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7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倘若没有,真心心悦于阿哥的也可以。

    如此,也能和四爷综合一下。

    紫禁城里太过无情,大阿哥身为太子,孤家寡人帝王命。

    往后的路还很长,她还是希望阿哥们身边有贴心的人。

    希望有那么一个女孩,只是因为喜欢他们,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反正就算她不给阿哥们择选心仪的人,他们自个也会开口找她要,保不齐也会找四爷要。

    再说了,她是阿哥们的母亲,她都不给安排,谁给安排?

    “好,这事您都说了好几遍啦,奴才会再督促礼部那边的。”半梅笑着回。

    若音也浅浅一笑,“一眨眼,阿哥们都长大了,可本宫总觉得他们还是孩子,如今头一回娶儿媳妇,本宫这心里啊,比他们还紧张兴奋似得。”

    此话一出,房间的奴才们纷纷都笑了起来。

    若音身边的奴才,都是侍奉她已久的。

    那些奴才灿烂的笑容里,有掩藏不住的对岁月的感慨。

    半梅笑着笑着,说起了事:“奴才前几日就去瞧了,内务府的奴才啊,把毓庆宫打扫得干干净净,装扮得红红火火,可喜庆了哩。”

    “那就好,记得赏赐内务府的奴才们。”大喜的日子,若音笑得合不拢嘴。

    半梅:“如今大阿哥入住东宫,之前从户部支银子正在修建的府邸,已经住不上了,五阿哥听了后,说是让户部继续修建,他还找大阿哥提前预定了呢。”

    “说是等他长大了,待皇上给他封了爵位,第一个搬出去和二阿哥做邻居。”

    “这小子,平时只见他和二阿哥斗嘴皮子,不成想还这么黏他二哥哩。”若音轻笑一声,“不过,也好。”

    阿哥们关系好,总比水火不容要好。

    倒是大阿哥,身为储君,得入住毓庆宫。

    那毓庆宫,是上一届太子的寝宫。

    储君之寝宫,统称为东宫。

    古代在方位上很注重等级观念,他们认为建筑中位于中央座北朝南是最尊贵的。

    除正殿外,就东西两方而言,以东为大,这是古代的传统,民间也是如此。

    太子称为东宫,是因为太子是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

    那么,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称。

    只是这样一来,怕是大阿哥没那个机会和兄弟们一起在宫外建府邸,也没机会做邻居了。

    半梅:“对了娘娘,东宫命人过来传话了,说是大阿哥这几个月,只宠幸了一个试婚宫女,且每回都是赐了避子汤的。可大阿哥马上就要被封为太子了,倘若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不妥啊。”

    若音听了半梅的话,眸光微微转了转。

    皇家里,将延绵皇嗣看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帝王和太子,有了后人,才能保江山千秋万代。

    而这次秀女大选进入阿哥们后院的,虽说要择选良辰吉日进宫。

    但是在这之前,皇室还给他们安排了八名宫女侍奉他们,是用来试婚的。

    这是大清所有阿哥们成亲前的必要流程,也是强制规定。

    谁,也不容逾越。

    且不止是阿哥们,公主们临嫁之前,皇家也会派试婚格格去额驸家试婚。

    即便是帝王在娶皇后之前,也要有人先试婚的。

    当年的康熙帝在娶皇后之前,也是这样过来的。

    就连原主嫁给四爷前,府里也已经有了懋嫔和齐妃。

    确切的说,她们都是试验品,也可以说是婚前启蒙教育。

    只当试验品,走肾不走心。

    由于若音是皇后,试验期间,敬事房会将试验情况禀告给若音。

    这种制度,不止在皇家盛行,在一些达官贵人家也很盛行。

    一是因为在这大清朝,若是一个人身体有问题,又没法做确切的检查,只能简单粗暴地试验。

    二是这里的人们非常看重子嗣,他们对子嗣高度重视,而这一点,是延绵子嗣的唯一途径。

正文 第1701章 很有原则的男人

    三是让阿哥们在迎娶正妻前,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不失皇家的体统和风范。

    大清朝的皇子们从小就接受非常全面、非常严格的训练,且他们代表了皇族的尊严。

    要是成婚当夜,皇子们手忙脚乱,在妻子面前出了糗,会遭到女方的嘲笑,丢了皇家的脸面,让人笑话。

    皇权神圣而不可侵犯,所有的人和事到了皇权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便有了试婚这一条制度。

