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还怕自己没有荣宠吗?”
  郑淼低垂着头,她听得出,姑母今个儿是和她掏心掏肺了。
  可问题是,她也并非身子有问题,怀不上孩子。若真的配合姑母演一场假孕的戏码,那她便不可能再被太子哥哥临幸。
  这中间,若是那白氏却有了自己身孕,她岂不就落了下风。
  她即便名义上有子嗣,可她是清楚的,这孩子,根本不知哪里来的野孩子,她到时候怎么可能真的母凭子贵。
  到时候,姑母只怕也更看重白氏的孩子,毕竟他身上才真正有皇家的血液。
  见郑淼不说话,郑皇后突然冷了脸,道:“淼丫头,姑母坦诚和你说这些,不代表姑母非你不可。你到底姓郑,这件事情上姑母岂会便宜了别人。”
  见郑皇后突然疾言厉色起来,郑淼的心猛地一咯噔,她虽然还有些不安,可她更知道,她若是拒绝了姑母,怕是就自此得罪姑母了。
  其实仔细想想,她和姑母是打不断的关系,姑母即便是为了成国公府,也不可能真的让这场戏演砸的。
  她和姑母已经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谁丢下了谁,都可能落水。
  想来,姑母不会这样愚蠢的。


第233章 不下雪
  时间就这样很快过去,眼瞅着就到了年关了。
  凤昭院里,谢元姝懒懒的躺在贵妃椅上,看着手中新的来的话本子。
  自打畅春园传出郭太后身子微恙的消息,近段时间,坤宁宫倒像是没了动作。就连大理寺查出徐次辅牵扯进科举舞弊之事,皇上震怒,下令把徐家满门抄斩,皇后都未往乾清宫求情。还有谢家和阳陵侯府结亲一事,郑皇后也似乎是不准备插手了。
  谢元姝原本等着看好戏,也因为坤宁宫的平静,未能如愿。
  感受着这京城前所未有的平静,谢元姝不由还有些不适应。
  芷东看郡主手中拿着话本子,却不知神游到了哪里,笑着开口道:“郡主,这往年这会儿,早不知下了几场雪了。可今年,却迟迟没有下雪的迹象。钦天监那边,怕也是焦头烂额呢。”
  闻言,谢元姝放下手中的话本子,拿起身侧的茶杯,轻抿一口。
  是啊,这若是往年,这个时候早就下雪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若再不下,不知惹了多少流言蜚语呢。
  谢元姝不由回忆起了上一世,似乎记忆中,并未有这样的事情。京城这哪一年,不是大雪纷飞啊。
  正想着,就有丫鬟缓步过来回禀道:“郡主,方才从宫里传了消息出来,说是太子良娣有了身孕了。”
  郑氏竟然有孕了?
  听着这消息,谢元姝身子猛地一僵。
  这怎么可能呢?
  上一世,郑氏到死都没有孩子的。
  谢元姝第一念头便是郑氏使了假孕的招数。
  当然,谢元姝也知道自己重生之后,好多事情都改变了。可她却隐隐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异常。
  再加上郑皇后近来的平静,她如何能不生了疑心。
  若郑皇后等的就是这一日,就是要等到东宫有子嗣,那这段时间她的静默倒也可以理解了。
  郑皇后不会看不出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可东宫有了子嗣就不一样了。若她为了给自己手中留了筹码,故意让郑氏假孕,也不是说不通。
  可转念再一想,谢元姝又觉得郑皇后即便用假孕的招数,也不至于找了郑淼。
  郑淼毕竟是她的侄女,这若事情暴露,她如何能脱得了关系。
  难不成,事情只是巧合?
  谢元姝一时间也有些琢磨不透了。
  不过她也不急,郑皇后若真的动了手脚,那总能露出蛛丝马迹的。
  这时,又有丫鬟过来回禀,“郡主,世子爷过来了。”
  说话间,韩砺浅笑着就走了进来。
  看谢元姝躺在贵妃椅上,身侧放着话本子,韩砺忍不住调侃一句道:“郡主这日子倒是悠闲,我就惨了,虽说临近年关,可这御林军却偷不得半日闲呢。”
  谢元姝知道他在打趣自己,也不客气,道:“韩家打了胜仗,又成功和朝廷讨了犒军的银子,世子爷如今可是如日中天呢,即便在御林军当值,又有谁敢累着世子爷呢?”
