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这话,郑皇后眼中的笑意更甚了。
  不由问起东宫的事情来。
  赖嬷嬷如何不知娘娘是在问郑氏,缓缓回禀道:“郑氏一直闹着要往坤宁宫来请安。除此之外,倒也没敢有别的什么心思。”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只是昨个儿似乎是想亲自做了宵夜送去太子殿下的书房,不过到底还是被身边的丫鬟给劝住了。说怕惹了娘娘动怒。”
  郑皇后点点头,没有说话。
  赖嬷嬷也有些琢磨不透,娘娘这到底是动怒了,还是别的什么。
  只是不等她开口,就听宫女进来回禀,“娘娘,郭二姑娘过来给您请安了。”
  听着宫女的回禀,赖嬷嬷心中不免感叹一句,这郭家姑娘,倒也是个识时务的。
  郑皇后也因为她的懂事眼中又充满了笑意,等郭蓁恭敬的给她请了安,她更是拉了郭蓁的手,宽慰她道:“好孩子,姑母知道你一直都是最懂事的。你放心,姑母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外头那些流言蜚语,你且不要理会。等你太子哥哥什么时候坐上那个位子,姑母自会给你做主。等你生了子嗣,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姑母自会给他请封世子。”
  郭蓁难掩眼中的震惊,不可置信的看着郑皇后。
  她是知道靖南王府原先的世子妃给世子爷留了子嗣,还是个哥儿,也因此,世子爷格外的宠着这个孩子。可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了子嗣之后,能够取而代之。
  这真的太吓人了。
  她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的。
  看她吓得脸都白了,郑皇后却好生得意,又开口道:“你这孩子,姑母还能骗你不成?等你太子哥哥登基,靖南王府虽说是宗亲,可只要你太子哥哥一道旨意下去,靖南王府还敢不从不成。”
  这样的郑皇后让郭蓁第一次理解了,当年她何以能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
  她只觉得指尖都在颤抖,她虽然觉得世子爷转而求娶郡主,让她很是难堪,可也从未想过,要这样拿捏世子爷的。
  从小,她就知道姑母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更知道外面那些流言蜚语,时至今日,都有人借着郑淼成了太子良娣的事情,戳她的脊梁骨。
  可这样的得意,她是不愿意的。
  若她真的嫁给世子爷,那世子爷便是她的夫君,是她信得过的人。她不想这样日日算计,夫妻反目。
  更不想成为第二个姑母。


第141章 太子大婚
  时间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太子大婚之日。
  天还未亮,东宫的宫女和内监们就忙乱了起来。
  而坤宁宫里,郑皇后也是一身华服,妆容前所未有的精致,可面儿上却丝毫都没有笑意。
  太子大婚,依着祖宗的规矩,该是御林军在前开道,从崇文门出发,銮仪卫备八抬凤轿至顾家去迎亲的。
  可今个儿一大早,郑皇后却听说,御林军那边并未有任何的动作。
  郑皇后差点儿没气晕过去。
  皇上这到底是要做什么?之前丁点儿风声都不露,偏偏在今个儿,给她这样的措手不及。
  可这样的大喜日子,她又怎敢往皇上面前去哭求。
  赖嬷嬷也觉得惊讶极了,可这会儿也只能宽慰主子,“娘娘,您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沉不住气。”
  郑皇后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险些没哭出来,“本宫便是再有错,之前惹了皇上猜忌,可皇上怎能这样全然不顾太子的体面。太子早早就被立为储君,今个儿这婚事,本宫还想着大婚过后,皇上也该让太子学着监国了。可现在,朝臣们少不了会揣摩皇上的心思,又如何会让太子监国。”
  郑皇后心中委屈极了,皇上怎能如此寡情。
  凤昭院里,谢元姝才醒来。今个儿太子大婚,她免不了去宫里参加宫宴。可想到那冗长的流程,她便想在被子里多呆一会儿。
  芷东看她懒散的样子,笑着道:“郡主,瞅着这时辰,太子殿下也该出宫了。皇后娘娘早就盼着殿下大婚,礼部那边,怕早就想着法子讨皇后娘娘的欢心了。今个儿这迎亲的场面,想必是十里红妆,别提有多盛大呢。”
