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蔬香世家-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姜耘昭的变化,确实就是翻天覆地,现在府中的下人们都说大小姐性子好,对人恭敬有礼和蔼可亲。
  甚至就连她将秋霜这件事引导到姜耘昭的头上也没什么效果,姜耘昭这几日面子上的事做的太好了,根本让人拿不住把柄。何况,秋霜是老太太开口处理的,与姜耘昭无干。
  姜耘昭闷头不出门,这几日时间也没闲着,她将自己屋子的东次间回禀过姜老太太之后,稍微做了一些改动布置一番,改成了书房。
  虽然里头没有什么书房的气息,但姜耘昭还是很满意,能有这样一间敞亮的房间坐着读书,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摆设之类,其实是最不重要的。
  坐在临窗的桌子前头,姜耘昭正津津有味的看书。
  这是一本讲述种植的书,还是当初辛三娘给她淘换来的,来京城的时候,她也带上了。
  其实讲述种植的书多多少少有些乏味无趣,甚至是晦涩难懂,但姜耘昭就是觉得自己喜欢。
  她身旁服侍的丫鬟叫绿菊,其实说是服侍,也就是在旁边坐着做针线,姜耘昭看书的时候,一般都没什么需求。
  绿菊原本叫做小丫,是姜耘昭新挑选的丫头之一,因小丫这个名字实在不怎么好听,姜耘昭便给换了名字叫绿菊。
  绿菊是这几个丫鬟里面年纪最大的,今年十四岁了,调教了几日时间,倒是个得用的,而且,最要紧的是,绿菊家里原本是种地的,绿菊知道很多关于种地的知识,姜耘昭便让跟着丹朱丹云两个人在内室服侍,尤其是看书的时候,一般都是绿菊服侍在旁边,这样也方便姜耘昭时不时的问一两个小问题。
  至于同时选来的其他三个小一些的,姜耘昭分别取名叫绿桃、绿萼、绿蕊,暂时就放在外面做些粗使的活计。刘老太太那边借过来的两个丫头在这边院子里的丫头到位之后就回去了。
  姜耘昭这院子现在就是钱嬷嬷并六个大小丫鬟,因都是本分的人,倒是彼此相安无事,姜耘昭觉得自己身边现在这种氛围是空前的好,比起之前秋霜那些丫头在的时候,简直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
  “小姐,您总是看这些种地的书有啥意思。”绿菊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姜耘昭笑笑说道:“我以前不知道,现在却知道了,会种地的好处真不少,最起码关键时候能保证不会饿死。”
  她是打算要种地,就算不是自己亲自去种,也要有很多的土地佃给别人种。尤其是手中还有一个神农空间和玉泉灵水的情况下,就更是要大力发展才对,要不然岂不是暴殄天物?
  而她也不能对种植一无所知,最起码要做到不能被人哄骗还帮人数钱吧?
  绿菊实际上有些不明白姜耘昭的意思,她家里就是种地的,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虽然没有饿死人,但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最后自己还不是被卖了?
  但这些话绿菊却没说,在她看来小姐有钱有闲,虽然说在府中比不上三小姐得宠,但吃喝不愁,要找个事儿打发时间也在理。
第121章 赵氏来了
  “绿菊,有些事你不明白,或许这一辈子也不能明白,但你要知道,人要过好日子,就要自己努力,靠别人是求不来的,我没别的本事,但我可以学!”姜耘昭看到绿菊一脸茫然,微笑着说道。
  “是,小姐,我知道了。”绿菊憨憨的说道。
  小姐说的这话她还是不怎么明白,但就是觉得有道理,小姐都知道要自己努力,她是个伺候人的,就更应该要努力。
  姜耘昭正在与绿菊说话,并不知道她这一番话已经改变了一个小丫鬟的一生命运。
  姜耘昭低头正打算继续看书,丹朱轻轻掀开帘子说道:“小姐,刘家来人了,是刘大奶奶。”
  “大表嫂来了?还不快把人请进来。”姜耘昭忙就笑着站起来,人已经朝着门口迎了过来。
  算时间,她回到姜家接近十天时间,也该是刘家来人的时候了。
  刘家大奶奶赵氏在丫鬟的服侍下走进门来,她今日穿的光鲜亮丽,一袭银红色的大衣裳上头缀着浑圆的珍珠,看的人眼花缭乱,头上一套赤金镶宝石头面在阳光下褶褶生辉,端得富贵体面。
  姜家的下人们比不得刘家的见过好东西多,这样富丽堂皇的装扮更是少见,这一路走过来,赵氏自己都听见那些下人们一个个都在背后议论着,刘家果然是有钱的,随便穿一身衣裳,都够自家府中大半年的花销等等的话。
  姜耘昭瞧着,知道这是个自己做面子呢,之前在刘家的时候,大表嫂的打扮从来都是简单舒适为主,这样的装扮她是轻易不肯穿戴的,今天这么巴巴儿穿着来,就是给这府中的人看的。
  刘家是没有官职,但是刘家有钱就有底气!可不要以为姜耘昭是个没娘的孩子,就能被人欺凌,她的身后可是堆满了银子!