  韩砺笑着坐下,见今个儿谢元姝穿了一身月白色银丝夹袄,同色缎子裙,这样的天气,虽说没有下雪,可外头也是有寒意的,便忍不住担心道:“这多少也该盖件披风的,若是着凉了,可怎么办?”
  突如其来的话让谢元姝忍不住笑了笑,“怎么会着凉呢?今年冬天可一场雪都没下呢。”
  韩砺幽幽一笑,伸手抓了她的手在手心,“近来皇上日日召见钦天监的人往东暖阁,每日都少不了训斥。这若再不下雪,皇上怕是下不来台呢。”
  韩砺这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
  瑞雪兆丰年,今年又是多事之秋,先是泰山地动,之后东宫走水,接着又是一桩又一桩的事情,太子往佑安寺修行,皇太后更是临近年关,身子微恙。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却一场雪都没下。
  这怎么能不惹了一些流言蜚语出来呢?
  没了这瑞雪,来年肯定会春旱,到时候影响了丰收,大量的灾、民,便是天谴了。
  皇上如何能不心急。
  这是上天给的警示呢。
  想想往年,大雪纷飞,每年内宫都要调拨不少人扫雪。
  这样一对比,可想而知皇上这些日子的期盼下雪的心情了。
  谢元姝闻言,微微勾勾唇角,“是啊,这若再不下雪,皇上就差祭天祈雪了。”
  可若祭天祈雪之后仍未下雪呢?
  谢元姝脑海中不由闪现了这样的念头。
  像是心有灵犀一般,韩砺意有所指道:“皇上自诩圣君,这即便上天降罪,又怎可能是他错了。这泰山地动,原本就指向东宫,皇上如今又这样不待见太子殿下,许太子殿下逃不过他的迁怒呢。”
  听着他的话,谢元姝心里猛地一咯噔。
  是啊,皇上岂肯让自己那般被动,受天下人的指责。虽说这史籍上也有皇帝遇上这样的事情,下了罪己诏,可皇上却绝对不可能。
  想到这些,谢元姝都不由有些同情郑皇后。
  这郑氏有了身孕的消息今个儿才传出来,郑皇后肯定是欢喜的。可摆在眼前这迟迟未下的雪,如何能不让郑皇后心焦。
  她不至于愚蠢到不会把这事儿和太子牵连起来,也不至于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性子,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不提着心呢?
  此时的坤宁宫里,郑皇后确实神色凝重。
  郑氏有了身孕的消息虽说是放出去了,也解了她的一个心结,可这今年的雪迟迟不下,她这心里慌啊。
  “这钦天监也不知干什么的。原本说是这几日就降雪了,可看外头这天气,哪里有丝毫的迹象!”
  郑氏猛的一拍桌子,沉声道。
  赖嬷嬷宽慰她道:“娘娘,这离过年也还有些日子,许只差了时机呢。”
  郑皇后却如何能听得进去这些话,今年这多事之秋,她就怕有人这个时候故意拿太子做文章。
  那些朝堂的人最会揣摩皇上的心思了,为了替皇上解忧,他们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若到时候矛头指向东宫,她和太子,岂不有了无妄之灾。
  不行,绝对不行。
  她绝对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这么想着,她突然开口道:“这都临近年关了,姨母还在畅春园,姨母身子又不好,皇上却至今未提及接姨母回宫。这可是大不孝呢。”
  闻言,赖嬷嬷的心差点儿没跳出来,胆战心惊道:“娘娘慎言呢。”
  郑皇后这个时候却哪里顾得了这些,继续道:“本宫还不是怕有人让太子当了这个替罪羊。”
  赖嬷嬷道:“娘娘,您可不能利用这件事情做文章呢。明眼人如何看不出,是您做的。皇上又如何能放过您。何况,这过年那会儿,皇上不可能不接太后娘娘回宫的。您这个时候,就存了别的心思,只怕会愈发变得被动了呢。”
  郑皇后原也不过是心急之下的一句话,让她借这事儿做文章,她哪里敢。
  她避嫌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和皇上对上。
  可东宫这边,可怎么办呢?
  赖嬷嬷想了想,道:“娘娘,您不如暗中动员朝臣递了折子让皇上举行祭天祈雪吧。”
  这祭天祈雪,郑皇后当然也想过。
  可该让谁去呢?
