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南归-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眼前的人穿着太过于不注重了,连袖口破了一个口子,也丝毫不在意。
    这个看似不被礼节束缚的人,不应该是文家人。
    可若不是文家人?为何容颜会如此的相似。
    “进来吧。”白从简神情依旧淡淡的,“屋外天寒。”
    慕百然没有说话,而是一脸淡然的走了进来。若不是他眼里还噙着几分厌恶的神色,他这副平静的模样堪称完美。
    周由安望着不远处的慕百然,用了极大的力气才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他说,“请问先生,你是不是姓文?”
    “不是。”慕百然很快便否定周由安的话,“我虽然不姓文,但是的确是文家人。”
    周由安闻言后,面色变得阴晴不定。
    他浑身僵硬的站着,想起昔日皇兄曾和自己说,当年有太多的漏网之鱼,所以这些年他睡觉的时候,从未安生过。
    睡不安稳,便要服用丹药。
    慕百然见周由安不再开口,又说,“九王爷你心里想什么我都知道,你只知文家有我哥哥文忠礼,却不知我的存在也很正常。我母亲当年让我随她姓,便知父亲来日会出事,她做了最坏的打算。她认为哥哥也会和父亲一样,不得善终。结果,我哥哥活下来了,而且全身而退,你是不是很意外?”
    周由安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的确是很意外。只是,我也希望你们好。”
    他刚说完,慕百然便忍不住笑出了声,“那还真是多谢王爷。”
    这句话,充满了讽刺。
    昔日的文家,在朝廷上被称做最廉洁的砥柱,在浊流中屹立不倒。甚至有人说,只要有文家人在,那么大楚绝对稳固。这些奉承的言语一句又一句,将文家人捧的高高的。
    ——然而站的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大,稍微不注意走错了一步,便会粉身碎骨。
    当年,慕百然的祖父曾做过先帝文泰帝的先生,在宫里教导年幼的文泰帝几年。
    之后,他的父亲又任了文渊阁大学士,成为了还是太子的万启帝的先生。
    那时,文家出了两位帝师,和出了两位皇后的向家一起在朝廷上风光无限。
    文家纵使站的如此高,他的父亲却依旧提醒他们,要知足要谨慎,在外不能乱来。
    然而在慕百然的记忆里,他的母亲总是和他嘀咕,说他的父亲文天瑞是个傻瓜,是个缺心眼。她和他说,让他长大了千万别去当官,家里的傻缺有他父亲和他哥哥就够了。
    她说,你就老老实实和我学医术,有一门手艺能行走天下不会饿肚子。
    只是,文天瑞在外人的眼里,却是和傻字一点也不沾边的。
    他的父亲二十便开始任职,在官场上号称刚正不阿,连他的外祖父也被他的父亲比了下去,之后更是将大半生都耗在了朝廷上,连回家陪妻儿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
    但在他和他娘的眼里,父亲的确是很傻。
    父亲总会和他说,朝廷需要栋梁之才,连休息之前也要批阅完所有的公文。甚至在高热不退的时候,还在忧心边境的战乱……在朝廷上议政的时,更是滔滔不绝,慷慨激扬,生怕因为自己少说了一句话,而影响了大局。
    他的忠心虽然显而易见,但是忠言听多了,便会逆耳。
    他的母亲知道改变不了他父亲的傻缺性子,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不想让文家断了香火,在生下他的时候,便让他随她姓慕,而没有选择姓文。之后,更是将他送去外域,让他离京城越远越好。
    一切,如他母亲所料那样,万启帝登基后,和他父亲时常争论不休。若他父亲那时稍微退让一些,也不至于落得那样凄惨的下场。
    “当年的事,是我错了。”周由安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我辜负了师父的信任。”
    慕百然的父亲文天瑞当年曾是帝师,也曾教导过还是皇子的周由安,和年幼的丹阳公主。
    昔日,他因为不会为官,所以甚少出门走动,世人甚至都快遗忘了他这位文家二少爷的存在。
    他们不记得他,慕百然也不在意。
    他的心思本就不在争权夺利和报效国家上,他们记得他的存在,反而会让他觉得为难。
    他比起父亲,更自私一些。
    因为有些帝王,不值得他们去辅佐。
    “错不错,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慕百然显然不愿意和周由安说自己父亲的事情,“我父亲身为文臣,理应进谏,只是他死的终究是冤枉。”
    能不冤枉么?