    皇室对这些宫女也是有要求的,必须相貌端正、温柔体贴。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宫女可怜,其实宫女们都十分珍惜这种机会。

    因为她们一旦被选中,就能免受劳役的痛苦。

    同时,额外还有补贴和赏赐。

    要是成了阿哥们的人,她们便有了翻身的机会。

    倘若没被阿哥们选中,有些还会伤心一阵子。

    她们就像是后宫里的妃嫔,甭管得宠与不得宠,只要上了皇家玉蝶,与皇家攀上了关系,便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这也是为何很多阿哥成婚前就有了儿女。

    若音牵了牵唇,淡淡问半梅:“可知是哪家的宫女?”

    “听闻是包衣三旗里的宫女,梅勒氏,父亲是内务府当差的。”半梅回。

    若音微微颌首,想起太后也是包衣三旗的宫女出身,“大阿哥可给了她名分。”

    半梅:“给了,侍寝的第二天早上,那宫女便成了格格。”

    对此,半梅倒是觉得大阿哥很有男人的担当。

    宠幸了就会给名分,不像别的皇室成员,后院一堆子通房丫鬟和侍妾,没一点儿名分。

    甚至,有些生下了皇嗣也不给名分。

    因此,就连生下的皇嗣身份低廉,也不受待见,纯粹就是脑子发热下的宠幸物。

    “除了这个,大阿哥可还有宠幸别的试婚宫女?”若音问。

    “没了。”半梅琢磨着,估计太子爷纯粹就是为了走试婚这个流程罢了。

    若音了解了大阿哥的情况后,道:“大阿哥大了,有自个的想法,想来是有别的原因吧,今儿他的太子妃就要进宫了,且看看他会不会给太子妃赐避子汤再说吧。”

    如果大阿哥是因为想要先有嫡子,才给试婚格格避子汤,那是人之常情。

    倘若是因为别的原因,连太子妃都赐避子汤,若音会稍微规劝一下的,但也不会多做干涉。

    大清朝的一夫多妻多妾制,若音作为现代人,就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

    可这奇葩的试婚制度,更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这要放在现代,试婚格格是第一个女人,往后的甭管正妻还是侧妻,总不可能说人家是小三小四。

    可人家嫡妻虽是后来的,但因为身份和背景后来居上。

    也不可能说除了嫡妻,别的就是小三小四。

    但是在大清朝的所有人眼里,这就是理所当然,必须遵循的规矩。

    这里没有小三小四,无论是谁,一切都是合法的。

    皇室里的妻妾,从来都没有先来后到,就只有拼爹,拼家族,以此获得同等身份!

    儿孙自有儿孙福,若音自然不会插手这些事,这也不是她能插手的。

    四爷现在虽宠她,也由着她,但是在这一点,四爷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是不会由着她的。

    毕竟,两口子的事,和皇家联姻是两码事。

    皇家里的婚姻不是儿戏,更不是说想娶谁就娶谁,也不仅仅是一场婚事那么简单。

    如果阿哥们只娶一个钟意的女子,就等于放弃了皇室继承权,以及一些相关的权利,等同于让权给庶出,给那些皇室宗亲。

    让庶出的阿哥们、旁支宗亲同别的官宦女子联姻,那么,皇室内阁地位就不牢固。

    届时,那些官宦外戚和别的皇室成员对付内阁。

    倘若别的皇子登基,成王败寇,若音嫡亲这一脉,自然会遭殃。

    身为嫡皇子的大阿哥,威胁最高,说不定会被新帝偷偷谋杀都有可能。

    大阿哥是四爷一手培养的皇太子,知道孰轻孰重。

    也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会付出何种相应的代价。

    所以,对于阿哥们的婚事,若音除了给他们选心悦的人,别的都不会参与。

    反正阿哥们都会有别的侍妾,为什么就不能是自个心悦的呢?