  谢元姝听了,笑了笑,她知道今个儿这样的大喜日子,不少人会凑热闹去看太子迎娶太子妃。
  可她才没这样的闲工夫。
  由芷东侍奉着沐浴梳妆,又简单用了些早膳之后,谢元姝便往鹤安院去了。
  只她才刚到鹤安院,便感觉院子里一阵紧张的气氛。
  守在屋檐下的丫鬟见她来了,恭敬的请安道:“郡主。”
  谢元姝看她一眼,低声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那丫鬟小声回禀道:“方才宫里传出了消息,说是殿下往顾家去迎娶太子妃,并未有御林军开道。”
  饶是谢元姝重活一世,闻着这消息,也不免怔在了那里。
  上一世,可并未有这样的事情的。
  她缓步走进屋,果然见母亲和几位嫂嫂神色都凝重的很。
  “母亲,这事儿可是真的?”谢元姝仍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凤阳大长公主点了点头,“皇上如今的心思是愈发难以揣摩了。怕是郑皇后也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呢。”
  看母亲颇为感慨,谢元姝缓缓道:“这又怪得了谁?皇后娘娘一次又一次的做那些小动作,前几日愣是逼的郭蓁往慈宁宫去当说客,皇上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怕也觉得皇后对太后娘娘失了孝心。”
  凤阳大长公主暗暗叹息一声,“是啊,我也琢磨着是因着此事。否则,皇上又岂会这样胡来。”
  一旁,大太太纪氏也开口道:“皇后娘娘若肯向太后娘娘低了这个头,事情也未必就会这样。”
  不用想,因着这事儿,今个儿宫宴时,气氛会有多尴尬了。
  众人心思各异,可却还得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表现出一派祥和热闹。
  不过这毕竟是内宫的事情,纪氏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二太太和三太太也同样如此,又吃了半盏茶,就都退下了。
  凤阳大长公主拉了女儿的手坐在她身边,不免感慨一句:“往日里,想到你要离京外嫁,我这心里,总还是有些不舍。可现在,比起把你留在身边,我倒宁愿你能早些随了世子爷往西北去。”
  “皇上这样的喜怒无常,做出来的事情,岂是我们能预料到的。”
  若能预料到,郑皇后也不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她的幼姝,承平帝这么些年对她的心思,她如何能不怕。
  哪怕是他有撮合幼姝和卢家公子的心思,可这样的喜怒无常,她如何能不担心。
  谢元姝笑了笑,安抚她道:“母亲,您莫要自己吓自己。我们谢家,又岂是这么好欺负的。若成国公府也能如我们谢家一般,皇上表哥未必就敢这样给太子没脸。”
  凤阳大长公主宠溺的摸了摸她的脸颊,道:“母亲确实是老了,若不是有你在,让谢家和韩家暗中结盟,我们谢家,难免就被动了。往日里,我还觉得皇上尊我这个姑母,可实际上,是我有些迟钝了。我们谢家,早就遭了他的猜忌,不过是我不愿意承认,或者自欺欺人罢了。”
  母亲的话让谢元姝不由想起上一世来。
  可好在是,这一世,谢家不会再有那样的结局了。
  而此时的顾家,也闻着了消息。
  顾家本没这个心思,卷进这皇权的斗、争中去。可皇上一道旨意下来,顾家也只能遵旨。
  顾潋一身凤冠霞帔,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顾大太太强压下心中的慌乱,抓着她的手道:“潋丫头,皇上此举怕是对皇后娘娘积怨已久。”
  顾潋吓得眼睛都要红了,差点儿没落下泪来。
  这史书上也不是没有废太子的先例,若有朝一日,太子被废了,她岂不也逃不过。
  想到这样的可能性,她吓得浑身一个瑟缩。
  她从未想过嫁给太子的,怎么突然间竟然到了这样进退两难的地步。
  前些日子,因为郑氏和太子的丑事,她私底下没少落泪,可母亲宽慰她说,不是郑淼,也会有别人。
  既然是皇上赐婚,当了这太子妃,万万要不得的就是善妒。
  何况郑淼还是皇后娘娘的侄女,外头的流言蜚语再多,她也不好故意给郑氏难堪。否则,和皇后生了嫌隙,最终落得没脸的就是她了。
  这些话,她谨记在心,已经想好自己在东宫,规规矩矩的,就当一个贤惠温婉的太子妃。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大婚这日,皇上竟然会故意给太子没脸。
  她脑海中止不住的想着太子若是被废,她怎么办?
