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阳大长公主暗暗叹息一声,摆摆手,“罢了,你们都退下吧。这事儿,让我想想。”
  知道母亲一时间肯定觉得她方才所说有些大胆,可谢元姝却知道,若几个哥哥知道,定也会同意她这么做的。
  谢家门前的牌匾,可不是让别人随意践踏的。
  即便对方,是祁王府也不成。
  而此时的坤宁宫里,郑皇后听说昭华大长公主送了请安折子到御前,不由有些惊讶,“昭华大长公主要回京省亲?”
  不怪郑皇后这样惊讶,实在是昭华大长公主年岁已高,此番回京更是舟车劳累,身子骨如何能撑得住。
  赖嬷嬷恭敬道:“殿下这是要故意恶心那孟老夫人呢。说是借着镇北王入京参加太子殿下大婚一事,一同回京。”
  郑皇后脑子转的极快,喃喃道:“这镇北王如何能答应?”
  昭华大长公主这是想让镇北王奉她入京呢,饶是郑皇后平日里做过不少肮脏的事情,可瞧着昭华大长公主这行事作风,还是不由有些惊讶。
  “可不是嘛,娘娘,昭华大长公主虽当初是养在淑贵妃膝下,可您看看城南的公主府,比起凤阳大长公主殿下的公主府,虽是规制小了些,可景色却是极美的。”
  郑皇后知道这地,沉默半晌,缓缓道:“按说昭华大长公主离京也这么些年了,她也不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如今裴家又失势,皇上也该动心思把这公主府给收回来了。不管是赐给朝臣,还是别的什么用。可也怪了,皇上竟然一直都没有动静。”
  赖嬷嬷缓声道:“皇上必定是顾忌着太、祖爷吧。”
  皇上的心思,哪里是那么好猜的,郑皇后也不为难自己,又道:“昭华大长公主此番入京,本宫看不单单是为了省亲。难不成,她是想替裴家在皇上面前说话。还是说,还打了什么别的心思。”
  郑皇后的话才说完,就见梁禺顺弓着身子走了进来,“娘娘,您的密信。”
  郑皇后微微蹙眉,有些糊涂。
  “是昭华大长公主暗中差人送来的。”
  哦?
  郑皇后心中更是疑惑。
  梁禺顺恭敬的把信笺呈上前。
  待郑皇后打开,看着手中的白纸黑字时,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第112章 分析
  “娘娘,昭华大长公主在信中,可是说了什么?”赖嬷嬷看郑皇后的神色,笑着问道。
  话音刚落,郑皇后笑着将手中的信笺递给了赖嬷嬷。
  赖嬷嬷恭敬的接过,当她看清上面所说事情时,眼中顿时难掩惊讶。
  “娘娘,殿下竟然想替韩家三少爷求娶宁德公主?”
  饶是她在内廷这么些年,也觉得昭华大长公主此举,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这谁人不知,宁德公主得皇后娘娘恩宠,虽不是嫡出,可这朝夕相处间,多少是有些情分的。
  那韩家三少爷,若昭华大长公主这些年有那个能耐让他取代韩砺,那他许还有那个资格求娶公主。可如今,他又拿什么来求娶公主?
