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7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院没几个人了,瓜尔佳氏有孕在身,只有太子妃带着奴才在外间候着。

    可她等来等去,一直等到了夜里,才等到里间传来一声婴儿的哭啼声。

    听到这哭啼声,太子妃焦急踱步的脚步才停下。

    哭声刚响,里间的门就开了。

    产婆才一出来,太子妃就抓着产婆的手问:“怎么样。”

    产婆:“好,很好,赫舍里格格生了个小格格。”

    “母女平安吧?”太子妃问。

    “对,母女平安,只不过,赫舍里格格非是要您第一个抱小格格,您快进来吧。”产婆说着就赶紧进了里间。

    太子妃听说母女平安,这才舒了口气,带着笑进了里间。

    进屋后,产婆还在用襁褓包裹婴儿,包裹好后,就将婴儿放在了干净的锦被上。

    太子妃走到床边,没有着急抱小格格,而是先顾着海晴的情绪。

    她用手绢替海晴整理了一下湿哒哒的秀发,“辛苦你了。”

    海晴有些虚弱地摇摇头,“不辛苦,有劳娘娘为我操心了。”

    闻言,两人对视一笑,眼里有她们才懂的温柔。

    然后,太子妃才挪动步伐,抱起了还在一旁哭啼的小格格。

    “哎呦,嫡额娘抱抱就不哭了啊。”太子妃抱着小格格在怀里哄。

    她还低头看着怀里的小丫头,笑道:“咱们家的小丫头长得可秀气了,这么小就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呢,还有这鼻子,像太子爷,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丫头。。。。。。”

    听到这话,海晴闭着眼睛,嘴角带笑地躺在床上,“娘娘是个有福的人,您第一个抱小格格,将来小格格也会是个有福气的人。。。。。。”

    真好,如她所愿,生了个丫头。

    虽然东宫不是头一回有喜了,海晴也只是生了个小格格,可屋子里的喜悦,丝毫不减太子妃生阿哥那回。

    经过这两个小生命的到来,海晴和太子妃之间的情分,也越来越深厚了。

    后院的女人们,为什么一定要争宠陷害作死呢?

    东宫后院里,虽有敌人,但不全是敌人,也有一起走下去的朋友。

    比如,海晴和太子妃。

    别人因为利益互惠互利结盟,那叫盟友。

    而她们是因为人情走在一起,这叫朋友。

    利益难长存,人情却永存。

    她们深爱着同一个少年,她们都是秉着为少年和这个东宫好。。。。。。

    而太子也会权衡青梅竹马的海晴,以及太子妃之间的关系。

    或许他心中有海晴,但也不会偏心于她。

    太子妃才是他的正妻,每一位皇族都会给予他们的嫡亲不可忽视的尊重和权利,因为这是代表了他们的脸面。。。。。。

    太子从小就受到皇室和朝廷的严格培养和教育,自然知道孰轻孰重,把握分寸感。

    确切的说,感情并不是他作为储君唯一的必需品。

    因为,即便他已经是储君了,他也没有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反而更加的能够吃苦,扛起肩上属于储君的责任,让自己在一个特别不舒适的状态。。。。。。

    三日后,东宫的瓜尔佳氏也诞下一名小格格。

    七月份,二阿哥的嫡福晋诞下一名小阿哥。

    八月份,太后的陵墓修建好,葬入皇陵。

    紧接着十三爷也葬入了皇陵。

    九月份,位于永寿宫和养心殿附近的常乐宫建好,明颐公主入住常乐宫。

    雍正十一年,四爷在又一次的秀女大选前宣布了一件震惊朝野和全天下的大事!!!

正文 第1731章 不是留恋,却胜似留恋

    二月十二,四爷下了一道圣旨,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龙体欠安,今有嫡皇子,聪慧过人,得天庇佑,朕今传位于其,望其能够守成,为爱民之明君!

    自此后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仍呼朕字,起居住照常编纂,内廷均称万万岁爷,逢太上皇生辰称万万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纪元乾隆!

    但宫廷内历书仍称雍正十一年,内外大臣庆贺请安折,具备两份呈进,凡有奏事,俱著书嗣皇帝!一切奏事由嗣皇帝奏报,由嗣皇帝裁决定夺!钦此!”