  这祭天祈雪虽说是为了天下苍生,却会让皇上下不来台。这虽不比皇上下罪己诏,却直指苍天降罪。
  “娘娘,这事儿何须您出头,钦天监那边顶着这么大的压力,总会提及祭天祈雪的。左右他们也难逃其咎,这个时候,恐怕也豁出去了。”
  郑皇后经赖嬷嬷这么一提醒,果然缓和了神色。
  是啊,如今她虽说心急,可钦天监那边,只怕是更急呢。
  这么想着,郑皇后笑着道:“这几日,本宫也抄些经卷,供奉到佛祖面前,祈祷天降瑞雪。”
  赖嬷嬷看娘娘终于通窍了,笑着道:“娘娘能这样做,可是得了贤名呢。”
  郑皇后闻言,嘴角的笑容更甚。
  东宫里,因为怀有身孕的消息放出去,郑淼一下子就觉得东宫的奴才们对自己都愈发殷勤了。
  凝香也难掩笑意道:“主子,娘娘果然还是更看重您这个侄女呢。否则,又怎么会给您这样的机会。”
  郑淼听着,心中却有着一闪而过的不安,可下一瞬,她就摇了摇头。
  一定是自己多心了。她如今和姑母在一条船上,便是碍着这个,姑母也会抬举自己的。
  只是,她还是怕白氏有了孩子。想起这个,她就不由有些心里堵得慌。
  如今,东宫已经没有太子妃了,她又有了身孕,俨然成了这东宫的女主人。
  如此,自然有人上赶着讨好自己的。
  这么想着,她吩咐凝香道:“白氏那边,绝对不能让她有了子嗣,具体该怎么做,无需我教你吧。”
  凝香恭敬道:“主子,您便放心吧。这个时候,即便您不说,奴婢又怎么可能让那白氏碍您的眼。”
  “她虽说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贱婢,又怎敢和您相争。”
  听着凝香的话,郑淼脸上的笑意更甚,不无感慨道:“是啊,如今我就指望着这肚子里的孩子了。”


第234章 没脑子
  郑淼怀有身孕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祁王府。
  谢云菀一阵愕然,脸色突地变得苍白。
  伴雪见她这样,知道姑娘这是心里难受了。这若是那白氏有了身孕也就罢了,可偏偏如今是郑氏。
  郑氏到底是皇后娘娘的侄女,这个孩子若真的生下来,可意义不同呢。
  可也正因为郑氏出自成国公府,郑家已经是外戚,依着皇上的猜忌,这件事情许也是福祸相依呢。
  听着伴雪的话,谢云菀心里猛地一咯噔。
  是啊,她方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皇上对成国公府早有猜忌,郑氏即便真的生下了子嗣,皇上也会有些忌惮的。
  如此一来,这孩子未必就能威胁到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想到这些,谢云菀微微勾了勾唇角,看着伴雪道:“你这丫头,愈发变得伶俐了。”
  听着姑娘的夸奖,伴雪谦虚的笑了笑。
  谢云菀看她这样,浅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半晌之后,开口道:“今年这雪也不知何时会下,因为这迟迟未下的雪,京城如今是人心惶惶。我这心也不免提着。皇上是什么性子,若让太子殿下当这个替罪羊,我这之前所有的算计,岂不都白费了。”
  见主子眼中的惆怅,伴雪斟酌了下,开口道:“姑娘,太子成为储君也不是一日两日,何况还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在,岂肯让太子受这样的委屈。您还是放宽心,好生顾好肚子里的孩子,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动了胎气。”
  谢云菀也知自己多想也无益,轻轻点了点头。
  见状,伴雪也连忙岔开了话题,道:“姑娘,这些日子外头还在传谢家和阳陵侯府的联姻之事呢。要说这穆家姑娘当真是好命,原本无人敢娶,没想到,却得了郡主的青睐,连整个阳陵侯府都跟着走了运。”
  谢云菀听了,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她如何能不嫉妒。这穆氏和谢家无亲无故的,这就是给别人当小妾,大家都怕遭了牵连。
  可如今,就因为得了谢元姝的青睐,即将成为谢家的五少夫人。
  让她更气不过的是,三婶也这样纵着谢元姝。
  要知道三婶膝下就五弟这么一个儿子,谢元姝却要插手他的婚配,这换做是任何人,也该哭闹一番的。可偏偏,她未听闻三婶有任何的不满。
  她自然不会觉得三婶心中没有怨气,这谢元姝再得宠,也还未出阁,却这样丝毫都不懂得避讳的插手五弟的婚事。她这是要做什么?
  伴雪看姑娘的脸色,简直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她挑什么话题不好,怎么偏偏提及这事儿了呢?