  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过分的。
  可心里这样嘀咕着,她瞧着自家娘娘的神色,像是并未反对这婚事一般。
  没等到她开口,便听郑皇后暗暗叹息一声,道:“前些日子,韩家世子爷遇刺,就差那么一丁点儿,命就保不住了。京城里近来更有传闻,是昭华大长公主在背后动了手脚。这些流言蜚语,本宫不能说信,可也不能说不信。”
  “可有一点,本宫却是知道的。这些年镇北王府的存在,让皇上夜不能寐。否则,也不至于把韩家世子爷留在御林军。可这又怎么可能让皇上安心。前些个儿,那韩家更是抓着韩砺受伤一事死死不放,皇上不得已,给了韩家西北设立马场的权利。而韩家这样的举动,只会让皇上更忌惮。这口气,皇上轻易不会咽下去的。”
  “而这个时候,我若是把宁德公主嫁给韩家三少爷,那昭华大长公主便有了倚仗,本宫就不信,西北当真是铜墙铁壁,都对韩家忠心耿耿。到时候,这镇北王府日后是个什么样的局面,还说不准呢。”
  “加之有些传闻,说镇北王驭下极为严苛,西北也不乏纨绔子弟,可在镇北王的铁、拳之下,哪个敢和镇北王硬碰硬。可这明面儿上是不敢,不代表私底下不怨气横生。若我们能好好利用这一点,对我们是大大有利的。便是等太子登基之后,也减轻了不少压力。不至于有这样一个异姓王,在西北虎视眈眈。”
  赖嬷嬷听着她这番话,知道娘娘是已经认可这门婚事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虽之前娘娘有心让那裴氏做太子妃,遭了皇上的猜忌。可如今,宁德公主下嫁,这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娘娘能想到的,皇上自然也不会想不到。她估摸着,这事儿,该是稳妥的。
  只是,想到宁德公主那性子,她又忍不住开口道:“娘娘,这淳嫔这些年日日在您面前献殷勤,也都是为了您能给宁德公主择一门好的婚配。这若是让她知道您有意让宁德公主嫁给韩家三少爷,她可不得闹腾起来。”
  “还有宁德公主也是,她这些年得您恩宠,早就自诩为嫡出的公主了,怎么会甘心离京外嫁。”
  郑皇后拿起身侧的茶杯,轻抿一口,漫不经心道:“御旨赐婚,岂容她哭闹。何况,本宫也没怎么着她,她若是个孝顺的,就该知道感恩。这日后,若镇北府真的格局有变,那三少爷能取代了韩砺,那她顺理成章就是镇北王府的世子妃。”
  听着郑皇后这话,赖嬷嬷心中却暗暗叹息一声。娘娘这话,倒也没错。可娘娘却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点。
  这依着皇上对镇北王府的猜忌,不管是昭华大长公主,还是这韩家三少爷,不过是手中的棋子罢了。若真的等到事成那一日,这韩家三少爷,又怎么可能真的享了荣宠。他毕竟是姓韩,皇上自然会斩草除根。届时,西北才算是真正的安稳了。
  至于宁德公主,到时候,皇上顶多给道恩旨,许她回京。
  可这样一个公主,又有谁敢娶她。
  也只有皇上赐婚的旨意,才会有人不甘心的娶了她吧。
  而且,这宁德公主若是有了韩家的子嗣,这事情就更复杂了。即便她不倾慕韩家三少爷,即便这只是一桩政、治联姻,可又有哪个母亲不爱孩子的。
  可这些话,皇后娘娘装糊涂,她也不会愚蠢的说出来。
  “这事儿先瞒着淳嫔和公主。否则这会儿就走漏了风声,本宫这坤宁宫可就清净不起来了。”
  赖嬷嬷点头应是,想着娘娘不欲再提这个话题,便笑着把昨个儿祁王府发生的事情说给了皇后娘娘,就当是逗乐了。
  郑皇后果然是噗嗤笑了出来,“这谢家这些日子怕是风水不好。先是有陈家世子爷那桩丑事,如今,这才出嫁的长房嫡长女弄了这样的没脸,这若不是你说的,本宫怕是都不信呢。”
  赖嬷嬷也难掩感慨道:“可不就是风水不好。不过啊,那谢家大姑娘也真是个晦气的。之前克死了郭家二少爷不说,昨个儿,又害的祁王府世子妃没了孩子。也不知祈王妃是怎么想的,竟然会求了这门婚事。那祁王府二少爷谁不知道自幼就身子弱,她也不怕把这二儿子给克死了。”
  郑皇后只是乐得在一旁看戏,哪里会为着这事儿费神,“这回门那日,谢家可更是成为京城最大的笑话了。本宫都有些等不及了呢。”
  许是难得的有件开心事,能看了谢家的笑话,郑皇后接下来两日都有些等的迫不及待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谢家竟敢大门紧闭,把这新姑爷堵在了门外。
  凤昭院
  谢元姝这日贪睡了些,起来时,外头已经是日上三竿。
  按说今个儿是谢云菀回门的日子,她作为长辈,不该这般懒散的。
  可这件事情,倒也怪不得她,而是,大哥一早就发了话,他这辈子就当没这个女儿了。
  所以,今个儿阖府上下,可都没有迎接新姑爷的喜庆,反倒是静的可怕。
  芷东侍奉着她沐浴梳妆,低声道:“郡主,听说大姑娘这会儿还在大门外跪着呢。这也不知会跪到何时。”
  芷东在国公府当差这么多年,也是知道国公爷的性子的。她心中也忍不住有些觉得大姑娘这是故意让国公爷为难。
  她做的那些事儿,让谢家颜面尽失,难道她心里就丁点儿不觉得不妥吗?
