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国倾城(难得)-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想弃暗转明,交给蓝墨亭,是再好不过的了。
  两人都不再说话,室内一时寂静。刘诩重新靠回暖笼,心里却有些空落。一个她从未想过,亦或是有意回避的问题,强烈地袭上心头。前线战事,血雨腥风,形势瞬息万变。户锦出身南军,但此回他领出去的,是皇城铁卫,去会合的,是北军精锐,要对付的是南军在边境的游勇。他恐怕千难万难吧。何况还有一柄尚方剑,捏在别人手中,架在他的头顶。
  大齐的长胜将军,困顿浅滩,万难中,只得用示弱一招向他的君王陈情,如此艰难,这全皆因于自己讨厌大选,继而先入为主,先厌了他。若自己能换个角度想想,那个早就与曲柔红私订了终身的年轻将军,于大选,是否一样抗拒?难道就因着自己是他的主君,就得压得他逆来顺受,曲意求全吗?
  刘诩长叹口气。不得不承认,一向坚持知人善任,用人用信的自己,于户锦,是苛难了。
  一个突发的决定,让刘诩撩衣而起。 
  “大军几时出发?”
  蓝墨亭闻声抬起头,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半刻后。”有人在外间应。
  刘诩转头看着蓝墨亭,“墨亭,随朕一道送送去。”
  “……是。”蓝墨亭怔了一下,继而惊喜。他跟着起身。
  外间有内监宫娥和明卫暗卫,一大堆鱼贯相跟。
  刘诩挥手止住这浩浩荡荡的一群,“蓝卿护卫即可。”

☆、面圣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文改得,潇洒眼花缭乱。
  三百名铁卫精骑在月色映照下的演武场上集结。马背上林立的是铁卫玄黑的盔甲、冷森森的兵器,极轻的几声马蹄刨地的躁动,给人一种极具震撼的压力。这就是即将出征去南边境接粮草的皇城铁卫精锐。
  圣上亲命的接粮官,一出现在大家面前,就被这众人热切的的视线聚焦。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南军名将骁勇上将军户锦,凡是习武男儿,谁不盼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对能力和决断的崇拜,是与生俱来的血性。 
  户锦身后,高高的点将台上是悄悄出现在演武场的刘诩和蓝墨亭。
  蓝墨亭在刘诩身后低声禀,“他正排阵形呢。他将三百名将士,择出箭法高明的五十人,编作后队,再择出骑术高明的五十名,做先锋。其余的,按二十人一组,编做小队,各选一名队长,直接听命于他……”
  刘诩披着长长的斗蓬,遮住了满头华发和大半张脸。她默默地看着下方,未语。
  场下,三百铁卫们的分组进行得如火荼。间或有些铁卫热烈地争论起来,还有不服气的,奔到场边现场比试箭法……场面热闹且有序。而场边上,马上的那位将军户锦却稳如泰山。遥遥地看户锦,只有夕阳下的一个剪影,身形高大,动作沉稳。从他紧绷的肩背感受到他此刻并不平静,从他微动的盔缨不难猜测,此刻他的眼睛定是一刻不闲,不断扫视场下情况,将各人表现一览无余。
  刘诩观察了片刻,不得不承认,户锦不下场参与分队,是明智的。户锦出身南军,成名于南军。而这些铁卫,从地区上讲,还属北军。对他,存有戒心和排斥,这是领兵者大忌。他的弱项还在于对于这些手下们的一无所知。但他聪明地有利用铁卫们彼此熟悉的事实和男儿们互不服输的心理,放手让其自行分组。这样,兵士们的心思一下子全投到编阵上,再没人纠结领兵的是不是北军的人了。刘诩暗叹,户锦年纪轻轻,已深谙无为而治的境界了。