  “你这一走十来天时间了,祖母不放心,让我来瞧瞧你。这天儿越来越冷了,想着你才回来,只怕身边也是缺这少那的,顺便给你送些过冬的物件。”赵氏爽朗的说着,声音不大,但足够其他的人听见。
  一面携了姜耘昭的手笑眯眯的往屋里走,一面安排丫鬟将带来的东西搬进去,赵氏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现一只都遮遮掩掩躲在她身后暗中观察她的人一样。
  她不怕人看,就怕人不看不听,她今日来,就是要让姜家这些人都知道,刘家是什么底蕴。
  到了屋里,外面的视线看不见了,赵氏也不用拿腔拿调了,她自顾自在临窗的炕上寻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倒好像是主人一般。
  姜耘昭与她接触的虽然少,可也知道她就是这样随意的性格,因此并不以为意,反而连声让丫鬟端茶来。
  赵氏坐稳当之后,四下打量一番颇有些不满的说道:“妹妹这屋子怎么这样简单?竟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
  姜耘昭的书房是临时安置出来的,确实简单,书桌也不是正经的书桌,就是随意的一张桌子凑合用,上面摆了简单的笔墨纸砚,虽然都不是太差的东西,但绝对不是好东西,赵氏如何能看在眼中。
  对于这样的布置,姜耘昭自己不在意,但看惯了好东西的赵氏就有些不满意,觉得这明显就是在欺负姜耘昭。
  “这还是大表嫂第一次到我这里来吧。以前倒是有些好东西,只是一走半年,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好在我去肃宁县那样的乡下地方待过,现在也不大在意这些,能用就成了。”姜耘昭将桌子上的书随手翻一翻说道。
  这桌子比起七家村时候用的不知道好多少呢,最起码平平整整的,上头连个小坑都没有,写字看书都好。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赵氏恨铁不成钢的道。
  到底这是姜家自己的是事儿,她是个外人,没有置喙的权利。若是耘昭自己要争也就罢了,刘家的人还能有立场说话,可这丫头自己都不争,她就更不能开口了。
  “大表嫂,您也别为我委屈,好歹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怎么的这日子还不能过?要是闹起来,还不知道又要传出我什么难听的名声呢。”姜耘昭怎么能看不出来赵氏心里不顺畅?但是,她才来真的不能争,要是争了,只怕邱氏那边又有话说了。说不一定,邱氏就是等着她闹呢。
  “可这样也过分了些,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正三品大员家里的嫡出小姐。”赵氏打量着周围说道。
  赵氏不相信,邱氏亲生女儿院子里也是这种摆设,就更不要说,她都知道,姜家能有今天的家底,靠的可是姑姑的嫁妆,凭什么花着刘家姑奶奶的陪嫁,还要薄待刘家的外甥女?
