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侍卫大人,娶我好吗-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来的,因为那很不方便,这是西陵知县准备的,只用于把新娘接到新郎的迎亲船上。
长河镇距离肖家村有近三十里路,庞大的迎亲队伍上午出发,来到肖家村已经是下午了。众人早就知道迎亲是无法在一天内完成的,便在肖家村村长和族长地安排下用餐歇息。第二日清晨继续仪式。
七月二十九日清晨,肖府大门大开。大门前已经一字排开了十几辆贴着红喜字的马车,肖家大小姐的嫁妆已经装上了马车,等着和新娘子一道出发。
肖家后宅肖文卿的院子中,天还未亮,媒婆喜娘还有全福娘子们便过来替肖文卿沐浴更衣,绞脸梳头上妆,每一个步骤,都有讲究,还有喜娘、全福娘子说吉利话,唱吉利歌,吃红枣桂圆汤……
前院,迎亲队伍整理一下后,由新郎带着来到肖府。肖府大门反而紧闭了。按照习俗,新郎打来的乐队开始吹奏催妆曲,放响炮催妆。肖府门开了一条缝,男方的媒婆立刻笑呵呵地塞进去一个上大红包,意为开门封。
肖府大门开了,几个腰束红腰带的仆人开始放炮鸣鞭,肖文桦肖文枫肖文聪三兄弟在村长和族长的陪同下迎接新郎,请新郎喝红糖水吃红壳鸡蛋。催妆诗,凌宇轩在从京城到西陵的路上就想好了,虽然在专攻“文”的肖家兄弟面前逊色了些,不过毕竟是自己作的,诗句情真意切,让别人听了感动。
后宅中,肖文卿母女手抓着手,泪眼对着泪眼。肖夫人舍不得刚回家不久的女儿远嫁,肖文卿舍不得重逢才三个月的母亲和弟弟。两人说着话时都是低声呜咽。肖夫人一再叮嘱肖文卿,要孝敬公婆友爱妯娌尊重夫婿,肖文卿低泣诉说自己的不孝,无法在母亲面前尽孝。
媒婆喜娘不断劝说,催促,最后拿出红盖头,把盛装的肖文卿盖住。
“吉时到,新娘出阁——”媒婆叫道,喜娘和绿萼一左一右扶起肖文卿。肖文卿起身后给母亲三叩九拜,然后再有喜娘和绿萼扶着悲悲戚戚地离开自己的闺房,往前院去了。
水晶和玛瑙是刘翰林夫人派到肖文卿身边伺候的,她们回到京城后是要回刘翰林府的。肖夫人按照富人家的习惯给女儿备了陪嫁丫鬟。她一开始就拨到肖文卿身边伺候的红梅绿萼就是她府中年龄适合,脾气温顺,容貌不错的丫鬟。红梅心中有暗恋的人了,鼓足勇气求肖夫人,肖夫人便只好让绿萼一人陪嫁。
前院正厅里,肖文卿再次对着和她一起到前院的肖夫人跪拜,和兄弟们拜别,然后有大弟小弟陪同着,上了大红花轿。
“噼里啪啦,嘭——啪——”“嘀哩哒啦,嘀嘀嘀……哒哒哒……”鞭炮声和鼓乐声中,迎亲队伍返回,新郎翻身上马,领着大红花轿走了,身后是送嫁的肖家小弟、侍卫、仆人,和十几辆装载嫁妆的马车。
因为迎亲队伍后面跟着马车,所以速度慢了很多,上午从肖家村出发,到了长河镇码头已经是傍晚了。新郎,新郎,媒婆喜娘,一众丫鬟仆人,还有决定送嫁,顺便去京城见见世面的肖家小弟肖文聪一起上迎亲的战船用餐歇息,其他人用完晚膳后开始搬运新娘的嫁妆。夜晚不开船,第二日清晨,迎亲船上放了一阵鞭炮,开船了。
☆、第67章 七十迎亲路上
迎亲船乘风破浪往下游的千波府水城劲风。迎亲船大,颠簸小,再加上有人预备了防晕车晕船的汤药,这一回玛瑙没有晕船,而是和水晶绿萼一起伺候肖文卿。
夏日,烈阳高照,宽畅的香草河面上除了赶路的商船客串,几乎看不到其他船只了。沿途的村庄埠头,阴凉的树荫底下,停靠着很多渔船。水牛泡在水中,时不时哞哞叫,一群孩童们在河边戏水。
“夫人,你看,那边好多渔船。哇,我看到了几个光屁…股。”玛瑙惊讶地说道。五月份她随着四舅老爷和肖姑娘乘船时,晕船厉害,基本就是躺在下面船舱里休息。
“玛瑙,上一回我和夫人看多了渔船,”绝口不提自己也看到几个光屁…股的水晶笑呵呵道。四舅老爷送催妆礼的时候托媒婆给她们传口信,她们已经被他从刘翰林夫人手中买了过去,她们已经是丞相府的丫鬟,以后要称呼肖家姑娘“夫人”。
“我上回没有看到。”玛瑙道,上次怎么就没有人想到熬煮晕船汤药呢。