  怎还敢这样跪在外面逼着老爷开这个门。
  “大嫂那边呢?可是有什么动静?”
  谢元姝漫不经心道。
  “听说大太太一大早往鹤安院请安之后,就在小佛堂礼佛呢。一直都没出来。”
  闻言,谢元姝暗暗叹息一声,她知道大嫂心里怕是难过的。
  芷东见自家郡主的脸色,缓缓又道:“郡主也别着急,大太太执掌中馈这么些年,也不是经不住事儿的人。而且身边有阮嬷嬷在,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谢元姝点点头,感慨道:“我都有些盼着宝桐早些嫁过来了。”
  芷东附和道:“是啊,表姑娘若是嫁过来,大太太就当多了一个女儿,也算是有些宽慰的。”
  谢家大门外
  谢云菀已经是妇人的装扮,一身蜜色兰花纹褙子,梳了流云髻,乌黑的头发上插着支红宝石蝶舞金簪,耳垂上一对同色耳坠,看上去倒比未出阁时,更显眼了些。
  只是,和这浑身的贵气不符的是,她脸色的苍白,还有额头的汗珠。
  她已经足足在这里跪了快两个时辰了,可谢家的大门还是没开。
  她今个儿回门,其实心里多少也知道,祖母和爹爹因着她往姚氏跟前赔罪之事,心中会对她有些不满。可不满归不满,她万万没想到,谢家的大门竟然紧紧闭着。
  她恼羞之下,恨不得抬脚就朝门口的小厮踹去。可她是新嫁娘,而且朱裕也在身侧,她也只能是想一想罢了。
  “那日是我糊涂了,岳父动怒,也是情理之中。”让她多少有些欣慰的是,朱裕并未恼羞成怒的甩袖离去,反倒还来宽慰她。
  可她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狠了狠心,便跪在了那里。
  她就不信了,祖母和爹爹还能不顾及谢家的名声了?
  她知道自己这样有些卑劣,可她也顾不得别的了。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一跪,竟然跪了这么久,都没有动静。
  “姑娘,老爷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奴才敢关了大门,肯定是老爷下了令。没有老爷的吩咐,没人敢开这个门的。”
  伴雪低声劝着自家姑娘道。
  其实,对于姑娘跪在这里,她心里是不认同的。这哪里是求宽恕的样子,姑娘这根本就是在逼国公爷开这个门。
  谢云菀也知道这门今个儿怕是开不了了,忍不住低声哭了出来,“我只当母亲多少会替我求情,可现在,我算是明白了。母亲根本心里早没我这个女儿了。”
  “姑娘,您便少说一句吧。要奴婢说,那日您就不该听了二姑娘和王妃的话,您那么一跪,这丢的可不是您的脸面,也让谢家跟着没脸。”
  谢云菀这几日其实也恍惚过来,那日她有些欠考虑,可她能怎么办?
  她有其他的选择吗?


第113章 透露
  不管谢云菀是怎样的意难平,这日谢家的大门她最终还是未踏进去。
  朱裕可没她的好耐心,在她跪了不过半个时辰的时候,就借口离开了。
  谢元姝闻着这消息,也没意外。这位祈王府二公子的行事作风,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何况,谢云菀初那么一跪,他许也觉得没什么不妥。可之后,面上又怎能挂的住。怕是这日后的每一日,当他看着谢云菀时,就会想到,她给他带来的难堪。
  而这些,谢云菀那蠢货,怕是现在还没晃过神来。
  而且相比祈王府的事情,谢元姝更关心的是昭华大长公主递到御前的请安折子。
  方才,韩砺已经差人给她递了消息,说是昭华大长公主的请安折子已经到了御前,而他,也已经都筹备好了,不出几日,就会有御史弹劾公主府占、用百姓田庄之事。
  这人办事倒是利索,谢元姝忍不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也难怪上一世最终会坐上那个位子。
  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说是二姑娘过来了。
  不用想,谢云萱肯定是因为谢云菀的事情,过来和她聊天的。
  “小姑姑,大姐姐这是怎么了?伯父都撂了话,说就当没她这个女儿。大伯母虽嘴上不说,可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听说抄了一整日的佛经。”
  说完,谢云萱叹息一声。
  谢元姝还以为她免不了又道嘀咕几句,却见她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她。
  难道她过来,还有别的什么事情?