  铁卫们开始有人走过来试探着渐向他征徇意见。凡有人近前,户锦皆在马上微倾身,认真倾听来人禀报,适当指点两句。离得远,虽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但看得出来,领了建议的人,都很信服。他们再返回场内,分组情况便又迅捷了一些。隐隐的,有分好组的铁卫,也来禀他,于是,户锦很自然地翻身下马,同他们一起走入场中……当三百余人,结成户锦要求的阵形时,他们再看向户锦的目光,便多了实质的内容。
  “这小子领兵是有一套的。”刘诩点头。“进可统百万兵,守可拒虎狼敌。”白日里她的那些熟习南军军务大臣们曾对户锦的评价又映在脑子里。看来只领三百人,是委屈了他。
  下面已经在传令演练阵形了。铁卫们积极性又高涨起来,场面热火朝天。
  刘诩望望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际,沉声,“传吧。”
  有人领命奔下高台。
  远处场上那人,得了传召,似震了一下,迅捷地回头看向身后高台。
  惊鸿一瞥间,刘诩看到一道深邃的目光,含着几分惊喜,亦有几分震动。如此如炬的目光,于夕阳渐暗的余辉下,璀璨得竟耀目。
  “集结,面君。”户锦朗声传令,率先大步向这边来。边走边随手卸下身上大小兵刃,抛给身边的小校,另只手接过玄色的外氅,借着风一抖一扬,便在肩上稳稳地披好了,随手挽了个扣。一连串整装,身形洒脱,流畅自然,连看的人也觉得畅快淋漓。
  转眼人已至点将台下。
  “参见陛下。”声音干练清越。
  刘诩于台上前行两步,单手扶栏,看清台下已经集结了三百铁卫,率先一个高大的年轻将军,皆跪在沙尘地上。人已经率众叩毕了礼。
  场下鸦雀无声。
  “前方粮紧,圣上钦点诸位前去接粮。望大家此行,不辱使命,为大齐解燃眉之急。”蓝墨亭替刘诩做了阵前动员。
  于众人山呼万岁的当,早备好的御酒递次端上来。刘诩撤了风帽,露出面庞,“此去路途艰辛,任务繁重。朕今日亲来践行,与诸君约定,高奏凯歌之日,定再亲来犒军。”众铁卫“哗”地伏跪下身,激动叩谢圣恩。场面可谓振奋人心。
  铁卫军们三跪九叩,礼便成了。有亲卫引领众人撤回场地自去演练了。
  户锦跪在原地,没有人上前引领。随着众人悉悉索索地后退声,他垂头深深吸了口气,知道马上便是圣上赐与独对了。
  滞了好一会儿,上面没有声音。户锦不禁抬目光向上看了一眼,高高的点将台上,看不真切。只见一个清丽的身影,正单手凭栏,居高临下看着自己。
  户锦怔了怔,又垂下头。
  场面一时冷了下来。
  蓝墨亭站在刘诩身后,不禁替户锦着急,“户将军不是有话要对圣上禀?”
  户锦咬唇。蓝墨亭的意思他明白,圣上的确不会赐予自己过多的耐心,隔着高高的点将台,户锦叩道,“陛下容禀,末将……”
  “近前。”一个清越的女子声音打断他,不高,却含着不容忽略的威严。
  户锦被愕然打断,“近前?”他打量了一下眼前,台子颇高,怎么上前,也不能“近”了。他想了想,还是膝行两步,算是全了礼仪。
  “……”
  “近前。朕看不真,也听不清。”刘诩再次打断他,这分明含着别样含义。户锦语塞。
  滞了片刻,刘诩沉哼一声,重戴上风帽,转身欲走。跟在身后的蓝墨亭惋惜地跺了下脚。
  户锦立刻有了感应,他费心才换来的独对,不能这样草草结局。他果断扬声,“陛下,请留步。”
  刘诩站下,转头看他。
  户锦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握紧。机会稍纵即逝。他一咬牙,“陛下,您高高在上,又怎看得清?”