  “大表嫂,您好不容易来一回,可别被这些事儿坏了心情,咱们坐着好好说会话才是正经。”绿菊端着差点上来姜耘昭亲自接了放在赵氏手边,又拉着赵氏的手亲亲热热的说话。
  赵氏理解姜耘昭一个没了亲娘孩子的为难,也不多说了。只管问姜耘昭来了之后是否适应等等的话,算是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
  姜耘昭一一作答之后,赵氏放心了许多,用具简单些不要紧,别的方面可不能再受委屈了。
  随后赵氏才问起来,要用什么理由,什么时候将岳娘子送过来的话。
  “过几日就送来吧,到时候就说是我年纪大了,有很多事儿还不懂,给寻的教养嬷嬷便是。”姜耘昭一面扭着手中的帕子一面说道。
  她年纪确实不小了,可很多事情都不懂,需要让指点,便是刘家送给教养嬷嬷来,料想祖母这边也说不出什么。
  赵氏点头应了,又说道:“我瞧着你屋里这几个丫鬟倒都是本本分分的,可有时候也不能光看表象,有些人看起来本分,骨子里可未必就真的本分。”
  赵氏怕姜耘昭识人不清吃亏,又多说一句。
  姜耘昭笑道:“大表嫂您且别担心,有钱嬷嬷在,我院子里这些人现在都服服帖帖的,若是有那不存正心的,到时候只管打发出去就好。再者,我身边得用的丹朱丹云都是外祖母赏的,倒是不用我担心。”
  赵氏听姜耘昭这么说,方才放心一些,又说了两句话,这才告辞离开。
第122章 各怀鬼胎
  “大表嫂来的消息,老太太可知道?”送走了赵氏,姜耘昭问道。
  “自是知道,刘大奶奶先去的老太太院子里,只是老太太说身上不舒服没见人,就直接让领到小姐这里来了。”钱嬷嬷回到。
  姜耘昭冷哼一声,并没有多说话,姜家的人自命清高,看不起商人出身的刘家,又岂知刘家就能看得起姜家?
  祖母从来都自认姜家是书香门第,清贵无比,哪里能看得上商户人家出身的大表嫂?即便严格说起来,刘家才是最正规的姻亲,但祖母还是更喜欢邱家这门亲戚。
  祖母也真是糊涂了,要是这些年与刘家处好关系,只怕姜家的家产在十年时间翻两倍不成问题,何至于如今这般捉襟见肘?
  以前的姜耘昭不知道,可这才回来之后,她仔细留心,不过是来日时间就发现,姜家要维持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若是那一个月走的人情往来多一些,就会寅吃卯粮。
  她甚至想着,若是等到她出嫁的那一日,提出要母亲留下嫁妆的时候姜家诸人会是什么表情?只怕是恨不能当场掐死自己吧?姜耘昭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很快就放下了,左右母亲都不在了,刘家也不会等着依靠姜家过日子,是否走动的亲近又有什么差别呢?
  倒是她今日在不经意中瞧见,自从表嫂来了,一直就有人在外头看着,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
  祖母大体是不会做那样的事,那唯一能做这事的就是邱氏了,邱氏这是没死心想要继续打探自己院子里的事,还是根本就是在觊觎刘家送过来的东西?
  应该是两者皆有,继母那边钱财上不宽裕,又不想委屈自己的儿女,只能从她这边盘算了,毕竟,说刘家是个银库也不过分。
  但是,这可能吗?
  姜耘昭失笑了,却没多说什么,只管低头去读书。
  “太太,刘家大奶奶走了。”丫鬟给邱氏回禀。
  今日刘家来人,只去了老太太院子里,老太太未见,就直接去见了姜耘昭,倒是将她这个当家主母给搁在一边不闻不问的。
  对此邱氏很不乐意,刘家有钱她知道,以前与姜耘昭的关系不好,就算送东西过来,也是面儿情,好东西并不多。但这一次刘家与姜耘昭明显是冰释前嫌了,也不知道刘家那一大车的东西都有什么,若是真有好的,给明玉弄几样多好。
  她虽然已经为女儿攒了好几年的嫁妆,但无奈姜家本来就没什么好东西,就算她想尽办法,还是不够看。
  将来明玉可是要嫁到宋家去了,嫁妆简薄只会被人看不起吧?
  “你可看见送到大小姐屋里的都是什么东西?”邱氏问道。
  “奴婢没有看见,只听到刘家大奶奶说,天冷了,给大小姐送些用的过来,具体是什么倒是没说。”那丫鬟并未敢十分靠近,因此只听了大概,而哪些东西很快就被送到大小姐的小库房里去了,她更是无缘得见。
  邱氏恼火,呵斥一句:“真是不知道养着你们有什么用,连这点子事情都办不好。”
  以前的时候,姜耘昭的身边都是她的人,姜耘昭那边凡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她都能早早知晓,但现在,姜耘昭的身边的人全都换了,她也想收买一个给自己打听消息的,可那丫头的几个人居然被管的服服帖帖,竟然没有人敢收她的银子,这怎么能不让她气闷?
  丫鬟吓得战战兢兢的,根本不敢说话,邱氏砸了一个茶碗在丫鬟脚下,那一口邪火泄了出去,才让丫鬟离开。
  邱氏这边闹了一场,到底没瞒住姜老太太,姜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闭着眼睛说道:“真是年纪越大越沉不住气了!”