  可话已经说出来,她也只能急忙告罪道:“姑娘,都是奴婢的错,惹了姑娘生气了。还请姑娘责罚。”
  谢云菀看着伴雪战战兢兢的样子,也知她是无心的。
  她如今身边可用之人不多,她心中虽恼,可也不好像之前那样随意打骂她。
  想着这些,谢云菀愈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谢元姝可以那样肆意妄为,不管是祖母还是皇上,都这样纵容着她。
  可自己,身边只有伴雪这么一个信得过的人。
  她即便不特意去比较,可又怎么能不自惭形秽。
  而此时的畅春园里,郭太后听说郑氏有孕的消息,身子猛地一僵。
  景嬷嬷看她这样,低声宽慰道:“娘娘,这东宫有了子嗣,到底是一桩喜事呢。您之前不也日日忧虑东宫的子嗣。”
  因为那日尿血之事,郭太后这些日子也尽量让自己放宽心,加上太医院弄得汤药,她如今的气色看着倒也和往常无异。
  可方才听说郑氏怀了身孕,她脑子里竟然突然一片空白。
  这到底是命吗?
  白氏的娘亲和姐妹那样能生养,却偏偏还是被郑氏抢了先。
  许这真的是天意吧。
  这么想着,郭太后的神色到底是缓和了些,感慨一声道:“是啊,这虽是郑氏肚子里的,可总比一直没有消息的强。”
  只是,这郑氏到底是成国公府出来的,难保仗着这肚子里的孩子,倨傲自傲起来。
  若没有当年郑皇后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这件事情,郭太后也就不这么担心了。
  可毕竟当年的事情,谁都抹除不掉,更何况,现在皇上对皇后多有猜忌,这个时候,万不能让郑氏仗着这肚子里的孩子,自以为自己是东宫的女主人的。
  是以,太子继妃的事情,也太提上日程来的。
  这细细相看,怎么着明年也该定下婚事的。这样,即便郑氏真的生了个哥儿,也不至于让这郑氏母凭子贵,出来另一个郑皇后。
  听着太后的顾虑,景嬷嬷缓声道:“娘娘顾忌的是,只是有了顾氏的事情在前,怕是京城这些世家大族,都躲着东宫呢。太子又是那样的性子,怕是很难从中挑选人出来呢。”
  景嬷嬷这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而她在郭太后身边侍奉这么久,自然也不可能不点名这件事情的棘手。
  郭太后听了,也不免闹心的很。
  是啊,这太子继妃之事,岂非是那么简单。
  可这事儿怎么可能再耽搁下去,想着这些,她不由眉头紧蹙。
  见此,景嬷嬷低声道:“娘娘,这太子继妃之事,到底还要和皇后娘娘商量的。您不如请了皇后娘娘往畅春园一趟。”
  闻言,郭太后却是摇了摇头,“这事儿是要和皇后商量。可这样兴师动众,倒是不必的。如今因为这迟迟未下的雪,京城人心惶惶。她这个时候出宫,难免有些不妥。”
  郭太后说完,瞅了眼外头的天空。
  这都说瑞雪兆丰年,她在京城这么多年,可是从未见过今年这异常的天气。
  这若真的再不下雪,皇上岂不更被动。
  这可是天谴呢。
  郭太后怎能不怕皇上这个时候动了别的心思,把矛头指向东宫。
  景嬷嬷怎能不知自家娘娘的担心,其实她又何尝不担心。
  皇上待太子几乎已经算得上是薄情,也早有废太子的心思。这个时候,若把这件事情的矛头指向东宫,肯定会让太子颜面尽失,更别提储君的威严。
  而有了这样的事情,之前选择站在太子那边的朝臣,心里如何能不掂量。
  只怕因着此事,大家会转向大皇子那边呢。
  “如今,哀家也只能盼着郑氏肚子里的是个哥儿了。”郭太后沉默片刻,沉声道。
  景嬷嬷缓声道:“娘娘,您这些日子还是好好养病为好,这些事情,又岂是您日日担心就能有所改变的。好在,之前您说的那番话,皇后娘娘到底是听进去了。这不管是忠国公府和阳陵侯府的联姻之事,还是徐家满门抄斩一事,娘娘不也一声没吭。娘娘这些年养尊处优,能在这两件事情上保持沉默,可见也是知道教训的。”
  听着景嬷嬷的话,郭太后微微一笑,感慨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