
  他激动的真的控制不住声音了,声线颤的厉害:“湖北又怎么?”
  令长史眉毛抖了抖,又喊了一声王爷,恭王没有理他。
  邹言征自己的声音也同样是在抖的,他看着恭王:“湖北流民暴增,朝廷虽然派了钦差去,可是江田平因为丑事败露反而下定了决心同朝廷对着干,在中间使使力气,要叫湖北乱起来,也是不难的。”
  而这三地一乱,建章帝纵然再如何沉稳的心,恐怕也得跟着颤上几颤,必定要疲于应对。
  邹言征看恭王心动,就道:“这三处一乱,何愁天下乱不起来?”
  恭王就问:“不是说内外皆乱,外乱我知道了,内乱从何而起?”
  邹言征整容垂目:“内乱,自东宫始。”
  恭王更加精神,连日来被追杀的疲惫,设计陷害镇南王的绞尽脑汁,失败后的郁闷一扫而空:“怎么自东宫始,愿闻其详。”
  令长史看着恭王,眼里闪现难以言喻的失望。
  他是个野心家没错,是恭王的死忠没错,支持恭王也没错,想恭王造反保全自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