  蓝墨亭吓了一跳。心道这小子还真是敢想敢干。莫不知这位女皇陛下自居上位,就算是腹背受敌时,也未有人敢这样硬撞。
  户锦一句话顶出来,全身都紧绷。他紧了紧垂在身侧的手,坚持着抬目,隔着幽暗与刘诩对峙。
  台上一时寂然无声。
  若是此刻天明,户锦定会诧异地发现,此刻,被顶撞了的那位,并无怒意,她正眯起眼睛,玩味地看着下面长跪的身影。
  只过了此许时间,户锦却汗湿了手心。 
  “罢了,传他上来回话吧。”刘诩轻轻拂袖,将方才的紧迫一下子消弥于无形。转回头,先瞟了蓝墨亭一眼。蓝墨亭看见她眸子亮亮的,嘴角亦微挑起。他就明白了,这小子的硬气,到底是入了皇上的眼。
  “传户锦见驾。”有人过来宣口谕。
  “呃?”户锦愕住。再抬目,刘诩已经不在栏杆后面了。身侧已有人过来引自己起身。他茫然起身,不知刘诩何意。
  “户将军,快请上去吧,莫要圣上久等。”身侧的人轻声催促。
  户锦剑眉微锁,随着走了两步,才跟上刘诩思路。原来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独对。
  “大人请。”引路的人停在台口,示意他自己上去。
  户锦抬目望向台阶尽头,天色暗得很快,连月亮也躲进云层里,前面一团迷蒙,仿佛似他心情,蒙昧不清。
  户锦深吸了口气,心下坚定,不管怎样,自己能争取到与圣上的独对,就会全力争取到户家最好的结局。所以,纵使此刻走进去的是黄泉,他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他不再狁豫,迈大步,拾阶。
  月亮突然从天边探出脸,莹亮的光洒了下来,刘诩眼前一花,眨眼间,一个身形修长的年轻将军,已跪在七步远的距离。长衣猎猎迎着风,玄色战甲,在月光下,闪着耀目光华。
  “抬头无妨。”刘诩伸手虚引。
  面前的人缓缓直起腰身。
  于朗月光华下,两人目光正面相对,看清对方后,都愣住。
  “末将户锦,参见陛下。”户锦先回过神。再拜。行的是正式的大礼,全身的铁甲,随他动作,清越微鸣。
  方才看到户锦的眼睛。眸子清澈锐利,仿佛只扫了一眼,便能看透人心。神情坚定,大气泰然,这于危难中的冷静,该是来自在无数凶险中浴血重生后的积淀吧。刘诩长长叹口气,这,就是南军的战神,大齐的长胜将军,是自己未见就先厌了,户锦。
  晚风渐烈,于高台上,三人长衣都被风卷起。刘诩紧了紧外袍,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方才朕是看不真,其实那三百勇士,朕一个也未看清。”她一字一顿,目光如炬,“卿说得对,朕是站得太高了。”
  户锦惊愕。他猛地抬起头,直面刘诩的眼睛,顾不得犯驾失仪的繁礼羁绊,他需要用心消化这句话的意思,更要读懂她眼中的意思,只为印证心中迅速腾起的希翼。
  “打断卿,不为别的,只是朕以为,说辞,从来不是武将风范,朕料想卿心中的话,恐怕也几经辗转,不知从何说起。”刘诩亦低头看他眼睛,“朕既与卿直面,就要听得,真切。”
  户锦被一语道中心事,震动。
  “朕许你这三分信任,一分机会,也正是日前你所求,希望卿牢记自己不仅是南军的户锦,户侯的独子,更是天子臣下,大齐的上将军。”
  “陛下……”万没料,自己日间的话,陛下竟能一分不差地记下来,他心头剧震,既然话尽于此,他也略掉了中间的环节,咬牙横下心,叩道,“陛下言出必践,末将亦有肺腑之言上禀。”
  刘诩看着气息微乱的户锦,“好,趁今日,有话便讲在当面。”
  “是。”户锦朗声,“陛下说的,也是臣心中所想,将士们无论南军北军,皆征自大齐,全军一心,才换得国强民安。我们南军上下也是背井离乡,抛洒热血,马革裹尸。多年戍边未敢有怨言,皆因我们知道自己付出的,不仅是为了大齐,更为了自己的亲人的安居乐业。”
  “卿所言恐怕还没说尽。”刘诩沉声,“你是要说不要因为南北差异,地域远近和朕的个人好恶,就削南强北,疑南军忠诚,抹南军功勋,让南军百万将士心寒,更动了国本,是不是?”两人都是爽利人,一上来,便直入主题。提到国本,话题顿时凝重,连后面的蓝墨亭也屏息。
  户锦抿唇,没辩,显是默认。
  还真如传言,倔强不羁,傲气难驯,是个强硬的。刘诩不觉重了语气,“南军守家卫国,功劳不浅。但到底也是包藏了一些有心人,他们不仅忘了这守家护土的初衷,还纵容膨胀了的野心,若是放任,这才是倾覆国本的大祸。”刘诩凝眉沉声。
