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锦绣田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思涵很想去城中看看情况,可驿站里的官兵不让她进去。
  夏思涵也不强求,只是那官爷一走就是大半日,直到天黑才回来。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一顶轿子。
  待到夏思涵看清的时候,心里陡然一颤!
  那轿帘掀开的时候,一个清瘦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那是个面色白净的中年男子,面容算得上俊秀,可见多年来的养尊处优让他丝毫没见老态,同样是当父母的年纪,他看上去要比李母年轻十来岁。
  夏思涵的眼里闪过一丝嘲讽,这就是她的好父亲,前世帮助夏迎雪上位,害死了自己!
  夏安,这一世我要让你永无安宁之日!
  “大人,进去说吧!”
  那官兵将夏尚书迎了进去,夏思涵一家退到里面。
  方才外面天黑,夏尚书看的不真切,不过夏思涵借着微弱的火光已然将他看清楚。
  进了驿站里头,夏尚书这才看见面前做妇人打扮的女子,面如银盘肤色白皙,端庄水灵。
  “若你母亲还在世,见你如此不将长辈放在眼里,她定会伤心的。”
  一开口,夏尚书似乎怪罪夏思涵私定了终身,夏思涵却冷笑,若是母亲在世,她定会劝说母亲远离这个人渣!
  不过眼下夏思涵去不愿意被人诟病说她是私自定亲成婚。
  “父亲大人在上,女儿不孝,可此事亦事出有因,还请父亲明鉴。”
  夏思涵上前屈膝行礼,端庄的样子让夏尚书挑不出错来。
  “父亲,女儿之前住在萍乡,那日一早起来却听说父亲要接女儿回去,您也知道的,女儿一向在那庄子里自生自灭,从未离开过,乍一听说要接我入京,我自然是欢喜不已。”
  “那你为何逃走!”
  夏尚书见她面色苍白,心中确实有些悔恨,不过责问的时候依旧满脸狠戾。夏思涵不由得颤了颤,惹的李锦炎心疼不已,当即将她护在怀里。
  夏思涵心中一暖,嘴上却道:“当日我是准备跟着庄子上的婆子去京城的,但想着初次见面总要带些见面礼,是以就去了庄子后头的山上,想着寻了山参献给父亲,可不知怎得摔到山沟里昏了过去。醒来后四周漆黑,听得山中还有野兽嚎叫,我害怕就赶紧忍痛摸黑出山,女儿当时又怕又急,不曾想竟走错了路,翻到了山的另一边。一路跌跌撞撞受了些伤,没走多久又遇到了黑熊,当场吓晕过去,幸好锦哥救了我,才得以保住性命。为报救命之恩,这才以身相许。”
  “哼!好一个以身相许,你可知你的身份,竟与乡野村夫通婚!”
  夏尚书根本不关心她那日的遭遇,只在意她私定终生这一事实。
  这样的父亲让夏思涵失望不已。
  “父亲请听女儿一言,女儿虽生在庄子里却也懂得‘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那日锦哥救了我,我身无分文,亦不知如何才能到达京城,刚好锦哥因为赋税原因忧愁,女儿便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嫁给他,父亲,若是您遇到这样的事,能看着自己的恩人被罚吗?”
  夏思涵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委屈依偎在李锦炎的怀中,眼里泪光盈盈,李锦炎甚是心疼。
  之前听闻夏思涵说家人不堪,他也只是想着他们能过分到什么程度,如今见了这位岳丈大人,他才理解夏思涵心中的怨恨。
  这驿站里住的都是各方送信和借调的官员,此时听得夏思涵的话,这些人嘴上不说眼里却透出一抹嘲讽。
  夏尚书亦知夏思涵没有做错,以身相许报答人家救命之恩本事理所应当,可她的做法着实让自己丢尽了脸面。
  此时夏思涵就算再有理也不能进京。
  夏思涵见他沉默,心知他正在考虑自己的去处,于是主动道:“父亲,既然父亲如今已然寻到我们,锦哥与我想着还是在京城生活,父亲您看,我们……”
  “你们回去!”