家生子和签了契约的仆人本来就是可以随意买卖的,得知被转卖,她们两个丫鬟惊讶了一下,便很高兴地接受了,穿上了丞相府丫鬟那种料子很好、外罩一层短裙的青色对襟襦裙,以丞相府的丫鬟伺候肖文卿。在刘翰林府做普通丫鬟的她们成为三品官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地位变高了不说,连月钱都涨了不少呢。
“玛瑙,等你看上三五天的两岸风景和河上船只,就没有这么有兴趣了。”肖文卿轻笑道。她已经换下了簇新的嫁衣,穿上了大红色丝质罗衫长裙。嫁衣,那是要等到京城之后,正式坐上丞相府的花轿才穿的,不能弄脏弄皱。
“嘘,姑爷和三公子过来了。”站在肖文卿身边吹凉风的绿萼道。天气好热,女眷们穿得比较薄,只适合呆在室内。
水晶和玛瑙立刻走到她们这一船舱的舱门口,一左一右地站在那悬挂着的红色纱帘之后,等凌宇轩和肖文聪过来,朝着他们屈膝行礼,道:“大人请止步,三舅爷亲止步。”虽然新娘子已经被新郎迎接了,但还没有进新郎家的门,没有拜堂成亲,按照规矩就是不能见面。三舅爷虽然还未成年,但十一岁也不小了,不适合随便进女眷集中的室内。
“水晶,玛瑙,天气炎热,夫人身子可吃得消?”穿着白绢长衫的凌宇轩站在船舱外,隔着雾蒙蒙的红色纱帘望里面那美丽曼妙的倩影。盛夏不是个嫁娶的好季节,不过她坐在没有阳光直射的一边窗边,吹着河面的风,应该不会中暑。
“大人,今日虽然天气炎热,但大人经常派人送凉茶送水果,夫人感觉很凉爽。”水晶口齿伶俐地说道。这条迎亲船上,就属夫人这边最凉爽舒服了。再炎热一些,大人便想法子弄来冰块给夫人降暑。
“唔,你们好生伺候夫人,回到京城有赏。”凌宇轩道,深深望一眼里面好像也正望向自己的倩影,转身离开。虽然同在一条船上,但是他们还是相见难呀。
“是,大人。”水晶玛瑙齐齐躬身道,她们的卖身契在凌大人手中,凌大人就是他们的主人,所以,她们虽然属于丞相府,丞相夫人却不能过分指使她们做事情,就是绿萼这陪嫁丫鬟,丞相夫人不能使唤一样。
隔着红色纱帘目送凌宇轩和小弟离开,肖文卿美丽的脸上一直展露幸福的微笑。
“绿萼,把琴摆上,我要弹琴。”肖文卿吩咐绿萼道。
“是,小姐。”绿萼放下手中的蒲扇,去搬夫人特地买来给小姐做嫁妆的瑶琴。
肖文卿放下手中的白绢团扇,走到瑶琴前坐下,套上义甲“铮铮铮”地调了一下琴弦,开始弹奏清心琴曲。天气炎热,人心烦躁,这种轻缓婉转的琴曲可以听着心静下。心静自然凉。
凌宇轩坐在另一个船舱中,聆听着肖文卿那边传来的清心曲,微微闭上眼打着节拍。他身后的小厮福安摇着蒲扇,也默默听着。肖文聪盘腿坐在一张竹凉席上,手中拿着一本棋谱,却是一副被琴声催得昏昏欲睡的样子。
“姐夫,京城的七八月是不是也这样热?”肖文聪打起精神问道。他不用参加科考,就恳请母亲允许他送嫁,顺便去京城看看眼界。母亲想了想便同意了,等到姐夫过来一说,姐夫当即答应:他想回家乡的时候他一定派侍卫护送,保证他的安全。
“文聪,京城永安地理位置稍微偏北,夏季比南方气温稍微低一些。七月很热,但到了八月,早上晚上就很凉爽了。”凌宇轩道。
“哦,这就好。”肖文聪无力地说道。夏天赶路真的很辛苦。
○○○
迎亲战船在香草河上快速行驶,四天后便到了千波水城。千波水城那边有凌宇轩迎亲前就安排在这里的小管事。小管事看到披红挂绿的迎亲船过来,马上把预定的马车队调派到水城码头。迎亲船靠岸,新郎带人下船,领着盖上红盖的新娘去码头附近最好的客栈下榻。丫鬟们轮流打伞的大伞,不让穿了几层薄绢衣的新娘被太阳晒到一点。
新郎新娘离开后,码头上开始忙碌起来,脚夫们上船小心地把新娘的嫁妆和别人的行礼一一装上马车。由于嫁妆里有不少金银细软,水城的知县帮忙调派了一队士兵过来帮忙看管。
第二日,新郎新娘一行人洗漱完毕,开始乘坐马车沿着官道往东北面的一座集镇去。乘船坐车几次后,这支迎亲队伍终于平安地到了京城。队伍人困马乏,虽然每个人都表现得精神奕奕,但脸色还是看得出疲倦了,幸好,丞相府刘翰林早就派人在路上接应了,把新娘子接到刘翰林府中歇息,然后让凌宇轩带着新娘从娘家带来的嫁妆,还有“寄放”在刘翰林府的大件家具,敲锣打鼓返回丞相府。