  随太子圈禁,不,不要,她不要这样。
  看她脸色苍白,一副吓傻的样子,顾大太太猛的抓紧了她的手,手上的力度之大让顾潋不禁啊的一声。
  见她终于回过神来,顾大太太一字一顿道:“好孩子,你不要怕。皇上膝下就大皇子和太子两个皇子。即便婳嫔娘娘生下皇子,也绝对不可和殿下相争。太子又被立为储君多年,皇上不可能真的拿太子怎么办的。”
  “你记住母亲的话,今个儿一切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皇上是仁君,你若表现的战战兢兢,不免惹了皇上不喜,也连带了我们顾家。”
  “你爹爹一辈子勤勤恳恳,这样的无妄之灾,你让他如何面对列祖列宗。所以,你给我振作一点。大婚之后,若能早些给生下皇孙,太子殿下的地位就更稳了。届时,皇上即便真的存了废太子的心思,朝臣们怕也不会答应。”
  顾潋只感觉自己的心噗通噗通跳大不停,可她来不及多想,便听外头礼乐声响起。
  她像个木偶人似得,被身边的嬷嬷搀扶着,拜别父母。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顾潋感觉耳边的礼乐声都有些恍惚。
  她尚且如此,太子朱崇就可想而知了。
  他从未有过这样没脸的时候,他确实不喜顾氏做他的太子妃,可毕竟是他大喜之日,尤其想到母后和他说,待他大婚之后,父皇许会让他开始监国,他心中如何能不期待。
  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父皇会给了他这样的当头一棒。
  可他却不敢表露出丝毫的伤心,是赏是罚,皆是君恩。这一刻,他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一日没坐上那个位子,在父皇面前,他都只能表现的恭顺,再恭顺。
  因为这样的意外,这晚的宫宴上,大家是各怀心思。
  谢元姝看着朱崇和承平帝父慈子孝,更是有些许的恍惚。
  好在,大家都是人精,谁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戳穿眼前的假象。
  可也因为这样诡异的气氛,等从宫宴出来,谢元姝感觉自己疲惫极了。
  马车里,她揉着自己微微有些疼痛的太阳穴,好一阵沉默。
  芷东递了点心上前,“郡主,方才宫宴上,奴婢看您都没吃什么东西,您多少用点儿吧。”
  饶是芷东常随郡主出入宫廷,今个儿也是战战兢兢的。
  “郡主,今个儿晚上,怕是有很多人睡不着觉了。太子妃娘娘怕也吓坏了,这大喜的日子,偏偏出了这样的事情。”
  谢元姝不由想起上一世来。
  顾氏性子温婉,又因为有郑淼在,她从未得过太子的欢心,更是处处避着郑淼的锋芒。
  一个月里,太子有时候甚至一次都不往她房里去,她纵是想有子嗣傍身,也是奢望了。而上一世直到她死,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太子被废之前,她战战兢兢,等到太子被圈禁,她没能享受一日的荣宠,更不得不陪太子提心吊胆。


第142章 不眠之夜
  而这晚,最难以入眠的,莫过于郑皇后了。
  赖嬷嬷侍奉着她除掉头上的珠钗,此刻她静静的坐在梨花木吉祥纹梳妆台前,瞧着铜镜中的自己。
  赖嬷嬷知道她不好受,小声道:“娘娘,皇上许也只是一时动怒,不会真的拿殿下怎么办的。”
  郑皇后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听着赖嬷嬷这话,她的眼神闪过一丝狠绝。
  赖嬷嬷看着,不由打了个寒颤。
  不待她开口再劝,只见郑皇后从梳妆台上拿出一个黑漆如意纹盒子。
  这里面,可是郑皇后这些年攒下的体己钱。
  “娘娘,您……”赖嬷嬷看她这样,心中不由有些疑惑。这些年,这坤宁宫便是再艰难,娘娘也未想过动这里面的银票。
  她心中暮的一紧。
  郑皇后看着这满室的落寞,声音里带着自嘲道:“今个儿皇上敢这样给太子没脸,不过是因为成国公府不堪重用。若郑家也有谢家一样的兵力,军、功起家,皇上即便心里对太子不喜,也断然不会做的这样绝。”