  夏尚书此话一出就觉得不妥,拉着夏思涵让她进去再说。
  夏思涵委屈地朝着李锦炎看了一眼,私下里却捏捏他的手让他放心。
  今日夏尚书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留下一点东西再走。
  两人进了屋子之后夏尚书恢复了冷厉,狠声道:“虽说你事出有因,可如今你们一路张扬,为父在朝为官如履薄冰,若是你们留下,可能会有危险,若是被对家陷害,为父亦护不了你们!”
  这是威胁自己进了京城就会被所谓的党派之争牵扯进去吗?
  夏思涵心中冷笑,面上却透出一抹为难。
  “父亲,实不相瞒,女儿此番进京以为能留下,是以那村子里的房子都卖了,总共不过五两银子,路上都花完了,若是再回去,可我这身无分文,当真是寸步难行……”
  夏思涵泪水涟涟,纵是夏尚书心狠,也不想她出去张扬坏了自己的名声。
  于是自怀中掏出一张银票,还未递给她就听夏思涵道:“女儿出嫁时婆母曾说娘家若无陪嫁,就算是夫家疼爱亦不免被人笑话,不知当初母亲嫁与父亲时陪嫁几何?”
  夏尚书自是没想到她会问这个,当初与她母亲在一起时,他是用了人家的首饰典当了银钱才进京的。
  如今,罢了,就当是还她的债吧!
  “好,你要多少添妆?我给你!”
  夏尚书本想一个乡下丫头,最多不过百十两,岂知夏思涵一开口就是五千两!
  “五千两!思涵,你可知当初你母亲……”夏尚书不由得拔高了声音,夏思涵却故作不知歪头看着他道:“父亲,母亲当初怎的了?我听驿站的人说现在京中贵女出嫁,光是那压箱底的钱都不止万两,女儿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庄子里,过的很是不好……”
  夏思涵说着又哭了起来,这回是细碎的啜泣声,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待会儿出去亦会让人看见她的红眼圈。
  尚书大人担心夏思涵的这张嘴,可是偏偏如今动她不得,而且,还要顾及慕容瑜的面子,亦不能让这丫头有事。
  “也罢,我给你就是!”
  夏尚书从怀中又掏了几张银票给她。夏思涵有些吃惊,没曾想随便出趟门都会随身携带这么多银票,当真是财大气粗。


第四十一章 安居
  夏思涵虽然觉得奇怪,可还是接了过去,脸上挂着淡淡的感动,嘴上说着谢过父亲,见他要走,夏思涵忙道:“父亲且慢!”
  “你还有何事!”
  “父亲,婆母身子不好,女儿想着能不能进城请个大夫,待婆母身子好些了再走,可否?”
  还未等夏尚书作出回答,夏思涵又抢着说刀:“父亲放心,女儿定不会说出您的名字,辱了您的名声的!”
  夏思涵赶紧举起右手发誓,夏尚书见状摆手道:“罢了,你记住尽快回去就是,若是被人认出来提到我面前我亦不会认的!”
  “您放心,我定不会让您为难的。”
  夏思涵微微低头行礼,心中一片寒意,放心好了尚书大人!
  夏尚书走出去的时候见到李锦炎冷哼一声,径直走了出去,临走前将那些官兵都撤了,不再看管他们。
  见到大批人马走了,李母才松了一口气,见到夏思涵走出来才担忧道:“思涵,你没事吧?你父亲他”
  “放心,母亲,他今后不再是我的父亲,我们明日一早就进城,日后见了面也不必相认。”
  夏思涵拿了五千两银票在手,才不会管夏尚书认不认自己呢!
  李锦炎看她眼圈通红,知她方才受了委屈,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回到房间才安慰道:“思涵莫怕,我会护着你,若是你真的想要在京城中生活,我亦会想办法护你周全。”
  夏思涵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微微一笑道:“如今我们就是在城中买房子都行,你看!”
  夏思涵挥了挥银票,李锦炎看了不由得猜疑道:“这是,你父亲给的?”