  这个儿媳妇进门十几年,开始的时候也就罢了,这几年倒是越发的不成了。
  “大小姐那边有什么动静?”姜老太太再追问一句。
  “大小姐那边没什么动静,从刘家大奶奶走了,就一直在屋里看书,并不曾出门。”平嬷嬷笑着应了一句。
  大小姐回来以后,可比以前的时候稳妥的多了,尤其是现在居然能耐着性子看书,要知道她以前可是根本不看书的,虽然跟着女先生学了两年,但也就是识字,琴棋书画之类根本不通。
  姜老太太想着上一次姜耘昭给她送过来的料子,那确实是好东西,只不知道这一次,刘家又给姜耘昭送了些什么。
  姜老太太也是穷过来的人,看到好东西那有不稀罕的道理?就像上一次的料子,她连见都没见过,就别说穿了。
  但是她因着面子,绝对不会直接找姜耘昭要。
  平嬷嬷却知道,大小姐姜耘昭上次送礼,确实是送到了老太太的心坎上,因此老太太这几天对大小姐倒是更好几分。
  “她能耐着性子看书也好。”不多说话,姜老太太继续闭目养神。
  半晌才说:“晚饭请大小姐到我这里来用,明玉也一起过来。”
  姜耘昭晚上过来的时候,拿着一个小匣子,里头是一枚东珠,浑圆硕大,很是不错,说是刘家今天送来的,要孝敬姜老太太。
  姜老太太嘴里虽然说她老了等等的话,但眼底的笑意确实瞒不住别人,姜耘昭知道,自己这是又做对了。
  虽然她有时候也在想,这样做到底值得不值得,但理智告诉她,这样的小投入是必要的,就像祖母现在对她就比以前好很多,这还不都是她刻意表现出来的恭敬孝顺才有的?
  “姐姐手中的好东西真多。”姜明玉无不羡慕的开口说道。
  姜耘昭淡淡的笑了,随即说道:“不过是外祖母想着我才回来,才打发大表嫂送了些东西过来,也就这颗东珠勉强还能配得起祖母,我才送过来,其他不过都是寻常用的东西罢了,咱们府中也不缺。”
  姜耘昭故意又提起自己是才回来,毕竟,从她回来之后,姜家这边在她的院子里几乎没有添置什么东西,不是之前留下的几件旧物,就是从刘家拿来的。
第123章 疑问
  姜耘昭不相信老太太这个实际上的管家人一无所知,只是,她觉得自己不闹腾,能安于现状,也就懒得管这些,好歹也能省出来一小笔银子。
  姜老太太听了这话,面上的喜悦神色果然就有些凝滞,她打量了一下姜耘昭,想从姜耘昭的脸上看出点什么。
  但姜耘昭的脸上只有很纯粹的笑容,就好像说这话就只是随口一句,没有包含任何意义一般。
  “耘昭,天气越来越冷了,你院子里要是缺什么东西,就早些给你母亲说,让她预备着。青雀,你回头也过去帮耘昭掌掌眼,看看她屋里缺什么,到底小孩子家,也不懂这些。”最终,姜老太太开口道。
  姜耘昭笑着说道:“是,祖母,我知道的。这也是我的家呢。”
  姜耘昭的话让姜明玉有些气结,她本来打算的是让姜耘昭大出血,将刘家送来的东西多送一些给祖母,谁知道,姜耘昭居然说了这么些话。
  母亲是故意不给她添置东西的,左右她自己不开口,母亲便不管。可现在她居然将这话当着祖母的面说了,这不是给母亲上眼药吗?
  她瞪了姜耘昭一眼,但姜耘昭并没有看她,因此她那一眼也就是自己白费劲而已。
  姜明玉觉得越发的气闷了,这个姜耘昭,怎么半年多时间未见,就变成这样滑不留手了?
  青雀去了一趟姜耘昭的院子里,回来之后给姜老太太回禀,之后姜老太太果然就安排人送了不少的东西过去,虽都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但都是姜耘昭现在能用的上的。
  姜耘昭也不客气,既然有人送来了,她用着就是,东西也不嫌多。正好,将外祖母家里送来的那些好物件都存起来,将来不一定还有其他的用处呢。
  重活一回,姜耘昭现在对钱财看的可比以前重的多了,哪怕现在她手中已经有不少价值不低的好东西,但姜耘昭还是觉得应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