刘翰林府,刘夫人还是把肖文卿安排在桂香院中。
“文卿,这一路你辛苦了,快吃些西瓜,然后去后面的浴池里泡泡。”刘夫人道。八月的京城早上晚上都很凉爽。
“刘夫人,文卿又给你添麻烦了。”肖文卿不好意思地说道。
“要叫六姐了。”刘夫人笑道,“这怎么是麻烦呢?你从我这边出嫁,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丞相之子,三品官凌同知从刘翰林府接新娘回丞相府成亲,这就让外人知道,刘家和凌家的关系很亲密。
“四舅妈,你好漂亮。”刘紫绫仰着头夸赞道。她四五个月没有见到肖姨,感觉肖姨更漂亮了。
肖文卿被刘紫绫一声四舅妈叫得很是羞赧,脸上泛起两团红晕。
“哈哈哈哈……”刘夫人笑着揉揉小女儿的脑袋,道,“真乖,后天你要做压轿童女,嘴巴要更甜哦。”
“嗯,我知道了,娘。”刘紫绫重重地点头。
说到童女,刘夫人便又笑了。“文卿呀,要不是你弟弟是送嫁的小舅子,做童男倒是不错。”
文卿的弟弟小小年纪一表人才,而且还戴着秀才头巾。他在刘翰林府前从马车里出来,站在府门前和凌宇轩一起刘府人员说话时,围在刘翰林府门前看热闹的人惊讶。谁家小小郎头上戴只有秀才才能戴的秀才头巾?哦,新娘那个十一岁就成了秀才的天才弟弟呀,了不起,了不起。她想,肖夫人让小儿子送嫁,多多少少有让小儿子给大姐撑腰的想法。娘家有兄弟,兄弟大有前途,夫家岂能轻视新娘?
“夫人,我弟弟这两天也要麻烦夫人了。”肖文卿说道,朝着刘夫人行礼。等她成亲那天,送嫁的娘家人就会由新郎家的人安排住宿。
“我家地方多,住几个人有什么关系?一直住下好了。丞相府规矩多,不方便。我家有两个儿子,他们正好陪陪你小弟。”长子已经为官做事了,次子今年才十四岁,应该是十一岁的肖文聪很聊得来。
“嗯,谢谢夫人,这事还是让宇轩安排吧。”肖文卿道,贵族人家规矩多,她要步步小心,不能随便给别人承诺。
“嗯。”刘夫人知道肖文卿的谨慎,没有再说,而是提到了肖文卿的干娘赵大娘。她告诉肖文卿,她已经派人通知赵大娘了,赵大娘会过来探望肖文卿。只是赵大娘身份太卑微,让她去贵宾云集的丞相府观礼喝酒是不现实的。
肖文卿知道贵族和平民的差距,虽然遗憾干娘无法观看自己的婚礼,但因为早就猜到,也没有显得太过难过。只要宇轩同意和帮忙,他们还是可以亲自去赵家拜访干娘和大哥大嫂的。
☆、第68章 七十一拜堂成亲
八月二十六日,下午,丞相府前车水马龙,京城大半官员都携带家眷抬着贺礼前来参加丞相嫡子龙鳞卫指挥同知凌宇轩的婚礼。一时间丞相府前院后院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凌丞相带着两个儿子,三子凌宇楼,新郎凌宇轩,两个孙子在前面招待前来祝贺的官员,丞相夫人带着媳妇崔氏,长女蔡大夫人一起招待各家的夫人小姐。
“恭喜恭喜呀,亲家母,你最小的儿子成亲了,你也终于了了一桩心事。”丞相夫人杜氏的老姐妹笑着恭喜道。虽然大家是姐妹淘,也知道丞相夫人这个嫡子不是丞相夫人生的,但只要是夫婿的孩子,都属于正室,更何况这个生母都不知道是谁的孩子还记在丞相夫人的名下。
“呵呵呵呵,亲家母,听说你二孙女开始说人家了,有没有看中的,要不要我给你家说媒?”丞相夫人杜氏说道,满脸笑容。不管怎么样,她名下最小的孩子今日成亲,她把婚礼办得如此热闹隆重,非常尽责了。
“小丫头挑三拣四,暗示对京城四俊剩下的两位有好感。她也不想想,皇上亲口封的四俊是好说话的吗?需要机缘呀,就像你小儿媳遇到你小儿子那样。”被丞相夫人称为亲家母的老年贵妇说道。她的大儿媳就是丞相夫人的嫡长女,她们两人不仅是姐妹淘还是儿女亲家,说有时候说话没有忌讳。
丞相夫人嘴角抽抽,苦笑道:“是机缘呀。”上几个月京城的流言她也有耳闻,可是丞相说,这事情是真的,宇轩会有应对之策,她不要插手。这件事情她才不想插手,尽管这有损于丞相府的名声。丞相本人都不在乎,她还在乎什么?