  “嗯,确切地说是我骗来的,他欠我的,这是他该给的。”
  夏思涵的话让李锦炎失笑,同时又心疼不已,心中越发怜惜她。
  想那夏安堂堂尚书大人,五千两对他来讲简直九牛一毛,思涵作为他的亲生女儿,却要用骗的手段才能拿到,当真是讽刺。
  李锦炎暗自发誓,今后若是飞黄腾达,定会让夏思涵不再为了金钱如此费心。
  殊不知夏尚书出来之后十分郁闷,这五千两是下属贿赂他要求他办事的,他匆忙带在身上,还未捂热就给了夏思涵。他这次过来本是为了将夏思涵赶回乡下,没成想莫名其妙失了五千两,还让她找到了暂留京城的说词。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劲,具体又说不上来。总之,这一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转念一想,她如今并未进到夏家,亦未入宗祠,算不得是夏家的人,是以就算来了也是不怕。
  等到慕容瑜这边的事成了,他就叫迎雪嫁过去,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人再诟病了。
  夏尚书虽心疼那五千两,不过能让夏思涵不再纠缠,这笔钱花的还是值得的。
  回到尚书府,夏尚书直接去了小妾那里,惹的大夫人痛恨不已。
  不过看见老爷并未带那私生女回来,夏夫人心中又有了一点安慰,收拾一番也就睡下了。
  次日清晨,夏思涵带着李锦炎和婆母收拾好包裹,将那些腌货放进了空间保存,这才进城寻住处。
  李锦炎是第一次进京,处处透着陌生,因为思涵和母亲都在,他亦不能掉以轻心。
  夏思涵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深深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胸口处涌上一抹悲怆。
  夏思涵,你回来了,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重新崛起的地方!
  她一定要利用京城的各种机会让自己重新打入那个圈子,不管是谁挡了她的路,她都要一一除去!
  夏思涵深吸一口气带着李锦炎轻车熟路地去了城南的一处宅子。
  她还记得这户人家很快就会迁往湖南老家,这处宅子售价三千两,前院是铺子,后面是住家,正是她的首选。
  若是没有那五千两的额外进账,夏思涵是怎么都不敢下手的,不过如今不一样了。
  见到她站在门口询问售价,李母吓了一跳!
  “思涵,你该不会是想买这院子吧?”
  夏思涵点头,“自然,母亲放心,我心中有数,定不会让您露宿街头的。”
  李锦炎亦在一旁拍拍母亲的手示意她安心,夏思涵想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如今既然决定了那自然是要办妥的。
  夏思涵一行人与那屋主一同看了房子,若真如她记忆中的一样,屋主不日就要南下,前面已有不少人看了房子,只是尚未定下。
  夏思涵知道,前世这里后来改成了胭脂铺子,因为地段好,客流很多。
  如今她四处看了看,觉得还不错,当即就同屋主签了契约,又找了中人作证。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便买下了这处屋子。
  速度之快让李母咂舌。
  当房契和地契都拿到手之后,那屋主一家也将东西搬空了,当天夏思涵他们就搬了进去。
  除了要添置一些日用物品,其他的都是现成的。三千两就买到一个家,夏思涵觉得很是划算。
  李母看着新家到现在都仿佛做梦一般,昨日他们还在驿站焦急等待,今日就有了一个家,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母亲,日后前面的铺子用来做生意,我们住后面,您看这里,到时候我们再请个丫鬟婆子伺候您!”
  夏思涵的话让李母笑了出来,她可不想要人伺候,只想着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如今到了京城,锦炎的身份迟早会暴露的,只希望大夫人莫要赶尽杀绝,也期望锦炎有出息,能够自保。
  李母脸上划过一抹淡淡的忧愁,转身借口去烧水离开了,夏思涵十分兴奋,连带着李锦炎都被她感染了。
  虽然不知她为何这般高兴,不过只要她愿意,不管做什么自己都会支持她的。
  夏思涵不是为了有个家高兴,而是因为这里离他更近了,日后所有的消息她都能快速掌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此才有获胜的可能。
  慕容瑜,你且等着,我会一步一步爬上高位,将你狠狠拉下来,将你给予我的一并还给你!