    她也想阿哥们喜欢的人,最好能够成为嫡福晋。

    只不过情况不允许,好在二阿哥喜欢的那位,家室背景不算太差,加之四爷对二阿哥比较松散,没有大阿哥那么苛刻。

    是以,二阿哥喜欢的那位,经过若音在四爷那争取,成了嫡福晋。

    大阿哥心思深沉,想来有喜欢的,但是家室背景不如何,便没开这个口吧?可谁让他是皇太子呢。

    就连四爷也不是一开始就不碰别的女人,而是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才可以这般。

    而且,四爷可以用吃斋持戒避三年,也可以几年不碰别的女人,但不可能一辈子都这样的。

    除非,他不当皇帝了。

    否则王公大臣家的女儿,能被选进来的,都是大家族里的掌上明珠。

    那些家族是送她们进宫联姻的,可要是放到后宫当摆设,换谁都不乐意。

    皇家是尊贵,但大臣们也不是任由欺负的傻子。

    日子久了,外戚们哀声怨道,就会别有异心,容易团结在一起极端谋反。

    而四爷现在是可以稳住朝廷和外戚,可时间长了,难免不出问题。

    因为,再强的人,也不可能和时间作对。

    想来四爷几年前说要和她隐居圆明园,也是这个原因吧。

    只不过,若音要求四爷不许再宠别的女人,那是因为她是新世纪穿越过来的。

    可阿哥们和他们的妻妾,都是土生土长的大清朝人。

    就拿大阿哥的妻妾来说,她们因为生在官宦家里,生来就是要进行秀女大选的。

    甭管被选进皇室内阁、还是皇室宗亲、亦或者落选、在民间嫁人,男方都不可能只她一个,而是妻妾共同生活的。

    若音觉得,在什么朝代,就得顺应当朝的生活。

    还是让阿哥们顺应当下的生活和制度为好,她也没必要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框架他们。

正文 第1702章 大概是紧张吧

    他们也未必能理解,于他们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大阿哥和二阿哥是娶妻妾,不是娶的她这个母亲。

    他们是同妻妾过日子,又不是和她过日子。

    她改变四爷一人就可以了,要是非要改变身边人的思想,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就像是一个古代人跑到现代,非要身边的人和他一起种马,是一个道理。

    若音一个的力量去对抗大清朝的规矩,是极其渺小的。

    她改变四爷这个帝王,已然不容易,且花了数十年的时间。

    对于阿哥们,她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

    就在若音想问题的时候,半梅笑道:“早前钦天监给大阿哥和太子妃算了生辰八字,说是八字很合呢,娘娘就不用操心了。”

    若音:“但愿吧。”

    半梅:“您是不知道,如今京城和紫禁城里,都在说许配给大阿哥的那几个秀女祖上积德,走大运了。“

    若音却不赞同地道:“话不能这么说,她们能进大阿哥后院,那都是彼此修来的缘分,进了这后宫,要靠她们自个好好经营。经营得好,那便是福气。”

    要是经营得不好。。。罢了,今儿是大阿哥的好日子,她便不说这等晦气的话了。

    “娘娘说的极是。“半梅附和完若音,就见李福康进屋道:“皇后娘娘,大阿哥册封大典吉时已到,王公大臣也已经聚齐在太和殿了。”

    于是,若音便乘着凤辇,去往太和殿。

    到了那儿,若音就见太和殿外站满了王公大臣,妃嫔皇嗣,大阿哥也穿着杏黄色的龙袍站在正前面。

    大臣们还没来得及朝若音行礼,就听见有太监唱报:“皇上驾到!”