    除了基本的规矩和礼节,其余的,四爷可谓是将皇权和实权全权交给了太子,毫无半点留恋!

    这道圣旨一出,瞬间震惊朝野和全大清。

    百姓们也不是没听说过皇帝陛下得过骨瘤,虽说治好了,但如今不得不将这两件事联想在一起。

    全大清的人,也相信她们的皇帝陛下是真的龙体欠安。

    因为,但凡做上那个皇位的,除了身体实在扛不住了,谁愿意提前退位呢?那可是皇位啊!

    想当初康熙帝老了老了,都没把皇位早些传给太子。

    不仅如此,他老人家还想向老天再借五百年。

    还因为皇权的斗争,和太子闹了生分。

    一个身为父亲,还想做皇权的主,乾纲独断。

    另一个,因为想早些当新帝,开始蓄谋造反。

    最后,太子没了,康熙帝心里也未必好过。

    像四爷这样,不是因为驾崩而退位的,实在是少数。

    就是不知道,他是因为大清稳固,对皇权没什么好留恋的了。

    还是为了避免帝王和储君因皇权分割起了隔阂,从而走上康熙帝当年的老路。

    亦或者,是因为别的。。。。。。

    在此之前,四爷早已命礼部择选了良辰吉日,作为太子的禅位大典。

    雍正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弘毅于紫禁城太和殿继承千秋大统,改国号为乾隆,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二月二十八这一日清晨,紫禁城响起了洪亮的钟鼓鸣声。

    此刻,若音和四爷坐在太和殿内上首。

    台阶下首,是王公大臣,皇室宗亲,妃嫔皇嗣们。

    还有八旗子弟各代表,按旗帜颜色笔直站在下首。

    那些人加起来,有数千名。

    一眼望去,好似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来了,他们都来见证这威严肃穆的一刻。

    远处,弘毅的龙辇仪仗队浩浩荡荡的从乾清门出发,路过保和殿、中和殿,停在了太和殿。

    下了龙辇,弘毅穿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上边绣着九条五爪金龙显得尊贵而威仪。

    他在王公大臣的注目下从御道往台阶上首走去。

    少年的侧脸轮廓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

    一双锐利的耀眼黑眸,肃然时若寒星。

    直挺的鼻梁,薄唇紧抿。

    往日的冷漠脸在面对今日肃穆隆重的场合时,更加的冷峻了。

    他的步伐沉着而稳定,亦如当年四爷登基时,通身透着威严的王者气场。

    这种气场,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数千名王公大臣们在下首,他的气场丝毫不减,反而更甚了。

    太子走进大殿后,在若音和四爷跟前行了大礼。

    张廷玉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四爷身边的桌子上取过一方明黄色的匣子。

    他走到四爷面前,将匣子递给了四爷。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皇帝驾崩,由太后或大臣交给新帝。

    但四爷在世,便由他亲自交给弘毅。

    四爷端着那明黄色的匣子,看了眼匣子里的东西,那里面是一方雕刻着盘龙的玉玺,还有光芒万丈的金符!

    然后,张廷玉念了四爷前阵子下的那道圣旨。。。。。。

    四爷走到跪在台阶下的弘毅面前,眼神冷峻地看着弘毅,将匣子递给弘毅。

    并严肃嘱咐:“弘毅,这传国玉玺和金符很重,但无论它们有多重,你接过了它,整个大清江山就在你手里,老祖宗们的基业就在你手里,你要好好守成!!!”

    雷霆般的声音,在太和殿上首响起。

    震天动地的声音好似天雷滚滚,雷霆万钧!可谓龙颜显世!

    弘毅目光诚恳地看着四爷,“儿臣一定谨记皇阿玛的教诲,像您一样治国,像您一样守护这盛世,保我大清江山国泰民安,长、盛、不、衰!”

    他的声音已经过了少年变声期,浑厚的同时,稳重而威严。

    弘毅朝四爷承诺后,这才接过四爷手中的匣子。

    当那明黄色匣子从四爷手里交到弘毅手上时,这不仅仅是匣子的交接。

    而是最高皇权的传承!

    代表从此刻起,雍正王朝是过去式了,大清开始了振奋人心的新篇章!!!

    就连上首的若音看见这一幕后,内心都有抑制不住的澎湃和激动。

    来到这里后,她见证了大清朝三代帝王。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各领风…骚,谱写出属于他们各自的盛世!