    心都被挖出来了。
    然而,他的父亲被折辱而死,在场的人却是眼睁睁的看着,最后更是欺瞒他们,说他的父亲是失足踩滑,被石子刺穿了胸口而死。
    对外宣称的是暴毙。
    他们丝毫没有提,父亲临死前是何等的绝望。
    慕百然有的时候又在想,他为何要学医术?毕竟,他自认为天赋不错,却丝毫没有办法救治身体已经冰冷的父亲。
    那种看着却无能为力的感觉,他这辈子都不愿意想起来。
    “先帝信奉道教,经常服用丹药,最后却被身边的道人算计了。”慕百然苦笑,“父亲曾多次劝先帝,而先帝却听不进去。最后,父亲明白了全部的经过,想要再去劝陛下,结果陛下却相信了那些疯子,说父亲是文曲星转世,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要父亲受剜心之刑。结果呢?陛下救了贤妃娘娘了吗?她服用了我父亲的心炼制的丹药,也没有长命百岁吧?”
    说着,慕百然眼眶都红了,“而你,口口声声唤我父亲一声师父,我父亲当年为了你,第一次选择了妥协。在我父亲受刑的时候,你却和太后还有向家的人站在哪里看着,最后连事情的真相都不愿意告诉我们!”
    “周由安!”慕百然看着不远处的九王爷,“你有什么资格唤我父亲一声师父?”(未完待续。)
正文 176:有事相求
    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是傻子,才敢如此隐瞒真相。
    但是他们都忘了,他的母亲祖上曾在京城行医多年。
    他和母亲在看过父亲的伤口后,便知这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那时,母亲没有哭闹,只是皱眉说,“一世忠臣又如何?如今死的不明不白,却还要对外说是暴毙。剜心,他该有多疼?”
    她的话,让慕百然心痛至极。
    之后,慕百然的哥哥文忠礼去了九王爷周由安的府里,想要从周由安的嘴里知道经过。
    周由安犹豫了很久,才挤出一句,“奉仁大哥,老师是失足而死,这是个意外。”
    文忠礼那时只是淡然一笑,“九王爷,今日你的话,奉仁谨记在心。”
    文忠礼离开了周由安的府邸后,便被人带进了宫里,小半个月都没有消息。
    朝廷上不少重臣开始和文家疏远,因为那时他们都认为,这次估计文忠礼也会出事。一旦文忠礼也出事,那么文家当真是后继无人,之后文天瑞手里掌握的权利,必然会被人瓜分。
    再也没有人能护着文家了。
    最后,白家的前任家主白席儒进宫了,之后文忠礼顺顺利利的从宫里出来,次日便被封文渊阁大学士。
    ——文忠礼成了大楚最年轻的大学士。
    那些本和文家疏远的人,又想再次和文家有来往的时候,却被文忠礼拒在门外。而慕百然十分不理解哥哥,在知道父亲死的不明不白后,为何还要一心留恋权利,不知道逃的远远的,留着一条性命。
    他不明白,所以觉得哥哥是个极其虚荣的人。
    后来,他便和哥哥疏远,开始在外域行走,直到母亲离世,他才出现在京城。
    他走的太久了,以至于所有人都忘记了文家有他这么一个人,连从前和文家来往密切的九王爷周由安,也不记得有他这么一个人了。
    真是可笑。
    “我……”周由安目光黯淡,“我说不说,你们不是都知道了吗?”
    “能一样吗?”慕百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握成拳头,“我们知道,和你说出来,你认为是一样的?”