  谢元姝忍不住伸手弹了她额头一下,笑骂一句:“和小姑姑还有什么见外的,说吧,可是有什么事情想让小姑姑帮你拿主意的。”
  说罢,不等谢云萱开口,她又揶揄她道:“难不成是魏家世子爷惹你生气了?”
  提起这魏峋,谢元姝更是忍不住感慨一声。这自打两家定了亲,虽婚事还要等到明年,可这魏峋却隔三差五的给谢云萱送了东西来。旁的也就罢了,这魏峋却另辟蹊径,愣是把京城犄角旮旯的美食,送到谢云萱面前。
  刚开始几次,谢云萱免不了羞恼,可这魏峋却像是个愣头青一般,根本不知收敛。谢云萱无奈,尤其瞅着眼前这很少见的美食,如何能抵挡得住诱、惑。之后也就全都笑纳了。
  为了这个,谢元姝私底下早就打趣过她几次。
  今个儿再提及这魏峋,谢云萱可不当即就红了脸,只见她鼓着腮帮子,眼中满是羞涩道:“小姑姑真是,次次都不忘记打趣我。”
  说完,她顿了顿,终于是回归了正题。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情,只是她今个儿往鹤安院时,在屋檐下听祖母和身边的嬷嬷提及了小姑姑的婚事。
  祖母还说,借着这次太子大婚,届时各地封疆大吏肯定会入京,想着能趁机相看相看小姑姑的婚配。
  这自从陈家世子爷那桩丑事之后,祖母虽没说什么,可阖府谁不知道,小姑姑的婚事让祖母头痛着呢。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依着祖母对小姑姑的宠爱,她以为祖母只会在京城世家大族子弟中相看,可今个儿听祖母的那番话,似乎也没那么绝对。
  谢云萱也不是故意偷听墙角的,可这事儿她又觉得,怎么着都得知会小姑姑一声。
  祖母虽宠着小姑姑,可让小姑姑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也没什么错的。
  谢元姝没想到她欲言又止竟然是为了这个。
  其实,她听着这事儿,并未有太多的意外。
  她是母亲的唯一的女儿,母亲又这个岁数了,自然会格外的看重她的婚事。
  尤其陈家那桩丑事之后,她的婚事,想必很是棘手呢。
  可对她来说,重生一世,她能让陈家成为众矢之的,让陈延之那样狼狈不堪,她其实已经很知足了,她并未过多的担忧过自己的婚事。
  要她说,她也没什么要嫁人的心思。
  若可以,她想就这样陪着母亲。
  见她不说话,谢云萱不由有些紧张,觉得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会不会因为自己私做主张,惹了小姑姑不开心。
  看她愧疚的样子,谢元姝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笑道:“放心,小姑姑没事的。”
  看她嘴角的笑意,确实不像是伤心的样子,谢云萱终于是放下心来。
  又和小姑姑说了会儿话,就准备离开了。
  可这才刚起身,就见芷东匆匆走了进来。
  “郡主,听说那罗氏悬梁自尽了。”
  罗氏?
  谢云萱不比谢元姝知晓朝堂那些事儿,只是这名字,似乎也很熟悉的样子。
  在她蹙眉的功夫,谢元姝淡淡道:“罗氏这是存着保全徐次辅的心思呢。”
  自前几日赵保在宫道上杖毙了孔大人,徐府这些日子更是战战兢兢,就等着乾清宫的旨意呢。可这旨意,却迟迟未下。
  这可比直接降罪徐家,都要让徐家难受。
  有什么比架在脖子上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刀威慑人心吗?
  而在昨日,宫里又有流言传出,说是皇上在御书房怒骂徐次辅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还提及了这罗氏,说是徐次辅不顾同僚之情,此为不义。
  谢元姝闻着消息时,也没把这放在心上。毕竟,她早就知道,依着皇上的性子,不会轻易饶了徐次辅。只是,他还没决定,要不要手下留情,毕竟徐次辅可是当过太子太师的人。
  而且,东宫大婚在即。
  可他那番话,活生生是逼死了罗氏。
  谢元姝这会儿也忍不住有些唏嘘。
  当年,罗氏倾慕徐次辅,主动求嫁。而今,因着皇上这番话,她悬梁自尽,必然是想着能保全了夫君。
  一个女子能情深至此,谢元姝一时间也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时间就这样很快又过去五日,这日早朝,乾清宫终于传出消息,皇上准了徐次辅回乡丁忧的折子。
  徐次辅磕头谢恩。可如何能不知道,日后这京城,他必是回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