    四爷的目光落在弘毅身上,而后扶了弘毅一把。

    紧接着,殿外大臣大声道:“跪!恭送太上皇雍正皇帝、太上皇后回宫!”

    下首,大臣们行三跪九叩大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上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下跪:“儿臣恭送皇阿玛、皇额娘!”

    于是,若音便下了台阶,从侧面的专属通道离开。

    四爷离开时,扫了眼太和殿内外,他的眼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神色。

    不是留恋,却胜似留恋。

    他是再回顾一眼这个上了十一年早朝的地方,仿佛那些过往历历在目。

    然后,四爷头也不回的从一旁的特殊通道离开了。

    这个从当年的四阿哥到九龙夺嫡的王者,他从黑暗中奋力脱颖而出。

    虽然他只在位十几年,但由于他勤政,他的政绩不比人家在位数十年的少。

    他从康熙盛世登基,很好的将老祖宗的基业守成,并将大清开拓到了雍正盛世!

    如今作别朝政时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当年九龙夺嫡时,他有阴鸷的铁血手腕。

    如今退位时,也有洒脱的大家风范。

    待若音和四爷离开后,殿内外传来浑厚的声音:“兴!”

正文 第1732章 只愿不负你

    接着殿外鸣了三声鞭响。

    “嗣皇帝乾隆即位!”殿内外响起太监尖细的声音。

    伴随这声音,弘毅走上了太和殿上首的髹金雕龙木椅,在上首坐下。

    只见他身长八尺,龙颜甚伟。

    光壁刺眼龙纹锦袍裹身,双臂垂于膝下,双手厚重有力,硕大的冷光扳指嵌于指尖。

    他俯首于殿堂之下,有着一双与他皇阿玛一样的明世之眼。

    他既有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气派,又有大才华的一面。

    而他,也是目前大清史上唯一没在大行皇帝大丧时即位的皇帝。

    弘毅面向下首的王公大臣们,声如洪钟:“朕今登基为帝,当行仁孝之道,尊太上皇为父王太上皇,尊生母乌拉那拉氏为母后太上皇后,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册立之事,由礼部郑重相办!”

    “另外,朕今登基为帝,普天同庆,着,减税三年,为表欢庆!”

    此话一出,殿内外的大臣纷纷道:“恭贺吾皇荣登大宝,皇上仁孝厚德,福泽万民,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百上千朝臣的声音在太和殿外响起,听得人肃然起敬。

    那气势恢宏的声音,在紫禁城上空盘旋,传出了好远好远。。。。。。

    皇帝俯首于殿内外,他看着外面的天,天空很蓝,万丈光芒从大殿门口照进了太和殿内。

    可是,那些光芒只照在了殿外的大臣们身上,以及殿内大臣的背上、头上。

    却如何也照不到他的龙椅之上。

    此刻的皇帝,坐在这高高在上的龙椅上,他看得到那万丈光芒,却感受不到那万丈光芒。

    而他,似乎才真正体会到皇阿玛这些年的高处不胜寒。。。。。。

    与此同时,皇帝这边还在进行禅位大典,而紫禁城的城门口已经排了长长的仪仗队。

    这是若音和四爷去圆明园隐居的车马大队,足足排了一条长龙。

    若音和四爷乘坐在一辆普通的马车里。

    从太和殿回永寿宫后,她便换下了寻常的衣服。

    头上没有戴镶满宝石的钿子,也没有梳两把头,只是随意地盘了一个温婉的发髻,一支碧玉簪子。

    面上略施粉黛,身上的首饰也卸掉了不少。

    只耳朵上戴着一对东珠耳坠,手腕上是四爷送的那串芙蓉玉手串。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装饰品了。

    马车行驶后,若音和四爷并肩坐在马车里,她的头靠在男人肩膀上。

    是夜,若音和四爷在圆明园的万方安和宿下。

    两人难得抛开那些尔虞我诈,世俗烦恼,闲适地躺在彼此的枕边。

    若音面对面看着四爷,手肘撑在耳旁,十分慵懒。

    她穿着丝绸睡袍,一头青丝披散在肩头。

    女人醉眼迷离,双颊醉红。

    一只手还卷着秀发转圈圈。

    这般姿态,为她增添几分俏媚。

    是的,为了庆祝这一日,她和四爷夜里喝了不少酒。

    四爷酒量比若音好,他只是双眸里泛起微醺的涟漪,将女人俏媚的姿态看在眼里,目光在她身上流连。

    可是他的面上,却是一贯清心寡欲的冷漠脸。

    若音则大舌头地说:“皇上,不对,万岁爷,也不对,万万岁爷和太上皇才对。。。”