    两个人的气氛剑拔弩张,尤其是慕百然……
    似乎周由安再说一句让他不满的话语,他便会冲上去和周由安拼个你死我活。
    在一侧沉默了许久的白从简咳嗽了几声,打破了两个人的僵局。
    他的语气淡淡地,“坐下说话。”
    慕百然本似一只炸毛的猫,在听了白从简的话后,才又安静的坐了下来。
    他忍到现在没有对周由安破口大骂,是因为白从简不喜欢听这些粗俗的言语。
    慕百然自然也知道,白从简绝对不会简简单单的将周由安带到他的面前来,白从简会这样做,肯定有很重要的原因。
    “今日,我让你们见面,并不是为了让你们动手打起来。”白从简说,“不过王爷,有些话你还是需要说清比较好,不然我也帮不了你。”
    周由安张了张嘴,半响都挤不出一句话来。
    过了许久,他才说,“师父临终的时候,曾和我说,不能告诉你们他的死因。若是你们查出来,会要了你们的性命。”
    帝王昏庸,无可救药。
    信奉道教,沉迷丹药,杀人如麻。
    连当朝的大臣都不愿意放过。
    文天瑞临死的时候,的确有些意外,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不过从他踏入仕途的那一日起,文天瑞便知道自己或许活不到寿终正寝。尤其是在当年宫乱的时候,他为了护住一些人而违背了良心,选择了送万启帝登基。
    文天瑞死之前,握住周由安的手说,“从前的事情,我不怪你,你有你的想法。只是由安,我今日怕是不能再回去了。我死后,你切记我的死因不能告诉我的妻儿,他们不能被我牵连。若有朝一日,奉仁查出我的死因,你一定要阻止他为我复仇。人固有一死,对外人而言,我的死或许轻如鹅毛。但我希望我死后,陛下能明白,世上只有生老病死,而没有长命万岁。”
    堂堂的国之栋梁,因为进谏皇上,希望陛下斩杀妖道,而落得了被剜心的下场。
    这个事情说出来,又有谁会相信?
    多年之后,周由安再想起那一日,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记错了。
    他的恩师,因为一个可笑之极的理由,就这样离世了。那时的陛下,当真是信了那些道长的话,还是想震慑在场围观的人?他依旧琢磨不透。
    屋子里的气氛十分僵冷。
    慕百然闭上双眼,“你以为你说的话,我会相信吗?”
    借口,都是借口。
    尽管慕百然心里明白,周由安的话不是假的,但是却依旧不愿意原谅周由安。
    他也是之后才知道,哥哥文忠礼当年继续为官,蛰伏了多年只是为了查明他们父亲的死因。哥哥其实骨子里和他一样,并没有什么一定要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
    在查明了真相后,文忠礼曾喝的大醉。
    最后亲自在小祠堂里静坐了一夜。
    在所有人认为文忠礼最风光无限的时候,文忠礼却和万启帝辞官,说自己不适合在朝廷内做事。
    那时所有人都以为,文忠礼是疯了。
    ——高高在上的地位,手里的重权,说放就放了。
    连万启帝都很惊讶,甚至还说出了那句,朕很想弥补,之前的过错。
    文忠礼没有因为万启帝的话留下,最后和太后详谈了一日后,安稳的辞官。
    文家在文忠礼的安排下,家族里的人都回了老家山东。
    之后,文忠礼的行踪便变的扑朔迷离。
    “你信不信,都不重要,因为你知道,这是事实。”周由安苦笑,“奉仁大哥没有对我要了我的性命,也是因为他知道,我没有说谎。”
    慕百然睁开眼,“你见过我哥?”