  “这大半年里,本宫活的是怎样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可本宫总宽慰自己,本宫膝下有太子,皇上不会这样绝情的。直到今日,本宫才恍然大悟,本宫早已不是潜邸那会儿深受皇上恩宠的太子良娣了,更不是刚入主坤宁宫的皇后。皇上老了,即便本宫和太子不做什么,皇上也会越来越不放心太子。而本宫,断然不能这样坐以待毙的。本宫费尽心机,坐上皇后的位子,本宫绝对不要认输。”
  赖嬷嬷是知道皇后言语中的怨恨的,可皇上毕竟是君,这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娘娘又能如何。
  看她眼中的疑惑,郑皇后冷哼一声,“皇上不是最不放心韩家这异姓王吗?本宫之前也从未质疑过皇上的决策。想着皇上除掉韩家也好,等太子登基之后,也减轻了不少压力。不至于有这样一个异姓王,在西北虎视眈眈。更为了讨好皇上,本宫亲自往东暖阁去,让皇上把宁德许给那韩家三公子。可现在,本宫宁愿留着韩家,本宫可以许韩家三公子取代韩砺,可本宫绝对不会让皇上再进一步的。留着韩家为本宫效力,本宫和太子才不至于这样战战兢兢。”
  赖嬷嬷心中一阵惶恐。皇后娘娘这是要暗中积蓄在西北的力量。
  皇上想让宁德公主下嫁,利用昭华大长公主还有宁夏总兵戚家铲除韩家这个异姓王。可皇后娘娘却想保住韩庆,让镇北王府为她所用。这招棋,可是一招险棋。
  等皇上若是晃过神来,岂不觉得皇后有不臣之心。
  赖嬷嬷是知道皇上的猜忌心的,可娘娘甘愿冒着这风险,也要把西北归为自己所有,这当真是太大胆了。
  郑皇后微微勾勾唇角,“本宫之前只想着讨了皇上的欢心,可现在本宫不得不为自己打算的。宁夏总兵戚家因为是招安,这些年虽也有些势力,但是要真正的和镇北王府府抗衡,这绝对是伤敌三百自损三千。本宫也只能赌一把了,这些年本宫所有的体己都拿去给戚家疏通关系,若真的能让韩庆取代韩砺,昭华大长公主只手遮天。届时,除了戚家之外,韩家也是本宫手中的倚仗。如此一来,皇上即便存着废太子的心思,也绝对不敢轻举妄动的。”
  赖嬷嬷还是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皇后。
  郑皇后看她这样的眼神,轻笑一声:“皇上哪怕是顾及半分旧情,本宫也不至于有这样的心思。”
  “经过今个儿这样的事情,本宫算是彻底明白了,比起这样整日的小心翼翼,让皇上安心。最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积蓄势力,让皇上即便是有心也不敢朝太子下手。”
  说完,她眼神更冷了,“本宫早该想到的。比起除掉韩家,留着韩家,对本宫才是最有利的。若太子都不能顺利登基,什么都是假的。”
  郑皇后当初让皇上立了儿子为太子,她其实不是不知道,史书上有多少例子,太子最终会遭了猜忌。可她以为,凭着皇上对她的恩宠,凭着皇上膝下就两个儿子,大皇子不中用,皇上是绝对不会动这样的心思的。
  可她还是没能逃过。可见,历朝历代的皇上,都是多疑的。她若能早些看清这些,若能早些做打算,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措手不及。
  可现在还不晚,皇上今个儿也只是稍微警告太子罢了。她这个时候谋划,还不算迟。
  长春宫里,恭妃穆氏也是难以入眠。
  惠安公主却是前所未有的开心,“母妃,您也看到皇后娘娘今个儿的难堪了,谁能想到呢,父皇会这样让她没脸。”
  穆氏暗暗叹息一声,眼前不由闪现出她被废那一日的情景。
  惠安公主并不知她心中所想,她难掩激动的抓着母妃的手,一字一顿道:“母妃,父皇对太子这样猜忌,若不是真的心生厌恶,也不至于做到这样的地步。这往后,只要我们稍微的添一把火……”
  话还未说完,就见穆氏紧紧捂了她的嘴。
  可穆氏如何不晓得,惠安想说的是什么。
  她更知道,太子若能顺利登基,那阳陵侯府,迟早不会有好结果。
  尤其皇上把惠安嫁到阳陵侯府,她琢磨不透,皇上是怎样的心思。可不管如何,只要最终是太子登基,阳陵侯府算是彻底没有希望的。
  所以,对也惠安方才说的那些话,她心中虽然震惊,却也知道,她说的在理。
  见母妃并未训斥她,惠安公主挽了母妃的手,又道:“母妃,父皇让我嫁到阳陵侯府,心中必然是有悔意的。父皇的猜忌心比往年愈发重了,这个时候,若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