    得嘞,大臣们便一起行礼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若音回头,就见四爷穿着明黄色龙袍,上面绣着九条五爪金龙。

    然后,她也朝四爷盈盈福身行礼。

    下一刻,一双宽厚的手掌,就一把扶起了她。

    但由于周围人多,四爷很快就又松开了她。

    两人不必多言,就默契地踩着太和殿台阶,朝太和殿上首走去,一同面向大臣们坐下。

    当若音和四爷坐在太和殿上首时,四爷沉声道了声“起”,王公大臣就起来了。

    然后,礼部大臣大声喊了声:“吉时到!”

    太和殿的下首,大臣们就又跪下了。

    正中间,有太监鸣鞭三响。

    下首的大阿哥,则穿着杏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五条金龙,正缓缓踩着台阶,朝若音和四爷走来。

    他的头上戴着朝冠,顶上衔红宝石,东珠十三颗。

    大阿哥走到上首后,就朝若音和四爷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这时,礼部大臣就念起了大阿哥的册文。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嫡子弘毅,日表英奇,天资粹美。

    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于雍正八年九月十八日,授弘毅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除此之外,诏书中还包括三十三条四爷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

    同时,四爷设立为皇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配备官员。

    册文念完,礼部大臣将一枚方形的金色印信递给四爷。

    四爷接过后,亲自将印文为“皇太子之宝”的金宝交在大阿哥手中。

    大阿哥接受了册、宝,在御杖前行三跪九叩礼,向四爷谢恩。

    礼部大臣和使者,纷纷向大阿哥这个太子叩头。

    下首的王公大臣,也纷纷向太子行三跪九叩礼。

    这一刻,不仅仅是四爷将册宝交给大阿哥手上。

    这也意味着权利的传承!

    从这一刻起,大阿哥便是大清的皇太子了!!!

    由于今日不止是太子的册封大典,也是他大婚之日。

    于是,一炷香后,册封大礼结束。

    结束后,太子去了太庙,给皇太后行礼。

    按理说,今日那种大场面,皇太后也要在场的。

    但是太后卧病在床,规矩和礼仪却一点都不能少。

    太子给太后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后,就回东宫换了一身正红色的蟒袍。

    再次分别到四爷的养心殿、若音的永寿宫、太后的太庙,再次行了大礼。

    皇家里,繁缛礼节特别多,尤其是这些大日子。

    在大阿哥做这些的时候,銮仪卫已经预备红缎围的八抬彩轿,以及数名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大臣、护军参领、护军,前往太子妃娘家迎娶新人。

    这一日,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数十里红妆,从京城的街头排到了街尾。

    老百姓们纷纷从家里走到了街上,观望这难得一见的盛大迎亲场面。

    她们还对着太子妃的大红花轿行叩拜大礼。

    街道两旁纷纷系着大红的绸带,禁卫军们用手筑起人墙,维护着迎亲秩序。

    在斜阳铺开的柔软道路上,唢呐声声,强势的倾入人的耳膜,一串长长的红色长龙由远及近。

    大约一个时辰后,迎亲队伍便一路吹吹打打到了紫禁城。

    太子妃的父亲穿着官服到乾清门,跪向北面,礼部大臣宣旨,“今皇太子娶富察氏女作为太子妃!”

    太子妃父亲三跪九拜接旨后,宫中女官将盖着红盖头的太子妃请到了东宫的喜房。

    此时的东宫,皇家已经设宴八十席,款待太子妃送亲的母族人员。

    等到宴席散了后,已是黄昏时分。

    此时此刻,太子穿着一袭红色的蟒袍,抬脚往喜房走。

    在太子进屋的那一刻,奴才们就都退下,还把门给带上了。

    太子扫了眼同样穿着正红色喜服,头披红盖头的太子妃。

    然后,他走到床边,在一旁的桌上取了秤杆。

    就在他准备掀太子妃盖头时,发现人姑娘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抖,大概是紧张吧。

    见状,太子掀秤杆的手微微一顿,但没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