  户锦不赞同地摇头,“陛下是指梁相私兵?外祖父人有私心,却也只限于此,私兵之事,事出有因,陛下也是知道的……”他语气一顿,看了一眼刘诩身后瞪着自己的蓝墨亭,终于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刘诩看到他小动作,一抖长衣下襟,冷笑,“卿不必看着墨亭。你也料错了。朕要开刀,也不会拿帝师下手。”
  “陛下,末将……”户锦大急,可话出一半,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曾有一刻,就是这样认为的。
  果如蓝墨亭在梅园里所言,提及梁相和父亲,提及南军,自已便有万般的贸然。这便是关心则乱。若是关心到了大过自身的地步,那就是先自乱了阵脚。这道理他从带兵起,就明白。可此回关系到父亲性命,他不能不乱。其实是自己想得太过简单,朝堂政事矛盾,是另一个他陌生的战场。那里远不是靠一刀一剑,一人一马拼杀,就可以突出重围的。正如父亲和祖父的事,又岂是一次独对,几句话便能说清的。纵使能说清的,这位陛下怕早已经洞悉,那么其他的,便没有自己再说什么的余地。户锦瞬间想得透彻了,垂在身侧的手颤着握紧。心中说不出的悲凉。
  户锦挫败地握紧拳,身心俱冰。
  突然,一只素手伸至眼前。户锦眼前一花,下巴便被抬起。
  刘诩探寻的目光,正落到户锦朗目中,那幽深锐利的眸子,不知何时,已经挂上点点晶莹。
  若不是说到心坎里,逼到绝境里,铁血的战将,会被一句话逼得这样脆弱?刘诩心头有些酸软,亦感叹于户锦这般不加掩饰的赤诚,于南军,于户海,他是仁至义尽,于大齐,也是仁至义尽了。不禁软下语气,“正如卿所言,他们都是朕的子民,损一分,则伤朕一分,朕不能不下重手,防患于未然中。”
  这番话,诚恳中挂着感性,最后一句,仿佛向自己解释,又似让户家放心。户锦于错愕间,没追上刘诩思路。
  “梁相是朕恩师,户侯为大齐半辈戍边,过虽有,只要不动及国本,不足以获大罪,九族亦安。”刘诩挑起户锦面庞,探看他眼睛,“朕料想,你接得圣旨,便知朕的意思了吧。”
  户锦目光被禁锢,眼底的痛,被刘诩一览无余。
  “朕也知,那些弟兄皆与卿出生入死过,胜过手足至亲。但凡事须有轻重,分对错,不可一味任性。”刘诩捏着户锦下巴的手指不自觉用力,
  户锦痛心地闭上眼睛。 
  刘诩松开手,看他深垂下头,沉声,“派卿此回接粮,拦路阻截的,若是出自军中败类,还是由将军亲自清理,才不辱南军军风。这也是弥消兵灾最好的办法。卿战阵上走过无数遭,这其中道理,你比朕懂。”
  滞了片刻,终见户锦艰难点头。
  刘诩不见户锦抬头,便又探手过去。
  脸庞再次被人抬起。户锦于心情大起大落间,终于有了些感觉。下巴上的手指微冰,却并不冷厉。指尖透出些力量,仿佛是对话语的延伸,要把意思印在他心底。户锦迟了好一会儿,低声,“末将领命。”
  “好,朕等着看。”刘诩一字一顿。
  兵士已经集结,开拔的号角在演武场响起。刘诩索性探手亲扶起户锦。入手甲片沁凉,让她一下子忆起当日大漠夕阳下,云扬贯甲单枪,挑了敌将的身影。都是一样的英武,不同的际遇。命定的纠缠却不可逃避。本应飞扬肆意,无畏无惧,但她眼中看到的,皆是这些少年将军们宿命样的身不由已。
  刘诩心底有些怜惜。顺手,替户锦理了理吹散了的外袍,
  “好好去吧,回来,朕再召见你,有话可再说。”她和缓下语气。
  户锦目光还有些湿,若有所思地看着刘诩,夜起的冷风,吹打着她的长衣,风帽亦被吹到背上,露出青丝如瀑在风中缠绕。户锦盯着散开的头发愣了会神,后退两步,撩甲衣,重跪倒,“末将……拜别。”
  …………………………………………………………………………………………………………………………………………

☆、情苦

  户锦心事重重地翻身上马。
  有小校跑过来,把他的兵器和先前解下的随身武器递过来。
  “将军哪里不舒服?”小校关心地问。
  户锦缓过神,摇头,传令,“出发。”
  队伍开拔。他策马经过高台。忍不住又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他除了一个高台的剪影,什么也没望见。
  户锦停了一下,夹紧马腹,冲了过去。
  玄色的队伍,疾驰出了行宫。
  “将军,戴大人过来了。”小校在他耳边轻禀。户锦在马上回头。看到一小支队伍从行宫北侧的护卫营驰过来。距离本不远,驰得近了,甚至看得清为首一名着五品武将官衣的人,他亮甲外罩墨绿色崭新官袍,身后背着一柄剑。剑身上明黄的穗子分外鲜明。
  户锦没见过戴忠信,只是在圣旨上知道有此人。他扫了扫那柄背在戴忠信身后的宝剑,“停止行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