“亲家母,你有没有准备那个?”蔡老夫人贴近丞相夫人问道。能够被丞相夫人招待的,只有和她同龄段的高阶品诰命夫人,所以在这里就座的只有五六位老妇人。
“什么?”丞相夫人问道。
“元帕呀。”蔡夫人道,“前阵子不是有那个流言吗?你准备两块元帕,一块干净的,一块沾染上鸡血鸭血的元帕,不管怎么样,只要有染血的元帕,那些流言便不攻自破了。”
“唔,这等隐私之事不适合公开,不过为了丞相府的名声,我该准备元帕了。”丞相夫人笑着点头道。
见提醒到丞相夫人,蔡夫人也不多说了。虽然本朝比风气开放的前朝在意女子的贞洁,但也没有在意到非要看处女落红不可的地步,不过既然京城出现过新娘子身子不洁的流言,丞相府还是出示落红元帕证明一下比较好。
○○○
傍晚时分,重新洗浴更衣的新郎凌宇轩带着奢华的八人抬大红花轿和迎亲队伍出发去刘翰林府,一路放炮,吹吹打打,吸引街上行人菲菲围过来看热闹。
刘翰林府前院张灯结彩,大门打开,新郎过来迎亲也没有收到任何刁难,因为新郎迎过亲,只是因为两家距离太远,新娘暂住在刘翰林府中休整,等待成亲。
新郎到来后不久,新娘盖着红盖头被丫鬟喜娘媒婆,一群媳妇婆子簇拥着来到前院。
“文卿,上花轿吧,我们祝你和四弟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刘夫人热情地说道。
“刘大人,刘夫人,这一年来多些你们全家关心照顾,文卿无意为报,请受文卿一拜。”说完,肖文卿轻轻福身下拜。
刘夫人等肖文卿拜下之后立刻伸手把她扶起来,柔声道:“叫六姐,六姐夫。你是我的弟媳,我们是一家人,哪里来这么多见外的礼节。去吧,上花轿。我和你六姐夫,还有紫苑随后就到。”今日紫绫是压轿童女,一大早就被人送到外公家,刚才和压轿童男一起坐着大红花轿过来了。
“是,六姐。六姐夫。”盖着红盖头的肖文卿点头道,然后有喜娘和丫鬟扶着,跟在新郎和自己弟弟肖文聪的身后走出刘府。
刘府门前锣鼓震天。喜娘拉开轿帘,就看到一对七八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坐在轿子里。他们一身绣着金线的红衣红裤,画眉涂脂,眉心点着朱砂圆印,颈项套着黄金璎珞圈。
压轿童女笑着对外面的人说道:“四舅、四舅妈,紫绫祝你们百年好合儿孙满堂。”
她的同伴也道:“叔叔,婶婶,景渊祝你们百年好合,儿孙满堂。”
一般人家压轿用男孩,不过“女”“子”成好,代表儿女双全,所以富贵人家既要压轿童子也要压轿童女。
喜娘立刻笑道:“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早就得到暗示的肖文聪立刻从一名仆人的手中托盘里取出两个很有分量的红绸荷包,探头进去道,“小弟弟小妹妹们,乖,下来,我这边有好玩的东西给你们哦。”说着,他扬扬手中绣工精致的荷包。
压轿童女刘紫绫这两天见过肖文聪,见他诱哄自己下轿,便一本正经道:“你作一首和夏季有关的诗给我,我就下轿子。”
压轿的孩童不是收到新娘家的红包,再被人夸赞几句就会让出花轿,让新娘子上轿的吗?现场作诗?谁叮嘱她这样做的?丞相外公?这分明是要考肖文聪嘛。他虽然有些才气,但也只十一岁呀。
众人顿时很担忧地望向肖文聪。
肖文聪皱眉想了一会儿,念头道:“半池米分藕半池香,倒影茅亭入小塘。珠帘卷动微风起,漾漾青波叶似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