第四十二章 京中菜市
  一切按计划进行着,下一步的就是让李锦炎参军,毕竟京城不比乡下。在李家村她还能用银子让里正他们都闭嘴,可是京中官员甚多,盘根错节的,一个不小心得罪了权贵都不自知。若是他们没有靠山,待到她的生意做起来,定是会遭人嫉恨的。如此,倒不如让李锦炎先寻个事情做。
  夏思涵有了前世的记忆,深知李锦炎在军事上的才能。前世,三公子名声在外,建功无数,即便是慕容瑜,都对他都赞不绝口。登基之后更是头一个就计划着如何才能拉拢他。
  如今,李锦炎是她的夫君,夏思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慕容瑜将他拉拢过去的。
  环顾四周,夏思涵见院子里没什么需要添置的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锅碗瓢盆都是现成的,独门独户,今后可算是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了。
  只是这蔬菜,夏思涵想到这里叫上李锦炎,道:“锦哥,我们去看看有没有蔬菜种子,先买来自己种种,母亲初来乍到的一定不习惯,让她有个事做免得她老人家坐立难安。”
  夏思涵说着看了一眼坐在院子里愁眉苦脸的婆母,李锦炎见状也点点头,于是跟母亲打了招呼,两人将前面的铺子门插好,从后门出去了。
  当时看上这间房子就是因为这里地段好,前边铺子出去就是京中最繁华的街市,后头的院门走出去没多远就是菜市。
  京城中人不比乡下少见多怪,夏思涵在李家村的时候没少被那些后生们观望。因长得好还被李狗蛋偷看,惹得她心中大骇。如今走在这京城街头,纵是有人多看两眼亦只是看看而已,毕竟这京中好看的姑娘多的是。
  何况她做妇人打扮,身边又有男子陪同,是以周围的人也都不那么在意了。
  李锦炎头一次进京,出门后就默默将路线记下,见夏思涵轻车熟路地领着他出来直奔菜市,李锦炎有点发懵。
  “思涵,你怎的对这里如此熟悉?”
  夏思涵正开心自己终于重新回到这里,实施她的复仇大计,冷不丁被他这么一问,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大意了。
  “我小的时候曾随庄子上的婆子来过一次,远远站在尚书府的大门前看着,只是没进去,后来在菜市走了一圈又回去了。”
  “难怪,思涵,若是今后我发达了,定不会让你受这番委屈,今后你的府邸定是这京城中最大的!”李锦炎的承诺让夏思涵笑出了声,最大的?那可就是皇宫了。
  这京中最大的房子除了那官家还能有谁?
  夏思涵知道李锦炎是哄她开心的,可心里还是甜丝丝的,毕竟,这个男人心里有她,肯给她最好的就够了。
  见她开心,李锦炎也就开心了。
  殊不知若干年后,这个承诺真的实现了,只是那时候夏思涵又是另外一番心境。
  两人去了菜市,夏思涵买了些蔬菜,又去米坊买了些种子,还去淘了一些丝线与布料,将这附近的铺子都逛了一遍,直到快晌午才回去。
  而此时李母坐在院子里百感交集。
  那么多年了她再次回来,方才思涵说她不习惯怕她乱想,所以给她找点活,其实她只是感叹,自己重新回到京城,但愿锦炎能有所建树,不然被大夫人发现,惩治自己事小,连累了锦炎可就不好了。
  李母就是担心这种事发生,是以才坐在院中发呆,可转念一想,思涵让锦炎参军亦是个好法子,至少能让锦炎远离那个人。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过好日子不让锦炎他们为自己忧心才是。
  这么想着李母的心里也安稳了许多,找出锄头将院子里的一块空地翻出来,等着思涵回来再决定种什么。
  “娘,我们回来了!”
  李锦炎的声音自外头传来,李母赶紧过去开门,见到他们抱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不由得怔住了。
  “你这是把集市都搬回来了?”
  夏思涵笑笑解释道:“娘,我们初来乍到的,我想着做点针线活先试试看,那些布料是用来做衣裳的,锦哥来京城,若是参军也是要有门路的,穿的好点也不至于被人瞧不起。
  另外,菜籽我们留着种,吃着干净也放心。”
  夏思涵这么一解释,李母也觉得有道理,于是点点头,“成,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只是在外头一定要小心,莫要强出头。”
  这话是对李锦炎说的,她的儿她清楚,为人正直有胆色,以往是在李家村,现今是京城,满大街随便提溜一个出来就是做官的,他们惹不起。
  李锦炎自然知晓,忙应了一声就跟着夏思涵进去收拾了。
  初到京城,夏思涵只做了三个简单的炒菜,一个青菜肉圆汤,一家人吃过之后各自回去休息。
  夏思涵这才腾出空来将之前画的衣服样子拿出来,对着布料比划了半天才下剪刀。
  她画的嫁衣样子跟现在的略有不同,现如今的嫁衣领子都是斜襟的,她设计的是对襟的高领,光是盘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