    “见过了。”周由安声音不算大,情绪也没什么起伏。
    慕百然笑了笑,本来浑浊的眼,却因为周由安的话,而带了几分讽刺的意味,“我相信王爷和我解释这些,并不是希望我能原谅你,毕竟你都不记得我这个人的存在了。王爷和我说这些,怕是有事相求吧?”(未完待续。)
正文 177:丹药方子
    周由安没有立即回答慕百然的话语,但是唇角却噙着一丝苦笑。
    他不即刻回答,是因为不想打破慕百然内心的平静。
    他背负骂名被人误会,都没什么关系。
    声名地位在很久之前,周由安便放弃了。
    他妥协的彻底。
    也难怪连文忠礼都说他,是个懦弱之辈。
    每个人都有弱点,而他也有。
    “是。”周由安说,“我想求你,救我和我妻子的性命。”
    慕百然微微皱眉,他看着不远处的周由安,神色里闪过一丝不解。
    “你是真的疯了。”他说。
    周由安笑,“我不能看着她出事。”
    “你明明知道,向家其实是……”慕百然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一下,“你的事,我不会管。”
    对于向家人,慕百然一样没什么好感。
    屋内的气氛,又变得十分冰冷。
    在一侧的白从简饮了一口茶后才抬起眼来,语气淡然,“萧四爷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东西回宫。连失了这些东西的人,都不知其实他们遗失的宝贝,居然是一群将死的人带回来的。”
    “与其说是宝贝,不如说是一些蛊惑人的东西,这些人真是越来越会折腾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坐在厢房内的人都听了个清楚。
    尤其是慕百然,他在听了白从简的话后,皱眉,“小爷您说的是从莱夷族的丹药方子么?”
    “对。”白从简道。
    慕百然一听,双手握拳,“陛下,他居然相信这些。几十年前,莱夷一族相信了这丹药方子,将他们有了身孕的圣女活活的烧死,来祭祀这些鬼东西。结果,却导致他们的国师消失了两年,之后国内大乱。差点被东莱剿灭了全族……这才过去了多久,这些人的尸骨都还未变成尘土,陛下怎么就忘了!”
    没有过去太久。
    仅仅几十年。
    慕百然曾在外域游历,经过莱夷族的时候,听过一些关于莱夷族的事情。
    莱夷族的每一位帝王,都会从皇室里选出一位有‘灵力’的女子做为这个国家的圣女,然而这个女子一旦做了圣女之后,这一生便不能再成亲生子。圣女掌握着属于莱夷的兵符,之后被如同笼中鸟似的,被关在祭祀的殿内,直到离世。
    几十年前,莱夷的帝王不知从哪里找了一张丹方,说是这丹药服下后,便能让人长命万岁,更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但是,这张丹方上面写的东西,却很可怕。上面写,炼制丹药不仅需要大量的身子干净的女子做祭品,还需要一位容貌倾城的女子做药引子。
    对于执着长生不老的帝王,一旦他们陷入进去,人命便如同蝼蚁。
    他开始在国内抓捕少女,用来炼制丹药。当时身为圣女的嫘鱼看不下去帝王的暴虐,便开始劝帝王放了这些无辜的女子。
    她说,世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希望陛下明见。
    忠言逆耳,尤其是对沉迷在希望自己永生的帝王,她的话语更成了忤逆。
    帝王和她反目,嫘鱼开始拉拢大臣和帝王对立,之后的几年内,几乎斗的两败俱伤。
    眼看,这些无辜的女子就要被放走,而在这个时候,嫘鱼却有了身孕。
    国内大臣们都震惊了。
    所有帮过她的人,此时看着她都是一脸厌恶。他们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心里冰清玉洁的女子,居然会有了身孕。
    彷佛他们最喜欢的清水变成了浑浊不堪的存在。
    之后,帝王占了上风,他将嫘鱼关在祭祀的殿内,活活的烧死来祭祀丹药。
    嫘鱼一死,国师和兵符又突然消失,国内开始大乱。
    帝王杀了太多的人,他的丹药还未炼成,便被人杀死在温泉之中。
    鲜血将温泉水染的一片血红。
    莱夷在那时,成为了不堪一击的存在。
    一直在暗中观望的东莱,立即开始整顿国内的兵力,开始对莱夷族发起进攻。若不是消失的国师又回来承担起他的职责,莱夷族在几十年前便已经消失在众人的眼前了。
    现在莱夷族便是这位国师执政。
    慕百然想到这里,几乎心口一凉。他几乎都能预测到,之后的大楚国内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张丹药方子,要了多少人的性命?差点让一个国家亡国。”慕百然愤愤地说,“当年莱夷族好歹有个嫘鱼姑娘抗争,虽然她之后被人算计,但是好歹是拖延了几年的时间。现在,若是陛下真的有心炼制这些丹药,那么……大楚要完了。”
    这些年,大楚的边境本就不安稳。
    万启帝明明知道这些,却又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