    终于喊对了,她还娇憨地笑了两声。

    四爷眼角带着笑意地听着,“罢了,若是绕口,就像从前那般,喊朕四爷,或者,唤朕胤禛。”

    “四爷、胤禛。。。”若音点点头,醉醺醺地念出这两个称呼。

    而后,她笑着调侃,“爷,不是我说,您可真行,居然以龙体欠安为由传位给皇帝,这一招实在是妙。。。太妙了。。。”

    可她的话才说出口,男人的手却搭在她那不堪一握的腰上,“不如你体会一下,朕欠安否?”

    。。。。。。。。。。。。。。。。。。。。。。。。。。。。。。。。。。。。。。。。。。。。。。。。。。。。。。。。。。。。。。。。。。。。。。。。。。。。。。。。。。。。。。。。。。。。。。。。。。。。。

    次日清晨,若音一早就醒来了。

    她睁开眼,看着枕边的男人。

    一看到他,就想起昨夜的事情。

    迷迷糊糊中,她听见他在她耳旁黯哑地说出那么一句话:“朕登基前,以为坐拥江山,就可以不再为谁左右为难。可登基后,当我坐拥了江山,却被责任左右为难。”

    他还说,“音音,从前朕登基为帝时,不负天下人,唯负枕边人。往后余生,朕只愿不负你。”

    想到这,若音面上露出娇憨的笑,心里甜滋滋的。

    可正当她发笑的时候,枕边的男人却猛然坐起了身子。

    若音惊讶地看着男人,“爷,你今儿要出门?”

    “你傻了?”男人回头扫了她一眼,“朕哪日不是这个时候去上早朝?”

    若音:“。。。。。。”

    他才傻了吧!合着数十年的生物钟改不掉了,还以为要勤政上朝呢!

    若音颇为无语地道:“您昨儿都传位给皇帝了,如今您是个不用理会朝政的太上皇,上的哪门子朝啊?”

    闻言,男人微微顿了顿,而后自嘲的低笑一声。

    他用手肘撑着身子,斜斜地靠在床上,用不可言说的眼神看向平躺着的女人,磁性的声音里充满了劣根性,“既然不上朝,那就上你。”

    说完,男人一把扯过丝绸锦被,将彼此罩在锦被之下。

    “哎呀,太上皇,大清早的呢!”被窝里,传来女人控诉的声音,但最后都变成了娇嗔的一声“胤禛”。。。。。。。。。。。。。。。。。。。。。。。。。。。。。。。。。。。。。。。。。。。。。。。。。。。。。。。。。。。。。。。。。。。。。。。。。。。。。。。。

    四爷退位后,那些妃嫔就居住在紫禁城西北部的养老宫区。

    但凡混到今天的,那都是个好的。

    不用四爷发话,新帝就下令给她们赏赐了东西,个别人还升了位份,娘家升官加爵了。

    至于太上皇只把太上皇后带在身边,到底是嫡妻,旁人也没有二话可言。

    再说了,人太上皇都龙体欠安了,哪里有时间在花丛中流连。

    即便有个别不满的,现在新帝即位,太上皇根本不在意前朝和后宫之间的纽带了。

    因为这项使命和责任,落在了新帝身上。

    三月初,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选开始。

    皇帝后宫选了三十名秀女,留宫观察后,只剩下十名秀女入住后宫。

    其余的遣返出宫,亦或者与皇室宗亲联姻。

    而那十名选中的秀女,全是朝中重臣之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新帝在培养新的一批外戚实力。

正文 第1733章 贪图美貌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那些新秀入住后宫没多久,立马就分了几个流派。

    但甭管她们如何拉帮结派,如何塑料姐妹花扎堆,皇后娘娘和淳嫔(海晴),永远都会是后宫最铁的金刚姐妹花。。。。。。

    秀女大选后,皇帝命宫中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之宝,他还说,若是一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